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第一章

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

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 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

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

贺大家圣诞快乐。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电台呼号:KDKA。这是第一个向政府

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

1)、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如: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

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

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斯

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电波战”(广播战)。各国的广播电台迅速及时地报道战争消息,有的广播电台派出记者(默

罗)到前线采访,播出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报道。一些国家元首(丘吉尔、罗斯福)多次到广播电台发表演讲,

动员鼓舞人民同法西斯斗争到底。

4)、调频广播的诞生: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地步,1935 年建立了最早的调频广播。因为战争,政府暂停发放执照。战后,美国于40年代建立了一批调频电台。50 年代,英国、日本及其他国家也办起调频广播。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

5)、数字广播:80年代,出现了数字广播,90年代出现网络广播NJ(NetJockey) 。

6、调频广播的优点:(1)、频带宽,容纳的电台数量多;

(2)、音质好,广播质量高;

(3)、抗干扰能力强,调频广播工作于超短波频段,超短波是直接波,电波传播稳定,可稳定收听。

(4)、发射距离与地理条件有关,可控制、调节,既解决了覆盖问题又不“外溢”;

(5)、建设维护费用低,不需要大功率发射机。

7、1884年,德国23岁的保罗·尼普科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机械电视扫描盘(尼普科圆盘)。保罗·尼普科被誉为“电视鼻祖。”

8、1925年第一次显示出一个木偶的眼睛和鼻子;1926年1月26日在伦敦为英皇室作了公开示范表演,引

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

9、贝尔德也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10、1928年,贝尔德首次进行彩色电视实验。

11、1930年,试验成功了有声音的电视图像。弗莱明的电视讲话。

12、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电视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

定期播出。除周日外,每天下午、晚上各播出一小时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13、彩色电视阶段: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从此电视节目

制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8年我国电视诞生,1973年我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4、彩电制式:是根据发、收端对红绿蓝三基色的编码、解码方式,以及扫描、信道等的不同,构成的彩色

电视系统。

NTSC制亦称正交平衡调幅制,是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National Televition Systems Committee)的英文缩写。主要用于北美、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

PAL(帕尔)制由西德的布鲁赫于1962年研制成功。它是相位逐行交变(PhaseAlternatonLine )的英文缩写。主要用于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和中东部分国家及我国。

SECAM(塞康)制1956 年由法国工程师亨利·弗朗斯提出,1967 年实用化。它是顺序传送彩色和存储(SequencedeCouleursavecMemoire)的法文缩写。它主要用于法国、俄国、东欧和沙特等国。

15 、卫星电视阶段: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整套播出卫星直播电视的国家。1984年1月,日本成功发射了世界

上第一颗实用电视直播卫星“樱花二号”。1987年,日本广播协会开始进行每天24小时的卫星广播。

16 、中国的广播电视:

(1)、中国境内广播第一台:1923年1月,美国工程师、商人奥斯邦与旅日华侨曾某(出资人)合作,创办

了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开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上海)。

(2)、1924年5 月,美国商人经营的上海开洛公司与《申报》、《晚报》合作,创办开洛电台,这是外商在上

海开办的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电台,1929年10月方告结束。

(3)、1924年8 月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关无线电广播的第

一个法令。

(4)、国人自办第一台:1926年10月1日,刘瀚(奉系军阀当局)任台长办起了哈尔滨广播电台。

(5)、私营商业广播第一台:1927年春,上海新新公司为推销自造矿石收音机开办电台,为我国第一家私营台。(6)、沦陷区的广播电台:1925年7月,“关东州递信局”开设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即大连广播电台。抗战前后,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建立了大约50座广播电台,成为实施奴化教育的思想工具。在日伪统治区,设在上海的“苏联呼声”广播电台是唯一反法西斯的电台。日本为了换取苏联的中立,未对该台进

行干涉。

(7)、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星期四,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从晚上19点开始试验播出了黑白电视节目。

(8)、中国电视发展的五种观念:

纪实观念——再现生活原生态

栏目观念——定位准确、专业生产

谈话观念——参与交流、多元声音

游戏观念——娱乐精神、大众狂欢

直播观念——回归现场、凸显技术

第三章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传输特性和受传特性

2、传输特性:(1)迅速及时的时效性(现场直播)。

(2)、高度综合的连续性,滚动式播出、符号、内容、传播形式。

(3)、深入社会的渗透性,直接、接受免费、一次性投资、感情色彩、直面现实、便捷轻松、文化程度。

(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热线电话、现场观众。

3、受传特性:(1)分散群体的随意性接收

a广播电视是以同时传播,分散受传的方式进行的。其大面积同步进行的分散受传方式构成无数单个受众的一

种不约而同的社会行为。

b电视收视犹如家居生活的一部分,观众处于更为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

c社会全体公民获得传播平等和共享的权力。

(2)接收的劣势:a选择的被动性b接收的随意性

c信息难留存

4、广播的传播符号:语言符号(播音语言和现场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现场音响和音乐符号)组成。是声音

的传播。

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符号、文字语言(屏幕语言符号)、造型符号(屏幕非语言符号)组成。是声音和画面传播。

5、广播是用声音传播的,语言,音响,音乐是广播的声音三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接合形成了一种极具广

播特色的传播形式。

6、音响的作用(1)增强报道的真切感。

(2)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3)刻画人物形象及心理,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4)运用音响表现时间和空间,形成音响蒙太奇。

7、电视的传播符号(1)声音符号:语言

音乐、音响(非语言)

(2)画面符号:屏幕文字语言

造型符号(非语言)

8、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

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

注: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和电视实况转播都是声画合一。它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

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

9、声画合一的优点: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能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完整性、重要性,因此在新闻

性电视节目中较多采用。在电视剧等艺术样式的节目中,用来表现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引起观众注意,加深印

象。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是声音和画面的初级组合方式,也是基本组合方式。易于被视觉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接受。

10、声画对位:又称声画对列。就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

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

11、何时运用声画对位

(1)对于形象活动有特点,能明白传达的信息,而观众疑问又是画面无法表达的新闻;

(2)以及记者没赶上现场拍摄有关画面,但又非得报道的重大新闻;

(3)以及电视新闻评论可采用声画对位。

12、电视声音的作用

(1)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揭示报道的思想内涵。

(2)烘托环境气氛,交代、渲染事件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报道主题。

(3)声音的叙事功能,可以扩展画面的时空,扩大新闻的信息量。

(4)声音可以使画面连接流畅、顺利。

(5)声音有助于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

第四章

1、广播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分为:中波调幅广播(526.5KHz~1606.5KHz) 、短波调幅广播( 2.3MHz~26.1MHz) 、调频广播(87.5MHz~108MHz)。

(1)、调幅广播(超短波):利用经过调幅处理的电波传送节目信号的广播。

调幅:调制电波振动的幅度。

优劣:技术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传得远;音质不理想。

(2)、调频广播(超短波、微波):利用经过调频处理的电波传送节目信号的广播。调频:调制电波振动的频率。优劣:音质好,可用于立体声高保真广播;技术复杂、成本高、传播距离较短。

第五章

1、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国家拥有和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有商营型

2、国家拥有和经营型:(1)、这类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a、资产为国家所有;b、政府把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任命领导成员,规定业务方针,业务

活动受政府监督,经费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收入维系。

(2)、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

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

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存在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有些节目说教味浓,节

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信息来源单一,节目更新慢等特点。

(3)、实行这一体制的有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此类国营台。

中国原来一直实行这一体制,现在仍部分保留。

(4)、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类广播电视台是非赢利性质事业单位,其运作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包括

更新设备、员工工资福利等,由国家财政拨款,不播放商业广告,也基本上不进行节目买卖。20世纪80年代

以来,从单纯的事业单位走上“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广告为主的商业经营性收入成为重要经济支

撑,但并没有给管理体制造成根本影响。(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现在纯粹意义上的国营台在世界上越来越少了。

3、公共机构经营型:此类型的广播电视是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的。

广播电视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国家法律保护,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其领导机构的成员由各民间

团体代表所组成的委员会任命.如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ARD);或经国会审议后由政府首脑任命,如英国广

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等。这一模式最早在英国建立。这一类广播电视媒介的特点是:广播

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4、私营商业电视体制:这类广播电视媒体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广播电视节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

受众为市场,以广告为主要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营目的,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这一

模式最早在美国建立,之后,葡萄牙、卢森堡、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都采用这一模式。

私有商营台特点:在法治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国家只是依照法律调控管理;资产为私人所有;通常以盈利为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按市场规律运作,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美国三大商业台:NBCCBSABC

5、广播电视事业的功能:

自然功能: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传播音像信息符号。

社会功能:掌握广播电视的人赋予它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主功能与多功能)

6、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中国人民所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广播电视。形象的说:广播电

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第六章

1、(1)、广播电视分类:内容划分法:新闻+文艺+教育+服务。

(2)、新闻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新闻节目的成功与否,标志着广播电视台的水平。

(3)、文艺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4)、教育类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后起之秀”

(5)、服务类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服务使者”

2、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

(1)、含义:所谓“广播电视栏目化”,就是广播电视节目按周进行安排,把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按计划分割、

交付给各种“栏目”,节目有既定的播出时间和长度、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播出。

(2)、为何广播电视节目要求栏目化:

a、栏目化是电视播出有序化管理的需要

b、栏目化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

c、栏目化是广播电视联系观众、增强观众参与度、加强双向交流的需要。(“约会心理)”

(3)、广播电视栏目化的特征:

a、固定的栏目名称

b、固定的节目内容。

c、是固定的片头。

d、固定的播出时间

e、固定的节目长度

f、固定

的风格样式、结构模式、叙事方式,g、固定(相对)的节目主持人,

h、固定的收视对象。

3、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

(1)、含义:板块化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

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

(2)、组合模式:a、内容集约式: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内容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

b、对象集约式:将某一类受众特殊需要的内容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

c、混合式:将各种受众的各种需要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

中的模式。

(3)、板块化的传播优势:a、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承先启后连续注意力)。

b、具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性(受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节目)。

c、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集中满足目标受众需求)。

4、节目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发现适合该时段的目标受众;适应该目标受众的节目内容。

第七章

1、谈话类节目的定义:谈话类节目指的是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

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

2、广播谈话节目成熟于三四十年代(1936年8月26日英国BBC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时就在串场中采用

了谈话的方式)。电视谈话50年代出现,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

3、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

4、谈话类节目按节目内容划分: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

5、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1)、形成新的传播模式。传统模式是单向的——直接参与、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热线、现场观众)。

(2)、展示时代风貌。热线参与、现场直播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直接、更真切地反映社会生活,倾听百姓的

声音。

(3)、有利国家安定、社会稳定。

及时反映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看成是舆情民意的“晴雨表”;通过亲切交流对话,使节目成为密切

党群关系的“纽带”“桥梁”;老百姓的各种情绪意见的碰撞与交流,通过这样的渠道表达出来,达到“以小震防

大震”的目的。(减震器)

(4)、观照社会文化现象。一些专业话题的谈话节目,通过专业人士直接与受众讨论和解答问题,有利于话题的深入,同时平等的沟通方式也会消除普通受众对专业话题的“畏惧感”,使传播内容更容易为受众接受,有利

于全社会知识层次、文化品味的提升。

6、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广播谈话节目与电视谈话节目共性:a、话题内容广泛(宏观—微观)。b、针对性、时效性强(社会热点)(2)广播谈话类节目特点:a、制作要求简单,嘉宾、受众参与节目比较方便。b、现场控制、把关容易。(导播、过滤)

(3)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a、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化。

b、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资料的提供。

c、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7、谈话类节目的四要素:话题、嘉宾、受众、节目主持人。

(1)、话题:a、时效性与针对性(热点、收视率)。

b、引导性(正确舆论导向、健康向上)。

c、接近性(受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和事)。

(2)、嘉宾:一般邀请与所讨论话题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学者、官员、或者是事件的当事人(演艺明星)。【选

择嘉宾要注意:嘉宾的表现能力和嘉宾的代表性】

(3)、受众:广播谈话类节目一般应当开放热线电话,让受众参与节目并发表意见;电视谈话节目多设置现场观众,作为受众意见代表。

(4)、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形象定位;从“倾诉者”向“倾听者”的角色转化;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

第八章

1、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危险》是世界上第一部由电台录制的广播剧。

2、1933年4月,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恐怖的回忆》由上海一家私营广播电台播出。

3、1950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

4、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又称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是指由普通的人(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问题:流于形式,原创力低下;对受众把握不能与时俱进;挥之不去的纪录片情结

5、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声像俱备的多幕电视剧——皮兰·德娄的《花言巧语的人》,电视剧在世界舞台上正式诞生。

1958 年6月15日,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中央电视台、“忆苦思甜“”节约粮食”)

1980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1980年,中国第一电视剧奖:飞天奖创建。

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我们的过去》菲律宾

6、电视剧出现的问题:数量庞大,精品不多;题材雷同,且“厚古薄今”;海外发行份额不大。

第九章

1、纪录片的三位大师:(1)、(加)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作为一种探险纪实方式”。被誉为“世界记录电

影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北方纳努克》、《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

(2)、(英)约翰·格里尔逊——“我视电影为讲坛”。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漂网渔船》。

(3)、(苏)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持摄影机的人》

2、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a、格里尔逊式。b、“真实电影”式。c、访问谈话式。d、个人追述式

3、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中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

4、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四个阶段:a、模仿时期1958-1966 《收租院》。这一阶段的电视纪录片主要模仿纪录

电影的创作手法,在手法上较为倚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剪辑效果。以介绍先进典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领

导人出访等重要活动和重要节日为主要任务,出发点——以宣传报道为主。纪录片的主人公多是领导人物、英雄、模范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对他们工作、生活的纪录,来影响广大的群众。

b、学习时期1966-1978 《下课以后》。从“文革”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是我国推行极“左”路线最

严重的时期。(非常时期)这一阶段电视纪录片以工农业生产成就和工农业战线新闻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以

颂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为基本主题。农村题材在这一时期显得很突出。陈汉元:“有些细节虽然不是虚构的,但也是根据拍摄提纲组织出来的”。

c、探索时期1978-1989《祖国各地》。这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栏目开播始,

到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确定拍摄基调为止。这一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纪录

片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时间出现了多种题材风格的优秀纪录片。

d、成长时期1989至今《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转型之作:大型纪实电视纪录片《望长城》。

该作品在创作上所奉行的纪实主义风格,坚定地突破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长达30年之久的“画面+解说”的格

里尔逊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屏幕主观意识过强、说教味浓的局面,代表了我国90年代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貌,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第十章

1、音响报道的定义:有实况音响并配有新闻解说的,称为音响报道。它把语言、音乐、音响这三个要素有机

结合起来,呈现新闻现场各种声音的一种报道形式。

2、音响采录原则:真实、典型、自然和清晰。

3、系列报道:围绕某个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次性报道。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定阶段围绕相关情况的发展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性的报道。

相同之处:两者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的报道构成的;都是出现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

差异:(1)、题材的差异。连续报道的题材多为事件性新闻,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非事件性新闻。连续报道的

题材一般都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系列报道的题材没有明显的起止时间,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新闻,多为典型性、经验性报道和反映各方面成就的报道。

(2)、时效性差异。连续报道注重时效性,即每条新闻都是最新报道,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系列

报道注重时宜性,即适宜当前形势的报道。

(3)、报道序列的差异。连续报道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在报道顺序上采用不可更改的时序排列。系列报道结构是展示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报道顺序则是以人们认识的逻辑顺序为主组织安排各篇报道,使各条新闻之间产生内在的关联。(4)、传播功能的差异。连续报道主要传播事态发展的最新信息。系列报道主要是唱响主旋

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4、新闻杂志节目的定义:它是综合性的新闻性节目,节目由主持人主持,在固定节目时间内播出,采用杂志

式的综合编排方式,把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一次节目。

5、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a、组合新闻报道:新闻杂志;

b、口述形式发展:说新闻、读报节目

c、谈话发展:连线报道、辩论节目;

d、互动节目:短信、电脑参与;

e、新闻轻松化:民生、晚间、娱乐新闻。

6、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殊性(与报纸新闻采访的差异):

(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尤其是电视新闻采访,必然是现场新闻采访,而且严格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2)播电视新闻采访、尤其是电视新闻采访,是采集多种传播符号的社会活动。文字稿新闻、人物录音、现

场音响、图像符号??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别是现场直播采访,是录音话筒前、摄像镜头前的采访,对前方记者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形象问题、表现问题、记者的品味与栏目的品牌问题等等。

(4)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需要记者、主持人、编导、录音师、摄像师们更加紧密的协作,发扬团队精神。记

者与各部门、各有关人员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第十一章

1、我国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又是第一位电视主持人(《为您服务》),也被称为“电视

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中国大陆第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徐曼(徐乃文)于1981年主持的对台湾同胞广播的《空

中之友》节目。

2、主持人的类型(按参与程度分):独立型、指导型、单一型、参与性。

3、节目主持人的特点:(1)节目主持人是以个体身份,第一人称“我”出现在节目中,带有一定的个性特征。

(2)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上出现,大众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的宣传口径必须与

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社会学特质)

(3)节目主持人主要是用有声语言开展工作的,很难设想一个笨嘴拙舌、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人能胜任这项工

作。

(4)要有平等交流的精神。主持人节目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但带有人际传播的特点。

第十二章

1、中国第一个电视商业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开始了电视广告的经营。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名词解释 一、“大新闻”架构 所谓“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导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它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大新闻”架构的传播优势在于:第一,它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第二、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第三、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二、收视率、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率 收视(收听)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收听)某个节目的目标受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它是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收视(收听)率又可以分为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绝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X100% ;相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视(收听)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X100%。 三、珠江模式 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上的全新探索。它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被成为“珠江模式”。 四、信息污染 在电子网络环境下信息激增,同时出现了信息污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受众无所适从;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全、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市场,给社会造成危害和混乱。 五、有线电视、卫星电视 1、有线电视:有线电视,亦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它有四个特点:第一,高质量的图像接受;第二、传输频道增多,节目内容丰富;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绪论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来源: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是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武功”相对。 “文”还有“天文”与“人文”之分,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化”本意是“改”。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许慎《说文解字》“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万物。” 宇宙生成之后的“演化”和“分化”。又分自然之演化和人为之教化。《易·系辞》“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荀子·不苟》“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注释为“化谓迁善也”。这里指的是教化。(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化”指发生了质变的变化才叫“化”。所以“化”不仅包括运动变化的思想,也包括量变到质变的思想。) “文化”合在一起——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指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概念的界定 (1)广义文化: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三个特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 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类的心态部分。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活动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特点。适宜于人类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 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与北京猿人相当,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2、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3、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4、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5、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6、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分别是鲁国人和邹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齐国人。 7、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天地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8、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总体上来说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孔子用“中庸”和“仁”从外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确定了“礼”的实践标准。 13、“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墨子对逻辑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三物”说。 15、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 16、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 A、沂源人 B、东夷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 A、颛顼 B、帝喾 C、蚩尤 D、尧 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D ) A、管仲 B、鲍叔 C、宁戚 D、晏婴 4、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5、“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D ) A、《管子》 B、《墨子》 C、《论语》 D、《公羊传》 6、标志着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由纷歧斗争走向统一融合、统一经学建立的完成的一部著作是( C ) A、《终始》 B、《大圣》 C、《白虎通义》 D、《太平经》 7、墨子和他的学生结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团体首领称为( B )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电视制式: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将彩色的三基色红绿蓝分解与组合为电信号时,一些国家各自采用了不相同的方式,这便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NTSC制、帕尔制、塞康制。 2、广播电视数字化浪潮: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就是在节目制作、传输、接受着三个重要环节用数字字节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在这三个环节中流动。采用数字技术后,家庭电视机不仅能看到几百套电视频道,看到DVD般清晰的电视图像,听到数字广播节目,享受到电影院的音响效果,还可以获得如电视政务、电子商务、即使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等大量的资讯信息和服务。 3、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者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4、文化的维模原理:文化的维模原理是指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的作用,当所传播的文化有利于原有文化模式的维护时,便让容易被接受,并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文化机体中;而如果外来的文化对原有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作用时,便会竭力阻止。 5、文化优势扩散原理:是指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相对优越性的文化其核心是创意,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也就说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反之亦然。广播电视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 6、广播电视语言:凡是在广播电视上运用的,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方法,如口头语言、屏幕文字、各色音响等,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广播电视的语言系统,正是由于这些语言元素的存在,准确地表达了广播电视的信息,使广播电视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集散地。 7、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队列,他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有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所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 8、界面人物:是指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自己的声音或图像直接与受众见面的传播者,通过其报道、播讲、解说和串联等工作,实现媒介和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其中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以及代表媒介经常出外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 9、一体化采访:一体化采访是指记者将幕后采访与录音、镜前采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同一时段内即完成幕后采访的任务,又完成录音、镜前采访的任务。一体化采访是一种快捷、高效的采访方式,它适应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尤其突发性事件新闻的采访。 10、分期式采访:分期式采访是指将记者前期采访和录音采访、镜前采访分阶段进行,先进行前期采访,在掌握了新闻的基本情况后,再拟定报道计划和录音、拍摄提纲,进行录音、镜前采访。这一采访方式适合于非事件性新闻及新闻专题报道。他的优点是:报到时间上较为宽裕,能对新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有利于新闻向深度开掘。 11、蒙太奇: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铺陈、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一、文化的三个层次及文化本质特征是怎样的? 1.三个层次:(1)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化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张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文化的一般与本质特征: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人,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具有无限展开的丰富性;文化即历史,文化是文化共同体所享有的。 二、文化力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之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在文化领域内塑造历史的一种力量。 三、对文化从其基本结构的角度来分类是怎样的? 从文化基本结构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分为: 1. 物质生产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 精神心理文化三类。 四、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文化主要具有六大功能,即: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调控功能。 五、中国当代文化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化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三元汇一、浑然一体的交融会通型文化。传统文化在文化整体中保持了一种漫漶而又深邃的基础性,马列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十分深厚的当代传统,已上升为主导性意识形态文化;而西方文化却在迅速渗透并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化性质。 六、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生境界论有何特点? 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热爱生活、自然、生命,泛爱众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无不如此。 最突出的特征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古代哲人无不追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善、真、美的和谐统一。并希望道德主体在一种切入和生命的发挥中把握自己的本心,认识自我,并通过此以体验到自然生命之道与宇宙精神,达到与宇宙自然相通相感,相参相配,领悟到“气陶化而播流,物受气而含气”的生命创造的乐境。 第一章思考题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 1.首先是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所致; 2.其次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所致;

广播电视概论完全版

第一章 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贺大家圣诞快乐。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电台呼号:KDKA。这是第一个向政府 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 1)、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如: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 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 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

广播电视概论 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广播电视系统:通过无线点播、线缆系统向广大地域或一定区域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 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 2.彩色电视制式:即彩色电视图像扫描、传输与接收的技术制式,具体是根据发送、接收 端对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的不同编码、解码方式构成不同的彩色电视标准。 3.电视真人秀:主要指普通人而非扮演者根据电视制作机构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到 一个竞技类的活动当中并根据规则完成这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没有剧本约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个性、需求和目标自由发挥和表现,电视治国机构则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节目播出。 4.板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 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也称为“杂志型节目”。 5.(1)内容集约模式:指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 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 (2)对象集约模式:指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内容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 (3)混合模式:一般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一种板块式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 (4)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专业化:指的是广播电视机构以频率和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 分,以满足特定的市场和受众需要。 6.广播电视新闻:作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 息,则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 7.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8.视听率(Rating):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 总人数的百分比。 9.欣赏指数(Appreciation Index AI):是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测 量出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满意程度。 10.有线电视(Cable Television CATV):也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光光缆组成的分配系 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试卷代号:1 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概观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思想的法则)代替(历史的法则),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 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最高权力 )的掌握者,而不是(所有权力)的把持者。 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户籍)和(什伍连坐)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 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两税法)、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摊丁人亩) 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 6.国人答案要点: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 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7.八股文 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 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答案要点: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 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

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广播电视的社会性质 (一)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 1、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在由政府控制的广播电视媒体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2、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本质在国际政治宣传和斗争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3、战争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胜利目的,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也是手段之一。 (二)广播电视的公共性 1、广播电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起源 ①无线电频道资源的有限性,使广播电视被视为具有公共性和稀缺性的公共资源。 ②欧洲主流观点认为,政府不能直接控制广播,但可以通过发放执照的形式间接控制。 2、公众利益和公共服务 ①公共广播电视所追求的公众利益包括独立、平等、全面服务和不迎合的原则。 ②公共广播电视由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机构负责经营与管理,在经济上公共广播电视既不依附于政府,也独立于财团,政治上不为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左右。 3、公共广播电视的典范——BBC BBC 的四个基本原则: (1)保证资金来源独立性; (2)确保主流地位; (3)以公共服务为导向; (4)提倡道义责任感。 4、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 ①美国广播电视采取的是公众委托模式,广播电视运营者是公共受托人,政府对广播机构实行直接的内容规制和间接的结构规制。

②《1934年通讯法》授权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在颁发许可证的刚性标准之下,对广播电视进行结构规制与内容规制,以确保广播电视在“公共利益、便利、必需”的原则下运行。 ③许可证的颁发、结构规制和内容规制三位一体,打造了美国广播电视政府规制的基本框架。 (三)广播电视的商业性 广播电视的商业性体现于: (1)企业特征:商业广播电视媒介是生产广播电视产品的企业; 市场特征:商业广播电视媒介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实现广播电视产品的价值。 1、美国作为商业广播电视的起源 (1)美国早期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中体现了明显的商业性质 (2)美国崇尚自由的社会意识形态最终促成了美国广播电视商业性质的确立 2、美国商业广播电视媒介的特征 (1)美国的广播电视由私人投资、私人所有,它们既不依附于政府,也不依附于政党;(独立性) (2)美国私营商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完全遵循利润第一的基本原则,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商业性) (3)作为国家私营企业体系的一个分支,美国商业性的广播电视也遵循“自由竞争→垄断→更激烈的竞争”的市场发展规律,高度竞争成为商业广播电视的突出特征。(市场性)3、广播电视的商业化浪潮原因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简答题 1.简述现场直播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 答: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推进,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在传播的内容上越来越广泛,而且在传播的手段上也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使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从另一面看,新闻宣传在局部范围内也出现了偏离方向、脱离群众的倾向。所以这也群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因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尊重受众知情权的有效的形式,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 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 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害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 首先,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也可以说是互动性。在所有节目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传收双方互动的形式之一。电视现场直播气氛浓烈,真实感强,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参与意识。现在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竞赛节目火爆,既是观众踊跃参与的成果,也体现观众对电视节目参与的热情。其次,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在现场直播中,除了进行视频的转播外,还有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记者把在现场通过五官体验到的感觉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也能获得在现场一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所有的经验积累进行提取和综合,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由于现场直播的真实感比较强,因此与其他媒体和其他播出方式相比,观众更倾向于通过现场直播来修正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甚至对社会的刻板印象。然后,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激发了集体想象力和集体情绪。现场直播的内容一般比较重大,观众注意程度高,收看人数众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集体行为,有某种集体凝聚力。最后,满足了受众迅速获得信息的需要。而现场直播传递信息的快速、准确,成为这种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切实把尊重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及时报道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同时,生动、多样地阐述党的意图和主张,从而让百姓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宣传报道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谣言止于公开、阳光化解疑惑。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各大媒体快速反应,将真实、具体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或全程直播、或多側面展示,有效地消除了各种“杂音”、“噪音”,国家也显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强大。 2.从张越和张绍刚看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答:在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因为其低成本和深度,广受业界重视与观众欢迎。但是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少,优秀人才却一直属于“稀缺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已经成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对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 《半边天:张越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她本人是观众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她还获得了播音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然而,张越不像其他主持人那样有着甜美的笑容、苗条的身材,受过严格的播音训练,可她非常受欢迎。首先,亲切、平和、机智,以及与众多女主持人相比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平民生活的热切关注,是张越成功的重要原因。看她主持的节目,她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化概论形成性作业1-4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广告代理业机能的演进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即为媒体服务、为广告主动服务、全面服务、整合传播时期。 2、专业广告组织的机构设置可按几个方面来设置按基本职能、按地区、按客户、按公司自身状况。 3、媒体广告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承接广告业务、设计制作和发布广告、审查广告内容、做好广告经营财务核算、做好调研和信息咨询服务。 4、广告组织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广告主广告组织、媒介广告组织、广告团体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广告公司的主要类型有ABCD A大型的、综合性的 B合资的 C中小型的 D广告作业机构 2、一般广告公司最基本的业务部门是BCDE A公关部 B客户部 C创作部 D媒体部 E市场调查部 3、广告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是ACD A控制和协调 B首先监督 C监督和检查 D指导和服务 4、广告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BC A法律 B法规 C相关政策 5、广告管理的主要内容是ABCD A 对广告主的管理 B对广告代理公司的管理 C对广告媒介单位的管理 D对广告信息的管理 三、句词解释 1、广告管理: 是指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对广告行业实施的管理。在我国,广告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广告行业自律 是指广告行业组织,通过制订相关的自律守则和条文,所实行的行业自我管理,控制和约束。 3、广告代理制 是指广告主所发动的广告运动,媒体的广告发布,得由广告公司代理。是在广告发展的历史过和之中所形成的制度。 4、客户服务制度 即AE制,广告公司指派特定的客户负责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种制度。这是广告公司在长期的业务运作中,逐渐形成的与客户‘品牌经理制’相对应的一种代理服务制度。 四、简答题 1、简述专业广告组织的类型。 (1按照担负的职能划分有全工能广告公司和部分功能广告公司 (2按照规模的大小划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判断: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武装警察部队兵种包括( )。参考答案:消防部队黄金部队内卫部队 篮球的发明人是()。参考答案:詹姆斯.奈史密斯 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关于《巴黎手稿》的研究主要包括()参考答案:《手稿》评价问题“美的规律”问题实践与美学问题 秦法的基本特色是?参考答案:法治重刑 下列关于晶状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创伤后变混浊,称为青光眼 武装警察部队的主体力量是()部队参考答案:内卫 机会型创业与问题型创业分类是基于什么原因?参考答案:市场缺陷 中国大学MOOC: 经过若干年努力,定将造就一批____的具有较高科技理论的高层次民族科技人才。参考答案:留得住 用得上

干得好 ( )是信息化战争的开端。参考答案:海湾战争 篮球的发源地是()。参考答案:B 按设备的安装地点,广播系统可分为两部分:()参考答案:地面广播车载广播 天使投资发源于()参考答案:纽约百老汇 简述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阶段参考答案:洛伊德将人格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0~1岁);肛门期(2~3岁);性蕾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成年)。 轴测图是沿着不平行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到单一投影面P上得到的投影视图参考答案:对 有关骨半规管的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三个半规管共有六个孔与前庭相通

如果按照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来分类,军事思想可以分类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以及()军事思想。参考答案:当代 多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参考答案:对 “泪箸遗珠”表示怎样的错误的筷子使用行为()参考答案: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歼灭日伪军合计约()万人。参考答案:170 和成人相比,不是幼儿耳特点的是()参考答案:检查鼓膜时,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 “云”提供3 个层面的服务,分别为、、。参考答案:基础设施即服务 平台即服务

《广播电视概论》备考复习资料

☆考试背诵版☆《广播电视概论》备考资料 一、填空题(10x2'=20分) 1.无线电广播诞生日——1906年12月25日,费森顿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 2.我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3年,大来洋行ECO 我国第一座公营广播电台——1927年,交通部天津无线电台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 3.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参桂养荣酒” 我国第一个恢复广告的电台——1979年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 4.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1924年1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危险》 我国第一部广播剧——1933年4月,上海一私营电台播出《中国与回忆》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1930年,英国播出的《嘴上叼花的人》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一口菜饼子》 5、广播电视主要包括:科技特性和社会特性两方面 6、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新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7.广播电视的节目要素主要包括:声音和画面 8.声音的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 9.画面的功能:纪实传播、形象传播、直接传播 10.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类节目。 六分法:①新闻类节目②言论类节目③知识类节目 ④教育类节目⑤文艺类节目⑥服务类节目 11.广播电视节目样式:单一式、专题式、栏目式、综合式、板块式、杂志式。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真性强、特殊的传播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新闻节目的体裁:语言新闻、录音报道、实况广播、广播对话。 14.电视新闻节目类型: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言论类新闻节目。 15.广播电视评论的特性:①新闻性②政论性③社会性 16.教育性节目的类型:社会性教育节目和教学性教育节目 17.文艺性节目的特性:兼容性、渗透性、综合性、连续性。 | 18.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类别:①策划、制片、编辑、导演、导播 ②撰稿③技术人员④媒介人员 19、策划的五要素: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方法、策划对象、策划效果测定和评估。 20、策划七大原则:喉舌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原则、集体原则。 21.现场摄录(新闻摄录)有三种手段:挑选、等待、抢录。 22.受众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基本受众、参照受众、特约受众、潜在受众。 二、名词解释(6x5'=30分) 1、广播电视——是运用电磁工具把信息信号同时供给特定地区大批受众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2、播音语言——是专职播音员语言,用以传播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贯穿于各个新闻

播音主持概论

第一章 1.播音的定义 广义: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活动)。 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2.播音的重要性 从播音的地位来看,播音处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前沿。 从播音的作用来看,体现播音的重要性。 播音是揭示节目思想内涵的主要工具。 播音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 3.播音学的定义 播音学是研究广播电视播音的创作活动和规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4.中国播音学的定义 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换句话说,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传播各类信息的创作活动。它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主持。 5.传播用语的现实思考 方言的草根性决定其传播的地域性 普通话的规范性带来传播的广泛性 6.基本矛盾:播——受 7.对“播音”的误解 播音就是念字——否定播音的创造性 播音和主持是两回事——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 a.主持是播音的延伸产物 b.主持和播音本质核心相同 第二章 1.播音主持发声的两大属性: 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 社会属性(心理性、艺术性) 2.播音主持的性质 创造性(基本属性) 多质性:言语传播性、技术性(业务属性) 新闻实践性、艺术创造性 性质的主调:新闻性(根本属性) 3.播音主持的创造性(什么是创造) 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 新的符号系统。运用到艺术领域,创造赋予了情感。通过情感的力量来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新的符号系统。 4.什么是创造 播音员自身实现了对腹稿(心中的文字符号)和稿件文字符号系统的转换,建立了符合 听觉、视觉规律的新的符号系统,从这一点来说,属于创造。

广播电视概论试题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导论思考题: ?1. 1979年我国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分别是99和38座。到1997年,电台。电视台的数量达到了最高峰,分别是1363和923座,但是到1999年反而分别下降到了352 和290座。2008 分别为267和283这种起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979年我国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分别是99和38座。到1997年,电台。电视台的数量达到了最高峰,分别是1363和923座,但是到1999年反而分别下降到了352 和290座。2008 分别为267和283座。这种起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1.我国自改革开放时,广播电视事业规模小,分别只有99和38座。 ?2.自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迅速发展。直接原因是四级办广播电视: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定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 ?目的:加速发展广播电视,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大的需求。 ?结果:全国广播电视台的数量大幅增长。分别达到是1363和923座 ?但高速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严重,过滥过散,节目资源不足,盗版严重,影响我国加入WTO的进程。 ?3.为纠正以上负面影响,国家出台了.三级办广播电视的新方针: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和广播电视总局有关文件,要求停止四级办广播电视,即取消县级广播电视台编制,取而代之的市实行中央、省、市(地)三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全国广播电视台数量大幅减少,留存下来的广播电视台平均实力大大加强,影响力更大,增强了抵御国际传媒冲击的能力。。 第1章思考题 ?1. 广播发明过程中三次主要技术进步的发明人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苏联发展广播事业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3. 电视诞生及其关键技术发明是什么? ?1.21、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办的? ?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广播事业发展情况如何? ?3、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广播事业发展是何种情形?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经过了怎样的发展道路? ?5、中国电视诞生之初的发事业发展情况如何? 1、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广播事业在发展上有何特点? 2、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电视在新闻报道方面有何新的作法? 3、“文革”对当时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中国广播电视在“文革”结束以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5、中国的对外广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1.怎样看待广播电视的影响力? ?2.列举广播电视负面影响的实例并说明对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3.为什么说广播电视是改造社会的全新文化力量? ? 第四节广播电视的概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讲义 本讲义仅供新闻学系内部教学使用,因涉及版权问题,任何个人或机构请勿擅自引用或复制,请同学们不要将本讲义上传到网上。 导学 课程性质:广播电视概论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广播电视学科发展简介: 导论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学概念 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第一节广播的定义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一定范围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网络广播。从讯息形式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第二节广播电视学的学科体系 广播电视学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践性强,属于应用学科;二是综合性强,是边缘学科。 广播电视学与诸多学科都有结缘的关系,并在传统学科的结合部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 史论 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发展史 有线传播→无线传播——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传播方式 近地传播→卫星传播 模拟传播→数字传播 第一节从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

1893年,匈牙利人西奥多·普斯卡斯把布达佩斯市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被称为“电话报纸”,有线广播从此诞生。 1906年12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无线电广播实验室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有声广播。 1910年,美国人李·德·福斯特通过广播播送报纸要闻,出现了最早的广播简讯。 1918年,苏俄建立无线电广播实验室。 1920年,美国底特律建立一家实验性电台,播送州长竞选新闻,被称为首次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呼号为KDKA的商业无线广播电台在匹兹堡市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诞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试题B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一学期)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B卷(A/C卷)系别:专业: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姓名:任课教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本试卷满分:100分 4. 试卷适用班级:2017级播音与主持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是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被称为“电视之父”。 3. 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是______________。 5. 我国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广播语言 2. 广播电视节目 3. 三位一体 4. 景别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广播电视的特点有哪些? 2. 广播电视体制模式有哪几种? 3. 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有哪些?

4.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有哪些社会功能? 四、思维拓展题(共1小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 假如让你策划一个校园广播电视节目,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和实施方案。(节目名称、简介、播出时长、播出频率等)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B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北京电视台 2.约翰·贝尔德 3.事前限制事后惩罚强制近用 4.《东方直播室》 5.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服务受众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广播语言是口头语言的一种,一般被称为“规范化的口语”,具有口语表达通俗易懂、明快简洁的基本特性,但是比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在遣词造句上更加符合语法规范。在我国,广播语言一般是普通话,也有少量使用方言的广播节目。 2.广播电视节目指的是广播电视机构播出内容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播出形式和构成单元。由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特征,广播电视节目也必须根据线性传播的逻辑和规律,不仅要按照时间段来划分节目单位,也要按照时间顺序来播出节目内容。 3.1997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体制。 4.景别指的是被摄体在影像画面中所占的范围的大小,也可以被叫做成像面积,是由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及镜头的焦距决定的。景别大体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三、简答题 1.(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2)传播速度迅速及时;(3)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4)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5)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的视听感受;(6)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2.(1)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2)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3)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