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阀;

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

7. 补偿阀;

8. 流通阀;

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14 年12 月17 日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货车作为一种常用的商用车,已在现代的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便利,都有货车运输方面的功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货车的运输,货车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样运输工具。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汽车销售879.15万辆,2008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900万,2010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63万辆。在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变速器行业面临着重大机遇。2006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并且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有望达到600亿元。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形成年产销汽车变速器10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锻件1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汽车变速器产品在4档~16档市场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广泛匹配于输入扭矩300—3000牛米、载重量2吨~60吨之间的重型车、大客车、中轻型卡车、工程用车和低速货车等各种车型,被国内50多家主机厂的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法士特变速器在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配套市场占有率78%,15吨以上配套市场占有率超过90%,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购车时大多只注重的是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似乎已成为了衡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但是,却不能忽略掌控速度快慢的变速器。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发展,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由于变速器在汽车结构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变速器结构的改进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凭借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跨国公司从中国获取了惊人的超额利润,他们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在中国的售价是其本国售价的三倍,近几年的进口数字显示,每年仅自动变速器的进口额就高达100亿

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_陈芳芳

第2期(总第177期) 2013年4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No.2 Ap r.文章编号:1672-6413(2013)02-0004-0 3櫜 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 陈芳芳1,杜艳平2 (1.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摘要:基于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提取弹簧盘力学模型,建立了弹簧盘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某种型号轿车的悬架采用Workbench软件对弹簧盘进行应力计算,并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利用S-N曲线和Goodman修正理论分析随机载荷状况下弹簧盘的疲劳寿命,并对弹簧盘薄弱部位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关键词:弹簧盘;疲劳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3.213∶TP391.9 文献标识码:櫜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175028);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20110612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0D005017000007 )收稿日期:2012-04-20;修回日期:2012-10-2 8作者简介:陈芳芳(1985-) ,女,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车辆动态特性及仿真。0 引言 汽车在道路行驶时会受到各种交变载荷的作用,交变载荷一般低于零件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在载荷的反复作用下零部件会有裂纹萌生和扩展并导致突然断裂,这种现象就是疲劳破坏。弹簧盘作为重要的承载零件, 其可靠性不仅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汽车操纵的稳定性有关,还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前悬架系统力学建模,采用Workbench软件对弹簧盘进行应力计算, 并利用S-N曲线和Goodman修正理论分析不同载荷状况下弹簧盘疲劳寿命,对弹簧盘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并通过疲劳台架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1 有限元和疲劳分析理论 Workbench是ANSYS公司提出的协同仿真环境,用于解决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CAE软件的异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加载和管理API的基本框架。1.1 疲劳分析方法 当材料或结构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会产生破坏现象,称为疲劳破坏,其承受起破坏作用的循环载荷的循环次数或时间被称为疲劳寿命。疲劳寿命分析是指确定疲劳寿命的方法。 根据载荷类型的不同,疲劳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疲劳分析、 瞬态疲劳分析和动态疲劳分析。通常当结构的一阶固有频率大于3倍载荷频率时, 可采用静态疲劳分析方法;若是结构固有频率与载荷频率接近则 适用动态疲劳分析方法; 在对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零件进行疲劳分析时应采用瞬态疲劳分析方法。1.2 名义应力寿命法 常用的计算疲劳寿命的方法有名义应力寿命法、裂纹扩展计算法和局部应变寿命法。其中,名义应力寿命法又被称为S-N法, 其设计思路为:把材料S-N曲线作为出发点, 考虑各种系数的影响,并根据曲线进行抗疲劳设计。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名义应力寿命法流程图 2 减震器弹簧盘分析实例 应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通过从系统载荷谱求得结构动力响应的时间历程, 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出各危险部位的应力,并结合材料的基本疲劳性能数据进行结构寿命的估算。多体有限元疲劳分析流程见图2。 根据悬架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四分之一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路面谱模生成程序生成一组随机路面数据并导入,采用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悬架知识专题: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 阀;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7. 补偿阀; 8. 流通阀;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 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

汽车结构图

汽车结构图 车身参数上的名词意思 汽车长(mm) 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沿着汽车前进的方向,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离。 汽车的长度示意图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前后排腿部活动空间都比宽裕,乘坐人不会有压抑感。但车身太长会给转弯、调头和停车造成不便,相反,如果车身较短,例如微型车,乘坐在前排的人经常是腿没有办法伸直,而坐在后排乘客的膝盖常常顶到前排座椅背部,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坐在后排都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汽车宽(mm) 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最左端到最右端的距离。其中所说的“两侧固定突出部位”并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灯示位灯,转向指,挠性挡泥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 汽车宽度示意图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1.8M。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车身过宽的好处是乘坐在后排的乘客不会感到拥挤,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但这会降低车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但汽车的宽度也不能过窄,过窄会使前后排的乘客感到拥挤,长时间行驶也同样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汽车高(mm) 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

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汽车高通常是指汽车在空载,但可运行(加满燃料和冷却液)的情况下的高度。 汽车高度示意图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车的重心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牺牲了不少乘坐者的头部空间,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过弯时不会翻车。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阔的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高度一般在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高速过弯时很容易翻车,这就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此外,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为车身高的车中带来了某种限制。 轴距(mm) 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对于三轴以上的汽车,其轴具有从前到后的相邻两车轮之间的轴距分别表示,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 雷克萨斯GS430的轴距为2780mm 下面我们就从设计角度和实际使用两方面,谈谈轴距对于整车性能的重要性。从设计角度讲,轴距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与汽车的性能息息相关。轴距决定了汽车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车轴距一旦改变,就必须重新进行总布置设计,特别是传动系和车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调整悬架系统中的弹簧及吸震器参数,转向系中的转向梯形拉杆尺寸。同时轴距的改变也会引起前、后桥轴荷分配的变化,从而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汽车制动性、操纵性及平顺性的影响。所以在汽车技术性能表里肯定会注有轴距这个参数,这足以说明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从实际使用看,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长度,进而影响车的内部使用空

GF6变速箱结构及原理

GF6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原理 一.自动变速器简介 190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凯迪拉克采用了手动的三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1926年,别克小轿车开始使用液力机械传动的变速器。 1940年,美国通用正式装备OLDSMOBILE 顺风轿车Hydra-Matic 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被认为是自动变速器的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变速器。 1998年上海通用汽车率先在国产的别克新世纪轿车上推出4T65E 自动变速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自动变速器结构也不断改进,逐步成熟。自动变速器与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1)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自动变速器是液体工作介质“软”性连接。液力传动起一定的吸收、衰减和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冲击和动载荷。例如,当负荷突然增大时,可防止发动机过载和突然熄火。汽车在起步、换挡或制动时,能减少发动机和传动系所承受的冲击及动载荷,因而提高了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 提高汽车通过性。采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起步时,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是逐渐增加的,可防止很大的振动,减少车轮的打滑,使起步容易,且更换平稳。它的稳定车速可以降低。举例来说:当行驶阻力很大时(如爬陡坡),发动机也不至于熄火,使汽车仍能以极低速度行驶。在特别困难的路面行驶时,因换挡时没有功率间断,不会出现汽车停车的现象。 3) 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自动变速器能自动适应汽车驱动轮负荷的变化。当行驶阻力增大时,汽车自动降低速度,使驱动轮力矩增加。当行驶阻力减小时,减小驱动力矩,增加车速。 4) 操纵轻便。不需要离合器和来回的换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自动变速器主要缺点 1)结构较复杂。相应的维修技术也较复杂,要求有专门的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修理水平和故障检查分析的能力。 2)效率不够高。传动效率比机械式变速器低,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所降低。

汽车构造复习大全

汽车构造复习大全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汽车构造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为上止点(上册p16) 供油定时:指喷油泵相对气缸内活塞的工作位置有正确的供油时刻 供油提前角:指喷油泵开始向气缸内供油时刻,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最佳供油提前角:指指喷油泵开始向气缸内供油时刻,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某一个转角,动力性、经济性最好的转角。 升功率:每升气缸工作溶剂所发出的功率 气缸间隙:活塞裙部与气缸内壁的配合间隙。(上册p48)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p109)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 经济混合气:当燃用Φa=的可燃混合气时,燃烧完全,燃烧消耗率最低,故称这种混合气为经济混合气。其混合比为经济混合比(上册p109) 经济混合比:见上 怠速:怠速是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的工况。这时可燃混合气燃烧后对活塞所作的功全部用来克服发动机内部的阻力,使发动机以低转速稳定运转(上册p110) 标定工况: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和该额定功率对应转速下的发动机最大扭矩 有效功率:全程“发动机有效功率”,简称“轴功率”。发动机机轴上所净输出的功率,是发动机扣除本身机械摩擦损失和带动其他辅助的外部损耗向外有效输出的功率 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谓气门间隙。(上册p88) 配气定时: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称作配气定时(上册82) 气门重叠: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上册p83) 汽油喷射系统: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简称喷射系统,它是在恒定的压力下,利用喷油器,将一定数量的汽油直接喷入气缸或进气管道内的汽油机燃油供给装置(上册113) 单点喷射:几个汽缸共用一个喷油器称为单点喷射(上册114)

中山汽车减震器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中山汽车减震器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减震器(Absorber),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装置,用于减少车身等部件带来的震动,增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该汽车减震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2777.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1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18%;流动资金1766.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82%。 达产年营业收入1611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721.27万元,税金及附加219.05万元,利润总额3391.73万元,利税总额4078.60万元,税后净利润2543.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34.8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54%,投资利税率31.92%,投资回报率19.91%,全部投资回收期6.52年,提供就业职位294个。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发展的重大障碍。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严重将降低汽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降低人们乘坐汽车时的享受,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投资单位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第四章市场研究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六章选址可行性研究 第七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九章环境影响概况 第十章安全经营规范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估 第十二章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实施安排 第十四章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五章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总结及建议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设计

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 一、功用、结构: 1、功用 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器,其结构可分为双筒式,单筒充气式和双筒充气式三种. 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传递力和力矩,同时兼起导向作用.在汽车的行驶过程当中,能够控制车轮的运动轨迹。 汽车悬架系统中弹性元件的作用是使车辆在行驶时由于不平路面产生的 振动得到缓冲,减少车身的加速度从而减少有关零件的动负荷和动应力。如 果只有弹性元件,则汽车在受到一次冲击后振动会持续下去。但汽车是在连 续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的,由于连续不平产生的连续冲击必然使汽车振动加剧, 甚至发生共振,反而使车身的动负荷增加。所以悬架中的阻尼必须与弹性元 件特性相匹配。 2、产品结构定义 ①减振器总成一般由:防尘罩、油封、导向座、阀系、储油缸筒、工作缸筒、活塞杆构成。 ②奇瑞现有的减振器总成形式: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1、相关术语 *减振器 利用液体在流经阻尼孔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液体分子间的摩擦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达到衰减汽车振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的一种装置。 *阻尼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位移(S)的关系为阻尼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S)称示功图。 *速度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速度(V)的关系为速度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V)称速度特性图。 *温度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速度下,并在多种温度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阻力(F)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温度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t)称温度特性图。 *耐久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工况下,在规定的运转次数后,其特性的变化称为耐久特性。 *气体反弹力 对于充气减振器,活塞杆从最大极限长度位置下压到减振器行程中心时,气体作用于活塞杆上的力为气体反弹力。 *摩擦力

汽车构造图解

经典汽车构造图解 好多人开车不懂车的构造和原理,所以特意找到这本基础书籍下载给大家,全车各部件的说明,主要以精美3D构造图为主,附少量文字说明,我在当当网买了一本,后来发现网上有下载的,现分享给大家下载,不懂的车主赶紧补课,懂的车主可以温故一下: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是“陈总编爱车热线丛书”之一。作者根据多年来为车友咨询服务的经验,精选了114个与汽车有关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大量精美的汽车图片及简单文宇说明,精;隹地介绍了汽车各个总成部件的构造、原理及最新汽车技术与配置等。《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全彩印刷,所选图片以透视图、割视图及原理示意图等为主,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汽车内部的具体构造,了解汽车各个部件运作的原理,从而为车友选车购车、用车开车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非常适合汽车爱好者、车主及相关汽车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 编辑推荐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采用完全图解的形式,以汽车为什么会“跑”为主线。用大量透视图片加简单原理介绍的形式,逐步向读者介绍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等,让读者真正看到汽车内部构造,明白汽车奔跑的原理。此书不可多得而又赏心悦目。 《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介绍如何正确评价汽车的性能,在选购汽车时都要考虑哪些因素。怎样才能选购到自己满意的汽车。《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评价汽车性能的100个标准,指导车友们进行理性汽车消费。 《如此开车最聪明:好车手的100个标准》是针对广大驾车者遇到的常见问题而编写的问答式工具书。采用一问一答一图的形式,对开车容易出现的100个问题进行图解式说明,帮助驾车者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提高驾车技术水平,保证行车安全。 《如此用车最聪明:好车主的100个标准》主要针对广大车主遇到的常见问题而编写,让车主们能够更合理正确地使用车辆,从而延长汽车寿命。减少汽车故障,降低油耗。《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采用一问一答一图的形式介绍车主在用车中的116个常见问题,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汽车。 《车友有问我来答:汽车的1000个为什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解答汽车爱好者、新车主、购车者在赏车、购车、用车和玩车中的1000个疑问,内容丰富多彩,解答专业权威,图片精美新颖,是《汽车知识》杂志陈总编多年回答车友问题的精选之作。 陈总编爱车热线丛书是《汽车知识》杂志总编辑陈新亚长期为车友们解答实际疑难问题中的精彩选编,丛书最大特点是内容新颖实用、语言通俗简洁、图片精美丰富、知识性极强。非常适合广大车友们的使用和阅读。 “陈总编爱车热线丛书”五大特点与众不同 特点1:专业知识指导实际应用 特点2:互动形式答复车友疑问 特点3:精美图片画解具体细节 特点4:新颖内容适合车友口味 特点5:通俗语言让您轻松阅读?

弹簧减震器结构图解

弹簧减震器结构图解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a. 独立悬架 b. 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如图所示,其两侧车轮安装于断开式车桥上,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非独立悬架如图所示。其两侧车轮安装于一整体式车桥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上。 钢板弹簧 1-卷耳2-弹簧夹3-钢板弹簧4-中心螺栓 钢板弹簧可分为对称式钢板弹簧和非对称式钢板弹簧,对称式钢板弹簧其中心螺栓到两端卷耳中心的距离相等如图(a),不等的则为非对称式钢板弹簧如图(b)。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

架的振动衰减,起到减振器的作用。 扭杆弹簧 扭杆弹簧一般用铬钒合金弹簧钢制成。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上的摆臂2与车轮相连。当车轮跳动时,摆臂绕扭杆轴线摆动,使扭杆产生扭转弹性变形,从而使车轮与车架的联接成为弹性联接。 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主要用橡胶件作为密闭容器,它分为囊式和膜式两种,工作气压为0.5~1Mpa。这种弹簧随着载荷的增加,容器内压缩空气压力升高,使其弹簧刚度也随之增加,载荷减少,弹簧刚度也随空气压力减少而下降,具有有理想的变刚度弹性特性。 油气弹簧简图

油气弹簧以气体(化学性质不太活泼的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简单的油气弹簧(如图4-62(a)所示)不带油气隔膜。目前,这种弹簧多用于重型汽车,在部分轿车上也有采用的。 1-活塞杆2-工作缸筒3-活塞4-伸张阀5-储油缸 筒6-压缩阀7-补偿阀8-流通阀9-导向座-10-防 尘罩11-油封 横向稳定器的安装

汽车变速箱(图解)汇总

现在的家用车变速箱大概分为5种,使用的已经很普遍了,但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恐怕能说明白的人不多,那么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先看图,解说在图下面) 1)mt 手动挡变速器(离合器和换挡杆),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换挡方式,优点: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操纵性高。缺点:刚入门时有难度,操作水平不高时,有顿挫感,市内左脚脚太累。经典之作---大众MQ250,作为国内能见到的最完美的手动变速箱,广泛使用在大众及其旗下各品牌中高低档车辆上,口碑非常好。 2)amt 带有自动离合器和自动换挡装置的手动变速箱(置于变速箱上的液压装置根据电脑命令或换挡杆的命令操作离合器和拨叉进行换挡工作)相当于给司机装一个机器左脚和机器右手,呵呵优点:具有手动挡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和自动挡的简易操作。缺点:换挡会有很明显顿挫感。举例:北斗星,奇瑞,fiat BRAVO,载重卡车等。

3)at 自动变速器。使用液力耦合器替代传统接触式离合器的变速箱,由液压机构完成换挡动作,优点,操作简单,可以适应于大多数的发动机形式(横置和纵置)和驱动形式(前驱,后驱,4驱,全时),缺点,因为采用液力耦合器,所以传动效率极低。液力耦合器原理,液力耦合器是非接触性的传动方式,通俗讲来,就像是两台面对面摆的风扇,打开其中一台对着另一台吹,另一台的叶轮也会跟着转。车型:几乎涵盖各个品牌的大部分车型。使 用范围接近手动挡,非常广泛。

cvt的打滑问题导致马力输出效率不高。

audi cvt 的传动链条

4)cvt无级变速器。由液压装置控制锥形皮带轮调整传动比来达到换“挡”目的的变速箱(cvt的档位是虚拟出来的,所以商家说的6,7,8挡都是忽悠,他说100挡也是可能的。优点,无缝隙不间断传动,很平顺的体验,没有一丝换挡的抖动,自身体积小,很高的经济性。缺点,采用皮带轮与钢带传动打滑是不可避免的,完成不了大扭矩,大马力的输出,太过于温柔,如果没有电脑保护着,可能一脚油门,变速箱就废了。呵呵,所以很多车在 长时间行驶后变速箱过热cvt就杯具了。

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阀; 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 7. 补偿阀; 8. 流通阀; 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变速箱结构

变速箱结构 目录 变速器操纵机构 气动系统 电气系统 润滑系统 变速器操纵机构

变速器操纵机构采用铝制外壳。 可以根据左舱和右舱汽车来选择变速器控制轴及操纵箱壳不同结构。 ?锁止缸(A) ?第一档锁止器(B)电磁线圈 ?有调整垫(C)的空档/倒档锁止器 ?锁止阀(D) ?倒档灯输出芯脚(E) 操纵箱的作用是把换档杆的运动传递到变速器换档拨叉杆上,主要由如下机构组成: ?连接换档杆的控制轴G。 ?在选速杆(H)影响换档拨叉杆的选档杆。 ?防止两个换档拔叉杆相互干涉的换档互锁装置(I)。 ?控制轴也装有使档位保持在正确位置的空档/倒档锁止器(G)。

?另外,在倒档/慢速位置,该互锁器也具有对变速杆的锁止作用。 ?空档/倒档锁止器锁住控制轴上的凸轮(F)。凸轮上也有一个爪,由第一档锁止器电磁线圈锁死。 气动系统 气动组件的定位 1.换档杆 2.空气过滤器 3.高低档气缸 4.高低档继动阀 5.高低档限止阀

6.互锁缸 7.控制箱壳的限止阀 8.高低档锁止器 9.半档气缸 10.半档继动阀 11.半档锁止阀 换档杆 高低档的控制部位在变速杆上。它由一个阀来控制进入高低档气缸上继动阀的空气。 半档变速机构也在变速杆上,阻挡或通过进入半档气缸继动阀的控制空气。 变速杆由从接头(1)进入的压缩空气控制。当高低档的控制机构在低档位时,控制空气从接头(21)放出。在高档位时,通过变速杆充当一个连接接头。 当半档控制置于高档时,控制空气从接头(22)放出。当置于低档时,通过变速杆就可使空气流动。 空气过滤器

气动系统变速器的加气装置有一个空气过滤器。位于控制箱体的锁止缸盖上。 高低档气缸 高低档气缸是一个双向作用气动气缸,装在高低档壳的后面。气缸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用螺栓连接,在连接处用O形圈(1)密封。其它部位的密封还有活塞密封(2)、活塞杆密封(3)、高低档壳(4)上的O形圈密封及盖(5)上的O形圈密封。 高低档继动阀

西宁汽车减震器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西宁汽车减震器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减震器(Absorber),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装置,用于减少车身等部件带来的震动,增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该汽车减震器项目计划总投资4633.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56.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23%;流动资金777.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7%。 达产年营业收入52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984.43万元,税金及附加83.67万元,利润总额1307.57万元,利税总额1571.59万元,税后净利润980.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90.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8.22%,投资利税率33.92%,投资回报率21.17%,全部投资回收期6.22年,提供就业职位80个。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发展的重大障碍。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严重将降低汽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降低人们乘坐汽车时的享受,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第三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第四章项目调研分析 第五章建设规划分析 第六章项目选址方案 第七章建设方案设计 第八章工艺可行性 第九章环境保护概述 第十章项目职业保护 第十一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评估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可行性 第十六章项目结论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最新大众汽车变速箱解析(一)

变出不同!大众汽车变速箱解析(一) 大家购车的时候往往最先考虑的是选择自动挡车型还是手动挡车型,这个问题对于绝大部分品牌来说并不麻烦,因为它们使用的变速箱统共就那么几款,而且同一个品牌不同定位的车型之间,变速箱也很有可能相同,所以消费者几乎可以忽略变速箱的差别。不过在大众汽车看来,变速箱的问题却是相当的复杂。怀疑我在危言耸听吗?!那么请大家看下面的文章,编辑将为您剖析一下国内大众汽车主流的变速箱。 本篇文章将涉及到手动变速器MQ系列和自动变速器AQ系列。首先根据大众的命名来解释一下手动挡的含义:M(Manual)代表机械或者手动,A(automatic)代表自动,Q(quer)代表横置发动机布局,200/250/350/450(N.m)则表示变速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

简单的说,手动变速器就是操作时需要用手拨动变速器杆,并且还要踩下离合器踏板才能改变齿轮传动比的变速器。其内部原理是利用大小各异的输入主动齿轮来与动力输出齿轮轴相结合,从而满足不同速度和扭矩的需要。主动输入齿轮越大(挡位升高),对应的输出齿轮就会越小,致使车速也会随之更大,扭矩则会减小,反之则车速较小,扭矩增大。相对于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的优点是效率高、经济性好、动力性强、更便于操控。

MQ系列是大众手动变速器的“当红小生”,按型号可以细分别为:MQ200、MQ250和MQ350三个系列,其中日本爱信生产的MQ350系列还没有在国内市场出现。产地上细分,国内的MQ200由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提供,MQ250则由德国大众公司提供。 MQ200系列 MQ200(大众产品编号为02T)是大众专门为旗下小型车设计的手动变速器系列,该系列的主要优点是换挡机构精准、机械传递效率高,而且自身重量也相对较轻。另外,换挡手感上佳也是这款变速器傲立群雄的最大资本。 5个前进挡的MQ200系列 之所以称MQ200是一个系列,是因为德国大众会根据不同的发动机需要或者不同的车型定位,来调整变速器齿轮及变速箱长度等结构,从而设计出更适合该车型齿比的变速器。除了我们比较常见的5个前进挡的MQ200-5F外,MQ200系列还衍生出了四驱版本和6个前进挡的MQ200-6F车型(欧洲版1.4TSI单增压车型)。

汽车减震器设计

摘要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特别是磁流变减振器,其良好的阻尼可调性,技术发展与理论研究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对减振器及其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根据国家机械工业部标准的要求选取了传感器、试验台,减振器等试验部件和设备。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减振器试验台,试验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采集信号进行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试验,文中主要对立柱、横梁、托盘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和分析,同时对横梁及其连接螺栓、圆柱销等重要部件的受力进行了校核。设计采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信号,通过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出磁流变减振器的示功特性、速度特性、温度特性等特性曲线。该减振器试验台同时可进行四分之一悬架试验。 关键词:试验装置;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

目录 1汽车悬架及减振器 1.1汽车悬架系统的概述 (1) 1.2汽车悬架的分类 (1) 1.3减振器的概述 (3) 1.3.1被动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5) 1.3.2可调阻尼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7) 1.4磁流变减振器 (10) 1.4.1 磁流变液及其特征 (11) 1.4.2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12) 1.4.3磁流变减振器的构造及工作示意图 (14) 1.4.4磁流变阻尼器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6) 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 2.1汽车振动系统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 (19) 2.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内容和意义 (20) 2.3磁流变减振器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23) 2.3.1示功试验 (23) 2.3.2速度特性试验 (24) 2.3.3温度特性试验 (25) 2.3.4试验系统 (26) 3.实验装置的设计 3.1振动台等设备的选取 (27) 3.1.1减振器 (27) 3.1.2振动台 (27) 3.1.3力传感器 (27) 3.1.4导轨的选用 (30) 3.1.5位移传感器 (30) 3.1.6螺栓及螺钉 (31) 3.2立柱的设计 (32) 3.3托盘的设计 (33)

图解汽车(7) 3种自动变速箱结构解析

图解汽车(7)3种自动变速箱结构解析【太平洋汽车网技术频道】众所周知,汽车变速箱可以分为自动变速箱和手动变速箱。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完整地说出自动变速箱的种类以及各种类自动变速箱究竟在运作原理上有什么不同。本期的图解汽车,我们将要来剖析一下AT、CVT、DSG这三种自动变速箱的运作原理。 ●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现在自动变速箱一般都是液力变矩器式自动变速箱,也就是俗称的“AT”自动变速箱。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1、和发动机飞轮连接的液力变矩器。2、紧跟在液力变矩器后方的变速机构。 液力变矩器一般是由泵轮、定叶轮、涡轮以及锁止离合器组成的。锁止离合器的作用是当车速超过一定速度时,采用锁止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机构直接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燃油消耗。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传递到变速机构。它里面充满了传动油,当与动力输入轴相连接的泵轮转动时,它会通过传动油带动与输出轴相连的涡轮一起转动,从而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出去。其原理就像一把插电的风扇能够带动一把不插电的风扇的叶片转动一样。 AT自动变速箱每个档位都由一组离合片控制,从而实现变速功能。现在的AT自动变速箱采用电磁阀对离合片进行控制,使得系统更简单,可靠性更好。

AT自动变速箱的传动齿轮和手动变速箱的传动齿轮并不相同。AT自动变速箱采用的是行星齿轮组实现扭矩的转换。 AT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控制方式如上图所示。变速箱控制电脑通过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从而改变变速箱油在阀体油道的走向。当作用在多片式离合片上的油压达到致动压力时,多片式离合片接合从而促使相应的行星齿轮组输出动力。

汽车变速箱的结构与维修

完全免费--五档自动变速器总成的结构与维修(图)(doc 31) 一、变速箱的操作 用含有二硫化钼基的润滑脂g000602润滑所有的铰接部及滑动面。 1.换档控制杠杆拆卸与安装 换档控制杠杆可从车辆下面与连接杆一同拆下。 (1)拆卸 1)将汽车放置在检修台上。 2)在中心托架中将框架件从其壳体上取下。 3)旋松换档杆的端部,将换档杆手柄取下,同时将装饰套及框架件也一同取下。 4)将用于固定托架一变速箱壳的螺母取下。 5)举升汽车。 6)卸下排气管的第一段。 7)从车身上卸下隔热板。

8)将固定连接销与连接杆的卡箍上的螺母松开。 9)将连接杠杆防护箱与幸身的螺栓拆下。 从下面向后拉出防护箱、杠杆及连接杆。必要时拆开连接销。 10)将连接销从换档操作杆和倒档轴上拆下。 11)从汽车上拆下的部件要立刻放在工作台上。 12)将固定球支撑座的螺母拆下。 13)将换档控制杠杆与连接杆一同从支撑座上取下。 14)将控制杠杆固定在台架上并挤压弹簧以便使销子可以进入。取下销子并拆下球、弹簧及保持盖。 (2)安装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时要注意: 1)将盖、弹簧和球安在控制杠杆上。检查保持盖的位置是否正确。及连接杆安装到杠杆上,并将装置放入防护箱.检查杠杆在防护箱上的装配位置是否正确。 2)装到车上时,塑料凸缘应指向左边。 3)用二硫化钼润滑脂润滑左右连接部。

4)将连接杆插入到连接销上的卡箍中,并将整个总成安装到车上,安装时要保证螺栓的紧固扭矩达到2on·m。 5)调整换档杠杆。 4.调整 (1)基本调整, 1)汽车必须支撑在四个轮子上。 2)从换档杆上取下装饰套。 3)重复接3档和4档几次,然后将换档杆放置在空挡位置上。 4)在不施加任何力的条件下将u-40026工具装配到换档杆上的塑料支柱上。 5)检查卡箍是否处于图片上所示的正确位置上,卡箍不得被钩住。 6)如果不对换档杆施力即不能完成该操作,则按如下步骤进行: 7)在换档杆处于空档位置时,将用于固定连接销子上螺母的卡箍松开。将换档杆推到3档和4档位置上,使机构松开。

汽车减震器分析

汽车减震器分析 第一汽车减震器原理 ?由于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 ?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第二汽车减震器示意图 1.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阀; 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 7. 补偿阀;8. 流通阀;9. 导向座; 10. 防尘罩;11. 油封 第三减振器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

?(1)模型可以全面描述减振器的阻尼特性。 ?(2)数学表达式应该清晰、简洁、易用。 ?(3)选用的参数应该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参数应该描述典型物理量的特性,如第一阻尼系数,泄载点和第二阻尼系数。 ?(4)可以方便的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参数。 ?(5)能够准确描述阻尼特性曲线的形状和阀的配置之间的关系。 ?(6)能够精确计算分析减振器的阻尼性能与车辆系统能量消耗的关系,可以定量分析极端条件下减振器是否能够疏散足够的热量。 ?(7)应有助于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减振器的内部运动过程和外部工作性能。 ?(8)可以满足减振器设计,减振器特性分析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第四减震器数学模型 第五对减震器数学模型的分析 建立如下公式描述减振器的行为 ?式中,Y(x):阻尼力或压降X:活塞速度或者液压油流量B:第一阻尼系数C:形状因

轿车减振器的设计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轿车减振器的设计分析 前言部分: 我国的汽车工业,历经了半个世纪越过了两大关。是从二十世纪五十代初,以建设中国一汽为标志的中国汽车工业起步,到九十年代初,近40年的时间,全国的汽车产量越过了100万台大关;这个历史时期,国家汽车工业强调的是解决“缺轻(车)少重(车)”的产业结构和产品。1990年到本世纪的2002年,在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了300万台大关;这个历史时期,国家汽车工业建设的重点是“以轿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并且已经把这个体系建设得初具规模。悬架减振器[1]作为车辆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对于车辆的乘用舒适性、操纵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轿车减振器的时间比较短,起点低,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在国产中、高级轿车上还大量使用进口减振器。所以,提高我国悬架减振器的自主研制开发水平,加速我国悬架减振器的发展,已经成为车辆悬架系统[16]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悬架减振器已列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中优先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减振器的发展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比还比较落后,大约只相当于国外的70年代末水平;我国液压减振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特别是最近十余年的发展,通过CKD件的组装与技术及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高。现在我国已制定了减振器及相关零部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且许多生产制造企业也建立了各自的企业标准,为减振器的设计制造与验收提出了依据;为减振器制造各种专用设备(如在线示功机,单、双动寿命试验台,专用焊接设备等)的生产厂家也在不断出现;同时为减振器提供各种配套零部件(如橡胶件、油封、弹簧、阀片等)的生产厂家其设计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减振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国外先进工业化国家减振器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落后到先进的曲折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