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座椅转盘 标准

乘用车座椅转盘标准

一、引言

乘用车座椅转盘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配件,它可以使座椅在车内进行旋转,方便乘客进出车辆。为了确保乘用车座椅转盘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标准非常必要。

二、标准的目的

乘用车座椅转盘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座椅转盘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

三、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座椅转盘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其中,乘用车座椅转盘包括手动转盘和电动转盘两种类型。

四、术语和定义

在本标准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

1. 乘用车座椅转盘: 安装在乘用车座椅下方的装置,可使座椅在车内进行旋转。

2. 手动转盘: 需要人工操作才能使座椅旋转的转盘。

3. 电动转盘: 通过电动装置实现座椅旋转的转盘。

五、技术要求

1. 设计要求:

a. 座椅转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断裂。

b. 转盘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座椅的旋转平稳、灵活,不产生异常噪音或振动。

c. 座椅转盘的安装方式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规定,确保座椅牢固固定在车身上。

2. 生产要求:

a. 生产过程应遵循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转盘的制造符合规范并具有一致的质量。

b. 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c. 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确保转盘的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3. 使用要求:

a. 座椅转盘的使用应符合车辆制造商的说明书,不得超过

转盘的最大承载能力。

b. 座椅转盘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座椅和转盘的清洁,及时清除积尘和异物。

c. 座椅转盘的使用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检测方法

为确保乘用车座椅转盘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检测方法:

1. 强度测试:通过施加一定的静载荷或动载荷,检测转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 旋转测试: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旋转操作,检测转盘的灵活性和平稳性。

3. 噪音测试:在旋转过程中测量转盘产生的噪音水平,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4. 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长时间使用,检测转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七、质量控制

为确保乘用车座椅转盘的质量,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八、标志和包装

乘用车座椅转盘应标明相关的标志信息,如产品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九、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部分可以包括座椅转盘的设计示意图、检测方法详解等相关信息。

结论:

乘用车座椅转盘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座椅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障乘用车座椅转盘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符合规范,并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和安全性保障。

汽车设计培训资料-座椅开发篇

座椅在整车内饰中,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体积上,它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分以下几个部份来介绍座椅: 一、座椅的功能 二、座椅的分类 三、座椅的结构 四、座椅的开辟 座椅的开辟周期及流程介绍 1 、座椅前期开辟需要考虑的问题 2 、3C 认证资料的准备 3 、座椅数模校对需要考虑的问题 4 、座椅的执行标准 5 、座椅图纸问题 五、座椅的失效模式 六、心得体味 一、座椅的功能 汽车座椅和其他家用、公用座椅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只无非在车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附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能。现在就其在车中的功能简单介绍一下,座椅可先后、上下调节,靠背角度可前倾、后倾,座椅可360 度旋转,后座椅可以折叠、翻转。头枕可以上下、先后调节,还可以装备DVD 显示屏,方便后排的乘客观看。 二、座椅的分类 在乘用车中座椅分为前座椅front seat 和后座椅rear seat,其中前座椅按功能分 1 手调节式前座椅 2 手动调高座椅 3 电动六向座椅 4 电动八向座椅 5 手动四向座椅 6 手动六向座椅1 针织面料座椅 2 织绒面料座椅 3 全真皮面料座椅 前座椅 前排乘员座椅 front passenger’s seat √ √ √ √ √ 车型 A11 A11、S11 B11 B11 A11 A11 、A15 、 S11 A11 驾驶座椅 driver’s seat √ √ √ √ √ √ 备注 先后两向调节 先后两向调节,上下 两向调节 按调节方式分 按面料分

附加功能有: 1 、座椅上装配电加热垫,全车可装备四套电加热垫,坐垫和靠背都可加热,而且可以 做到先后排所有乘员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开控制是否需要加热,还可以控制加热到适 合个人的温度; 2 、前排驾驶员座椅带腰托,有手动和电动之分; 3 、头枕带DVD 显示屏; 4 、摆布前座椅均带侧安全气囊; 5 、更加先进的是在前座椅上配备写字台、笔记本电脑、脚蹬等。 举例:B11 车座椅的最高配置是 1 、左前座椅八向电动可调,带手动腰托,右前座椅四向手动可调; 2 、摆布前座椅均带两向的DVD 头枕,带电加热垫、侧安全气囊,真皮面料; 3 、后排座椅为整体式座椅,带电加热垫,真皮面料,靠背上带中间扶手箱和双杯托, 而且可以打开后盖,再也不用愁钓鱼杆、雪橇等体长物品没法放了。 三、座椅的结构 座椅大致分为骨架、泡沫、面套、附件四大部份,详见附图。 四、座椅的开辟 座椅的开辟周期及流程介绍 座椅的开辟周期大致需要18 个月。 1 、座椅前期开辟需要考虑的问题 座椅的H 点,前座椅与 B 柱、副仪表板之间的距离要求,座椅的基本要求:色牢度、阻燃性、气味性、高低温、颜色纹理、外观要求、PPAP 提交等级,有没有附加的功能; 项目 座椅的H 点X Y Z 前座椅与B 柱之间的距离前座椅副仪表板之间的距离色牢度 阻燃性 气味性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颜色纹理 外观要求 PPAP 提交等级 奇瑞车型 A11 1307 ±335 267 5 级 ≤75 ≤4.0 S11 1809.6 ±306 341.2 5 级 ≤75 ≤4.0 90℃×24h -40℃×24h 浅灰色 3 级 B11 1431 ±373 139 >50mm >7mm 5 级 ≤75 ≤3.5 米黄色 3 级 执行标 准 PV1303 GB8410 PV3900 T11 3 级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浅灰色3 级 4 半真皮面料座椅√ √ A11 、A1 5 、 A 面用真皮,B 面用 S11、B11 人造革

车容车貌标准

车容车貌标准 指营运车辆的内外完好、整洁、舒适及各类设施的齐全、有效。 客运车辆 运载乘客并按核定标准收费的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和省际客运车辆。 客运车辆 1 车辆外观 .1.1 车体上部 1.1.1 车体外表符合下列要求: a)车体清洁,手指在车身表面划动8cm,尽头无明显污渍堆积。污渍面积:公共汽车和电车、省际客运车辆不超过6030c㎡,出租汽车不超过30c㎡(面积计算口径见附录,下同)。 b)表面平整,无色差,油漆脱落或锈斑、表面明显凸起或凹陷的单处面积;公共汽车和电车、省际客运车辆不超过4030c㎡,出租汽车不超过2030c㎡。 c)车体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大于4 cm。 d)导流板、扰流板完好,安装牢固,与车身连接处无脱落。 .1.1.2 车身玻璃符合下列要求: a)车门、前挡风、侧窗、后挡风等玻璃齐全;挡风条固定良好、无漏水;挡风玻璃无明显刮痕。 b)手指在玻璃上划动10 cm,尽头无明显污渍堆积。 c)挡风玻璃上无过期的年度车辆验证、规费缴纳、营运证等证照及广告性的张贴物。 d)门窗玻璃上不粘贴遮阳膜或深色遮阳膜。 4.1.1.3 车灯符合下列要求: a)灯罩完整,无破损。 b)各种车灯齐全、完好。 4.1.1.4 车辆号牌符合下列要求:

a)号牌安装平整,损坏或凹凸部分小于230c㎡,不出现无牌或缺牌现象。 b)牌号清晰、无污渍、无油漆脱落和锈蚀。 4.1.1.5 其他: a)通讯天线外形完整,无弯曲。 b)雨刮器外形完整,无锈迹及污渍。 c)后视镜外形完好,无裂痕,手指划动镜面3 cm,尽头无明显污渍堆积。 d)车型铭牌标志标色外形完整,无污渍、无油漆脱落或锈斑。 4.1.2 车体下部 4.1.2.1 保险杠符合下列要求: a)无明显变形,破损面积不大于6c㎡,与车身连接处无脱落。 b)手指划动表面6cm,尽头无明显污渍堆积;轻敲保险杠无块状污渍脱落。 c)表面油漆脱落或锈斑面积不超过10c㎡。 4.1.2.2 车身大包围及挡泥板符合下列要求: a)无明显变形,无松动。 b)手指划动车身大包围4 cm,尽头无明显污渍堆积。 c)挡泥板无明显泥沙附着。 4.1.2.3 轮胎符合下列要求: a)气压符合车型指定标准,双胎间无夹杂异物;同轴同侧胎纹一致、无光胎和破损现象。 b)钢圈及车胎外侧无油污、无积垢、无块状泥沙。 4.2 车内环境 4.2.1 驾驶区域 4.2.1.1 遮阳设备无积灰,座椅及椅套平整、清洁、无破损,污渍面积不超过5c㎡。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XX-03-15发布 20XX-03-15实施 XX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根据GB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强制法规的要求,对汽车座椅及乘客就座空间、座椅安全带配置、座椅强度、汽车等级评定中有关座椅及座椅布置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对汽车座椅设计、座椅布置、座椅安全带配置、座椅强度、汽车等级评定中有关座椅及座椅布置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M2,M3,N1类汽车,其他类型的车辆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CJ/T162 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 JT/T 32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QC/T633 客车座椅 GB 13057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GB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13053 客车车内尺寸 3 术语和定义 3.1 R点 GB11551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其在座椅上的位置用三维H点装置测得; 3.2 R′点 R点在座垫上表面的垂直投影点。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XXXXXXX有限公司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实施 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3) 2.设计指南引用文件 (3) 3.定义 (3) 4.设计指南内容 (4)

座椅系统设计指南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座椅专业术语,对座椅系统及下属零件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参数选择、设计校核、性能要求及试验大纲等进行了描述。 本规范适用于M1,N1类汽车座椅的设计开发。 2.设计指南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0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l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 GB 11552 《汽车内部凸出物》 GB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 3.1座椅骨架平台 指前排座椅基础骨架本体,包含功能件,可根据项目需要,对前排座椅骨架进行高度、宽度的适应性修改后使用 3.2 泡沫型面舒适性标杆座椅 指根据动态、静态主观评价结果,用于座椅泡沫造型舒适性参考的标杆座椅。 3.3动态舒适特性标杆座椅 指根据模态、振动衰减性能测试结果,选取的用于座椅模态和振动衰减性能

参考的目标座椅。 4.设计指南内容 4.1 座椅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4.1.1座椅系统主要结构: 座椅系统从外到内,主要由座椅面套、座椅泡沫、座椅骨架、装饰塑料件、附属功能件及线束等几大部分组成;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配置需求,座椅系统装有满足配置功能要求的附属功能件。如从舒适性考虑,常见的有腰托、按摩装置、腿托、扶手、加热、通风装置等配置;从安全性考虑,有安全带、侧气囊、乘客重量传感器等配置;从储物功能考虑,有小桌板、杯托、抽屉、地图袋等配置。通过增加各种各样的配置,座椅系统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安全、舒适及人性化需求,座椅结构详细下图: 驾驶员座椅总成爆炸图 4.1.2座椅系统主要功能: 座椅系统给驾乘者提供可靠支撑,并在保证方便进出和驾驶操作的前提下,提供驾乘者有效的安全约束。同时,座椅系统还应该提供驾乘者预期的可调节性和长途驾驶的舒适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__座椅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633–200× 客车座椅 The seats of passenger vehicles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 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2 零部件要求 4.3 装配要求 4.4 调节功能 4.4.1 座椅头枕 4.4.2 座椅总成纵(横)向调节机构 4.4.3 靠背角调节机构 4.4.4 座椅扶手 4.5 安全性 4.5.1 座椅背面的安装件或附件 4.5.2 座椅纺织面料 4.5.3 座椅有机材料的燃烧特性 4.5.4 座椅头枕 4.5.5 安全带的安装和固定 4.5.6 纵(横)向调节机构的锁止力 4.5.7 座椅扶手强度 4.5.8 座椅脚蹬强度 4.5.9 座椅强度 4.6 可靠性 4.6.1 纵(横)向调节疲劳性能 4.6.2 座椅扶手循环试验 4.6.3 座椅脚蹬循环试验 4.6.4 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 4.6.5 靠背调角器耐久性 5 试验方法 5.1 座椅面料断裂强力试验

5.2 座椅面料耐摩擦色牢度试验 5.3 座椅面料透气性试验 5.4 座椅衬垫材料性能试验 QC/T 633—200×5.5 座椅 5.6 座椅总成纵(横)向调节功能试验 5.7 座椅有机材料燃烧特性试验 5.8 座椅头枕试验 5.9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强度试验 5.10 座椅扶手强度试验 5.11 座椅脚蹬强度试验 5.12 座椅强度试验 5.13 纵(横)向调节疲劳试验 5.14 座椅扶手循环试验 5.15 座椅脚蹬循环试验 5.16 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试验 5.17 靠背调角器耐久性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前言

乘用车分类标准

乘用车分类标准 乘用车是指用于载人的汽车,广义上包括轿车、SUV、MPV等各种类型的车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乘用车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下面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介绍乘用车的类型。 一、根据车身结构分类 1.轿车:轿车是指具有封闭式车厢的乘用车,通常分为三厢、两厢和掀背式。三厢轿车一般具有车厢分为前后两部分,中间由行李箱连接,后排座椅后面有一个独立的行李箱。两厢轿车则是没有独立的行李箱,后排座椅后面直接是行李箱。掀背式轿车则是在车尾设置了一个活动式车门,方便放置大件物品。 2.SUV:SUV是指运动型多功能车,具有较高的越野性能和通过性。它的车身结构通常是带有车厢和行李箱分隔的结构,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和良好的越野能力。 3.MPV:MPV是指多功能乘用车,具有较大的车身空间和多种座椅布局。MPV一般具有两排或三排座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座椅布局,适用于家庭出行或商务接待等多种场景。 二、根据用途分类 1.家用车:家用车主要用于日常出行和家庭使用,注重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家用车的车身一般较小巧,悬挂系统较软,内部配置较为丰富,适合城市道路行驶。 2.商务车:商务车主要用于商务接待和长途出行,注重乘坐舒适性

和空间布局。商务车一般具有较大的车身空间,座椅布局合理,内部配置高档,适用于商务人士和团队乘坐。 3.越野车:越野车主要用于越野和户外运动,注重通过性和悬挂性能。越野车一般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强韧的悬挂系统和四驱系统,适用于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的行驶。 4.运动车:运动车主要用于追求驾驶快感和运动性能,注重动力和操控性。运动车一般具有较高的动力输出,悬挂系统较硬,车身较低,适用于赛道或公路上的驾驶。 三、根据动力方式分类 1.燃油车:燃油车是指使用传统燃料(如汽油、柴油)作为动力源的车辆。燃油车的动力性能稳定可靠,加注燃料方便,但排放和能源消耗较高。 2.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是指同时使用燃油和电力作为动力源的车辆。混合动力车利用电动机辅助传统燃油发动机,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 3.电动车:电动车是指使用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车辆。电动车不产生尾气污染,具有零排放和低噪音的优点,但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还待解决。 四、根据价格定位分类 1.经济型车:经济型车是指价格较为亲民、燃油经济性较好的车型。经济型车的售价相对较低,适用于普通家庭或新手驾驶。

座椅设计规范

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生产经验规定的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骐铃牌各系车型座椅的设计。 二、目的 规范座椅设计要求。 三、定义 座椅 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固定装置 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调节装置 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纵向位移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垂直位移 vertical displacement 角位移 angular displacement 锁止装置 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头枕 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基准线 reference line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三、技术要求 应包括产品的具体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质量目标,专项试验、整机/整车试验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匹配要求等内容。 舒适性 1)座椅泡沫造型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并给出A面的分析报告。 2)人体乘坐时,最大布置人体与骨架(硬物)间距≥30mm。 3)选用高回弹的优质冷发泡沫,性能指标见附表要求。 4)选用优质复合面料,面料与泡沫采用火焰复合方式,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环保性。 5) 前排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参考应当满足人机工程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根据设计可作相应调整); 6)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于伤人的尖角锐边,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的挤压、剪钳伤人部分。 7)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坐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不导电材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总26页)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总2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 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 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故

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 1座椅总成的组成 1)座椅(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 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 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 1)“H”点(“H”point) 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 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

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管理概述的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管理概述的分析 1.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对标准化的认识不能仅局限在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法规及国家强标等方面,而是要加快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制建立,重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围绕企业标准化的建立,形成一套自己企业标准化体系。企业标准化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消费等提供标准和技术信息,为进步企业产品开发才能和质量效劳。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准化,有利于优化产品构造,开展产品品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现代市场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多样化、多品种的产品,而且要求快速开发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标准化提供了加速产品开发、进步产品开发才能的根底和手段。同理,标准为汽车新零部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根据,在设计新零部件时,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大量的根底标准、零部件标准、设计标准等,即可在设计中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进步设计程度与质量,又可缩短设计周期;将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新零部件的开发、实现产品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优化产品构造、为按零部件组织消费和协作消费创造条件。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步了企业的管理程度,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管理标准化、有序化、科学化,进步企业管理程度、工作效率和整体配合协作才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之一。标准化对进步产品质量,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科学管理,增强市场竞争才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国际贸易流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假设不能按消费、科技开展规律适时地开展标准化,把握标准制定与修订的时机,标准程度与技术开展和市场需求变化不相适应,可能产生阻碍产品质量的改进、进步,阻碍技术进步,影响产品开展,甚至丧失市场竞争才能等负效应。因此,对零部件设计及开发的标准化工作必需要注意把握时机,适时积极地投入,方可在零部件设计及开发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零部件的标准化管理 2.1零部件的生命周期

汽车座椅行业标准

汽车座椅行业标准 1. 引言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乘客的舒适性、乘坐安全以及驾驶体验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汽车座椅的品质和安全性能,汽车座椅行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以保证汽车座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国际标准 国际上,汽车座椅行业标准主要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Affrs)的车辆规则工作组(Vehicle Regulations Working Party)制定与管理。该工作组下属的一些重要机构和标准组织包括: •欧洲汽车座椅行业标准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这些机构和标准组织一起制定了许多与汽车座椅相关的标准,包括座椅材料的耐久性测试、头枕的高度调节、座椅安全带系统以及座椅舒适性等方面的标准。 3. 国内标准 在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标准主要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等机构负责制定和管理。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标准: 3.1 国家标准 •GB 15084-2013 汽车座椅术语和定义 •GB 14166-2013 汽车安全带系统(ISOFIX)和座椅固定装置 •GB 17660-2016 乘用车前排座椅头枕宽度 3.2 行业标准 •QC/T 294-2020 汽车座椅原材料检验规范 •QC/T 701-2004 汽车座椅静态强度试验方法

QJM J01187-2019 汽车驾驶员眼椭圆、头部包络面设计规范

Q/JM J01187-2019 1目的和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乘用车SAE标准95%、99%眼椭圆及头部包络面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AE J941-2002 汽车驾驶员眼睛位置Motor vehicle drivers' eye locations) SAE J1100-2009 机动车辆尺寸(Motor vehicle dimension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A类汽车 SAE J1100-2009中规定满足座椅参考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H30-1在127 mm~325 mm、H点的垂直行程TH17在0 mm~50 mm、座椅水平行程TL23>100 mm、转向盘直径W9<380 mm, 靠背角A40-1在20°~30°的所有车型。 3.2 H点 即臀点,三维H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铰接中心。它位于此装置的两侧H点标记钮间的装置的中心线上。 3.3 SgRP点 即座椅参考点,一个指定的座椅位置上的臀点,对于每一个座椅只有唯一的一个座椅参考点。 3.4 AHP点 即踵点,加速踏板足跟点。当足部工具正确定位时。定义在鞋跟和下降地板面交叉点的足部一点。 3.5 H30 驾驶员臀点与驾驶员踵点的垂直距离。 3.6 PRP点 即加速踏板参考点,当鞋子正确定位时,加速踏板横向中心线上脚底部接触踏板的一点(鞋跟在AHP 点,鞋底在踏板平面上)。 3.7 靠背角 通过SgRP点的铅垂线与二维样板的躯干线之间的夹角。

乘用车座椅总成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座椅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M1 类车辆的前排座椅总成。 本标准不适用于折叠式的附加座椅、侧向座椅。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ll550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T 11563—1995 汽车 H 点确定程序 GB l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l5083 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55—1993 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 SAE J826--2002 H 点测量仪和设计模型步骤和规范 SAE Jl351—1993 绝缘材料的气味试验 SAE Jl756—1994 汽车内饰材料确定成雾特性的试验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零部件装配完整的座椅。 汽车内最前排的座椅总成,也分为驾驶座总成和副驾驶座总成。 3.3 在前排座椅总成中用于支持乘员坐骨和大腿的那一部分,可以通过联接方式与前靠背装配在一起。前座垫总成可以有一个前后可调的或高度可调的调节机构。 在前排座椅总成中用于支持乘员背部的那一部分,前靠背总成可以用调角器来调节靠背的角度。 4.1 一般要求 4.1.1 座椅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 座椅表面不得有任何可能危及乘员安全的粗糙面或尖棱,应符合 GB ll552—1999 的要求。 4.1.3 所有面套应符合其对应图样的缝制及外观要求。 4.1.4 座椅表面应无污染、破损、开裂等缺陷以及客户不能接受的褶皱。 4.1.5 座椅 H 点的测量按 GB/T 11563—1995 ,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15mm。躯干角度误差为±3°。假人的型号采用SAE J826—2002 的规定。 4.1.6 安装扭矩应满足设计图样要求。 4.1.7 座椅安装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检具检测。 4.1.8 座椅处于任何给定的位置,滑道手柄应能够复位。滑道调节后应能够锁定座椅。 4.2 性能要求 4.2.1 面料性能要求 座椅面套的面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客户的要求。 4.2.2 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 座椅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可凝结水试验按照SAE Jl756—1994 的试验方法,其界定值为:G≤3mg; b) 气味测试按照SAE Jl351—1993 的测试方法,其界定值为:气味评分小于或等于3.5 。 4.2.3 燃烧特性 燃烧特性和试验方法按GB 8410 。 4.2.4 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

【重磅】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附件5 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一、型式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01-01标记 01-01-01标志 汽车和挂车的标记应符合GB7258—20RR《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1条的要求;汽车和挂车的警告性文字应符合GB7258—20RR《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8.3条的要求;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应按GB/T17676《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的规定标注其使用的气体燃料类型;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标志应符合GB13392-20RR《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要求(危险货物按GB12268-20RR《危险货物品名表》),另外专门用于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应符合GB7258—20RR《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8.5条的要求。 01-01-02VIN 汽车和挂车必须有VIN,VIN应符合GB16735-20RR《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的要求,且其编制规则应向指定的认证机构备案。 01-02尺寸、轴荷和质量 01-02-01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 汽车和挂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应符合GB1589-20RR《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要求。 01-02-02后悬 汽车和挂车的后悬应符合GB7258-20RR《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3条要求。 01-02-03核载 汽车和挂车的核载应符合GB7258-20RR《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4.5.1.2和4.5.1.3条要求;乘用车乘坐人数按照4.5.2核定;客车乘员数按照4.5.3核定;有驾驶室机动车驾驶室乘坐人数按照4.5.4核定。 01-03侧倾稳定角

乘用车座椅布置设计及校核规范

编号 代替SJ-CL-33-2010 规范等级 乘用车座椅布置设计及校核规范 Layout and check of seat 2013-07-25 制定 2013-09-15 发布 X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为了指导座椅设计和人机校核而建立,此规范主要涵盖了座椅设计的法规校核,座椅的相关布置以及座椅操控件空间要求等布置等内容。 本规范代替SJ-CL-33-2010《商用车座椅设计规范》,与SJ-CL-33-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座椅法规的校核; ——增加座椅人机工程的推荐值范围; ——增加了头枕舒适性的校核; ——增加了座椅扶手布置、座椅侧安全气囊布置以及儿童座椅布置的校核。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进行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上海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徐晋、李瑛、莫承锐 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J-CL-33-2010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座椅布置设计及校核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X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M1类汽车用座椅的布置要求,主要从 人机工程角度和法规角度提出了此类车型在前期设计座椅的控制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X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M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14166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和ISOFIX儿单约束系统》GB 11552 《汽车内部凸出物》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SAE 1517 《可调驾驶员座椅位置》 3 定义 3.1 汽车用座椅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3.2 座椅结构形式、座椅骨架形式、滑轨型式以及头枕相关定义 见附件一《座椅相关定义》所示表达 3.3 R点 R(SGRP) point 指制造厂为每个座椅规定的,与车辆结构设计、布置相关的基准点。 3.4坐垫的厚度和靠背的厚度 坐垫和靠背的厚度是指座椅R点处,平行于ZX平面的截面,测量坐垫沿R点 向下铅垂线与断面的中坐垫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坐垫泡沫厚度,靠背厚度 是指沿靠背线方向距离设计R点140mm~150mm范围内,做靠背线的垂线,垂线与 靠背两个交点的最大的距离即为靠背的总厚度,具体如图一所示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7.12 •【文号】 •【施行日期】2004.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函(2006)(发布日期:2006年8月22日,实施日期:2006年11月1日)、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2号修改单(2007)(发布日期:2007年6月22日,实施日期:2007年9月1日)、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3号修改单(2008)(发布日期:2008年8月20日,实施日期:2008年8月20日)修改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年7月12日发布2004年10月1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为推荐性的,其余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 GB7258-1997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中置轴挂车、乘用车列车、电动汽车等

概念;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将“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货车”,明确“农用运输车”实质上是汽车的一类;将“运输用拖拉机”更名为“拖拉机运输机组”,明确了拖拉机牵引挂车方可从事道路运输作业。 2、在“4.1 整车标志”中,⑴ 删除了 GB7258-1997 第 3.1.1 条中的“在车身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装置能识别车型的标志”的要求;⑵ 细化了各种类型机动车产品标牌应标明的项目,明确项目名称均应有中文,允许使用符合规定的柔性标牌(4.1.2);⑶ 明确了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半挂车必须具有车辆识别代号,规定车辆识别代号一经打刻不允许更改、变动(4.1.3);⑷ 取消了 GB7258-1997 第 3.1.3 条中的发动机型号和出厂编号应易于拓印的要求;⑸ 增加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要求(4.1.5)。 3、在“4.4 轴荷及质量参数”中增加了汽车及汽车列车、挂车的轴荷和质量参数的要求。 4、在“4.5 核载”中调整、细化了机动车乘坐人数(或乘员数)核定的要求。 5、在“4.8 图形和文字标志”中增加了“机动车的警告性文字均应有中文标注”的要求。 6、在“7.2 行车制动”中增加了部分重型汽车和挂车应装备防抱制动装置的要求,在“7.12. 制动报警装置”中规定了采用液压制动的汽车应装备液压传能装置部件失效报警装置的要求及安装具有防抱制动装置的汽车应具有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报警功能。 7、在“7.13 路试检验制动性能”中增加了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检验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行车制动性能的规定;在“7.14 台试制动性能检验”中增加了乘用车和总质量不大于 3500kg 的货车的后轴制动力及三轮汽车的整车制动力等要求,并针对用平板检验台检验乘用车行车制动提出了特殊要求。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doc

GB 7258-2004 (2004-07-12发布,2004-10-01实施)代替GB 7258-199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为推荐性的,其余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7258-1997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中置轴挂车、乘用车列车、电动汽车等概念;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将"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货车",明确"农用运输车"实质上是汽车的一类;将"运输用拖拉机"更名为"拖拉机运输机组",明确了拖拉机牵引挂车方可从事道路运输作业。 2、在"4.1 整车标志"中,⑴删除了GB7258-1997 第3.1.1 条中的"在车身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装置能识别车型的标志"的要求;⑵细化了各种类型机动车产品标牌应标明的项目,明确项目名称均应有中文,允许使用符合规定的柔性标牌(4.1.2);⑶明确了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半挂车必须具有车辆识别代号,规定车辆识别代号一经打刻不允许更改、变动(4.1.3);⑷取消了GB7258-1997 第3.1.3 条中的发动机型号和出厂编号应易于拓印的要求;⑸ 增加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要求(4.1.5)。 3、在"4.4 轴荷及质量参数"中增加了汽车及汽车列车、挂车的轴荷和质量参数的要求。 4、在"4.5 核载"中调整、细化了机动车乘坐人数(或乘员数)核定的要求。 5、在"4.8 图形和文字标志"中增加了"机动车的警告性文字均应有中文标注"的要求。 6、在"7.2 行车制动"中增加了部分重型汽车和挂车应装备防抱制动装置的要求,在"7.12. 制动报警装置"中规定了采用液压制动的汽车应装备液压传能装置部件失效报警装置的要求及安装具有防抱制动装置的汽车应具有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报警功能。 7、在"7.13 路试检验制动性能"中增加了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 检验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行车制动性能的规定;在"7.14 台试制动性能检验"中增加了乘用车和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货车的后轴制动力及三轮汽车的整车制动力等要求,并针对用平板检验台检验乘用车行车制动提出了特殊要求。 8、在"8.4.6 远光光束发光强度"中适当提高了部分机动车远光光束的发光强度要求;在"8.4.7 光束照射位置要求"中调整了前照灯近光光束和远光光束的高度照射位置和水平照射位置要求。 9、在"8.5 其它电气设备和仪表"中增加了部分汽车应安装行驶记录装置的要求。 10、在"9 行驶系"中增加了乘用车用轮胎应有胎面磨耗标志的要求(9.1.8)及部分机动车的车轮动平衡要求(9.4)和悬架特性(9.8)要求,允许乘用车备胎规格与其它轮胎不同(9.1.8)。 11、增加了"10.5 车速受限车辆的特殊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