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具体地讲,大致分为如下几点:

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的系统科学的发展观,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它是我们党适应世界发展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提出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和新特点而提出的

我们党的理论总是与时代前进的步伐息息相关的。党中央提出新的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就在于我们党在新世纪所面对的国际时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降低了大国间发生大规模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多种力量的相互制约、和谐并存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的加深,有利于抑制各国间的利益冲突。目前,各大国从实现本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考虑,都在努力争取一个于己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大国在处理相互关系中都在努力寻求利益汇合点,力求通过磋商解决分歧,形成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格局,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国际局势的不确定因素

有所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一些地区矛盾还有不断激化的趋势。在发展问题上,国际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遇到了严重困难,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至今仍举步维艰,南北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愈来愈大。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已经并正在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实现世界的普遍繁荣。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需要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开始走向多极化的进程。欧盟、俄罗斯、中国成为支持多极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始终没有并且也不会停止。这些情况客观上加强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当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仍然存在。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规模迅速发展,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跨国公司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区域经济集团化倾向也在发展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经济组织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意义。现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臵,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风险。”一方面,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落后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另一方面,竞争会更加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

第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正在到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新科技革命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技术跨越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求发展中国家搞好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确保本国的文化安全,这同样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五,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争相追求的一大潮流。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

后半期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理论经历了从片面经济增长论到社会协调论,再到可持续发展论的演变,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曾经流行过的把发展视为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往往把发展看作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生产人们所需物质的活动,其特征是强调工业化,经济增长第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但是,这种毫无理性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却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加剧了人与资源的矛盾,伴随对资源掠夺性开采和浪费而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形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人们的严重忧虑,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并调整传统发展模式。有多种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一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突出地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倡导。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人类关于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观念,正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进步,走向全面、协调和系统的要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潮流。这一发展观的转变,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发展内涵由单一性、片面性向多元性、全面性扩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发源于西方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扬弃了单一、片面和畸形的发展观,比“社会中心型”的发展观更具综合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它涉及生态、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道德、政治诸方面,追求的是一种人——自然——社会之间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的发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发展观。今天,它已经成为世

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选择。当今,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包括技术和政策、制度在内的许多科学合理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和应当借鉴,以便少走弯路,发挥后发优势。但是,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得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巨大压力。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二、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而提出的

(一)科学地认识国情的变化,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国情不断地发展变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效和丰富经验。这些年来,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幅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总体上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更加优化,各方面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有了很大转变。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正在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1992年到2001年,我国创造万元产值的

能源消耗指数下降了32.8%。这几年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关停并转了一批消耗资源多、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努力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产品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像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其质量和价格赢得了消费者信赖。

第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压缩和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与企业,大力调整工业布局,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三大产业结构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从1990年到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7%下降到15%,第二产业增加值由42%上升到51%,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1%上升到34%。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6.4%上升到目前的37.7%。

第三,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在注重效率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特别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同时,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第四,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发展教育,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4%以上。高度重视知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载人航天等方面突飞猛进。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步伐。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第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近3年,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投资超过6000亿元。正在建设的一些大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成为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这一关键时期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虽然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我们要在经济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的基础上,首先要解决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因而难免在发展观上首先追求经济量的增长和发展的速度。这种发展观造成的结果,一方面保持了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和问题。就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来看,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所达到的小康社会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内容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高速增长这么多年的同时,我国当前及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和将会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

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贫困问题和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加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因此,在温饱问题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各方面。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建设这样的小康社会,就需要以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和政府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尤其从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从我国看,一度曾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遍地开花搞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源,

又破坏了环境,人口过量增长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新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刻,各项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攻坚战”阶段,我们面临许多挑战、风险和困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与艰巨,等等。要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任务,就要求

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必须保持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四)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基于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提出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党中央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从应对和解决三大课题,确保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三、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密切相关,极为重要。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世纪,我们党担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仅对于我们党自身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与逻辑都充分证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而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中,发展观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往往较为全面地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是影响党的执政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就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执政多年后丢失政权的教训来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在发展观方面出了问题。由于诸多原因,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共产党人在发展观方面曾经一度流入了片面发展经济并追求高速度的误区,尤其是苏联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方面大大滞后于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水平,人们对党和政府积怨甚多。这在后来导致他们丢失政权的诸多因素中,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也足以说明党的发展观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进入新世纪,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争相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的今天,我们党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新形势下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所必须采取的对策。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一些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系。目前,我们党已经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到了空前重要的程度,并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反复强调,这是与我们党员干部

的发展观和执政理念现状紧密联系的。无庸讳言,在以往发展观和执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发展观念的误区。例如,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能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能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还有不少干部不能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发展观念滞后,不少部门和行业体制机制陈旧落后,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方面并不能迅速到位。不少干部在工作作风和观念上对于什么是发展、怎么发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例如,在关于干部人事制度和干部的政绩观方面,就存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协调的现象,不少人做不到发展方面的务实,不能促进真正的发展,往往因为鼓励和追求政绩而导致发展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误,出现不少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甚至有的人弄虚作假搞假政绩;在认识水平方面,不少干部做不到发展问题上的求真,缺乏对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往往有着良好的愿望和热情,但运作和决策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这些诸如此类与发展相关的观念、作风和制度上存在的误区和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加以坚决纠正和剔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完整准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在实践和时代发展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进一步大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