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_原则的探讨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_原则的探讨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_原则的探讨

零件清洗工艺规范

零件清洗工艺规范 1.需要清洗的零件 1.1凡本公司和外协加工的所有阀门零件(不含非金属零件)。 1.2需要清洗的标准件、外购件。 2.基本要求 2.1清洗前检查零件是否有毛刺、氧化皮、焊渣、铁豆等,如有应清除干净。 2.2阀体、阀盖内腔及零件的盲孔内不得有铁屑及其他异物。 2.3操作者应轻拿轻放,按顺序将被清洗件放置于清洗机进口处的输送筋板上,依次通过清洗机。 2.4被清洗零件不得堆放、不得叠压进入清洗机。 2.5被清洗零件不得带包装物进入清洗机。 2.6被清洗零件体积小于输送筋板缝隙的应将零件摆放在铁网状的容器内。 3.操作方法 3.1使用前须知: 3.1.1首次使用本机前,操作者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本机结构、性能、操作和保养等方面的情况。 3.1.2本机应有专人保管和使用,以利维护和保养。 3.1.3使用前应接好地线,使设备可靠接地。 3.1.4严格按规定好的顺序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3.1.5在本机操作过程中操作者不得离开,因故离开时,应切断电源。 3.1.6工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液位情况,必要时加注。 3.1.7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停车,进行检查和维修,作到不带故障运行。 3.2准备 3.2.1按维护和保养的润滑要求,及时加油。 3.2.2及时清除各滤网上的污垢,必要时更换清洗液,并清除箱底沉淀污垢。 3.2.3在清漂洗水箱里加好水,一般水面离水箱上平面距离为120mm,并按比例配清洗剂(一般比例为3∽5%,本机清洗水箱容积为0.4m3。漂洗水箱容积为0.4m3),如使用粉末清洗剂应搅拌均匀,在漂洗水箱中加防锈剂(3∽5%)。 3.2.4在机身接地处接好接地线。 3.2.5分别调定清洗、漂洗液温度计,通常为50℃∽60℃,最高不超过70℃。 3.2.6将QFO拨至“合”位置。 3.2.7将钥匙开关拨到“开”位置。 3.2.8将QF1、QF2、QF3、QF4、QF5、QF6、QF7、QF8、QF9、拨至“合”位置。 3.2.9按SB通电钮 3.2.10将SK15清洗加热钮将清洗液加热。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文物保护法知识题

1.文物工作应当贯彻()的方针。 A保护为主,抢救第一、B有效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C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D加强保护,改善管理 2.《天津市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规章、D地方性法规 3.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所有。 A谁发现归谁、B集体、C个人、D国家 4.可移动文物可以分为()。 A一级文物,二级文物、B 珍贵文物,一般文物、C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D 出土文物,流散文物 5.为了科学研究进行的考古发掘,提出申请的时间是每年的()。 A第一个季度、B第一个月、C第二个季度、D任何时间 6.()主管全国文物保护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各级文物行政部门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实施的时间是()。 A2002年10月28日、B2003年5月13日、C2004年1月1日、D2003年7月1日 8.对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时应遵守的原则是()。 A加强保护的原则、B抢救第一的原则、C 不得损毁文物的原则、D不得改变文物的原状的原则 9.行政法规制定的机关是()。 A国务院、B 全国人大常委会、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D 国务院各部委 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原址重建的,应当报()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C国务院、D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

11.望海楼的标志说明牌应当由()树立。 A国务院、B天津市人民政府、C国家文物局、D天津市文物局 12.盗窃文物罪的最高刑是( )。 A死刑、B无期徒刑、C死刑缓期两年执行、D有期徒刑 13.涉外考古发掘的审批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文物局、C中国社会科学院、D文化部 14.天津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处。 A 4、 B 6、 C 7、 D 8 15.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年。 A 1 、 B 2 、 C 3 、 D 4 16.馆藏文物出境展览,最长不能超过()年。 A 1 、 B 2 、 C 3 、 D 4 17.下面()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劝业场、B利顺德饭店、C南开学校、D天妃宫遗址 18.抢救性考古发掘应当在开工之日起()内补办考古发掘手续。 A10日、B15日、C10个工作日、D15个工作日 19.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完成考古发掘后,()提交考古发掘报告。 A自考古发掘完成后30个工作日、B自考古发掘完成后3年内、C自完成考古结项报告后30个工作日、D自完成考古结项报告后3年内 20.注册文物拍卖企业应当有()以上注册资金。 A200万、B2000万、C100万、D1000万 21.文物商店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记录,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保存()年。 A 5年、 B 15年、 C 75年、 D 20年

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综述

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综述 在数千年遗留的传世品和出土青铜器中,有些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结构的缺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部分出土的青铜器甚至破烂不堪。要使这类受腐蚀的青铜器能够长期的保存下去,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其损害因素,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尽快对受损器物进行修复。 一、青铜器锈蚀的特性 青铜器一般指铜锡合金,也有部分为铜、锡、铅合金。青铜硬度大、熔点低,便于铸造,耐腐蚀性能好,既实用又能长久保存。因每件青铜器成分不同及所处环境不同,其腐蚀原因及产物也不相同。青铜器有害锈的腐蚀机理相当复杂,例如常年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接触到相应的气体和盐类、水分后,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逐渐腐蚀生成锈层。铜器和氧接触后生成氧化亚铜,进而又生成氧化铜,有些青铜器在埋入地下之前,表面已有一层氧化铜。一些青铜器在地下由于接触到溶解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便会形成碱式碳酸铜或蓝铜矿。如果青铜的含锡量高,那么锡则又转化为呈光滑的灰绿色锈氧化锡。然而氧化铜与地下盐、酸、水、氧接触又可以转化为碱式氯化铜,即疏松膨胀的“粉状锈”,氧和水仍可浸入其中,促使青铜器的腐蚀产物不断的扩展和深入,直至青铜器溃烂、穿孔,被文物界称之为“青铜病”。从青铜器的表面看似乎是鲜艳的绿色粉状锈,其实不然,用工具轻轻剔开粉状锈,立即看到其下是绿色的锈层,再往下是褐红色锈层,继续往下还是绿色锈层,最里面一层是灰白色蜡状氯化亚铜,

它有时可蚀穿青铜器壁。如果把氯化亚铜挖出来,接触了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便会继续腐蚀青铜器,并且会感染周围的青铜器,迅速蔓延而使青铜器毁掉。 通过对青铜器基体质地和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使我们对腐蚀产物的实质有了明确的结论,如从感官上通常所称的糟糠锈,经过取样分析得知,成分为碱式氯化铜或氯化亚铜,即通常所说的有害锈或粉状锈。 二、青铜器的保护 保护腐蚀青铜器的基础是对导致其腐蚀劣化的原因和青铜器腐蚀机 理的研究。可以看出,青铜器所处环境中,只要外界条件有利,环境中的氯离子就会对器物造成损害。对于一般青铜器的保护处理,就是对氯化亚铜进行机械和物理、化学的清除处理。 为了维持古代青铜器的原貌,应具体分析每个青铜器受腐蚀损害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措施。 1、传统去锈法 (1)醋酸水溶液去锈 对于铜器的底子较好,且有一定硬度,但被锈色包住器物表面的现状,可使用此法。具体操作是:用70%醋酸水溶液(蒸馏水)浸泡铜器,用软尼龙刷刷洗去锈。 (2)酸梅糊去锈 其操作方法是:将锈蚀的青铜器先用稀醋酸溶液浸没除去油泥,然后再涂一层乙酸,糊上酸梅糊进行去锈。酸梅糊由酸梅500克、冰醋酸250克、硫酸铜100克组成,三者混合搅匀呈糊状。对于那些被水浸

机械零件的损坏原因及处理方法

机械零件的损坏原因及处理方法 (1)零件的腐蚀损坏 为了预防零件的腐蚀,常常用耐腐蚀的材料(镍、铬、锌等)镀敷于金属零件表面,或在金属零件表面涂油,在非金属零件表面涂防腐蚀的油漆等方法,防止零件与有害介质直接接触。用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的办法,也可减少零件表面的电位差。 (2)零件的疲劳损坏 表现形式:断裂、表面剥落 处理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洁度,采用比较缓和的断面过滤,以减少零件的应力集中。此外,利用渗碳、淬火等方法,提高零件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零件的磨擦损坏 为了减少磨料磨损量,在农机工作部件上尽量采用耐磨材料,设计农业机械工作部件的形状时,也尽量减少它的磨擦阻力。例如,使用高含锰量和稀土合金制造土壤加工部件,在犁壁上涂敷耐磨材料(如聚氟乙烯);使用滚子犁把与土壤的滑动磨擦改变为滚动磨擦等,都相对地减少了磨料磨损量。 农机零配件修理常用方法 (1)调整换位法:将已磨损的零件调换一个方位,利用零件未磨损或磨损较轻的部位继续工作。 (2)修理尺寸法:将损坏的零件进行整修,使其几何形状尺寸发生改变,同时配以相应改变了的配件,以达到所规定的配合技术参数。如东方红—75(54)拖拉机的气缸磨损后,可以按修理尺寸镗磨直径加大0.25、0.5、0.75、1.0或1.25毫米,同时配用相应加大尺寸的活塞和活塞环等。 (3)附加零件法:用一个特别的零件装配到零件磨损的部位上,以补偿零件的磨损,恢复它原有的配合关系。 (4)更换零件与局部更换法:当零件损坏到不能修复或修复成本太高时,应用新的零件更换;如果零件的一个部位局部损坏严重,可将损坏部分去掉,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部分,用焊接或其它方法使新换上部分与原有零件的基体部分连接成一整体,从而恢复零件的工作能力。 (5)恢复尺寸法:通过焊接(电焊、气焊、钎焊)、电镀、喷镀、胶补、锻、压、车、钳、热处理等方法,将损坏的零件恢复到技术要求规定的外形尺寸

机械零件清洗的种类

机械零件清洗的种类 机械零件清洗的种类(1)擦洗。将零件放入装有柴油、煤油或其他清洗液的容器中,用棉纱擦洗或用毛刷刷洗。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但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小型零件。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汽油,因其有溶脂性,会损害人的健康且易造成火灾。 (2)煮洗。将配置好的溶液和被清洗的零件一起放入用钢板焊制尺寸适当的清洗池中,用池下炉灶将其加温至80~90 ℃,煮洗3~5 min即可。 (3)喷洗。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清洗液喷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此方法清洗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但设备复杂,适于清洗形状不太复杂、表面有严重油垢的零件。 (4)振动清洗。将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振动清洗机的清洗篮或清洗架上,并浸没在清洗液中,通过清洗机产生振动模拟人工漂涮动作和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去除油污。 (5)超声清洗。靠清洗液的化学作用与引入清洗液中的超声波振荡共同作用,以去除油污。 工业清洗的分类(一)高压清洗机清洗 使用高压清洗机是最为普遍的工业清洗方法,其实也是一种物理清洗方法之一,但目前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一分支。其清洗方法就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冲击污染的表面,从而使覆盖层剥离。高

压清洗机压力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广,300~2000bar不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选择不同的压力来满足工作的需求。 (二)物理清洗的方法 使用机械工具产生振动等使被请洗对象的表面覆盖层脱落。比如,我们采用钻头疏通管道,超声波清洗机去除机械零件的污物等等,这都属于机械清洗的范畴。 (三)化学清洗的方法 表面污染物或覆盖层和清洗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顺利地消除干净。比如,我们采用酸洗的办法来清除水垢,我们在进行化学清洗时,为不使清洗对象在不受腐蚀或使腐蚀速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我们一般要加适量的缓蚀剂,从而能保护好被清洗的对象。 (四)除了上述清洗的方法外,在工业清洗中还有消毒、灭菌的清洗以及特殊清洗方法等。 机械零件的分类方式第1类主要用于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或经多次装配后,其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这主要应用在精密仪器、仪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 第2类主要用于普通的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要求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25%,要求有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其主要应用在如机床、工具、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孔,还有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的轮齿工作面等。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 摘要:文物保护科学属于文理科相互交织的一门技术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的研究、对文物材料性质进行的研究以及对文物修复技术进行的研究。本文对文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和论述,也就是对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材料性质首先要进行研究,这样才可以掌握文物“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才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法。同时对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的内容也进 行讨论。文物保护原则主要是对文物保护进行具体的理论实践指导。本文在对文物原状不进行改变的前提下,对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和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原则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文物保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给考古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science of cultural relics belongs to a technical science interlacing the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for cultural rel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research methods for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science, namely firstly studying the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文物保护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

文物保护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 作者:张小朋日期:2010-08-07 1. 文物保护的内容 传统的文物保护是对书籍字画装裱、青铜器铁器的修复加固、陶瓷器文物的补配粘接等传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物保护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文物保护的主要对象是文物,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其中借鉴应用到学科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冶金、铸造、光学、声学、信息论等。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文物保护的范畴更加丰富扩大,其研究类型也是多种多样1。 1)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结构,为文物保护、文物考证(判明产地和真伪等)、文物修复和复制等提供依据。 2)探索文物裂变机理,研究组织或延续文物裂变的技术措施,提高文物抵御自然因素(如潮湿、空气污染、光辐射、虫蛀、霉变、盐腐败、氧老化等)损害的能力。 3)剖析文物的古代工艺之迷,如秦代青铜剑表面铬层的镀制和汉代铜镜黑漆的形成。 4)查明文物的地下埋藏环境,如接触介质的成分和性质等,以便对文物的变化和保存条件进行分析。 5)对文物现有的保护环境进行监测,如测试空气的污染情况,以便了解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6)测定文物年代,如用碳-14法和氨基酸消旋化测定法对文物进行断代。 7)制造优良的文物保护材料,提供尽量简便的使用工艺,为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和仿制服务。

广义上的文物保护应用还包括: 8)文物的安全防范监控:利用视频、传感器、网络通信、消防等设备保障文物本体的安全。 9)考古信息管理:在考古学文献检索、考古学资料信息管理、考古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以达到田野考古工作的合理进行,考古资料的科学阐述2。 10)保护类文化遗产遗址的管理监督:利用法律、行政的手段封闭式地保护文化遗产遗址,这是当前对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 2. 文物保护信息化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需求主导、信息共享”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文物保护、服务于社会公众、服务于管理决策,为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指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已有的充分利用,欠缺的逐步完善,没有的抓紧建设。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通盘考虑,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 需求主导、信息共享是指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服务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体系,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资源共享。为全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物信息服务。

青铜器做旧方法

青铜器做旧方法 sqhfyw的博客 我在50多年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故宫博物院为英国复制1600余件古代青铜器的工作;用这种方法作旧唐朝以前的青铜器称古代青铜器唐朝以后的青铜器称近代青铜器”古代青铜器、近代青铜器被埋在地下或藏在洞穴中千百年被挖掘或开采出来铜器地子上有红、黄、蓝、白、黑、绿、紫、碱、沙土等20余种锈色且有深有浅锈色很美美得自然美得很“野我们复制古代青铜器就要照着古代青铜器的“面貌”复制。我(虚岁15岁)到北京学习修复古玩从师傅那儿学到的作旧方法是把新铜器浸泡在酸梅液中一泡就是十几天将漆皮泡在酒精中至漆皮溶化再调入矿石色在其铜器上作旧这样即使是一位技术十分熟练的工匠复制一件不大的古代青铜器也得50多天而且做的地子和锈不牢固用指甲一划就掉下来了新铜也露出来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打磨好的新铜器埋在地下经常倒水湿闷着二三年后挖出来但器上的地子仅是旧红铜色锈糠一碰就掉我摸索出来的化学作旧方法解决了时间、地子、锈色不好的难题用这种方法作旧地子、锈色跟古代青铜器上地子、锈色相似[而且锈坚固用指甲使劲刻划锈不掉锈色自然生动\可达到真伪难辨的程度其步骤如下: 一、青铜器预处理作旧前对青铜器铸件毛坯进行预处理:首先用钢锯把铸口锯掉锯时别伤了器体,再用钢锉把锯口锉平其次用砂布将铸口及整个铜器磨平、磨细;最后用磨铜碳(椴木炭放在水中浸泡透)蘸水将整个铜器内外特别是花纹处表面磨得平光柔细 二、煮黑按硫化钠(Na2S·9H2O)与水 H2O 1∶3的重量比倒入铁容器中加热煮沸后放入已经预处理好的青铜器(硫化钠水溶液要没过器面)煮沸20分钟后取出这时平光柔细的青铜器面变成黑色,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棕刷刷掉器上的浮黑,再用粗布反复擦器直到黑亮为止原硫化钠水溶液可重复煮黑煮黑三四次后,可适量加入硫化钠和清水继续使用 三、咬旧用毛笔或棕刷蘸着咬旧液在已经煮过黑的青铜器上均匀涂抹至少涂抹两次咬旧液配制的方法是:将硫酸铜(CuSO4·5H2O)与氯化氨 NH3Cl 按1∶1的重量比倒入广口玻璃瓶中(如硫酸铜块大再倒入好的白酒(二锅头即可)白酒要没过硫酸铜和氯化氨混合体、泡24小时涂抹两次后待器上的咬旧液未干而潮时用清水冲咬旧液再用羊毛刷子沾水轻轻刷器最后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器 上的水蘸净、晾干这时咬旧后的青铜器变成旧黄色了 四、做高锈;将细铜末放入大瓷碗中倒入硝酸(HNO3)(铜末与硝酸的重量比为2∶1)硝酸是强氧化剂这时化学反应强烈、冒黄烟易烧伤皮肤最好在抽风橱中进行15分钟后;用木棒搅拌如还有铜末未咬到可再倒入些硝酸待反应停止后再搅拌直至成不黑不黄的旧黄泥状(简称其为“铜泥”)备用做高锈的方法是在毛笔上沾点水抠点“铜泥”蘸点氯化氨、硫酸铜粗粉粒再蘸点细食盐在器上适当的地方(器上花纹不清楚处)堆涂器内也涂抹器口要少堆涂如想在器上某个部位把锈做得再高些可用毛笔再抠点“铜泥蘸些前面讲过的材料堆厚些即可但要堆得自然高锈做好后在器内外撒些铁末再把细黄土面撒在整个青 铜器上(包括器内) 五、闷锈闷锈用的装置是一个没有底的木箱子箱子的四壁及盖要严大小视青铜器的大小而定在木箱子内铺上2-3寸厚的黄土浇上清水渗透放入已经做完高锈的青铜器箱口盖上三四层塑料布盖上木盖木盖上再压上重物使箱口严严实实不能透气三天后将箱盖打开用小眼喷壶在青铜器上喷水要喷得少而匀然后盖严以后每隔2-3天喷一次水花总计闷24天左右后再喷一次水花箱盖要留一条小缝让木箱内的水分慢慢蒸发掉箱内的青铜器慢慢地干在闷箱10天后青铜器上发出蓝、绿、红、土锈锈长得差不多了

机械零件设备的清洗和清洁有哪些

机械零件设备的清洗和清洁有哪些 1.三种清洗液 (1)有机溶剂。常见的有煤油、轻柴油、汽油、丙酮、酒精和三 氯乙烯等。用这种溶解方式除油,可溶解各种油脂。优点是不需加热、使用简便、对金属无损伤、清洗效果好。缺点是多数为易燃物、成本高、适于精密件和不宜用热碱溶液清洗的零件,如塑料、尼龙、牛皮、毡质零件等。但需注意橡胶件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 (2)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是碱或碱性盐的水溶液,它利用乳化剂 对不可皂化油的乳化作用除油,是一种应用最广的除污清洗液。 乳化作用是一种液体形成极小的细粒后,均匀分布在另一种液体中。在碱溶液中加入乳化剂形成乳化液,能降低油膜的表面张力和 附着力,使油膜破碎成极小的油滴后,不再回到金属表面,以去除 油污。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水玻璃(硅酸钠)、骨胶、树胶、三乙 醇胺、合成洗涤剂等。需注意的是清洗不同材料的零件应采用不同 的清洗液。碱性溶液对金属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尤其对铝的腐 蚀性较强。表1和表2分别列出清洗钢铁零件和铝合金零件的清洗 液的配方,供使用时参考。 用碱性溶液清洗时,一般需将溶液加热到80~90℃。除油后用热 水冲洗,去掉表面残留碱液,防止零件被腐蚀。 (3)化学清洗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水基金属清洗剂配置的水溶液,金属清洗剂中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另外,清洗剂中还有一些辅助剂,能提高或增加金属清洗剂的防腐、防锈、去积炭等综合性能。 原理是清洗剂配成的清洗液先湿润零件表面,然后渗入污物与零件接触界面,使污物从零件表面上脱落、分散,或溶解于清洗液中,或在零件表面形成乳化液、悬浮液,达到清洗零件的目的。

常见的配置化学清洗液的清洗剂有LCX-52水基金属清洗剂、CW 金属清洗剂、JSH高效金属清洗剂、D-3金属清洗剂、DJ-04金属清洗剂、NJ-841洗净剂、817-C洗油剂、CJC-8液态金属清洗剂。 上述清洗剂的配制方法、浓度、清洗温度和加热措施,均须严格遵守其说明书的要求。手工清洗时更应严格控制温度,可用毛刷、擦布清洗。若有严重的油污或积炭时,可用钢丝刷刷洗。清洗前应经一定的时间浸泡,满足湿润、浸透的需要。清洗可分为粗洗和精洗,清洗后的清洗液若油污不严重时可撇去上层飘浮油污,再次使用。 2.五种清洗方法 (1)擦洗。将零件放入装有柴油、煤油或其他清洗液的容器中,用棉纱擦洗或用毛刷刷洗。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但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小型零件。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汽油,因其有溶脂性,会损害人的健康且易造成火灾。 (2)煮洗。将配置好的溶液和被清洗的零件一起放入用钢板焊制尺寸适当的清洗池中,用池下炉灶将其加温至80~90℃,煮洗 3~5min即可。 (3)喷洗。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清洗液喷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此方法清洗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但设备复杂,适于清洗形状不太复杂、表面有严重油垢的零件。 (4)振动清洗。将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振动清洗机的清洗篮或清洗架上,并浸没在清洗液中,通过清洗机产生振动模拟人工漂涮动作和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去除油污。 (5)超声清洗。靠清洗液的化学作用与引入清洗液中的超声波振荡共同作用,以去除油污。 注意事项:应根据油污的成因及特点合理选择清洗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正常使用,避免清洗对零件造成腐蚀或损伤,防止污染环境及零件的后续污损。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 术的研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27-86 基于机械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研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机械设备在生产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磨损、刮伤、变形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不能得到合理应用而失效,为达到设备科学应用需要对机械设备采取合理且先进的工艺对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因此,基于对机械设备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对设备恢复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及催化剂,是当前社会革新的先进生产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或长期运行易出现磨损现象,损伤状况多为配合间隙超标,严重处呈现局部沟槽、表面烧焦变黑等现象,导致配合失效。随着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等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使得机械设备维护与修复更加宽广,用于修复机械设备损坏的方法较多,如钳工修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制要求修订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修订稿草案) 国家文物局 2017.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指导思想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四条基本要求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研究文物价值、明确文物本体的组成要 素,分析历史环境的整体格局,依据评估结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管 理、利用与研究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确保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注重文物环境 的保护和改善,确保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 (三)以整体保护、和谐发展为规划目标,编制重点应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 向,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 的关系,构建中长期保护管理制度保障。 第五条技术路线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以文物的价值研究和要素辨认为前提,明确规划的时空范围,依据完整保护的要求设计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划层级、划定各区边界,制定管理规定;针对综合现状评估结论的主要问题,分别制定保护、利用、管理、研究等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

青铜器修复的常用方法

青铜器修复的常用方法 2011-02-22 17:31:27 责任编辑:admin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249次评论:0条 青铜器修复的常用方法 在我国青铜器修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由于收藏和古玩生意的需要,传统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青铜器整形、去锈、补配、花纹的鏨刻、焊接、粘接、作锈。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的文物保护保存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以及世界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的保护准则、宪章和公约的发布,传统的修复技术正在逐渐地发展而为现代青铜修复技术。 1.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 在现状描述、测绘之后,分析青铜器组成成分、金相结构、制作工艺,根据腐蚀产物分析及腐蚀机理描述,评价其保存状况。 2.清洗、去锈与除氯处理 青铜器清洗主要是去除其表面的附着物。对于大面积存在的钙质结垢和泥垢,一般采用机械方法配合化学法进行清洗。机械清洗是易于控制,清洗后不留残留物,不会导致铜器外观颜色的变化。一般是用手术刀配合酒精棉签清除表面较松散的泥垢。用微形打磨机清除较硬的钙质结垢,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钻头。 当文物易碎,锈层坚硬,机械清洗很难控制的时候,就需要配合化学方法。使用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氨三乙酸氨水复合液、六偏磷酸钠等等络合剂,对铜器或进行局部涂敷或进行溶液浸泡处理,这种方法对于清除钙质结垢效果较好。但是要注意:化学方法在使用后,都必须用水擦洗干净,然后用乙醇、丙酮脱水,红外灯烘干。 去锈一般是指去除在正常环境下,还能继续发展,对文物造成影响的锈蚀。它不是指铜器表面的附着物。对于那些影响器物外观的锈蚀,一般归属于清洗不是去锈。通常采用的去锈方法有机械除锈法、化学除锈法、电化学除锈法。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重要的是:去锈要保持文物原貌,不能文物本体造成损伤。 如果铜器锈始中含有氯离子,一般认为是感染了有害锈。由于锈体呈现粉末状,故称之为“粉状锈”。对这种器物,一定要去除器物本体及锈体中的氯离子。进行除氯操作,要求除氯一定要完全,确保使用的方法和试剂不会对青铜器本体造成化学腐蚀、机械损伤,不留存对文物有影相的化学成分。目前方法有倍半碳酸纳法、氧化除氯法等等。 倍半碳酸纳法:倍半碳酸纳溶液是一种弱碱性的缓冲溶液。其中的碳酸根可使铜器中氯化物逐渐置换为稳定的碱式碳酸铜,使氯离子从青铜器转移入溶液中,以此法达到清除氯离子目的。具体做法是:把锈蚀的青铜器浸泡在1%或5%的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需要交替加热,使液温白天保持40度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开始时每周换一次溶液,几周后可半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换,浸泡至少要三个月。浸泡时如果使用超声波,效果会更好些。这种方法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也适合需要保留的铭文,花纹,古斑的青铜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比较费时,容易在铜的

常见零件的热处理方式

一、齿轮 1.渗碳及碳氮共渗齿轮的工艺流程 毛坯成型→预备热处理→切削加工→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及回火→(喷丸)→精加工2.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淬火齿轮用钢及制造工艺流程 配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感应或火焰加热淬火→回火→珩磨或直接使用调质 3.高频预热和随后的高频淬火工艺流程 锻坯→正火→粗车→高频预热→精车(内孔、端面、外圆)滚齿、剃齿→高频淬火→回火→珩齿 二、滚动轴承 1.套圈工艺流程 棒料→锻制→正火→球化退火 棒料→钢管退火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2.滚动体工艺流程 (1)冷冲及半热冲钢球 钢丝或条钢退火→冷冲或半热冲→低温退火→锉削加工→软磨→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2)热冲及模锻钢球 棒料→热冲或模锻→球化退火→锉削加工→软磨→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3)滚子滚针 钢丝或条钢(退火)→冷冲、冷轧或车削→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附加回火→精磨→成品 三、弹簧 1.板簧的工艺流程

切割→弯制主片卷耳→加热→弯曲→余热淬火→回火→喷丸→检查→装配→试验验收 2.热卷螺旋弹簧工艺流程 下料→锻尖→加热→卷簧及校正→淬火→回火→喷丸→磨端面→试验验收 3.冷卷螺旋弹簧工艺流程 下料→锻尖→加热→卷簧及校正→去应力回火→淬火→回火→喷丸→磨端面→试验验收 四、汽车、拖拉机零件的热处理 1.铸铁活塞环的工艺流程 (1)单体铸造→机加工→消除应力退火→半精加工→表面处理→精加工→成品 (2)简体铸造→机加工→热定型→内外圆加工→表面处理→精加工→成品 2.活塞销的工艺流程 棒料→粗车外圆→渗碳→钻内孔→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棒料→退火→冷挤压→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热轧管→粗车外圆→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冷拔管→下料→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3.连杆的工艺流程 锻造→调质→酸洗→硬度和表面检验→探伤→校正→精压→机加工→成品 4.渗碳钢气门挺杆的工艺流程 棒料→热镦→机加工成型→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磷化→成品 5.合金铸铁气门挺杆的工艺流程 合金铸铁整体铸造(间接端部冷激)→机械加工→淬火、回火→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合金铸铁整体铸造(端部冷激)→机械加工→消除应力退火→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钢制杆体→堆焊端部(冷激)→回火→精加工→成品 钢制杆体→对焊→热处理→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 6.马氏体型耐热钢排气阀的工艺流程 马氏体耐热钢棒料→锻造成型→调质→校直→机加工→尾部淬火→抛光→成品 7.半马氏体半奥氏体型耐热钢(Gr13Ni7Si2)排气阀的工艺流程

2017年文物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2017文物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2017文物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1、文化遗产包括()。 A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c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D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 2、物质文化遗产不包括()。 A不可移动文物 B可移动文物 c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D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 3、世界遗产包括()。 A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 B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自然景观c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自然景观D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文物古迹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不包括保护其()。 A真实性 B时代性 c完整性 D延续性 5、文物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

A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B古建筑和古遗址 c有历史价值文物和其他类型文物 D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6、文物工作的方针是()。 A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B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c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D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7、以下()不是不可移动文物。 A古墓葬出土的陶罐 B古建筑 c石窟寺及石刻 D壁画 8、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A自然和文化遗产日 B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c历史文化遗产日 D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遗产日 9、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分为()。 AA级文物、B级文物、c级文物 B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c甲级文物、乙级文物、丙级文物 D国宝级文物、普通文物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方法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2485554.html,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方法解析 作者:马云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1期 摘要:近现代以来,青铜器在出土过程中时常面临不同程度的损坏,如磨损、锈蚀、破 裂及变形等,对其修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术和修复工艺,恢复青铜器原始状态,并由博物馆进行收藏、展览和研究。而在完成青铜器的修复后,需对修复成果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避免青铜器二次破损现象的发生。文章围绕青铜器修复工作和保护工作展开深入讨论,总结了青铜器修复及保护工作的性质、原则以及步骤,并在掌握青铜器病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集中有效的青铜器修复及保护方法。 关键词:青铜器;修复;保护 1 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的工作性质、原则及步骤 1.1 工作性质 人生病后需紧急就医,青铜器被破损同样需“医治”。目前,人们在博物馆所参观到的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其中有一部分均来自文物修复工作者之手,遵照中国传统的整形、作旧、补配等工艺,让青铜器重新焕发生机和艺术光彩。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技术等于一体的科学研究工作,技术性、专业性以及实践性相对较强,所覆盖范围除了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之外,还涉及金石、美术鉴赏以及金属工艺等相关学科。从实用技能方面看,与色彩、冶金、雕刻、腐蚀、镀金、翻模、粘合、焊接、油漆等多项内容息息相关。但上述学科和技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非两种独立事物,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面对多学科与多技能的交叉应用,青铜器修复者不但要对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系统把握,还应以相关修复理念和修复原则作为基础条件,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青铜器修复过程中,形成对其的有效保护。 1.2 工作原则

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探讨

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探讨 罗哲文 不可移动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且随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而备受关注。中国到目前为止,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271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7000多处,还有市县级保护单位和登记的文物,更是数量巨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重申“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个原则写入法律已经有20多年了,但是对它的理解仍然有许多歧义,尤其遇到具体实例,则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文物报》2002—2003年的讨论非常热烈,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还有探讨的余地,应该首先在从业人群中尽快达成共识。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极大地增加了对文物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使得达成共识的目标更为迫切。本文首先通过历史记录梳理业内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和他们取得的成果,然后尝试从保存和延续文物历史真实性的角度对“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阐释。 一、不同时期的法律表述 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条例共18条,主要内容有:规定了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受国家保护。规定了分级公布文物保护单位。规定了在古建筑、石窟寺等(包括建筑物的附属物)进行修缮、保养的时候,必须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规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纪念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须作其他用途应经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要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1982年11月1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包括建筑物的附属物),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第十五条规定:这些单位以及专设的博物馆等机构,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 2002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法律文件对文物保护原则表述的区别反映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们认识的进步脉络。 二、历史的简要回顾 中国近-古学和建筑学基本上是同时起步的,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首先是建筑学家又开始了保护我国珍贵的古代建筑的尝试,成为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最初实践。从那时起,70余年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广大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管理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士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首先从文物保护的目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我国最初进行古建筑保护的建筑师,出发点有三,一是对祖国的热爱,二是认识到古建筑特有的对于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概述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概述 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 一、文物保护规划的几个认识 1、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应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总体保护规划纲要。 2、规划和方案 从汉语意思上几乎是没有区分的。实际上来讲,规划是全面的,整体的,全局的,粗略的,而方案是个体的,局部的,部分的,详细的。方案是规划的有益补充,作用与详规划类似。 3、保护规划类型 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果依照保护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文化遗产实体和非实体的保护规划;(2)生态环境和附属物的治理的相关规划;(3)两者都有 如果按规划目的,可以分为文物保护型为主和旅游开发型为主两类。 4、文物保护规划成果形式 (1)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

容提出的规划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划、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2)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3)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4)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 二、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编制步骤 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总体上分为六步,依次是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定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一般过程是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过程,指为文物保护工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测绘、制定保护方案、工程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编制保护规划,并提示勘察成果资料、设计文件或规划文本的活动。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才能承担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文物保护工程。《关于发布<文物保护工程勘探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