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序言

读庄子,最容易为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则人感觉“身临大海,望洋兴叹”,又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往往不得要领。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如果说《论语》是积极入世的政治哲学,那么《庄子》则是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的则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理。儒家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其理想是“甘为天子臣,敢为帝王师”,而道家却立志“不作帝王师,不为肉食谋”,其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评议儒道两家的差异时说:“儒家是讲入世的,勇猛精进,百折不挠,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它的精义是'生活’。”

庄子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表达的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庄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帝王(应帝王):虽然在现实生活,他可能是一个漆园小吏,可以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他可以超越生死,

超越古今,超越万物,达到心灵的完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穷困潦倒,他可能形体残缺,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顺应自然,可以虚己无心,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透过庄子的表面上看起来超脱、冷酷的言辞,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人生、生命、心灵的眷念和爱护。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以贯之。

庄子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思想。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嘲讽权贵。他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这就是“道以艺载,技进于道”,庄子所追求的道实际上就是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门生存艺术。

“人相忘乎道术”,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道,人应该在道术中生活。其实道也正是人的本性,只有道才能真正地给你带来快乐,带来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人生于道,正如鱼生于水。当鱼在深水中时,鱼就忘记了水的存在、也就忘记了自己。这个时候鱼和水是一体的,这个时候鱼是最快乐的。当人合乎道的时候,人也忘记了道,也忘记了自己。这个时候人才是最快乐的。正如庄子所说:当鞋子合适的时候,脚被忘却了。

庄子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超凡脱俗的不食五谷杂粮的人,而实际上庄子是一个入世颇深的深诣处世之道的人。庄子绝顶聪明,对于现实有深刻尖锐的穿透力。但庄子的这种“看透”不是“看破”,庄子的哲学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

消极避世的隐士,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更不是幻想乌托邦的自语者。庄子的看透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也是为了更高的追求。人生看透但不看破,事情看破了,就会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就会不想做人了;而看透则是刚刚好,事情看透,就会明白如何处世,人情看透,就会明白该如何处人。

所以,庄子要求我们放弃对物欲和名利的沉醉和争斗。庄子对于

人间的斗争总是以批评嘲讽的语气,指出其中的执着、盲点与愚昧。人们常常为了外在名利的价值,而放弃了内在心灵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人们所向往的富贵功名以及浮华享乐,无不让人付出人性遗忘或心灵遗弃的惨重代价。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对待名利、生死要做到“虚己无心”,意思是你可以活着,你也可以拥有名和利,但只要你心里面不藏着名和利,不悦生恶死,不要被名利生死束缚住,顺应自然而为,方能解脱心灵。庄子倾心于精神的自由,求诸于个人心灵的安宁。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建筑物越建越高,但我们的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路越修越宽,但我们的思路却越走越窄; 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食物,但营养状况却难以平衡; 我们能够运用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健康标准变得越来越没准儿;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但道德水准却未见突飞猛进;我们的开销越来越大,但快乐的获得越来越不易;我们的财富在成倍地增长,但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模糊;我们的住宅越来越大,家却变得越来越小;我们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判断力却越来越弱;我们已经征服了宇宙外层空间,但却好象遗忘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今天的世界,庄子的思想可以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有一份清醒的作用。在庄子的思想世界里,没有僵硬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接近庄子,你会感到释然,感到无忧无虑,感到自由自在。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闻一多先生说得好:“读《庄子》的人,定知道那是多层的愉快。你正在惊异那思想的奇警,在那踌躇的当儿,忽然又发觉一件事,你问那精微奥妙的思想何以竟有那样凑巧的,曲达圆妙的辞句来表现它,你更惊异;再定神一看,又不知道那是思想那是文字了,也许甚么也不是,而是经过化合作用的第三种东西,于是你尤其惊异。这应接不暇的惊异,便使你加倍的愉快,乐不可支。这境界,无论如何,在庄子以前,绝对找不到,以后,遇着的机会确实也不多。”

《庄子》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有“半部《庄子》慰天下”。“慰”说的是抚慰心灵,其意锲合《庄子》主旨,自不待言。我所说的“半部”指的就是庄子的内七篇。

从形式上看,庄子的内七篇是相当整齐的。内七篇中的每一篇的篇名都是三个字,而且和外杂篇只是草率地按照篇首的文字来起名不同,它们的名字都是对于该篇大意的概括。

从内容上看,内七篇明显地是围绕着一个的主题有次序地展开,这个主题就是心灵的超越。其原因正是因为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著,而外杂篇是出自庄子的后学,所以内七篇才会如此完整完美。

清代的屈复作《南华通》,于内七篇的结构也有这样的看法:“此七篇,所谓内篇者也,是庄子所手订也。《逍遥游》者,言其志也。《齐物论》者,知之明。《养生主》者,行之力。《人间世》则处世之方。《德充符》则自修之实。《大宗师》者,内圣之极功。《应帝王》者,外王之能事也。所谓部如一篇,增之损之而不能,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本书执同样观点,按照内七篇的顺序分别讲述庄子的理想之道、修为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天人之道和无为之道。

理想之道讲如何看待人生。

修为之道讲如何与人相处。

养生之道讲如何看待生命。

处世之道讲如何与世相处。

心灵之道讲如何解脱痛苦。

天人之道讲如何获得快乐。

无为之道讲如何改变世界。

理想之道—如何看待人生

《逍遥游》心解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庄子思想的第一个重要观念。庄子在这篇文章中编织许多超越人类知识上所能想象的自然和生活意境,引导人们打开心胸,丰富眼界,引发人们对更高明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同时,说出人类因知识上的限制,才会自限于小知之境而不自觉。逍遥是一种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开篇就讲鲲鹏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重天之云。”——这种庞然大物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眼目一新,惊讶原来天地之间还有这么一种动物,也算是神物了。鲲鹏这种既是鱼、又是鸟的动物,每年要从南海迁徙到北海,每次迁徙先“水击三千里”,然后再“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我们看天都要抬头向上仰望,感慨“天之苍苍”,而鲲鹏呢,“其视下也,亦若则已矣”,就是说向下俯视天地,然后说不过如此嘛,这是何等的气势。

在理解庄子讲这个故事的思想之前,我们先要理解庄子为什么用这种比喻的形式表达思想。其实,世界上最深奥的道理,就如同人最真挚的感情一般,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无论是何种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比方如何表达哭,惟有自己哭了才知道,正是这个道理。然而也有最精明的人,无法表达的事物,能够转个

弯表达出来,即用比喻的方法来表达。因此世界上最高深的大宗教家就擅长运用比喻,释迦牟尼佛最擅长运用比喻,比如用莲花的比喻之类;耶稣也善于运用比喻;庄子也同样时常运用比喻。由于有时候不用比喻无法将道理讲清楚。

运用比喻就注重夸张,要将道理讲到极至,才可以真正地感动心灵。本篇伊始,庄子就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要有这种气势才有感动人心的效果。因此我们不要由于这种极至的表达方式,而觉得庄子讲的道理大过玄乎,与我们日常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庄子说的道理正和你的生命、人的心灵息息相关,和你怎样处世、怎样修身,和所有的人紧密相连。

其实庄子用鲲鹏的比喻就是要说明人和人之间在境界上的差别非常大。人和人之间物质生活上可以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心灵的境

界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民和帝王差别大吧,刘邦、朱元彰都是农民出身,却做了开国君主,他们从小的玩伴呢,生活条件、物质条件都差不多,最后的成就却差别很大。这有点像赵本山《卖拐》中的经典台词,“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秦朝末年,有一个人叫做陈胜,字涉,从小家境贫寒,为人耕地。一天,陈胜休息,在田埂上歇息,自怨自艾了很久,对着自己的同伴说:“如果以后发达了,互相都不能忘记啊~”大家都笑了说:“为人家做工的人,怎么可能发达呢,”陈胜不禁感叹到:“呜呼~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这和庄子所说的大境界是一样的。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境界、这种志向。如同人们嘲笑陈涉一般,蝉以及斑鸠也嘲笑大鹏说:“我们什么时候想飞就能够一下子飞起来,遇到榆树、枋树就停歇在上面;偶尔力气不够、无法飞到,落到地面就可以了。何苦要高飞九万里而到那千里迢迢的南海去呢,” 庄子说,这两只小虫鸟又懂得什么呢,

从本篇主旨来看,庄子如此夸张描述鲲鹏,就是要给人一种志向,展示一种理想的境界。你也可以像鲲鹏一样,从仰望天地到俯视天地这种角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说你形体上发胖一些或者坐上飞机上往下看,就能转变的。这种转变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同样在人世间,大家生活的不一样,大家可能物质条件一样,但精神上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这种物质条件,一般人整天愁眉苦脸的,但颜回过得美滋滋的。这种区别,在庄子看来就是境界的不一样。

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老僧第一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和老僧第三个次“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

区别,就是庄子所说的境界不同。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境界的高下之分,战国时期,宋国有一家人发明了一种防冻护手液,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绵为生,而有个路过的人听说了这个药方,于是出一百两金了买了下来,来到正和越国交战吴国,送给了吴王这个防冻护手液的秘方,于是吴国的将士有了防冻护手液,冬天耍起刀枪来没有了障碍,于是有了大败越国。这位路人因此得到了吴王的封侯的赏赐。同样的东西,有人用它来封侯拜将,有人却只会用它来漂洗丝绵,这就是境界的高下之分。

我们看人,也有同样的情况。有些了不起的人,当他没有出来的时候,你东笑西笑,最后自己变成小鸟了。2007年初热播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讲的是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年代,短短50多年,出现了几十个国王和皇帝。从剧情来看,巩莉饰演的王后,是从梁国嫁过来的。梁国指的是后梁,五代十国的第一个小朝代,开国皇帝是朱温,也叫朱全忠。巩莉扮演的应该是朱温的女儿。这个朱温在没有当皇帝之前,妈妈带他三兄弟给人家帮工,他自己也要去干

活。老板一天到晚骂他:“你这个家伙个子蛮大的,活却懒得干,还光吹牛。”他实在给骂气了,就说:“你们这些人都是乡巴佬,光知道盖房子,置财产,我们大丈夫做事,你懂得个屁啊!”老板很生气就要打他,老板的妈妈劝阻说:“不能打,这个孩子将来前途无量,要好好对他。”老太太问朱温:“你这个不肯干,那个不肯干,究竟想干什么?”他说:“我想借杆打猎的枪,到山里给你打打猎,弄点好菜给你吃吃。”老太太说:“好吧,你要什么都帮忙。”后来朱温当了皇帝,对老板的妈妈好得很,把她同自己的妈妈一起接来,很感谢她。朱温看到那个老板恨不得把他宰了,让人传话说:“你这个家伙,眼光那么小,看人看不起。”因此我们看人一定要看其境界,不能在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看人要眼光放大一点,以免自己沦落为小鸟小虫之类的人。

庄子说:到近郊的草丛中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大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要花个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足两、三个月的粮食

了。

庄子一生漂泊不定,应该会喜欢旅行,告诉我们出门该怎么准备,实际上他讲的是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他抓住今天就好了,没有明天;或者抓住明天,不晓得有后天。有一种人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要,他要永远。

有位宗教改革家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在工地里干活,问第一个在做什么,他说在砌砖,问第二个人,他说在造房子,问第三个人在做什么,他说“我正在建造一座伟大的教堂。”三个人干着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心态,境界上的差异决定他们今后成就的不同,这是无庸置疑的。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意思是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

就是小年。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大年。小知和大知的区别、小年和大年的区别,并不在于数量上的大小差别,而在于境界高下之分。所谓小大之辨,其意正是境界高下之分。

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才是高呢,用庄子的话说,怎样才算逍遥呢,

庄子说,道德修养高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在庄子眼里,只有这样的“至人”、“神人”、“圣人”,或者庄子以后提到的“真人”,才是达到了逍遥境界的人。从庄子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庄子所说的逍遥既不是形态上含义,你飞来飞去不是逍遥,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含义,你获得的名和利,拥有了财富和权力,可以为所欲为的意思,更不是你什么也不做、无所事事的意思。

排除以上几种可能,我们可以说庄子的逍遥,首先是种内心的状态,这是庄子逍遥游的第一层含义。

庄子认为境界高下的标准是内在的、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的。所以庄子说,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你,你也不会变得更加上进;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你,你也不会灰心沮丧。这样的人才算是高人,他自己内心有一杆秤,外在的荣辱毁誉,从来都不当一回事。

庄子举了个尧让天下的例:尧准备把天下让给许由,对许由说:“太阳还有月亮都已升出来了,然而小小的火把还在不停燃烧,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一较高下,不是很困难吗,季雨及时落下了,还要不停地浇水灌地,这么费劲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滋润,不是毫无用处吗,先生倘若可以居于帝王的位置天下必定会取得大治,然而我还空居这个位置;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请准许我把天下

托付给你。” 尧觉得天下要由更贤德的人来治理。但许由不愿意,他答道:“你管理天下,天下已经取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换你,我是为了名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不怎么重要的东西,我将去获取这不怎么重要的东西吗,意思是,你让天下给我,让出来的仅是虚名而已,我怎么能接受呢,

世人拿名利来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庄子认为这是世俗的观念,不足道也,关键在于你实际上如何,你内在的价值如何。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道行非常高深,颇有名气,门徒也有许多。白隐居住的禅寺旁边有户人家的姑娘怀孕了,姑娘的妈妈义愤填膺,非要她说出“肇事者”不可。由于姑娘常常去禅寺玩,被逼无奈,只好撒谎说:“是白隐的。”

姑娘的妈妈来到禅寺找到白隐,哭闹了一番,白隐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后,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只是淡淡地对姑娘和她妈妈说:“是这个样子的吗,”

小孩生下后,姑娘的妈妈又当着寺院全部僧人的面交给白隐,让他喂养,白隐将小孩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抱到自己房间,嘱咐人好好照顾。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姑娘最终无法经受良心的折磨,向外界说明了真实的情况,并带着家人到白隐的面前赎罪,白隐面色坦然,仍是淡淡地说了句:“是这个样子的吗,”然后把孩子还给那位姑娘。

一切都是那么平和,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受侮辱、受委屈,一点也不辩论,这种修行,实在不容易。我们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没有关系,总有人会理解的;大家都不理解,没关系,时间会为你洗清一切;时间都无法洗涮你的冤屈,没有关系,老天爷不会冤枉你。

别人在意的屈辱,庄子不放在眼里,同样别人在意的荣耀,庄子也不太在乎。

中国历史魏晋时期,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推崇的就是庄子

的这种思想。

在1600多年以前的晋朝时代,发生了一场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公元383年的冬季,寒风凛冽,大地抽噎,东晋城里一片慌乱。前秦的统帅符坚依靠自己统一北方以后的广阔天地,带领百万大军,战将数千,起兵攻击东晋,要占领江南地区。东晋的君主晋孝武帝司马曜,指派那时的宰相谢安以八万兵马抵挡前秦百万雄师。

谢安在面临强敌时,依然镇定自若。他和平时一样下棋,弹琴,喝酒,吟诗,有关大战的事只字不提。东晋的领军大将谢玄是他的侄子,看到叔叔这个样子,不禁心急如焚,连忙到谢安的帐里询问叔叔的破敌打算。谢安仅仅是随口说了句“到那个时候再说吧”,就没有下文了。

谢玄回去后忐忑不安,又不敢接着问下去,可又觉得不安心,就同大都督谢石(谢安的弟弟),辅国将军谢琰(谢安的儿子)一起去探望谢安。三个人来到府上,谢安就知道他们是为大战的事情而来。可是谢安却对御敌的事情守口如瓶。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般。他吩咐家属和妻妾,一起到东山别墅旅游观光。山林里,小溪附近摆下了棋

局,谢安跟兄弟以及子侄轮流对弈,开始了一场车轮战争。谢玄暗自焦急,但又没有胆量询问。谢石是谢安的弟弟,他明白自己只能空有一个大都督的名分,有谢玄在,也就什么都不询问了。谢安从从容容,下棋如行云流水一般,下得挥洒自如,如鱼得水。而谢石、谢琰和谢玄他们三个,一个个顾虑重重,心猿意马,魂不守舍,心里担心着战争的事情,棋下的前后矛盾,要么是昏招败招,要么是漏招臭棋。一个个就都输了。直到太阳下山谢安才尽兴回家。

经此一事,他们三人受到谢安的感染,认为谢安必定是成竹在胸了,因此回家后,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各自练好自己的兵马,兵民们看到了,也是人不害怕,国不慌乱。军民齐心,厉兵秣马。

终于在淝水两军的大战役中,晋军彻底战胜了秦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取得了淝水之战的最终胜利。

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晋朝,谢安那时正和客人在下棋,家属送上谢石、谢玄的书信,他稍微看了一下,对于里面要说之事早已心中有数,就随手将信放在一边,仿佛没事发生一般,接着下棋。宾客问信里写些什么,谢安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子侄之辈已经破敌了。

庄子逍遥游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无待”,也可以称作逍遥无待,意思是不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要做到无所待,它意味着你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对外界没有任何渴求。

什么叫有待,举个例子说,有一位朋友,他在高中的时候立下一个志愿,他说我的人生就是要买一个某某牌子的汽车,然后要买一座洋房,然后洋房要有游泳池。然后他就开始读律师,考律师,活得非常辛苦,展开他接下来奋斗的三十年,他其实为的是什么,他为了汽车、洋房,当然有人的幸福就是在汽车洋房。其实人的很多奋斗是挂在某一个东西上面,这就是有所待。

西方哲人说,幸福是什么,就是你所期望的与现实一致,或者说期望的少于你得到的。什么是痛苦,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落差越大,

痛苦越深。所以对外在事物的期望值过高,就是你有所待的意思。

庄子还举了个“列子御风”的例子:列子对于世俗上名利从来不放在心上,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但他喜欢出游,常常御风而行,就是像神仙一样腾云驾雾,并且一飞就是半个月才下来。

御风而行很了不起,算是逍遥了吗,这不是本事挺大的了吗,庄子认为,列子要靠着风才能飞行,这还是有所待,不算是逍遥。这就像你虽然有钱有势,甚至买得起私人飞机,但是你的飞行,还得靠着飞机。甚至你的生活依靠的东西变得越来越

多了,你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大,总有你满足不了,正如西方哲人叔本华所说,欲望就像钟摆一样,你得到了就空虚,你得不到就烦恼,心灵处于空虚和烦恼之间,这样怎么能算是逍遥呢,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无所待的境界才能说是逍遥。所以,庄子的“逍遥”并不是通常以为的很自在、很快乐的意思。爱怎样就怎样就不叫做逍遥。其实庄子是一种让人最不自由的学问:你要是爱怎样就怎样,庄子会说,你这样做你的心就会乱,那样做你的心就会坏,生气也不行,难过也不行,连人家说你好你高兴也不行。因为逍遥就是免除于一切的等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逍遥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活动。但是,如果你把内心从外界中解脱出来,你的心灵不再受外界的波动,你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这种逍遥才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活动。庄子用“无己、无功、无名”这“三无”来描述逍遥,当然这“三无”是要用内心的标准来衡量,用外在的标准来看你可以非常成功、也很出名,但你内心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样才算是逍遥。庄子并不排除你在世俗上的功名,但你不要让外在的东西束缚了你的心灵,你要明白外在的东西并不会给你带来内心上的幸福。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无用之用。

讲完无所待,容易让人联想到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或者佛家的“四大皆空”,似乎庄子好象是很消极的。这真是天大的误解。庄子怎么会是消极的,我只看见一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庄子;我只看见一个“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的庄子。真正达到了庄子的逍遥境界的人生一定是行为积极、心灵富足的人生。

但世人难以理解逍遥的境界,无怪乎庄子感慨地说:“瞎子怎么能领会文采的美观,聋子怎么能听到钟鼓的美声。达到了逍遥境界的人,他与万物合为一体,他的道德充满万物。人们希望他来治理天下,但他怎么会愿意劳力废神地把天下当回

事。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滔天洪水淹不了他,天下大旱得溶化了最坚硬地石头,也伤害不了他。学了他的一点点尘垢秕糠,就能够陶冶出尧舜来。”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误以为庄子主张消极的人生,主要因为不理解庄子所说的“无”的概念。所以要理解庄子的积极意义,你必须转变观念,要重新认识“无”这个字。这个字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也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字。要理解这个字,一个哲学家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说得明白。所以我们按照庄子的思路,来理解“无用之用”。

庄子为了说明“无用之用”的道理,庄子讲了个故事。

惠子告诉庄子说:“魏王将大葫芦种子送给了我,我把它种在后院,结了个大葫芦,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作为容器去装水,它的底部太薄无法承受水的重力。将它剖成瓢舀水舀汤舀酒呢,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能够容纳。这个葫芦够大了吧,但大而无用,我只好一锤子打破了它。”庄子说:“先生确实是不善于运用大物品啊~你拥有了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将它做成腰舟,去漂流江湖,却

担心葫芦太大没有地方放,如此看来先生你真是愚不可及啊~”

在庄子看来,不能理解逍遥游的境界的人,就像惠子不知大葫芦有什么大用一样,就像那位宋人不知道秘方有什么大用一样,他们只会用平常人的眼光看待事物,不知道事物的真正大用途。尤其是通常人们理解不了“无”的大用途。其实,庄子的“无”,并不是真正的无,更不是对外在事物的视而不见,而是在心态上、在心灵境界上的“无”,就像这个葫芦,它的内心是空虚的。

在心态上放空自己,让心灵回归“无”的境界,你心可以像大鹏一样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体会自上视下的感觉,你内心也可以像鲤鱼一样,以潜入大海。体会虚薄若谷的感觉。

再回头看看东晋名士谢安的例子,他在外可以功成名就,但他内心却不藏名利。不刻意追求名利,反而得到了名利,正所谓“有心栽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说,你抱着无的心境处世的时候,你收获的比你想象的更多。

谢安年轻的时候,就思维敏捷,行为沉着冷静,风度优雅高尚,写得一手工整的行书。东晋初年的许多名士如王导、桓彝都觉得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少年时就很出名。

可是谢安并不获得高官厚禄。东晋朝廷开始是征召他进入司徒府,之后又让他担任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患病为理由拒绝了。接着,不想当官的谢安干脆到会稽的东山居住起来,和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经常来往,出则游山玩水,入则吟诗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就是不想做官。那个时候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景仰谢安的声名,好几次地命令郡县官吏催逼,谢安没有办法,只好赴召。才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又不干了回到会稽。之后,政府又曾几次征召,谢安依旧没有答应。就因为这样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反感,一个个都上疏谴责谢安,所以朝廷作出了让谢安终身禁用的决定。

可是谢安却不放在心上,坦然自若。

尽管谢安不想出山,但那个时候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厚望,以至常常有人说:“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他夫人刘氏,看着谢氏家族里面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身居要职,惟有谢安不想

做官,就对谢安说:“相公难道不应该跟他们一样吗,”谢安掩鼻回答说:“只怕难免吧。”果不其然,升平三年(公元359)爆发的谢万被废黜事件,最终逼迫谢安踏上仕途。

谢安仕途的起起落落,直到功成名就的水到渠来,不正说明了庄子虚已处世的积极意义吗,

庄子逍遥游的意义就在于它解放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它的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的心灵、人的生命,它以一种更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万物。这就是逍遥游的境界说。

在庄子看来,鲲鹏的逍遥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鲲鹏展翅之前,鲲鹏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默默耕耘,才能从现实中超拔而起,另外开辟一个飞扬活跃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像那些小虫鸟一样,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满足、自我陶醉,便自认为是逍遥。庄子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意思是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要在它的身下,它要凭借风力才能飞行。背负无量无边的青天,此时就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飞到南方去了。庄子所说的“积厚”意味着,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学会“沉潜”在深水里头修炼,潜龙勿用。修到相当的程度,才能一飞冲天。庄子所说的“背负青天”,就表示一个人修行得道的状态,青天是无量无边,是一种虚空的境界,背负着这样的青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所以庄子教育我们要从内心认识自己、从内心认识生命,从而更加的爱自己、爱生命。如果你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一定会希望自己每天过得很快乐,把那些不快乐的事情都可以把它丢掉,这样可以更快乐,这就是逍遥的积极用意。世界被思想推动,人被信念推动。今天人们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增强了,但掌握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却越来越弱。这就是庄子今天带给我们的启示,内心的世界是充满力量的,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转变观念,让心灵来主导你的世界。

我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大师对人们说,他正在修炼一种法术:能够让大山移动。过了几十年后有一天,他开始为大家表演移山的法术。

他站立不动,朝着大山振振有词:“山快点过来,山快点过来…”,念了很久山还是纹丝不动,到了傍晚,大家开始怀疑大师的移山术说:“大师,山一定没有过来。”大师听见此话之后,就开始一边念一边向前走,没过很长时间,就走到了山脚下。这个时候,大师就站在离大山很近的地方,说道:“大家看,这次山究竟有没有过来呢,”众人一听感到很纳闷,这算什么移山术~此时此刻大师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山不过来那么我就过去,这便是我几十年修炼的移山法术。”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和庄子的“逍遥”正是一回事,你要依靠山过来,不如你自己过去。你自己过去这正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比别人更有成就,能够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好的工作更知心的朋友更健康的体魄,整天开开心心地过着更高质量的生活,仿佛他们的人生就是比别人有意义。而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忙碌着却只能勉强糊口。事实上,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并非很大。但为何有很多人能够取得成功,可以战胜困难去创造事业,有些人却做不到,

很多心理学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即是人的“心态”。一位思想家曾经说:“你的心态便是你真正的主宰者。”一位伟人曾经说:“不是你去驾驭生命,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着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的态度~成功人士和失败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成功人士一直用最乐观的思维、最开朗的态度和最有效的经验引导以及操控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他们的人生总是被从前的各种失败和顾虑所控制着。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成功学家总结说:心态决定

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很有道理。

在做一件事前,有的人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可能还没去做,他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他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深夜,在漆黑僻静的马路上,一个小伙子的汽车出了故障:汽车爆胎了! 小伙子找遍了所有的工具箱,还是没能发现千斤顶。怎么办呢,这条路一时半会都很难有车辆过来,这时他看到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灯火明亮的房屋,于是他决定去那里找别人借千斤顶。

途中,小伙子总是在想:“如果没人在家该怎么办?”“如果他们家没有千斤顶怎么办,”“如果那人有千斤顶,却不愿意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样的思维想下去,他越想越愤怒,当来到那间屋子前,门开了,主人才走了出来,他朝着别人当头就是一句:“小气鬼,你那千斤顶有什么了不起的。” 弄得主人非常莫名其妙,认为他是个疯子,“砰”地一下就将门关上了。

在这件事中,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他实际上己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大骂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道理确是如此: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适应环境;如果你不能改变别人,你就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事情,你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本篇庄子的理想境界正是本篇名“逍遥”,庄子所说的逍遥是要教会我们积极的对待人生,积极地对待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你可以不是世界的主人,但你一定要成为你心灵的主人;你可以“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但你不要让你的心灵随波逐流,任由外在物质和内在物欲左右,文明就是克服外在物质和内在物欲束缚

的过程。庄子以逍遥游来激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超脱,希望人们不要以物质的标准为自己人生的理想,而希望人们用心灵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日本有位颇有名气的武士信重对于天堂地狱的说法无法理解,因此他前来请教白隐禅师。

信重问:“世界上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反问他说:“你是干什么事情的,”

“我是一名武士”信重非常骄傲回答。

白隐不屑一顾地说:“武士,我看不出你的样子和乞丐有什么分别,”

信重听了,马上火冒三丈,将剑拔了出来~

“地狱之门就从这里敞开”白隐慢慢说。信重心中突然一沉,立刻有所领悟,于是把剑收了起来,向白隐深深地鞠躬。

“天堂之门就从这里打开”白隐欣慰地说。

有基督教史诗美誉的《失乐园》和作者密尔顿在瞎眼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真理:“心灵的运用和心灵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就是密尔顿这句话的最好例证: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他却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

你的心灵境界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由你自己选择。

修为之道—如何对待世界

《齐物论》心解

《齐物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庄子主张人们在认识上的相对性,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也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但实际上,庄子对社会上各种观点的正确与否没有太大的兴趣,庄子更多地是关心是实践的问题、关心的是

生命的主题。庄子发现人们常常喜欢在认识问题上钻牛角尖,内心充满了排斥他人观点的绝对性意见,有我无你,辩个你死我活,于是生命的精彩就被这种认识论上的纠结给遮盖了,心胸愈来愈窄,境界愈来愈小,距离逍遥游也就愈加地遥远了。于是庄子用齐物论来为人们卸下繁重的心理包袱,从而为追求更高的境界打开心灵的窗口。可以说,齐物论对于生命的关注一点也不亚于庄子的内七篇中的其它文章。可以明确的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关于生活态度的问题,而不是关于知识的问题。庄子的“齐物论”就要希望世人能够放弃万事万物的差异,放下分别心,更要放弃争论,摆脱有形的物体对无形的生命的束缚,学会用心灵来观照世界,从而达到一种“丧我”的人生境界。一句话,通过认识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达到“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的修为。齐物是一种心态。

人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每天都需要不断补给,同时也在不断消耗。当生命能量的补给少于消耗时,这就是人到了老化阶段。所以中医会告诉我们,不要浪费生命能量。肉体上的过多消耗是一种浪费,比如你今天跑出去玩了一整天,玩得很累回来,这是一种能量的消耗,但这种浪费可能能够促进你的吸收功能,增加你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回来。真正浪费能量最大的是在心灵里面的浪费,比如说生气和烦恼等等。俗话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庄子也认为情绪大起大落会伤害人的生命力,而其中最可怕的伤害就是辩论和争斗,辩论和争斗是从一个人的心里面损耗一个人的生命能最厉害的方法。

庄子主张,“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意思就是只要具备人的形状就可以了,无需有人的刻意地用情。有人之形才能生活在人群中;无人之情,则是非到不了自己头上。

喜欢辩论的惠子听了庄子这个观点,就反问道:“人本性是无情的吗,”

庄子说:“是啊~”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7篇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7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一 对于庄子,我知之甚少,起初认识庄子是在李商隐的《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记忆里的庄子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斜阳晚照下的河边悠然的摆弄着他的鱼竿,逍遥自由。? 庄子饱读诗书,在楚国范围内贤名远播,以他的才干去谋一份差事其实并不难,但是他一生嫉恨权贵,从没委屈自己的心志来改变穷极困顿的局面。庄王曾盛情邀请他出山,他却以水田之龟自居来表达追求自由、远离纷争的愿望,在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庄周梦蝶”——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差距,“安知鱼乐”——与时人惠子的精彩辩论。?

浅读过一点《庄子》后,我更喜欢庄子的真,喜欢其高妙奇瑰,恣肆汪洋。大如鲲鹏展翅击水三千;小如蝴蝶款款而飞。他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用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难能可贵。在《庄子》中,他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借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他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再看他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这是一个多么潇洒另类的庄子啊! 当然,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他的哲学观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

第一次知道《庄子》并非是在什么书香盈室的图书馆里,也不是在什么哲学或者文学杂志上,而是在一本被多数“学者”所看不起的所谓“络文学”中,是一本《神游》让第一次我窥见了一种奇妙的,有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那时起我便对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名叫庄周的人感到一丝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正是因为好奇我拿起了《庄子》,而拿起后便再没舍得放下。那“坐忘”、“心斋”、“婴宁”铭刻在我心上,再也抹不去了。而随着对《庄子》的阅读时间一天天增加,我对那位被后世尊为南华真人的庄子也越发敬仰。 因此我读了很多关于后人评价庄子的资料,其中或褒或贬,庄子本人也是或人或仙,其中虚实我无从考证,但这却让我不禁想到,我眼中庄子又是怎样的呢? 人的性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

庄子内七篇语解(简体)

庄子内七篇语解 逍遥游 首先以小大之辩说出庄子心目中的大的向往。 宋荣子的型态就是超越了世俗人所追求的成就的境界,至于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呢?列子所代表的道家人物是更高的境界,(然而更高的御风而行之术如何解释,应待其宇宙论的理论型态确定之后再作诠释进行的决定。)然而此一境界仍有所待,有一种不待的境界是至人、神人、圣人之所为者,才是庄子的最高境界所要肯定的。 得到至人之境界的许由,他对于政治体制中的君位是毫无兴趣的。这就是至人的境界对政治的态度。他们倒底有什么成就,可以连人间世中最高级的地位都不屑一顾呢?庄子便借着肩吾与连叔的对话把至人的境界说出,并作为“至人不肯为天下”的道理所在,首先是肩吾听接舆说到神人的性能,直如神仙之一般,而连叔则说出此类神人的知能是超越世俗中人的眼界的,他们生活的情况更不是世人所能想及的,此处指出神人、至人的知能境况,至于其所言之真义究竟在理论上应以具象认知亦或抽象认知,则应待其宇宙论中的人存有者之性能的观点解明之后再作说明。 如果得天下对世人而言代表了一种成就上的满足,则这种满足对神人而言是无用之物,如果有人执着这种满足,却发现别人甚至不屑一顾,则对他的价值观体系将是重大的打击。 庄子与惠施对于事物之有用无用之辩,是在消遥游的境界尚未具体提出它的内容之前,率先说出不同境界心态者,对于事物之态度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原则的,所以庄子将要讲出的最高境界,也将是会有截然不同于世俗之人对一切问题原有的观点的。 齐物论 南郭子綦先表现出一种没有情况的情况,是一种「吾丧我」的道家功夫,这是庄子型态的体道功夫,与无己、无功、无名,有同样的趣向,其真义后文将更易显露。这种功夫是要达道体道的的进路,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能直接进行这种功夫的,必得要先在理性结构中经过理性进路的洗涤功夫,先在认识上理解了道的情况,(是情况,即是境界,而不是一种新的知识内容,要以本体的观照来对待,而不是客观且具体的知识来认识。)道的情况不能直接描写,如果没有那种相应的心境,即使描写,亦将视若无睹。所以南老师先借着一种自然界的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序言 读庄子,最容易为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则人感觉“身临大海,望洋兴叹”,又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往往不得要领。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如果说《论语》是积极入世的政治哲学,那么《庄子》则是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的则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理。儒家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其理想是“甘为天子臣,敢为帝王师”,而道家却立志“不作帝王师,不为肉食谋”,其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评议儒道两家的差异时说:“儒家是讲入世的,勇猛精进,百折不挠,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它的精义是'生活’。” 庄子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表达的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庄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帝王(应帝王):虽然在现实生活,他可能是一个漆园小吏,可以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他可以超越生死,

超越古今,超越万物,达到心灵的完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穷困潦倒,他可能形体残缺,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顺应自然,可以虚己无心,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透过庄子的表面上看起来超脱、冷酷的言辞,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人生、生命、心灵的眷念和爱护。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以贯之。 庄子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思想。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嘲讽权贵。他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这就是“道以艺载,技进于道”,庄子所追求的道实际上就是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门生存艺术。 “人相忘乎道术”,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道,人应该在道术中生活。其实道也正是人的本性,只有道才能真正地给你带来快乐,带来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人生于道,正如鱼生于水。当鱼在深水中时,鱼就忘记了水的存在、也就忘记了自己。这个时候鱼和水是一体的,这个时候鱼是最快乐的。当人合乎道的时候,人也忘记了道,也忘记了自己。这个时候人才是最快乐的。正如庄子所说:当鞋子合适的时候,脚被忘却了。 庄子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超凡脱俗的不食五谷杂粮的人,而实际上庄子是一个入世颇深的深诣处世之道的人。庄子绝顶聪明,对于现实有深刻尖锐的穿透力。但庄子的这种“看透”不是“看破”,庄子的哲学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

庄子作文7篇

1 庄子的智慧 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 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智慧随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乐的,但他却知道我是快乐的。他现在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映出你的真实,你的心灵;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鱼摇动着尾巴,游远了。我站起身来,这可以照透人之心灵的碧波,不就是庄子的智慧吗 不知何时,肩上停了一只蝴蝶。“他带走的是我,留下的却是他。我们在梦中飞舞,在花间大笑,我们让后人疑惑已久,可我们却感知着对方。他对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为他妻子的解脱而开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花纹一样美艳。他选择了我,让自身也升华得如此美丽。”蝴蝶扑闪着翅膀,飞入花间。我闭上眼,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庄子的智慧吗“你是官吏”脚边爬来了一只老龟。“不,不是,和你一样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庄子曾以我为喻,拒绝相位。其实,这泥土并不脏,曳尾于其中真的是世间最快活的事儿。有人曾问我带着这么重的壳行走累吗殊不知,我早就把壳视为自己的血与肉,又怎的会觉得累呢就像有人问庄子读那么多书累吗在自然中行走累吗书与自然早已是他的血与骨,何谈受累呢”龟转过身,爬向淤泥深处。我直起腰来,原

来这淤泥中也蕴藏着庄子的智慧呢…… 庄子生于乱世,在世间唱着属于他自己的狂想曲。他赞叹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并不是我们离庄子的智慧太远,而是尘世的尘埃遮住了我们的心扉,困住了我们的脚步。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渺小的,但当二者合为一体时,人的渺小也就不可见了。这才是庄子智慧的根本吗我不禁嘲笑自己的浅陋,竟在这里等庄子回来。我应当去大自然,应当去世界上的每一角,去寻找,去拾起他遗留的智慧。 2 庄子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养生主》研究现象的结构性反思]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养生主》研究现象的结构性 反思] 文学作品的建构在形象思维中必定隐含着创作者内在的逻辑运思。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文学作品研究,我们对其所作的阐释才具有最基本的合乎现实的价值意义。基于此,当我们对《庄子》这部文学著作的研究现象进行结构性反思时,不难发现,无论是篇章分析还是专著研究,其丰富的研究成果中也隐藏着一些遗憾——《庄子·养生主》即是一个例证。 仅以《庄子》内七篇中其它篇目的研究作比,近二十年关于《养生主》篇章分析(含考据、析疑、养生、庄子后学等研究内容)的论文比例相对较少。同时,在关于《庄子》的专著研究中,除《逍遥游》、《齐物论》外,对于《养生主》这一篇目的提及频率也相对较低。这是《庄子》内七篇研究中一个值得反思的研究现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与研究者阅读与研究的兴趣各有偏好。同时,著作内部各篇目之间的主旨构思倾向、艺术创作质量也难免存在高下之分,由此造成单篇研究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或在研究专著中单篇出现频率有高低之别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堪称杰作的经典文学著作,《庄子》数年以来不断被各领域重读、阐释,其中对《养生主》研究

的淡化至少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将以《庄子》内七篇为经纬谈谈对《庄子·养生主》结构性研究现象的一点认识,以供商榷。 庄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⑴,社会现实导致周王朝天下一统的和谐局面被打破。其间, __的贪婪与入世者的贪欲直接引起了社会人生价值观的混乱——以道德礼乐为核心的世风变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__的现象不仅没有缓解这种状况,反而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造成了害人害己的恶性循环。庄子由此认识到“自保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价值位移的根本还是起源于人们的认识。”⑵由此,“他从生命价值意义入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只有把握‘本性’而‘无为’,才合乎生命的本质要求,这也是社会有序而自由的有力保证。”⑶基于这种社会认知与创作背景,《庄子》的研究者都基本认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⑷这也是笔者赞同的事实。但是,笔者认为也正是这种认识使得研究者在《庄子》内七篇的研究中,更多地基于对社会现实、政治现状、价值观的反思,倾向于关注《逍遥游》的自由观、《齐物论》的平等观,因为它们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体现;也倾向于关注《人间世》的社会观、《德充符》的道德观、《大宗师》的真人观及《应帝王》的政治观,因为它们暗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在每一个时代也都能起到积极能动的作用。唯独《养生主》一篇,或许它对社会本体建构的直接意义相对较小,故,研究者的关

论《庄子》的篇章结构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716492389.html, 论《庄子》的篇章结构方式 作者:刘生良 来源:《江汉论坛》2015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对《庄子》三十三篇进行了逐一分析和全面考察,可以看出,其一般结构方式有并列式、连锁式、层进式、承接式、总分式(包括先总后分式、先分后总式等)等几种类型:同时其复合结构方式大致有多重组合、多种相兼等几种形式。 关键词:《庄子》;篇章结构;一般结构方式;复合结构方式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1-0073-07 关于《庄子》的文本结构,笔者已撰文论述了其纵向结构层次是“言、象、意”层层深入的“召唤结构”,其横向结构体系是由内、外、杂篇组成首尾圆合、三重回环的回旋结构体系,并说明内篇各篇及外杂篇的许多篇章在总体上都是回环结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包括内七篇在内的《庄子》各篇的内部结构都是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事实上,《庄子》各篇的内部结构灵活多变,并不完全相同。 一、一般结构方式 关于《庄子》的篇章结构,目前仅见到王景琳、孙以昭、阮忠等先生有过一定探讨。王氏将庄文的结构方式归纳为并列相承式、一本多茎式和链式三种:孙氏总结为论证式、归纳式和连锁式三种:阮氏从章法的角度归结为游龙式章法、故事式章法和议论式章法,但涉及的篇章都较有限。笔者对《庄子》三十三篇进行了逐一分析和全面考察.同时参考诸贤的高论,认为《庄子》的一般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式 并列式篇章结构,是指篇章中各自独立完整的章节、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平等、并列、相关或相对的。没有主次、偏正之分和相互包含、领属的关系。在庄书中,《人间世》《山木》《让王》等全篇以及许多篇中的一些章节,都属于这种结构方式。 《人间世》一篇,由“颜回见仲尼请行”、“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颜阖将傅卫灵 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匠石之齐见栎社树”、“商丘大木和荆氏之木”、“支离疏”、“孔子适楚接舆作歌以讽及续曲”七则寓言组成,每则寓言自成一段,“都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所使用的描写手法也各具特色,特别在寓言和寓言之间,庄子没有插入任何过渡性的文字。七则寓言犹如七颗珍珠,在形式上并列”。细按文意,七段文字又可分为并列的两组:前三段为第一组,分别从事君之难、奉使之难和傅太子之难的角度,阐明如何“处人”之道;后四段为第二组,分别以“散木”因“无用”免患,“大木”以“不材”自全,支离疏因残疾“终其天年”以及接舆讽世之歌等,说明如何“自处”之道。“此篇为涉乱世以自全而全人之妙术,君子深有取

庄子寓言故事

运斤成风 惠子是庄子的朋友,也是辩论对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等观点相互争论。惠子死后,庄子去送葬,回头对门徒说:"楚国郢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这滴泥土就象苍蝇翅膀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板斧,挥得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捣石灰的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匠石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表演一下?'匠石说:'我过去可以这么削,但现在不行了。因为能站着让我用斧子劈去泥点的人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没有可以推心置腹谈论的对象了。" 所以在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对手正是自己的知音。匠石能够运斤成风,需要胆大的郢都人配合。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正在弹琴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山岭,在一边听着的钟子期就说:"你的琴声仿佛是巍峨的高山。" 伯牙忽然又想到了河流,钟子期就说:"你的琴声仿佛是潺潺的流水。" 钟子期死后,伯牙把琴砸了,说:"我再也不弹琴了,因为我再也找不到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三国时候,蜀国大臣李严犯了罪,丞相诸葛亮将他撤职,流放到边远的地方。诸葛亮死后,李严嚎啕大哭,说:"诸葛亮虽然撤了我的职,但是他了解我,知道我的才能,如果他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新重用我。现在他死了,还有谁能够了解我呢!"在李严的心目中,诸葛亮始终是他的知音。 唐朝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建设,既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匠石虽然有运斤成风的本事,没有捣石灰的人配合也无法表演。所以,有了伯乐的慧眼,有了捣石灰的人配合,千里马才能各尽其才,匠石才能运斤成风。企业才能兴旺,国家才能富强。有一个国营企业的领导,曾对下属说:"你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和我搞好关系,我也不会用你,你就施展不开。你别忘了谁在代表组织,谁在给你写评语。"呜呼!代表组织、写评语的人如果是这种观点,又怎么能指望下属人尽其才,又怎么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呢?国营企业改革的难点,也许就在这儿吧。 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这则成语的意思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字》,《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不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子》也很有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晋代的向季曾为《庄子》作注,没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释,后来人们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这则故事中的“标新”和“立异”,组成了成语“标新立异”。

读庄子心得体会五篇

读庄子心得体会五篇 庄子读书心得1 庄子与老子都是我十分崇敬的两位神人,这致使我对道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两人的著作《南华经》与《道德经》都是道教中的经典。这两本书我大多在一两年前背过,尽管有些章节记得不甚真切,但精髓似乎还是抓住了的。抱着虔诚之心,我不敢对此两本经发甚议论,因为我不敢说我真懂了,但似乎参考别人的见解还是可取的,于是就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我以为庄子的精髓在于寓言,因为实际上《庄子》整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寓言集。于丹的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它将现实生活和这些寓言结合在了一起,看似使庄子的思想显得更接地气。但我以为作对比阅读的心得会比她这种方式收获的更多。我就举几个例子谈谈我的浅见。 比如关于“小大”的观念,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阐述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这段话说明了世间万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有比较才有高下。这种小大之辩在《秋水》《齐

物论》等章节中也都有体现。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二人讲的是同一道理。 有用与无用的论辩也是老庄爱说的。庄子关于这个话题打的比喻是十分的多,而且多数都与树有关。如《逍遥游中》中:“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同样的,这样的无用之用的论调也可以在老子中找到理论依据。老子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些只是庄子著作中的冰山一角,每个故事都那么耐人寻味。读过《道德经》的人会觉得《南华经》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熟

庄子的相关讲义

第四节庄子 一、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和著作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于公元前369年至前283年在世,比孟子稍晚而略早于屈原。 庄子曾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后来一直隐居,一生贫困。 《庄子·列御寇》:“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威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徐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绡,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五十三篇,今传本仅三十三篇,是西晋郭象的整理注释本,其中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思想一贯,风格一致,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为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思想存在一定差异,为庄子门人、后学之作。 2思想 无为的思想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庄子》一书从总体上来讲承继并发挥了《道德经》的自然无为思想。《庄子》则将无为推衍到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为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另外,《庄子》又认为养神之道,贵在无为。《刻意》篇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庄子·应帝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齐物的思想《庄子.齐物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

《庄子》杂篇·让王原文及译文

《庄子》杂篇·让王原文及译文 作者:庄子及门徒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 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 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舜让天下于子州之伯,子州之伯曰:“予 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 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囗(左“纟”右“希”)。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 之农。石户之农曰:“囗囗(左“扌”右“卷”)乎,后之为人,葆 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 终身不反也。 大王囗(“檀”字去“木”音dan4)父居豳,狄人攻之。事之以 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 者土地也。大王囗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 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囗(上“竹”下“夹”)而去之。民相连 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囗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 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王 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 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 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

【素材】《庄子二则》庄子作品赏析(语文版)

《庄子》赏析 《庄子》一书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是道家经典之一。《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段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断。从开头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是第二个片断,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说明认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的观点出发,指出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至“反要而语极”是第六个片断,透过为什么要看重“道”的谈话,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晓事理,就能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是谓反其真”是第七个片断,即河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返归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毁灭天然,把“自化”的观点又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秋水》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作家作品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思想:唯心主义。正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否认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生活态度:顺应自然。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内、外、杂篇划分标准

《庄子》内、外、杂篇划分标准 隋唐以后,《庄子》内、外、杂篇之分。“皆依郭本”,逐渐固定下来。这样,这种划分是根据什么标准?或者说,内、外、杂篇有什么区别?就成了学者们,特别是《庄子》注家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了。 最早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的是唐代成玄英,他在《庄子注疏·序》中写道: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事虽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显;欲先明妙理,故前标内篇。内篇理深,故每于文外别立篇目,“逍遥”、“齐物”之类是也。自外篇以去,则取篇首二字为其题目,“骈蹄”之类是也。很清楚,成玄英提出以标题之有无和内容之深浅为划分、区别内篇与外,杂篇之标准。很长时间内,许多学者一直承认、袭用这个标准,例如宋代罗勉道说。“内篇皆先立篇名而篇中意不出此;外篇与杂篇惟摘篇首字以名之。盖内篇命意已足,外篇、杂篇不过敷演其说尔。”(《南华真经循本·逍遥游》)明代陆长庚也说:“内篇七篇,庄子有题目之文也,其言性命道德、内圣外王备矣;外篇则标取篇首两字而次第缩之,盖所以羽翼内篇而尽其未尽之蕴者。”(《南华真经副墨·骈拇》)令人冯友兰亦主张“秦汉以后流传之庄学论文,有有标题者,有无标题着,编《庄子》之书者,将有标题者分为一类,将无标题者分为一类。”(《庄子内外杂篇分别之标准》,载《燕京学报》20期) 以有无标题作为划分《庄子》内篇与外、杂篇的标准,必须有这样的大前提:内七篇的篇名是《庄子》著者自拟。这样,编校整理者才能据以把它们划为“内篇”。然而从以上的分析看,这是绝难以成立的。 以内容深浅为划分内篇与外、杂篇的标准,也受到另一些学者的怀疑和批评。如宋代林希逸说:“此篇(杂篇《庚桑楚》)文字何异于内篇,或日外篇文粗,内篇文精,误矣!”(《南华真经口义·庚桑楚》)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亦认为,“杂篇多微至之语,学者取其精蕴,城内篇之归趣也。”(《庄子解·杂篇》)的确,以内容的深浅为标准来划分内篇与外、杂篇是很困难的,这个标准本身就是难以确定的,相对的。《庄子》注家不时发现,外、杂篇中有不少篇、章、句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决不逊于内篇。例如陆长庚认为外篇《知北游》“所论道妙,迎出思议之表,读《南华》者,《知北游》最为肯綮。”(《南华真经副墨·知北游》)又被称道外篇《骈拇》“一部《庄子》,宗旨在此,篇”(《南华真经副墨·骈拇》)。陈深评论外篇《秋水》说:“《庄子》书有迂阔者,有荒唐者,有愤懑者,语皆未平,独此篇说义理阔大精辟,有前所未发,衍后儒所不及闻者着。”(《庄子品节·秋水》)杨慎盛赞杂篇《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优”一语是“数韵调绝伦,实诸子所不及”(《庄子解》)。王夫之注解《庚桑楚》“移是”章时说。“论至此而尽其扶藏……而庄子之学尽于此矣”,认为“庄子之旨,于此篇而尽揭以示人”(《庄子解·庚桑楚》)。等等。然而,细细体味也不难发觉,内篇与外、杂篇之间又的确存在某种在境界和风韵上的差别。内篇基本上是从整体上同时显示思想高远而不险奇幽深,语言自然而无精雕巧饰,名物古朴而并不怪僻驳杂;而这些在外、杂各篇中只是在或多或少的片断章节、段句上才具有的。 宋代以前,学者一般皆以为《庄子》是在周所著,只是对《庄子》的整建者划分篇目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宋代以后,自苏轼《庄子祠堂记》从一个特殊的、实际上并不正确的角度——“庄子盖助孔者”——对《庄子》杂篇《盗跖》、《渔父》、《让王》、《说剑》等四篇是否为庄子所作提出疑问后,接踵而来,学者从名

庄子教育思想

庄周《庄子》 《庄子》,也称《南华经》。道家主要代表作。庄子及其后学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着书十余万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约前369一公元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为名家惠施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蔑视。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者。老、庄共同崇奉自然,提倡"无为",形成为老庄学派。但庄子转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他将老子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任性自然,希望解放束缚人们的一切桎梏,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出世主义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此后,《庄子》传本岐出。现存的三十三篇为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晋唐以后流行的《庄子》诸本中,虽有内、外、杂之分,但内、外篇界限不固定。一般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著,外、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道家后学的作品。历来注解很多,今通行本,主要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等。近期通行的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国外也有版本,如日本福永光司《庄子》、金谷治《庄子》。 研究《庄子》的教育思想以内篇七篇为主。第一篇《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培养人们具有无已、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境界。第二篇《齐物论》,论述齐万物的教育内容,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第三篇《养生主》,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以疱丁解牛为例,指出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第四篇《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提出"心斋"的修养方法,排除思虑和欲望,保持"心"的虚静。第五篇《德充符》,主旨讲有"德"的人,重视人的内在性,看待万物只见它们完全同一,浑然一体,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第六篇《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忘记形骸的存在,排除耳闻目见的影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第七篇《应帝王》,表达了庄子在政治上的无治主义思想。借寓言人物蒲衣子,道出他所要培养人的超脱心境: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形式阐发哲理。在先秦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复杂性、诡论性,也胜过其它各派。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论述,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使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更走向任性自然,追求个人精神超脱的方向。其主要教育思想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教育目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以实现"道"作为总的教育目的。但他理解的"道"是不能分割和没有界限的:"道未始有封",封指范围、界限。认为理想人物不应该去追求左、右、伦、义、对立、竞争等各种差别,要求对宇宙外的事物根本不去谈论它;对宇宙内现实生活中的

(完整版)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出自庄子所著的《庄子·秋水》,下面一起来看看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的详细内容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前往去拜访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有的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代替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于是惠施害怕了,在国都搜寻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它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鵮经过它,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鵮,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白鲦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自然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

庄子 天下篇

《庄子-天下篇》全文及译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瓣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 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柰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岛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槀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跷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语文版《《庄子》二则》课文全解

26.《庄子》二则 《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浑沌(hún dùn)凿(záo)渻(shěng)倏(shū)恃(shì) 2、形近字 ┏沌(dùn)浑沌┏恃(shì)有恃无恐 ┗炖(dùn)炖熟┗峙(zhì)对峙 3、多音字 ┏(yìng)答应┏(shèng)旺盛 应┫盛┫ ┗(yīng)应该┗(chéng)盛饭 4、词语解释 【浑沌】神话传说中管理中央的大帝,面孔浑圆,无耳目口鼻。古人把天地未开辟前的状态也称之为浑沌。 【时】常常,时常。 【谋】谋划,商量。 【德】恩情。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以视、听、食、息】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 【斗鸡】使公鸡相斗的一种游戏。 【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方虚骄而恃气】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方,正;恃,凭着,依靠。 【犹应向影】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犹,仍然;应,作出反应;影,影子,指的鸡走近来。 【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疾视,怒目而视。 【无变】没有反应。

【德】精神。 【异】别的。 【应】应战。 【反走】转身逃跑。 5、文学常识真空 (1)《浑沌之死》选自____,古人把____状态也称作“浑沌”,文中用____和____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_______。 (2)《呆若木鸡》选自_____,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______。 (3)人皆有七窍,______,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4)望之,____,_____,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参考答案】 (1)《庄子·应帝王》天地未开辟前倏忽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索。 (2)《庄子·达生》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3)以视、听、食、息 (4)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