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

}

*

N 2,0A x x y x y y =∈=

+-≥∣,若B A ?且集合B 中恰有2个元

素,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 的个数为( ). A .1

B .3

C .6

D .10

2.已知:250p x ->,2:20q x x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已知x 、y 都是实数,那么“x y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lg lg x y >

B .22

x

y >

C .11x y

>

D .22x y >

4.24x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 A .23x >

B .2x

C .2x ≥

D .3x >

5.全集U =R ,集合04x

A x x ?

?=≤??-??

,集合(){}

2log 12B x x =->,图中阴影部分

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

[],04,5-∞

B .()(],04,5-∞

C .()[],04,5-∞

D .(]

(),45,-∞+∞

6.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集合{}

2

2

(,)1A 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 A .3 B .2

C .1

D .0

8.若命题“?x 0∈R ,x +(a -1)x 0+1<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1,3]

C .(-∞,-1)∪(3,+∞)

D .(-∞,-1]∪[3,+∞)

9.设点A ,B ,C 不共线,则“()

AB AC BC +⊥”是“AB AC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设,a b 是向量,“a a b =+”是“0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命题“?a ,b >0,a +1b

≥2和b +1

a ≥2至少有一个成立”的否定为( )

A .?a ,b >0,a +1b

<2和b +1

a <2至少有一个成立

B .?a ,b >0,a +1b

≥2和b +1

a ≥2都不成立

C .?a ,b >0,a +1b

<2和b +1

a <2至少有一个成立

D .?a ,b >0,a +

1b

≥2和b +1

a ≥2都不成立

12.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a b c R =+++∈,则“230a b -≤”是“()f x 在R 上只有一个零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3.命题“x R ?∈,使得不等式210mx mx ++≥”是真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设:5x α≤-或1x ≥,:2321m x m β-≤≤+,若α是β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15.设全集U Z =,{}1,3,5,7,9A =,{}1,2,3,4,5B =,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

16.方程2210ax x 至少有一个正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17.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___(请填写所有正确的命题序号). ①命题“若21x =,则1x =”的否命题为:“若21x =,则1x ≠”; ②命题“若x y =,则sin sin x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③条件2:p x x ≥-,条件:q x x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已知0x >时,()()10x f x '-<,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sin cos f A f B >. 18.已知命题p :?x ∈R,2x >0,则p ?为__________.

19.已知命题q :2,10.x R x mx ?∈++>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0.已知()2

:9p x a -<,()3:log 21q x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已知全集U =R ,非空集合2

{|0}3

x A x x -=<-,2{|()(2)0}B x x a x a =---<. (1)当1

2

a =

时,求()U A B ;

(2)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2.设非空集合{}{}{}

2

|2,|23,,|,A x x a B y y x x A C y y x x A =-≤≤==+∈==∈,

全集U =R . (1)若1a =,求

(

)R

C B ;

(2)若B C B ?=,求a 的取值范围.

23.设命题p :

1

2

≤x ≤1,命题q :x 2-(2a +1)x +a (a +1)≤0.若q 是p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4.已知集合{}2

650A x x x =+->,集合()(){}

110B x x a x a =-+-->,其中

0a >.

(1)若2a =,求(

)R

A

B ;

(2)设:p x A ∈,:q x B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 25.已知集合{}2

|5140A x x x =--≤,{}

|14B x x =-≤.

(1)若{}|121C x m x m =+≤≤-,()C 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61D x x m =>+,且()A B D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6.设全集是实数集R ,集合{}13A x x =-<<,{}22B x m x m =-<<+.

(1)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2B ∈,求A B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将方程平方整理得()2

224820y xy x x -+-=,再根据判别式得04x ≤≤,故

1,2,3,4x =,再依次检验得{}2,3,4A =,最后根据集合关系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将x 22x x =+

继续平方整理得:()2

224820y xy x x -+-=,故该方程有解. 所以()2

22641620x x x ?=--≥,即240x x -+≥,解得04x ≤≤, 因为*N x ∈,故1,2,3,4x =,

当1x =时,易得方程无解,当2x =时,240y y -=,有解,满足条件; 当3x =时,2

42490y y -+=,方程有解,满足条件; 当4x =时,28160y y -+=,方程有解,满足条件; 故{}2,3,4A =,因为B A ?且集合B 中恰有2个元素, 所以B 集合可以是{}2,3,{}2,4,{}3,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元素,集合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将方程平方转化为

()2

224820y xy x x -+-=,再结合判别式得1,2,3,4x =,进而求出集合{}2,3,4A =.考

查运算求解能力,化归转化能力,是中档题.

2.A

解析:A 【分析】

先求出,p q 对应的不等式的解,再利用集合包含关系,进而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5:2502p x x ->?>

,设5|2A x x ?

?=>???

?

2:20q x x -->,解得:2x >或1x <-,设{|2B x x =>或}1x <-

显然A 是B 的真子集,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结论点睛: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可根据如下规则判断:

(1)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q 对应集合是p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 (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对应集合是q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 (3)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 对应集合与q 对应集合相等;

(4)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q 对的集合与p 对应集合互不包含.

3.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结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对于A ,lg lg 0x y x y >?>>,故“lg lg x y >”是“x y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符

合题意; 对于B ,

22?>>x y x y ,即“22x y >”是“x y >”的充要条件,符合题意;

对于C ,由11

x y >得,0x y <<或0x y >>,0x y <<,不能推出x y >,由x y >也不

能推出11x y >,所以“11x y

>”是“x y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不符合题意; 对于D ,由22x y x y >?>,不能推出x y >,由x y >也不能推出22

x y >,故

“22x y >”是“x y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判定命题的充要条件,及不等式的性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 ?,q p ?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2)集合法:根据p ,q 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命题中涉及字母的范围的推断问题.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适用于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

4.D

解析:D 【分析】

根据题意,找到24x >解集的一个真子集即可求解. 【详解】

由24x >解得2x >或2x <-,

所以24x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2)(2,)-∞-+∞的真子集,

因为

3+∞(,) (2)(2,)-∞-+∞,

所以24x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3x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真子集的概念,属于中档题.

5.C

解析:C

【分析】

由图可得,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 C A B ?.求出集合,,A B A B ?,即求()U C A B ?. 【详解】

∵集合{}

04A x x =≤<,{}

5B x x =>,

由Venn 图可知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U C A B ?,又{

04A B x x ?=≤<或}5x >,

()()[],04,5U C A 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6.B

解析:B 【解析】

当α⊥β时,平面α内的直线m 不一定和平面β垂直,但当直线m 垂直于平面β时,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两个平面一定垂直,故“α⊥β”是“m ⊥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集合中的元素为点集,由题意,可知集合A 表示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单位圆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又圆

221x y +=与直线y x =相交于两点??,? ?

?,则A B 中有2个元素.故选B.

【名师点睛】求集合的基本运算时,要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这是正确求解集合运算的两个先决条件.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8.C

解析:C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2

000,(1)10x R x a x ?∈+-+<,

则2

(1)40a ?=-->,解得3a >或1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存在性命题的真假判定及应用,其中熟记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

9.C

解析:C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的表示、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由于点A ,B ,C 不共线,则

()()0AB AC BC AB AC BC +⊥?+?=()()2

2

AB AC AC AB AC

AB ?+?-=-=22

AC AB ?=?“AB AC =”;

故“()

AB AC BC +⊥”是“AB AC =”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向量垂直的表示,考查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向量的运算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当1

2

a b =-

时,1122a b b b b a +=-+==,推不出0b =

当0b =时,0b =,则0a b a a +=+= 即“a a b =+”是“0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必要不充分条件,属于中档题.

11.D

解析:D 【分析】

将“全称量词”改“存在量词”,“至少有一个成立”改为“都不成立”即可得到. 【详解】 “?a ,b >0,a +

1b

≥2和b +1

a ≥2至少有一个成立”的否定为:

?a ,b >0,a +1b

≥2和b +1

a ≥2都不成立.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称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

12.A

解析:A 【分析】

求出()f x '

,由230a b -≤知()0f x '≥恒成立,即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只有一个

零点,然后可举例说明在230a b ->,即()f x 有两个极值点时,()f x 也可能只有一个零点,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

因为3

2

()f x x ax bx c =+++,2

()32f x x ax b '=++,若230a b -≤, 则24120a b ?=-≤,则()0f x '≥恒成立,所以()f x 在R 上单调递增. 当x →+∞时,()f x →+∞,当x →-∞时,()f x →-∞, 所以()f x 在R 上只有一个零点,即充分性成立. 令32a =

,0b =,1c =-,则323()12

f x x x =+-,2

()333(1)f x x x x x '=+=+, 则()f x 在(,1)-∞-,(0,)+∞上单调递增,在(1,0)-上单调递减,又1

(1)02

f -=-

<, 3

(1)02

f =

>,则()f x 在R 上只有一个零点,但不满足“230a b -≤”,即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230a b -≤”是“()f x 在R 上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函数的零点的概念.注意区别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且B A ?/)与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B A ?且A B ?/)两者的不同.

二、填空题

13.【分析】对分类讨论计算可得【详解】解:因为命题使得不等式是真命题当时恒成立满足条件;当时则解得综上可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全称命题为真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中档题 解析:[]0,4

【分析】

对m 分类讨论,计算可得. 【详解】

解:因为命题“x R ?∈,使得不等式210mx mx ++≥”是真命题 当0m =时,10≥恒成立,满足条件;

当0m ≠时,则20

40m m m >??-≤?

解得04m <≤

综上可得04m ≤≤即[]0,4m ∈ 故答案为:[]0,4 【点睛】

本题考查全称命题为真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中档题.

14.或【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出的范围即可【详解】解:或若是的必要条件则或故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属于基础题

解析:3m ≤-或2m ≥ 【分析】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出m 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5x α-或1x ,:2321m x m β-+, 若α是β的必要条件, 则231m -或215m +-, 故2m 或3m -, 故答案为:2m 或3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属于基础题.

15.【分析】先判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再计算得到答案【详解】集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韦恩图的识别将图像转化为集合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2,4

【分析】

先判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 B C A ?,再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集U Z =,{}1,3,5,7,9A =,{}1,2,3,4,5B = 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2,4U B C A ?= 故答案为{}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韦恩图的识别,将图像转化为集合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讨论和三种情况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当时方程为满足条件当时方程恒有两个解且两根一正一负满足条件当时即此时两根均为正数满足条件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分类讨论是一个常用的方

解析:[)1,a ∈-+∞

【分析】

讨论0a =,0a >和0a <三种情况,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当0a =时,方程为1

210,2

x x -==满足条件. 当0a >时,2

210,

440ax

x a 方程恒有两个解,且121

0x x a

=-

<,两根一正一负,满足条件 当0a <时,2

210,4401ax

x a a ,即01a ,此时,

121

0x x a

=-

>, 122

0x x a

+=-

>,两根均为正数,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1a ≥- 故答案为:[)1,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分类讨论是一个常用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17.②④【分析】根据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关系可判断命题①的真假;判断出原命题的真假可判断出其逆否命题的真假从而判断出命题②的真假;解出不等式以及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得出命题③的真假;根据得出函数在上的单调性由

解析:②④ 【分析】

根据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关系可判断命题①的真假;判断出原命题的真假可判断出其逆否命题的真假,从而判断出命题②的真假;解出不等式2x x ≥-以及x x =,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得出命题③的真假;根据()()10x f x '-<得出函数()y f x =在()0,1上的单调性,由ABC ?是锐角三角形,得出sin cos A B >,结合函数()y f x =的单调性判断命题④的真假. 【详解】

对于①,命题“若21x =,则1x =”的否命题是:“若21x ≠,则1x ≠”,故错误; 对于②,命题“若x y =,则sin sin x y =”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故正确;

对于③,条件2

:p x x ≥- ,即为1x ≤-或0x ≥;条件:q x x =,即为0x ≥;则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错误;

对于④,0x >时,()()10x f x '-<,当01x <<时,()0f x '>,

则()f x 在()0,1上是增函数;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2A B π+>,即2

A B π

>-, 所以sin sin cos 2A B B π??

>-= ???

,则()()sin cos f A f B >,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应用,解题时应根据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18.【详解】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的概念可知p 为

解析:00R,20x

x ?∈≤

【详解】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的概念,可知?p 为0

0R,2

0x x ?∈≤.

19.【解析】【分析】因为命题:是真命题可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命题:是真命题解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点睛】这是一道关于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的题目关键是根据已知命题为真命题构造关于的不等式是解题的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因为命题q :210x R x mx ?∈++>,,是真命题,可得240m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命题q :210x R x mx ?∈++>,,是真命题

240m ∴=-<,解得22m -<<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这是一道关于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的题目,关键是根据已知命题为真命题,构造关于m 的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0.【分析】解不等式和由题意可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两集合的包含关系由此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解得所以即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

解析:[]2,1-

【分析】

解不等式()2

9x a -<和()3log 21x +<,由题意可得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两

集合的包含关系,由此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不等式()2

9x a -<,得33a x a -<<+,解不等式()3log 21x +<,解得21x -<<.

:33p a x a -<<+,:21q x -<<,{}33x a x a ∴-<<+ {}21x x -<<,

所以3231a a -≤-??+≥?

,即21a -≤≤.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1-. 故答案为:[]

2,1-.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参数,解答的关键就是转化为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处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

三、解答题

21.(1)934x x ??

;(2)(,1][1,2]-∞-?. 【分析】

(1)先解分式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得集合,A B ,再求补集和交集即可;

(2)先判断22a a +>得2

{|2}B x a x a =<<+,再根据必要条件得到集合的包含关

系,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1)∵12a =

时,2

{|

0}{|23}3

x A x x x x -=<=<<-, 1119

{|()(2)0}{|}2424

B x x x x x =---<=<<,

全集U =R ,∴1{|2U C B x x =≤或9}4

x ≥.∴9

(){|3}4U C B A x x ?=≤<.

(2)∵命题p :x A ∈,命题q :x B ∈,q 是p 的必要条件,∴A B ?.

∵2

2

177

2()02

44

a a a +-=-+

≥>,∴22a a +>, ∵23{|}A x x =<<,2{|2}B x a x a =<<+,

∴2223a a ≤??+≥?,解得1a ≤-或12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及求参问题,涉及必要条件的转化,属于基础题.

22.(1)[1,0)(4,5]-;(2)1

[,3]2

a ∈

【分析】

根据已知中集合A ,B ,C ,U ,结合集合的交集,交集,补集运算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解:(1)若1a =,则集合{}|21A x x =-≤≤,

{|23,}[1,5]B y y x x A ==+∈=-, {}

2|,[0,4]C y y x x A ==∈=,

()[1,0)(4,5]R C B ∴=-;

(2)当(2,0]a ∈-时,则2

[1,23],[,4]B a C a =-+=,

若B C B ?=,则234a +≥,此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a 值; 当(0,2]a ∈时,则[1,23],[0,4]B a C =-+=, 若B C B ?=,则234a +≥,解得:1

[,2]2

a ∈;

当(2,)a ∈+∞时,则2

[1,23],[0,]B a C a =-+=, 若B C B ?=,则223a a +≥,解得:(2,3]a ∈; 综上所述,1[,3]2

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目.

23.[0,1

]2

【分析】

求出q 的等价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转化为集合子集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由2(21)(1)0x a x a a -+++得1a x a +, 若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1

[2

,1]

[a ,1]a +,

即1211

a

a ????+?,得1

20a a ?????,得102a

,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

]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求出命题的等价条件,转化为集合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容易题.

24.(1){}

13x x -<≤;(2)(0,2]. 【分析】

分别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A 与B .

(1)把2a =代入集合B ,再由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得答案; (2)由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R

A B ,进一步转化为两集合端点值间的关系列

不等式组求解. 【详解】

2{|650}{|16}A x x x x x =+->=-<<,

{|(1)(1)0}{|1B x x a x a x x a =-+-->=<-或1}x a >+.

(1)若2a =,则{|1B x x =<-或3}x >,{|13}R B x x =-, (){|16}{|13}{|13}R A B x x x x x x ∴?=-<

(2)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 R

1{|x x =≤-或6}x ≥

R

A

B .

∴01116a a a >??

--??+?

且不等式组中两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02a <. a ∴的取值范围是(0,2].

【点睛】

本题考查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包含关系求参数,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25.(1)3m ≤;(2)m 1≥. 【分析】 (1)先求出A

B ,再根据包含关系可得关于m 的不等式组,从而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注意对

C 是否为空集分类讨论; (2)先求出A B ,再根据()A B

D =?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从而求实数m 的取

值范围. 【详解】

(1){}|27A x x =-≤≤,{}|35B x x =-≤≤,{}|25A B x x =-≤≤,

①若C =?,则121m m +>-,∴2m <;

②若C ≠?,则12112215m m m m +≤-??

+≥-??-≤?

,∴23m ≤≤,综上3m ≤.

(2){}|37A B x x ?=-≤≤,∴617m +≥,∴m 1≥.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求法,注意根据集合关系得到不同集合中的范围的端点满足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要验证等号是否可取,还要注意含参数的集合是否为空集或全集.

26.(1)5m ≥或3m ≤- (2)当01m <≤时,()1,2A

B m =-+;当14m <<时,

()2,3A B m =-

【分析】 (1)若A

B =?,则23m -≥或21m +≤-,解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2B ∈则()0,4m ∈,结合交集定义,分类讨论可得A B .

【详解】 解:(1)若A

B =?,则23m -≥或21m +≤-,

即5m ≥或3m ≤-.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5m ≥或3m ≤-. (2)∵2B ∈,

则22m -<且22m +>, ∴04m <<. 当01m <≤时,()1,2A B m =-+; 当14m <<时,()2,3A B m =-.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元素与元素的关系,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档题.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

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周测试题

高一英语第14周晚练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n ________(formal)dance was arranged to give members an opportunity to get known. 2) He bought a book with three pages_______ (miss) . 3) We gave a warm______ ( recept) to the guest. 4) She speaks her lines very ______.(wooden) 5) It has now become ______ (evidence) to us that a mistake has been made. 6) Several people were injured in a bomb______.(explode) 7) The______(wound) were all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8) This morning he received a_______(mystery) letter. 9) To my ______(amaze), Tom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10) They are both experienced ________(sail). Most of the year, they are on the sea.二:用适当的关连词填空。 1)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______ I became a league member. 2) I don't know the reason _______he gave up his well-paid job. 3)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__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4) It was on October 1, 1949_______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5) The doctor, _______name was Johnson, was a Cambridge graduate. 6) We came to the tower, _______we stayed for two days. 7) Tom is the only boy _______hasn't made any mistakes in the English test. 8) The museum_______people come and visit everyday is world famous. 9) The clock struck thirteen,________ made everyone laugh. 10) They talked about the things and persons _______they remembered in the school. 三: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The Amber Room, the gift from Frederick William I to Peter the Great with an__1__(amaze) history, was given this name because several tons of amber were

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3)

高一语文综合练习(二) 出题人:邳丽波王建学审核人:周维隽 2014.3.11 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省识(shěnɡ)崔嵬(w?i)荻花(dí)环珮(pai) B.抚膺(yīnɡ)锦瑟(sa)吮血(yǔn)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 D.朔漠(shuò)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噫嘘兮,危乎高哉! 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家向黄昏 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B.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石滚动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7、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8、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

必修四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B .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C .-831°是第二象限角 D .-95°20′,984°40′,264°40′是终边相同的角 2.若点(a,9)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上,则tan a π6的值为( ) A .0 B.33 C .1 D. 3 3.若|cos θ|=cos θ,|tan θ|=-tan θ,则θ2的终边在(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或x 轴上 D .第二、四象限或x 轴上 4.如果函数f (x )=sin(πx +θ)(0<θ<2π)的最小正周期是T ,且当 x =2时取得最大值,那么( ) A .T =2,θ=π2 B .T =1,θ=π C .T =2,θ=π D .T =1,θ=π2 5.若sin ? ?? ??π2-x =-32,且π

7.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2π)个单位长度后,得 到y =sin ? ?? ??x -π6的图象,则φ=( ) A.π6 B.5π6 C.7π6 D.11π6 8.若tan θ=2,则2sin θ-cos θsin θ+2cos θ 的值为( ) A .0 B .1 C.34 D.54 9.函数f (x )=tan x 1+cos x 的奇偶性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10.函数f (x )=x -cos x 在(0,+∞)内(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cos A )=m ,lg 11-cos A =n ,则lgsin A B .m -n D.12(m -n ) C , ②函数f (x )在区间? ?? ??-π12,5π12内是增函数; ③由y =3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其 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2.《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3.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4.《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营作坊工作 B.职业世袭 C.频繁地更换工种 D.临时工人 6.“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7.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有答案)学习资料

本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系统抽样是先将差异明显的总体分成几个小组,再进行抽取 B.分层抽样是将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总体分成几层,然后进行抽取 C.简单随机抽样是从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的总体中逐个抽取个体 D.系统抽样是从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多的总体中,将总体均分,再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 各部分抽取 解析:当总体中个体差异明显时,用分层抽样;当总体中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多时,用系 统抽样;当总体中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时,用简单随机抽样.所以A项中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A

2某班的60名同学已编号1,2,3, (60) 为了解该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老师收取了号码能被5整除的12名同学的作业本,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抽签法 解析:抽出的号码是5,10,15,…,60,符合系统抽样的特点:“等距抽样”. 答案:B 3统计某校1 0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满分为100分,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则及格率是( ).

A.20% B.25% C.6% D.80% 解析:从左至右,后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和等于及格率,则及格率是 1-10(0.005+0.015)=0.8=80%. 答案:D 4两个相关变量满足如下关系: 两变量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A.=0.58x+997.1 B.=0.63x-231.2

C.=50.2x+501.4 D.=60.4x+400.7 解析:利用公式==0.58, =- =997.1.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0.58x+997.1. 答案:A 5某市A,B,C三个区共有高中学生20 000人,其中A区高中学生7 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区所有高中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0的样本进行“学习兴趣”调查,则在A区应抽取( ). A.200人 B.205人 C.210人 D.215人 解析:抽样比是=,则在A区应抽×7 000=210(人). 答案:C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doc

第一章测试题 (总 12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A={ 第一象限角 } , B={ 锐角 } ,C={ 小于 90°的角 } ,那么 A 、 B 、 C 关系是 ( ) A . B=A ∩C B . B ∪ C= C C .A C D . A=B=C 2.将分针拨慢 5 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π B .- π π D . - π A . 3 C . 6 3 6 3.已知 sin 2cos 5, 那么 tan 的值为( ) 3sin 5cos A .-2 B .2 23 D . - 23 C . 16 16 4.已知角 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 的终边( ) A .在 x 轴上 B .在直线 C .在 y 轴上 D .在直线 y x 上 y x 或 y x 上 5.若 f (cos x) cos2 x ,则 f (sin15 ) 等于 ( ) 3 3 1 1 A . B . C . D . 2 2 2 2 6.要得到 y 3sin(2 x π y=3sin2x 的图象( ) ) 的图象只需将 π 4 π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4 4 C .向左平移 π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π 个单位 8 8 7.如图,曲线对应的函数是( ) A . y=|sinx| B . y=sin|x| C .y=- sin|x| D . y=- |sinx| 8.化简 1 sin 2 160 的结果是( ) A . cos160 B . C . cos160 D . cos160 cos160 1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卷解析及答案一

2013年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卷解析及答案一_试 题解析_试卷解析_高 高一下期中模拟试题一 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属于ⅦA族元素 C.若M+ 和R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R D.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2.依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H2CO3B.热稳定性:H2Se>H2S>H2O C.碱性:CsOH>Ca(OH)2D.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R >M 3.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1曰发布,内地除西藏外都检测到,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已知铯(Cs)是钠的同族元素,据此,下列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互为同位素X K b1. Co m B .放出射线是一个自发的化学变化过程,射线对人危害很大 C .与的中子数相同 D.单质铯的金属性比单质钠弱 4.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B.微粒的半径:Cl-> Na+ > Mg2+ > Al3+ 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 > CH3COOH > NaHCO3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 Fe(OH)3胶体> FeCl3溶液 5.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注△H小于0是放热反应,△H大于0是吸热反应) ①I2(g) + H2(g)2HI(g)△H =-9.48 kJ·mol-1 ②I2(s) + H2(g)2HI(g)△H = +26.48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新课标第一网 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 B.I2(s) = I2(g)△H= +17.00 kJ·mol-1 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1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8 kJ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氧化钙溶于水B.铁粉溶于稀硫酸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D.碳酸钙分解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最高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Na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但Na+的半径比Cl一的小 C.Li、Na、K、Rb、Cs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D.Cl与I同属于ⅦA族元素,则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IO4 8.(浙江高考)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9.(北京高考)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 10.(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w W w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C.原子半径:T > Q > 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11.(广东高考)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 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 应 12.(四川高考)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 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新|课| 标|第|一| 网

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英语必修②Unit 1 Cultural relics 练习题 词汇及对话 Ⅰ. 根据所给的首字母或中文写出正确的单词形式。 1. The TV set was r from the living room to the bedroom. 2. The room was prepared for the r of the honoured guests. 3. His statement to the police was used in e against him. 4. It is said that the vase they found yesterday dates back to the Ming D . 5. I can't s on ¥30 a week, which means it is not enough for my basic needs. 6. Those presents are too (奇特的)for me. 7. Jenny should have kept her word. I (不知)why she changed her mind. 8. The robot (设计)and made in China is of the advanced level in the world. 9. The room was small and contained far too much (家具). 10. There can be no (怀疑)that I am fit for this job. Ⅱ. 根据情境及中文提示,完成下面的对话。 A: Excuse me. B: ?(有事吗) A: I have a ticket to Tokyo. How can I get there as soon as possible? B: (让我看看) What airline is it on? Oh, China Air. That's all right. I'll see what we have this afternoon. Yes, here you are. There is a flight leaving at 2:40, arriving at 5:15. ?(行吗) A: That's fine. B: All right. I'll change your ticket. Do you have baggage to check in? A: . (这是我的行李) B: Just put it here. A: Thank you very much. 综合练习 Ⅰ.单项填空: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Some of the stamps me, while the rest are his and hers. A. belong B. are belonged to C. are belonging to D. belong to 2. Most people who have AIDS manage to only a few years after they get the disease. A. live B. survive C. last D. go on 3. Although he has taken a lot of medicine, his health poor.

【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 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8.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 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 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9.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有志者事竟成。可见立志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下面为您推荐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独处.(ch)参差.(cī)葱茏.(lǒnɡ)廿.四桥(nin) B.踱.步(d)一椽.(chun)混沌.(dn)陆蠡.(lǐ) C.颤.动(chn)纤.细(xiān)瞥.见(piē)蕈.菌(xn) D.袅娜.(nu)驯.鸽(xn)婆娑.(suō)梵.婀玲(f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幽辟凋谢缀学婷婷玉立 B.宛然缈茫猗郁蓊蓊郁郁 C.淅沥房檩鼾眠穿流不息 D.倩影嘶叫掂记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 D.幽静赏玩软弱 4.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 C.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地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6小时,成为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目前全球已有近100个左右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pH 增大 B .溶液中的Zn 2+ 浓度增大 C .溶液中的SO 24浓度增大 D .溶液的密度增大 8.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锌 B .汞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2OH - -2e - =ZnO +H 2O 石墨:O 2+2H 2O +4e - =4OH -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10.X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 >Y >Z B .X >Z >Y C .Y >X >Z D .Y >Z >X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化学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C .燃料电池两极板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常是将空气通向正极 12.在反应:C +CO 2 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 2+2NiO (OH ) 2Ni (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NiO (OH ) B .Ni (OH )2 C .H 2 D .H 2和NiO (OH )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放电 充电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 B .氟 C .碳 D . 氮 2.X 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 3XO 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 .HX B .H 2X C .XH 4 D . XH 3 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N 2 B .CO 2 C .NaOH D .CH 4 4.已知某粒子 n A Z R ,则元素R 的原子序数是( )。 A .Z B .A-Z C .Z-n D .Z+n 5.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6.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 A .r (Na +)/ r (Na) B .r (Cl -)/ r (Cl) C .r (Na)/ r (Mg) D .r (Ca)/ r (Mg)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 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比Y 小 B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 大 C .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 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大 8.下列关于3 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 .3 2He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3 2He 和4 2He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化性强弱:F 2<Cl 2 B .金属性强弱:K <Na

高中英语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英语必修3 Unit1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 The man _____ a boat, but he failed to find suitable materials. A. meant to build B. meant building C. had meant to build D. had meant building 2. 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 A. the thief having caught B. catching the thief C. the thief being caught D. the thief to have been caught 3. Such noble deeds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can’t be only _____ with money. A. rewarded B. awarded C. prized D. valued 4. All the citizens, young and old, walked and sang, beautifully _____ new clothes of al kinds. A. were dressed in B. wore C. having on D. dressed in 5. Our new teacher’s English is difficult _____. A. to follow B. to follow it C. for following D. to be followed 6. We don’t have to _____ an invitation just because it’s for Friday night (date night). A. turn up B. turn off C. turn out D. turn down 7. ─It was careless of you to have left the house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gas. ─My god! _____________. A. So were you B. So I did C. So did I D. So was I 8. He knows much about the film The Lord of the Ring. He must have seen it, _____? A. mustn’t he B. doesn’t he C. hasn’t he D. haven’t he 9. ─Can I pay the bill by check? ─Sorry, sir. But it is the management rules of our hotel that payment _____ be made in cash. A. shall B. need C. will D. can 10. The room is in a terrible mess; it _____ cleaned. A. can’t have been B. couldn’t be C. may not have been D. wouldn’t have been 11.As the storm drew nearer, black clouds were________over the sky. A.smoothing B.disappearing C.gathering D.picking 12. _____in a specially designed skirt, the girl tried to make herself_____at the party. A.Dressed; noticed B.Dressing; noticed C.Dressed; noticing D.Dressing; being noticing 13.I'm sorry ,but I didn't mean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so long.would you like to________me? A.forgive B.satisfy C.apologize D.gain 14.The child was told to________ for being rude to his uncle. A.excuse B.apologize C.pardon D.forgive 15.You________read a book in the sun—it'll do harm to your ey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