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课件-2018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例题分析 精

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例题分析

例1 健身用的拉力器弹簧,设每根长0.5m,把它拉至1.0m长时需拉力100N.若在拉力器上并列装了5根这样的弹簧,把它拉到1.7m长时需要多少拉力?假设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分析根据一根弹簧从0.5m伸长到1.0m时所需要的拉力,利用胡克定律,可求出使一根弹簧从0.5m伸长到1.7m时的拉力,从而也就可求得使5根弹簧一齐伸长到1.7m时的拉力.

解设l0=0.5m,l1=1.0m,l2=1.7m,因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外加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

得第二次的拉力

所以将5根并列的弹簧同时伸长到1.7m时所需拉力

F=5F2=5×240N=1200N.

说明因为题中拉力器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

使同样的5根弹簧并列起来后也从l0=0.5m伸长到l1=1.0m,弹力应为

=500N,可见5根并列弹簧的等效劲度系数为1根弹簧的5倍,即

5f

1

k=5k1=1000N/m.

于是由胡克定律立即可得总的拉力

F=f=kx=k(l2-l0)=1000×(1.7-0.5)N

=1200N.

所以,弹簧并列起来后,等效劲度系数增大,即越难伸长(或压缩).同理可知,弹簧串接起来后,等效劲度系数必减小,即越易伸长(或压缩).

例2 如图1-3所示,在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m的物体,用

k=100N/m的轻弹簧平行斜面吊着.发现物体放在PQ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AP=22cm,AQ=8cm,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多少?

分析物体位于Q点时,弹簧必处于压缩状态,对物体的弹力T Q沿斜面向下;物体位于P点时,弹簧已处于拉伸状态,对物体的弹力T P沿斜面向上.P、Q两点是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的临界位置,此时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都达到最大值f m,其方向分别沿斜面向下和向上.

解作出物体在P、Q两位置时的受力图(图1-4),设弹簧原长为l0,则物体在Q和P两处的压缩量和伸长量分别为

x1=l0-AQ,

x2=AP-l0.

根据胡克定律和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力平衡条件可知:

kx1=k(l0-AQ)

=f m-mgsinα,

kx2=k(AP-l0)=f m+mgsinα.

联立两式得

例3 如图1-5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甲、乙两个轻弹簧相连,乙弹簧下端与地相连,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现用手拉甲的上端A,使它缓缓上移.当乙弹簧中的弹力为原来的2/3时,甲上端A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乙弹簧可能仍处于被压缩状态或已处于被拉伸状态,需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1)乙仍处于被压缩状态,则此时甲的弹力和伸长量分别为

(2)乙处于被拉伸状态,则此时甲的弹力和伸长量分别为

例4 如图1-6所示是一个带有游标尺的水银气压计的一部分,游标尺的准确度是0.1mm.试根据气压计的指示值和已知的地球半径R=6370km,估算包围地球的大气质量约为多少?(取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包围地球的大气,同样受到地球的引力.它们压向地球表面的力,就是作用在整个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

解设整个大气质量为m,由于地球周围空间大气层的厚度h<

F=p·4πR2=mg.

由气压计读得大气压

=5.18×1018Kg≈5.2×1018kg.

说明(1)力是矢量,F=p·4πR2是把地球表面展成平面时得到的力的大小;(2)由本题可知,只要测出某个天体表面处的气压p、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 及已知该天体的半径,即可估算出包围该天体的大气质量.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高三物理复习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考点:1。力是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Ⅱ)2.重力是物体在地面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Ⅱ)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公式。(Ⅱ) 知识内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 ①力的物质性: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为;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①作用点;②大小;③方向;④大小标度。 2、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 (1)重力: ①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②重力的大小:G =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③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中 心,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之外。 ④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它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距离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_。 (2)弹力: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②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压 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_____和被_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 向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题:【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

力学中的三种力

目录 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 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抛物的运动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而企图恢复形变的力叫弹力。胡克弹力的大小由F=k △x 确定。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 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 ? ??=-N f tg 01α≤φ0, 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 f

高一物理课件-2018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例题分析 精

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例题分析 例1 健身用的拉力器弹簧,设每根长0.5m,把它拉至1.0m长时需拉力100N.若在拉力器上并列装了5根这样的弹簧,把它拉到1.7m长时需要多少拉力?假设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分析根据一根弹簧从0.5m伸长到1.0m时所需要的拉力,利用胡克定律,可求出使一根弹簧从0.5m伸长到1.7m时的拉力,从而也就可求得使5根弹簧一齐伸长到1.7m时的拉力. 解设l0=0.5m,l1=1.0m,l2=1.7m,因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外加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 得第二次的拉力 所以将5根并列的弹簧同时伸长到1.7m时所需拉力 F=5F2=5×240N=1200N. 说明因为题中拉力器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 使同样的5根弹簧并列起来后也从l0=0.5m伸长到l1=1.0m,弹力应为 =500N,可见5根并列弹簧的等效劲度系数为1根弹簧的5倍,即 5f 1 k=5k1=1000N/m. 于是由胡克定律立即可得总的拉力 F=f=kx=k(l2-l0)=1000×(1.7-0.5)N

=1200N. 所以,弹簧并列起来后,等效劲度系数增大,即越难伸长(或压缩).同理可知,弹簧串接起来后,等效劲度系数必减小,即越易伸长(或压缩). 例2 如图1-3所示,在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m的物体,用 k=100N/m的轻弹簧平行斜面吊着.发现物体放在PQ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AP=22cm,AQ=8cm,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多少? 分析物体位于Q点时,弹簧必处于压缩状态,对物体的弹力T Q沿斜面向下;物体位于P点时,弹簧已处于拉伸状态,对物体的弹力T P沿斜面向上.P、Q两点是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的临界位置,此时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都达到最大值f m,其方向分别沿斜面向下和向上. 解作出物体在P、Q两位置时的受力图(图1-4),设弹簧原长为l0,则物体在Q和P两处的压缩量和伸长量分别为 x1=l0-AQ, x2=AP-l0. 根据胡克定律和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力平衡条件可知: kx1=k(l0-AQ) =f m-mgsinα,

高中物理:力和常见的三种力

第一单元力和常见的三种力 高考要求:1、理解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物质性、矢量性; 3、知道物体重心和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4、掌握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知识要点: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 2、力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6、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按力的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回复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个分力。 即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2、条件:地球的吸引。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随纬度和离地而的高度变化而变化。纬度越大,g 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4、方向:竖直向下,即沿铅锤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或自由落体方向。 5、作用点:为物体的重心。但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1)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相同),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非均匀薄板形物体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形变。 3、大小: 1)弹簧类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与弹簧有关。 2)其他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4、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收缩方向。 2)轻杆:既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压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但二力杆的弹力必沿杆的方向。 3)轻弹簧:产生的拉力或压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4)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指向受力物。 5、作用点:接触面或接触点。 四、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作用

三种常见的力 受力分析

三种常见的力受力分析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就一定有“施力”和“受力”两个物体,二者缺一不可。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 (1)按性质分 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 (2)按效果分 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产生条件分 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3 重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G=mg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4 弹力 (1)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②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 项目轻绳轻杆弹簧 形变情况伸长忽略不计认为长度不变可伸长可缩短 施力与受力情况只能受拉力或施出拉 力能受拉力或压力 可施出拉力或压力 同杆 力的方向始终沿绳不一定沿杆沿弹簧方向 力的变化可发生突变同绳只能发生渐变 5 摩擦力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①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②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 N ,其中的F 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3)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公式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μF N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F m (4)摩擦力方向 ①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高物理《优质考场》力力学中常见的种力

高考物理总复习 1.1 力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知识梳理 ★力的概念 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2.力的效果:使受力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检验力的存在与否,上述两种效果可以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 3.力是矢量: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分类:在力学中,按性质分类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分类有: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5.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 6.力的测量:用弹簧秤。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 (1)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G =m g (g 通常取9.8N /k g )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 (注意: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问因为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是因为物体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对使它产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方向的确定: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我被支持的物体。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③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可由物体的状态判断方向。 弹力大小的确定:①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即kx F 。②一根张紧的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③一般应根据物体的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计算。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 ①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②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 ③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且挤压;b.有相对运动趋势;c .接触面粗糙。 ④大小: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0≤静F ≤m F ⑤ 方向:判断方法有三种: a .根据“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此法关 键是先利用“假设法”判断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先假定没 有摩擦力存在(即光滑时,看两物体会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b .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结合物体的受力分析来决定摩擦力的方向。

第6讲——三种常见的力 物体受力分析(7页)

学案(06)——三种常见的力物体受力分析 知识回忆 分清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大小、方向、作用点.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1)重力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重力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______.)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重力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___,物体的重心__________在物体上(填“一定”或“不一定”).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________粗略确定. (2)弹力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大小:与形变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式中的k被称为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它由__________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____________.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________的方向;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______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3)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面________;物体间存在____________;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________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________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__________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的__________相反.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μN,式中的N是指__________,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式中的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静摩擦力的大小:0<f静≤f m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______比;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跟踪练习 第1题图 1.用一个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2.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

自-力的基本概念三种常见的力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知识建构】 第一节 力的基本概念 三种常见的力 【考点知识梳理】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力的基本特征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力的独立性:力具有独立作用性。 2. 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 力的效果 (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2)形变 二、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1. 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 是常数,通常等于10N /k g。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直接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力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 效果: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 性质: 重力: 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摩擦力: (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F 1-F 2|≤F 合≤F 1+F 2

高一受力分析专题讲解

高一受力分析专题讲解 一、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 产生: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2.弹力 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被动力) 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位置 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 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 3.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 (1).滑动摩擦力f=μF N,动摩擦因数μ,F N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 (2).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 m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f m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 m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 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 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也不同。 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三、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考物理 知识点总结7 力力常见的三种力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 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一谈到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找不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一提到力一定要知道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学好物理的功底。 说明:分析力,①首先要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作用对象) ②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③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总是同时成对出现.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给予受力物体作用的同时必受受 力物体的反作用.即力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我们把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④力的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 ⑤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可以用弹簧称测量 ⑥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SI制中:kgm/s2) 意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力的大小为 1牛顿.⑦力的表示方法:三要素表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称为力的图示.要选择合适的比例(标度),要求严格。说明:改变任一方面作用效果都改变。 力的示意图:若只要求正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受力个数和受力的方向,按大致比例画出力的大小,称为力的示意图. 示意图着重于受力个数和各力的方向画法,不要求作出标度. ⑧力的作用效果①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形变),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②动力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改变物体的速度)即是产生加速度 3、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析的力)一定有施、受力物体。 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下滑力、分力、合力、斥力、吸力、浮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 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是牛顿, 二、重力

高一物理课件-23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能力测试 精品

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能力测试 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质量m=10kg的物体A,A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μ=0.20,有一大小F=15N的恒力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图1-7),如果A相对桌面静止,则桌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 ] A.0 B.19.6N C.2N D.98N E.15N 2.如图1-8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3.如图1-9,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重20N,B物重30N,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0.2.水平拉力F1为6N,方向向左;F2为2N,方向向右.则B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

A.4N,向右 B.4N,向左 C.6N,向右 D.6N,向左 4.如图1-10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N,G B=4N.A用悬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F=2N.则绳中张力T 及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 ] A.7N和0 B,5N和2N C.1N和6N D.2N和5N 5.如图1-11所示,用由小到大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木块压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在图1-12中正确的是[ ]

6.如图1-13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m A=2kg、m B=1kg的两木块,两木块之间、木块A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0.2.木块B与A的支架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其劲度系数k=100N/m,压缩量x=1cm.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1)A对B的摩擦力方向____,摩擦力大小____; (2)B对A的摩擦力方向____,摩擦力大小____; (3)地面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_. 参考答案 1.E. 2.B、D. 3.B. 4.B、C. 5.D. 6.(1)向右,1N;(2)向左,1N;(3)零.

常见的三种力及受力分析方法

第二章相互作用力与平衡 § 2.1 常见的三种力及受力分析 基础知识: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矢量性:力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 5、力的分类: ⑴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⑵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表示力的方法: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地面上处在两极和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地面上其他位置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不指向地心。 4、重心:因为物体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作用于一点即为物体的重心⑴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⑵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之外。 5、不同星球表面g值一般不同。 三•弹力 1、定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这是由于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的确定: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杆子上的弹力的方向:可以沿着杆子的方向,也可以不沿着杆子的方向。 (4)弹簧的弹力方向:可拉伸可压缩 4、弹力大小的确定 ⑴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即 F = kx ⑵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⑶弹力一般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知识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四.摩擦力 1.静摩擦力 ①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②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

高一物理: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作者:谭宇 一、概述 ①、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和物体间的互相吸引而产生的,是地心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物体处在不同维度时所受向心力不同,因而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重力的大小不相等。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产生变化,把这个物体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时,其质量数值仍然等于在地球上所测得的数值。而物体所受的重力由于地球上不同地点的g的差异,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数值。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所以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弱,月球上g的数值大约只有地球g的数值的1/6,所以在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重力也只是在地球上测得的数值的1/6。 ②、弹力 弹力,又称弹性力。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在物体内部即产生一种抗拒形变力图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所以,凡是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同时,由于产生形变,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弹力相互作用。物体的形变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产生的弹力也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等,这些名称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而加以区分的,它们的实质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形变成正比;达到平衡时,弹力大小等于引起形变的外力。弹力的方向就两个物体之间来说,总是跟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两个坚硬物体之间

由于拉伸或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形变的趋向相反;绳索等柔软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由于拉伸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沿柔软物体本身,也和形变的趋向相反。 弹力产生的原因。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时,物质的分子之间要发生相对位移,这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当对物体施加压力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斥力较引力增加得快,分子之间斥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压力;如果对物体施加拉力,就会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此时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分子间引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张力。当外力撤去后,正是这种引力或斥力作用,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③、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摩擦力产生在两个接触表面之间。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光滑固体表面,当用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其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好像布满了高峰山谷一般。因此,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真正接触的只是物体表面的峰丘。在这些真正接触的区域内,两个接触表面的原子非常接近,原子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互作用力。在接触点以外的其他区域,两物体表面的原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这些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弱,与真正接触区域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接触区域的面积之和要比物体表现面积小得多。 当两个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势必要以剪切的方式破坏原来所有的接触点,使两个接触表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而产生断裂、磨损,从而形成了对物体运动的阻障。 (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特别清洁的表面,如叠在一起的玻璃板,由于真正接触面积增大和接触点粘结强度提高,摩擦力也很大。)此段超越现有知识范畴,仅当课外知识。

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2.力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 (2)按作用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浮力、回复力等。 (3)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3.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 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4.弹力的大小、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①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②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③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④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 5.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学¥ 6.含弹簧类弹力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力的概念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

高一复习系列之八 制作:贾福东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1.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几个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 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力将转化为隔离体的外力。 3.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1)整体法:连接体和各物体如果有共同的加速度,求加速度可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出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方法为隔离法。隔离法解题要注意判明每一隔离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3)整体法解题或隔离法解题,一般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十分方便。例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共同加速度要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用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 (1)例如F 推M 及m 一起前进,隔离m 分析其受力时,如果认为F 通过物体M 作用到m 上,那就错了。 (2)用水平力F 通过质量为m 的弹簧称拉物体M 在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时。 (1)超重现象: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若支持物或悬挂物为测力计,则超重时“视重”大于实重,超出的那部分为ma ,此时物体可以有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运动形式。 (2)失重现象: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失重时“视重”小于实重,失去部分为ma ,此时物体可做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运动。 现在失重现象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称为完全失重状态。此时“视重”等于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g 。 注意: ①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不是重力完全消失,在出现 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受的重力依然存在,而且是不变的。 ②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桌面无压力,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单摆停止摆动,人站着(甚至倒立)睡觉和躺着睡觉的感觉一样。 ③人造地球卫星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时,上面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④通过对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分析,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必须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略) 二、牛顿运动方程的瞬间问题解法 瞬间问题的特点是:在剪断绳前,体系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状态,当剪断绳瞬间,体系各部分状态会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先分析瞬时前后(剪断绳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然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三、临界条件问题的极值分析法 在我们所研究的物理问题中,相关物理量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其中当物理现象变化到某一状态时出现极值或某种转折(例如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一般都有临界现象出现,都要求出临界条件。分析时为了把这个临界条件尽快暴露,一般用极值方法,特别是某些题目的文字比较隐蔽、物理现象过程又比较复杂时,用极限分析法往往使临界现象很快暴露出来。 [例]如图所示,质量m =1kg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体质量M =2kg ,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地面光滑,θ=37°,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 ,要使物体m 相对斜面体静止,力F 应为多大?(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 (下一单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m M

1力的概念三种性质力

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 考纲要求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II 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II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II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I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II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II 知识网络: {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I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 力S 分类I 重力: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 性质:弹力: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Fi_F』WF许WFi + 比 力的分解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力的概念、三个性质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其中重点是对摩擦力和弹力的理解、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难点是受力分析。 § 1力的概念三种性质力 知识目标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 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 3、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彖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 4、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7、力的单位:是牛顿,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三加速度力的人小为1牛顿.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它并不就等于地球时物体的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旋转所需的向心力。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很小,所以计算时一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重力的人小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大小:G=mg (说明:物体的重力的人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处的状态都无关) 3、方向:竖直向下(说明:不可理解为跟支承面垂直). 4、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5、重心: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 说明:(1)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重心是一个等效的概念。 (2)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随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的不同而不同。 (3)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得. 三、弹力 1、定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上。说明: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③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4、大小:①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力F=kXo②一根张紧的轻绳上的张力人小处处相等。③非弹簧类的弹力是形变量越人,弹力越大,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计算。 四、摩擦力

力的概念三种基本力

力的基本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把握住力的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的物体的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说;力是矢量..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的处理矢量的“几何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的效果;而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把握住力的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 4独立性:力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把握住力的独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的手段;把产生不同效果的不同分力分解开分别进行研究.. 5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A施力于物体B的同时;物体B也必将施力于物体A..而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总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线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种性质等关系..把握住力的相互性特征;就可以灵活地从施力物出发去了解受力物的受力情况.. 3、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浮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 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