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含模型.doc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含模型.doc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含模型.doc

1.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在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器的信号需要与电网电压的信号同步,锁相环通过检测电网电压相位与输出信号相位之差,并形成反馈控制系统来消除误差,达到跟踪电网电压相位和

频率的目的。一个基本的锁相环结构如图 1-1 所示,主要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三个部分。

Xi Phase

detector Ve

Vc Xo Loop fliter VCO

图1-1 基本锁相环结构

鉴相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锁相环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检测;环路滤波器的主要作用应该

是建立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响应特性,滤波作用是其次;压控振荡器所产生的所需要频率和相位信息。

PLL 的每个部分都是非线性的,但是这样不便于分析设计。因此可以用近似的线性特性来表示 PLL 的控制模型。

鉴相器传递函数为:Vd Kd ( Xi Xo)

压控振荡器可以等效为一个积分环节,因此其传递函数为:Ko S

由于可以采用各种类型不同的滤波器(下文将会讲述),这里仅用 F (s) 来表示滤波器的

传递函数。

综合以上各个传递函数,我们可以得到, PLL 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

函数分别如下:

K o K d F (s)

, G cl (s) K o K d F (s) S

G op( s) S K , H ( s) S K K F (s)

S K F (s)

o d o d

上述基本的传递函数就是PLL 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2.鉴相器的实现方法

鉴相器的目的是要尽可能的得到准确的相位误差信息。可以使用线电压的过零检测实

现,但是由于在电压畸变的情况下,相位信息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额外的信号处理,同时要检测出相位信息,至少需要一个周波的时间,动态响应性能可能受到影响。

一般也可以使用乘法鉴相器。通过将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与输入相乘,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得到相位误差信息。

在实际的并网逆变器应用中还可以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进行设计,其基本的目的也是要得的相差的数值。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框图和上图类似,在实际使用中,由于pq 理论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者发生畸变使得性能较差,因而较多的使用dq 变换,将采样得到的三相交流电压信号进行变化后与给定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上述两种方法都使用了近

似,利用在小角度时正弦函数值约等于其角度,因而会带来误差,这个误差是人为近似导致的误差,与我们要得到的相位误差不是一个概念,最终的我们得到相位误差是要形成压控振

荡器的输入信号,在次激励下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频率和相位信息。

2.1 乘法鉴相器

乘法鉴相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传统检相方法,其原理是基于以下数学表达式:

Sin( A) * Sin(B)

1

Sin( A B) Sin( A B)

2

一般的可以假设 PLL 的输入信号

Xi

i

t i

(t )) ,输出信号为

Xo

o

t

o

Sin( w

Sin(w (t ))

那么根据上述等式可以得到:

Sin( w i t i (t)) Sin(w o t

o

(t ))

1

Sin( w i t w o t i(t )

o(t))

1

Sin((w i

w o )t

i(t )

o(t ))

2

2

这个式子包括两个部分, 左边部分是一个近似两倍基频的波分分量, 由于经过负反馈调节后,

频率相差不大, 因此右边部分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低频或者直流分量,

即可以近似认为 PLL

输入与输出相乘以后得到的结果是:

1

Sin( i (t )

o(t)) ,更进一步的,对于较小的相角差

1 2

1 (

值,我们可以近似认为:

o(t )) ( ) ( ))

( ) ,从而得到相角差。

Sin( i (t)

2 i t

o t

t

2

那么要想只得到右边的直流分量, 可以做个很简单的处理, 将两倍基频分量用低通滤波器滤

除即可。

其控制框图如图 2 所示:

X

Xi*Xo

Low pass K δθ(t)

Xo

filter

VCO

图 2 乘法鉴相器

2.2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相位检测

同步旋转坐标变化下三相

PLL 系统的控制框图如图

3 所示。

Wff

K

Udref

W

+

W*

θ*

+

Loop filter

+

1/S

-

Ud

Uq

Usa

Usb

Dq

Usc

Transformation

图 3 三相 PLL 系统基本框图

abc 坐标系下的系统三相电压采样值经过 dq 变换后转化为同步旋转坐标下的直流电压

分量 U d 和 U q ,相角 * 可以经过 w 积分得到,环路滤波器的作用是来获得所需要的

w 。

U sa

U cos 设系统三相电压采样值为:

U sb U cos(

2

3 )

U sc

2

U cos(

3

)

2

1 1

1

cos sin 变换矩阵为:

2 2

C

3 3 sin

cos

3 0

2 2

U d U sa

U sin(

)

C U sb

与 PLL 输出相角

因此有

U cos(

,要使得系统电压相角

U q

U sc

)

相等,即相角误差为零, 实现完全跟踪, 那么就有 U d 为零,如果将参考电压 U dref 设置为零, 则可以锁定电压相角。

同样的, 在相角误差很小的情况下, 我们有近似关系 sin( )

,所以可得简

化的模型,其控制框图如图 4:

Wff

K

Udref

Loop filter

W

+

W*

1/S

θ* +

+

-

Ud

U

Sin

-

θ

图 4 三相 PLL 系统简化控制框图

按照上面的分析,上图中的正弦环节可以省略。

3.滤波器的选择

滤波器是锁相环的核心部分,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环路滤波器的性能。

不同的环路滤波器,

控制模型有不同的传递函数, 具体来说就是传递函数的阶数与类型的不同,

从而导致设计方

法上的差异与跟踪性能不同, 重点设计部分应该是环路滤波器种类的选取和参数的设计。 滤 波器有很多, 但是我们要注意, 应该保证最终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阶数在三阶以下, 最常

用的是二阶, 即使是高阶也经常近似简化为二阶来进行设计, 三阶以上的系统因为设计困难 而很少使用。当我们确定了环路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后,并用 BODE 图分析其频率响应, 验证其控制性能, 例如普遍使用的表征控制器性能的参数:

带宽,截止频率, 阻尼系数等等,

可以参考各种控制参数调节方法反复进行参数的调试以获得最佳的性能。 滤波器设计应该是

响应时间与跟踪精度的折中, 对于高精度场合, 可以让响应时间稍微长一些以获得较高的跟

踪精度。对于需要实时控制的场合,可以增大其带宽来获得较快的响应时间。

在不同的阻尼比,带宽,自然频率值下,超调量,响应时间,跟踪误差都各不相同,对

于参数的选取很重要。 一般来说平衡无畸变的三相系统中, 参数相对好设计一些。 在各种非理想和故障状态下的参数调节则依据具体情况,和所希望获得的性能而决定。

3.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及 PLL 闭环频率响应分析

3.1 理想二阶环节(相当于一个

PI 环节)

理想二阶环节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1 s 2 K i

s 1

K p ,PI 控制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位于

S

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 S 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极点提高系统型别,减

小了稳态误差。增加的开环零点减小系统阻尼,缓和

PI 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及动态过程产

生的不利影响。其频率响应如图

6 所示

图 6 理想二阶环节频率响应

由此可以写出 PLL 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分别是:

G op

( ) U ( K p

K i )

s S

S

G cl ( s)

G op (s)

UK p S UK i

op

S 2

p

i

1 G (s)

UK S UK

2 w n S w n

2

将上述闭环传递函数写成二阶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2

2

,其中

S 2 w n S w n

w n UK i ,

K p

U

311V 。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要取得较优

2 。设 U 220 2

K i

的性能,可以取 =0.707 。有文献用 w n 来衡量控制系统的带宽,对于二阶系统,这个是可

取的。现在取不同的 w n (取 w n 分别为 100,200,300,400,500 ),观察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

性,如图 5。

图 7 不同自然频率情况下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曲线具有高频衰减特性,

即低通特性。在不同的自然频率下, 幅值裕量为无穷大, 相角

裕量都为 127°,但是具有不同的谐振峰值和谐振频率,不同的穿越频率,同时在穿越频率 处(幅值裕度为零的频率点) ,相位滞后都小于 180°,系统是稳定的。 3.2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1

2S (

1

2 )。这实际上是一个超前

1

1

S

1

1

1 2S

2

1

) ,与前述的 PI 环节相比,

滞后滤波器, 将传递函数变形可以得到

(1 S

2

1 1S

1

1 1

在 1 较小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它是一个不完美的积分器,

实际的完美积分器不容

1

易实现,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上面的低通滤波器来代替。其频率响应如图

8 所示

图 8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频率响应

U 2 1 1

PLL 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如下:G op (s) 2 1 )

(1

1

S 1 S

1

U U

S

2

G cl (s) G op( s) 1 1

1 G op(s)

2 U 2 1 U

S S

1 1

3.3 RC 积分滤波器

1

,它就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给原系统增加了一个负RC 积分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1 S

实零点。其频率响应如图7 所示

图 7 RC 积分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U 1

PLL 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G op( s)

1 S

S

G op( s) ??U

??????????

G cl ( s)

G op (s) S U

1 S 2

实际使用的上述滤波器都是一阶滤波器,因此最终的都的PLL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都是二阶系统。但是也有高阶情况的,有文献中使用了二阶butterworth 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

H ( s)

w0 2

S2 w0S w n 2

那么最终得到的 PLL 系统将会是三阶系统。

由于上述系统都是二阶的,因此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的进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所需要的性能来合理的选择参数。

以 PI 环节为例,在matlab 中搭建仿真电路,仿真条件设置为:三相平衡电压源,频率

为 50HZ ,相电压参数为500V ,在=0.707 ,w n =100 的情况下,可以得到 PI 参数分别为:Kp=14 , Ki=69306 。仿真电路如图8:

图 8 三相平衡条件下PLL 仿真图

输出波形如图9:

1

0.5

-0.5

-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图 9( a) PLL 输出(coswt)

图 9( b) PLL 输出(wt)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0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0.02

图 9( c) q 轴电压波形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三相平衡情况下, PLL 输出能很好的跟踪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并且波

形没有畸变,大概半个周波的时间就能实现准确跟踪。

比较线性模型和Probit模型Logit模型

比较线性模型和P r o b i t 模型L o g i t模型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研究生考试录取相关因素的实验报告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9级研究生考试分数及录取情况的研究,引入录取与未录取这一虚拟变量,比较线性概率模型与Probit模型,Logit模型,预测正确率。 二,模型设定 表1,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9级研究生考试分数及录取情况见数据表 定义变量SCORE:考生考试分数;Y:考生录取为1,未录取为0。 上图为样本观测值。 1.线性概率模型 根据上面资料建立模型 用Eviews得到回归结果如图: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0/10 Time: 20:38 Sample: 1 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9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SCORE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参数估计结果为: i Y ?+ i SCORE Se=( t= p= 预测正确率: Forecast: YF Actual: Y Forecast sample: 1 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97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Mean Absolute Error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Theil Inequality Coefficient Bias Proportion Variance Proportion Covariance Proportion 模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ML - Binary Logit (Quadratic hill climbing) Date: 12/10/10 Time: 21:38 Sample: 1 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97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11 iterations Covariance matrix computed using second derivative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z-Statistic Prob.

比较线性模型和Probit模型、Logit模型

研究生考试录取相关因素的实验报告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9级研究生考试分数及录取情况的研究,引入录取与未录取这一虚拟变量,比较线性概率模型与Probit模型,Logit模型,预测正确率。 二,模型设定 表1,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9级研究生考试分数及录取情况见数据表

定义变量SCORE :考生考试分数;Y :考生录取为1,未录取为0。 上图为样本观测值。 1. 线性概率模型 根据上面资料建立模型 i i i SCORE B B Y μ++=*21 用Eviews 得到回归结果如图: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0/10 Time: 20:38 Sample: 1 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9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847407 0.159663 -5.307476 0.0000 SCORE 0.003297 0.000521 6.325970 0.0000 R-squared 0.296390 Mean dependent var 0.144330 Adjusted R-squared 0.288983 S.D. dependent var 0.353250 S.E. of regression 0.297866 Akaike info criterion 0.436060 Sum squared resid 8.428818 Schwarz criterion 0.489147 Log likelihood -19.14890 F-statistic 40.01790 Durbin-Watson stat 0.35999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锁相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锁相环及其应用 所谓锁相环路,实际是指自动相位控制电路(APC),它是利用两个电信号的相位 误差,通过环路自身调整作用,实现频率准确跟踪的系统,称该系统为锁相环路,简称环路,通常 用PLL表示。 称VCO )三个部件组成闭合系统。这是一个基本环路,其各种形式均由它变化而来 PLL概念 设环路输入信号V i= V im Sin( 3 i t+ 0 i) 环路输出信号V o= V om Sin( 3 o t+ 0 o) 其中 3 o = 3 r +△ 3 o 率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锁相环路 PLL构成 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VCO组成的环路 通过相位反馈控制, 最终使相位保持同步, 实现了受控频率准确跟踪基准信号频锁相环路是由鉴相器(简称PD)、环路滤波器(简称LPF或LF )和压控振荡器(简

ejt 戶心(tAejt)谋差相檯 PLL 原理 从捕捉过程一锁定 A.捕捉过程(是失锁的) 0 i — 0 i 均是随时间变化的,经相位比较产生误差相位 0 e = 0 i - 0 o ,也是变化的。 b. 0 e (t)由鉴相器产生误差电压 V d (t)= f ( 0 e )完成相位误差一电压的变换作用。 V d (t)为交流电压。 C. V d (t)经环路滤波,滤除高频分量和干扰噪声得到纯净控制电压,由 VCO 产生 控制角频差△ 3 0,使3 0随3i 变化。 B.锁定(即相位稳定) 即 3 0= 3 r + △ 3 Omax 。 3 r 为VCO 固有振荡角频率。) 锁相基本组成和基本方程(时域) 各基本组成部件 鉴相器(PD) a. 一旦锁定0 e (t)= 0 e -(很小常数) V d (t)= V d (直流电压) b. 3 0= 3 i 输出频率恒等于输入频率(无角频差,同时控制角频差为最大△ 3 Omax

数字锁相环试验讲义锁相环的分类模拟数字如何定义何谓

数字锁相环试验讲义 一、锁相环的分类 模拟、数字如何定义?何谓数字锁相环。是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之后(数字化)的“数字信号”的处理中应用的锁相环,还是指的对真正的“数字信号”如时钟波形进行锁定的锁相环? 二、数字锁相环的实际应用 欲成其事,先明其义。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锁相环有什么样的作用。 1)在ASIC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窄带跟踪接收;锁相鉴频;载波恢复;频率合成。 例一:为了达到ASIC设计对时钟的要求,许多工程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加入了锁相环(PLL)。PLL有很多理想的特性,例如可以倍频、纠正时钟信号的占空比以及消除时钟在分布中产生的延迟等。这些特性使设计者们可以将价格便宜的低频晶振置于芯片外作为时钟源,然后通过在芯片中对该低频时钟源产生的信号进行倍频来得到任意更高频率的内部时钟信号。同时,通过加入PLL,设计者还可以将建立-保持时间窗与芯片时钟源的边沿对齐,并以此来控制建立-保持时间窗和输入时钟源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延迟。 2)在信号源产生方面的应用 例二:由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振荡信号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它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高,而且要求能方便地改换频率。实现频率合成有多种方法,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直接合成法与间接合成法(锁相环路)两大类。 3)无线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 例三:GSM手机的频率系统包括参考频率锁相环,射频本振锁相环、中频本振锁相环。 广义的数字锁相环包括扩频通信中的码跟踪。 三、数字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一般数字锁相环路的组成与模拟锁相环路相同,即也是由相位检波器、环路滤波器和本地振荡器等基本部件构成,但这些部件全部采用数字电路。具体来说数字锁相环由:数字鉴相器、数字环路滤波器、NCO和分频器组成。 四、实际应用中的数字锁相环的实现方法 PLL的结构和功能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因而即使是最好的电路设计者也很难十分顺利地完成PLL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数字信号或数字时钟的特点,数字锁相环多采用超前滞后型吞吐脉冲的锁相环路来实现。 下面的框图是一个实用的数字锁相环的实现框图。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1.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在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器的信号需要与电网电压的信号同步,锁相环通过检测电网电压相位与输出信号相位之差,并形成反馈控制系统来消除误差,达到跟踪电网电压相位和频率的目的。一个基本的锁相环结构如图1-1所示,主要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三个部分。 图1-1 基本锁相环结构 鉴相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锁相环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检测;环路滤波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建立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响应特性,滤波作用是其次;压控振荡器所产生的所需要频率和相位信息。 PLL 的每个部分都是非线性的,但是这样不便于分析设计。因此可以用近似的线性特性来表示PLL 的控制模型。 鉴相器传递函数为:)(Xo Xi Kd Vd -= 压控振荡器可以等效为一个积分环节,因此其传递函数为:S Ko 由于可以采用各种类型不同的滤波器(下文将会讲述),这里仅用)(s F 来表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综合以上各个传递函数,我们可以得到,PLL 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分别如下: S s F K K s G d o op )()(=,)()()(s F K K S s F K K s G d o d o cl +=,) ()(s F K K S S s H d o += 上述基本的传递函数就是PLL 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2.鉴相器的实现方法 鉴相器的目的是要尽可能的得到准确的相位误差信息。可以使用线电压的过零检测实现,但是由于在电压畸变的情况下,相位信息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额外的信号处理,同时要检测出相位信息,至少需要一个周波的时间,动态响应性能可能受到影响。 一般也可以使用乘法鉴相器。通过将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与输入相乘,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得到相位误差信息。 在实际的并网逆变器应用中还可以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进行设计,其基本的目的也是要得的相差的数值。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框图和上图类似,在实际使用中,由于pq 理论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者发生畸变使得性能较差,因而较多的使用dq 变换,将采样得到的三相交流电压信号进行变化后与给定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上述两种方法都使用了近似,利用在小角度时正弦函数值约等于其角度,因而会带来误差,这个误差是人为近似导致的误差,与我们要得到的相位误差不是一个概念,最终的我们得到相位误差是要形成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在次激励下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频率和相位信息。 2.1乘法鉴相器

实验三:模拟锁相环与载波同步

实验三:模拟锁相环与载波同步 一、实验目的 1.模拟锁相环工作原理以及环路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同步带、捕捉带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平方法从2DPSK信号中提取相干载波的原理及模拟锁相环的设计方法。 3.了解相干载波相位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模拟锁相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及捕捉过程。 2. 观察环路的捕捉带和同步带。 3. 用平方环法从2DPSK信号中提取载波同步信号,观察相位模糊现象。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数字调制单元和载波同步单元。 1.熟悉载波同步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 2.检查要用到的数字信源单元和数字调制单元是否工作正常(用示波器观察信源NRZ-OUT(AK)和调制2DPSK信号有无,两者逻辑关系正确与否)。 3. 用示波器观察载波同步模块锁相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测量环路的同步带、捕捉带。 环路锁定时u d 为直流、环路输入信号频率等于反馈信号频率(此锁相环中 即等于VCO信号频率)。环路失锁时u d 为差拍电压,环路输入信号频率与反馈信号频率不相等。本环路输入信号频率等于2DPSK载频的两倍,即等于调制单元CAR信号频率的两倍。环路锁定时VCO信号频率等于CAR-OUT信号频率的两倍。所以环路锁定时调制单元的CAR和载波同步单元的CAR-OUT频率完全相等。 根据上述特点可判断环路的工作状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观察锁定状态与失锁状态 打开电源后用示波器观察u d ,若u d 为直流,则调节载波同步模块上的可变电 容C 34,u d 随C 34 减小而减小,随C 34 增大而增大(为什么?请思考),这说明环路 处于锁定状态。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调制单元的CAR和载波同步单元的CAR-OUT,可以看到两个信号频率相等。若有频率计则可分别测量CAR和CAR-OUT频率。在 锁定状态下,向某一方向变化C 34,可使u d 由直流变为交流,CAR和CAR-OUT频 率不再相等,环路由锁定状态变为失锁。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

实验一 模拟锁相环模块 一、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模拟锁相环模块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测试。在系统工作中模拟锁相环将接收端的256KHz 时钟锁在发端的256KHz 的时钟上,来获得系统的同步时钟,如HDB3接收的同步时钟及后续电路同步时钟。 f 0=256K H z 64K H z U P 04U P 03B U P 02 U P 01512K H z 分频器÷4 分频器÷8 H D B 3 环路 滤波器 放大器图 2.1.1 模拟锁相环组成框图 T P P 02T E S T 跳线器K P 02V C O T P P 03T P P 06 T P P 04T P P 05 256K b itp s T P P 07带通滤波器 T P P 01 U P 03A 64K H z 该模块主要由模拟锁相环UP01(MC4046)、数字分频器UP02(74LS161)、D 触发器UP04(74LS74)、环路滤波器和由运放UP03(TEL2702)及阻容器件构成的输入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256KHz )组成。在UP01内部有一个振荡器与一个高速鉴相器组成。该模拟锁相环模块的框图见图2.1.1。因来自发端信道的HDB3码为归零码,归零码中含有256KHz 时钟分量,经UP03B 构成中心频率为256KHz 有源带通滤波器后,滤出256KHz 时钟信号,该信号再通过UP03A 放大,然后经UP04A 和UP04B 两个除二分频器(共四分频)变为64KHz 信号,进入UP01鉴相输入A 脚;VCO 输出的512KHz 输出信号经UP02进行八分频变为64KHz 信号,送入UP01的鉴相输入B 脚。经UP01内部鉴相器鉴相之后的误差控制信号经环路滤波器滤波送入UP01的压控振荡器输入端;WP01可以改变模拟锁相环的环路参数。正常时,VCO 锁定在外来的256KHz 频率上。 模拟锁相环模块各跳线开关功能如下:

(完整版)锁相环工作原理

基本组成和锁相环电路 1、频率合成器电路 频率合成器组成: 频率合成器电路为本机收发电路的频率源,产生接收第一本机信号源和发射电路的发射信号源,发射信号源主要由锁相环和VCO电路直接产生。如图3-4所示。 在现在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用于射频前端上下变频的本振源(LO),在射频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振源通常是由锁相环电路(Phase-Locked Loop)来实现。 2.锁相环: 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 3.锁相环基本原理: 锁相环包含三个主要的部分:⑴鉴相器(或相位比较器,记为PD或PC):是完成相位比较的单元,用来比较输入信号和基准信号的之间的相位.它的输出电压正比于两个输入信号之相位差.⑵低通滤波器(LPF):是个线性电路,其作用是滤除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分量,起平滑滤波的作用.通常由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组成,有时也包含运算放大器。⑶压控振荡器(VCO):振

荡频率受控制电压控制的振荡器,而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之间成线性关系。在PLL中,压控振荡器实际上是把控制电压转换为相位。 1、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经过采集并分频; 2、和基准信号同时输入鉴相器; 3、鉴相器通过比较上述两个信号的频率差,然后输出一个直流脉冲电压; 4、控制VCO,使它的频率改变; 5、这样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VCO 的输出就会稳定于某一期望值。 锁相环电路是一种相位负反馈系统。一个完整的锁相环电路是由晶振、鉴相器、R分频器、N分频器、压控振荡器(VCO)、低通滤波器(LFP)构成,并留有数据控制接口。 锁相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在控制接口对R分频器和N分频器完成参数配置后。晶振产生的参考频率(Fref)经R分频后输入到鉴相器,同时VCO的输出频率(Fout)也经N分频后输入到鉴相器,鉴相器对这两个信号进行相位比较,将比较的相位差以电压或电流的方式输出,并通过LFP滤波,加到VCO的调制端,从而控制VCO的输出频率,使鉴相器两输入端的输入频率相等。 锁相环电路的计算公式见公式: Fout=(N/R)Fref 由公式可见,只要合理设置数值N和R,就可以通过锁相环电路产生所需要的高频信号。 4.锁相环芯片 锁相环的基准频率为13MHz,通过内部固定数字频率分频器生成5KHz或6.25KHz的参考频率。VCO振荡频率通过IC1 内部的可编程分频器分频后,与基准频率进行相位比较,产生误差控制信号,去控制VCO,改变VCO的振荡频率,从而使VCO输出的频率满足要求。如图3-5所示。 N=F VCO/F R N:分频次数 F VCO:VCO振荡频率

用LabVIEW模拟锁相环

用LabVIEW模拟锁相环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1 引言 1.1 LabVIEW概述 1.2 LabVIEW 工作环境 1.2.1 LABVIEW 的工作窗口 1.2.2 LabVIEW的操作模块 1.2.3 虚拟仪器程序(VI)的基本组成 2 锁相环理论介绍 2.1 锁定与跟踪的概念 2.1.1锁相环理论分析 2.1.3环路组成 3 虚拟锁相环电路的具体实现 3.1正弦鉴相器的实现 3.1.1正弦鉴相器理论分析 3.1.2正弦鉴相器虚拟转换 3.2 滤波器(LF) 3.3 压控振荡器(VCO) 4 子VI 4.1 时钟发生器的实现 4.2移位寄存器的实现 4.3分频器的实现 4.4子VI的具体实现步骤 5 程序的前面板图和程序图

结论 参考文献 1 引言 锁相环路(PLL)是一个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相位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它在无线电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锁相环路具有载波跟踪特性,作为一个窄带跟踪滤波器,可提取淹没在噪声之中的信号;用高稳定的 参考振荡器锁定,可以提供一系列频率稳定的频率源;可进行高精度的相位 与频率测量等等。它具有调制跟踪特性,可制成高性能的调制器和解调器。 它具有低门限特性,可以大大改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解调质量。 对所相环路的研究需首先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继而以模型为基础,用LabVIEW实现其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性能与指标,诸如跟踪、捕获等等。 1.1 LabVIEW概述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Workbench, 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是美国NI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 Company)推出的一种基于G语言(Graphics Language,图形化编程语言 )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 用LabVIEW设计的虚拟仪器可脱离LabVIEW 开发环境,最终用户看见的是和实际的硬件仪器相似的操作面板。 LabVIEW 为虚拟仪器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便捷轻松的设计环境。利用它设计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组建一个测量系统和构建自己的仪器面板,而无需进行任何烦琐的计算机代码的编写。 1.2 LabVIEW 工作环境 1.2.1 LABVIEW 的工作窗口 主要由两个窗口组成:一个是前面板开发窗口,用于编辑和显示VI前面板

基于matlab的二阶锁相环仿真设计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现代集成电路中,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电路模块。该模块用于在通信的接收机中,其作用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从其中提取某个时钟的相位信息。或者说,对于接收到的信号,仿制一个时钟信号,使得这两个信号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同步的(或者说,相干的)。其作用是使得电路上的时钟和某一外部时钟的相位同步,用于完成两个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即锁相。它是一个闭环的自动控制系统,它将自动频率控制和自动相位控制技术融合,它使我们的世界的一部分有序化,它的输出信号能够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也可以将之称为一个相位差自动跟踪系统,它能够自动跟踪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并且靠反馈控制来达到自动调节输出信号相位的目的。其理论原理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就已出现,至今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伴随着空间技术的出现,锁相技术大力发展起来,其应用范围已大大拓宽,覆盖了从通信、雷达、计算机到家用电器等各领域。锁相环在通信和数字系统中可以作为时钟恢复电路应用;在电视和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用作频率合成器来选择不同的频道;此外,PLL还可应用于频率调制信号的解调。总之,PLL已经成为许多电子系统的核心部分。 锁相环路种类繁多,大致可分类如下]1[。 1.按输入信号特点分类 [1]恒定输入环路:用于稳频、频率合成等系统。 [2]随动输入环路:用于跟踪解调系统。 2.按环路构成特点分类 [1]模拟锁相环路:环路部件全部采用模拟电路,其中鉴相器为模拟乘法器,该类型的锁相环也被称作线性锁相环。 [2]混合锁相环路:即由模拟和数字电路构成,鉴相器由数字电路构成,如异或门、JK触发器等,而其他模块由模拟电路构成。 [3]全数字锁相环路:即由纯数字电路构成,该类型的锁相环的模块完全由数字电路构成而且不包括任何无源器件,如电阻和电容。 [4]集成锁相环路:环路全部构成部件做在一片集成电路中。

probit模型与logit模型

probit模型与logit模型 2013-03-30 16:10:17 probit模型是一种广义的线性模型。服从正态分布。 最简单的probit模型就是指被解释变量Y是一个0,1变量,事件发生地概率是依赖于解释变量,即P(Y=1)=f(X),也就是说,Y=1的概率是一个关于X的函数,其中f(.)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若f(.)是累积分布函数,则其为Logistic模型 Logit模型(Logit model,也译作“评定模型”,“分类评定模型”,又作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是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属于多重变量分析范畴,是社会学、生物统计学、临床、数量 心理学、市场营销等统计实证分析的常用方法。 逻辑分布(Logistic distribution)公式 P(Y=1│X=x)=exp(x’β)/1+exp(x’β) 其中参数β常用极大似然估计。 Logit模型是最早的离散选择模型,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模型。Logit模型是Luce(1959)根据IIA特性首次导出的;Marschark(1960)证明了Logit模型与最大效用理论的一致性;Marley (1965)研究了模型的形式和效用非确定项的分布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极值分布可以推导出Logit 形式的模型;McFadden(1974)反过来证明了具有Logit形式的模型效用非确定项一定服从极值分布。 此后Logit模型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衍生发展出了其他离散选择模型,形成了完整的离散选择模型体系,如Probit模型、NL模型(Nest Logit model)、Mixed Logit模型等。模型假设个人n对选择枝j的效用由效用确定项和随机项两部分构成:Logit模型的应用广泛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概率表达式的显性特点,模型的求解速度快,应用方便。当模型选择集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当各变量的水平发生变化时(如出行时间发生变化),可以方便的求解各选择枝在新环境下的各选择枝的被选概率。根据Logit模型的IIA特性,选择枝的减少或者增加不影响其他各选择之间被选概率比值的大小,因此,可以直接将需要去掉的选择枝从模型中去掉,也可将新加入的选择枝添加到模型中直接用于预测。 Logit模型这种应用的方便性是其他模型所不具有的,也是模型被广泛应用的主原因之一。Logit模型的优缺点 Logit模型的优点是: (1)模型考察了对两种货币危机定义情况下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即利率调整引起的汇率 大幅度贬值和货币的贬值幅度超过了以往的水平的情形,而以往的模型只考虑一种情况。 (2)该模型不仅可以在样本内进行预测,还可以对样本外的数据进行预测。 (3)模型可以对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克服了以往模型只能解释货币危机的局限。 虽然Logit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往模型事后预测事前事件的缺陷,综合了FR模型中FR概率分析法和KLR模型中信号分析法的优点,但是,它只是在利率、汇率等几个主要金 融资产或经济指标的基础上预警投机冲击性货币危机,与我们所要求的一般货币危机预警还有所差异。所以仅用几个指标来定义货币危机从而判断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就会存在一定问题,外债、进出口、外汇储备、不良贷款等因素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 logit模型也叫Logistic模型,服从Logistic分布。 probit模型服从正态分布。 两个模型都是离散选择模型的常用模型。但logit模型简单直接,应用更广。 离散选择模型的软件很多,有limdep,elm、nlogit等。 spss18.0中能做2元和多元logit模型。 stata,sas,guass都能做logit模型。 入门级的软件是spss和elm,后者可以做多元logit和分层logit。但是elm必须购买注册号才能

锁相环基本原理

锁相环基本原理 一个典型的锁相环(PLL )系统,是由鉴相器(PD ),压控荡器(VCO )和低通滤波器(LPF )三个基本电路组成,如图1, Ud = Kd (θi –θo) U F = Ud F (s ) θi θo 图1 一.鉴相器(PD ) 构成鉴相器的电路形式很多,这里仅介绍实验中用到的两种鉴相器。 异或门的逻辑真值表示于表1,图2是逻辑符号图。 表1图2 从表1可知,如果输入端A 和B 分别送 2π 入占空比为50%的信号波形,则当两者 存在相位差?θ时,输出端F 的波形的 占空比与?θ有关,见图3。将F 输出波 形通过积分器平滑,则积分器输出波形 的平均值,它同样与?θ有关,这样,我 们就可以利用异或门来进行相位到电压 ?θ 的转换,构成相位检出电路。于是经积 图3 分器积分后的平均值(直流分量)为: U U=Vdd*?θ/π (1) Vcc 不同的?θ,有不同的直流分量Vd 。 ?θ与V 的关系可用图4来描述。 从图中可知,两者呈简单线形关 1/2Vcc 系: Ud = Kd *?θ (2) 1/2ππ?θ Kd 为鉴相灵敏度图4 F O o U K dt d =θV PD LPF VCO Ui Uo V A B F __F = A B + A B F B A

2. 边沿触发鉴相器 前已述及,异或门相位比较器在使用时要求两个作比较的信号必须是占空比为50%的波形,这就给应用带来了一些不便。而边沿触发鉴相器是通过比较两输入信号的上跳边沿(或下跳边沿)来对信号进行鉴相,对输入信号的占空比不作要求。 二. 压控振荡器(VCO ) 压控振荡器是振荡频率ω0受控制电压U F (t )控制的振荡器,即是一种电压——频率变换器。VCO 的特性可以用瞬时频率ω0(t )与控制电压U F (t )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未加控制电压时(但不能认为就是控制直流电压为0,因控制端电压应是直流电压和控制电压的叠加),VCO 的振荡频率,称为自由振荡频率ωom ,或中心频率,在VCO 线性控制范围内,其瞬时角频率可表示为: ωo (t )= ωom + K 0U F (t ) 式中,K 0——VCO 控制特性曲线的斜率,常称为VCO 的控制灵敏度,或称压控灵敏度。 三. 环路滤波器 这里仅讨论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如图5。 其传递函数为: 1 )(1 )()()(212+++== τττs s s U s U s K i O F 式中:τ1 =R1C τ2 = R2 C 图5 四. 锁相环的相位模型及传输函数 图6 图6为锁相环的相位模型。要注意一点,锁相环是一个相位反馈系统,在环路中流通的是相位,而不是电压。因此研究锁相环的相位模型就可得环路的完整性能。 由图6可知: R1 0640 V Kd KF(s)Ko/s i o e A -+

锁相环Simulink仿真模型

锁相环学习总结 通过这段的学习,我对锁相环的一些基本概念、结构构成、工作原理、主要参数以及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有了较清晰的把握与理解,同时,在仿真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对这段学习中对锁相环的认识和理解、设计思路以及中间所遇到的问题作一下总结: 1. 概述 锁相环(PLL )是实现两个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锁相环的基本部件有检相器(PD )、环路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VCO ),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2. 锁相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参数指标 锁相是相位锁定的简称,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位同步。若两正弦信号如下所示: 相位同步是指两个信号频率相等,相差为一固定值。 ) (sin )sin()()(sin )sin()('t U t U t u t U t U t u o o o o o i i i i i θθωθθω=+==+=

当i ω=o ω,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为一固定值, 不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两信号相位同步。 当i ω≠o ω,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不论i θ 是否等于o θ,只要时间有变化,那么相位差就会随时间变化而 变化,称此时两信号不同步。若这两个信号分别为锁相环的输入和输出,则此时环路出于失锁状态。 当环路工作时,且输入与输出信号频差在捕获带范围之内,通过环路的反馈控制,输出信号的瞬时角频率)(t v ω便由o ω向i ω方向变化,总会有一个时刻使得i ω=o ω,相位差等于0或一个非常小的常数,那么此时称为相位锁定,环路处于锁定状态。若达到锁定状态后,输入信号频率变化,通过环路控制,输出信号也继续变化 并向输入信号频率靠近,相位差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常数之内,则称环路此时为跟踪状态。锁定状态可以认为是静态的相位同步,而跟踪状态则为动态的相位同步。 环路从失锁进入到锁定状态称为捕获状态。 其他几个环路工作时的重要概念: 快捕带:能使环路快捕入锁的最大频差称为环路的快捕带,记为 L ω?,两倍的快捕带为快捕范围。 捕获带:能使环路进入锁定的最大固有频差,用P ω?表示,两倍的捕获带为捕获范围。 同步带:环路在所定条件下,可缓慢增加固有频差,直到环路失锁,把能够维持环路锁定的最大固有频差成为同步带,用H ω?, o i t t θθθθ-=-)()('o i o i t t t θθωωθθ-+-=-)()()('

锁相环工作原理

图2:加入锁相环后的图形 图1:未加入锁相环时的图形 锁相环最基本的结构如图6.1所示。它由三个基本的部件组成: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 振荡器(VCO)。 鉴相器是个相位比较装置。它把输入 信号S (t)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i Array (t)的相位进行比较,产生对应于两 S o 个信号相位差的误差电压S (t)。 e 环路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误差电压 (t)中的高频成分和噪声,以保证环 S e 路所要求的性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压控振荡器受控制电压S d (t)的 控制,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向输入信 号的频率靠拢,直至消除频差而锁定。 锁相环是个相位误差控制系统。它比较输入信号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产生电压来调整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以达到与输入信号同频。在环路开始工作时,如果输入信号频率荡器频率不同,则由于两信号之间存在固有的频率差,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势必一直在变化,结果出的误差电压就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这种误差电压的控制下,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也在变化。若器的频率能够变化到与输入信号频率相等,在满足稳定性条件下就在这个频率上稳定下来。达到输入信号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之间的频差为零,相差不再随时间变化,误差电压为一固定值,就进入“锁定”状态。这就是锁相环工作的大致过程。 以上的分析是对频率和相位不变的输入信号而言的。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在不断地变可能通过环路的作用,使压控的频率和相位不断地跟踪输入频率的变化。 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若输入FM 信号时,让环路通带足够宽,使信号的调制频谱落在带这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跟踪输入调制的变化。 对于锁相环的详细分析可参阅有关锁相技术的书籍。在此仅说明锁相环鉴频原理。可以简单控振荡器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跟踪误差可以忽略。因此任何瞬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ωv (波的瞬时频率ωFM (t)相等。 FM 波的瞬时角频率可表示为 假设VCO 具有线性控制特性,其斜率K v (压控灵敏度)为(弧度/秒·伏),而VCO 在S d (t)=0频率为ωo ’,则当有控制电压时,VCO 的瞬时角频率为 令上两式相等,即ωv (t)≈ωFM (t),可得

基于Matlab的数字锁相环的仿真设计

基于Matlab的数字锁相环的仿真设计 摘要:锁相环是一个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相位变化的闭环自动跟踪系统。它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的各个领域,并且,现在已成为通信、雷达、导航、电子仪器等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锁相环设计的复杂性,用SPICE对锁相环进行仿真,数据量大,仿真时间长,而且需进行多次仿真以提取设计参数,设计周期长。本文借助于Matlab中Simulink仿真软件的灵活性、直观性,在Simulink 中利用仿真模块搭建了全数字锁相环的仿真模型。先借助模拟锁相环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通过锁相环在频率合成方面的应用,先对模拟锁相环进行了仿真,对锁相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形象的说明。在模拟锁相环的基础上,重新利用仿真模块搭建了全数字锁相环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达到了设计的目的,验证了此全数字锁相环完全能达到模拟锁相环的各项功能要求。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锁定,Simulink,频率合成,仿真模块 1引言 1932年法国的H.de Bellescize提出同步捡波的理论,首次公开发表了对锁相环路的描述。到1947年,锁相环路第一次应用于电视接收机的水平和垂直扫描的同步。到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集成的环路部件、通用单片集成锁相环路以及多种专用集成锁相环路,锁相环路逐渐变成了一个成本低、使用简便的多功能组件,为锁相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提供了条件。锁相环独特的优良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被普遍应用于调制解调、频率合成、电视机彩色副载波提取、FM立体声解码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相应出现了各种数字锁相环,它们在数字信号传输的载波同步、位同步、相干解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功能以及简单易学的语言形式使Matlab在工程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系统建模与仿真方面,Matlab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动态系统仿真软件。利用MATLAB建模可以快速地对锁相环进行仿真进而缩短开发时间。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Matlab是英文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的缩写。1980年,时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Cleve Moler教授在给学生讲授线性代数课程时,为使学生从繁重的数值计算中解放出来,用FORTRAN语言为学生编写了方便使用Linpack和Eispack的接口程序并命名为MATLAB,这便是MATLAB的雏形。经过几年的校际流

锁相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锁相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 许多电子设备要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外部的输入信号与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利用锁相环路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PLL)。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部分组成,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8-4-1所示。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u D(t)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u C(t),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 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8-4-2所示。 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 (8-4-1) (8-4-2) 式中的ω0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u D为:

用低通滤波器LF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u C(t)。即u C(t)为: (8-4-3) 式中的ωi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θi(t)和θO(t)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 即(8-4-4) 则,瞬时相位差θd为 对两边求微分,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 (8-4-6) 上式等于零,说明锁相环进入相位锁定的状态,此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u c(t)为恒定值。当上式不等于零时,说明锁相环的相位还未锁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率不等,u c(t)随时间而变。 因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如图8-4-3所示,该特性说明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ωu以ω0为中心,随输入信号电压u c(t)的变化而变化。该特性的表达式为 上式说明当u c(t)随时间而变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ωu也随时间而变,锁相环进入“频率牵引”,自动跟踪捕捉输入信号的频率,使锁相环进入锁定的状态,并保持ω0=ωi的状态不变。 8.4.2锁相环的应用 1.锁相环在调制和解调中的应用 (1)调制和解调的概念

数字锁相环原理 应用

数字锁相环原理及应用 .全数字锁相环结构及原理 图1 数字锁相环路的基本结构 (1)数字环路鉴相器(DPD) 数字鉴相器也称采样鉴相器,是用来比较输入信号与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它的输出电压是对应于这两个信号相位差的函数。它是锁相环路中的关键部件,数字鉴相器的形式可分为:过零采样鉴相器、触发器型数字鉴相器、超前—滞后型数字鉴相器和奈奎斯特速率取样鉴相器。 (2)数字环路滤波器(DLF) 数字环路滤波器在环路中对输入噪声起抑止作用,并且对环路的校正速度起调节作用。数字滤波器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引入数字环路滤波器和模拟锁相环路引入环路滤波器的目的一样,是作为校正网络引入环路的。因此,合理的设计数字环路滤波器和选取合适的数字滤波器结构就能使DPLL满足预定的系统性能要求。 (3)数字压控振荡器(DCO) 数控振荡器,又称为数字钟。它在数字环路中所处的地位相当于模拟锁相环中的压控振荡器(VCO)。但是,它的输出是一个脉冲序列,而该输出脉冲序列的周期受数字环路滤波器送来的校正信号的控制。其控制特点是:前一采样时刻得到的校正信号将改变下一个采样时刻的脉冲时间位置。 全数字锁相环工作原理 全数字锁相环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1) 设输入信号 u i (t) 和本振信号(数字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u o (t) 分别 是正弦和余弦信号,他们在数字鉴相器内进行比较,数字鉴相器的输出是一个与两者间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u d (t)。 (2) 数字环路滤波器除数字鉴相器输出中的高频分量,然后把输出电压u c (t)

加到数字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数字压控振荡器的本振信号频率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两者频率不一致,则数字鉴相器的输出将产生低频变化分量,并通过低通滤波器使DCO的频率发生变化。只要环路设计恰当,则这种变化将使 本振信号u o (t) 的频率与数字鉴相器输入信号u i (t) 的频率一致。 (3)最后,如果本振信号的频率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完全一致,两者的相位差将保持某一个恒定值,则数字鉴相器的输出将是一个恒定直流电压(忽略高频分量),数字环路滤波器的输出也是一个直流电压,DCO的频率也将停止变化,这时,环路处于“锁定状态”。

MC145162锁相环(中文)

Motorola MC145162/D (CMOS)翻译——中文 福州大学林仁杰翻译一、简介 MC145162(可编程的双PLL(锁相环)频率合成器),最高频率可达到60 MHz 和85 MHz 。适合配合MC3361,MC3362,MC2833等调频发射接收模块的使用,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CT-1制式的无绳电话。同样适用于需要60 MHz以下的频率其它产品。 MC145162-1是MC145162的高频版本,工作频率高达85 MHz。 通过MCU的串行接口,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操作它的完全可编程的接收、发射、参考、辅助参考计数器。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可使用于任何CT-1制式的无绳电话。本元件的发射环和接收环各有一个独立的相位检测器。一个共用的参考晶体,驱动两个独立的参考频率计数器,为发射环和接收环提供了独立的参考频率。如果有需要的话,辅助参考计数器可以让我们为发射环和接收环选择一个额外的参考频率。 二、参数范围 工作电压范围:2.5 到5.5 V。 工作温度范围:–40 到+75℃ 功耗:3.0 mA @ 2.5 V最大工作频率: MC145162 - 60 MHz @ 200 mV p–p, VDD = 2.5 V MC145162-1 - 85 MHz @ 250 mV p–p, VDD = 2.5 V 可选3线或者4线的串行接口。内置MCU时钟输出,值为参考晶体的频率÷3/÷4可选。可由MCU的MCUCLK脚控制省电模式。内置的参考晶体,支持外置的晶体可达16.0 MHz。参考频率计数器的分频范围:16-4095 辅助参考频率计数器的分频范围:16-16,383 发射计数器的分频范围:16-65,535 接收计数器的分频范围:16-65,535 三、管脚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