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一: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精选及答案】ass=txt>(江苏南京)

古镜

(宋)沈括

①[甲]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

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

②③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

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

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收人而今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

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

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

什么?(2分)

9.(2分)a

10.(2分)b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

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

12.(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精湛(高超)(1分)(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江苏无锡)

(一)(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

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

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

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

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

①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

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

②果乱,内徒,或为寇钞。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

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

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谢之谢:▲ ②监试者异之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窃:▲ ④以病去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7.(2分)a(因为)

8.(2分)c

9.(4分)①谢:道歉。②异:认为??奇特(奇异)。③窃:私下。

④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

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

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和“为”)

(江苏扬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①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

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

明日,令铨持竹.

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少加夏楚④,

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儿怠,则..

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②

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

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

(2)苦儿幼不能执笔( ) .

(3)无误,乃已.( )

(4)与轧轧相间.(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抱铨坐膝上教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而.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则少加夏楚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以胸温儿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

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10.(1)每天(2)苦于(3)停止(4)间杂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

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

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

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

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

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江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

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

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

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狱()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

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

天下吗?

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

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

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广东梅州)

祁奚请老(4分)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

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

以为国尉④?”祁奚对..

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

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

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d.孰可以为国尉(谁)..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

a.任人唯贤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d.谦虚谨慎

10.a 11.d

(湖北天门)

文言文阅读(10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

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

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

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

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c.先天下之忧而忧.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d.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凄神寒骨(凄:凄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4分)

12.b(2分) 13.d(2分) 14.(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

他性情坚忍,从而增长他的才干。(1分) (2)几个人在一起走,其

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分)

15.为景公解疑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4分)

(湖北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

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

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

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闻:听说

b.及见之及:等到

c.趋焚之趋:追逐

d.长必好之好:喜欢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

d.以光先帝遗德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

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

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11.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8.c;9.d;10.c 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

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湖北宜昌)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

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

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①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

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

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

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

【篇二: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

叙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15营口

(一)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完成19~24题。(22分)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

房子十分相似,但

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

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

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

枝头缀满红艳、甜美

的果实。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

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

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

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

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越不高兴,为

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

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

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

家的庭院。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

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

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

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

边枝条上的苹果,他

很沮丧。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

面写着“谢谢”,署名“胡

安”。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

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

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

的苹果是你的吗?”艾

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

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

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

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

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

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

“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

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

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

过了栅栏,胡安又那

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

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

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

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

他家院子,狗却不会

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但胡安为

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

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艾尔说。市长说:“可是,

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

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

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a微风下,

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

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

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

起来:“你喜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

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

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

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

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

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

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

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

米饭和玉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

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b说完,艾尔

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

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

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19.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3分)

20.阅读选文②~?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

完整。(4分)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1)——(2)——艾尔到

胡安家考

察,得知真相。

21.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4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22.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4分)

我选处,表达效果:

23.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请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写出两点即可)(4分)

2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幸福喜欢捉迷藏。我

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

来,引诱我们前去找寻它。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

忆中找寻它。”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

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

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着。

幸福在哪里?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

在自己的手中了呢?请联

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获得幸福。(不少于50字)

19.参考答案: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1分),也指善良、宽容消

除了二人的隔阂(1分),

给栅栏两边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1分)。(计3分) 20.参考答案:(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2分)。(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

向市长投诉(2分)。(计4分)

21.参考答案:(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

恼火的心理(2分)。

(2)表现了艾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2分)。(计4分) 22.参考答案:a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2分)。写微风中苹

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

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

时内心微妙的变化(1

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b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分),细致、生动

形象地描写出艾尔此时因被邻居感动而心甘情愿送给邻居最好的苹

果的幸福心理(2

分)。(计4分)

23.参考答案:①善良宽容,例如艾尔建高高的栅栏,但胡安仍然把

伸过栅栏的苹果做成蛋

糕感谢他;当艾尔来考察时,胡安热情邀请他共进晚餐。②懂得感恩,例如胡安因为艾尔的

苹果树给他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他让妻子做苹果蛋糕感谢艾尔。③

知足快乐,例如胡安看到

苹果树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就感到无比幸福、快乐。(围绕人

物的性格或品质分析,角

度正确,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计4分)

24.参考示例: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摆正心态,对于生活不能奢求;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幸

福的慧眼,亲人的细心呵护、朋友的温馨话语、师长的真诚帮助等

都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其

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能够联系生活

实际,言之成理,表述清

楚即可。计3分)

2015柳州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

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

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

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

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

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

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

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

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

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

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

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

“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

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

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

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

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

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

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

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

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

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

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17.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18.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

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分)。

21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

“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2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

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

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23.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1分);林老师用巧妙

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

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015嘉兴

(一)其实很简单(17分)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

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

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

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

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

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

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

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

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

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

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

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

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

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小伙犹豫道:

“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2013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戴希)

5.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4分)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①,围

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②,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

后才真相大白。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2分) 7.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3分)

8.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

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5分)

【篇三:201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ass=txt>(一)人生的标点符号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

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

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

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

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

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

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

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

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

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

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

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

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

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

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

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

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

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

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

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

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

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

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

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

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

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

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

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

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

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8.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至少写3 伟(3 分)

答:

9.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 3 分

答:

10.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

11.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 3 分)

答:

1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不超过50 字)( 4 分)

答:

答案

(一)

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

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

5.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

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8.( 3 分)答案示例:女儿送给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父亲给我们送钱来。/我送书及戏票给父亲。/小男孩为他的父

亲准备节日礼物。

9.( 3 分)反复夸孩子“懂事”,反衬“我”作为孩子的不懂事。

10.( 3 分)有儿子送的戏票可以陪“我”那喜欢看戏的母亲看戏了;可以把儿子写的书带回去给庄上人翻翻。

11.( 3 分)渐愧、内疚及自责。 12. ( 4 分)答案示例:第①段

写小男孩的语句:“……给我吧!”他立即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把给父亲的礼物看得非常神圣,不容侵犯。突出

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及对父亲的爱。第②段写父亲的语句:“在裤兜

里摸了半夭,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通过对父亲摸钱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藏得非常安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周到细致的

关心。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50篇(含答案)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50篇(含答案)阅读理解题目 1. 题目: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是一首宋词,请阅读词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问题: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桃花笑春风。 2. 题目: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秋天到了,一阵阵凉风吹过大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叶铺满了地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拾起落叶,投进了空中,享受着秋天的乐趣。 问题:短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拾起落叶并投进空中? 答案:他们想享受秋天的乐趣。

3. 题目: 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小明的爱好是玩乐高积木,他可以花很多时间搭建各种有趣的模型。他喜欢动手,也喜欢思考如何组装。小明相信通过玩乐高积木,他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问题:小明为什么喜欢玩乐高积木? 答案:他相信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4. 题目: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高山上的空气清新宜人,森林中的鸟儿欢快地歌唱着。小明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他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学会了如何爱护环境。 问题:小明通过来到高山上的体验学到了什么? 答案:他学会了如何爱护环境。 5. 题目:

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星期六是小明最喜欢的一天。他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玩耍,可以放风筝、骑自行车、吹泡泡。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问题:星期六是小明最喜欢的一天吗? 答案:是。 ... 50. 题目: 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小明主动参加了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他和其 他志愿者一起清理了公园内的垃圾,同时也给人们发放了环保手册,让大家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问题:小明为什么要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 答案:为了保护环境,让大家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 一、阅读理解训练题 1.(2020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 ..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中考语文阅读题含答案】 s=txt>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从容淡定 陈旭 ①“从容淡定”这词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作为 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 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等,无不表现 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 主体 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 心傲骨。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 以有进有 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 就 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西南北八 面来风”。 “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 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 儿耽搁。 这在管理学上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但能否真正做到“从 容淡定”, 更关乎后天修养。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 存在,有

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 急吼吼、 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 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 儿什么。说到底, 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 育学、 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 学史,一 是中国文学史,都可说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他还是新“红学派”——考 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 ⑧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华文化巨匠,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人们怎么看待他,他始终都坚持“从容淡定”。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乱纷纷, 先把自己铸炼成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阅读第②段,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两位名人的名言。(4分) 3.文中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做到“从容淡定”需要哪些条件?(4分) 4.具体说说文章第⑥段引用古话“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的作 用是什么? 5.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案】1.从容淡定是人应该具备的情怀和精神境界。(意合即可) 2.恰当即可。示例: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每 句2分) 3.不急躁的先天性格,良好的后天修养。(每点2分) 4.形象具体(通俗)(1分)地反映出时下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 利的现象,(2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5.不管这个世界怎样浮躁喧嚣,(1分)我们首先得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从容淡定。(2分)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练习题一 (一)阅读《运动提高孩子智力》,回答15-l7题(7分) 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有氧运动后神经生长因子也会增多。 ⑥但是,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 ..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3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一: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精选及答案】ass=txt>(江苏南京) 古镜 (宋)沈括 ①[甲]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 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 ②③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 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 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收人而今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 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 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 什么?(2分) 9.(2分)a 10.(2分)b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 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 12.(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精湛(高超)(1分)(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江苏无锡) (一)(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 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 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 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 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 ①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 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

中考阅读题语文含答案

中考阅读题语文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一) ①上海是一种性格,脱俗得似乎少了点随和;是一派骄傲,金融贸易发达却疏远了古风的清雅;倒是被历史沉淀得极其厚重,需要的是现代化的进取。而宜昌则是一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既儒又法、既古老又新奇的风格。她古朴得认真,她进取得豪气。 ②你可以撑一把油纸伞,迎着迷蒙的细雨,去屈原故里、昭君墓前,寻觅历史文明的拓片与遗址。一颗忠诚祖国的心在那片古地随风高飞、远逝、神游,或听村老细说先烈事迹,或在空灵中洗涤尘世的浮躁与艰辛,禅悟生命的真谛。清江是湖北境内最后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乘渔家的木舟在清江的绿波中荡漾的销魂劲儿,绝不亚于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在康桥的柔波里”“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清江河畔的土家族人,不问今夕何夕,捕鱼、耕猎、做小买卖,朴素到骨子里,只是偶尔高歌,偶尔起舞,与山林为伴,以水潭为,和祖先,向自然诉谈。或许你会讲,清江寂寞了点,但何尝不是寂寞让清江一直保持着圣洁与魅力呢?立足覆舟山下、长坂坡前,遥想子龙神勇、翼德雄风,不觉意气风发。闲坐扬子江边、西陵峡口,半壁桃花随风招摇,与挚友神侃于此,把酒问天,指点江山,别有一番情趣。 ③“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昔日的千里险滩,凭**人的英雄气魄,起一川平湖,神话已非神话了。有天时———党和国家的支持;有地利———让全球羡慕的水资源;有人和———多少人为宜昌感动,对三峡瞩目,又有多少人为了三峡工程,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而移民他乡。只凭那厚重的历史风情就够世人缅怀的了,单凭一个葛洲坝就够世人惊叹的了,而如今的三峡大坝既是全国的焦点,也是全球的焦点。谁道宜昌只会沉醉在历史的殊荣中,谁说宜昌只会沿着古人的足迹溯古遁世?宜昌更懂进取,更懂改革与发展,宜昌是沿江开发区的一位领袖,ruì智而豁达,豪气且谨慎。 ④漫步在宽宏富丽的夷陵广场,四周彻响着音乐,高压喷泉在彩灯倩影上骤腾骤落,一群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踏歌曼舞,或游嬉其间,一时间你会顿觉花好,草好,灯好,人更好。宜昌人一派儒风,这是一种德性———山水人文所养育的德性。现代文明只有依附如此的底蕴,才让人更觉舒畅,让人油然生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El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________,________。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修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忍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或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亭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忍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作为中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中考被视作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试题涵盖了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通常会涉及到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常识、掌握方法,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下将提供一些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供各位学生参考。 试题一: 所谓“感恩”,就是从自己真正的内心出发,对别人的好意有所体会,生出一种感激的情感,从而产生相应的感恩言行。而这中间,首要的环节就是“体恤”。 所谓“体恤”,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关注他人的感受、需要,认真对待他人的事情,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关怀,从而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体恤的人,会做事情更加周全细致,说话更加得体得体,处世更加明辨是非、公正无私。

1. 什么是感恩? 2. 体恤的重要性是什么? 3. 什么样的人会体恤? 答案: 1. 感恩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对别人的好意有所体会,产生感 激之情的心理状态。 2. 体恤的重要性在于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提升自己的人 际交往能力。 3. 体恤是一种人性,认真对待他人的事情,关注他人的感受、 需要,做事更加周全细致,说话更得体,处世更加明辨是非、公 正无私的人才会体恤。 试题二: 很多年前,南京大学的一位外教曾把一本英文小说给我推荐, 他说,这本小说虽然是写虚构情节,但正是因为这样,它才能准

确地反映出澳大利亚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这位老外用他自己的观察来证明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1. 拿小说来研究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有什么好处? 2. 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指什么? 答案: 1. 拿小说来研究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文知识,借此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研究,更好地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认知广度。 2. 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指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和事件之间的复杂性,这种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变化性,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

202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及答题

202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及答题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谋战 春秋时,晋平公①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②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③酌④。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⑤彻⑥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⑦曰:“能为我奏成周之乐⑧乎?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⑨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

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 仲尼闻之曰:“不越樽俎⑩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觞(shāng):古代盛酒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以酒招待。③樽:酒杯。④酌:斟酒、饮酒。⑤晏子:即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⑥彻:同“撤”,撤去。⑦太师:同“大师”,中国古代乐官之长。⑧成周之乐:周天子所享用的乐曲。⑨瞑臣:眼睛失明之臣。齐国乐官太师以“瞑臣”自称,是自谦之意,未必是盲人。⑩樽俎:即盛酒肉的器具,这里指筵席。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 ) (2)臣故不从也(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景公觞之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 B.谓太师曰晏子之谓也 C.晋平公欲伐齐齐未可伐 D.不悦而起舞而折冲千里之外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2)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阅读一百天 01 月白班级姓名议论 一、古诗词阅读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作者是时期(人名)。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率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B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等景色,次写海面上的汹涌澎拜,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述秋风吼叫、惊涛拍岸的情形,是作 者的想像。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述大海吞吐日月、包括星汉的壮阔景 象,表现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弘大的理想。 3、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二、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庙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竞不能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够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狂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够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但是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 (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录》) 4、用现代汉语表述以下语句中重点字的意思。 ①二石兽并沉焉并: ②尔辈不能够究物理物理: 5、用现代汉语表述以下语句的意思。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但是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6、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谬的,而‘河老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依照文意,用自 己的话简要回答。 7、经过本文你获取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述文阅读 我长大了

精选中考阅读理解100篇附答案

精选中考阅读理解100篇附答案 1-20 (1) The Weather (选自广州) In winter the weather in England is often very cold.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re are sometimes cold days, but there are also days when the weather is warm. The weather is usually warm in summer. It is sometimes hot in summer, but it is not often very hot. There are often cool days in summer.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over 27℃, English people say it is ho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bout 21℃, they say it is warm. In the north of Europe it is very cold in winter. In the south of Europe the summer is often very hot. In the south of Spain(1)and in North Africa(2)the summer is always hot. Water freezes(3)at 0℃. When water freezes, it changes from a liquid(4)into ice. Water boils(5)at 100℃. When water boils, it changes from a liquid into steam(6). Notes: (1)Spain/speIn/n. 西班牙(2)Africa/`frIk/n.非洲(3)freeze/fri:z/v.结冰(4)liquid/`lIkwId/n.液体(5)boil/bIl/v.沸腾;(水)开(6)steam/sti:m/ n.蒸汽 1.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in England? A.Very hot. B.Warm. C.Cool. D.Both A and C. 2.What do you think “the north of Europe" means? A.A part of a country. B.The capital of Europe. C.A country in the north of Europe. D.A part of Europe. 3.When water freezes, it changes from into. A.water, ice B.water, steam C.steam, ice D.ice, water 4.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A.the weather in Europe B.the weather in England C.some knowledge of the temperature D. three states of water 答案:1—4 DDAC (2) The Artist and the Beggar(1)(选自成都) An artist was coming home by train one day. He hadn’t much money but was very kind. He gave his last few coins(2)to a beggar, but he saw another one, and forgot that he didn’t have any money in his pockets. He asked the man if he liked to have lunch with him, and the beggar, of course, agreed. So they went into a small restaurant and had a good meal. In the end, the artist could not pay the bill(3), and the beggar had to do so. The artist felt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原文及答案详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原文及答案详解 阅读理解题作为中考语文备考的主要阅读资料,是同学们关注的重点。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原文及详解,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中考语文语文阅读理解及标准答案详解 一窠①八哥的谜(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奇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消失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查找。果真,听到了一丝儿很_A_(zhìnèn)而悦耳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微小的声音找去,最终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地窖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②肯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奇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信任自己会手扣着脚登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每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

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抵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嘹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唱歌。八哥的歌,肯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_B_(cūcāo)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行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知我,天亮前后,他观察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肯定就是八哥一家。我难过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观察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③把抱成团儿的蜂当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肯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信任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处处查找,没有发觉八哥的踪影。它们到底飞到什么地方?莫非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远的北山上?是的,肯定飞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