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1:在不同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和平时期,统筹的侧重点是安全下的发展,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本国经济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国家又处在基本没有或很少受到威胁的状态;而战时统筹的侧重点是保证国家安全需要,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资源配置和体制转换能够满足战争要求,同时又能使战争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和本国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且,在和平时期,由于各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与发展环境,因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指向。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基础性协调:

其一,战略目标的协调。在这种协调下,国家能够在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两大目标建立一个平衡点,通过该平衡点,由此准确反映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在国家总战略中的轻重缓急的关系。如果两大目标中的任何一方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国家总目标的侧重点都应及时调整和改变。战略目标的确定,通行的是“安全先行”原则,即首先根据国家在一个时期内面临的国防安全形势,确定安全战略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为基础形成安全与发展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中的合理权重。由于军事与民用两大经济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资源分配上此多彼少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种种消极影响(国防开支对其他公共开支和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等),一旦决策者对总体战略目标的定位发生重大失误,或者国家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或者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准确确定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中安全与发展的权重关系,就成为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有的国家采用50名专家(军事专家、外交专家、经济学家等)把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分成几大类按权重打分,最后加总平均除以50,计算出国家面临的实际威胁的指数。人们试图用这种办法,最大限度地消弭主观所研判的安全与发展关系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误差。

其二,资源配置的协调。在这种协调下,国家能够在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两大领域之间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地利用国防财政资源,在达成既定的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使国防资源消耗量最小化。一般而言,战略目标权重关系的确立,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资源配置比重关系,即国防安全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的比例关系。但战略目标的协调,并不是资源配置协调的必要而充分条件,或者说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时序上继起的逻辑关系。这一点已经为历史事实所证明。因此,建立与战略目标协调的资源配置联动机制,是资源配置协调的核心问题。

其三,运行机制的协调。在这种协调状态下,国防领域与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人才、资金、商品、信息等要素,能够形成双向扩散、交流和融合的态势,由此可以充分发挥两大经济体系资源整合的优势。一方面,国防建设植根于国民经济母体之中,实现“寓军于民”,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经济的强大支撑力;另一方面,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国防经济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达到了这种协调发展的境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因争夺资源而显现出来的竞争性关系就会大大弱化,“共生共长”的互惠互利就会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产生了一种正合博弈关系,国防建设的机会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进而实现国防经济对民用经济拉动效应的最大化和民用经济对国防经济支撑效应的最大化。

对于一个小国或者一个结盟的大国而言,实现上述协调也就实现了两大建设的协调发展。但对于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来说,这还不是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要实现长远性、稳定性的协调发展,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满足大国特有的协调要求,实现“产业能力的协调”,即在本国产业体系中的军工生产能力与民用生产能力之间达成协调。通过这种协调,既能够自主满足本国武器装备的需求,又能够保障本国民用经济的健康发展。近现代以来,凡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无不如此。目前,号称世界十大军工国的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巴西、印度、中国,都保持了相当规模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力量。

世界大国并不一定是世界强国。强国的协调还必须在大国产业协调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个层次的协调,实现“技术形态的协调”,即本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经济技术形态要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当各国封闭的安全与发展系统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打断而趋于开放时,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标准也就有了世界意义,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只有同时占领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最高的军事技术这两个制高点,才能实现长远、稳定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在对抗中才能实现的协调。1500年以来,历史上共有5次世界强国的兴衰。每一次强国兴衰的周期大致都要经历确定强国地位的国际战争、强国统治、统治衰落、挑战国发起挑战等四个阶段,周期长度平均约为100年。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都曾经是争当霸主的挑战者,但都没有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各挑战国在本国尚不具备挑战世界头号强国实力的前提下长期陷入巨额的战争经济消耗而趋于衰落,这也使本国失去了抢占时代技术制高点的能力。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曾透露当年美政府秘密制定了迫使前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最终拖垮前苏联的“软战争战略”。在冷战对峙的高潮期,经济总量仅为美国一半的前苏联,武器装备的年产量却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洲际导弹多达6000枚,是美国的两倍多。为保持军事优势,苏联军费占GDP的比重常年维持在13—15%,占财政支出比重30%以上。这种经济负担使前苏联的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总体上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最后被拖垮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保罗·肯尼迪指出,大国兴起,兴于经济科技的发达和随之而来的军事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中心转移和过度侵略扩张所造成的经济和科技衰退。这确有一定的道理。人类近现代史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技术经济时代,每一个技术时代的领先者都成为了世界强国,这绝非偶然。正是靠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领先地位,英国才得以在17世纪到19世纪保持长达200余年的霸主地位;美国从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至今已经有110年,至今尚未出现衰败迹象,它所依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发起者的优势。在它们崛起和应对挑战国挑战的时期,都注重军事与经济关系的统筹协调。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对抗前苏联时,制定了“新面貌”安全战略,其核心就是在“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的前提下实施对抗,以后历届美国政府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奉行着这一战略。这样,在国防与经济比较协调的推动下,美国获得了超过其他西方六国信息技术研发投资总和的资源优势,在现代信息产业的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富国”;同时又在新技术革命的支持下开始了新军事革命,实现了“强兵”。

以上五个层次的协调构成了一个系统,对统筹我国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性要求――应更加注重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安全

与发展两大战略目标整体推进,而不是安全或发展单方面的突进;协同性要求――应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协调,

互相推动,形成合力;长远性要求――应更加注重从产业能力和技术形态上谋

划两大建设持续的和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强调单方的重要而最终破坏双方相互

依存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的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实现

高度统一,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2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在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进行规划和实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才能保障和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富国强军”的百年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建设协调发展是紧迫的

现实需要。安全和发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

家发展强盛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两大战略目标。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础,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稳定的保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

3 经济建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的资源保证。其一,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资金来源。现代化的军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实现国防现代化,完成军队机械化、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其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只有经济增长快、经济总量大、财政收入多,军费拨款才能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济的“蛋糕”做大了,切给军队的那一块才会增加。其二,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当前,纯军事性的技术已经不多了,国防建设在技术上对经济建设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三,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人才,也越来越依赖于国民教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四,经济建设中的许多物资、设备、设施具有通用性,可以直接满足军队需要或迅速转化为国防资源。总而言之,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决定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它是国防建设所需财力、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来源和保证。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和军队建设的机械化、信息化是同时进行的。二者之间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人才战略等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参照的。而且,国防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状况,必须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战略相协调,要从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从这个角度说,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决定了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市场经济给军队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不能把市场经济当成对立面。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军队建设的诸多方面包括一系列政策制度,也都有一个如何同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相适应、相协调的问题。例如,我军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的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等,无不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4 中国人民进入新世纪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完成三大任务的客观要求,经济建设的实质是在现有财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财富,以及由创造财富者使用或享用相应的财富;国防的实质是保护财富,以及那些创造财富、使用财富、享用财富的国民(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国民)。因此,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而且密不可分。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反复教育全党不要忘记经济建设,他说,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保障,就会削弱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当我们全力恢复和发展经济时,毛泽东一方面考虑一部分军队转向生产,同时又告诫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毛泽东还强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并列为两件大事,从而克服了有些人认为军队只负责卫国守边,民众只管生产建设的片面思想。正是由于毛泽东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使得国防和经济两项建设共同发展,协调前进。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江泽民领导人都曾明确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和加强国防建设,做到两头都要兼顾。认清国防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和建设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放松。领导干部必须牢固确立既大力发展经济又要重视加强国防建设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要把增强国防观念、忧患意识作为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造就一批懂经济爱国防,有较高驾驭全局能力和才干的领导干部。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中国面临着极为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

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国所选择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不会产生侵略别国的因素。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二)、提高领导干部国防观念,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领导干部国防意识、国防观念的强弱,对于决策中能否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其它各项建设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事关国防建设的大局。为此,必须把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党委理论学习和公务员培训考核内容,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干校开设国防教育课,使党政干部接受国防理论教育,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国家行为,是全民的共同责任,不能仅仅看作是军队的事。军队人大代表就建议国家尽快制定颁布《战争动员法》,强化全社会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毛泽东也有一句伟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要加强对国民的国防教育,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主轴,国防建设不可丢。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有时就得考虑该公路能在战时作飞机跑道。此时就需要有包括军队在内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使承担公路修建单位在设计、施工时,充分考虑战时飞机跑道问题。要建立有效的军民合作机制,让军队和地方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其中,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尤为重要。发生战争时,民众、民船、民车等等如何为战争服务,军民如何联手行动,这都需要在平时逐渐建立一套机制,该演练的要演练,该出台的要出台。临时抱佛脚,必然误事。

(三)加强对经济建设中的国防效益的研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或许是和平时期有了一些年头,或许是经济部门与国防部门分工过于明确;对于绝大多数平民来说,国防建设似乎完全是国家的事情或军人的职责,而忽视了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同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国防因素;更有甚者,许多国家非军事部门的大小公务员也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职工作中同样具有相当的军事要素。显然,这种现状是难以对应险恶多变的国际环境的。

问题在于,我们缺少一种清醒的认识,即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活动,除了追求市场经济的种种指标,以及通常所说的社会效益之外,还应当在有条件的时候追求一定程度的国防效益。所谓经济建设中的国防效益,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国防效益,例如为国防建设提供产品或服务;其二是客观的国防效益,例如在城市住宅小区建造地下防空设施;其三是互动的国防效益,例如在某些经济建设工程中吸纳国防科研项目,或者在某些国防建设工程中吸纳民用科研项目,一举二得、一举多得。当然,这仅是粗略的分类,在具体情况里它们常常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妨举例说明之。

由于长期水土流失,我国的黄土高原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壕、惨不忍睹,成为该地贫困落后的根源。目前当地的水土保持方法是以修建外环式梯田为主,配以退耕还林(草)等恢复植被措施。实际上,有研究表明更有效的方法是全面修建内环式梯田(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即把支离破碎的土地都封闭成一个个凹地,有雨水时它们的底部将成为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淤积在底部,久而久之黄土高原将恢复成平缓的地貌景观,而下游的泥沙来源亦可望在短期内降至较低的水平(10年后降至每年2亿吨)。按常规思路上述工作纯粹是一个经济建

设项目,其实不然;这是因为,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若从军事角度来看它们具有一定的国防利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在黄土沟豁中建造军用仓库或其他各类建筑物,当它们被黄土掩埋后,便构成一处处地下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战备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大体是南涝北旱,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抑制因素就是缺水。为此,许多人都认识到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种根本的解决之途。问题在于,目前已提出的二三十种方案都需要修建上千里的人造运河,可谓是陆路南水北调方案;然而从国防角度来说,将北方数亿人的经济发展系于一条千里输水线上,是不太安全的。有鉴于此,曾有专家提出开展引风送雨工程(亦即大气环流导向工程或气象水利工程)研究,例如在巴颜客拉山脉的适当地点开挖新的水汽通道,把来自孟加拉湾和我国南海的水汽更多地引导至黄河上游地区,从而为西北地区和北方大地送去更充沛的降雨。这种方法又可称为空中南水北调工程,它不需要建造有形的人工运河,因此不怕空中打击或地震滑坡;与此同时,在开挖水汽通道时,还涉及到众多高新科技领域,而这又可以与相应的军事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有关方面有必要趁机修建一批军事旅游景点项目,平时可普及国防知识,战时则可迅速转化成伪装的军事目标(没有多少回收利用价值的报废汽车、拖拉机、工业设备,都可改装成伪装的军事目标,并安置在适当的地点)。此外,在荒山绿化的过程中,也应当有目的地搞一些伪装的军事目标景点,可充分利用藤蔓类植物“长成”坦克、装甲车、大炮的外形外貌(内设骨架结构),从而构成疑兵之阵(诸葛亮的八阵图即疑兵之阵)。在战争时期,发电、配电、变电、输电设施往往是敌方首选的打击目标,而保护它们却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现在就应当加大力度研制地下的发电输电技术和设备,以及灵活快速的强险抢修技术和应变能力。

(四)、质量建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进一步加深,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世界全局的影响明显减弱。

但在世界和地区范围内仍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冷战思维及其影响还有一定市场,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给国际安全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国与国之间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待解决;恐怖活动、武器扩散、走私贩毒、环境污染、难民潮等跨国问题,也给国际安全造成了新的威胁。军事因素在国家安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国际安全环境中,世界多数国家在注重运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手段解决争端的同时,仍把军事手段以及加强军事力量作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场变革发展迅猛,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体制编制、作战训练及军事理论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适应新的形势并争取自身优势,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普遍压缩军备规模,更加注重质量建军。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军事安全、意识形态因素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经济因素的作用更趋突出,国家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较大

幅度地减少了国防投入。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四年的十六年间,国防费的绝对值

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六点二二,与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年平均上涨百分之

七点三相比,实际负增长百分之一点○八。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中国年度

国防费分别为六百三十六点七二亿元、七百二十点○六亿元和八百一十二点五七

亿元人民币。即使这样,这期间的国防费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分别为百分之九点三、百分之九点一和百分之八点八。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中国年度国防费分别为934.7亿元、1076.7亿元和1212.9亿元人

民币。年度国防费的增加,主要是用于军队停止经商活动后,保障各项事业正常

运转增加的维持费用;退役军官的安置和供养增加的支出;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情况下,保证军队人员的生活水平能够同步提高,调整军

队人员的工资、津贴标准增加的支出;负担驻澳门部队开支增加的支出。

结语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发展

经济和加强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同时,国家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努力增

强国防实力,大力支持军队加强质量建设,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注入国防意识,我国的经济

建设项目就更容易在战争状态下继续运作。与此同时,国防部门和军事人员也应

当更积极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经济建设项目,一方面要提供国防咨询,另一方面也

要寻找机会把军事科研课题与经济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当然要注意保密),从而

在有限的军费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应的国防力量的不断增长。

5

https://www.360docs.net/doc/2713765937.html,/view/f65a9c5e4028 915f804dc2f9

我的一些想法:

我国当前并非战争时期,发展重点应当放在经济建设上,国防建设应当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更雄厚的经济基础会更好的保障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可以反哺经济建设,比如,军用科技要比民用科技领先十年以上,运用得当将极大地方便人民生活。要在资源配置中继续支持国防事业发展,但不应占过多比重,从找到的资料来看,我国近年来的国防支出比重是大体呈下降趋势的。

总体战略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但应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和国防意识,可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竞答,国防日等活动来加强宣传。

提升民族自信的途径

5.提升民族自信的途径 要民族自信必须价值自信,这是由我们的历史、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大格局所决定的。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价值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在一些人心目中,西方民主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于是便对“普世价值”顶礼膜拜,把资本主义看做是不可超越的终极存在,企图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轨道,这种缺乏民族自信的言行背后,实质上是缺乏价值自信。因此,要讲民族自信,首先必须找回失去的自己,重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指向的价值自信。 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价值自信的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资源,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曾经以儒、墨、法、道等百家争鸣创造过灿烂的物质成果、政治智慧和社会文明,一代代令人敬慕的民族楷模积累和传承的勤劳勇敢、与人为善、天下一统、大公无私和为民请命、舍身取义、建功立业等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都是我们价值自信的基础 其次,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成就是我们价值自信的支柱。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价值自信的鼓舞。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不断增强着我们的价值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我们价值自信的支柱,不仅使我们中华民族找回了民族自信,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按照中国特色道路发展壮大并屹立世界强国之林的东方大国。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价值自信的无尽源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社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可以说是我们价值自信的无尽源泉。

现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国防的重要性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家的兴衰与国防密切相关,国防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最高元首到每个公民,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识形态都与之密切相关。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和平时期国防的作用是威慑,要求不战而胜;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 国无防而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安全问题。强大的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是维护全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了解和认识现代国防,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我们也需要国防教育,以适应未来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从国内形势上看出加强国防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经过了百年的战乱和抗争,才获得了和平发展的权利和机遇。但是随着相对和平环境时间的延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在享受和平生活、追逐经济物质利益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国防意识,甚至盲目地追求享乐和金钱利益,把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命运抛到脑后。有的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有的人崇洋媚外,在外国人面前不惜丧失国格人格,没有丝毫的民族气节;有的人不愿履行国防义务,轻视从军戍边的职业;有的人完全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对敌国的遏制和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凡此种种,充分暴露了在我们的国民中,已经有许多人滋生了严重的和平麻痹思想,完全丧失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美国等西方列强遏制和分裂中国的图谋,面对敌对的战略包围,面对国内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猖狂,面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许多隐患,面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所面临的更加复杂的严峻的形势,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保持高度的警惕。忽视国防教育的任何设想都是自杀行为。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王朝兴衰更迭,长则数百年,短则数年或者数十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探究其中的奥秘,可以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苦繁重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中国历史上,因沉湎享乐、忘记忧患而招致大祸的,数不胜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如果我们不引以为戒,是很危险的。在这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为当今时代,我们更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那么,在这时期加强国防建设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台湾问题一直是扎在我国两岸统一大业上的一根刺;西部的西藏和新疆又有反动势力破坏国家安定。而西方国家就恰好利用这一点,不断挑拨引诱他们与中国作对以及摩擦,无非就是希望逼中国放慢建设的脚步,打乱我们的步伐,让我们不能集中精力建设经济和国防。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战争初期无一例外地遭到重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关键词:国防教育精神建设物质建设大学生责任与义务 ◆概述 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今日国防,是指独立国家为自身主权、领土与安全利益而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以军事为主体的综合措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更是国家的直接体现。“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 而国防建设,则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全方位建设。国防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国际安全的形势在总体上趋于缓和,但隐含威胁的局势却仍然不能令人掉以轻心。尤其是文化冲突和种族优劣论的日益加强,使和平与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对我国而言,这种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这种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直接影响我们每一个国民的生活和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国防建设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而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高觉悟,高素质,是即将充入社会的新一批知识分子。 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应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高度,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光荣义务。 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由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所决定。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具有勤于思考、思想敏锐、生机勃勃的特点。而现今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90后,更是有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独立自强意识明确、有个人主见与目标的优秀品质。

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军事理论论文 《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摘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同国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全体军民共建国防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它着重进行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动员、兵役制度、国防教育、国防法制等方面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军、警、民密切联防的强大巩固的边海防体系;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加强了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在经济上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奠定了雄厚的边海防物质基础;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蚕食和侵袭,保卫了边疆的安全。但是应当看到,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面对敌人的海陆空立体进攻,不仅要建立强大的边、海防,而且要建立一支有快速反应能力、强大投送能力、高度机动能力的军队,国家在任何方向上遭到侵略都能迅速投人交战,并取得胜利。国防建设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束了有国而无防的历史。国防建设在武装力量建设、武器装备发展、防空体系的建立、动

员体制的建设以及国防外交与国家军事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使中国的国防力量逐步增强。 国防建设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国防建设注入巨大活力、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使国防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的突出矛盾: 1.怎样使经济利益与国防利益统一起来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的决定和导向下,必然刺激市场主体自发地去追求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用较小的投入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力求获得超出平均利润之上的自身利润,这种内驱力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但市场经济自身也有其弱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市场不能自发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国防建设领域这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军工生产改变了过去统得过死的单纯计划体制,军工企业走向市场,这固然给国防经济带来了活力,但由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军品生产所要求的国防利益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一致,一些军工产品的生产利润偏低,在市场的驱动下,许多军工企业对军品生产缺少积极性,出现重民轻军、本末倒置的现象。又如,一些重大国防科研项目需要集中全国的科研和技术力量进行协作攻关。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的是"全国一盘棋",攻关大会战,有设备出设备,有技术出技术,不讲代价,不讲条件。在搞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防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

中国人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信心

中国人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信心 对于个人而言,自信不可无。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必须树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这样才能生存与发展。就算是小国寡民也能屹立在世界上!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 东西方文化是在各自独立的地域环境中生长发育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人类历史表明,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创造了相应的文化。因地域、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等不同,各民族的文化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这表明了人类文化起源时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的丰富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贸易往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日益频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提高,资源掠夺以及殖民主义随之出现,进而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以谋取世界霸权愈演愈烈!就华夏文明而言,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构成了巨大威胁和压迫。激荡的百年史,浸透了中华民族的血泪悲情。 抗日战争,优秀的中国人抱着决死救国的信念,全民族的奋起抗战换来了民族的独立!日本人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国际上也说我们撑不到六个月,但我们听到了最后的胜利!我们靠的是什么?就是民族自信心! 与侵略者的战争离不开自信!同样,管理现代企业、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复兴也离不开自信。 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品质。而我国今天却普遍缺少这种品质。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人尽管在经济上奋力追赶西方,但在社会上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年轻人崇拜的偶像明星纷纷移民国外。民间老百姓以打工、留学等各种渠道、各种方式长期定居在外。贪官们纷纷转移财产到国外,将子女移民,或者自己见机出国即滞留不归。代表外国大资本家利益的买办集团逐渐形成,这些华人以各种卑鄙手段摧毁中国的金融、科技和文化等体系。在文化思想领域,摧毁中国人的爱国思想长城,以西方的思想糟粕来腐化青少年,中国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输往国外立即为进口国带来巨大的增值利益,而中国得到的仅仅是可怜的蝇头小利。他们消费完的垃圾衣服运回国内,又成为中国人身上的宝物;电子垃圾进入中国,老百姓不顾生命安全,辛辛苦苦提炼回收的黄金又走私回到西方资本家手中。中国的上流社会热衷于购买洋货,不惜工本购买外国高档的轿车、洋酒、化妆品和首饰等等,而不是象富裕的韩国人民,仍然会自觉地购买国货,拒绝洋货的消费。还有刚刚发生不久的日本地震,却让我们中国人因为不切实际的盐荒而恐惧。 如果说一个人的自信可以很清楚的从他的脸上读出来,那么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信则要复杂的多。鲁迅先生早年就反问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今天,我依然要问一问,一个民族的自信力到底体现在哪里? 邓小平指出:“向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

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0001)

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所修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修课程时间: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5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4 年 6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__ _ 工_ _ _学 院_ _ 20 1 3_ _级 __ __ 工程 造价 __ _ _专 业 姓名 __ _ _ 胡林_ _ __ 学 号_ __ 2 13 1 80 6 10 _ _ _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线)………………………………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是肩负祖国建设勇往的一代,我们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对于和平、合作、发展的呼声日益响亮,这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然而,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却仍然存在威胁,需要我们为此敲响警钟。 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亦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延续过程中,中国的国防经历了一个由盛变衰,又又有衰变强的发展过程。几千年的国防发展史经历了一个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今天,研究中国国防及其发展史,对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军事形势的能力、强化全民国防意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关系国家昌盛、民族兴衰的大课题。 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国家没有国防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没有国防,一个国家将面临着灭亡,一个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强大的国防是要有雄厚的人才做支撑的,更多的是大学生人才战略储备。大学生的素质将影响到一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工商全英班 边琴怡

◆摘要 对我国而言,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直接影响我们每一个国民的生活和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国防建设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虽然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致使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倘若即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使其明确自身有关国防建设的责任与义务,那么无疑,当代大学生将为国防建设注入一股鲜活血液。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而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高觉悟,高素质,是即将充入社会的新一批知识分子。 关键词:国防教育精神建设物质建设大学生责任与义务 ·多种因素致使我国国防建设任务艰巨 当代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各种局部的地区冲突却频频发生——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尤其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更是成为了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这些国际争端提示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而我国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国家,已成为众多国家眼中的头号强敌。不仅如此,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更是令人堪忧。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可用一句话概括之——“先天不足,后天难塑。”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有20个邻国。由于边境线长,我国与多个邻国存在着领土争端;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实施“软硬围堵”;虽然中国近期无激烈的军事冲突爆发,但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的可能。台湾问题,西藏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沙问题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党和国家正在经受严重的挑战。 由此可见,我国面临的危机正处于空前绝后的繁多与棘手的情况下,国防建设任务也因此变得尤为艰巨。国防建设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而当代大学生即将作为社会上新一批中流砥柱,更有绝对必要响应国防建设的号召。 ·国防教育为大学生国防建设作出精神引导 国防精神建设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国防意识的树立和军事思想的培养。 国防意识是以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集中体现为对战争与国家防务问题的关注,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我国国防建设和各种防务政策与措施的认同。 军事思想,即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为加强国防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积极为大学生开展一系列国防教育,力求弥补当代大学生国防建设意识薄弱的缺陷。

浅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浅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01*级**班**号 摘要:文章开篇主要简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然后从三方面来论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1.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2.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国家的意义最后,再次简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并发出呼吁。 关键字:支柱基础重要保障富强进步增强发展 正文: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关系国家兴亡的两个支柱,处理二者的关系问题,属于国家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依据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与准确判断,大胆地突破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国防建设为重点的做法,确立了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并在这个大局下行动的新关系。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决策。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不失时机地把革命事业推向新阶段的气魄。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生存的支柱。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矛盾,特别是当国力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国防建设如果占用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然要导致整个国家的发展受到无法估量的重创。相反的,如果一个国家仅注重经济建设而忽略国防的建设,那么这个国家剩下的只有被吞并和覆灭,故而,国家应该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时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江泽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是面向新世纪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理论指南(一)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是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的重要基础。我国从改革开

民族自信力断想

《民族自信力断想》教案参考 《民族自信力断想》教案参考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在正反对照列举反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层层推进展开论述的写法。 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讴歌正气,鞭挞谬误,自觉地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 教学设想 一、因材施教,以学生自读为主,激疑质疑。 二、精读导引,疑难讨论,解决课文中重难点问题。 教学要点 一、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二、了解事实论据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 三、仔细研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教师可借鉴高效阅读训练的模式,即“速读测试”、“激疑质疑”、“精读导引”、“疑难讨论”4个步骤的训练方法。 “速读测试”是根据计时速读训练法设计的。 这种训练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们的竞争心理,可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速读测试”的具体做法是 1.准备好课本,学生一律先不要翻书。 2.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第几页、哪篇文章时,学生开始阅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开始后的时间,0.1分钟(6秒钟)记一次。 3.当某同学读完文章后,当即举手示意,并根据黑板上显示的时间记录下自己所用的时间。4.读完文章的同学把书扣上,凭记忆笔答预习辅导题和能力训练题。 5.全班同学都读完并做完预习能力训练题后,老师逐题公布正确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互相判分(共100分)。每个人所得的分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表示。 6.每人计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所读文章的字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和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7.每人将本次训练的数据记下来,老师将全班的训练的数据登在记分册上,以备将来总结分析之用。 “质疑”,即在速读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难点或不同见解提出质疑,以备下一步阅读中寻找答案。 “质疑”能引起自己的好奇心,如果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去读书,求知的心情更迫切。这样,就使阅读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主动的过程。 “精读”,即带着问题去有选择地精读有关章节、段落。在精读中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力求在精读中解决所有疑难问题。 “疑难讨论”,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就某些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快。同时,由于讨论能活跃思想,还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交际兴奋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框架结构 课文共9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列举正反两方面的社会现实事例入手,提出作者观点 第1段:列举两个事例(正面入题)。 第2段:从反面入手,列举一些社会现象。 第3段:提出作者的观点。

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休戚相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内涵。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单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没有国防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是脆弱的,很难经得起风险的考验。江泽民主席明确指出:“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国防动员建设是联结平时与战时的纽带,是贯通经济与国防的桥梁,具有国防、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在强调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和统一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新形势,对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现实而且必须的选择。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周边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速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动员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把国防动员建设搞好了,有利于提高平战转换速度,促进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增强国家的整体威慑和实战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把国防动员建设搞扎实,直接影响到国防实力能否增强,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实施统筹兼顾,自觉地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发挥地方经济科技优势作为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基本途径,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要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能否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统筹兼顾,关键取决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国防动员建设的认识水平。提高认识,重在教育。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国防动员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在国防动员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应突出抓好对他们的国防教育。通过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增加国防建设教学内容,定期举行国防教育讲座,召开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履行国防动员职责述职,参加国防动员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国防动员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将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搞好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谋划,完善地方性动员法规建设,健全国防动员办事机构,调整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将国防动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投入,推动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发展。要把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的财力将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在国防动员建设上投入很多。因此,必须将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发展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实把国防动员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战场”与“市场”的双重需要,努力在“结合”、“纳入”上做文章,

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1:在不同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和平时期,统筹的侧重点是安全下的发展,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本国经济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国家又处在基本没有或很少受到威胁的状态;而战时统筹的侧重点是保证国家安全需要,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资源配置和体制转换能够满足战争要求,同时又能使战争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和本国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且,在和平时期,由于各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与发展环境,因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指向。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基础性协调: 其一,战略目标的协调。在这种协调下,国家能够在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两大目标建立一个平衡点,通过该平衡点,由此准确反映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在国家总战略中的轻重缓急的关系。如果两大目标中的任何一方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国家总目标的侧重点都应及时调整和改变。战略目标的确定,通行的是“安全先行”原则,即首先根据国家在一个时期内面临的国防安全形势,确定安全战略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为基础形成安全与发展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中的合理权重。由于军事与民用两大经济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资源分配上此多彼少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种种消极影响(国防开支对其他公共开支和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等),一旦决策者对总体战略目标的定位发生重大失误,或者国家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或者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准确确定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中安全与发展的权重关系,就成为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有的国家采用50名专家(军事专家、外交专家、经济学家等)把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分成几大类按权重打分,最后加总平均除以50,计算出国家面临的实际威胁的指数。人们试图用这种办法,最大限度地消弭主观所研判的安全与发展关系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误差。 其二,资源配置的协调。在这种协调下,国家能够在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两大领域之间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地利用国防财政资源,在达成既定的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使国防资源消耗量最小化。一般而言,战略目标权重关系的确立,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资源配置比重关系,即国防安全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的比例关系。但战略目标的协调,并不是资源配置协调的必要而充分条件,或者说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时序上继起的逻辑关系。这一点已经为历史事实所证明。因此,建立与战略目标协调的资源配置联动机制,是资源配置协调的核心问题。 其三,运行机制的协调。在这种协调状态下,国防领域与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人才、资金、商品、信息等要素,能够形成双向扩散、交流和融合的态势,由此可以充分发挥两大经济体系资源整合的优势。一方面,国防建设植根于国民经济母体之中,实现“寓军于民”,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经济的强大支撑力;另一方面,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国防经济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达到了这种协调发展的境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因争夺资源而显现出来的竞争性关系就会大大弱化,“共生共长”的互惠互利就会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产生了一种正合博弈关系,国防建设的机会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进而实现国防经济对民用经济拉动效应的最大化和民用经济对国防经济支撑效应的最大化。

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核心与灵魂

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核心与灵魂 2011-10-11 14:4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进田 字号: 核心提示:民族自信不能仅靠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要靠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自信。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文化是作为内在核心的价值的表征和体现。价值决定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没有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等强调,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的。著名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 民族自信不能仅靠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要靠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自信。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文化是作为内在核心的价值的表征和体现。价值决定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没有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等强调,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的。著名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基尔兹指出,一个族群的精神气质是指他们生活的一种风气、特征、品质,是其道德与审美的方式和基调,标示着此一族群对他们自己和他们所处世界的根本态度。 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虽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却以巨大的力量连续地统摄着民族文化的整体活动和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之所以会历经曲折而顽强生存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靠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内在精神气质。从中华民族文化的绵长辉煌历史和未来前景看,我们能够也应当树立足够和坚定的价值自信。当然这种价值自信不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而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体现于继承批判、开放吸收和创造超越辩证统一过程之中的。 价值自信以价值自省和价值自觉为前提。通过自省,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人本理念、生生之德、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厚生利用和以和为贵等价值观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所在。人本价值主张人自身是价值之源头和价值本身,不以神和物为价值之源。把价值归于人本身是对价值本质的深刻把握,是颠扑不破的价值真理。人本价值要求把个人独立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西方文化价值近代以来在神和人之间游移不定,价值之本未能真正固定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西班牙《阿贝赛报》9月5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说,近40%的欧洲人受困于精神障碍,让人震惊。这同价值之源的游移不定是有关系的。生生之德价值使我们重视人的生命,主张“立命”、“造命”,使我们的生命能不断自我更新。生生之德是中国人能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生产概念的价值土壤。天人合一价值观主张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克服生态破坏之工业文明弊端,能把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辩证统一起

浅谈当前加强国防教育建设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姓名:赵晓丽 单位:博野县西许村小学

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博野县城东中心小学西许村小学赵晓丽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战斗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战斗精神是军队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是军人素质和觉悟的集中展示.战斗精神对全民国防意识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则应重点围绕爱国奉献、坚定信念、敢打必胜等核心内容,锻造高技术条件下军人过硬的战斗气质,使全社会学有榜样,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 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

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小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在完成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一.强化信息时代的大国防观 信息时代的全民大国防观念,是信息时代的军事斗争和国家的防卫任务、防卫意义、防卫方式以及相应的防卫特点在人们脑海中的综合能动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国防观念的精神作用,在有些特定的时候、场合,比国防建设中的经济潜力、科技潜力等物质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没有牢固的大国防观,就没有经济潜力、科技潜力的有效转化,国防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谈。因此,把大国防观看成是团结

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所修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修课程时间: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5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4 年 6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_ 工_ __ 学院_ _201 3__ 级__ __工程造价__ __ 专业 姓名__ __胡林_ ___ 学号__ _2 013 18 06 10_ __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论当代大学生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是肩负祖国建设勇往的一代,我们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对于和平、合作、发展的呼声日益响亮,这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然而,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却仍然存在威胁,需要我们为此敲响警钟。 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亦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延续过程中,中国的国防经历了一个由盛变衰,又又有衰变强的发展过程。几千年的国防发展史经历了一个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今天,研究中国国防及其发展史,对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军事形势的能力、强化全民国防意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关系国家昌盛、民族兴衰的大课题。 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国家没有国防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没有国防,一个国家将面临着灭亡,一个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强大的国防是要有雄厚的人才做支撑的,更多的是大学生人才战略储备。大学生的素质将影响到一

民族自信力断想

民族自信力断想

————————————————————————————————作者: ————————————————————————————————日期:

《民族自信力断想》教案参考 《民族自信力断想》教案参考 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在正反对照列举反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层层推进展开论述的写法。?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讴歌正气,鞭挞谬误,自觉地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教学设想 一、因材施教,以学生自读为主,激疑质疑。 二、精读导引,疑难讨论,解决课文中重难点问题。?教学要点?一、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二、了解事实论据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三、仔细研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方法?对于本课,教师可借鉴高效阅读训练的模式,即“速读测试”、“激疑质疑”、“精读导引”、“疑难讨论”4个步骤的训练方法。?“速读测试”是根据计时速读训练法设计的。这种训练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们的竞争心理,可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速读测试”的具体做法是?1.准备好课本,学生一律先不要翻书。 2.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第几页、哪篇文章时,学生开始阅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开始后的时间,0.1分钟(6秒钟)记一次。?3.当某同学读完文章后,当即举手示意,并根据黑板上显示的时间记录下自己所用的时间。?4.读完文章的同学把书扣上,凭记忆笔答预习辅导题和能力训练题。 5.全班同学都读完并做完预习能力训练题后,老师逐题公布正确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互相判分(共100分)。每个人所得的分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表示。 6.每人计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所读文章的字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和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7.每人将本次训练的数据记下来,老师将全班的训练的数据登在记分册上,以备将来总结分析之用。 “质疑”,即在速读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难点或不同见解提出质疑,以备下一步阅读中寻找答案。?“质疑”能引起自己的好奇心,如果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去读书,求知的心情更迫切。这样,就使阅读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主动的过程。?“精读”,即带着问题去有选择地精读有关章节、段落。在精读中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力求在精读中解决所有疑难问题。?“疑难讨论”,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就某些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快。同时,由于讨论能活跃思想,还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交际兴奋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框架结构 课文共9段,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列举正反两方面的社会现实事例入手,提出作者观点 第1段:列举两个事例(正面入题)。?第2段:从反面入手,列举一些社会现象。?第3段:提出作者的观点。?第二部分(第4~7段),具体论证 第4段:指出中国还比较落后,需要提高。 第5段:正反对举,突出要“把国内的各项工作搞好”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方法。 第6段:举事例说明我们需要提高民族自信力。?第7段:正面讴歌广大人民和优秀干部的高尚情操。 第三部分(第8、9两段),总结全文 第8段:引鲁迅论述“筋骨和脊梁”。 第9段:号召大家做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写作特点 《民族自信力断想》的中心论点没有在文中直接提出来,但是作者的观点十分明白,态度十分鲜明,各段论述环环紧扣,步步推进,正反对举,反复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一、采用例证法支持论点??作者选用的事例,十分注意典型性,课文每段选例虽只有一两个,却都紧扣本层论点,从各个侧面丰富了中心论点。

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军事理论教学

目录 一、引言 二、内容摘要 三、关键字 四、正文 五、总结

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言:尽管今天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竞争愈演愈烈,但战争仍是威胁国家安全的第一杀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本质依然毫无改变。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构成我国军事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境况下,国民如果还普遍抱有浪漫的和平主义情怀,没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这将可能对国家的安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记得一位著名军事战略思想家曾指出,如果一个民族缺少国防忧患意识,疏于戒备,其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无可鸣冤叫屈。 内容摘要:接下来,我将从各方面对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并且针对大学校园的国防教育提出问题意见。 关键字:强大国防发展大学生 一、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也就没有保障,这从我国近代史上有国无妨或防而不固的惨痛教训中得到证明。可见,国家独立自主,民族兴旺发达,离不开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离不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国防军和后备力量的建设。所以,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要想建设出强有力的国防就必须了解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首先,我国的周边国家多达28个,其中直接接壤的就有14个。其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的不少国家与我国交往很深,历史上的恩怨现在仍有影响。第三,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第四,我国

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利益交汇之地。综上所述,我国的周边环境的复杂背景,是我国开展周边外交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家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极端的较量形式就会出现。这个极端的较量形式就是战争!当今的中国,安全隐患不可谓不多。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 二、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什么是大国外交?那是以实力为基础进行的国家之间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却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当然,现在的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防建设。但是,这远远不够。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针对校园国防教育的看法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其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要放在使学生能够成才的这一中心点上。而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初,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