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史上最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史上最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一、常用知识点

1 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 一般传动机构在2米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以下情况,在2米以上也应设防护罩

①皮带轮中心距之间距离在3米以上

②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

③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3 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个方面:实现机械本质安全;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4 紧急停车开关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5 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和阶梯时,平台和阶梯必须能够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6 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达到1%时必须停炉。

7 煤气站的生产和输送系统均应按规定安装设置放散管,且放散管至少应高出厂房定4米以上,并且具备防雨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8 空分设备的吸气口应超出制氧站屋檐1m以上且离地面垂直高度必须大于10m。

9 制氧站实瓶库存量不应超过2400只。

10 制氧站空、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其间距至少应为1.5m以上且有明显标记和防倾倒措施。

11 制氧站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低于2m的围墙或栅栏。

12 乙炔发生站的管道、阀门应严密可靠,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70%铜合金。

13 厂区内,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应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14 车间安全通道,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大于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m,一般人行通道大于1m。

15 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大外形尺寸长度大于12m者为大型设备,6~12m为中型设备,<6m为小型设备。设备间距,大型设备≥2m;中型设备≥1m;小型设备≥0.7m。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0.9m;中型设备≥0.8m;小型设备≥0.7m。

16 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网,低于2m的运输线在起落段两侧应架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m。

17 产品坯料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2.5倍。

18 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标,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情况下,垛高不得超出2m,砂箱堆高不得超出3.5m。

19 为生产而设的深大于0.2m,宽大于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20 如不能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则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并且挡板要求牢固有效。

21 直径大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进行平衡测试。

22 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规定砂轮直径磨损到比法兰直径大10mm时必须更换砂轮。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设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23 砂轮防护罩开口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可以超过65o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等于30o时应设挡屑屏板,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

24 直径在150mm以上的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被磨工件最小外形尺寸的1/2,但不应超过3mm。

25 锻压机械其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26 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至少保持200mm,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27 起重机械分类:轻小型、门架型、臂架型、升降型。

28 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时,应报废。

29 对新投入的吊钩做负荷试验,以额定载荷的1.25倍作为实验载荷,实验时间不低于10min,撤掉实验载荷后,吊钩开口度不应超过0.25%。

30 木工机械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剪)切有挡。

31 刨刀刀刃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

32 电石库房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25~0.6m。

33 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内的水温不得超过65度,气体温度不得超过90度,压力不得超过150kpa。宜采用25~80mm块度的电石,不宜用块度小于15mm的电石和电石粉。

34 氧气瓶内的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100~150kpa的压力。

35 交流电焊机空载输出电压为60~75v,正常工作时,电压持续在30v,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应超过2~3m。

36 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37 人的工频感知电流为0.5~1.0mA,摆脱电流为5~10mA,室颤电流50mA。

38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度。

39 辐射电磁波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

40 绝缘电阻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

41 遮拦与抵押裸露体的距离不能低于0.8m,网眼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不得低于0.15m,10Kv设备不得低于0.35m。

42 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低于0.1m。

≤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43 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

E

不超过10kV.A时,要求R

≤10欧。

E

44 TT系统必须装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45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器设备属于Ⅱ类设备,其铭牌上应有“回”形标志,Ⅱ类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应符合加强绝缘的要求。Ⅱ类设备的工作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保护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 MΩ,加强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 MΩ。

46 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Ⅲ类设备。

47 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采用42V安全电压;在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采用36或24V的安全电压;金属容器、隧道内、水井内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采用6V安全电压。

48 电气隔离的电源变压器,电源电压U≤500v 、线路长度L≤200m。

49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为3m,第二类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为2m。

50 直击雷防护---避雷针,雷电冲击波防护---阀型避雷器。

51 放静电接地原则上不超过1MΩ即可,对于金属导体,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0--1000Ω即可。对于产生或积累静电的高绝缘材料,宜通过106Ω或稍大一些的电阻放电。

52 长度超过7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设两个门。

53 变配电站通道,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距离超过15m时,应增加出口。

54 居住建筑物内安装的油浸式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得超过400KV.A,10KV.A变压器壳体距门不应小于1m,距墙不应小于0.8m(装有操作开关时不应小于1.2m),采用自然通风时变压室对面应高于室外地面1.1m。

55 室外变压器容量不超过315kv.a可上柱安装,315KV.a以上应台上安装,柱上安装变压器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2.5m,裸导体离地面不应小于3.5m,变压器台高度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5m,其围栏高度不应小于1.7m,变压器壳体距围栏距离不应小于1m,变压器操作面距围栏不应小于2m。

56 电容器所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40℃,相对湿度不高于80%,海拔不高于1000m。

57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应小于45°,受到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拉线穿过公路时其高度不应低于6m,拉线绝缘子高度不应小于2.5m。

58 落地安装的配电柜(箱)地面应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高度一般为1.2—1.5m,柜(箱)前方0.8—1.2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59 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矿井甲烷;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爆炸性纤维、粉尘。

60 防爆电气设备有隔爆型(d)、增安型(e)、充油型(o)、充砂型(q)、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无火花型(n)、特殊型(s)。

61 Ⅰ区范围内必须选用铜芯导线或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1区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62 各种气瓶对应颜色

乙炔---白色;二氧化碳---铝白;空气、氮气---黑色;氢气---淡绿;氧气---淡蓝;

氨气---淡黄;氯气---深绿;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白色。

63 疏散用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64 电瓶车在厂内的行驶速度应小于10km/h

65 第三类防雷建筑采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使用的滚球半径为60m。

66 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水喷雾系统应采用离心型水喷雾头。

67 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时间不小于90min。

68 压力机检测式安全装置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0.02S。

69 设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域,应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使人员能在30S内撤

离防护区。

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火灾的分类:A一般固体火灾、B液体火灾、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

2.阻燃剂大多数是元素周期表中的ⅤA、ⅦA、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最常用的是磷、氯、溴、锑和铝的化合物。

3.建筑火灾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4.火灾探测器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接触式:感温、感烟;非接触式:光束式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图像式探测器。

5.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隔离、窒息、化学抑制。

6.乙炔---氯气、甘油---高锰酸钾、甲醇---氧化钠、松节油---浓硫酸等两者相遇立即自燃。

7.对于敞开楼梯间,不超过四层的低层建筑物,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8.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cm。

9.对于室外疏散楼梯,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10.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板。

11.疏散指示标志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标志间的间距不应超过20m,袋形走到的尽头离标志的尽头不应大于10m。疏散通道出口处的指示标志上边缘距天花板不应小于0.5m,位于门边时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m。在疏散门两侧的墙上设置时,标志的中心距地面高度应在1.3—1.5m之间。

1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min。发生火灾后在正常照明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应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电源。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元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电源,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

14.火灾危险场所分级: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

15.手提式灭火器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15m。

16.民用爆破器材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

17.生产火药的场所,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设备和工具、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

18.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每间工房定员两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

19.贴桶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不得少于1.2m,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半成品停滞量的总药量人均不得超过装药量工序限量的2倍。

20.手工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每间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小于3.5m2 ,每人每次限领药1kg;机器生产时,每间工房不得超过两台机组,工房内药物停滞量不得超过2.5kg;生产氯酸盐引火线时,无论手工还是机器,都限于单独工房、单机、单人操作、药物限量0.5kg。

21.液体可燃物燃烧过程描述为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22.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4%--16%时,木材燃烧则停止。

23.甲类小于28℃,乙类28—60℃,丙类大于60℃。

24.高倍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为201—1000倍。

25.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

26.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

设置踏步。

27.影院、礼堂发生火灾后,吊灯掉落时间一般在起火后15—20min。

28.扑救A、B、C类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9.手提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

30.火灾爆炸的三要素:反应过程的高速性、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31.氢气和氧气以2:1混合后,在500℃时的爆炸低限是200pa。

32.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影响,但在0.1—2.0Mpa的压力下,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爆炸上限影响较大。

33.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氧含量,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爆炸上限提高。

34.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甲类气体。

35.乙炔的爆炸危险度较高。

36.乙炔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是0.14Mpa。

37.乙烷在空气中的爆炸爆炸下限是3.38%。

38.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含氧量比临界含氧量低10%。

39.在作业场所液化气浓度较高时,应佩戴面罩。

40.硝化甘油炸药和乳化炸药属于猛炸药。

41.燃烧特性是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

42.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压力)可达100Mpa。

43.炸药是属于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

44.火炸药感度有:热感度、电感度、爆轰感度。

45.影响火炸药爆炸因素有: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气体压力、环境温度和湿度。

46.起炸药的特点是感度高、能迅速形成爆轰。

47.甲类物品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用小于20m。

48.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车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49.当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50.当建筑物的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51.《消防法》于1998年9月1日实施。

52.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停车后的安全处理主要步骤是隔绝、吹扫、置换。

53.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有三种类型: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半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手动报警灭火系统。

54.火灾探测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

55.火灾过程的双重性是指确定性、随机性。

56.钠、氢化钠、硼氢化钠与水作用会发生化学自然着火。

57.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确定的。

58.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可以用可燃液体的温度极限和可燃蒸气的浓度极限表示。

5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引起化学中毒的粉尘、矿山井下作业接触的粉尘。

60.按爆炸反应速度分类,可分为:轻爆、爆炸、爆轰。

61.民用爆破器材包括:工业炸药、起爆炸药、传爆器材。

62.火药燃烧的特性有:燃烧特性、能量特性、力学特性。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1.特种设备包括: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

2.锅炉安全阀应每年对其进行检验一次,每月自动排放一次,每周手动排放一次。

3.锅炉压力表应每半年校验一次,表面直径不小于100mm,表面示数为工作压力的1.5—3倍。

4.每台锅炉应至少装两支独立的水位计,额定蒸发量小于0.2t/h的可只装一支。

5.安全阀可分为全启式和微启式安全阀;根据其整体结构和加载方式可分为:静重式、杠杆式、弹簧式、先导式。

6.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以及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

7.起重机防风防爬装置主要有: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

8.大型游乐设施:运行线速度≥2m/s,或者运行高度≥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9.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探伤法、磁记忆检测。

10.金属的机械性能,强度:屈服极限、抗拉强度极限;塑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

11.中高温压力容器通常以350℃为界。

12.锅炉启动步骤: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13.锅炉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水温与筒壁温差不超过50℃,对水管锅炉,全部上水时间夏季不小于1小时,冬季不小于2小时。

14.气瓶充装单位应向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气瓶充装注册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

15.向瓶内充气,速度不大于8m3/h,且充气时间不应小于30min。

16.安放气瓶周围10m范围内不应进行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动火作业。

17.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周期为2年,电梯和载人升降机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18.起重机和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为0.5m。

19.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作业,工作结束应锚定住起重机。

20.高度20m以上的游乐设施,在高度10m处应设有风速计。在风速超过15m/s时,必须停止运行。

21.冲击波超压大于0.1Mpa时,在其冲击下大部分人员会死亡;0.05—0.1Mpa时,超压可严重损伤人的内脏或引起死亡;0.03—0.05Mpa的超压会损伤人的听觉器官或产生骨折;超压0.02—0.03Mpa也可使人体轻微伤害。

22.额定蒸发量大于0.2t/h的锅炉至少应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表。

23.压力容器在正常工艺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是最高工作压力。

24.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2m的作业点,都应予以防护。

25.游乐设施的安全保证负责人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经验或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6.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保持在0.5m以上。

27.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的有效期为3年。

28.运行压力容器的检查主要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缺陷。

29.额定蒸发量大于0.2t/h而小于0.5t/h的蒸汽锅炉至少应装设一个安全阀。

30.层燃炉一般用木材引火。

31.锅炉发生严重满水事故时应关闭给水阀门。

32.电梯的制造单位应当对电梯质量及投入运行后的维修保养负责。

33.起重量限制器主要用于桥架类起重机。

34.气瓶充装后,应静置24h,使其压力稳定、温度均匀。

35.存放气瓶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

36.气瓶使用中,其周围10m范围内不得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37.压力管道的末期检查和寿命评估主要是针对管道材料的老化情况。

38.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主要以宏观检测为主。

39.锅炉爆管事故的主要后果是水位下降。

40.锅炉停炉后,在炉水温度降至70℃以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41.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之内波动。

42.额定蒸发量大于0.5t/h的锅炉应至少装设两个安全阀。

43.锅炉上水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水温与筒壁温差应不超过50℃。

44.锅炉启动时,暖管的目的是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

45.向气瓶内充气,速度不得大于8m3/h且充装时间不应小于30min。

46.气瓶使用时瓶内气体不应用尽,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47.在锅炉潮湿的烟道内进行检验,照明电压不用超过24v。

48.客运架空索道的安全营救时间一般应少于3h。

49.为了防止水击事故,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应严格控制,使之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0℃。

50.炉膛中布置足够的受热面是预防锅炉结渣的主要措施之一。

51.锅炉过热器损坏的征兆是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降低。

52.倾翻事故是自行式起重机的常见事故。

53.低压容器属于第一类压力容器。

54.发生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多为司索人员。

55.起重作业中突然停电,司机应首先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56.炉水品质太差是造成锅炉汽水共沸的原因之一。

57.锅炉运行中,对其气压的调节就是对蒸发量的调节。

58.锅炉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

59.锅炉按载热介质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载热体锅炉。

60.锅炉停炉保养的方法主要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充气保养。

61.低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中易燃液化气体(除乙烯外)中氧含量不应超过4%。

62.起重机防风防爬装置主要有:锚定装置、铁鞋、夹轨器。

63.锅炉爆炸的常见原因:超压、严重缺水、严重缺陷。

64.纳入质量建设监督部门安全监察的游乐设施为转马类、滑行车类、水上摩托。

第四章安全人机工程

1.人眼暗适应的时间为30min,明适应的时间为1min。

2.视错觉只要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物体运动错觉。

3.人眼能承受的最大亮度值为106cd/m2,紫外线能引起眼睛充血,红外线能引起白内障,直视高亮度光源会引起黄斑灼伤、视力衰退,低照度和差的光环境会引起老花眼。

4.眼睛的水平比垂直运动快;视线的运动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运动;眼睛偏离视中心时,观察率的优先顺序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要看清物体,人眼的最低注视时间为0.07—0.3s。

5.一般识别声音所需要的最短识别时间为20—50ms。

6. 20Hz,声压2×10-5Pa、声强10-12W/m2的为听阀。

7.一般自由空间,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减少6dB(A)。

8.一般条件下,反应时间约为0.1—0.5s,对于负责的选择性反应时间为1—3s,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反应时间为3—5s。

9.听觉和知觉的反应时间最短,0.1—0.2s,其次为视觉和触觉。

10.人体每分钟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一般人为3L,经常锻炼的人为4L。

11.脑电波,α、θ波增加,β波减少作为疲劳和思睡的指标。

12.资料显示,人的心理因素引发的事故占70%--75%。

13.人的性格主要分为冷静型、急躁型、活泼型、轻浮型、迟钝型。

14.按照有无反馈控制作业分类,人机系统可分为开环人机系统和闭环人机系统。

15.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常受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白内障。

16.一般识别声音所需要的识别时间为20—50ms。

17.听觉绝对阀值与频率和声压有关。

18.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人的心理因素而发生的事故约占70%--75%,或者更高。

19.人机系统常见事故中,卷入与挤压伤害的发生频率最高,约占机械伤害事故的47.7%。

20.故障诊断的基本工业流程包括诊断文档的建立和诊断实施两部分。

21.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看,故障安全结构有运行操作式、消极被动式、积极主动式。

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1.生产性粉尘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2.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各种煤尘30—40g/m3,淀粉g/m3、铝及硫磺7 g/m3,糖10.3 g/m3。

3.局部排风罩按其结构分为:密闭罩、开口罩、通风橱。

4.红外线:皮肤和眼睛损伤;紫外线:皮炎、电光性眼炎、太阳光眼炎、雪盲症;激光:灼伤皮肤。

5.高温强辐射作业指气温在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辐射作业热作业。高温高湿作业,气温35℃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

6.《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

7.为了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扩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为局部排风。

8.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30m3/h.人。

9.从事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不用超过5KV/m。

10.工业场所员工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

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

1.线路轨距是指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2000mm。

3.铁路运输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4.发生重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的7天内向上级单位提出事故报告。

5.车辆转向架侧架、摇枕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25年

6.调动乘坐旅客的车辆时,调车速度速度不应大于15km/h。

7.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调车作业速度不应超过40km/h。

8.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调车作业速度不应超过5km/h。

9.推进运行时,调车作业速度不应超过30km/h。

10.引导接车时,列车进站速度不应超过20km/h。

11.接触网带电部分距固定接地物距离不少于300mm。

12.接触网带电部分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应小于350mm。

13.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建筑物与带电部分的最小距离为500mm。

14.车站接发列车的指挥者是车站值班员。

15.超限货车车辆在长度方面是指货车总长超过18m,宽度方面指超过2.5m,高度方面指超过4.0m,重量方面是指超过40000kg。

16.道路上的安全护栏布设地点为设于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

17.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其设计条件主要针对中型货车。考虑的碰撞速度为70km/h,考虑的碰撞车辆的重为10t,考虑的碰撞角度为15°。

18.交通事故类型为特别重大、重大、一般和轻微。

19.保护事故现场时,树立的警告标志位于来车方向与事故现场相距100m。

20.水运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一般和小事故。

21.据我国对重大货物的规定,远洋运输长9m、重5t;沿海运输长12m、重3t;国际标准,长12m、重40t,高度或宽度超过3m。

22.《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将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

23.接触网接触电压,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w,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kw,最低工作电压20kw。

24.常见的列车检测技术包括卫星系统和查询应答器。

25.事故救援设备包括:救援列车、复轨器、柴油发电机。

26.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设计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事故救援。

27.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车辆分道行驶限值的是洒水车和警车。

28.交通标志包括:旅游区标志、视线诱导标。

29.船舶的航向有罗经航向、真航向、航迹向。

30危险货物标志的组成包括:标记、图案标志、标牌。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九讲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九讲 一、大纲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爆炸上限和下限、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爆炸极限计算的掌握程度;对粉尘爆炸特点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 .了解爆炸反应浓度、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掌握爆炸上限和下限、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爆炸极限的计算。 .了解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 .掌握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熟悉粉尘爆炸的特性; .掌握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二 爆炸反应浓度、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爆炸完全反应浓度计算 爆炸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完全反应的浓度也就是理论上完全燃烧时在混合物中可燃物的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完全反应浓度。现举例如下: 例 求乙炔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解 写出乙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式: 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应物质的总体积为 。若以 这个总体积为 ,则 个体积的乙炔在总体积中占: . % 答:乙炔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为 . %。 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化学当量浓度,也可用以下方法计算。 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 表示,设燃烧 气体所必需的氧的物质的量为 ,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 生成气体 如果把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取为 . %,则在空气中可燃气体完全反应的浓度 % 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又设在氧气中可燃气体完全反应的浓度为 % ,即: ( ) 式 和式 表示出 和 。与 或 之间的关系 表示反应中氧的原子数 。 式中 ,对于石蜡烃 。因此, 。根据 的数值,从表 中可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 或氧气 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例 试分别求 、 、 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解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 ★1、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 设施)。 ★4、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有两个特性:一是人们不希望发生;二 是产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 ★5、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6、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7、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 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8、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 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9、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 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 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10、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 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 安全生产的目标。 □11、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从18世纪大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起,事故开始增加;20世纪以后科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复杂化,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建国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a、30人以上死亡b、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 毒)c、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a、10人以上死亡,30人以下重伤b、50人以上100人 以下重伤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较大事故:a、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b、10以上,50人以下重 伤,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 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下 风险的分类 广义的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五类)、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的风险:人、机、环境、管理(四类) 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 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 第一类危险源: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它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它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78种化学品按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分为6大类9小类: 爆炸品(8种)、易燃气体(9种)、毒性气体(17种)、易燃液体(14种)、易于自燃的物质(3种)、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3种)、氧化性物质(9种)、有机过氧化物(2种)、毒性物质(13种) 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 第一章,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一、系统原理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有: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 二、人本原理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有: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4、行为原则 三、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有: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 四、强制原理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有: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货倾 向。(早期的,不符合现代理念) 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时代局限性):伤亡事故的发 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 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伤害事故连锁构成 A、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B、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 的。 D、人的缺点不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 造成的。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 A、遗传及社会环境。 B、人的缺点

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笔记

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 第一节树干的组成 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属名+种加词+变种名 <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 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 韧皮部:养料运输 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 <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 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最新整理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第二节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 (一)电击、电伤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电击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

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 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能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数十微安的电流直接流过心脏会导致致命的心室纤维性颤动。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工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效应见表l—2.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要点2020(4)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是什么? 答: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安全双体系,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其目的是要把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把事故隐患提前消灭掉。 三、什么是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答: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安全风险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 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 (1)构造上 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 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

(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 (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 (6) 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 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 (1) 单管孔 (2) 复管孔 (3) 管孔链 (4) 管孔团 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 ① 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 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 a 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 、野梧桐。 b 、火焰状:径向之变态,舌部分叉成火焰状,苦楮,槲栎,麻烁。 d 、斜列:管孔排列与射线成倾斜角如:栗木、钧栗。 ③ 弦向排列(切线状、榆木状)包括波形,晚材管孔呈弦向排列与年轮略呈平引或 呈波形,如:榆、榉、朴。 ④ 团型(丛聚型)若干个相聚成团,如桑树、拓树,剌槐 ⑤ 图案型:呈《形黄连木,按一定图案,有规则排列。 8、宏观:轴向薄壁组织的类型 ( 1)傍管型薄壁组织: (环绕于导管周围 与导管相连生) ① 环管束状:如水曲柳 ② 翼状:如泡桐。 ③ 聚翼状:如洋槐。 ④ 宽带状:如铁刀木。 微观: 针:星散状 切线状 轮界 状 阔: 傍管:①环管束状②翼状③聚翼状④宽带状 5稀疏傍管状6单侧傍管状 离管:①切线状②网状③离管带状④轮界状 5梯状6星散状 9、胞间道 胞间道 ——指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特殊孔道) 。 树脂道 ——贮藏树脂的胞间道。存在于部分针叶树材中。 (红松) 树胶道 ——贮藏树胶的胞间道。存在于部分阔叶树材中。 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 杉属。 前五属具有轴向与径向两种树脂道,而油杉属仅有轴向树脂道。 10、 树皮的形成 树皮形成三阶段: (1) 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 (2) 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 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11、 针叶材不具有假宽射线,只有单列或者纺锤形,而阔叶材有单列,多列,假宽 木射线(聚合木射线) ,栎木射线。 12、检索表的类型 木材检索方法有三类: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对分检 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概念: 边材和心材的定义 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 生理功能的木材包括傍管型和离管型) 2)离管型薄壁组织: (与导管没有联系) ①切线状:如苦槠。 ②网状:柿树。 ③离管带状:黄檀。 ④轮界状:柚木、杨木。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1、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IO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100)kHz以上。 2、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mm2时,PE线应和相线截面积相同。当相线截面为10mm2 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少于(10)mm2。 3、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B、立即停炉 ) 4、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 A、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5、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 号),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管理。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D、安全标志 6、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 A、程度 B、可能性 C、范围 D、影响力 7、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问题。 A、控制 B、管理 C、解决

D、寻找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8、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9、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10、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履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选择评价方法 1 1、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总结

2011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要点总结195条 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 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1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2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2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1、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IO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 率一般在(100)kHz以上。 2、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mm2时,PE线应和相线截面积相同。当相线截面 为10mm2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少于(10)mm2。 3、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 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立即停炉) 4、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A.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5、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 号),国家对特种劳 动防护用品实行()管理。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C.产品合格证D.安全标志 6.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 A.程度B.可能性C.范围D.影响力 7.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问题。 A.控制 B.管理C.解决D.寻找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缺陷。 8.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9.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10.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履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选择评价方法 11.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 A.过程 B.寿命期间 C.运行期间D.范围 12.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

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简易版

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 识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各单位安全网络图、岗位责任、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必须上墙。并要悬挂整齐醒目。 2、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各 种安全记录,内容清楚、详细、齐全、属实。 3、公司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 动、安全考试、知识竞赛等。 4、努力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普及完善 标准化作业,建立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 程和作业标准,做到会讲会用。 5、新工人和转岗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

育。 6、安全档案要严格按标准建立,妥善保管;车间每半年、各班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并考试,成绩不合格不准上岗。 7、班长为班组教育的责任人,必须及时为每位员工建立每三级班组安全教育档案,制定和实现班组安全目标,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岗位尘毒浓度不超标,安全文明生产好。 8、各班班长为兼职班组安全员,负责本班组员工的安全工作。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监督班组员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现场设备、人员、环境的可靠性,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开始工作。 9、各班长每天班前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

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学习资料

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各单位安全网络图、岗位责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上墙。并要悬挂整齐醒目。 2、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记录,内容清楚、详细、齐全、属实。 3、公司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安全考试、知识竞赛等。 4、努力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普及完善标准化作业,建立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标准,做到会讲会用。 5、新工人和转岗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6、安全档案要严格按标准建立,妥善保管;车间每半年、各班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并考试,成绩不合格不准上岗。 7、班长为班组教育的责任人,必须及时为每位员工建立每三级班组安全教育档案,制定和实现班组安全目标,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岗位尘毒浓度不超标,安全文明生产好。 8、各班班长为兼职班组安全员,负责本班组员工的安全工作。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监督班组员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现场设备、人员、环境的可靠性,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开始工作。 9、各班长每天班前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布置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检查场地、设备、机械、工具和防护措施,确认处于安全状态时,方可开展工作。 10、班组长要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具备辨识危险、控制事故的能力,班组各成员要职责清、责任明。 11、班组成员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我要安全”的觉悟,“我会安全”的技能,“我管安全”的义务,“我保安全”的责任,做到自我防护,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12、每周生产调度会布置的安全工作要全面落实。 13、严格落实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安全检查、安全例会制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由安全员监督检查。 14、危险场所及危险设施应采取防范措施,设立标志,要害岗位、重要设施要人人清楚。 15、火药库、油库、化验室、氰化钠库、发配电室、信号室、锅炉房、污水处理厂等要害部门必须做到出入记录齐全,物资支领手续齐全,标志悬挂醒目。 16、工作前要充分休息,班中不准打闹,不准带小孩及无关人员到生产作业场所,杜绝带病上岗。 17、上岗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上岗证由安全部门每半年考核一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18、各种大型安装、维修、检修等重点工程,各单位必须研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经安全环保部同意,方可施工。在重点项目检修过程中,单位必须设立监督岗,2米以上高空作业须系上安全带。 19、接班时或工作期间,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安全设施以及使用的工具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立即修理、更换,不许带病运转和勉强使用。 20、各种防尘、防护设施必须安全可靠,操作岗位工人及班组长上班和生产管理人员进入车间、工段,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新版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 (822)木材学或(912)材料工程 (822)木材学参考书:

《木材学》尹思慈,,中国林业出版社,第1版,1996; 《木材学》徐有明,中国林业出版社,第1版,2006;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最迟10月份搞定。 若你这个时候已经完成这些项目就完全可以三刷了,重点看你为什么会做错,同时要严格用考试要求对待自己。新题型:还是木糖的课,只要阅读好,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一讲 第一讲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上) 一、内容提要: 检验应考人员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场所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 (一)了解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二)了解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三)熟悉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三、内容讲解: 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至少有一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做相对运动。成套机械装置由原动机、控制操纵系统、传动机构、支承装置和执行机构组成。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机械安全的任务是采取系统措施,在生产和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免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机械安全包括机械产品制造安全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两大方面的内容。 1.1、机械产品制造安全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机械产品种类极多。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如下: (1)农业机械:拖拉机、内燃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械、金属制包装物品、金属集装箱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 2)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机械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整、使用、维修、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安全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少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应用零部件

木材学教学大纲

《木材学》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大纲 一.本科程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从木材解剖学(宏观,微观和超微观)入手,了解作为生物材料的树木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并进而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从而达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木材资源。牢固树立木材作为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面对世间人口爆炸,矿物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局面,其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功能及应予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刻领会加大木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技能培养目标 在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木材解剖构造特征和检索表应用的基础上,应具备识别和鉴定商品原木和板枋材树种的初步能力。 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为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二.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木材学是制材,木材干燥,家具和木制品,木工机械,人造板工艺和木材保护与改性的学科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是木材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木材科学是研究木质化的天然材料与衍生制品以及木质材料的加工利用和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科学。 2.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1)课程的主要内容:木材的形成及其宏观,微观和超微构造;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木材利用及商品知识。 (2)课程重点为:木材宏观,微观构造;针、阔叶树材微观构造比较;木材水分及移动;木材干缩湿胀;木材粘弹性;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因素分析。 (3)课程难点为:微机检索识别木材,木材无损检测,木材粘弹性,木素玻璃化转变等。 3.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及基本教学方法 (1)目的和任务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木材的结构特征及识别木材的技能,掌握木材基

史上最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一、常用知识点 1 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 一般传动机构在2米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以下情况,在2米以上也应设防护罩 ①皮带轮中心距之间距离在3米以上 ②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 ③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3 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个方面:实现机械本质安全;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4 紧急停车开关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5 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和阶梯时,平台和阶梯必须能够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6 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达到1%时必须停炉。 7 煤气站的生产和输送系统均应按规定安装设置放散管,且放散管至少应高出厂房定4米以上,并且具备防雨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8 空分设备的吸气口应超出制氧站屋檐1m以上且离地面垂直高度必须大于10m。 9 制氧站实瓶库存量不应超过2400只。 10 制氧站空、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其间距至少应为1.5m以上且有明显标记和防倾倒措施。 11 制氧站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低于2m的围墙或栅栏。 12 乙炔发生站的管道、阀门应严密可靠,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70%铜合金。 13 厂区内,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应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14 车间安全通道,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大于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m,一般人行通道大于1m。 15 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大外形尺寸长度大于12m者为大型设备,6~12m为中型设备,<6m为小型设备。设备间距,大型设备≥2m;中型设备≥1m;小型设备≥0.7m。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0.9m;中型设备≥0.8m;小型设备≥0.7m。 16 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网,低于2m的运输线在起落段两侧应架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m。 17 产品坯料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2.5倍。 18 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标,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情况下,垛高不得超出2m,砂箱堆高不得超出3.5m。 19 为生产而设的深大于0.2m,宽大于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20 如不能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则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并且挡板要求牢固有效。 21 直径大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进行平衡测试。 22 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规定砂轮直径磨损到比法兰直径大10mm时必须更换砂轮。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设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什么是安全? 安全: 指无物质危险和精神恐慌而使人员处于自由状态。 没有危险因素的劳动条件以保证人们从事劳动过程中不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 指系统中的一种品质,在完成给定条件的功能时,产生的事故损失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 安全生产的概念: 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安全生产的范围: 包括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矿山,农林等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设备安全,还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航运,民航,水利电力,消防,农药,农电,以及工业,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建筑产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仪器仪表,电气产品等)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事故及伤亡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工伤: 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的要点是:“预防” 方针的根本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预防劳动过程中的伤亡放在工作的首位,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利益。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全员参与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三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三级安全培训是指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部门级、岗位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厂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总经办组织,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内容包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通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并解答员工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部门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部门组织,部门经理实施,内容包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主要不安全因素和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 岗位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部门安全员组织实施,内容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综合控制措施 一.生产过程中常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破坏等危害,通过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可以有效地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是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核心,能够有效提高规章制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保障安全生产,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制药企业,药品生产中的原辅料很多是危险化学品(如甲醇、乙醇、丙酮、浓盐酸等),具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且在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加热、冷却、加压等复杂工艺,这就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因此通常会发生火灾、爆炸、灼烫、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等事故。 1.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