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本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经过格式转换,以便大家使用,并对部分内容修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试题及标准答案

物理电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是“焦耳”的是( ) A.热量 B.功 C.功率 D.能量 2. 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其中一只亮,另一只不亮,这原因可能是() A. 不亮的灯泡灯丝断了或接触不良 B.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其电阻太小 C.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其电阻太大 D. 两灯相比,通过不亮灯泡的电流较小 3. 甲、乙两电炉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各有开关控制,甲炉电阻是乙炉的4倍,要两电炉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应:() A. 甲通电时间是乙的4倍 B. 乙通电时间是甲的4倍 C. 甲、乙通电时间一样长 D. 不知道额定电压无法比较 4. 分别标有“6V,2W”和“12V,8W”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为使其中一个恰能正常发光,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应是() A、6V B、12V C、18V D、24V 5. 有两个灯泡,L 1标有“6V,3W”的字样,L 2 没有标记测得L 2 电阻为 6,把它 们串联在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那么该电路两端电压和L 2 的电功率分别是() A. 12V,3W B. 12V,1.5W C. 9V,3W D. 9V,1.5W 6.如图所示,置于通电螺线管内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是静止的,则线圈两端的磁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是 ( ) 。 A.线圈右端为N极,电源右端为正极 B.线圈右端为N极,电源右端为负极 C.线圈右端为S极,电源右端为正极 D.线圈右端为S极,电源右端为负极 7. 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电炉,想把它接在 110伏的电路上,而不改变电炉的功率,办法是 () A. 把电炉的电阻丝截去一半 B. 把电炉的电阻丝截成相等的两段,再并联起来 C. 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串联 D. 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并联 8. 如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压U都相等,并且电阻R 1大于R 2 ,电流表示数 最小的是

初中的力学公式详解(超详细)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 3 m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1kg/m 3 =10-3 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 ,读作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 二、速度(v ):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v s t = t s v = v t s =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________,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______也叫______,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________。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____________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效应: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效应 2、电流强度:____________,简称电流。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公式:____________ ②单位:________ 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1 A=____mA=____6μA 4、______是形成______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 频率的关系C=λν C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 P1/P2=U12/U22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ρ=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 U:电压I:电流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试题

初三电学综合试题 物理试题 全卷共85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机读卡上,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6.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17.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保险丝是以并联方式接人电路的 C.开关与被控制的灯泡并联 D.家用电器是以串联方式接人电路的 18. 有两个灯泡,L 1标有“6V,3W”的字样,L 2 没有标记测得L 2 电阻为 6,把 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那么该电路两端电压和L 2 的电功率分别是() A. 12V,3W B. 12V,1.5W C. 9V,3W D. 9V,1.5W 19. 在居民小区的楼道里,有一种声控加光控的照明电路,声控和光控电路都相当于开关,在光控电路的小盒子上有个进光孔,夜晚没有光照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声控开关闭合,电路被接通,灯泡发光。而在白天,光控电路受到光照,光控开关断开,无论楼道内发出多大的声音,楼道灯都不会亮。实际的声控和光控电路比较复杂,在下图中用声和光两个符号代表声控、光控开关,你认为下图中各电路图能够满足上面要求的是( )

20.某同学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家用电器的铭牌,根据铭牌上提供的信息, 判断在12个小时内正常使用的电冰箱与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消耗电能的情况是 ( ) A .电冰箱比电风扇多 B .电风扇比电冰箱多 C .电冰箱与电风扇一样多 D .电冰箱比电风扇可能多,也可能少 21.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0R 为定值电阻,ab 是粗细均匀、长为L 的一根电阻丝,滑片P 与ab 接触良好并可自由滑动,且0ab R R .当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U 随滑片P 离a 点的距离x 变化的规律能用图乙中哪个图像描述(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 ) ( ) 22.如右下图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正 确的是( ) A .通过R 1的电流小于通过R 2的电流 B .R 1两端的电压与R 2两端的电压相等 C .R 1电阻值大于R 2电阻值 D .R 1消耗的功率小于R 2消耗的功率 23 .如右下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 从a 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C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A a b P S S N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及详解

1、 欧姆定律: 电流= 电压 电阻 (变形公式:U=IR I U R =即伏安法求电阻原理) 2、 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A 、= 电功(电能)电功率时间 (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8.21B 、电功率=电压×电流 P=UI 注意:电学基本公式只有上面三个,其他的全部为导出公式,也就是说,做所有题目,只是过程稍微复杂.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2 P I R = 2 U P R = ) 3、电功、电能: 由=W P t 得W=Pt ,所以W UIt =、2 W I Rt =、2U W t R = n W KW h N =?、(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 的) n KW h N P t ?= (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 4、电热: 热量=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2I Rt = Q 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电功(电能)=电热 W=Q 可推出:Q=Pt 、Q UIt =、2 U Q t R = 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对应)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 串并联电路特点:

上述特征的推广 推论A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公式的推广 12 111R R R =+总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上式可化为:12 2 R R R R R = +总 (最常用,初中阶段,电阻基本不超过两 个) 当电阻大小均一样时,上式可化为:R R n = 总 (n 为并联的电阻个数) 4、利用铭牌所能获取的信息: A 、滑动变阻器“A 130,Ω”: Ω=30最大R ;Ω== 152 R 最大中点R B 、小灯泡等电器“W V 36,”: V U 6=额;W P 3=额;A 5.0== 额额额U P I ;Ω===123)6(R 2 2 W V P U 额 额 C 、电能表: “V 220”“A )20(10” V U 220=额 A 10=额I W I U P 2200=?=额额额 “h kw r ?/600” n W KW h N =? 5、U U P P 22 额 实额实= 例如: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初三物理力学公式

初三物理力学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 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2020年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答案

2020年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答案一、电磁学综合题 1.(4)因为电解铝的密度小,根据公式ρ=m V 可知,火炬体积一定时,选用电解铝材质 会大大减轻火炬质量。(2019·广东中考模拟)如图甲是某饮水器的原理图。饮水器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R1(是一个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R x,只要水面到达如图所示的位置,接触开关S1就会导通。继电器开关S2的作用是当饮水器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 (1)若分别把电热丝R1和热敏电阻R x单独接入某电源电路中,它们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是图乙中A、B、C中的两条。可知R1的阻值是_____Ω,饮水器的正常加热功率是 _____W。 (2)为了使继电器开关S2在饮水器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热敏电阻R x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选填图象中的字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饮水器内的水实际加热到90℃就自动切断了加热电路,为了使水能在加热至沸腾后才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可将滑动变阻R2的滑片向_____调节。 (3)已知该饮水器装有10kg水,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只有饮水器接入电路中时,它将水从20℃加热到100℃的过程中,电能表的转盘转了3000转,则该饮水器加热过程中的热效率是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电能表参数“2500revs/kW?h”,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10 4840 C 左 77.8% 【解析】 【详解】 (1)因为R1是定值电阻,则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其I﹣U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图像中B为定值电阻R1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结合欧姆定律,取图像 中点(10V,1.0A)可得,R1的阻值为R1=U I = 10V 1A =10Ω,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P= 2 U R = 2 220V 10 () =4840W。 (2)为了使饮水器在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则应使继电器开关S2断开,应减弱电磁铁的磁性,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应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由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及规律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览表 物理量 主要公式 主要单位 (1)1=」 R (2) W二Ult 贝 卩 W =— Ut (3)P =UI 则l =UP (P为电功率) 电流(4焦耳定律g|2Rt则、誤 1A=1000mA (I) (5)纯电阻电路W=UIt= I2Rt 则I =胆 V Rt (6)P =UI = I2R 则I専 \ R (7)串联:1 = I1 = I2 并联:1 = I1 + I2 (1) U= IR 1KV=1000V, (2) W U =— 1V=1000mV It (3) u = P I家庭电路电 电压 ■ ■ 2 (4)焦耳定律Q - U t则U -」QR(Q为产生的热量)压为220V, (U)R\ t I. 2对人体的安 (5) P-贝y R全电压不超

物理电学公式详解汇总3、电功、电能: 4、电热: 1、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 U=IR R=U即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2、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变形公 式: (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B、电功率二电压x电流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2R P=U R2) 2 由p=W得W=p t 所以W = U|t、W=|2Rt、W=U Rt W V KW?h、(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的) n KW?h p = N t (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热量二电流的平方x电阻x时间 2 Q I Rt 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 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中, 2 电功(电能)二电热W=Q 可推出:Q=Pt、Q=Ult、Q = U t R 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 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 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机械运动部分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 1、求速度:v=s/t 2、求路程:s=vt 3、求时间:t=s/v 【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t t ... s s t s v 2121 ++++== 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 1、“回声测距”问题:s= 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 1 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 (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 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 动速度。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 同向 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即:小 大间 同向间追v v s v s t -= =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 相对错v s 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 题简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宝箱,在距百宝箱等距离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静水速度向百宝箱驶去,则哪艘小船先到达百宝箱处? 】 二、密度部分 (一)、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1.求重力:G=mg ; 2.求质量:m=G/g 【注:G ——重力——N ;m ——质量——kg ;g ——9.8N/k g (通常可取10N/kg )——N/kg 】 (二)、密度及其变形公式: 1、求物质的密度:ρ=m/V ; 2、求物质的质量:m=ρV 3、求物质的体积:V=m/ρ 【注:m ——质量——kg (g );V ——体积——m 3(cm 3);ρ——密度——kg/m 3(g/cm 3 )】 【各量关系:在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在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在ρ一定时,m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ρ与m 正比或与V 成反比】 (三)、空心问题:一物体体积为V 物,质量为m 物,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为ρ物质,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 1、比较密度: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ρ物(ρ物=m 物/V 物),与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ρ物质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 2、比较质量:计算有V 物体积的该种物质的质量m '(m '=ρ物质V 物),与物体质量m 物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 空=(m '-m 物)/ρ物质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

电学综合计算题 1、(2013?绥化)某种电热水器,其电路图如下,R 1为发热板,R 2 为保温电阻,S 1 是温控开关.当 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S 1 自动断开,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已 知电阻R 1=50Ω,R 2 =450Ω.求: (1)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kg的水,当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 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当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当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R 1 电功率为多少? 2、(绥化2014)小丽的妈妈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分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图丙是豆浆机正常工作时,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右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多大? (2)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加热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豆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做一次豆浆,若大豆和清水总质量为1.5 kg,初温为20℃,豆浆 沸腾时温度是100℃。求豆浆机电热管的加热效率是多少?(已知大豆和清水的混合物的比热容及豆浆的比热容均为4.0×103 J/(kg·℃),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4)在某一次豆浆机工作的时候,小丽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她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 管工作时,家里标有“1200 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1 min内转过了22转。 此时豆浆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3、(绥化2015).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可以烹饮的容器,类似于电水壶,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加热材料,通过高温把电热膜电子浆料(金属化合物)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面状电阻,在两端制作银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小明家买了一把 型号HX-201504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额定功率1210W 小明关闭了家中的其它所有用电器,并在壶中加入初温为25℃的水,6min将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求: (1)在加热过程中家用电能表(图乙)的转盘转了300转,此过程中养生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如果养生壶的热效率是87.5%,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4)养生壶两端的实际电压是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物理公式热学部分 热力学温度T = (t + 273)K 燃料燃烧Q =mq 吸热Q吸=cm(t-t0)放热Q放=cm(t0 -t) 热平衡方程Q放=Q吸热效率=Q 有效Q 燃料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U1U2 I1R1 物理量(符号单位) 规律 I R1U R2 I I2R2 U 电流(I/A)I = I1 = I2=…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 I1+I2+…+I n(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V)U = U1+U2+…+U n(串联电路中两 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 = U1 = U2…= U n(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R/Ω)R = R1+R2+…+R n(串联电路的总 1 1 1 R1R2 = + 或R= (并联电阻 R R1 R2 R1 + 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 数之和) 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电能(W/J)W=W1+W2+…+W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 电功率(P/W)P=P1+P2+…+P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 电热(Q/J)Q=Q1+Q2+…+Q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产生的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 各电流:I I1:I2=1 :1 I1:I2=R2:R1(与电阻成反比)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答案解析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答案解析 一、电磁学综合题 1.(2)已知电流表a测量L1的电流,则通过灯L1的电流I1=0.3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L2的电流I2=I?I1=1.2A?0.3A=0.9A。(2019·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8年5月21日,在嫦娥四号升空前,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如图甲) 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了环月轨道. 2018年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着陆准备轨道.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离开探测器,踏上月球土壤. (1)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爱动脑筋的小强对这次的嫦娥四号探月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 A.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时因摩擦生热,所以必须有隔热材料保护,否则可能烧毁B.月球土壤非常松软,所以月球车的车轮应比较宽 C.因为月球上引力比地球上要小,玉兔号登月后质量会减小 D.在卫星定位导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指南针来给玉兔辨别方向 (2)如图丙所示,由A到B是探测器在地月转移阶段完成近月制动的过程,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喷气发动机进行制动减速,此时发动机应向_____喷气.(选填“前”或“后”) (3)①探测器在与地球控制室互传信息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docx

一、复习 1、回顾最近学校里所学内容。 2、电学公式和规律有哪些? 3、电路变化时,一般有哪些量是不变的? 二、电功和电功率相关比例 1、公式的选取原则 选直接相关的公式和含相等量的公式。 W UIt ,W U 2t,W I 2 Rt U 2R 总结:主要涉及的公式有:P UI I 2 R W R t I U R 主要涉及到比例关系有: 电流相同 ( 或串联 ) 时:W1 :W2 P1 : P2 U1 :U2 R1 : R2 1、 (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大,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 , 电压也大 ) 电压相同 (或并联或总电压不变 ):W1 :W212I1:I1 2、P : P2 R2:R 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小 ,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少 , 电流也小 ) ( 在电阻不变时 , 先后不同时刻 : P : P U 2: U 2I2: I 2 121212 3、当电阻不变时,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同增同减 R U , P U?I,P U 22 U12(I22I12)R I R 注意:要了解是同一时刻两个电阻上的相关量比例问题,还是同一个电阻(同一个电源电压)不同时刻的相关量比 例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已知两个比例求第三个比例。 例 1:在家庭电路中,用甲电热丝单独烧开一壶水要10min,用乙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15min ,那么把甲和乙串联起 来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多长时间?如果是并联起来, 又要多长时间 ? 分析:题中有两个隐含的相等量,第一个是电源电压(都是220V),第二个是消耗的电能相等。直接的相关量有时 间和电阻。所以这个题所选的公式为: W U 2 t ,当W相等和U相等时,t与R成正比,因为R Q R串R1R2 t串t1 t 215min 10min 25min Q R并 R1R2 R1R2 t t1t215min ?10min t1 t26min 15min 10min 例 2:家庭电路中用两个标有“ 220V,1000W”的电热器串联起来接在220V 的家庭电路中时 ( 不考虑电阻随温度变化) ,每个的实际功率多大?实际总功率多大?如果是并联起来, 总功率又是多大 ?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标准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闭合开关S、S1和S3,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R1的电功率P1=6.4W,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闭合开关S和S2,断开开关S1和S3,滑片P滑至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P2=4.5W,电流表的示数为I2;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 关S1、S2和S3,滑片P滑到B端时,电阻R2的功率为P3,电流表的示数为I3。已知:1 21 3 R R =, 1 2 8 15 U U =。求: (1)电流I1与I2之比; (2)电功率P3。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阻R1的电功率为P1,电阻R A的电功率为P A;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电压表的示数U2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 B的电功率为P B。已知:R1:R2=2:1,P1:P B=1:10,U1:U2=3:2。

求:电源两端的电压U。 3.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点M 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M,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点N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N,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已知:U1∶U2=2∶5, U1∶U1'=1∶2,P2=8W,P2'=2W。求: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M与R N之比; (2)滑片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max。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R3两端电压为5V。已知: U1∶U2=2∶3 ,U2∶U2=2∶1。 求:(1)R1∶R2,(2)I1∶I2,(3)电源电压。 5.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R1的电功率P1为1.5W;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I3为0.8A,电阻R3的电功率为P3,已知:U1:U=3:4,R2:R3=2:3。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一、 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 电路 物理量 规律 符号/单位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 (A ) I = I 1 = I 2 =…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 = 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 (V ) U = 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 = U 1 = U 2…= U 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R(Ω) R = R 1+R 2+…+R n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1R =1R 1 +1R 2 或 R= R 1R 2R 1+R 2 (并联电路中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功/能W(J) W=W 1+W 2+…+W 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 电功率P (W ) P=P 1+P 2+…+P 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 电热Q (J ) Q=Q 1+Q 2+…+Q 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 分配 规 律 电流:I I 1 : I 2=1 : 1 I 1 : I 2=R 2 : R 1 (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U U 1 : U 2=R 1 : R 2(与电阻成正比) U 1 : U 2=1 : 1 电功:W W 1:W 2=R 1: R 2(与电阻成正比) W 1:W 2=R 2 : R 1(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P P 1 : P 2= R 1 : R 2(与电阻成正比) P 1 : P 2 =R 2 : R 1 (与电阻成反比) 电热:Q Q 1 : Q 2=R 1 : R 2(与电阻成正比) Q 1 : Q 2=R 2 : R 1(与电阻成反比) 分流/分压 分功/分功率 分电热 1111122222 U P W Q R U P W Q R ==== 1111222221 I P W Q R I P W Q R ====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中适合所有电路使用,其余只适合纯电阻电路) 电流:I 【A 】 (1)I= U R (2)I = P U 电压:U 【V 】 (1) U= IR (2)U= P I (3)U = PR 电阻:R 【Ω】 (1) R= U I (2)R= U 2P (3) R = P I 2 (4) R = Q I 2t (R=ρL/S) 电功率:P 【W 】 (1)【P= W t 】(2)【P= UI 】 (3)P = U 2 R (4) P = I 2R 电功(电能):W 【J 】 (1)【W= Pt 】(2)【W=UIt 】 (3)W=U 2 R t (4)W= I 2Rt 电热:Q 【J 】 (1)【Q = I 2Rt 】 (2)Q=W=Pt=UIt =U 2 R t 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 其他公式: W = n N K W ·h (2)n KW h N P t ?= 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 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h 所转的转数. U 1 U 2 U R 1 R 2 I I I 1 I 2 R 1 R 2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