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虎口藏宝

虎口藏宝

教课目的 :

1. 认识“瞥、栩、眶、忡、蝶”5 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 个生字,掌握“看见、陶瓷、绘声绘色、思索、眼眶、遮盖、胶卷、陌生、疲倦不堪”等词语。

2.指引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威廉叔叔为何夸耀纳塔莉

是个聪慧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慧、机智和英勇的精神质量。

3.意会作者是如何经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色的写作方法。

教课重难点 :

要点:指引学生读懂课文,认识纳塔莉在十分紧急的状况下,可以机警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

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寻,保护了胶卷的故事,领会纳塔莉的聪慧、机智和英

勇。

难点 : 意会作者是如何经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色。

教课准备:

课件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

道什么呢?

二、初读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论。

3.组织沟通。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读词

纳塔利威廉

(1)指名读

(2)出示:疲倦不堪

(3)指名读

(4)疲倦不堪什么样?

(5)在疲倦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6)出示 ppt( 句子 ):

“纳塔利,你父亲母亲呢?”

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3.谁藏的?为何藏?怎么藏的?经过念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

1.全文环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何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

发现了一卷胶卷。

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成功!”)这部分写陌生人搜寻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枪走被调了包的胶卷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走开了”到结束)写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奇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快乐地夸耀纳塔莉“真是个聪慧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谈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抓人物言行、心理,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1.阅读全文,“塔莉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慧、机智)

2.从哪些语句中领会到的,用笔划出塔莉玛的动作、心理,认真读读,谈谈领会。

3.小组分角色朗诵

(二)朗诵领会

1.分角色小组内练习

2.小组报告,全班同学中你以为谁读得好,为何?(评读)

3.指导后练习朗诵

4.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朗诵全文

三、拓展活动

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四、稳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着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 3 题)

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 4 题)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预习案(学生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课题:16.范仲淹的故事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预习内容和方法指导 1.初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词典查一查。也可以借助《一点通》查一查。然后写一写。可以找父母或同学帮忙听写一下。 2.再读课文,把文章读流利。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的哪几件事?(可以边读边做批注)4.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深,写下感受。(可以边读书边做批注) 三、自学检测 1.注音。肴()岂()泱() 2.看拼音写词语 Yān m? yua yang mǐ zhōu ling ch?n fai qǐn wàng shí ( )( )( )( )( ) qǐ n?ng ch?o ting jiō y?o ( ) ( ) ( ) 3.补充成语或句子 ()不介意()()淡饭和衣而()于心()() 千()难()划()割() 先天下(),后天下()云山苍苍,(),先生之风,()。 4.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的哪几件事? 四、我的疑问

五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方知教材魅力无穷,深入解读课标明晰知识结构,就会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入点、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的高效。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自强不息。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程标准、说第三学段及本单元内容标准。二说教材分析、说本单元编写特点,内容结构及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课程标准 (一)第三学段目标 1、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 写,会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辨析字义,能熟练书写正 楷字。 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讨论交流中,敢于提 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 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 见闻,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描述,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习作要有

一定的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做到认真倾听的同时,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到简要 转述。 5、综合性学习:开展讨论,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 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目标 本组教材围绕以“自强不息”这个主题,以“学习理解深刻含义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共编排了五篇 课文。其中《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是精读课 文,《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不仅 生动有趣,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自 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 像一把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1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 子,在品读探究中感受人物的伟大,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 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方法。3、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机智 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材特色 (一)本单元编写特点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1、《左公柳》教学反思 一堂课下来,感觉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没有我想像中那么满意。 教学目的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学目的性,就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左公柳》是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故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围绕这一中心,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怕有缺憾,最怕没特点。回忆一堂课的教学历程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许多值得发扬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灵活地处理教材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执教的是《左公柳》的第二课时。这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篇幅很长,故事中主人公左宗棠又是晚清时期的人物,学生对他的认识很陌生,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而是直接从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入手。第二部分讲的是左宗棠的三个爱国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这一部分也最能表达左宗棠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接着,我引导学生简单地学习第一、三部分,这两段我采用的是比照教学。学生不仅感受到左公柳是刚强之树,更是象征着爱国将士的精神之树。这样的教学策略表达了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为了表达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重点进行。比方,在学习第一个爱国故事时,学生就抓住“力排众议”体会左宗棠决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豪情;第二个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场面描写体会左宗棠誓死保卫新疆的决心;在体会左公柳的形美时,抓住了“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体会左公柳的神美时,抓住了“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体会左公柳的精神之美,抓住了“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体味。 朗读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是这一堂课的又一亮点。有目的地读,有任务地读就防止了读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可以说这节课我安排了很多次“读”,而且每一次都有任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学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这个故事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左宗棠为什么要力排众议,他是怎样力排众议的?学习左宗棠如何力排众议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指名读、齐读、提示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坚决”、“慷慨激昂”、“断然”的语气。学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这一故事时,我让学生采用默读的形式找到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边读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互相朗读,交流感受。这样学生朗读面广了,兴趣浓了。最后指名一位朗读水平最好的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这位学生为其他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学习“植树造林建设新疆”时,采用齐读的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朗读,防止了教学的单一性,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究行为。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是这一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写作学习的典范。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左宗棠高尚的爱国情操,而且做到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在学习第二部分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写人,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这为学生写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做到了详略得当,第二部分精讲,第一、三部分略讲。即使第二部分作为精讲的内容,三个故事我也没有齐头并重,而是精讲第一、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一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_虎口藏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 步练习卷(2) 一、预习检查 1. 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 照样子写词语,并用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造句:________ ________ 3.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________ (2)非常生动活泼,如同活的一样。________ (3)思索,考虑。________ (4)价值许多城池,形容物品非常珍贵。________ 4. 学习探究: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虎口藏宝》 (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________ (2)谁藏的?________ (3)为什么藏?________ (4)理清文章层次,全文围绕着“藏”字,分三部分来写。 这部分写:________ (5)课文讲的是小姑娘________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机敏地将________口里的宝物﹣﹣________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________ 的故事。 5. 课外延伸。《虎口藏宝》

(1)栩栩如生的意思是________。 (2)纳塔莉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原因是________。 (3)从纳塔莉瞥见瓷虎﹣﹣琢磨信上的字句﹣﹣打开瓷虎﹣﹣发现胶卷的过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女孩。 (4)这部分还交待了瓷虎的________和威廉叔叔发回的一封信,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5)找出这部分中对纳塔莉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 这段心理描写表明纳塔莉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纳塔莉知道两个陌生人要搜查的是胶卷后心里是怎么想的?________。表明纳塔是个 非常________、________的人。 从纳塔莉的藏胶卷、取胶卷、放胶卷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姑娘。

全新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全册 共120页)

全新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全册共120页) 目录 1 小麻雀 2 金奖章 3* “没头脑”和“不高兴” 4 大拇指汤姆 28* 杨子荣借题发挥 5* 坚定的锡兵 语文百花园一 6 古诗三首 7 海上日出 8* 大自然的语言 9 西风胡杨 10* 我家门前的海 语文百花园二 11 诗词二首 12 狼牙山五壮士 13* 小英雄雨来 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15* 紫桑葚 语文百花园三 16 酿 17 十年后的礼物 18* 月下桨声 19 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 20* 彩票 语文百花园四 21 孔子 22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23* 黄帝 24 梅兰芳

1 小麻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虎口藏宝2

顶碗少年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然段。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5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5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中小学课程 18《虎口藏宝》 名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8虎口藏宝 一、教材分析 《虎口藏宝》是小学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文章以宝物——胶卷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纳塔莉发现胶卷——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抢走调包胶卷——威廉叔叔夸奖纳塔莉”等内容。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赛读、引读等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在读中感悟纳塔莉的机智勇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的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描述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等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讨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4.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六、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题目关键词导入,能迅速进入新课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课题“虎口”,你知道有什么词语是“虎口”开头的?(虎口逃生,虎口拔牙,虎头藏宝……)理解“虎口”的意思。板书完题目。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如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和不懂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2.自学后在小组交流。 3.在班上交流汇报 (1)读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瞥见陶瓷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纳塔利威廉价值连城翻箱倒柜喜出望外忧心忡忡无能为力迷惑不解(2)理解词语意思. “疲惫不堪”什么样的?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栩栩如生、喜出望外、忧心忡忡、无能为力、迷惑不解”是什么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虎口藏宝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虎口藏宝语文s版(无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piē jiàn táo cí zhē yǎn jiāo juàn zǎi xiāng dǎi tú mò shēng tóu yūn zhuó mo 二、多音字组词。 jiàn() tiáo() juàn() dào()间调卷倒 jiān () diào() juàn () dǎo()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巨大的工程或重要的人物宣告完成。() 2、非常生动活泼,如同活的一样。() 3、思索、考虑。() 4、价值许多城池,形容物品非常珍贵。() 四、选词填空。 凝视瞥见扫视浏览瞻仰 1、这段文字太精彩了,你要是只()一回的话,是不会体会到它的妙处的。 2、纳塔莉转身,正好()放在过道里的陶瓷老虎。 3、我站在广场上()革命烈纪念碑。 4、娜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了一遍,却没有找到合适的藏胶卷的地方。 5、娜塔莉回过头去,()着陶瓷虎那双眼睛。 巧妙奇妙 1、电脑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的世界。 2、娜塔莉的手指碰到了一处鼓起的地方,斑斓的虎纹将这里()地遮蔽着。 搜寻搜索

1、楼下的那两个人正在翻箱倒柜地()着胶卷。 2、娜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地四处()着照相机。 五、阅读理解。 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威廉叔叔摸着纳塔莉的头,松了一口气,说:“谢天谢地,总算平安无事了。虽然证明那两个家伙是间谍(dié)的唯一证据被他俩夺走了,但是,别难过,你本来就对此无能为力。” “不,威廉叔叔。他们并没有夺走你寄来的胶卷。它在楼上我的照相机里呢!”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假如他们发现我调了包怎么办?”纳塔莉问。 “不会的,这会儿他们一定将它毁掉了。” 一辆小汽车在外面戛(jiá)然停下。纳塔莉吓了一大跳:“那两个家伙又回来了!” 威廉叔叔笑着说:“别怕,肯定是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纳塔莉回过头去,凝视着陶瓷虎那双黄玉般的眼睛。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好像在说:“真有你的,纳塔莉!”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无能为力: 戛然: 2、威廉叔叔高兴地夸奖娜塔莉,为什么又“连连摇头”?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 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好像在说:“真有你的,娜塔莉!你真是个的好孩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18.虎口藏宝 l 语文S版(含答案)

关于“以历史故事表现自强不息”的阅读 墨子智斗鲁班 墨子(约公元前468-376年),名翟。传说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鲁国。春秋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墨子自称“贱人”,曾做过工匠,精通机械,擅长制造战争中防御器械。当时,他与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齐名。传说墨子曾制做了一个“木鸢”,可在空中连续飞行三天不落。墨子学说朴实无华,主张“兼爱”,提倡刻苦学习,反对不劳而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又主张“非攻”,认为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夺、人与人相害,是一切社会祸乱之源。(这三段描述出了墨子的出身、特长和主张。)辨论,是墨子的特长,他对古代逻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楚惠王准备重新恢复楚国霸主地位,扩军备战。他重用著名工匠公输般即鲁班为大夫,公输般设计制造了一种攻城的工具“云梯”,引起各诸候国的恐慌。 墨子听说楚惠王准备攻打宋国,不顾个人安危,一人来到楚国,求见公输般。公输般问:“先生有何指教?”墨子说:“北方有一人欺负我,想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满脸不高兴:“这是什么话!”墨子说:“我送你十两黄金如何?”公输般一摆手:“对不起,我不想杀任何人。”墨子立即行礼:“事情并非如此,我听说楚国造云梯想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楚国土地有余而人口不足,为何葬送不足的去夺有余的呢?宁可牺牲自己国家百姓的生命去夺别国土地,仁义何

在?你明知攻宋代价惨重,却不劝阻,难道能说你是忠君之人?”(墨子以一个巧妙的假设真诚地劝说公输般放弃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公输般心服口服:“先生金玉良言。”于是答应墨子见楚惠王。墨子对楚惠王说:“楚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宋国地少人稀。大王攻打宋国,好比丢了自己的豪华马车去偷人家破车,自己的华贵衣裳不穿,非偷人家破衣烂衫一样。您认为合适吗?” 楚惠王无言以对,但又不愿放弃攻宋计划,说:“公输般已为我造好云梯,取胜绝对有把握。”墨子说“你能攻,我就能守,不信试一试?”于是解下身上皮带围成一圈当做城墙,又请人找来几块木板用做守城工具。 公输般也想显示一下云梯的威力,于是二人展开了较量:云梯攻,则用火箭烧;用车撞击城门,则用滚木檑石砸;用地道攻,则用烟熏……。公输般用了九套攻城方法,墨子都有办法应对、一一破解,攻城方法用完了,墨子还有许多防守高招末用。(对模拟的攻守情景描述的简练、逼真。)公输般不服:“我还有办法攻你,不过我不说。”墨子答:“我也有办法对付你,我也不说。”楚惠王听得如云遮雾罩:“你们说的啥意思?”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把我杀了,就没人帮宋国守城了。其实我早派三百学生守城了,他们每个人早已学会我的守城方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难以取胜。”(表现出了墨子的智慧和事先的准备。)楚惠王深为墨子的大智大勇所折服:“先生说得有道理,请先生捎个口信给宋国,我决定不攻了。”于是,兵不血刃,墨子用他的知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虎口藏宝》同步练习

《虎口藏宝》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t áo c í t óu y ūn m ò sh ēn d ǎi t ú ( ) ( ) ( ) ( ) zh ē y án j ì x ìn pi ē ji àn y ǎn ku àn? ( ) ( ) ( ) ( ) 二、删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待在(d āi d ài ) 露出(l òu l ù) 塞进(s āi s è) 胶卷(ju ǎn ji àn ) 不禁(j īn j ìn ) 似的(sh ì s ì) 三、补充词语。 疲惫不( ) 无能( )( ) ( )( )如生 若明若( ) 价值连( ) 喜出( )外 忧心( )( ) 迷惑不( ) ( )( )得意 翻箱倒( ) 四、比一比,组成词。 胶( ) 徒( ) 琢( ) 瞥( ) 眶( ) 堪( ) 跤( ) 陡( ) 啄( ) 憋( ) 框( ) 湛( ) 松鼠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①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②‖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 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

声。 1、在文中[ ]里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按要求写词语。 (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敏捷()锐利()警觉() 反义词:轻快()光滑()敏捷() 4、根据用“‖”分好的层,试着给每层添加一个小标题,并指出各层分别表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 例:树皮当船,尾巴当帆和舵:(智慧) 5、指出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D 、列数字 ⑴松鼠不像山鼠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⑵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⑶松鼠叫声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达标】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áo cí tòu yūn jiá rán dǎi tú (陶瓷)(头晕)(戛然)(歹徒) zhē yán jì xìn piē jiàn yǎn kuàng (遮掩)(寄信)(瞥见)(眼眶) 二、删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待在(dāi )露出(lòu )塞进(sāi )胶卷(juǎn )不禁(jīn )似的(shì)三、补充词语。 疲惫不(堪)无能(为)(力)(栩栩)如生若明若(暗)价值连(城) 喜出(望)外忧心(忡忡)迷惑不(解)(洋洋)得意翻箱倒(柜)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18 虎口藏宝∣语文S版

18虎口藏宝 《虎口藏宝》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文章以宝物胶卷为主线,讲述了在瓷老虎口中取宝、藏宝,纳塔莉面临危险后藏宝,威廉叔叔夸赞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勇敢机智、冷静沉着的小姑娘形象。“虎口藏宝”具有双重的意义,一个是瓷老虎口中藏宝,另一个是指纳塔莉在危机出现时藏宝。 学生对于故事比较感兴趣,这将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阅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分角色读一读。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4.领悟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表现儿童机智勇敢的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课题,谁能说说带有“虎口”的成语或词语?(虎口脱险、虎口拔牙、虎口逃生等等。)理解“虎口”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和不懂的问题。 (1)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词语。 瞥见揭开竭力胶卷琢磨陌生陶瓷眼眶遮掩歹徒间谍若明若暗栩栩如生喜出望外疲惫不堪忧心忡忡迷惑不解洋洋得意 (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 琢磨: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 间谍:是指遣往它国或地区的人员,主要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及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 价值连城: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若明若暗;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交流。 (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 3.理清文章层次。 (1)从题目上看,本文着重要写什么?(藏。) (2)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划分段落,反馈交流。(学生自由分段,并说明理由,全班订正)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虎口藏宝》同步练习D卷

语文 S 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 课《虎口藏宝》同步练习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 共 23 题;共 105 分) 1.(2 分) (2016 六上·高邑期末 ) 看拼音写词语( 1) 无数条 chán ch án ________的溪流汇成了气势磅 bó________的长江, bǔ________着中华儿女。 可是人类由于贪l án________地索取, sì________意地砍伐、f én________烧,致使 chángyáng________着羊群、 j ùn ________马和奶牛的森林越来越少。 (2) 生长在偏pì________山谷的一株小百合,不畏艰辛、嘲笑、 bǐyí________,努力开花、结 zǐ________,让整个山谷变成百合谷的故事,yíng ________得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赞赏。 2.(8 分)多音字组词 降: ji àng________、xi áng________ 血: xuè________、xi ě________ 累: l ěi________ 、l èi________ 创: chuāng________、chuàng________ 3.(3 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令立刻攥着 4.(4分)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量词。 第1页共8页

一 ________ 水草一________花坛一________睡莲两 ________星星 5.(3 分)写出反义词 遮掩— ________阴沉—________平静—________ 6.(4 分)形近字组词 指 ________脂________ 拼 ________迸________ 7.(5 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忧心忡忡 ②疲惫不堪 8.( 16 分) (2019 四上·镇原期中 ) 按要求写句子。 (1)五种颜色的石头被女娲炼成了黏稠的石浆。(改为“把”字句) (2)汗水变成了雨露。(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仿写句子) ________不光 ________,还 ________。 ( 4)用“悄无声息”写一句话。 9.(5 分)抄写词语 迷惑肯定希望 10.(5 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①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 2019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吟、瑟”。 2.朗读、背诵、默写本课三首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本课三首诗,理解诗句意思。 学习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吟诵: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古人概称为“读”,今人为与西方式朗读朗诵区别,而改名称为“吟诵”。它是古代教育系统(私塾和官学)中唯一的诵读方式,也是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直到100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还都是吟诵的。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是有曲调的,诵读是没有曲调的。 学习过程(3课时) “预习检测 1.读熟诗文,把握节奏,正确读写诗中生字。 chǔ jiāng bì shuǐ gū fān ( ) ( ) ( ) fēng lín cán yáng sè sè ( ) ( ) ( ) shuāng yè yín sòng hán shān ( ) ( ) ( ) 2.辨字组词。 楚()孤() 禁()狐() 霜()吟()

露()冷() 径()瑟() 经()琴() 3.了解作者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代表 作有《》《》等多首。 (2)《山行》的作者是代诗人,著有《》。 (3)《暮江吟》的作者是代诗人,号,有《》传世,代表诗作有《》《》等。 [熟读古诗,把握诗歌本身的节奏,练习朗读或是吟诵。利用课后注解和工 具书读准字音,理解生词。对诗人有个初步的了解。自主完成检测,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诗歌时间 (时令)地点 《望天门山》 《山行》 《暮江吟》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望天门山》 1.解诗题。 “望”的立足点是: 2.明诗意。 (1)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楚江”是指。 ②“中断”的意思是。 。作者感觉天门山从中间中断是因为 。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李姣)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成章石鼓:李姣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领导的认可。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等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课程总目标(包括:A说课标 B说本册教学目标) 1、说课标:我是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着手谈: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 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过程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知识与能力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说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勤于朗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第二课时) 第一篇: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 (第二课时) 18、虎口藏宝 清泉小学——马修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6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具准备:PPT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课题“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2、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板书:纳塔莉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抓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全文,“纳塔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板书:聪明、机智、勇敢(2分钟) 2、同学们,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请用笔划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读读,谈谈自己的体会。PPT打出自读提示。 师:自读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自读提示。自读提示: (1)用横线画出纳塔莉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反复读读,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2)用波浪线画出纳塔莉动作的句子,仔细读读,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3、先默读自学,再小组讨论。(6分钟左右) 4、指名小组代表反馈。(20分钟) 5、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两处心理描写和两处动作描写,指导朗读并在读中体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利用PPT随机出示相关句子进行朗读,感悟) A “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 B 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口袋里摸摸。“原来他们是在找这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好人。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 C 纳塔莉回过头去,凝视着陶瓷虎那双黄玉般的眼睛。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好像在说:“真有你的,纳塔莉!” D 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突然,在右眼眶的旁边,她的手指碰到了一处鼓起的地方,虎纹将这里巧妙地遮掩着。 E 纳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四处搜寻着,

最新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及复习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及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共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是精读课文,?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读课文。 ?范仲淹的故事?讲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的故事。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体育课?重点讲在一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体育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他坚信自己能跟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消瘦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他使出了全身力气,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高高的横木顶上。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虎口藏宝?讲的是纳塔莉巧妙地将虎口里藏的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顶碗少年?写的是作者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失去的一天?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这个故事教育儿童失去一天就是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这是无法弥补的,从而使他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这五篇课文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耐人寻味,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迪。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勇于拼搏、发奋向上的美德,像一把把金钥匙开启成功之门;更像熊熊燃烧的的火炬,照亮了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道路,鼓舞人们不断前进。 本单元要求认识16个字,会写36个字。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男人,女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写字水平整体上能做到端正、整洁,大部分学生热爱阅读,但不少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应用方面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待于提高。 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 本册教材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读、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每单元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识字写字内容,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采集;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采集。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指南针”,为学生自主学习、开阔视野提供方便。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所设专题依次是:多彩的民族文化、人类的伙伴、巾帼英雄、自强不息、赤子情怀、名著之旅。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奋发向上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四、全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认识166个汉字,正确书写199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读写课文中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2.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3.熟练阅读30篇课文,按要求以及自己的喜爱背诵相关课文。在阅读中会自己提出比较有质量问题,会处理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在课文学习中能自主发现文章中的好句子,并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