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的实验 教具报告

超重与失重的实验 教具报告
超重与失重的实验 教具报告

河北zzzzz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 1 学期物理系物理专业技能训练(Ⅱ)

班级:

姓名: zzzzz

学号:

一、教具研究的项目

小球超重与失重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要求

1:了解超重与失重的现象。

2:知道怎样的情况下小球是处于超重与失重的状态。

3:理解并研究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4:实践生活中超重与失重的应用。

三、实验所需仪器

小铁球、改造后的台称、弹簧、电源、木板等。

四、实验观察的现象

1、开始前,台秤上未放任何东西,表盘指针指在720克的位置

2.、将小球挂于弹簧下端时,处于平衡位置,表盘指针处于980克的位置、

3、接通电源,将小球和托盘天平接触(由于托盘天平经过改造通电后可以吸引铁性物质)。此时表盘指针处于中间位置约980克处。

3、断开电源,小球与台秤的底座脱离,开始上下振动。。

4、当小球刚刚释放,小球处于最下端是表盘指针指向大约1120克。竖直向上运动,到达平衡位置前,表盘指针读数比980克偏大。超过平衡位置后,到达顶端前读数都比980克偏小。到达最顶端时指针读数为约840克

5、竖直向下运动,顶端到平衡位置过程,表盘读数都比980克偏小。从平衡位置到低端,表盘读数比980克偏大。到达最低端读数约为1120克。

五实验分析

1、当小球挂在弹簧下时,弹簧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指针读数为小球的重量值。

图1

2、当小球刚刚被释放时,处于最下端,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此时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未达到平衡位置时,指针数值也大于小球重力的数值,即弹簧拉力F大于重力G。那么小球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超重。

图2

3、小球向上运动未达到平衡状态时,由于拉力大于重力,所以小球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此时的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我们说,当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超重,这就是超重的条件。

4、当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刚刚超过平衡状态时,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弹簧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表盘指针读数偏小,即弹簧力F下于重力G,那么小球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失重。、

图3

5、小球超过平衡状态但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时,拉力小于重力,此时小球有向下的加速度,小球失重。我们说,当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

物体失重,这就是失重的条件。

6、当小球竖直向下运动时,情况如下,只要有向上的加速度,小球就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下的加速度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如图所示:

图4

六、实验误差

由于实验仪器的老旧和本身存在的误差,在读取数值时存在误差,但是大体趋势是可靠的,所以依旧能够把实验结论呈现出来。

人教版(2019) 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综合问题 专题一:超重与失重 无答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 专题一:超重与失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重力的方法. 2.知道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重点) 3.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重点+难点) 二、新课引入: 在乘竖直升降电梯上下楼时,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在电梯里上楼时,开始时觉得自己有“向下坠”的感觉,好像自己变重了,快到楼顶时又觉得自己有“向上飘”的感觉,好像自己变轻了. 下楼时,在电梯里,开始觉得有种“向上飘”的感觉,背的书包也感觉变“轻”了,快到楼底时,觉得自己有种“向下坠”的感觉,背的书包也似乎变“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三、阅读反馈: 重力的测量: 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再用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 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 完全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的状态. ②产生条件:a=g,且方向. 四、探究思考: 1、①人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就显示了人的体重.人为什么需要在静止时测体重呢?不静止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呢? ②人从站立状态到完全蹲下,经历几个过程?体重计的示数还是人的体重吗?体 重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关于自制教具

关于自制教具 一、自制教具的意义 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 自制教具在教具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教具更有使用价值。国际上通常把自制教具称之为“无价”(non-cost)或“廉价”(Low-cost)教具。这种称呼只指花钱少,不是指教具本身的使用价值。国外教育界的人士,非旦不小看廉价教具,相反,还非常推崇它,广为提倡。许多关于廉价教具的国际研讨会都是做为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学术活动来进行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 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进教学。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动手自制教具,常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教育教学的原因,第二是经济的原因。 教育教学的原因在于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制教具贴近各科

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破”。这里我们可以把自制教具理解为在特别情况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还可以理解成为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进行训练而采取的行动。支持这两点的是教育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就会看到自制教具的重要性。 经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育经费紧张,没有钱买工业产品,只好自己做;另一点是工业产品在设计制造时要考虑成本和工艺性的问题,往往做得很小、很紧凑、很复杂,由于这些非教育性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淹没或削弱教具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因此常常是工业品教具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如自制的好。还有些学校教师学生自行采集标本,不需要用工业手段加工,自然也就省钱了。 自制教具有宽广的领域。中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比较多,自制教具也随之多了一些。除了理科教具之外,还有很多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劳技、科技甚至语文、外语等,都需要适当配备教具和设备。在这些学科中,确有一些自制品可以代替工业产品。其他如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等等也都需要自制教具。加上各级各类不同层次学科教学需求,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可以说:“自制教具有向广度深入发展的广阔前景”。 自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都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制作教具。在弥补工业产品品种数量之不足,扩大学生动手使用教具的机会,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也都需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参赛学校:湖南省宜章县第一中学参赛教师:黄周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表现其一:超重和失重产生原因的分析,要用到牛顿第二、第三定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定律的内容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二,这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熟悉,能亲身感受,而且充满惊奇和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其三,超重和失重现象与航天技术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我国前沿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可能将超重、失重现象与牛顿运动定律割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结构,让学生体会到超重、失重只是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而已。 2.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与合作能力,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知道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 (3)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4)知道超重、失重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观察、实例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 (2)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两个) 一、自制分子间隙演示器演示分子间间隙 1、实验用品 仪器:Φ20Χ200mm试管,带有细长导管的橡胶塞、胶头滴管 药品:水、酒精、红墨水 2、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 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很简单,只需选择一个与试管相符的橡胶塞,打孔后,安装一根内经较小的细长玻璃导管即可。 3、实验步骤 3.1向试管中先倒入约半试管的水,再缓慢倒入已滴有1~2滴红墨水的酒精至试管口约0.5cm处。 3.2塞紧橡胶塞(如图1所示)。 3.3将试管倾斜,,再直立起来,使试管内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如图2所示)。 4、实验现象 混合前,当塞紧橡胶塞时,在玻璃导管中形成一段约10cm长的红色液柱,混合后,玻璃导管中红色液柱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5、实验说明 5.1酒精中滴入1~2滴红墨水,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酒精与水在混合前的明显界线,同时,在细长玻璃导管中可以形成红色的液柱,更利于学生观察液面。 5.2向试管中应先倒入水,再缓慢倒入酒精。 5.3试管中液面距离管口约0.5cm,倒入过多,在塞紧橡胶塞时会有酒精溢出试管口,倒入过少,在塞紧橡胶塞时又不能在玻璃导管中形成较高的液柱,演示效果不理想。以玻璃管中能形成8~10cm的红色液柱为宜。 5.4混合时,只要将试管稍倾斜然后再直立试管,不要使液体溢出。 二、自制“J”型管演示氢气、一氧化氮等几种气体的制取 “J”型管的制作

取一个Φ20Χ500mm的“U”型管,将“U”型管的一端截取一半(约100mm),截口用酒精喷灯熔光即可。 (一)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 1、实验用品 仪器:“J”型管、带短导管的橡胶塞、尖嘴管、内附玻璃珠的橡胶管(玻璃珠可以从碱式滴定管中取用,此处也可用带止水夹的橡胶管)、镊子、小刀、玻璃片、吸水纸、针头、火柴 药品:钠、水、酚酞溶液 2、验装置(如图3所示) 3、实验步骤 3.1从短管口倒入水,液面接近管口。将“J”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2用镊子取出金属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钠扎在针头上。 3.3迅速塞紧橡胶塞,使钠与水反应。 3.4反应完毕,轻轻挤压玻璃珠处的橡胶管,使管内气体逸出,在尖嘴处点燃。 3.5向“J”型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并振动。 4、实验现象 4.1钠与水接触立即反应并熔化成小球,从针头脱落,浮在水面(如图4所示) 4.2在短管中液面下降,收集到反应产生的气体,长管中液面上升。 4.3在尖嘴处点燃逸出的气体,产生淡蓝色(或黄色)火焰。 4.4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5、实验说明 5.1钠块过大,生成的气体太多,会使“J”型管内的液体从长管溢出。 5.2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在收集到氢气时,要用拇指伸到水中堵住试管口,此时水中溶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对手有腐蚀性。用该装置就避免了手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 5.3本装置也可用于钠、钾与乙醇的反应。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 1.超重现象 (1)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2)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3)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 向竖直向上—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都会发生超重现象。 2.失重现象 (1)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2)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 向竖直向下—物体加速向下运动或减速向上运动都会发生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现象—失重的特殊情况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情 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2)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 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3)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 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注意 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物体超重和失重并不是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大或变小,物体所受重力G=mg始终存在,且大小方向不随运动状态

变化。只是因为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从而使物体的视重 变大变小。 3.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加速度。要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重、失重的实际问题。 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 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 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 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 握形成系统。 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 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 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 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质疑 小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 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 为系统。看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的 人还看了:

大二班自制教玩具作品省赛参评申报表

附表1 编号: 参评市: 第*届**省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 展评活动参评作品申报表 作品名称:花样球桌 申报单位: ***幼儿园 申报者:*** 作品类别:请在所选定的类别□内划“√”(每件作品只能申报一个作品类别) □科学类(KX)□益智类(YZ) □建构类(JG) 运动类(YD) □艺术类(YS,包含美工、音乐) □综合类(ZH,包含语言阅读、角色表演、社会等) 二〇一八年一月

填表说明 1.作品名称 在一个展评作品名称下只能是一件玩教具或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一组玩教具。 2.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应为第一作者当前所在幼儿园。 3.申报者 申报者应是幼儿园教师,允许一人或多人合作申报。多人合作作品应确定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总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作者姓名、次序和名称等信息资料,报送确认后不得更改,不能增加新成员。 4.作品类别 由申报者按照作品的应用领域在所列的类别中自行选择,每件作品只能申报一个作品类别。 5.活动目标和作品设计思路 介绍作品对达成相应游戏及教育教学活动目标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从选题考虑、适合领域、适用年龄、应用范围与方法等方面介绍作品设计思路。 6.作品教育功能和创新点 用文字、图片等方法介绍该作品的基本结构、整体造型、主要材料、外形尺寸、基本使用方法等。 7.游戏及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呈现利用该作品开展游戏及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的典型活动案例,并按要求附活动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 8.作品安全性阐述 从作品所用材料、作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作品使用时的安全性进行阐述。

活动目标和作品设计思路

自制教具大赛

教育科学学院素质拓展项目之 《第一届 自制教具比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二零一七年五月

为了培养和提高我学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我学院自制教具的研制开发,倡导广大学生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革传统实验、开发设计新实验、新方法,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们决定在2017年5月中下旬开展大学生教具设计与制作大赛的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创新的理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持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2.发扬教师及未来教师设计制作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收集、整理、推广其成果,方便教学或丰富其教学内容和形式。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推进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检验我院学生的专业技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 展教具魅力 现教学风采 三、活动对象 宜宾学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可供中小学教学使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具。 五、参赛流程 1、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并上交

2、教师对申报书进行评审,评审出一般项目和重点资助项目。对于重点资助项目,学院给予该团队一定的经费购买材料制作教具 3、展示已制作好的作品,在比赛的场地现场演示,由评委打分,选出十个优秀作品,再在二平台和玉兰大道展出,由同学投票,综合得分。 4、最后评出各项奖项,优秀作品收藏供以后学习。 六、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1、4月20日前完成申报书填写; 2、4月25日由老师审批申报书; 3、5月8日一般项目团队开始购买材料进行教具制作。对于重点资助项目,发放项目经费; 4、5月10日前上交作品; 5、5月15日比赛; 6.5月19、20展出 七、征集作品的要求 1.教学性 (1)体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作品较好地实现教材、教法、教具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2)有利于实验教学:作品适用于物理实验、科技活动、技能训练。能够较好发挥实验教学的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练习技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问题,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力”“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些可利用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法和类比法,总结归纳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体会,激发学生兴趣,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过程】 场景1真实体会分析特点

观看录像片《神州六号上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展示了神州六号航天飞船在 起飞中产生了超重现象,在太空中又产生了失重现象。给出了超重和失重现象现象的基本特点。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谈谈自身体验过超重和失重状态。 学生1:经过教师提示,介绍了他乘升降机上、下楼,在升降机开始启动和停止前一小段时间的感受,并说明了原因。 学生2:受生1的启发,介绍他寒期游玩时,在凤凰山公园玩过山车过程中,当过山车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此运动过程中感到了超重。 学生3:介绍他从电视看到现在很流行的一项运动蹦极,当人跳下来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有失重的感受。 这是三位同学在生活中的真实体会,给我们分析了几例超重和失重的现象,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现象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概括一下: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现在,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再体会一把超重和失重的感受,我拿出准备好的电子体重计,请一位同学上来做“模特”,让他站在体重计上,让大家记录下他的体重,然后让他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动作,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变小),发生失重现象,然后再让他在体重计上做站起的动作,观察体重计的 示数变化(变大),发生超重现象。给学生真实的体会。 教师:从定义上看,我们能不能说超重和失重就是某一物体增加了重力和减少了重力?为什么? 学生:(教师提示)不能,因为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决定,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教学总结1】 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生活实例的真实体会,对超重和失重有了体会和初步认识,而且体会很深刻,特别是学生上台体会,班级气氛相当活跃,而且过程中

化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应用

化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应用 化学新课程中的实验与传统课程中的实验相比,在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呈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了生活化、趣味化、探究化的新特点,这给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教学用具并不多。因此,贯彻执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理念,钻研教材教法、研制实用教具成为一种教学需要。 一、化学自制教具的涵义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自制教具的涵义 教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等辅助课堂教学的直观教学用具。自制教具,顾名思义,则是指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易得物品,采用简单可行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它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化学自制教具的范围非常宽泛,它可以是传统的粉笔、黑板擦等,也可以是先进的传感器等电教设备。 2、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1)自制教具,展示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的一项活动。它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制作,融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于一体。这种设计制作改变了以往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补充了教材资源、优化了教学结构,教师教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学得扎实而透彻。这都充分地展示出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2)自制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特别关注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自制教具贴近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趣味性,用它来呈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好奇,感到兴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出好奇情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其作用是一般的现成教具所无法比拟的。

自制教具实物制作赛

自制教具实物制作赛 1.活动目的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仪器新产品的研发,同时挑选部分优秀作品用于教具研究交流,现决定举办AA 大学第七届自制教具比赛。 2.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AA大学本科教学部 承办单位:AA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协会 AA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 协办单位:AA大学计算机协会 AA大学课程与教学实践协会 3.活动主题 理论作指导,实践出真知 4.参赛对象 AA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选手以组队形式参赛,每队不得多于3人,每个参赛者不能担任多组组长。 5.作品要求 (1)以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教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为标准; (2)严禁没有改进,直接抄袭学术期刊网等渠道的现成方案;禁止没有改进,去年方案原样重复比赛行为。 (3)决赛答辩需准备PPT,现场讲解; (4)进行实物制作时,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涉及常电、强电和化学药品及其他危险实验,必须经过比赛指导老师及物理师范技能实验室老师的同意及在场。 6.活动时间 2019年3月21日—2019年5月26日

7.前期报名 报名方式 各组定好主题并设计方案,填写报名表(报名表见附件一),参赛选手填写报名表发送至物理协会邮箱**********@******,报名信息发送后请加入第七届自制教具实物制作赛QQ群:882837011 报名时间 2019年3月21日—2019年3月24日 8.比赛流程 初赛流程 初赛为自制教具理论方案,各参赛组要准时于4月2日前将理论方案作品电子稿发到物理协会邮箱**********@******,逾期作品将作废;由评委老师决定进入决赛的名单。 决赛流程 通过初赛的选手将收到短信通知,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物制作,到时会有一线老师进行实验室或远程指导。最后进行决赛展示,选手结合PPT进行现场答辩,主要介绍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现场决出一、二、三等奖(评分标准见附件二)。 8.奖项设置 按占参赛队伍的百分比来评定,一等奖6% 二等奖12% 三等奖18%,并颁发荣誉证书及活动纪念品。 注意: 1.提交方案必须按照要求,格式正确,格式错误拒绝收稿。 2.报名截止时间到,不再接受任何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以电子稿为准) 3.提交方案规定时间到,立即停止收稿,逾期不候。 报名表见附录一 选题目录见附录二

2020年整理自制教玩具心得体会.doc

学海无涯 自制教玩具心得体会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教具”一般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物。“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教育性玩具增加了教具的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和模糊了玩具与教具的区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幼儿园办园条件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认识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目的和意义。 (一)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 社会和成人有责任为儿童提供玩具,保障他们游戏的权利。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自觉地承担起这种社会职责,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制作玩教具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幼儿园应当购置必要的玩教具,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并不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任何玩教具都可以从市场里找到。幼儿园教师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制玩教具,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上商业玩具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游戏和学习条件,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使废旧材料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助于从小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态度和责任感以及实际行动,可以成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传承社会文化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自制玩教具的创意往往来自于节庆活动、传统习俗、民间游戏等本土文化资源,在取材上往往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对于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本地文化和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清明节的风筝、元宵节的花灯、春节的舞龙等自制节庆玩具,有助于幼儿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五)促进家长参与和家园合作 近年来,家长参与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正在各地悄然兴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长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和自制玩具的经验。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家长参与和家园合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玩具既然是幼儿的“课本”,幼儿教师就应当像钻研文字教材那样去研究玩教具,充分发挥玩教具的发展价值与教学潜能。根据本班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制作适宜的玩教具,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适宜的条件,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幼儿园开展玩教具的制作和利用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题目: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过程与方法: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实验器材:弹簧秤2,长约2米的细线,铁架台,钩码6,纸带2,重物 操作步骤: 图4-7 演示1:如图4-7所示,将两个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用近2 m的细线与弹簧秤相连,弹簧秤上各挂3个钩码,调节两边平衡,使两边弹簧秤静止不动,观察弹簧秤的示数,这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三个钩码的重力之和。当左边再挂上一个钩码时,这时左端钩码加速下降,右端钩码加速上升。观察右侧弹簧秤的示数,发现右侧弹簧秤的示数增大。 再恢复两边挂三个钩码时的情况,这次将左侧的钩码摘掉一个,这时左侧的钩码加速上升,右侧的钩码加速下降,观察右侧弹簧秤的示数,发现右侧弹簧秤的示数小于其下的钩码的重力之和。

图4-8 演示2:如图4-8所示,在一个平板C上放一个较重(不小于500 g)的重物P图4-8,把一张薄纸条A的一端压在重物和平板之间,纸条尽量薄并不结实,一只手把纸条的一端按牢在桌子B上,另一只手托住平板C,第一次用手托平板和重物慢慢下降,纸条被拉紧,接着就断裂。第二次,同样的纸条,仍像第一次那样,纸条的一端用手压牢在桌子上,另一端压在重物P下,手突然放开,使平板和重物同时自由下落,可以看到,纸条完好如初,这是因为自由落下的重物不受平板的支持力,重物对平板的压力也为0,所以纸条受到的摩擦力也为0了,因此纸条可以顺利抽出。 注意事项: 1.演示1至少需两名学生来完成这个实验,一是保证读数的准确性,二是保证实验器材的安全。 2.演示2让学生来操作,至少需一名学生来接住重物,以防损坏或伤人。

自制玩教具优秀作品欣赏(附制作步骤)

自制玩教具优秀作品欣赏(附制作步骤) 玩具名称:创意坊适宜班级:大班玩具功能: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拼粘出各种漂亮的图画或对称不对称作品,从而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功感。制作材料及方法:为 幼儿准备剪刀、胶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各种不同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颜色的纸片、纸花、皱纹纸球等。教师还可为幼儿提供成品范例,供幼儿模仿。玩具玩法:幼儿以整张手工纸为背景,在想象的基础上选择粘贴纸花纸片,组合出一张形象的图画或对称不对称的图案。一、玩具名称:瓢虫爬爬爬二、适宜班级:小班三、玩具功能:能根据纸片的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进行一维排序四、制作材料及方法:制作材料:纸盒、彩纸(或纸板)、油性彩笔、塑料碗、壁纸刀、剪刀、双面胶制作方法:1、主体盒:用油性彩笔绘画出瓢虫形状,用壁纸刀刻画出可支持幼儿一维排序的豁口,最后将制作完的彩纸用双面胶粘到纸盒上。 2、彩色纸片:采用幼儿常见的红、黄、蓝、绿四色彩纸,用剪刀剪出幼儿常见的图形(例如:圆形、心型、蘑菇型等),将剪出的纸片放到塑料盒中。五、玩具玩法:1、针对有困难的幼儿1)根据颜色排序:挑选红、黄、蓝、绿四色纸片中的两种进行一维排序2)根据形状排序:挑选圆形、心型、蘑菇型等形状的纸片中的两种进行排序2、针对能力强的幼

儿同时根据颜色与形状进行排序:选用颜色与形状均相同的纸片进行一维排序一、玩具名称:铺小路二、适宜班级:小班三、玩具功能:引导幼儿发现排序的规律,并按规律进行一、二维排序四、制作材料及方法:取一块干净泡沫板,再用一个漂亮的小盒放小蘑菇,板子后面用硬物支撑,使泡沫板能直立。将图片剪好,压模,贴到板子上,再用透明硬模放到让幼儿操作插蘑菇的地方,然后将蘑菇若干压模,投放到小盒子里,使幼儿可以将蘑菇按颜色规律排序。五、玩具玩法:幼儿参看上一条小路排序规律的提示,帮小灰兔将蘑菇路铺完。再按照此排序规律,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蘑菇颜色,帮小黑兔铺小路。玩具名称:数字瓶适宜班级:中班玩具功能:锻炼幼儿的数物对应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点数能力,同时在旋开瓶盖的过程中顺便锻炼了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展。材料和制作方法:塑料透明矿泉水瓶、图形卡片、毛线、珠子、彩纸、鞋带。在矿泉水瓶盖上串入鞋带系住,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并塑封好,中间打孔,准备各色珠子,最后在用毛线串入瓶身坐瓶子娃娃的头发。玩具玩法:让幼儿根据瓶子外面的数字,选择相应的图形卡片串入,也可根据数字,将瓶盖旋开,放入相同数量的珠子。一、玩具名称:刷画游戏二、适宜班级:大班三、玩具功能:将色彩活动赋予新的意义,孩子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与工具材料,自由自主地刷印出不同的形象,使孩子在色彩活动中

超重与失重的实验 教具报告

河北zzzzz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 1 学期物理系物理专业技能训练(Ⅱ) 班级: 姓名: zzzzz 学号:

一、教具研究的项目 小球超重与失重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要求 1:了解超重与失重的现象。 2:知道怎样的情况下小球是处于超重与失重的状态。 3:理解并研究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4:实践生活中超重与失重的应用。 三、实验所需仪器 小铁球、改造后的台称、弹簧、电源、木板等。 四、实验观察的现象 1、开始前,台秤上未放任何东西,表盘指针指在720克的位置 2.、将小球挂于弹簧下端时,处于平衡位置,表盘指针处于980克的位置、 3、接通电源,将小球和托盘天平接触(由于托盘天平经过改造通电后可以吸引铁性物质)。此时表盘指针处于中间位置约980克处。 3、断开电源,小球与台秤的底座脱离,开始上下振动。。 4、当小球刚刚释放,小球处于最下端是表盘指针指向大约1120克。竖直向上运动,到达平衡位置前,表盘指针读数比980克偏大。超过平衡位置后,到达顶端前读数都比980克偏小。到达最顶端时指针读数为约840克 5、竖直向下运动,顶端到平衡位置过程,表盘读数都比980克偏小。从平衡位置到低端,表盘读数比980克偏大。到达最低端读数约为1120克。

五实验分析 1、当小球挂在弹簧下时,弹簧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指针读数为小球的重量值。 图1 2、当小球刚刚被释放时,处于最下端,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此时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未达到平衡位置时,指针数值也大于小球重力的数值,即弹簧拉力F大于重力G。那么小球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超重。 图2 3、小球向上运动未达到平衡状态时,由于拉力大于重力,所以小球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此时的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我们说,当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超重,这就是超重的条件。 4、当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刚刚超过平衡状态时,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弹簧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表盘指针读数偏小,即弹簧力F下于重力G,那么小球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失重。、 图3 5、小球超过平衡状态但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时,拉力小于重力,此时小球有向下的加速度,小球失重。我们说,当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4.7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超重与失重》教案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第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同时为新课教学中对超重与失重的解释做理论储备。) 1.判断下列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的方向: 加速下降: ( ) 减速上升: ( ) 减速下降: ( ) 说明:解题时两个受力分析图(图1)要留在黑板的右 上角,为新课教学服务。 2、怎样准确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问题: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直接)表示的是下列 哪个力? A.物体的重力 B.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 C.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 D.手对弹簧秤的拉力 测量出的力:重物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二、新课教学 电梯中的怪现象 观看视频1,再观看视频2 电梯静止时 : 台秤读数3.8kg 电梯加速上升:台秤读数4.4kg 电梯匀速上升:台秤读数3.8kg 电梯减速上升: 台秤读数3.4kg

逻辑推理 (1) 加速上升: =ma F 合 F-mg=ma F=mg+ma>mg F’=F>mg 一、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 减速上升: =ma F 合 mg-F=ma F=mg-ma<mg F’=F<mg 二、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 1 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超重 2 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下失重 3 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下失重 4 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超重 小结:板书 三、产生超重条件:加速度方向上 产生失重条件:加速度方向下 注:超重失重的产生与速度方向无关 问题:1、当电梯向下加速,加速度达到g时,人对地板的压力是多大?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重物向下的加速度α = ɡ时, F合=ma mg-F=ma F=mg-ma F=0 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 看太空的视频 四.习题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时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超重时物体的重力是不变的. C.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全部用来产生加速度.

超重与失重(高考题及答案详解)

集备:管日权纪殿荣授课日期:2018年5月 超重与失重专题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教学目标:掌握超重失重规律及应用 预习案 1匀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2匀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3匀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3.(11四川19)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 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 4匀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5平抛运动物体()重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住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6竖直上抛物体()重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4.(10浙江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7人浮在水中不动()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A 探究案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v B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5.(10海南8)如右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 1.(09广东8)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 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 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5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 正) 2.(08山东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灵璧县禅堂中学吴志飞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制教具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实验是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仪器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而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想象、探索、研究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学生在动手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将自己的设计、想象与智慧融入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具的解释是“教具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二自制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教具因为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原因,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因为自制教具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使得自制教具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可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成品无法实现的。 三自制教具的使用原则: 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吃透教材内容是先决条件。要知道教具在课程中的信息位置;教具本身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时所需要的环境和配合条件等。 自制教具还要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这一基本要求。因为是自制教具,成本不高,容易复制,要尽可能多做几个,让每生都有动手使用的机会。有些随堂制作的简易教具,必须人人动手。一般是先由教师或一、二名学生做示范,示范当中穿插着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或在使用方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6 超重和失重

6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测量的两种方法.2.知道什么是视重.3.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4.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一、重力的测量 1.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 二、超重和失重 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2.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 N(g取10 m/s2). 答案475

一、超重和失重的判断 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图1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 (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 知识深化 1.对视重的理解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相对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 2.超重、失重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