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

对于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
对于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

对于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摘要:在我国,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越来越快,人口也是越来越多的集中到城市当中,而且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样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就应运而生。但是在城市园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园林树木的病虫害。因此,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园林书的病虫害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园林树木的病虫害,为城市中园林树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增加人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方法;研究

前言:在城市中,园林树木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于园林树木进行细致的统一管理。在管理员林数目众多的方面当中,对于病虫害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难的方面。因为病虫害具有反复性、季节性等诸多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园林树木的病虫害进行系统的探讨,主要是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消灭病虫害。比如说药物方法、天敌方法以及物理方法等等诸多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药物方法和物理方面,目的是可以将园林树木的害虫得以消灭,使园林树木得到有效的保护,增加城市的绿色环境资源。

1对于农药埋施法的探讨

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 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2.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主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3.侵染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4.非生物性病原: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因素。 5.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第三节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二、症状的主要类型: 1.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类型 2.坏死和腐烂

3.萎蔫 4.畸形 5.变色 第二章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很多,常见的有缺乏营养元素、水份供应失调、气候因素、有毒物质对大气、水及土壤的污染等。 一、营养缺乏: 氮 磷 钾及钙 镁 铁 锰 锌 硫 二、土壤水分失调 1.土壤干旱缺水,植物萎蔫 2.土壤水份过多,根系腐烂 三、温度不适宜 1.高温使花木茎(干)、叶、果受到伤害称为灼伤。 2.低温易出现冻害或寒害。 四、有毒物质的污染

大气中污染物有以下几类: 1.氟化物 2.硫化物 3.臭氧 4.氯化物 5.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对植物造成危害 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1.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对于营养缺乏症,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2.植树避免采用地下坑,土壤水份过多时要及时排涝。 3.对越冬易产生皮裂的树木入冬前进行涂白等处理,早春易出现生理干旱的树种进行防寒处理,对小苗或耐寒性较差的树种入冬前进行冬灌及其它防寒处理。 4.对大气或土壤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原的措施,对局部枝条危害可采用修枝或移植其它地方。 5.栽植抗污染品种。 第三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类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真菌所致的病害除具有明显的病状外,寄主受害部位表面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的结

防蚊虫管理程序

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防蚊虫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EP-21 版本 A/0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2020-05-06发布 2020-05-07实施 A/0 QEP-21总共页次:1/9

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

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防蚊虫管理程序 A/0 QEP-21总共页次:2/9 1.目的 为工厂能充分控制虫害提供导向。保证产品品质,特制定此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厂区所有虫害控制行为。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制定与监督实施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在每周的周考评报告中报告本周防虫结果,并建议改进措施;同时制订和更新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 3.2 厂区虫害控制员负责检查全厂的灭鼠设施;厂内昆虫、鼠害活动踪迹以及根据情况进行局部喷药处理。 3.3 协调员监督本政策中所提到的所有要求的执行情况;监督并指导虫害控制员的工作;监督检查所有虫害控制和杀虫剂使用记录。 3.4 厂检部检查来料和运输车辆的害虫痕迹,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原料。 3.5仓库负责仓库灭蝇灯、粘鼠板、鼠笼的检查维护工作。 3.6全体员工必须保证所有的门在不使用时保持关闭状态,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频繁迹象时,及时向品管部或管理人员反映。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4.1工厂和环境

4.1.1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4.1.2 地面不残留污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4.1.3 车间周围的石子防鼠带经常保持清洁,疏松,捕鼠笼每天检查,以确保工作正常。 4.1.4 垃圾每天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并盖好。将所有废物和垃圾装入带盖的垃圾桶中。 4.1.5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4.1.6 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6mm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堵好。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4.1.7 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风扇应被密封好。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4.1.8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被装上套桶或被封好。 4.1.9所有原、辅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不小于30cm 的距离,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4.1.10任何时候车间内部管理都要保持良好。闲置的设备应被清洁干净并盖防尘罩,以避免死角成为虫害滋生地。 4.1.11落地的产品应立即清理干净。 4.1.12地面卫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参考

苗木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 一、病害 1、白粉病:月季、黄杨、小叶女贞等易发生。 2、叶斑病、炭疽病:红叶石楠、大叶黄杨。 3、叶枯病:樱花、紫叶李、桂花等。 防治方法:70%托布津 600-800倍,退菌特800-1000倍,50% 多菌灵 500-600倍,15%粉锈宁 800-1000倍,三唑酮800-1000倍喷雾防治,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二、虫害 1.蚧壳虫:常见危害有紫薇、黄杨、樱花、女贞、石榴、白蜡等。 防治药剂:可用杀扑磷、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等内吸性农药,阿维菌素等800-1000倍喷药,要求在卵盛孵期,喷药要求均匀、周到。如果蜡壳已形成,喷药效果较差。 2.红蜘蛛:常见危害有紫薇、樱花、桂花、龙柏、杜鹃、海棠等。 防治药剂:可用氧化乐果与高效氯氰菊酯或吡虫啉与啶虫脒 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这些药剂交替使用都有较好效果。 3、卷叶螟 防治方法:用1000倍液氧化乐果乳液喷雾,或用啶虫脒与高氯菊酯的混合喷雾防治。 4、美国白蛾:主要危害园林植物为白蜡、桑树、悬铃木、白榆、紫叶李、樱花、苹果、海棠、柳树、李、山楂、杏、木槿、刺槐、加拿大杨、桃树、蔷薇、连翘、丁香、菊花、大丽花等,其中白蜡、桑树、法桐等树种为其最喜食树种。 防治方法: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始见期至高峰期,即在幼虫3龄以前,应用24%米满胶悬剂800-1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倍液;在美国白蛾幼虫4龄以前应用2.5%三苦素水剂1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1500倍液、绿灵800-1000倍液等植物性杀虫剂;对各龄幼虫也可以使用5%氯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

虫害控制方案

虫害控制方案 虫害主要是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危害。这些虫害不仅有携带多种病菌,传播多种疾病,且它们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还会造成感官上的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厂,食品、用具等受到这些虫害的污染,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损坏食品加工厂的信誉,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根据这些虫害的性质及工厂的内外环境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虫害在工厂内外的发生,以及控制虫害在最低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虫害控制计划 1、目的 公司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厂区内无蝇、鼠孳生地。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厂房场地、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及原材料贮存仓库的虫鼠 控制。虫害控制主要是对苍蝇、蚊虫、蟑螂、老鼠等虫害的预防和消灭。 3、主要职责与权限 质控部负责虫害控制检查及纠正措施的验证。 生产部和后勤保障部共同负责车间的虫害控制及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仓存部负责仓库的虫害控制。 物业公司负责执行厂区车间外围的定期杀虫工作。

4、控制程序内容 食品厂区的设施卫生要求 4.1.1 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 拆下清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窗户不宜设室内窗台,若有窗台台面应向内侧倾斜(倾斜度宜在45度以上)。 4.1.2 门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应不超过6毫米,门的下边缘须安装金属板,以防老鼠啃咬后 进入。 4.1.3 车间和仓库各出入口须装有胶帘和灭蝇灯,车间和仓库内采用密封铝合金玻璃窗, 所有车间和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车间; 车间下水道装设防鼠网;厂区外围放有鼠箱。 4.1.3.1 装置灭蝇灯的要求:为防止昆虫触杀后掉入食品中,灭蝇灯应距离处理食物的区域 至少1.5米,如为直接入口散装食品最好在是4~6米甚至更远。应悬挂于距地面~2.5米左右高度。宜设置在库房或厨房门进门门口、墙边等昆虫必经路线之处。但不应直接设置在库房或厨房的进门正中处,以免引诱昆虫进入。 4.1.3.2 老鼠控制要求 后勤保障部在对控制应沿着墙壁、墙角或鼠类经常活动的路径设置,捕鼠笼、捕鼠夹起作用的部位(笼门、触发点)应紧靠墙体。使用捕鼠器时应用新鲜食物诱引老鼠。 厨房和库房进门两侧处可放置鼠夹,其余位置每隔8~10米放置粘鼠板。建筑物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1.园林植物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D)。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 2.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C)。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3.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A)。 A.丁香白粉病病部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和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物 B.杨树根癌病,病部要命茎肿大,形状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C.丁香花斑病,叶病部为坏死的褐色花斑或轮状圆斑 D.果腐病,表现病部腐烂,果实畸形 4.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1.真菌具有真正的(A)。 A.细胞核 B.粒质 C.荚膜 D.胚乳 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B)。 A.自养型 B.异养型 C.好氧型 D.咀嚼式 3.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A) A.菌核.子座 B.孢囊梗与孢束 C.子囊果 D.分生孢子器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为(D) A.裂殖 B.复制 C.二均分裂 D.无性和有性 5.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背时在病部出现一层(C) A.黄色粉状物 B.灰色霉层 C.白色霜状物 D.白色粉状物 6.(C)常引起贮藏期种实、球根、鳞茎等器官腐烂发霉。 A.白锈菌 B.子囊菌 C.毛霉和根霉菌 D.黑粉菌和锈菌 11.丁香白粉病菌特点是附属丝未端分叉,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该菌为(D)。 A.钩丝壳属 B.叉丝单囊壳属 C.白粉菌属 D.叉丝壳属 12.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A)。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14.引起杨树、苹果树枝干烂皮病的病原物是(B)。

虫害控制程序

精心整理建议收文部门: 件(因素),本规范的标准是关于害虫防制(管理)的。把害虫从企业(工厂)中清除出去很 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让害虫在一个食品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机会。综合虫害管理 的规范提供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害虫不会污染食品。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企业(工厂)生产、制作过程的虫害预防及控制。 3、职责 3.1、品质管理(使用、监督部门):监督整个企业(工厂),负责管理虫害控制公司, 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a、选择虫害控制服务商;

b、签订合同; c、协同虫害控制服务商制定《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d、监督部门《年度虫害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e、监督虫害控制服务商的日常服务并做好《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f、监督各部门执行虫害管理情况; g、监督各区域虫害管理整改情况; h、配合虫害控制服务商完成相关协助事宜; i、对接国标、企标虫害控制审核情况。 c、合同约定的虫害种类和例行到访频率; d、所用的器材; e、操作方法; f、防患措施; g、技术资料(包括MSDS); h、经认可用于指定区域的药品清单; i、培训要求(必要的话); j、有虫害爆发时,虫害控制员应及时到场并采取根除措施;

k、有监督检查,确保虫害控制承包方购买了第三方责任险,以免其因自己的活动而遭到损害,应留存一份保险单副本; l、虫害控制服务商应为虫害控制服务人员购买相关商业保险; m、《化学杀虫剂使用记录表》记录所使用的杀虫剂:用药种类、数量和浓度、地点、时间、方法、目标虫害物; 5.2虫害控制设备要求: 5.2.1鼠类外围控制物理防线(捕鼠器安装) 关键要求: 度角;有效风力>7.62m/s; b、室内对外出入口安装胶帘:安装黄色防虫门帘:胶片与门框重叠2cm;胶帘底部离地 0.5cm;两片胶帘相互重叠5cm;成品字型安装,避免风吹挪开的现象。 c、室内气压设计:建筑内相对室外为正压。 5.3虫害控制图 5.3.1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需清楚的示意定置、编号的虫害控制设施,统计、显示设施分类数量。设施位置因现场而进行的调整等情况,需及时更新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 5.3.2非关键要求: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虫害控制知识

虫害控制知识 一.虫害控制的目的 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控制产生食品安全危害的污染源。 二.基本术语 虫害:是指所有对食品安全有危害的生物,如:各种啮齿类动物、昆虫、鸟类、家养宠物。 虫害控制:(pest control operation简称PCO)即虫害控制操作,指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 三.有害生物的危害 1.传播疾病: 虫害最大危害是传播疾病给人类 2.污染食物: 虫害会给食品带来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苍蝇和蟑螂可传播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志贺氏菌、链球菌等;啮齿类动物是沙门氏菌和寄生虫的来源;鸟类是多种病源菌寄主,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并在食品上留下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粪便、毛发、尸体等等。 3.财物损失: 虫害会直接消耗、破坏食品;会破坏设施和设备甚至咬坏电线令电流短路造成火灾。 四.虫害控制的三个阶段 1.除去虫害的藏匿地及食物。 2.将区间内的虫害驱逐出去。 3.消除那些进入区间内的虫害。 五.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并实施(可委托专业消杀公司来做) 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 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 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 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5.需由专人负责对消杀工作的追踪和反馈;。 六.虫害的预防返 (一)虫害控制措施 1.虫害存在的原因: (1)设备不正确存放,靠墙堆放,妨碍了地面清扫和垃圾清除; (2)食物贮存不当,食品残渣处理不当,有食物碎屑存在,可能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藏匿处; (3)垃圾区不清洁:垃圾箱的门未关或垃圾外溢,积存的垃圾废物可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它们的藏匿处; (4)外环境、建筑物附近的草丛、灌木丛、杂草可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它们的藏匿处;; (5)捕捉虫害的工具数量不足,或保养、维修不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林木病虫害治理

林木病虫害治理 近年来,随着“绿色陈仓”建设的持续推进,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增绿化面积30多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但树木病虫害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此,陈仓区林业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病虫害种类 陈仓区内分布的林木病虫害种类较多,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尺蠖、蚜虫、介壳虫、杨柳树毒蛾、天牛、白杨透翅蛾、黄刺蛾、卷叶蛾、女贞天蛾、杨扇舟蛾、月季叶蜂等;病害主要有红叶李褐斑病、白粉病、杨树锈病、烂皮病、煤污病、炭疽病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树木的观赏价值,也严重威胁着绿化树木的正常生长。 二、病虫害成因 (一)气候异常。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连年出现暖冬,致使病虫的生存能力提高,分布范围扩大,病虫基数也在逐步增大。 (二)一些路段栽植了病虫喜食树种。如金丝柳、红叶李等树叶常常受到金龟子的侵食,杨柳树干更易遭受天牛的危害。

(三)一些林带由于栽植密度过大,树种单一,树种配置不合理,造成林带内通风透光条件差,诱发了褐斑病、白粉病、杨树锈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四)苗木定植后,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后期抚育管护跟不上,造成树木长势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 三、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应从苗木检疫、挖坑植树、浇水养护、预测预防等方面抓起,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从而大幅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有效地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一)选育优良的无病虫壮苗 种苗是造林之本,无病虫优质壮苗的选育是提升造林绿化成果的基础。起苗时要保护好根系,不劈伤,必要时带土球;对树干进行包扎以防损伤和病虫传染;截干的要消毒并封口。同时加强苗木检疫,堵住有害生物入侵的源头,持“两证一签”后方可运输。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树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 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 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 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害虫控制管理程序 Pest control

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害虫防治管理制度 Nolato Mobile Communication Polymers (Beijing) Co Ltd pest control management. 1、目的:为使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医疗用品生产环境保持洁净,避免因为害虫孳生,造成产品携带细菌,引起产品品质问题。 1. Purpose: Protect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for medical product, control pest breed. 2、范围: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医疗产品生产车间以及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储存地点。 2. Scope: Nolato Mobile Communication Polymers (Beijing) Co Ltd medical production room and store area of raw materials, raw products and finished products. 3、名词定义: 害虫:指代一切携带细菌和病毒的昆虫和小生物。如:老鼠、苍蝇、蚊子、蚂蚁等等。 3. Definition: Pest: All hexapod, animal and rodent. Such as mouse, fly, mosquito and ants. 4、相关单位职责: 4. Responsibility: 4.1EHS工程师 制定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的害虫防治管理制度 4.1 EHS engineer Establish pest control management for Nolato (BJ). 4.2保洁主管 负责组织实施害虫防治与灭杀计划的具体实行,如投药、清理死亡害虫等。 4.2 Cleaner Implement pest control procedure, such as clean death pest. 4.3医疗产品生产部门 生产场所的监查。当发现有害虫出现的情况时,及时与保洁部门联络采取措施。 4.3 Medical production dept. Inspect work place. When find pest in workplace, contact cleaner to take action of pest control. 5、主题内容: 5. Subject 5.1害虫防治手段的选择原则: 5.1 Principal of Pest Control 5.1.1当同样的手段都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以物理防治方式、低毒灭杀方式优先。其 优先权如下所示: 5.1.1 When all methods can meet requirement of pest control, the priority as below: 物理方式〉低毒药品〉高毒药品 Physics > Low poison > High poison A. 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灯、蚊虫引诱器、捕鼠器、蟑螂粘纸等 5.2灭虫器具的管理 5.2 Pest kill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5.2.1所有灭虫器具的摆放点都必须有明显的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触或移动。 5.2.1 All place where have pest killing apparatus should have obvious mark. 5.2.2建立并执行灭虫器具管理制度。 5.2.2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pest control procedure.

虫害控制计划

有限公司 虫害综合控制计划书 一、虫害防制措施及目的: 1、预防措施:通过药物喷洒,灭蚊灯,捕虫器等措施和环境卫生管理,消除害虫的孳生地、栖息地和吸引源,保证生产场所的安全卫生和产品质量符合玩具安全生产要求。 2、采取允许使用的物理性的措施:通过安装预防监控措施、适当的位置阻隔害虫进入关键区域的机会和途径; 3、使用被允许的,在局部进行针对性的化学处理方式。 二、虫害控制计划 实施 重点 区域 设施及用品实施内容实施频率 蟑螂 防治 方案 餐厅、 工厂 内部 1、物理监控:蟑螂屋 2、药物触杀 (建筑外 围):悬浮剂 SC、可 湿性粉剂WP 。 3、诱杀:蟑螂凝胶毒 饵 1、检查室内可能孳生蟑螂的地点,如柜 台缝隙,车间生产线、电箱等; 2、对发现的蟑螂孳生点进行处理。(处理 方法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毒饵处理、喷洒 处理、药物空间喷洒处理、电器箱喷粉处 理、气体处理等); 3、在处理过的蟑螂孳生点处放置蟑螂屋 进行监控; 4、下次实施将对此孳生点进行跟进检查 直到彻底清除; 5、针对现场卫生状况给予清洁改善建议, 配合工厂完成蟑螂的清除工作。 6、每次对检查结果均有详细记录。(包括 发现的问题、措施、及跟踪结果等) 每月全面覆盖(包 括孳生地的检查处 理和相对的应措 施,可能存在的风 险的检查等)1次

鼠类防治方案外围: 1、建筑防线: 建筑周围地 区; 室内: 1、室内防线: 仓库区域、进 出口门内外 两侧; 2、其他可能 导致老鼠进 入的通道口。 1监控设备:专利 鼠控诱饵站/粘鼠 板。 2、物理陷捕:机式 捕鼠器、粘鼠板(室 内) 。 3、化学处理:鼠毒 饵(室外)。 1、在工厂建筑外围安装固定全天候鼠控 诱饵站,内置老鼠诱饵,记录标签; 2、每次服务对诱饵站进行检查、清洁、 记录,若有老鼠摄食痕迹,分析鼠害来 源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并在服务报告中 体现; 3、对所有室内老鼠潜在的入侵途径进行 鼠迹检查,在老鼠的必经之地(一般是通 道门口两侧,墙角、过道墙根,管道线 架) 等等放置强力粘鼠板或机械式捕鼠 器进行监测和预防可能入侵的老鼠; 4、检查所有粘鼠板有效情况,对多尘、 潮湿、粘性下降的粘鼠板进行更换;对 捕获老鼠的粘鼠板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对 应的措施(如检查其四周是否存在建筑、 清洁隐患,检查货物流通的情况等)更 换并详细记录检查中所发现的情况,再 持续跟踪使老鼠密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内; 5、对现场可能导致老鼠侵入危害的结构 漏洞进行记录,制定封堵计划; 6、如在现场检查及服务发现突发鼠类活 动趋势,及时调整设施布防位置; 7、经现场勘查,需要安装约 12个诱饵 站、20 块粘板、机械式捕鼠器 8个; 最终数量需现场确认并调整; 8、每季度对鼠类控制进行趋势分析,并 跟踪控制效果。 全年每月全面覆 盖(包括孳生地的 检查处理和相对 应措施,可能存在 的风险的检查等) 诱饵站/粘鼠板 5~10月每月覆盖 2次,11~4月每 月覆1次。

虫害控制程序 (1)

建议收文部门:

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因素), 本规范的标准是关于害虫防制(管理)的。把害虫从企业(工厂)中清除出去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让害虫在一个食品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机会。综合虫害管理的规范提供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害虫不会污染食品。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企业(工厂)生产、制作过程的虫害预防及控制。 3、职责 、品质管理(使用、监督部门):监督整个企业(工厂),负责管理虫害控制公司,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a、选择虫害控制服务商; b、签订合同; c、协同虫害控制服务商制定《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d、监督部门《年度虫害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e、监督虫害控制服务商的日常服务并做好《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f、监督各部门执行虫害管理情况; g、监督各区域虫害管理整改情况; h、配合虫害控制服务商完成相关协助事宜; i、对接国标、企标虫害控制审核情况。

、各企业(工厂)职能部门:配合完成企业(工厂)《年度虫害控制目标》;管理部门内虫害控制情况;完成虫害控制整改目标;完善虫害控制管理职能。 、虫害控制公司: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实施《有害生物管理解决方案》;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完成《年度虫害控制目标》(虫害控制目标见附件1);建立、健全《虫害服务综合管理文档》;完成《虫害服务报告》;完善《趋势分析报告》;协助企业(工厂)留存记录两年。 4、定义 MSDS:,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的理化特性(如PH值,,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5、工作程序 虫害控制服务商 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服务商负责实施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国家资质; 、虫害控制服务商应具有执照及相关资质,企业(工厂)与虫害控制服务商签订服务规范和服务合同,服务合同要存档,需索取虫害公司及服务人员的资质证明,药品的MSDS;合同条款应涵盖以下内容: a、服务类型及范围; b、应急方案;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9-04-04T16:16:44.28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作者:徐新宇 [导读] 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健康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相关部门开展造林工作的最终目标,林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就是其中之一。在客观分析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是提升林业生态教育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也可从根本上改善林业经营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保障林业资源发展的健康性与安全性。 黑龙江省巴彦县丰乐乡人民政府 在林业病虫害的威胁下,林业资源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对林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逐年加大对林业资源的扶持与投入力度,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这对我国林业总产量提升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意义,将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带给全社会内的人们。因此,针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以及无公害防治对策展开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1.人工林面积与病虫害发生面积同步增长 人工林树种类型少,结构单一,生态系统比较薄弱,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以及受到干扰之后的恢复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人工林是林业病虫害的重灾区。近些年来,人工造林运动蓬勃兴起,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在过去的30年间增加了30%,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40%左右,由此可见,人工林面积与病虫害发生面积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不断扩大的林业病虫害面积给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大量砍伐天然林 依靠木材生产是传统林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使用的主要形式。受到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大量原始森林被人为破坏。森林内部生态环境也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不断丧失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被破坏的林分结构都可充分说明森林内部受到的影响与破坏。在大量人为砍伐的影响下,很多森林病虫害已经失去天敌。不断被破坏的天然林是导致森林病虫害呈现出逐年上升状态的重要因素。 3.营林方式不科学 由于木材生产是传统林业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林业经营中,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只看重林木的生长和产量,追求林木的速生丰产,这样不合理的林业经营方式忽略了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森林经营没有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栽种树木,种植密度不合理,林木管理方式不恰当,缺乏有效的抚育措施,导致林间通风不畅,透光与透气性差,给林业病虫害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4.防治体系不健全 在实际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利用农药或者化学药剂的方式。该种方式可以在防治初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不足。该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杀灭害虫,但是很多益虫被一同杀死。林业病虫受到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长时间使用化学农药后,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断下降,林业生态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缺乏健全防治体系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加之受到严重滞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影响,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病虫害防治方针策略的贯彻与落实。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得到经费的支撑,在资金的限制下,很多基础建设并没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所以林业病虫害有效监测与预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1.营林技术防治 林业病虫害一般依附于寄主植被生存,从病虫害的依赖性入手,进行抗虫育种,在扦插育苗的时候就选择具有抗虫性的品种,经过不断培育与选择,提高林木的抗性,可以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苗圃为地下害虫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改善苗圃地的耕作技术和间作,改变土壤环境,可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苗圃地进行适当的耕地除草可以减少地老虎的数量,大量灌水可以使害虫被迫下移,保护植物的根系可以正常生长。在育苗环节,对以往的施肥、播种等方式进行调整,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此外,林业工作者还要及时对生长衰弱的树林进行改造,提高森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合理运用营林技术手段,保护林业资源的安全和健康。 2.生物防治 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当中,生物防治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与以往化学农药防治措施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防治效果,还是在稳定性方面,生物防治都占据绝对优势。不会导致大量化学物质残留问题出现,同时在防治过程中也不会直接破坏到林业生态环境。现阶段生物防治措施已经实现在世界范围内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大面积使用。在实际使用生物防治措施时会涉及到多项内容,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利用微生物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细菌、病毒以及能够分泌抗生物的抗生菌,都可用于林业害虫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其次是利用林业病虫害天敌进行昆虫防治工作,在人类乱砍滥伐的影响之下,林业病虫害天敌大量死亡。病虫害大量繁殖。可通过引进天敌昆虫种群数量的方式逐步改善上述问题,这是将一定的环境创造给林业病虫害的天敌用于生存。在增加天敌昆虫总群数量时,也可借助迁移及移植等手段,这是利用最低的成本将病虫害密度以及数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最后利用益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经济性以及环保性方面,这种防治方式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对林业工作者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利用一定的手段为益鸟创造出适宜的生存条件,例如设置鸟巢、给予鸟食以及水等措施。 3.物理防治与机械防治 假死性以及群居性是林业害虫的两种主要性状,林业工作者可以利用人工捕杀的方式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捕杀工作一般是在害虫产卵、越冬以及化蛹等阶段进行。人工捕杀时一般利用采集害虫卵块,剪虫枝的手段。在清理林木的同时,需要利用恰当手段开展抗虫作业。蛀虫在繁殖产卵时一般会选择阀倒的新木,林业工作者可将这一特点作为依据,开展害虫诱导捕杀工作,然后集中消灭。虫木清理完成之后,需要及时栽种全新的树木。也可将部分障碍科学设置在林间,有效阻止林业害虫的进一步传播。 将胶环涂刷在树干下部或者是将塑料薄膜缠绕在树干上,是有效避免害虫在树上产卵的一种形式,这些都是依据害虫上树下树习性来做出的一些物理防治。林业工作者也可将林业害虫的趋向特性作为依据开展诱虫捕杀工作,将诱虫灯科学设置在开阔地区,然后在害虫出

园林树木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园林树木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1.杨树叶片为什么长白粉,怎样防治? 这是杨树白粉病。该病的特征主要是在叶的两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粉斑,有的扩展到全叶,有时绿色枝条上也生白粉。到秋初,在白粉中生出黄褐色到深褐色的小黑点。春秋两季白粉病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苗圃地幼苗不要太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透光;②及时修剪幼树下部被压枝条和根蘖苗;③喷农药防治。25%粉锈宁10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每隔25~30d(天)喷1次,共喷3次,即可控制病害流行。 2.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3.如何预防杨树黑斑病? 由于该病原菌随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上越冬,所以秋季落叶后到第 2a(年)新叶发生前,应彻底清除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合理密植,苗木密度不要过大。加强管理,注意苗圃排水和灌水。 于5月中旬至7月初每隔半月喷1次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

药物预防及防治。 4.杨树灰斑病有哪些症状? 由发病部位不同可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类型。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老乡称为“黑脖子”。 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厘米),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 5.如何掌握杨树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该病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 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