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时间120分钟要求独立完成)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填正确的序号,单项或多项):(本题20分)

1、观测记录的三性要求是( B )

A、代表性、比较性、及时性

B、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C、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

D、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

2、在配制日照药液时,若赤血盐为1克,枸橼酸铁铵为3克,则需水量( A )亳升。

A·10 B·15 C·20

3、四周视野中有40%范围能见度为4.0千米,15%范围能见度为5.0千米,45%范围能见

度为8.0千米。其有效能见度应记( B )。

A·4.0 B·5.0 C·8.0

4、天空下降白色不透明的固态降水,直径约3毫米,着硬地反跳,松脆易碎。该现象应是

( C )。

A·冰粒B·米雪C·霰

5、天空有二成来源不明的高云,浓密成片,丝缕结构比较明显,形成砧状,其下有微量的

堡状高积云。云量云状应记( A )。

A·2/0 Ci not Ac cast B·2/0 Ci dens Ac cast

C·2/2 Cb cap Ac cast

6、某种天气现象正好发生在20时,持续时间不足1分钟。则该现象应记入( B )。

A.当日天气现象栏

B.次日天气现象栏

C.当日和次日天气现象栏

7、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杯在二分钟内共转动200圈,气簿-1风速栏应记( C )。

A·1 B·2 C·4

8、地温表和曲管地温表被水淹时,应( C )。

A·可重新找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安置,照常观测。

B·可在观测场内,加高地温场,使其不在水中,记录正常观测。

C·照常观测,其中地面三支温度表应水平地取出水面迅速进行观测。

9、求取本站气压须经过几步订正是( C )。

A·仪器差、高度差、温度差订正。

B·仪器差、重力差、温度差订正。

C·仪器差、温度差、纬度重力差和高度重力差订正。

10、某日测站降雹,值班员选了10个最大和较大的放在20毫米量杯中,量出水量是7.4

毫米(因当时无称重工具),问降雹的最大平均重量是多少( C )。

A·25克B·7.4克C·23克

11、各种天气现象和界限温度的初终间日数,( ACD )

A、包括初日和终日

B、不包括初日和终日

C、包括初日

D、包括终日

12、整理日照纸时,日照时数以( AB )为准

A、感光迹线

B、换下后划的铅笔线

C、感光或铅笔线均可

13、冰雹的最大直径(B)时,需测定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并记入( C )内

A、≥10mm

B、>10mm

C、纪要栏

D、备注栏

14、按下表,应测量雪压的日期是( 8、11、12、15、19、20 )日

日期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雪深 5 4 3 6 12 6 6 6 3 5 7 12 5

15、雨量器安装高度为70 cm,允许误差范围为( A )cm

A、±3

B、±5

C、±2

D、±1

16、应记录开始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D )种

A、20

B、19

C、21

D、24

17、最低温度表如遇酒精柱中断,观测时( C )

A、扣除中断部分

B、加上内管顶上的一段中断的酒精柱

C、按缺测处理

18、自动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台站基本参数”项中,其“报文输出格式”,选

( B )

A、“按气象电码格式”

B、“按气象信息传输规程格式”

19、Z、B文件每天均应进行( A、B )

A、备份

B、双备份

20、无降水但因雾、露、霜等造成自动站有降水记录时应进行人工干预,按无降水处理,

并修改( C )。

A、A及Z文件中的数据

B、Z文件中的数据

C、A文件中的数据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本题20分)

1、一般测定空气温度的温度表要求滞后系数为60秒,以起到自动平衡作用。

(×)

2、地面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

(√)

3、平行观测是为了获取两地资料序列的差异。

(√)

4、Sc云常易与具有暗黑部分的Ac云相混淆,但只要云块中有视角大于5°的即为Sc,否

则为Ac。(×)

5、使用25cm长的合页箱,测得完整冰段的水量为30ml,则该次积冰的冰层重量应为120G

/M。(√)

6、温度表的球部容积越大,毛细管越粗,视膨胀系数越大,则灵敏度也越大。

(√)

7、有雷暴时,应随时注意闻雷的时间及其方位变化,并做到随变随记。

(×)

8、当湿球纱布开始结冰后,应立即将球部下2~3mm处纱布剪断,然后溶冰。

(√)

9、自记记录的缺测情况,只需在自记纸背面注明即可,不必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

10、全月仅有微量降水时,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其降水量,起止日期栏均空白。

(√)

11、挑选月最多风向时,当月最大频率有两个相同,则风向并记,有三个或以上相同,则风

向记个数,如三个。(×)

12、一年中各项目有半年或以上但不足一年记录时,仍应编制年报表,但不作年统计,如年

极值不受影响,需照挑。(√)

13、某定时的月统计值加有“()”时,则日合计,日平均栏的月统计值也应加()”。

(√)

14、因浮尘现象至使天空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但在部分天中可见2层Sctra,此时

总低云量记“-”,云状栏记S和Sctra。

(√)

15、若湿度计笔尖超出自记纸下沿(0%),其读数及订正后的记录一律加括号。

(√)

16、暗筒式日照计由于隔光板的作用,使上下午的感光迹线以12时为界。

(√)

17、动槽式水银气压表构造主要特点是一个“固定零点”。

(√)

18、《规范》规定,所有项目均采用北京时制,统一以20时为日界。

(×)

19、观测前巡视发现干球磁板断裂,为保证资料准确,观测员及时换上一支经检定的干球表。

(×)

20、在运输过程中,气压表始终要按木盒(皮套)箭头所示的相反方向,使气压表槽部在上

进行移运,并防止振动。(×)

三、填充题(每题1分):(本题20分)

1、《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_业务规则__和__技术规定_ ,观测工作必

须严格遵守,以保证获取具有_代表性_,_准确性_,_比较性_ 的气象记录。

2、我们日常观测到的云,是按云的 _外形特征_, _结构特点_ 和__云底高度_将云分

为__三族__、_十属_、_二十九类_。

3、《规范》规定记载的天气现象共_34_种。其中降水现象_11_种;地面凝结物_4_种;干质悬

浮物_5_种;冻结物_16_种;光电现象_3_种。不记起止时间的有_10_种。

4、当地温表示度超出刻度时,可用_外延法_读数,记录_加括号_,并用该检定证中的最上限

__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5、压、温、湿自记记录以 _20时时间记号_ 为日界 ; 雨量自记记录以_订正后的20时时

间线__为日界;风自记记录以_20时时间线_为日界;但自记钟在24小时内误差__大于20___分钟,则以 ___订正后的20时时间线___为日界。

6、无霜期日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无霜期日数=_当年度初霜日-上年度的终霜日-1__。

7、 Syslib.mdb称为台站参数数据库文件(或系统库文件)文件,没有该文件或该文件

的数据结构不正确,软件(OSSMO)将不能正常启动。

8、参数设置的功能有台站参数、省区台站参数、仪器检定证数据、旬

月历史数据、辐射审核数据、地面审核规则库、文件传输路径等。

9、台站参数共分为台站基本参数、定时编报参数、重要天气报、航空报编报

参数、其他报文参数四个页面。

10、若总云量不明,确无低云,天顶可见Ci则云量记 10/0 -/0 。

11、春分或秋分时,当日照迹线在原横线位置的上方呈弧线,则是纬度不正确;当上午

的迹线偏上,下午的迹线偏下,则是方位不正确。

12、值班员每天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

30秒时,在正点后调整采集器时钟。

13、若无20Cm口径专用量杯,仅知某次降水量重为376.8克,则该次降水量为 12.0mm。

14、你站W0报0的情况有测站出现冰雹、极大风速≥24.0m/s 、测站或视区内出

现龙卷、、。

15、如果08时你站24小时降水量为1000.00 mm,那么7R24R24R24R24应编为 79998

16、在939nn组中,如果冰雹直径为100mm,nn应编为 99 第二次出现增大10mm的情

况怎么办不报。 05011或06011 IIiii

17、05(06)时定时发报的内容有那几项 0500W0或0600W0、 IIiii 、

7RRRR24 555// 90006

7RRRR24。

18、二进制1001的十进制码为 9 ,十进制6的二进制码为 110 ;1KB表示

1024 个字节。

19、2005年开始使用新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系统,它由地面测报业务软件、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通讯组网接口软件、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四个软件组成。

20、在(OSSMO_2004_3.0.1)中:

主控程序文件名为 OSSMO.EXE ;台站参数、仪器检定证参数、审核规则库、文件传输路径等存放在 SysConfig 文件夹中;

自动气象站采集生成的原始数据文件存放在 AWSsource 文件夹中;

经过人工处理的,包括人工和自动观测的全部数据的文件,即月基本数据文件,存放在BaseData 文件夹中;

各类气象报文文件及上传后的回执文件分别存放在 SYNOP和ReturnReceipt 文件夹中;

AIIiii-YYYYMM.TXT、JIIiii-YYYYMM.TXT、YIIiii-YYYY.TXT等文件存放在

Reportfile 文件夹中;

四、简答题:(本题40分)

1、请将下列天气现象按新规定记入天气现象栏(一般站按“夜间”和“白天”栏记录)。

(本题8分)

605有轻雾,715变浓(能见度950米),820能见度300米,1007能见度1000米,1130能见度10000米。1230有浮尘(能见度3000米),1310能见度1000米,1420能见度10000米。1610浮尘(能见度4000米),1720 900米,1810能见度10000米。

答:基本站:=

≡715-1007[300]

s 1250-1420 1610-1810[900]

一般站记录:

2、巡视自动气象站时,巡视的内容有哪些?(本题10分)

答:每小时正点前10分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

是否正确。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应巡视观测场和值班室内的自动气象设备。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查看各传感器是否正常、雨量传感器漏斗有无堵塞、地温传感器埋置是否正确、风向风速传感器转动是否灵活、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确等。

3、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时记录如何处理?(本题10分)

答:(1)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时,基准站用人工平行观测记录代替;其它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次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本省规定守班时次均须补测)

(2)在自动观测定时数据中,某一定时数据(风、降水除外)缺测时,用前后两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按正常数据统计;若连续两个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仍按缺测处理。

(3)辐射自动仪器出现故障时,采用精度高的毫伏表进行测量,即将辐射表与毫伏表联接,在每个地平时读出毫伏表的电压值(V),根据辐射表的灵敏度K算出辐照度(E)。E=V/K*1000 然后用两相邻的E值,用梯形求面积的公式,计算出每小时总量H,再求和得出日总量D。

4、自动站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本题12分)

答:(1)自动采集并存储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量、日照、辐射、地温等全部或部分气象要素。

(2)按业务需要通过计算机输入人工观测数据。

(3)按规范中海平面气压计算公式自动计算海平面气压和规范附录1湿度参量计算公式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以及所需的各种统计值。

(4)编发各类气象报告。

(5)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形成观测数据文件。

(6)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7)实现通讯组网和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气象学测试题(做)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大气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杂质所构成 2.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50 km高度,称为大气臭氧层,其最大浓度层出现在20~30 km高度处。 3.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形成平流层逆温,并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放射大气辐射,对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点和大气铅直运动的状况,可将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中存在着强烈的平流、对流和乱流运动。 3.对流层分为下层(摩擦层、行星边界层)、中层、上层和对流层顶。 4.贴地层是指距地面2 m的气层。 5.对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 6.平流层和热成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7.习惯上将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 km)作为大气上界。 第三节气象要素 1.气象要素包括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2.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短波辐射:l mm,lM= mm 0.1~4微米 8 地面长波红外辐射:l 3~80mm,lM=10mm 大气长波红外辐射:l 4~120mm,lM=15mm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J/(s^m2) 或 W/m2。 3.光通量密度(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 lm/m2(流明)。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h=90。 - φ + δ(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间的太阳 倾角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δ= 0。 ,夏至δ= 23.5 。 ,冬至δ=-23.5 。 3. 太阳方位角:阳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 可照时数(昼长):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所经历的时间数。 5.可照时数北半球冬至→夏至加长,夏至→冬至缩短。 6.可照时数随纬度增加而加长,夏季尤为显著。 7.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幕光时间。 8.曙幕光时间夏长冬短,随纬度增加而加长。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期末复习】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查试题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 分) 1、赤道辐合带是指在南北半球之间的内,由南北半球的信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 的区,大体呈向分布,有强烈的活动。 2、我国规定,风是在以西,以北的上出现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在级以上,以 为单位,按编号,并在后加上热带风暴、台风等名称。 3、台风的中圈主要特点是、、。 4、影响天文辐射的因素有、、。 5、海陆风主要是由于而产生的,多出现在地区。 6、著名的布拉风区在黑海北岸的。 7、纬度带分类法的划分原则是、、。 8、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 9、副热带季风主要是受气团和气团的交替控制。 10、在北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东西两部分别是和寒流。 11、地形雨主要出现在上,气旋雨主要出现在上。 12、洋流的主要作用是和。 13、热量平衡是指与其或之间的平衡。 14、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上,南撤的移动,属于全球性的,并且北进持续的时间比 较,速度;南撤的时间,速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副热带高压中的雨带位于脊线以北的个纬度上。 () A.5-8 B.6-8 C.7-9 D.6-7 2、台风主要发生在°N(S)的洋面上。

() A.5-10 B.5-15 C.5-20 D.5-25 3、赤道辐合带中主要云系是。 () A.积雨云 B.高积云 C.卷云 D.积云 4、地面辐射差额在为负值。 () A.青藏高原 B.格棱兰 C.冰盖 D.寒流 5、南半球冬季赤道西风的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6、纬度带分类法的创始人是。 () A.柯本 B.亚里斯多德 C.苏本 D.斯查勒 7、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N(S)的大陆西岸。 () A.20-40 B.30-50 C.30-40 D.30-45 8、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是。 () A.赤道 B.副热带 C.中纬度 D.极地 9、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台风路径是路。 () A.西 B.转向 C.双向 D.西北 10、赤道辐合带平均活动在之间。 () A.25°N - 25°S B.25°N - 10°S C.25°N - 15°S D.15°N - 25°S 三、判断题(请用“Y”表示正确,用“N”表示错误。每题1分,共10分。) 1、在北半球,有寒流经过的地区,其等温线向赤道凸。()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日总量最大值在赤道。 () 3、信风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 4、美国东海岸40-60°N 范围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5、柯本气候分类法忽视了高地气候与纬向气候的区别。() 6、青藏高原在夏季形成的环流加强了低纬度环流的强度。 () 7、在北半球低纬度洋流绕副热带高压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一.观测业务要求 1.1观测时次 1、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摘自气发〔2008〕475号) 2、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5次(08、11、14、17、20时),一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3次(08、14、20时)。(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1.2观测项目 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温(含草温)、雪深。 2、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云、浅层与深层地温、蒸发、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 3、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雪压、根据服务需要增加的观测项目。(1-3条摘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测函〔2013〕321号) 4、有两套自动站(包括便携式自动站)的观测站,撤除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蒸发专用雨量筒、地温等人工观测设备;仅有一套自动站的观测站,仍保留现有人工观测设备。(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5、云高、能见度、雪深、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降水类天气现象等自动观测设备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站,取消相应的人工观

测。 6、为了保持观测方法与观测手段的延续性,张北、长春、寿县、电白、贵阳、格尔木、银川与阿勒泰8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站,保留08、14、20时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摘自气测函〔2012〕36号、气测函〔2013〕321号)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1.3观测任务与流程 1、每日观测任务 (1)每日日出后与日落前巡视观测场与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集器与计算机运行正常、网络传输畅通。具体时间各站自定,站内统一。 (2)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ASOM平台查瞧本站数据完整性,根据系统提示疑误信息,及时处理与反馈疑误数据;按要求填报元数据信息、维护信息、系统日志等。

气象测报业务应急预案

测报业务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测报业务工作在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下能够正常运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应急工作的及时、高效、有序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突发事件发生时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工作措施,特别要注意多种突发事件同时发生时的综合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值班员应当机立断,灵活执行预案,保障业务工作,杜绝责任性事故,要注意预见和防范突发性灾害天气,如雷暴、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对环境仪器安全、供电、通信保障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异常及其影响范围有所预见,必要时可要求安排副班协助。假如出现雷击、火灾等事故,须在保证人员安全前提下,分别采取应急措施,优先保障业务运行,再采取措施保障仪器设备、供电安全等。并在值班日记中说明有关情况,班后注意及时总结经验。 全体业务人员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消除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疏漏任何异常表现。对于一些应急处理流程方法平时应加强预演,特别是一些人工(手工)的应做到人人熟练掌握。一旦出现漏测、漏发等责任性事故,首先抓紧时间进行补测、补报,严禁涂改伪造,完成后立即向科长和局领导报告,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了解事情经过,并向上一级报告。 一、仪器设备保障预案 1.值班员负责观测仪器和场地的日常维护,时刻保持仪器和场地处于良好状态。加强仪器 维护和巡视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观测场和值班室;防止自身人为原因影响业务仪器设备运行或业务工作的开展。加强仪器设备维护知识的学习,不断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影响仪器正常运行的各类故障能准确判断。 2.仪器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具体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故障检修、送修等工作。严格防止 出现管理漏洞导致责任性事故。无特殊情况每月25日巡检各仪器设备。 3.遭遇设备故障时,尽量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采集。若有能力短时间排除且不影响资料采 集,及时自行修复;没有能力或短时间不能排除,则应及时补测,并通知仪器管理员,同时向保障中心汇报。 4.遇采集器不正常时,应进行复位处理。 5.如故障导致正点某个要素缺测,应根据规范在前后十分钟内挑取最近记录进行替代,没

卫星气象学章考试题带答案

卫星气象学章考试题带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卫星气象学1-4章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卫星气象学是指如何利用(气象卫星探测)各种气象要素,并将(卫星探测)到的资料如何用于大气科学的一门学科。 2、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进行遥感探测称作(气象卫星遥感),亦称(卫星大气遥感)。 3、卫星气象学主要研究(60KM )以下大气中各气象要素的获取和应用。 4、遥感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5、(暴雨)和(强雷暴)是灾害性危险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常造成严重损失。 6、卫星作为一个(天体),它要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的作用。 7、对于第一定律,圆锥截线表示为θcos 112e e a r +-=,θ是矢经与 半长轴之间的夹角,称(真近点角)。 8、由于卫星运动和地球的自转,星下点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连续的运动轨迹,这一轨迹称为(星下点轨迹)。 9、由于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所以当卫星绕地球转一周后,地球相对卫星转过的度数称之为(截距)。 10、当卫星倾角为90°时,卫星通过南北两极,这种轨迹称之(极地轨道)。

11、地面的(散射辐照度)为分子散射、气溶胶粒子散射和地面与大气之间多次散射之和。 12、表示卫星探测分辨率的参数有三个,分别为:(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13、卫星云图的增强处理是对灰度或辐射值进行处理,通过(灰度变化),将人眼不能发现的目标物细微结构清楚的表现出来。 14、从卫星到观测地表面积之间构成的空间立体角称作(瞬时视场)。 15、(等效噪声温度差)是指目标物温度的改变而引起投射到探测器的辐射功率的改变正好等于等效噪声功率时的温度差。 16、光学系统的作用是手机目标物发出的(辐射能),并将其传给探测器。 17、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18、当太阳光从水面单向反射至卫星仪器内,则其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一片色调较浅的明亮区域,这区域称做(太阳耀斑区)。 19、(黑体)是指某一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意方向和波长的吸收率或发射率都等于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应急处理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应急处理 发表时间:2019-03-20T10:57:43.9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作者:马利清 [导读] 本文结合广灵县气象局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开展实际,主要对工作中的仪器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常见错情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广灵县气象局,山西大同 037500) 摘要:本文结合广灵县气象局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开展实际,主要对工作中的仪器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常见错情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常见错误;应急处理 引言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开展各项气象业务的基础,在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候研究以及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依据。但是,由于现代化地面气象测报仪器大都处于21小时运行状态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亦或因为值班人员工作不认真,业务流程不熟练,导致数据异常问题出现,对地面测报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常见错误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不断提升气象台站测报工作质量。 1.地面气象测报仪器设备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 1.1自动气象站故障及应急处理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若观测人员发现采集软件上数据出现错报,应及时对异常数据进行卸载。但是需要注意尽量不要系统较忙时卸载数据,容易出现错误的异常数据很多,则通常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批卸载,以避免占用太多系统通道而对地面气象测报数据产生影响。在做好数据卸载操作之后,应认真观察是否有跳变、野值等其他状况出现。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可以按照地面测报规范要求进行有效处理,以确保地面气象观察数据的准确性。 1.2计算机故障及应急处理 地面气象测报中的业务计算机需要全天候连续不间断运行,自身的损耗非常大,极易发生软件或者硬件等各个方面的故障问题,再加上病毒也时常会导致计算机异常,计算机雷电防护措施布设不到位也会引发故障问题。假如气象台站采集器能够正常工作,业务计算机因故障问题而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正常,应第一时开启备用计算机,为了尽可能缩短更换备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时运行,确保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应事先把备份计算机的重要参数以及传输路径设置好。在操作时,应先关掉采集器,将接口连接打开,连接成功之后重启采集器并对时间进行设定,之后将备份计算机打开,在计算机软件正常运行后,查看台站参数以及传输路径等方面的设置是否存在异常;再者,还可以在备份计算机上直接与串口相连,之后开启备份计算机,复制相应的数据文件在软件系统文件内,最后认真查看备份计算机上台站参数以及传输路径等的设置是否合理,以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运行。 1.3电源故障及应急处理 通常而言,气象台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主要采用市电电源供应,电缆线绝大多数埋设到地下管道中之后引入到室内或者是观测场,电缆在平时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受到鼠咬、施工、老化以及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进而导致突然断电,增加地面气象测报错情的发生概率。一旦气象台站出现断电故障,一般采取的是发电机发电,为了确保短时间内的及时供电,台站通常还配备了UPS蓄电池。为了确保气象台站的发电机、UPS蓄电池能够在断之后及时为台站恢复供电,日常应该积极做好发电机以及UPS的维护管理,定时对UPS实行充放电操作,并且应电池的性能进行测量,确保蓄电池的性能不会因为长期放置而受损坏,以确保电池的可用性。此外,还需要时常查看发电机内的燃油充足与否,强化发电机的日常维护管理,并且在合适的环境中放置,便于台站出现断电故障时可以随时启用。 1.4通讯系统故障及应急处理 气象台站大都是借助于通讯运营商提供的光缆来达到同上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报文上传的目的,一旦通讯线路出现损坏或发生设备故障,势必会导致网络不通畅,进而造成数据上传失败。所以,在实际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测报人员应认真查看相关的数据文件是否能够自动上传,假如有滞留文件或者警报进行提示,则意味着通讯系统故障致使测报文件上传异常,此时需要及时借助于Ping命令对网络进行检查,查看能否保持正常连通,假如网络运行处于异常状态,则意味着通讯系统出现故障。针对网络故障,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急处理措施:第一,可能是路由器长时间开机导致死机,需要断电2分钟以后再开机。第二,SMOPORT串口服务器通讯单元的连接光纤出现问题,可以用激光笔测试光纤是否损坏,也可以通过看发射和传送灯是否运行正常加以判断。第三,可以运用无线上网卡,在计算机USB接口位置插上无线上网卡,并且在弹出窗口中选中自动连接,这个时候网络便可以及时恢复正常,此类方式对于网络故障的迅速处理非常好,但是网络信号不够稳定。 2.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常见数据异常分析处理 2.1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不一致的分析处理 在地面测报监控软件中对降水量数据的设定为“有”:自动,在对降水量数据进行观测时,往往会出现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即在监控软件中能够正常显示分钟降水量数据,但是却无小时降水量数据显示,这个时候需要观测人员对小时降水量做好质量控制,否则分钟与小时降水量会出现累积不相等的现象,导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小时与分钟降水量累积不一致的时候,应在显示灯为绿色的情况下进行质量控制,在小时降水量对应的表格中输入“—”。为了确保正点时刻测报软件能够正常采集以及处理气象要素数据,确保气象台站数据观测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接近正点时刻应严禁测报人员在业务计算机上开展别的操作。 2.2能见度数据异常分析处理 在对能见度进行观测过程中,假如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别有显著错误存在,只需要对定时时次的天气现象记录作人工订正,能见度记录依然以自动观测为准,允许自动能见度记录与该类天气现象并不匹配。假如能见度测报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亦或能见度数据出现异常,则应该将非定时观测时次内的正点能见度数据按照缺测情况进行处理;而定时观测时次内的能见度数据则应进行人工补测,人工观测值往往需要保存于Z文件中的CW能见度以及VV段10分钟平均能见度内,而别的VV段的自动能见度数据通常依据缺测情况加以处理;A文件

林学专业2014气象学期末考试内容

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1、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闭合等压线区,又叫气旋。 2、低压槽: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高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3、高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闭合等压线区,又叫反气旋。其对应的空间等压面是上凸的,形如山丘。 4、高压脊: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低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5、鞍形气压场:相对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其对应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马鞍。 位势高度 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零)抬高到Z高度时,克服重力做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 位势高度与几何高度的换算 H = g·Z/9.8 Z为几何高度H为位势米φ静力平衡方程 dp=P2-P1= -ρgdz dz为气块厚度 压高公式 z-z=18400(1+at )(lgP-lgP)2211铅直气压梯度 dp?g??dz hpa/100m表示随高度递减愈快。指高度每变化单位距离气压的改变值,其值大,hpa/m 或气压阶1dz??h= ?gdp百帕h表示,米/1hpa气压每变化高度的改变值,用气压阶计算方程 8000a=1/273 )?(1h?at P 作用于空气上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由于空间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在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力。它可分为铅直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高压到低压 水平低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地转风的定义、性质 定义:在自由大气中,平直等压线情况下,运动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空气沿等压线所作惯性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 性质 1、地转风的方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低压在左。而在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这就是白贝罗风压定律。

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办法

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适应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发展,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客观、准确考核观测业务质量,强化各级气象部门业务质量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现行业务规范、行业标准和技术规定,根据当前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实际,面向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对现行质量考核办法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而形成。 第三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对象为全国各观测业务台站、各省(区、市)气象局。 第四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业务种类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雷电观测业务、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业务、GNSS/MET观测业务、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和气象卫星观测业务,共计10类。具体指标及解释见附件1-11。 第五条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和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设备运行可用性、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业务和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设备运行可用性、保障可靠性四个方面;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和GNSS/MET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保障可靠性三个方面;雷电观测业务考核

数据质量、设备运行可用性和保障可靠性三个方面;气象卫星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四个方面。 其中,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和设备运行可用性通过考核相关业务上传的数据和状态文件实现,考核文件种类详见附件12;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通过考核相关业务的填报表单和上报文件实现。 第六条每项业务的考核总分为100分。各考核内容包含若干单项考核指标并分配相应的分值,各单项考核指标得分之和为综合考核得分。考核以月度、年度为周期。 第七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工作由综合观测司、预报与网络司共同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具体实施。 第八条考核结果由综合观测司、各省(区、市)气象局观测业务管理部门根据考核周期及时进行通报。 考核结果可作为省(区、市)气象局推荐和评选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评价设备质量的依据。第九条本办法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负责解释。各省(区、市)气象局可在本办法基础上制定本省(区、市)的实施细则。 第十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气测函〔2013〕312号)、《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综合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气测函〔2014〕201号)同时废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仪器装备运行状况通报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气象台年度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练习卷

气象台2009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练习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因视程障碍现象阻碍,某定时能见度仅90米,则气簿-1能见度栏 记__。 A、0.1 B、0.0 C、0.09 2.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 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具有该特征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 A、冰粒 B、霰 C、米雪 3.气压表必须垂直悬挂,应定期用铅垂线在________的两个位置上检 查。 A、相对 B、相互平行 C、相互成直角

4.安装自动站5、10、15、20cm地温传感器,其感应头朝________。 A、北 B、南 C、任意方向 5.使用超检仪器,每一个月算________个错情。 A、1 B、2 D、5 6.为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分 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A、5 B、10 C、15 7.人为缘故丢失自动站数据________小时以上,属于丢失或毁坏原始 记录。 A、10 B、12 C、15 8.自动站出现故障后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工作时,要统计站(组) 错。 A、 24 B、 48 C、 72 9.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________个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A、 2 B、 3 C、 4 10.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________分钟。 A、 5—10 B、 5—15 C、 5—20 11.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________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 大平均重量。 A、 5 B、 8 C、10 12.“全树摇动,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受不便”,目测风力等 级为________。 A、 5级 B、 6级 C、 7级 D、 8级

动力气象学期末考试题基本概念复习题.docx

一、名词解释范围(共计20分) (1)冷暖平流:由温度的个别变化与局地变化的关系: dT dT rr ——=——+匕或 dt St 33 移项后,有: dt dt dt 设齐0W0,则有 ^T = -y.vr = -v — dt ds 时,即使为微团本身的温度保持不变,也会引起温度场的局地变化。) GT c 丁 当一>0,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升鬲的,风由冷区吹向暖区,这时-V —<0 & ds (即—<0),会引起局地温度降低,我们便说有冷平流。 dt 当竺<0,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降低的,风由暖区吹向冷区,这时-V —>0 ds ds (U|j —>0),会引起局地温度升高,我们便说有暖平流。 dt 总Z 温度平流是通过水平气流引起温度的重新分布而使局地温度发住变化的。 (2) 罗斯贝数: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氏力之比,即:R {)= —,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 办厶 度,也可用来判别人气运动的类型(人、屮、小尺度)和特性(线性或非线性)。 (3) 梯度风:水平科氏力、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成的平衡。此时的空气运动称 为梯度风,即 --- F JV — ------- - o R p 8n (4) 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 一 1 一 的空气作水平肓线运动,称为地 转风,表达式为:V =——Vpxk. fp (5) 0平面近似:中高纬地区,对大尺度运动,y/a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操作与维护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操作与维护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是专门为各地区各类别气象台站地面的气象测报业务所准备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软件,这套软件是针对于地面气象观测所采集的资料进行审核和处理,将从地面上观测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考虑数据格式的兼容,对原数据格式文件进行处理。这项软件其中包括气象自动站的监控、监测数据的维护、报表处理、地面气象观测的工作管理以及外接程序管理等各项功能。这项软件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性,具有数据计算快速、监测错误判断正确等功能,因此它大大的降低了预审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气象信息资料的质量。 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操作既然这项软件功能这么强大,那气象部门的人员就需要熟练的掌握这种软件技术,并且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避免出现由操作错误而引起的地面气象测报数据错误,为气象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1风向记录一直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如果风向记录错误或者缺测将会给气象测报业务带来麻烦。但如果真的遇到风向缺测的问题,气象部门应该立刻采用人工站观测风向数据直接输入方位进行替代,并将输入的数据进行保存,当文件转换时自动站的风向记录就会转变成角度了。 1.2气压记录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比较难记录的,但即使是缺失了气压记录也没有关系,因为工作人员可以从自记纸中读取3

个小时的变压,将-599?600记录的数据当做变压值输入到前 3 个小时中,再进行编报,这样编报的气压记录会较真实值接近,减少了由于气压记录缺失而造成的数据不准确。 1.3一些地面气象测报站位于较为寒冷的地区,当漫天大雪覆盖了检测仪时,就会对测报业务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这时对测得的各项指标和数值就需要在观测簿或报表栏中标注上即可,就可不作任何特殊处理,标注后的数据在日后进行数据计算时,会通过软件转换成正常温度状况下的数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计算量,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1.4由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是仅针对单个记录数据格式的对错进行考虑,而不是对相关数据记录出的矛盾进行检查。因此,当工作人员在对记录的数据输入电脑时应该更加细心和认真,并且应以“ // ”代替天气现象数据的全天缺测,这样在软件的记录过程中会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用符号代替数据的全天缺测更加简洁明了。 1.5对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菜单中的“校对气温/ 气压/ 降水量”这一选项来说,其主要是为了定时观测气象数据和编报时校对,其软件记录中会用到的过去10次的数据,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计算编报的准确性。软件中的这一选项对气象部门的降水量数据校对极为重要,对于一些出错的记录数据应及时修改存 盘,避免造成测评时的困扰。 2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维护和管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软件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02 + T08 + T14 + T20) - 4。 4.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C,所需要的热量。 13.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 C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岀现在(1)时,最低温度岀现(2)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岀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气象学试题4

第四章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 。 2. 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 。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 。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冷却、接触冷却、(5) 冷却和(6) 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答案:(1)减少,(2)水层厚度,(3)相反,(4)辐射,(5)混合,(6)绝热,(7)高,(8)100%。 三、判断题: 1.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2. 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 3. 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4. 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5. 当干燥度小于0.99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 答案: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对。 四、选择题: 1. 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 )。 ①6.4hPa,②4.6hPa,③8.0hPa,④4.0hPa 2. 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①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②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③气温=露点,饱和差=0; ④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3. 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 )。 ①e增大,E不变;②E比e更快增大③E减小,e更快减小;④蒸发量增大,E降低。 答案:1.①;2.③; 3.②。 五、简答题: 1. 何谓降水变率?它与旱涝关系如何? 答: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它表示降水量变动情况,变率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距平均值的差异大,即降水量有时远远超过多年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相反,有时降水量远远少于平均降水量,则相应会出现严重缺水干旱。 2. 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 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14~15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业务管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全)

(业务管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全)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度 图里河国家基准气候站 壹、岗位职责 (壹)测报科(组)长职责 ⒈团结全科(组)人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俩个文明教育”活动,树立搞好气象测报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组织和领导全组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测报任务。 ⒉合理组织分工和安排班次,充分调动全组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⒊督促检查全组人员严格执行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 ⒋组织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全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⒌负责考核测报业务质量和测报人员的工作。 ⒍保护好观测环境和场地,组织好仪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⒎负责台站档案和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档案的填写和核实。 ⒏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参加测报值班(壹般不少于全组值班平均数的三分之二),遇重要任务或复杂天气时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 (二)观测员职责 ⒈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取准取全第壹性气象资料且按规定提供地面气象情报,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 ⒉服从领导,积极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 ⒊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⒋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做壹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气象观测员。 (三)预审员(兼职)职责 ⒈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照预审办法认真进行预审原始记录和各种报表,纠正错误,把好质量关。 ⒉记录预审做到旬清、月结,全面预审,按时报送报表。 ⒊审出的错情和疑难问题,要壹壹登记,且于质量分析会上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解决。 ⒋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对待查询,于收到查询单后五天内查复、订正。 ⒌观测簿、各类报表、自记纸、值班日记等按时送交资料档案保管员入库。(四)资料、档案保管员(兼职)职责 ⒈定时清理各种原始表簿、自记纸和加工整理的资料、档案。记录报表要按时装订,详细登记,分类归档。做到有条不紊,便利查找,且负责提供服务。 ⒉资料保管保证完整无损。做到五防:即防火、防潮、防盗、防鼠咬、防虫蛀。经常认真检查。 ⒊资料注意保密,借用要有手续,归仍要当面清点,及时入库;严禁擅自更改资料。原始记录不得外借。如有丢失,要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⒋资料保管员工作变动时,全部资料、档案要移交清楚,双方签字,以示负责。 (五)仪器维修保管员(兼职)职责 ⒈编制器材计划,做好器材供应。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帐物清楚。 ⒉保管好器材,防止丢失、变质和浪费。消耗器材要先到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