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doc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doc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doc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 按检查部位而定 ) 。 (1 分 )

(2) 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 分 )

(3)四指并拢 ,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 , 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 (4 分 ) 。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 , 关节、软组织 , 浅部的动脉、静脉和

神经 , 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

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 分 )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4) 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 分 )

(5)右手放在腹壁 , 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

动触摸。 (2 分 )

(6) 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 分 )

3. 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 分 )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 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

部位 , 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 90 度角度。 (2 分 )

(4) 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 分 )

(5) 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 分)

4. 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3) 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 分 )

1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 (3 分 ) 5.

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 , 其它手指稍微抬起。

(2 分 )

(2)右手指自然弯曲 , 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

直。 (2 分 )

(3) 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 分 )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 分 )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 , 富有弹性 , 叩击后中指立即抬

起。 (2 分 )

(6)每次叩击 2~ 3 下。 (1 分 )

二、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

(1) 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

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 共 5 分 , 漏掉一个叩0.5 分 )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部稍向前屈 , 用双手进行

触诊 , 左手二、三、四指触诊右侧, 右手二、三、四指触诊左

侧 , 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5 分 )

2. 腋窝淋巴结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 , 以右手检查

左侧 , 左手检查右侧。 (2 分 )

(2)检查左侧时 , 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抬

高 45 度 , 右手二、三、四指并拢 ,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

腋窝顶部 , 滑动触诊 ,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 再翻掌向

外, 将被检查者外展之壁下垂 , 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前壁时 , 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后壁时 , 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

面触摸。用同样方法检查右侧。(6 分 )

(3)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

瘘管等。 (2 分 )

3.颌下、颏下、滑车上淋巴结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

侧。 (1 分 )

(2)检查颌下淋巴结时 , 让被检查者分别向左右侧歪头或低

头。 (1 分 )

(3)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指腹紧贴检查部位, 由浅入深滑动触诊 , 分别配合左右歪头及低头, 检查左右颌下及颏下淋巴结。 (2 分 )

(4)检查右侧滑车上淋巴结时 , 检查者右手握住被检查者右手腕 , 抬至胸前 , 左手掌向上 , 小指抵住肱骨内上髁 , 无名指、

中指、食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沟中, 横行滑动触摸。

(2 分 )

(5) 检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时, 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手腕, 右手触摸 , 检查方法同右侧。(2 分 )

(6)触及淋巴结肿大时 , 要记录部位、大小、数目、硬度、

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

等。 (2 分 )

4. 头颅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头颅大小以头围来衡量, 用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

粗隆。新生儿约 34cm,18 岁可达 53cm 或以上。 (3 分 )

(3)观察头颅的外形变化 , 有无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

形颅。 (2 分 )

(4)头皮、头颅压痛及包块检查: 用双手指分开头发观察头

皮并用手指轻压头皮各部并触摸有无包块及压痛。(2 分 )

(5) 视诊有无运动异常。(1 分 )

(6) 毛发的检查: 视诊毛发的密度、颜色、分布及光泽。(1 分 )

5. 眉毛、睫毛及眼睑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眉毛检查以视诊为主。正常时 , 内侧与中间部分较浓密,

外侧部分较稀疏。(3 分 )

(3)若外侧 1/3 过于稀疏或脱落 , 见于粘液性水肿和垂体功

能减退 , 特别稀疏者应考虑麻风。(1 分 )

(4)睫毛检查 , 观察有无倒睫。 (2 分 )

(5)眼睑的检查 , 其内容有 : 上睑下垂 , 眼睑闭合障碍及水肿 , 有无压痛及包块。 (3 分 )

6. 眼球运动的检查

(1)嘱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被检查者头部固定 , 眼球随检查者手示方向运动。(2

分)

(3)运动方向 : 水平向左 , 左上 , 左下;水平向右 , 右上 , 右下。

(6 分 )

7.如何检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眼征( 除突眼外 )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2)Graefe 征 ( 眼球下转 , 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 。 (2 分 )

(3)Stellway征(瞬目减少)。(2分)

(4)Mobius 征 ( 集合运动减弱 ): 嘱被检查者注视眼前1m 处

的检查者手指, 检查者手指缓慢移至眼前10cm 处。 (3 分 )

(5)Joffory征(上视无额纹) 。 (2 分 )

8.咽部检查及内容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部后仰。 (1 分 )

(2)张口发“啊“音。 (2 分 )

(3)压舌板压在舌后 1/3 与前 2/3 交界舌面上。 (2 分 )

(4)配合照明。 (2 分 )

(5)观察软腭、悬雍垂、咽腭弓及舌腭弓、扁桃体和咽后壁。

(3 分 )

9.瞳孔对光反射、集合反射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瞳孔对光反射 : 让被检查者双眼平视前方, 检查者手持

电筒从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向一侧瞳孔部位( 勿使光线同时

照射双眼 , 被检查者不要注视光线), 可见该侧瞳孔缩小, 移开

光线 , 瞳孔扩大 , 此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再将光线照射该眼 , 对侧瞳孔缩小 , 移开光线 , 瞳孔扩大 , 称为瞳孔间接对光反射。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眼。 (5 分 )

(3)集合反射 : 检查者置食指于被检查者眼前1m处 , 指尖向

上 , 然后迅速移至眼前 10cm, 观察双侧瞳孔由大变小 , 两眼内聚情

况 , 则为集合反射。 (4 分 )

10.角膜反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直接反射 : 嘱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

毛由角膜外缘轻触被检查者角膜, 被检查者眼睑迅速闭合。(4 分)

(3)间接反射 : 刺激一侧角膜 , 对侧眼睑也迅速出现闭合反

应。 (3 分 )

(4) 直接、间接反射皆消失见于患侧三叉神经病变( 传入障碍 ) 。直接反射消失 , 间接反射存在, 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 传出障碍 ) 。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2 分 )

11. 巩膜、角膜、虹膜的检查

(1)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 巩膜 :

①用拇指向上牵拉上睑 , 嘱被检查者下视。 (2 分 ) ②正常巩膜为

瓷白色 , 黄疸时巩膜呈均匀黄色 , 中年以后在

内眦部位可有黄色斑块 , 呈不均匀性分布。血中黄色色素增多 , 黄色只出现于角膜周边。 (2 分 )

(3)角膜 : 检查角膜的透明度 , 有无云翳 , 白斑、软化、溃疡、新生血管等。此外还应该注意有无老年环和凯费环。(2 分 )

(4) 虹膜检查 :

①注意虹膜的纹理排列情况,有无损伤。(1分)

②虹膜中间的孔洞为瞳孔, 正常直径3~ 4mm。检查时应该

注意瞳孔的大小、形状、两侧是否等大、等圆 , 对光及调节反

射等。具体检查方法见题9。 (2 分 )

12.结膜的检查( 包括翻眼睑)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 结膜分睑结膜、穹庐结膜和球结膜三部分(2 分 ) 。

(3)翻转眼睑要领 :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部边缘 , 嘱被检查者下视 , 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 , 然后食指向下压迫睑板

上缘 , 并于拇指配合将眼睑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翻转视动作要轻柔。(5 分 )

(4) 观察结膜有无充血、颗粒、滤泡、苍白、出血点等(2 分 ) 。

13.鼻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 外形 : 鼻部皮肤颜色及外形的改变( 酒渣鼻、鞍鼻、蛙鼻等) 。 (2 分 )

(3)鼻翼煽动 : 吸气时鼻孔开大 , 呼气时鼻孔回缩 , 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 ( 如大叶性肺炎 ) 、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1 分 )

(4)鼻腔检查 : 可借助手电筒 , 检查鼻中隔有无偏曲 , 鼻粘膜及分泌物等。 (4 分 )

(5)鼻道通气状态检查 : 检查者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 , 让被检查者吸气 , 以判断通气状态 ,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 (2 分 )

14. 鼻窦区压痛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额窦 : 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置于两侧颞部, 双拇指分别

置于被检查者左右眼眶上方稍内侧, 向后、向上按压,询问有无压痛。 (2 分 )

(3)筛窦 : 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置于两侧颞部, 双拇指分别

置于被检查者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询问有无压

痛。 (3 分 )

(4)上颌窦 : 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两侧耳

后 , 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询问有无压痛。(3 分)

(5)鼻窦炎时 , 鼻窦压痛阳性。 (1 分 )

15. 舌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观察舌的形态及改变 ( 如舌体增大 )(3 分 )

(3)舌的运动有无异常 : 让被检查者伸舌 , 观察有无偏斜、萎缩和震颤。 (3 分 )

(4)观察舌苔改变 ( 举例说明 )(3 分 )

16.口腔、口腔粘膜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 口唇检查 : 有无疱疹、口唇颜色、口角糜烂。(3 分 )

(3) 自然光或手电照明下观察口腔粘膜的颜色, 有无充血、出血、溃疡及麻疹粘膜斑。(4 分 )

(4) 举例说明口唇、口腔粘膜改变的意义。(3 分 )

17.牙齿、牙龈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牙齿检查 : 有无龋齿、残根、义牙、缺齿及其记录方式。

(3 分 )

(3)观察牙齿的颜色。 (2 分 )

(4)牙龈检查 : 有无出血、溢脓和水肿等。(3 分 )

(5)注意有无铅线。 (1 分 )

18.耳的检查( 除听力外 )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耳廓 : 形状、红肿、结节。 (3 分 )

(3)外耳道 : 有无分泌物、疖肿、阻塞。(3 分 )

(4)乳突区 : 有无红肿及压痛。 (3 分 )

19.肝颈静脉回流征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2 分 )

(2) 检查者用右手按压其右上腹30~60 秒。 (4 分 )

(3) 观察颈静脉充盈程度及阳性结果的显示。(2 分 )

(4)右心功能不全时 ,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2 分 )

20.气管位置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

(3 分 )

(2) 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3 分 )

(3)将中指置于气管上 , 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的中

间。 (3 分 )

(4)报告检查结果 , 并且结果正确。 (1 分 )

21.颈部血管的检查及意义

(1) 颈静脉 :

①被检查者取立位或坐位, 观察颈静脉, 正常时不充盈, 亦无搏动。 (1 分 )

②再让被检查者取平卧位, 可稍见颈静脉充盈, 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 处 , 亦不见颈静脉搏动。 (2 分 )

③意义 : 颈静脉充盈超过上述水平, 称颈静脉怒张, 提示颈静脉压增高, 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综合征。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可见颈静脉搏动。(2 分 )

(2) 颈动脉 :

①被检查者取立位或坐位, 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1 分 )

②意义 : 正常人安静时不易看到搏动, 只在剧烈活动后心搏

出量增加时才可见到。安静时见到明显搏动,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2 分 )

(3) 听诊 :

①把听诊器体件放到颈部大血管区及锁骨上窝听诊。(1 分 )

②意义 : 颈部大血管区若听到血管性( 收缩期 ) 杂音 , 考虑为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 若右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 样杂音 , 可能为颈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口径较宽的球部所产生, 系生理性的 , 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可消失。(1 分 )

22.甲状腺的触诊方法

(1)被检查者取坐位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背后, 双手拇

指放在双侧胸锁乳突肌后方, 食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

状腺的峡部。 (1 分 )

(2) 检查右侧叶时让被检查者头偏向右侧, 右手拇指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向前内轻推, 左手二、三、四指从甲状腺软骨左侧

向对侧轻推 , 右手二、三、四指指腹在甲状软骨右侧触摸。(2 分)

(3)检查左侧叶时用 (2) 的相反手法进行。 (1 分 )

(4)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面 , 拇指放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

峡部。 (1 分 )

(5)双拇指放在甲状软骨的两侧, 双手二、三、四指指腹分

别放在双胸锁乳突肌的后缘。(1 分 )

(6)检查右侧叶时 , 让被检查者头偏向右侧, 左手二、三、四

指在右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轻推, 右手拇指从甲状软骨左侧

向对侧轻推 , 左手拇指腹在甲状软骨右侧触摸。(1 分 )

(7)检查左侧叶时 , 用 (6) 的相反手法进行。 (1 分 )

(8)让病人做吞咽动作 , 检查有无肿大、性质、硬度、对称

性、压痛、结节和震颤等。(2 分 )

三、胸部

1胸壁、胸廓的检查和内容

(1) 胸壁的检查方法和内容:

①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暴露胸部。(1分)

②观察皮肤、营养状况、肌肉等情况。(1分)

③观察胸壁静脉是否有充盈或曲张, 若有静脉曲张或

充盈应检查血流方向, 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一段无分

支的静脉上, 然后将一手指沿着静脉压紧并向外移动, 将静脉中的血流挤出, 到一定距离后放松这一手指, 另一指仍紧压静

脉 , 观察这一段静脉充盈的快慢。(2 分 )

④局部隆起: 皮下气肿用手按压时有握雪感, 用听诊器体件按压皮下气肿可听到类似捻发音.(1 分 )

⑤胸壁压痛 : 用右手拇指腹或二、三、四指腹轻压胸

壁 , 观察有无压痛. (1 分 )

(2)胸廓的检查及内容

①暴露胸部 , 观察胸廓两侧是否对称及胸廓前后径与左右

横径之比 , 正常之比为1:1 。 5. (1 分 )

②观察有无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1 分 )

③观察有无单侧及局限性变形.(1 分 )

④观察胸部有无畸形. (1 分 )

2心尖搏动和桡动脉搏动的触诊及内容

(1) 心尖搏动的触诊和内容:

①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或坐位.(1 分 )

②右手二、三、四指指腹触诊心尖搏动处, 如看不到心尖搏动 , 则触诊胸骨左侧第 5 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2 分 )

③确定出其位置、范围、强度、频率和节律.(2 分 )

(2)桡动脉的触诊 :

①用二、三、四指指腹触诊左、右桡动脉,并双侧对比.(1 分)

② 检查其频率、节律、紧张度、强弱和大小和动脉壁

的弹性情况. ( 2分 )

③紧张度的检查方法: 触诊脉搏时, 近端的手指按压

动脉 , 并逐渐用力使远端手指触不到脉搏 , 即用近端手指完全阻断

动脉搏动所需压力. (1 分 )

④动脉壁弹性的检查方法 : 用一近端手指压迫动脉使其血

流阻断时 , 其远端的动脉不能触及 , 如能触及标志着有动脉硬化 ,

弹性差. (1 分 )

3.心脏浊音界的叩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平静呼吸. (1 分 )

(2)用间接叩诊法。被检查者在仰卧位时 , 检查者板指与肋间平

行 , 被检查者坐位时 , 板指与心脏边缘平行. (1 分 )

(3)检查顺序自上而下 , 有外向内 , 先左后右。 (2 分 )

(4)叩诊左侧时 , 从心尖搏动外 2- 3 厘米 ( 可以左侧第 5 肋

间锁骨中线外 1- 2 厘米 ) 处由外向内轻叩 , 用力要均匀 , 由轻音变浊音 , 用笔作一标记 , 向上叩至第二肋间。 (2 分 )

(5)叩诊右侧时 , 先叩出肝脏的上界 , 在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

叩出浊音界 , 再依次上移至第二肋间。 (2 分 )

(6)间接叩诊方法要准确。 (2 分 )( 叩诊力度、部位、频度错

误者 , 酌情叩 1~ 2 分 )

4.指出各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并汇报听诊内容及结果

(1)各瓣膜听诊区 :

①二尖瓣听诊区 , 心尖部即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

(0.6分)

②主动脉瓣听诊区 , 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0.6 分 ) ③主动脉瓣第

二听诊区 , 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 (0.6 分 ) ④肺动脉瓣听诊区 ,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0.6 分 ) ⑤三尖瓣听诊区 , 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

(0.6分)

(2)听诊顺序 : 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

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

诊区。 (3 分 , 如顺序错叩 2 分 )

(3)听诊内容与结果 : 心率、心律、心音 ( 包括 A2 与 P2 的强弱 ) 、杂音、心包摩擦音。(4 分 , 每项 0.8 分 )

5.血压的测量

(1)被检查者安静休息片刻, 取坐位或仰卧位。 (1 分 )

(2) 右手臂外展45 度 , 并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1 分 )

(3)袖带中部对着肱动脉上 , 缚于上臂 , 袖带下缘距肘窝 2~3

㎝ , 不可过紧过松。 (2 分 )

(4)听诊器体件放与肘部肱动脉上, 然后向袖带打气 , 待肱

动脉搏动消失, 再将汞柱升高2·6~4·0KPA(20~30 ㎜ Hg) 后 , 缓慢放出袖带中的气, 使汞柱缓慢下降( 以 2 ㎜ /S 速度 ), 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所示的压力值为收缩压。(3 分 )

(5)动脉音消失时的压力为舒张压, 如声音消失距离明显变

调相差 2· 6 KPA(20 ㎜ Hg) 以上 , 则应将此时两数同时记录 , 如

21 。 3/12 。 6~5。 8kpa(160/95~40mmHg) 。 (2 分 )

(6) 连续测量2,3 次 , 取最低值为该次血压值。(1 分 )

6.呼吸运动的触诊

(1) 被检查者取坐位,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背后。(1 分 )

(2)双拇指在第 10 肋水平 , 平行、对称地放于被检查者脊柱两

侧数厘米处。 (2 分 )

(3)向脊柱方向推挤皮肤起皱。(1 分 )

(4) 其余手指掌面置于胸阔两侧对称部位。(2 分 )

(5) 嘱被检查者用力深吸气。(2 分 )

(6) 观察和感觉双手活动度是否对称, 并报告检查结果。(2 分)

7.触觉语颤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 分 )

(2)检查者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贴在胸廓的对称部

位。 (2 分 )

(3) 被检查者用同样强度重复说长“一”音。(2 分 )

(4)检查顺序 , 由上而下 , 由前胸、侧胸至背部。 (2 分 )( 检查背

部时 , 被检查者取坐位 ,1 分 )

(5) 检查过程中应有两手交替在对称部位触诊。(2 分 )

8.肺脏的叩诊

(1)叩诊前胸时 ,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胸部稍前挺。 (1

分)

(2)用间接叩诊方法 , 自上而下 , 由外向内进行 , 板指与肋间隙平行。 (1 分 )

(3)叩诊侧胸时 , 被检查者取坐位 , 双手上抬 , 置于枕后 , 从

腋窝开始 , 由上而下 , 检查者板指与肋间隙平行。(1 分 )

(4)叩诊背部 , 被检查者取坐位 , 双手抱肘或放在膝盖上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背部。 (1 分 )

(5)叩诊肩胛间区 , 板指与脊柱平行 , 肩胛下区板指与肋间隙

平行 , 自上而下 , 由外向内进行。 (2 分 )

(6) 叩诊顺序按前、侧、后胸的顺序进行。(1 分 )

(7)沿每一肋间隙 ( 除肩胛间区 ) 自上而下进行 , 对称部位进行双侧对比叩诊。 (1 分 )

(8) 注意叩诊音的改变及板指的震动感。(1 分 )

(9) 间接叩诊法要正确。(1 分 )

9.肺间的叩诊

(1) 被检查者取坐位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背后。(1 分 )

(2)自斜方肌前缘的中点开始, 用间接叩诊法 , 逐渐叩向外

侧, 当清音变浊音时作一记号。(3 分 )

(3)然后再由上述中点部位转向内侧叩诊 , 直到轻音变为浊音为

止作一记号。 (3 分 )

(4)测量肺间的宽度 ( 正常 4~ 6cm) 。 (1 分 )

(5)按上述方法叩诊另一肺间。(2 分 )

10.肺下界的叩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用间接叩诊法 , 自上而下 , 在右锁骨

中线上叩诊 , 由浊音变实音的位置为肺下界。(2 分 )

(2)被检查者取坐位 , 分别将左、右手放在头部 , 用间接叩诊法, 分别在左右腋中线上 , 自上而下 , 叩出肺下界。 (2 分 )

(3)被检查者取坐位 , 让其双上肢自然下垂 , 找出肩胛下角。(1 分 )

(4)从肩胛下角线上 , 自上而下 , 用间接叩诊法叩诊 , 由清音变为实音为肺下界。 (2 分 )

(5)叩诊方法正确。 (1 分 )

(6)叩诊结果 : 正常人肺下界在上述三条线上分别为第

6,8,10 肋间 ( 或上、下一肋间), 两侧对称。(2 分 ) 11.肺下界移动范围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 , 平静呼吸时在肩胛下角线上, 自上向下叩

出肺下界 , 板指在原位翻转使手指腹侧向外 , 用笔在该处作一标记。

(3 分 )

(2)嘱被检查者用最大限度深吸气后 , 屏住呼吸 , 自上向下叩出

肺下界并标记 ( 同上 ) 。 (2 。 5 分 )

(3)然后再让其最大限度深呼气后 , 屏住呼吸 , 自上向下叩出肺

下界并标记 ( 同上 ) 。 (2 。 5 分 )

(4) 最后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肺下界的距离。(1 分 )

(5) 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为6~ 8cm。 (1 分 )

12.肺脏的听诊及听诊内容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及 ( 或 ) 坐位。 (1 分 )

(2)正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听诊部位, 前面在胸骨上窝、喉部 ,

背部在颈 6,7 和胸 1,2 棘突附近;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前面在胸骨

角 , 背部在肩胛间区的第 3,4 胸椎水平;除上述两种呼吸

音以外的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的听诊部位, 其中以乳房下部, 肩胛下部和腋窝下部的肺泡呼吸音最强。(3 分 )

(3)听诊顺序 , 从肺间开始 , 自上而下 , 由前胸部至侧胸部和背部。 (1 分 )

(4) 要上下对比和左右对称部位对比。(1 分 )

(5) 嘱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呼吸。(1 分 )

(6)听诊内容包括 ,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附加音 ( 如干、湿罗音 ) 、听觉语音和胸膜摩擦音。(3 分 )

四、腹部

1. 腹部浅部触诊方法和用途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两手放于躯干两侧,双膝关节屈曲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 分 )

(2) 嘱被检查者作较深腹式呼吸, 使腹肌放松。(1 分 )

(3)先从健康部位开始 , 逐渐移向病变区域 ,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

始 , 沿逆时针方向 , 由下向上 , 先左后右进行。 (3 分 )

(4) 检查者右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者地部位, 四指并拢 , 向下按压腹壁约1cm 深度 ,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协同运动, 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3 分 )

(5)用途:腹壁的紧张度、表浅的压痛、肿块、搏动和腹壁

上的肿物等。 (2 分 )

2.肝脏的触诊

(1)让被检查者仰卧,双膝关节屈曲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

侧。 (1 分 )

(2)嘱被检查者作较深腹式呼吸。(1 分 )

(3)单手法触诊肝脏时 , 在右锁骨中线上 , 检查者将右手四

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估

计肝下缘的下方。 (2 分 )

(4)随患者呼气(腹壁下陷)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

气(腹壁上抬)时,手指缓慢抬起(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

壁的抬起),用示指前端的桡侧朝肋缘去迎触下移的肝缘,

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及剑突移动,直到触到肝缘

或肋为止。 (2 分 )

(5)双手法触诊时 , 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后腰部 , 大拇指张开置于肋部 , 触诊时左手向上推,右手进行触诊 , 其方法同上。 (2 分 )

(6)在前正中线上剑突下 , 自脐平面开始逐渐向上 , 触诊肝脏左叶。 (1 分 )

(7)触诊肝脏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状态、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等。(1 分 )

3. Murphy sign 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1 分 )

(2)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四指与肋骨垂直

交叉 , 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2 分 )

(3)拇指用力按压腹壁。 (2 分 )

(4)嘱被检查者深吸气。 (2 分 )

(5)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 , 如表情痛苦 , 突然停止深吸气动

作 , 称 Murphy 征阳性。 (2 分 )

(6)只有压痛而无吸气动作中断或停止, 则仅称胆囊压痛。

(1 分 )

4.脾脏的触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 , 或右侧卧位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1 分 )

(2)单手触诊法用于检查脾脏明显肿大而位置又较表浅时。

(1 分 )

(3) 双手触诊法用于检查脾脏肿大位置较深时, 检查者左手

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第 9~ 11 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并限制了胸廓活动,右手掌平放于脐

部,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自脐平面开始配合呼吸,如

同触诊肝脏一样,迎触脾尖,直至触到肋缘或左肋缘为止。(3 分 )

(4) 右侧卧位双手触诊用于检查脾脏轻度肿大, 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 双手触诊方法同(3)。 (2 分 )

(5)脾肿大的测量。 (1 分 )

(6)脾肿大时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压痛、切迹、摩擦感等。 (2 分 )

5.腹部压痛、反跳痛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充分暴露腹部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

的右侧。 (1 分 )

(2)嘱被检查者双膝关节屈曲 , 尽量放松腹肌 , 双上肢置于躯干

两侧 , 平静呼吸。 (1 分 )

(3)检查者用右手并拢的2~ 3 个手指 ( 示、中或无名指 ) 由

浅入深按压 , 观察被检查者是否有痛苦表情或疼痛。(3 分 )

(4)临床意义 : 有压痛常为腹腔脏器的炎症、瘀血、肿瘤、

破裂、扭转等所致。 (1 分 )

(5)反跳痛的检查 : 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 , 手指可于原处稍

停片刻 , 然后迅速将手抬起 , 观察面部是否出现痛苦表情 , 并询问疼痛是否加重。 (3 分 )

(6) 临床意义 : 反跳痛阳性提示炎症累及腹膜壁层(1 分 )

6.液波震颤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

的右侧。 (1 分 )

(2) 检查者用一手的掌面贴于被检查者的一侧腹壁, 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 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如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

体 , 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 即液波震颤。 (4 分 )

(3)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到对侧, 可让另一人 ( 或被检

查者 ) 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正中线上 , 即可阻止腹壁震动的传导。 (3 分 )

(4)临床意义 : 提示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 3000 ~ 4000ml 以上)。 (2 分 )

7.肝脏的叩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及 ( 或 ) 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1 分 )

(2) 分别在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上叩诊。(3 分)

(3) 叩出肝上界 , 在上述三条线上分别为第5,7,10 肋间。(3

分)

(4) 叩出肝下界 , 在右锁骨中线上位于右季肋下缘。(1 分 )

(5) 测量出肝脏纵径 , 正常 9~ 11cm。 (1 分 )

(6) 间接叩诊手法要准确。(1 分 )

8.脾脏的叩诊

(1) 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 分)

(2)应用间接叩诊法叩诊 , 指法要准确。 (3 分 )

(3)在左腋中线上 , 自上而下叩诊 , 一般采用轻叩法,脾浊音

区在第9~ 11 肋间,其长度约为4~ 7cm。 (3 分 )

(4) 叩出脾前界,前方不超过腋前线。。(2分)

9.移动性浊音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检查者站在其右侧。 (1 分 )

(2)自腹中部脐水平向左侧叩诊 , 如叩诊变浊音 , 板指位置固

定。 (3 分 )

(3)嘱被检查者向右侧卧位 , 重新叩诊该处 , 听取音调有无变化 ,

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 , 直达浊音区 , 听取音调改变。 (3

分)

(4)嘱被检查者取左侧卧位, 再次叩诊 , 听取音调改变。 (2

分)

(5) 临床意义 : 提示腹腔内有游离腹水在1000ml 以上。 (1 分)

10. 肾脏的触诊与叩诊

(1) 肾脏触诊 :

①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 分 )

②用右手深部滑行触诊法。(1 分 )

③触诊右肾时 , 检查者左手手掌托起右侧后腰部, 将后腹壁

推向前方 , 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

肋缘。 (2 分 )

④触诊左肾时, 检查者左手越过患者腹前方从后面托起左

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1 分 )

⑤配合腹式呼吸进行触诊。(1分)

(2)肾脏叩诊 :

①被检查者取坐位,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背后(1 分 ) 。

②检查者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的肾区( 肋脊角处 ) 。 (1

分 )

③右手握拳用轻至中等强度的力量叩击左手掌, 双侧力量

要均等。 (1 分 )

④用于检查肾区有无叩击痛。(1 分 )

11. 振水音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下肢屈曲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

侧。 (2 分 )

(2) 检查者以一耳凑近上腹部或将听诊器体件放在上腹部, 然后用冲击触诊法振动上腹部, 如听到胃内气体和液体相碰

撞而发生的声音, 称为振水音。(5 分 )

(3)临床意义:正常人空腹 6~ 8 小时后无振水音。若出现振水

音 , 提示胃内液体储留 , 见于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3 分 )

五、脊柱四肢与神经反射

1. 脊柱侧弯与叩击痛的检查

(1) 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背后。(1 分 )

(2) 脊柱侧弯的检查:检查者用示、中指或拇指沿脊椎的棘

突以适当的压力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痕,

以此痕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并注意有无压痛。(3 分 )

(3) 脊柱叩击痛的检查有两种方法:

①直接叩击法:用中指或叩诊锤, 自上而下垂直叩击脊柱棘突,检查有无叩击痛。(3 分 )

②间接叩击法: 用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的颅顶,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检查有无叩击痛。(3 分 )

2.脊柱压痛及脊柱活动度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站立位。(1 分 )

(2)脊柱压痛:检查者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开始自上而下

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人脊柱无压痛。(3 分 )

(3)腰段脊柱活动度:嘱被检查者在髋部固定的条件下作前

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动作。正常人可前屈45° , 后伸35° , 左右侧弯各30° , 旋转 45 °。 (3 分 )

(4)颈段脊柱活动度:嘱被检查者作颈部前屈、后伸、左右

弯和旋转运动。前屈 45 °, 后伸 45° , 左右侧弯各 45° , 左右侧弯各 45° , 旋转 60°。 (3 分 )

3. 浮膑现象的检查及意义

(1)被检查者取平卧位。 (1 分 )

(2) 检查者用一手虎口卡于患膝髌骨上极,并加压压迫髌上囊,使关节液集中于髌骨底面,另一手拇指和其余手指分别

固定在肿胀的关节下方两侧。(3 分 )

(3) 用一手示指垂直按压髌骨并迅速抬起,按压时髌骨与关

节面有碰触感,松手时髌骨浮起,即为浮髌试验阳性。(3 分 )

(4) 意义:阳性表明膝关节腔中等量以上积液(50m1) 。 (3 分 )

4. 腹壁反射的检查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暴露全腹部 , 双下肢稍屈曲 , 使腹壁放松 , 检查者站在其右侧。 (1 分 )

(2)检查者用钝头竹签 ( 或火柴杆 ) 按上、中、下三个部位 , 自外向内划腹壁皮肤。 (4 分 )

诊断学_体格检查_实验

目录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 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 (1) 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2) 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 (4) 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 (7) 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 (9) 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 (11) 体格检查报告七: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12) 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 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 (13) 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 (15)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

一、检查目标: 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二、检查用物: 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体温(腋测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二)脉搏: 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三)呼吸: 被检查者置于坐位或仰卧位,观察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 (四)血压: 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肘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触及动脉搏后将听诊器置于其上,需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压得太重,亦不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于袖带下。充气并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然后徐缓放气,汞柱下降2mm/秒为宜。从听诊器听到的第一

诊断学体格检查--练习题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视诊触诊视诊叩诊听诊 B.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C.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D.视诊触诊问诊听诊 2.检查皮肤、关节及肿块用 A.深压触诊法 B.浅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双手触诊法 3.检查腹部压痛常用 A.深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深部滑行触诊法 4.检查肝、脾、肾时常用 A.双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浅部触诊法 5.正常肺部叩诊音呈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6.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是 A.鼓音 B.浊音 C.实音 D.过清音 7.气胸患者叩诊音呈 A.过清音 B.鼓音 C.清音 D.实音 8.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

B.左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垂直叩击右手中指第二指骨的中段 C.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 D.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二、填空题: 1.体格检查基本方法包括——、——、——、——、——。 2.深部触诊法分为——、——、——、——。 3.叩诊音由于被叩击的组织或脏器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距离的不同,叩击时所产生的反响亦异,临床上可分为——、——、——和实音。 4.体格检查一定按规定顺序进行。通常先检查——,然后检查——、——、——、——等。 三、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2.简述在正常情况下,鼓音、清音、浊音及实音各在何处可叩得, 在病理情况下各见于哪些疾病? 一般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患者不能自己调整肢体位置称 A.被动体位 B.强迫体位 C.自动体位 D.辗转体位 2.二尖瓣面容表现为 A.面色灰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紫绀 B.面容憔悴,色灰暗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自整)

头部 眼睑: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征:上视时没有额纹出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 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 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瞳孔: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扁桃体增大分度: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时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颈动脉搏动增强: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及严重贫血病人。

诊断学查体

《诊断学》查体内容 (要求检查者随时汇报检查结果,15分钟内完成) 1. 肺脏检查 检查内容:视诊:呼吸运动、呼吸节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 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叩诊:肺脏叩诊音、肺尖宽度、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 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评分标准:(要求检查者随时汇报检查结果,15分钟内全部完成) 前胸和侧胸检查——被检查者平卧,充分暴露胸部,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 视诊 呼吸运动、呼吸节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 触诊 胸廓扩张度,双手掌展开置于胸廓前下对称位置,左右拇指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2cm ,嘱被检查者做 深呼吸运动 触诊语音震颤,双手掌置于胸部上、中、下对称位置,嘱被检查者发“一”音,并双手依次交换一次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5、6肋间,嘱被检查者深呼吸 叩诊 扳指平行肋间,由外向内、由上向下、两侧对照进行叩诊 由上向下叩出右锁骨中线肺下界 听诊 前胸部为锁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腋前线上下、腋中线上下,左右两侧共16个部位 语音共振,嘱被检查者发“一”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位置,两侧对比 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查者深呼吸,依次在双侧前下侧胸壁听诊 背部检查 嘱被检查者坐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背后 视诊 胸廓外形 触诊 胸廓扩张度: 语音震颤,双手掌置于肩胛间区上下、肩胛下区内外对称位置,嘱被检查者发“一”音,并 双手依次交换一次 叩诊 肩胛间区扳指垂直肋间,肩胛下区扳指平行肋间,由上向下、由外向内、两侧对照进行叩诊 叩出肺尖宽度 叩出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 叩出肩胛线肺下界移动度 听诊 腋后线上下、肩胛间区上下、肩胛下区内外,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 2. 血压和心脏检查 检查内容:测血压 视诊: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叩诊: 心界大小 听诊: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评分标准:(要求检查者随时汇报检查结果,15分钟内全部完成) 测血压 被检查者平卧,充分暴露胸部,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 视诊 心前区有无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位置,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触诊 手掌置于心前区,用并拢的指腹确定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心尖搏动,确定有 无异常搏动 用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心前区有无震颤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有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做标记,如此{ 叩单侧 即可

(完整word版)诊断学体格检查试题2

一、单选题 1.正常儿童及男性乳头位置大约为: A.锁骨中线第5肋间B.胸骨旁线第4肋间C.腋前线第4肋间 D.锁骨中线第4肋间E.以上都不是 2. 正常人平常呼吸时肺下界的位置在: A.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10肋间隙 B.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9肋间隙,肩胛线第11肋间隙 C.锁骨中线第5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D.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6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E.以上都不是 3. 肺界斜裂的位置大约在: A. 始于后正中线第3胸椎,向外斜方下行,止于第6肋骨与肋软骨相交处 B. 始于后正中线第4胸椎,向外斜行,止于第6肋骨 C. 始于后正中线第3胸椎,止于胸骨角 D. 始于后正中线第4胸椎,止于胸椎角 E. 以上都不是 4.胸部局部压痛常见于: A. 胸部软组织炎或肋骨骨折 B. 大叶性肺炎 C. 胸膜炎 D. 支气管肺炎 E. 肺癌 5. 胸骨压痛常见于: A. 胸腔积液 B. 白血病 C. 气胸 D. 再生障碍贫血 E. 气管内异物 6. 桶状胸常见于: A. 肺结核 B. 风心病 C. 佝偻病 D. 发育畸形 E. 肺气肿 7. 胸椎局部后突常见于: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先天畸形 C. 胸椎结核 D. 佝偻病 E. 以上都不是 8. 一位45岁女性,一侧乳房皮肤局部呈橘皮样,乳头内陷,可能为: A. 乳腺炎 B. 乳腺小叶增生 C. 乳腺囊肿 D. 乳腺癌 E. 以上都不是 9. 一青年女性,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为: A. 哺乳期妇女 B. 乳腺癌 C. 乳腺小叶增生 D. 乳腺囊肿 E. 乳腺炎 10. 男性乳房增生,可能为: A. 内分泌紊乱 B.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C. 肝硬化 D. 肺癌 E. 以上都可能 11. 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一般为: A. 18次/分钟 B. 24次/分钟 C. 12次/分钟 D. >24次/分钟 E. <12次/分钟 12. 呼吸过缓常见于: A. 发热 B. 疼痛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心功能衰竭 E. 镇静剂过量 13. 潮式呼吸可发生于: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脑炎 C. 老年人深睡 D. 巴比妥中毒 E. 以上都可以 14. 语音震颤增加可见于: A. 气胸 B. 胸腔积液 C. 肺气肿 D. 胸膜增厚 E. 肺内大片炎症 15. 语音震颤减弱可见于: A. 肺炎 B. 支气管扩张 C. 肺脓肿 D. 肺梗塞 E. 肺气肿 16.心脏绝对浊音界缩小常见于: A. 心脏扩大 B. 心包积液 C. 主动脉瘤 D. 肺门淋巴结肿大 E. 肺气肿 17. 肺气肿时叩诊音: A. 鼓音 B. 过清音 C. 清音 D. 浊鼓音 E. 浊音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胸部检查(心) (一)视诊 ①胸廓畸形 (1)扁平胸: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桶状胸:多见于慢支。 (3)佝偻病胸:多见于佝偻病儿童,沿胸骨各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即佝偻病串珠。若胸 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即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多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 (5)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心病造成的右心室肥大,或儿童因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脏肥大。 ②心尖搏动 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的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中线内 0.5~1.0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2.0~2.5cm(各加1.5)。 (1)心尖搏动移位: 1)肥胖、妊娠或小儿,膈肌上移,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多位于第4肋间隙。瘦长或坐位、站位可使膈 肌下降,心脏垂位,达第6肋间。 2)解剖位置上:右心略比左心靠前,所以右心室增

大向左侧移位,左心室增大向左下侧移位。 3)纵隔和膈肌移位可引起心脏移位。 (2)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1)强度:强度增加见于甲亢、贫血、高热或左心肥厚的代偿期。强度减弱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 不全。 2)范围:增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3)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产生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③心前区搏动 心前区即心脏在前胸壁的体表投影。 (1)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心脏收缩在此处形成强有力持久的搏动,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 现象,多见于先心病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 缺损)。 (2)剑突下搏动:右心室收缩期搏动(右心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引起(腹主动脉瘤)。 ·鉴别方法 1)患者深吸气后,搏动增强是右心室造成,若减弱则是腹主动脉造成。(深吸气后,肺内负压,抽吸 肺动脉血液,引起腔静脉回心血量增高,右心输出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doc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 按检查部位而定 ) 。 (1 分 ) (2) 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 分 ) (3)四指并拢 ,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 , 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 (4 分 ) 。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 , 关节、软组织 , 浅部的动脉、静脉和 神经 , 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 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 分 )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4) 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 分 ) (5)右手放在腹壁 , 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 动触摸。 (2 分 ) (6) 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 分 ) 3. 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 分 )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 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 部位 , 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 90 度角度。 (2 分 ) (4) 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 分 ) (5) 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 分) 4. 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 双腿屈曲稍分开 (2 分 ) 。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 分 ) (3) 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 分 )

1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 (3 分 ) 5. 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 , 其它手指稍微抬起。 (2 分 ) (2)右手指自然弯曲 , 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 直。 (2 分 ) (3) 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 分 )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 分 )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 , 富有弹性 , 叩击后中指立即抬 起。 (2 分 ) (6)每次叩击 2~ 3 下。 (1 分 ) 二、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 (1) 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 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 共 5 分 , 漏掉一个叩0.5 分 )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部稍向前屈 , 用双手进行 触诊 , 左手二、三、四指触诊右侧, 右手二、三、四指触诊左 侧 , 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5 分 ) 2. 腋窝淋巴结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 , 以右手检查 左侧 , 左手检查右侧。 (2 分 ) (2)检查左侧时 , 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抬 高 45 度 , 右手二、三、四指并拢 ,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 腋窝顶部 , 滑动触诊 ,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 再翻掌向 外, 将被检查者外展之壁下垂 , 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前壁时 , 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后壁时 , 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 面触摸。用同样方法检查右侧。(6 分 ) (3)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 瘘管等。 (2 分 )

诊断学 基本检查法 试题

第一节基本检查法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望诊触诊视诊叩诊听诊 B.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C.望诊触诊叩诊听诊 D.望诊触诊问诊听诊 2.检查胆囊压痛的方法用 A.浅部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部滑动触诊法 D.深压触诊法 3.检查皮肤、关节及肿块用 A.深压触诊法 B.浅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双手触诊法 4.对腹水患者行肝脾包块触诊使用 A.浅部触诊法 B.深部滑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深部触诊法 5.检查腹部压痛点常用 A.深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深部滑动触诊法 6.肝、脾、肾检查时常用 A.双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浅表触诊法 7.浊音叩诊的特点 A.音调低音响较大震动时相长 B.音调低音响更强震动时相较长 C.音调较高音响较弱而震动持续时间较短 D.音调高音响强震动持续时间短 8.正常肺部叩诊音呈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9.触诊检查主要用于 A.脑部 B.腹部 C.关节 D.皮肤 10.肺组织实变时叩诊为 A.鼓音 B.实音 C.过清音 D.浊音 11.肺气肿患者叩诊音为 A.鼓音 B.清音 C.过清音 D.浊音 12.一位左侧胸痛的病人,坐位左下胸部叩鼓音,多考虑 A.左侧气胸 B.肺气肿 C. 正常胃泡音 D.胸腔积液 13.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是 A.鼓音 B.浊音 C.实音 D.过清音 14.气胸患者叩诊音呈 A.过清音 B.鼓音 C.清音 D.实音 15.直接叩诊法常用于 A.肺炎 B.肺结核 C.肺肿瘤 D.大量胸腔积液 16.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胸部 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 17.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A.关节、阴囊、精索 B.阑尾压痛点 C.胆囊压痛点 D.腹部反跳痛 18.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

诊断学体格检查试题

一、单选题 1.颈深上群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是: A.头皮感染B.牙龈炎C.鼻咽癌D.喉癌E.支气管肺癌 2. 出现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Musset征)见于: A.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 三尖瓣关闭不全 C. 震颤麻痹 D. 老年人 E. 主动脉瓣狭窄 3.关于巩膜黄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黄染是均匀的 B. 黄染是连续的 C. 巩膜黄染先于皮肤出现 D. 可与软腭粘膜黄染同时出现 E. 离角膜缘越近黄色越浅 4.确定扁桃体Ⅰo肿大还是Ⅱo肿大的界限是: A. 舌腭弓 B. 咽腭弓 C. 咽后壁正中线 D. 悬雍垂 E. 以上都不是 5.颈静脉搏动可见于: A. 高血压病 B. 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剧烈运动 6.下列疾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除了: A. 右心衰竭 B. 缩窄性心包炎 C. 心包积液 D.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E. 左心衰竭 7.气管向右侧移位时见于: A. 右侧气胸 B. 右侧胸腔积液 C. 右侧甲状腺肿大 D. 右侧肺不张 E. 右侧纵隔肿瘤 8.气管向左侧移位时见于: A. 右侧肺不张 B. 右侧肺纤维化 C. 右侧胸膜粘连 D.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E. 左侧纵隔肿瘤 9. 一重度水肿患者,体格检查发现颈静脉怒张,心尖部闻及器质性舒张期杂音,肝肋下3cm,质韧。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肝炎 B. 晚期肝硬化 C. 右心功能不全 D. 肾病综合征 E. 营养不良 10.28岁男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热半月,T38.3oC,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锣音,脾脏肋下可扪及边缘,双下肢皮肤见少数紫癜,Hb100g/L,WBC12.3ⅹ109/L,N75%,L25%,plt150ⅹ109/L,可能的诊断是: A. 脾功能亢进 B. 过敏性紫癜 C. 急性白血病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1. 50岁男性患者,咳嗽伴声音嘶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触及1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其他体检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A. 喉炎 B. 肺癌 C. 胃癌 D. 鼻咽癌 E. 肺结核 12. 64岁男性患者,近2个月来上腹持续疼痛,进食后加重,左锁骨上窝可扪及1个 2.5cmx1.5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其他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萎缩性胃炎 B. 慢性肥厚性胃炎 C. 消化性溃疡 D. 胃癌 E. 甲状腺癌 13.脊柱后凸,多发生于: A. 颈段脊柱 B. 胸段脊柱 C. 腰段脊柱 D. 骶柱 E. 腰、骶段 14. 脊柱前凸,多发生于: A. 颈段 B. 胸段 C. 颈胸段 D. 腰段 E. 骶椎 15. 脊柱器质性侧凸的特点是: A. 半卧位时可以消失 B. 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弯得到纠正 C. 平卧位时可消失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胸部检查(心) (一)视诊 ①胸廓畸形 (1)扁平胸: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桶状胸:多见于慢支。 (3)佝偻病胸:多见于佝偻病儿童,沿胸骨各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处常隆 起,形成串珠状,即佝偻病串珠。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 斗,即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多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 (5)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心病造成的右心室肥大,或儿童因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脏肥大。 ②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的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 成。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中线内0.5~1.0cm 处,搏动范围 直径约为2.0~2.5cm(各加1.5 )。 (1)心尖搏动移位: 1)肥胖、妊娠或小儿,膈肌上移,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多位于 第4 肋间隙。瘦长或坐位、站位可使膈肌下降,心脏垂位,达第 6 肋间。 2)解剖位置上:右心略比左心靠前,所以右心室增大向左侧移位,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侧移位。 3)纵隔和膈肌移位可引起心脏移位。 2)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1)强度:强度增加见于甲亢、贫血、高热或左心肥厚的代偿期 强度减弱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2)范围:增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3)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产生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或心包与 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③ 心前区搏动 心前区即心脏在前胸壁的体表投影 胸骨左缘 3~4肋间搏动 :心脏收缩在此处形成强有力持久的搏 动,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现象,多见于先心 病所导致的右心 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 。 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收缩期搏动 (右心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 引起 (腹主动脉瘤)。 鉴别方法 1)患者深吸气后, 搏动增强是右心室造成, 若减弱则是腹主动 脉造 成。(深吸气后,肺内负压,抽吸肺动脉血液,引起腔 静脉回心血量增 高,右心输出量增高) 。 2)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 右心搏动冲击手指 末端, 腹主动脉搏动冲击手指掌面。 心底部搏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高 压(此 区为肺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 2 肋间搏动,多见于主动 脉弓动脉瘤 或升主动脉扩张(此区为主动脉瓣区) 。 ( 二 ) 触诊 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后逐渐变为尺侧小鱼际或中间三指并拢触诊 ① 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 结合视诊更好地定位两个区域。 此外触诊可以检查 “抬举性搏动。 2) 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有力的搏动可以使检查手指抬起并持续 到第二心音开始,并伴有心尖搏动范围扩大(左心室肥厚体征) ② 震颤: 1) 手掌尺侧或指腹感到一种细小的震动感,是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 血流因异 常流动造成涡流所致。多见于某些先天性病变或狭窄瓣 膜病变。 (2) 相比于听诊检查心脏杂音,触诊检查震颤更为可靠。有些心杂音 频率过高 难以捕捉,但触诊仍可感到震颤。 1) 2) 3)

诊断学体格检查

诊断学体格检查 一、血压(血压计打开!肱动脉在手肘外侧!用后收回汞柱,关紧!) 1、袖带下缘在肘横纹上2~3cm,加压时气囊旋钮关紧! 报读:“收缩压”over“舒张压”mmHg。 二、头颈部淋巴结检查: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浅表 淋巴结 1、中三指合并,滑动触诊打圈,两圈左右 2、颈前、颈后时,摸哪边头侧向哪边 报读: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浅表淋巴结均未见肿大。三、肺部检查 视诊:(两眼与受试者腹部水平) 1、胸壁静脉(无曲张) 2、胸廓对称(无凹陷、变窄) 3、肋间隙(无增宽、变窄) 4、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平稳有节律) 5、以腹式呼吸为主 触诊:1、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 双手拇指沿肋下缘指向剑突,距中线1cm左右,让受试者深呼吸! 2、胸膜摩擦感(无) 掌四指与肋骨垂直,拇指与肋缘平行,让受试者深呼吸! 3、胸骨压痛(无) 大拇指单压,至少4次! 4、胸壁压痛(无) 手指,两侧对称,上中下至少三次! 5、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 位置见课本P119 胸部:可同压痛点,左右手掌小鱼际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让受试者发“yi",要 叩诊:1、双肺叩诊(清音) 第二、四.六肋间隙,从外向内,左右对称扣 背部:同触诊触觉语颤位,4对, 2、肺下界:右 锁骨中线(先比划出锁骨中线,从第二肋间隙开始叩) 报读: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位于第六肋间隙 腋中线(可以从第六或七肋间隙开始扣) 报读:。。、位于第八肋间隙 肩胛下角线(背部) 报读:。、。位于第十肋间隙(让受试者先坐直找到肩胛下角,再抱 肩低头) 听诊:1、支气管呼吸音( 前:喉部、胸骨上窝; 背部:第六、七颈椎及第一、二胸椎两侧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题库

眼睑: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征:上视时没有额纹出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 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 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瞳孔: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扁桃体增大分度: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时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颈动脉搏动增强: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及严重贫血病人。 甲状腺: 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第2至第4气管环前面。站于受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

诊断学考试重点最新版

诊断学重点内容 绪论 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体征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一问诊作用 向病人询问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医生接触病人的第一步 询问出典型病史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任何时候问诊都是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 二、问诊的技巧 1从礼节的交谈开始②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④避免重复提问 ⑤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⑥注意及时核对疑问.问诊的重要 三、问诊方法 应直接询问对自己病情最清楚体会最深刻的病人 采集病史时,一般不应打断病人的陈述 若陈述病情过于简单,需启发帮助 切忌暗示性提问或有意识地诱导 随时加以补充 四、问诊注意事项 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态度必须和蔼庄重 体贴耐心 避免用医学术语 恶性疾病的诊断,对病人应保密 对某些问题可婉转探询,如精神病或性病史 对危重病人,简单地询问主要症状后给予急救处理 其它医疗单位诊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可供参考 病人的隐私应为其保守秘密 问诊的内容: 五、问诊内容 8.一般项目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令狐采学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1分) (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分) (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4分)。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分)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分) (5)右手放在腹壁,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动触摸。(2分) (6)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分) 3.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分)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90度角度。(2分) (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分) (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

时。(2分) 4.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分) (4)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变化。(1分)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3分) 5.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2分) (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2分) (3)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分)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分)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中指立即抬起。(2分) (6)每次叩击2~3下。(1分) 二、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 检查 (1)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共5分,漏掉一个叩0.5分)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 进行触诊,左手二、三、四指触诊右侧,右手二、三、四指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5分) 2.腋窝淋巴结检查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

诊断学体格检查

诊断学体格检查 一、血压(血压计打开!肱动脉在手肘外侧!用后收回汞柱,关紧!) 1、袖带下缘在肘横纹上2~3cm,加压时气囊旋钮关紧! 报读:“收缩压”over“舒张压”mmHg。 二、头颈部淋巴结检查: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浅表 淋巴结 1、中三指合并,滑动触诊打圈,两圈左右 2、颈前、颈后时,摸哪边头侧向哪边 报读: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浅表淋巴结均未见肿大。 三、肺部检查 视诊:(两眼与受试者腹部水平) 1、胸壁静脉(无曲张) 2、胸廓对称(无凹陷、变窄) 3、肋间隙(无增宽、变窄) 4、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平稳有节律) 5、以腹式呼吸为主 触诊:1、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 双手拇指沿肋下缘指向剑突,距中线1cm左右,让受试者深呼吸! 2、胸膜摩擦感(无) 掌四指与肋骨垂直,拇指与肋缘平行,让受试者深呼吸! 3、胸骨压痛(无) 大拇指单压,至少4次! 4、胸壁压痛(无) 手指,两侧对称,上中下至少三次! 5、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位置见课本P119 胸部:可同压痛点,左右手掌小鱼际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让受试者发“yi”, 要交叉至少3次! 背部:(共4对,沿肩胛内缘行,肩胛区2对与肩胛骨平行,肩胛下区2对与肋间 隙平行)位置见课本P119 叩诊:1、双肺叩诊(清音) 第二、四.六肋间隙,从外向内,左右对称扣 背部:同触诊触觉语颤位,4对, 2、肺下界:右 锁骨中线(先比划出锁骨中线,从第二肋间隙开始叩) 报读: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位于第六肋间隙 腋中线(可以从第六或七肋间隙开始扣)报读:。。。位于第八肋间隙 肩胛下角线(背部)报读:。。。位于第十肋间隙(让受试者先坐直找到肩胛下角, 再抱肩低头)

完整word版诊断学体格检查试题2

一、单选题 正常儿童及男性乳头位置大约为: 锁骨中线第5肋间 B .胸骨旁线第4肋间 C .腋前线第4肋间 锁骨中线第4肋间 E .以上都不是 1. A . D . 2.正常人平常呼吸时肺下界的位置在: A . B . C . D . E . 锁骨中线第 锁骨中线第 锁骨中线第 锁骨中线第 以上都不是 6肋间隙, 6肋间隙, 5肋间隙, 6肋间隙, 腋中线第 腋中线第 腋中线第 腋中线第 8肋间隙, 9肋间隙, 8肋间隙, 6肋间隙, 肩胛线10肋间隙 肩胛线第 肩胛线第 肩胛线第 11肋间隙 10肋间隙 10肋间隙 3. 肺界斜裂的位置大约在: A. 始于后正中线第 B. 始于后正中线第 C. 始于后正中线第 E.以上都不是 4. 胸部局部压痛常见于: A.胸部软组织炎或肋骨骨折 D. 支气管肺炎 E.肺癌 5. 胸骨压痛常见于: A.胸腔积液 B.白血病 6. 桶状胸常见于: A.肺结核 B.风心病 7. 胸椎局部后突常见于: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先天畸形 C.胸椎结核 D.佝偻病 8. 一位45岁女性,一侧乳房皮肤局部呈橘皮样,乳头内陷,可能为: A.乳腺炎 B.乳腺小叶增生 9. 一青年女性,乳房局部红、肿、 A.哺乳期妇女 B.乳腺癌 10. 男性乳房增生,可能为: A.内分泌紊乱 B.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C.肝硬化 11. 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一般为: A. 18次/分钟 B. 24次/分钟 C. 12次/分钟 12. 呼吸过缓常见于: A.发热 B.疼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13. 潮式呼吸可发生于: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脑炎 14. 语音震颤增加可见于: A.气胸 B.胸腔积液 15. 语音震颤减弱可见于: A.肺炎 B.支气管扩张 16 ?心脏绝对浊音界缩小常见于: A.心脏扩大 B.心包积液 17.肺气肿时叩诊音: A.鼓音 B.过清音 3胸椎, 4胸椎, 3胸椎, 向外斜方下行,止于第 6肋骨与肋软骨相交处 向外斜行,止于第 6肋骨 止于胸骨角 D.始于后正中线第 4胸椎,止于胸椎角 B.大叶性肺炎 C.胸膜炎 C.气胸 C.佝偻病 执、 八 、 、、 D.再生障碍贫血 E.气管内异物 D.发育畸形 E.肺气肿 E.以上都不是 C.乳腺囊肿 痛,可能为: C.乳腺小叶增生 C.老年人深睡 C.肺气肿 C.肺脓肿 C.主动脉瘤 C.清音 D.乳腺癌 E.以上都不是 D.乳腺囊肿 E.乳腺炎 D.肺癌 E.以上都可能 D. >24次/分 钟 D.心功能衰竭 D.巴比妥中毒 D.胸膜增厚 D.肺梗塞 E . E . D.肺门淋巴结肿大 D.浊鼓音 E.浊音 E. <12次/分 钟 E.镇静剂过量 E.以上都可以 肺内大片炎症 肺气肿 E.肺气肿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标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1分) (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分) (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4分)。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分)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分) (5)右手放在腹壁,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

吸做深部滑动触摸。(2分) (6)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分) 3.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分)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90度角度。(2分) (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分) (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分) 4.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分) (4)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变化。(1分)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3分) 5.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2分) (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2分) (3)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分)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分)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 某患,女,25岁 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 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 化验: RBC 3.1×1012/L RC 0.05 HGB 7.5g/L Hct 0.25% MCV 76fl MCHC 300g/L 思考题 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 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 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 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病例1讨论 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 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 (1)RBC形态检查 (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

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行鉴别 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 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 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 查体: 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呼吸急促,声音嘶哑。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RBC 4.80 ×1012/L,HGB 140g/L; MCV 96fl,MCH 30pg/L,MCHC 320g/L; WBC 12.0 ×109/L;Sg 0.72,St 0.08;L 0.19,E 0.01;PLT 320 ×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 思考题 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 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 病例分析 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精品】诊断学题库和答案(250)

【精品】诊断学题库和答案(250)(一)选择题 23.属于深感受的是( ) A.痛觉 B.温度觉 C.位置觉 D.触觉 答案:C 题型:单项选择题 17.可听到重叠型奔马律的是( ) A.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衰伴心动过速 D.风湿热伴P-R间期缩短 答案:B 题型:单项选择题 47.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常可见到:( ) A.镜面舌 B.牛肉舌 C.草莓舌 D.地图舌

答案:A 题型:单项选择题 56.肾图。段低下,看不到上升的b段,a段之后曲线缓慢下降,应考虑 A.输尿管痉挛 B.尿路梗阻 C.肾功能严重受损 D.肾缺如、肾萎鲔 答案:D 题型:单项选择题 24.下列为下肢锥体束征的是( ) A.Brudzinski征 B.Kernig征 C.Chaddock征 D.Hoffmann征 答案:C 题型:单项选择题 69.颈动脉搏动明显,见于:( ) A.右心功能不全 B.左心功能不全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答案:C

题型:单项选择题 7.意识障碍伴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应首先考虑( ) A.酒精中毒 B.低血糖状态 C.有机磷中毒 D.脑炎 答案:C 题型:单项选择题 42.肛门指诊触到表面光滑有弹性的小肿物且可被推向各个方向,应考虑( A.内痔 B.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C.直肠息肉 D.直肠癌 答案:C 题型:单项选择题 66.肝脏轻度肿大,质稍韧,表面光滑,边缘钝,有压痛,常见于:(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脂肪肝 D.肝淤血 答案:A 题型:单项选择题

54.锥体束损害时,下列哪项反射亢进?( ) A.腹壁反射 B.跟腱反射 C.提睾反射 D.角膜反射 答案:B 题型:单项选择题 28.酸性尿中不会出现的结晶体是( ) A.尿酸结晶 B.尿酸铵结晶 C.草酸钙结晶 D.亮氨酸结晶 答案:A 题型:单项选择题 33.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在X线透视下出现不同的明暗度,下列符合由明亮到暗黑顺序的是( ) A.骨骼,软组织(包括液体),含气组织,脂肪 B.含气组织,脂肪,软组织(包括液体),骨骼 C.软组织(包括液体),骨骼,脂肪,含气组织 D.骨骼,脂肪,软组织(包括液体),含气组织 答案:C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自整)培训资料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 (自整)

头部 眼睑: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 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征:上视时没有额纹出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 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瞳孔: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扁桃体增大分度: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 壁中线者。 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时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 压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