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原因或触发心脏病 10种状况最“伤心”

6个原因或触发心脏病 10种状况最“伤心”
6个原因或触发心脏病 10种状况最“伤心”

心脏病可能会被它们触发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尼采·戈德堡认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史,那么你更有可能发作心脏病。怀孕期间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脏

病发作的风险相对更高。外界环境寒冷。美国加州橙县海岸纪念医院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

家桑吉夫·帕特尔解释说,气温明显降低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当天气寒冷时,身体会试图保存其核心区域的热量,不让热量“逃离”身体,包括动脉在内的身体血管会因此主动收缩,使管腔变得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开始一种新的锻炼方案。坚持锻炼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如果你是个习惯久坐的人,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很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再慢慢开始。事实上,任何一种大的、突然的变化都会引发心

脏病,老年人甚至可能由于过度性生活导致。癌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和癌症间存在相关性。某些

癌症治疗方法(如胸部放疗)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治疗癌症的药物,如阿

霉素和赫塞汀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空气质量差。长期暴露在恶劣空气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生活在

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外出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腿部持续抽筋。平时腿抽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每次在短距离行走时,你都会有抽筋感,坐下来有所缓解,可能说明这是外周动脉疾病(PAD)导致的。它意味着,你的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就可能在未来引发冠心病。

十种特殊情况伤心脏

1. 初潮早于12岁。女性青春期来得越早,未来患心脏病的风险就越高。英国牛津大学学者发表在《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与13岁以后来月经

的同龄人相比,12岁以前来月经的女子晚年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了10%。2. 服用减肥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院的心脏病专家安伯·肯纳认为,任何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包括大多数减肥药)都会损害心脏。它们会升高血压和心率,从而对心脏施加压力。服药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对心脏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 得了重流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得流感后一年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6倍。

4. 孤独寂寞。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感到孤独和社会隔离会使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0%。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减少使用电子社交工具、多参加户外活动、结交朋友,有条件时饲养宠物。

5.怀孕。孕妇的血容量会翻番,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孕妇还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压,今后得心脏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6. 情绪不佳。心情痛苦会导致真正的心脏问题,甚至造成“心碎综合征”。任何令人情绪起伏的事件(如丧亲、经济困难、经常搬家或离婚)都有可能带来心

脏问题。

7. 长期大量饮酒。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1杯)是安全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增加心脏风险。

8. 有炎症性疾病。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两个可怕的共同之处:它们更有可能影响女性,且会增加患者的心脏病风险。

9.童年时受过虐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童年时期经历过3次以上创伤性事件(如遭受虐待或被欺凌)的女性,成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上升。

10.接受过多动症的治疗。用来治疗多动症的最常用药物就是兴奋剂,这些药物会增加心率和血压,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患者的心脏病风险轻微上升。

心脏不好的九个表现第一,一躺下就气短。患者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此

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衰。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此时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同时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第二,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第三,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衣服、鞋子变紧,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胖

了,但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提示心功能受损。这是由于心排出量(心室每分钟射出总血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体外水分减少,出现下肢

浮肿、体重增加(尤其3天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

第四,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第五,头昏头晕。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

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第六,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

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第七,咳嗽不止。多数人感冒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且咳嗽在白天黑夜不

会有很大差别。但一些人没有发烧等其他类似感冒症状,唯独咳嗽不止,夜间

多于晚上,平卧时比坐起时明显,此时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损伤。这可能是肺淤血使气道受到刺激,可伴随咳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急性发作时甚至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第八,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很多心脏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劳开始,

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损,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满足外周组织灌注所致。

第九,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

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摸五个地方,知心脏好坏

耳垂折痕。它是指起于耳屏间,止于耳垂边缘,成45°角,且长度大于耳垂1/3 的斜形褶皱,可见于耳垂的单侧或双侧。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这种耳垂折痕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因此一般认为,耳垂折痕征是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线索。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耳垂折痕并不是绝对和唯一的指标,具体还应考虑患者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一旦发现耳垂存在上述折痕,最好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颈围。颈围作为反映上身皮下脂肪的指标,间接反映了全身游离脂肪酸的浓

度。而高脂血症正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更有研究表明,颈围对于预测冠心病,较其他体脂指标更为灵敏。通常,男性颈围与冠心病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颈围36.38~37.80厘米的男性冠心病发病风险最高;女性中,颈围在35.35厘米以上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更高。建议定期摸摸自己的脖子,并测

量颈围。测量方法:直立位,双目平视,测量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颈部水平处的颈围长度。腰围。腹部是皮下脂肪蓄积的另一部位,因此腰围是另一个反映血脂情况的指

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指出,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界限。腰围超标也称“中心性肥胖”,它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腰围超标,要及时去医院做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测量方法:直立位,两脚分开30~40厘米,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读数。脉搏。脉搏反映着心脏的搏动,健康的心脏能稳定维持在60~100次/分,均匀

且有节律的跳动。太快或太慢、节律不齐、强弱不等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但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脉搏可短暂性增快,休息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患有“三

高”的人不妨定期摸摸自己的脉搏,并记录下脉搏跳动情况。测量方法:平躺静

息3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足踝处水肿。足踝是身体最低的部位,心脏功能正常时,下肢的静脉血能顺利

回流至心脏;心脏功能不佳时,下肢的血液不能顺利流回心脏,就会表现为足踝处水肿。其他原因譬如低蛋白血症、肾脏疾病、药物等因素,也都可能导致足踝处水肿。如果发现足踝水肿,需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测量方法:手指用力按压脚踝或小腿前侧数秒,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不能立即恢复则可判断为水肿。每天睡七小时心脏最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展

的一项荟萃分析提示,睡得太多或太少的人,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都会升高,每天睡7小时左右的人风险最低。

研究人员在多个专业生物医学相关数据库中,系统搜索了2016年12月1日以前发表的相关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考察睡眠时间与整体健康人群中4种心血管事件后果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4种心血管事件后果之间存在着一种U字形的相关性。具体来说,与每天睡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

每缩短1个小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均增加6%,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7%,脑卒中风险增加5%;睡眠时间每延长1个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3%,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2%,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5%,脑卒中风险

增加18%。这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认为,适度的睡眠时间与合理

饮食、积极运动一样,能为人体补充能量,调节各项生理功能,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睡多睡少,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建议大家每天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十个习惯让心脏更健康

1.拥抱。研究表明,与爱人相依偎能使自身释放一种有助降低血压、释放压力的激素,催产素。

2.大笑。大笑能刺激血管扩张,最大幅度可达22%,进而增强血液流动,降低

血压。

3.食用巧克力。可可豆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身体抵御外来伤害。

4.养宠物。数据显示,饲养宠物的人血压相对较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低于不饲养宠物的人。这可能是因为养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锻炼时间更多。

5.每周吃一天素。少吃肉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素食可以降低32%的心脏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

6.站立。无论工作还是休息,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散散步,和同事聊聊天,或者每隔几个小时在附近转一转,都可以改善心脏健康。

7.保持适度睡眠时间。每晚需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研究表明,睡得太少会

令心脏病风险增加48%,而睡得太多也会令患病几率增加38%。

8.咖啡因。每天喝1~3杯黑咖啡有助于稳定心率。

9.远离噪杂的公路。研究表明,在高速公路上,你接触到的噪音每增加10分贝,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12%。

10.结婚。调查发现,已婚人士的心脏相对单身者更为健康。对女性来说,持

续10年的稳定婚姻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

8个守护神保护心脏

1号守护神:欧米伽3脂肪酸藏身

处:三文鱼、沙丁鱼、核桃等

欧米伽3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预防全身炎症反应和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除了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核桃、亚麻籽、紫苏籽以及用它们榨取的油脂也是欧米伽3脂肪酸很好的来源。

2号守护神:镁

藏身处:粗粮、坚果等镁有助于降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脏弹性,预防中风和心脏病突发,

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血压上升。研究表明,膳食中供应充足的镁,对于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有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缺镁,压力也会消耗人体储备的镁,因而需要注意在饮食中补充。镁多见于各种小米、红豆等粗粮,松子、核桃等坚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绿叶蔬菜中。

3号守护神:维生素D

藏身处:蘑菇、蛋类等

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健康有好处外,对心脏健康的好处也不容小觑。研究显示,人体若缺乏维生素D,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会高于81%。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类(尤其是鱼肝)、蘑菇、动物内脏、全脂奶、蛋类等少数来源。不过,大家可以多晒太阳,阳光照射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4号守护神:锌藏身处:种

子、贝类食物等

锌能帮助人体制造抗炎性细胞因子,跟欧米伽3脂肪酸一样,有助预防人体炎症的发生。同时,锌也被证明对动脉有保护作用,有助预防冠状动脉疾病,

善心脏功能。锌主要来源于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贝类、虾蟹、内脏、

类、鱼类等。种子当中,芝麻、葵花籽、松子等含锌量也很高。

5号守护神:维生素C 藏身处:猕猴桃、青椒等新鲜果蔬

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研究发现,它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水平,饮食中维生素C摄入量高者,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风险会更小。维生素C 的主要来源为新鲜果蔬,其中柑橘类水果和番茄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在青椒、菠菜、猕猴桃、鲜枣中的含量也很丰富。

6号守护神:维生素E

藏身处:坚果、种子等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与维生素C一样,它也可以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各种坚果、种子均富含维生素E,水果中鳄梨的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可以常吃。

7号守护神:大蒜素藏身处:大蒜大蒜素有助放松血管和改善血流量,从而对血压和心脏健康起到正面作用。需

要注意的是,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先放置10~15分钟后再吃,大蒜素的吸收效果更好,而煮熟得到的大蒜素很少。

8号守护神:番茄红素藏身处:番茄、西瓜等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证实有助预防癌症

和心脏病。研究表明,人体脂肪组织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得心梗的风险也越小。番茄红素还能增加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组织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番

茄红素一般存在于红色食物中,如番茄、西瓜等。(人民网健康综合自生命时报)

引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原因

引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原因生活小常识:冰箱用一段时间之后,门有时候会变得很紧而不好开。用软布擦去箱体与箱门接触平面上的凝露,然后敷上一层滑石粉,即可手到病除了。 引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原因 1、年龄与性别 临床研究统计,在四十岁以后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患上冠心病的几率有所增高。提示: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血脂症 除开上述的年龄之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病因之一,因为胆固醇的升高会使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增加百分之三。 3、七情内伤 这个冠心病的病因是通常是外界所引起的,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样会使精神受到创伤,情绪波动剧烈,使之气郁不畅,气滞血瘀,心脉弊阻,不通则痛。从而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4、饮食不节 指暴饮暴食,饱餐过度,尤其是进食高脂食物无节制,造成脾胃失调。脾属土,土生于火,脾为心之子,子病殃及

其母。 5、寒冷刺激 因为外界的寒冷刺激,而在先前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长期以往,血脉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中医解释为:“寒则凝,温则行”,“寒”可以“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可以“客于脉外”则脉寒,寒冷可使冠状动脉收缩,从而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然后发生心绞痛。 人的一生就是在风雨中来回穿梭,只有经历住这些风雨的考验,我们才会越来越成熟稳重,我今年50多了,这50年来我经历了生意上的失败,朋友的欺骗,病魔的缠身等等。每一次的苦难我都当做对我的考验,一次次的磨练,使我变得越来越成熟。在这些磨难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年前我得了冠心病,面对苦难我从不退缩,我为了治好冠心病,各种药我都试过,那时候我就是个药罐子,整天对着一大堆的药。药是吃了不少,可就没一样有效果的,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滋味真是让我很难受。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困难想到了退缩,后来全靠是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叫做 的产品,我使用三个疗程,我的冠心病基本得到完全治愈。现在想想冠心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用心、坚持、永不退缩,所有困难都将不是困难。

心脏病现状

今日话题:中国面临心脏病大流行危险? 日前,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人心血管健康得研究报告,称四分之三得人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这并非国人得心血管健康状况首次被警示。不过到底现状有多严峻?中国真得面临心脏病大流行危险吗? 一、中国面临得心血管疾病负担确实非常可怕 1、在中国近四分之三得人存在心血管问题,只有2‰达到完全健康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得这份研究报告全名为《中国成人得心血管健康状况》(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Adults),基于9、6万多名年满20周岁得中国普通民众心血管健康数据。 该研究采用得就是美国心脏病学会标准,将心血管得健康分为行为健康与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包括不吸烟、体重指数正常、体育锻炼达标及饮食健康,身体健康得指标则有不吸烟、血脂正常、血压正常与血糖正常。(吸烟出现了两次)。最终数据显示,在中国,身体健康四个指标都占全得人占13、5%,四项行为健康占全得人仅为7‰,而上述七项健康指标全部满足得人更为跌至2‰。研究者还将七项健康指标均分为理想、中等与低等三个等级,其中心血管健康状态较差者达到了3/4,中等心血管健康者占不到1/4,至于理想得则更可忽略不计了。 2、国人得心血管健康状况并非首次被警示,很多研究也说明了形势严峻 当然,此次并非中国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首次被敲警钟。 去年年底,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3》,该研究评估了1990年~2013年间188个国家得死亡情况,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 领导得国际研究人员联盟指导进行。报告显示,在中国,最致命得三种疾病就是脑卒中、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这三种疾病造成得死亡人数占2013年全部死亡人数得46%。而以世界卫生组织得定义,心血管病

6个原因或触发心脏病 10种状况最“伤心”

心脏病可能会被它们触发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尼采·戈德堡认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史,那么你更有可能发作心脏病。怀孕期间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脏 病发作的风险相对更高。外界环境寒冷。美国加州橙县海岸纪念医院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 家桑吉夫·帕特尔解释说,气温明显降低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当天气寒冷时,身体会试图保存其核心区域的热量,不让热量“逃离”身体,包括动脉在内的身体血管会因此主动收缩,使管腔变得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开始一种新的锻炼方案。坚持锻炼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如果你是个习惯久坐的人,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很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再慢慢开始。事实上,任何一种大的、突然的变化都会引发心 脏病,老年人甚至可能由于过度性生活导致。癌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和癌症间存在相关性。某些 癌症治疗方法(如胸部放疗)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治疗癌症的药物,如阿 霉素和赫塞汀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空气质量差。长期暴露在恶劣空气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生活在 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外出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腿部持续抽筋。平时腿抽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每次在短距离行走时,你都会有抽筋感,坐下来有所缓解,可能说明这是外周动脉疾病(PAD)导致的。它意味着,你的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就可能在未来引发冠心病。 十种特殊情况伤心脏 1. 初潮早于12岁。女性青春期来得越早,未来患心脏病的风险就越高。英国牛津大学学者发表在《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与13岁以后来月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COPD。 2.发病机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性疾病、肺间质疾病等,都 可引起肺血管的重构,使血管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可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呼吸衰竭症状常有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神志 恍惚、谵妄、躁动、抽搐、生理反射迟钝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水肿、多汗、皮肤潮红,水肿、颅内压增高。 2.心里衰竭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缺 乏、上腹痛、少尿。 体征:可有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和压痛、心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下肢乃至全身水肿,甚至可有腹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皆为诊断肺心病的 主要依据。 2.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升高。 3.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1.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29%之间,氧流量 1-2L/min。 2.有水肿的患者宜限制水、盐摄入;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按医 嘱应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避免夜间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特别是骶尾部以及下垂部位有无水肿,有无并发压疮。作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3.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避免含糖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 4.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功能锻炼,加强呼吸肌 力和耐力。 5.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勿随意使用镇静催眠药,以 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心脏病常用急救药品

心脏病常用急救药品 心脏病常用急救药品 [心力衰竭] 心脏病强心剂: 1、羊地黄类: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戈辛(地高辛)。 2、非羊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酊胺、注射用氨力农、米力农等。 [心律失常]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硫酸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片、丙吡胺、茚丙胺、利多卡因、苯妥因钠、心律平、胺碘酮、溴苄胺、美西律、门冬酸钾镁、atp等。 心脏病检查 1.侵入性检查 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选择性指示剂(包括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些创伤,但可得到比较直接的诊断资料,诊断价值较大。 2.非侵入性检查 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

图检查、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数字减影法心血管造影等。 这些检查对患者无创伤性,故较易被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而随着仪器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其诊断价值也在迅速提高。 心脏病治疗 1.病因治疗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2.解剖病变的治疗 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 3.病理生理的治疗 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变化。 4.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容,具体内容:心脏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可遗传性疾病,它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先天性心脏病 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心脏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可遗传性疾病,它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二、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三、不良嗜好。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包括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

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四、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五、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六、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七、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这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八、早产是重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出生时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新生儿尤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九、高原环境高原氧分压低是先天性心脏病原因之一,我国青藏高原先心病患病率远较平原地区高。 十、胎儿发育环境子宫内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其中又以风疹病毒感染最为突出,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其他如羊膜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等都是可能导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1、青紫 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

中医详解心脏病.doc

中医详解心脏病 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气不足则阴血不生。在生理上,阳气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更易受损;在 治疗上,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所以,治疗心脏病,必用兴阳 之法,方可得心应手。清.陈士锋说∶“人有真心痛者,法 不在救,然用药得当,亦未尝不可生也。”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肾阳不足,就好比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不足,就会导致 水泵的转速降低,使水的压力不足,也就是心脏搏动无力,出 现间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达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经就 会“通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会刺激心脏加快搏动,于是 就会出现早搏、肾气不足、心跳无力。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 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 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只知用物理(包括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恢复,心跳 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而且,在心 血管中植入支架,在物理学方面是合理的,但在生理学中却 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用金属制作的支架属于最硬的淤血,属 于人体的异物。人体具有排异性,淤血就是人体中较软的异 物,有淤血部位会有刺痛感,就是元气破淤的表现。针刺穴 位可以治病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人体的排异性,当金属针刺入

人体后,就会调动经气甚至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 拔出以后,汇聚来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 从而达到调理虚实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在血管中植入金属 支架也必然会造成激发元气的结果,由于心脏病的病因就是 元气虚弱,所以,对元气极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植入 支架是非常不适宜的,非但不能治愈此类心脏病,反而会使 心脏病患者的元气快速耗散,从而导致患者加速死亡。另外,现在西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主要在于扩张或疏通血管,以达 到使血管通畅的目的。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就始终局限 于此。即使研究治疗心脏病的草药,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 血液稀释和防止血液凝固等方面大做文章,却始终在恢复人 体免疫力(真阳元气)方面不得要领。比如∶西医往往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技术也很成熟了,在美国, 每年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多达 35-40 万人之多;另外,中国 医学界近些年通过研究发现了银杏叶具有防止血管栓 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银杏叶片用来治疗心脏病。在传 统中医看来,这显然是治“标”的办法,根本达不到治“本”的 目的。因为任何活血破瘀、疏通血管的药物,都必须在真 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效能,如果没有元气的作用,服用或注 射药物都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将一块淤血放入盛有 活血化淤药物溶液的烧杯中,看看淤血是否被溶化,不就全 都明白了吗?必须明白,任何破除淤血、扩充血管的药物都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一、先天性心脏病1. 可能由于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一.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的瓣膜部位数量可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病变。心脏联合瓣膜病变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双病变,约占联合瓣膜病的48%-8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变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不同,据研究结果表明:二 风心病瓣膜病变图例&人工瓣膜图例 尖瓣为100%,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6.7%,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

导致心脏病的原因

导致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 1、午夜之后才睡觉 即使夜猫子每天能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日本相川健康诊所的研究者发现,男性如果在午夜之后才睡觉,相对于在午夜之前睡觉的男性来说,前者动脉硬化的可能性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习惯于晚睡的人生活工作压力更大,习惯于开夜车工作,饮食习惯也不健康,这些因素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容易患心脏病。 2、性生活不检点 众所周知,有规律的性生活对心脏健康有益。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已婚男性如果出轨,那么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婚外恋的男性其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存在抑郁情绪,导致了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相反的,如果家庭生活美满幸福,会有助于男性免受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3、长时间看电视 据调查,每日连续看电视超过4小时,持续6个月以上,容易导致发生心脏病。 4、过于疲劳 长时间、高强度的繁忙劳累,长期睡眠不足、应酬频繁、连续

旅途劳累等,都可能导致心脏病。 5、情绪不良 烦躁、恐惧或愤怒都会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严重时引起脑血管痉挛、缺血性休克或冠心病发作。 6.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确诊三天后发生心脏病的几率升高5倍。主要原因是,感染可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7、精神压力过大是重要的心脏病的引发起因。事业至上,忽视减压。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病人比精神压力最小的病人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天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8、陪着别人吸烟也是心脏病的引发起因。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 9、雾天在户外运动也是心脏病的引发起因之一。在空气污染最重症的雾天里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给,从而使血液更轻易凝聚。\ 10、心脏病的引发起因还有终日愁眉苦脸。哈佛大学的研究职员跟踪观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长达十年,最后发现,在这次试

先天性心脏病1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二周开始形成,约于第四周起有循环作用,至第八周中隔室完全长成,形成四腔室。因此妊娠2-8周是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的重要时期。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 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结合多媒体图示说明) (1)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1﹥胎儿的营养和氧气代谢是通过脐血管,胎盘进行交换的。 ﹤2﹥胎儿时期左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只有体循环而无有效肺循环。 ﹤3﹥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的特殊通道。 ﹤4﹥胎儿体内大多为混合血,肝脏血含氧最丰富,心,脑及上半身次之,腹腔脏器及下肢血含氧最低。 2、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1﹥脐带接扎:脐-胎盘循环中止。肺循环建立。 ﹤2﹥卵圆孔关闭:由于肺循环建立,左心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卵圆孔瓣膜先在功能上关闭,到生后5-7个月,解剖上闭合。 ﹤3﹥动脉导管闭锁: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通过,在功能上闭合。另外由于血氧增高,使导管平滑肌收缩,导管逐渐闭塞。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婴儿于生后1年形成解剖闭合。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1、心脏:

(1)心脏形态:婴幼儿心脏呈球形、圆锥形或椭圆形,6岁后与成人相似呈长椭圆形。 (2)心脏位臵: 2岁以下婴幼儿心脏位臵较高,多呈横位,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位于锁骨中线外。2岁后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心尖搏动位臵也逐渐降至第五肋间隙,心左界2-5岁时位于左锁骨中线外1cm,5-12岁在锁骨中线上,12岁以后在锁骨中线内0.5-1cm。 2、心率:小儿心率较快,与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有关。(1)影响心率的因素:进食,活动,哭闹,烦躁不安、发热可使心率增快。睡眠状态下心率减慢。如脉搏显著增快,且睡眠时不减慢应怀疑器质性心脏病。 (2)心率的测量:应在小儿安静、清醒时测量心率。 3、血压: 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婴儿由于心脏每次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较粗,动脉壁柔软,所以动脉压较低。 (1)1岁内小儿收缩压为70-80mmHg. 1岁后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ⅹ0.26+10.7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67kpa (2)测血压时袖带宽度为上臂的2/3为宜。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概念: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至畸形,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二、病因 胎儿时期,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的胚胎发育,使心脏的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既可造成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 一、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一)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0-20%,女男比约为2-3:1。 (二)胚胎学和发病机制: 1.原发孔ASD:胚胎第四周,原始心房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往往同时伴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禾融合,称为房室通道,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2.继发孔ASD:当原发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以前,其上部逐步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称为房间隔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的同时,于原发房间隔的右侧,另有继发房间隔出现,其下缘的新月形开口并不对向心内膜垫,而是偏向后下方,对向下腔静脉入口生长。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3.PFO:为了维持胎儿左心的血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卵圆孔瓣膜),只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而能防止自左向右的逆流。继发房间隔遗留的缺损呈卵圆形,称为卵圆孔。 婴儿出生后,开始呼吸,肺循环的血容量大为增加,但左、右心室肌肉的厚度和发育依然是相等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主动脉超过肺动脉时,左心室肌肉开始增生、肥厚,压力逐渐增大,影响左心房血液的排出。因而使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卵圆孔瓣膜紧贴继发房间隔,关闭卵圆孔。一般在第八月或更长的时间,完全断绝左、右两心房间的血运。但有20%~25%的正常人,卵圆孔瓣膜和房间隔并不全部融合,遗留着探针大小的小孔,称为卵圆孔未闭。这种小孔的存在,并不引起血液分流,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 根据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分为两大类,即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 (三)继发孔ASD 1.病理分型:继发孔缺损可分为四个类型: (1)卵圆孔型或称中央型卵圆孔缺损: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占总数的75%以上。绝大多数病例缺损单发,呈椭圆形,长约2~4cm,位于冠状窦的后上方。周围有良好的边缘,尤以上部更为明显。缺损距离传导系统较远,容易缝合,效果良好分。但个别病例的缺损,可呈筛孔形。

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5-10-27T11:36:32.9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作者:刘震宇综述李杏莉审校 [导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410000 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婴儿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410000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由于心脏及大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所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婴儿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先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型为)有: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TGA)、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主动脉狭窄(aortic stenosis,AS)、永存动脉干(truncus arteriosus persistens,PTA)、肺动脉瓣闭锁(pulmonary atrisia,PA),其它较罕见的先心病有三尖瓣下移畸形、单心室、单心房、右心室发育不良、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塞等。伴有先心病的临床综合征较常见的有13、18、21三体综合征、马方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长QT综合征、Alagille综合征、CHARGE综合征、22q11缺失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等。 先心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先心病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研究认为先心病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3]。先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单基因病、多基因遗传等。染色体异常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心病约占5%,常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畸形的一部分。常见的伴有心血管系统畸形的染色体异常有: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5-P综合征等。单基因病也称孟德尔遗传病,可引起心血管畸形的包括Noonan综合征、马方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等。转录因子的突变是引起先心病的主要遗传学原因。Nkx2-5基因是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是心脏前体细胞最早的标志物,参与心脏前体细胞的分化、心脏环化、房室分隔、房室流出道和传导系统的形成。关于人类Nkx2-5基因突变已经在大约3%的先心病患者中发现[4,5],这些先心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三尖瓣畸形等。Montano[6]做了敲除HEXIM1基因C端的小鼠模型,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发现这些小鼠有心脏血管异常和心室壁变薄的表现。王巾等[7]通过对100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HEXIM1基因突变的检测研究,提示HEXIM1基因转录水平异常可能是该基因参与VSD形成的一种潜在机制。先心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妊娠早期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若接触环境危险因素则会增加胎儿患先心病的风险。目前认为与先心病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有:孕期感染、孕期接触有害的物理化学因素、孕期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美国心脏学会2007年在先心病与非遗传危险因素新认识的报告中指出,母亲感染风疹病毒、母亲患苯丙酮尿症、孕前糖尿病、使用镇静剂、消炎痛等是目前有较多研究证据的先心病危险因素[8]。1941年McAlister首先报道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的新生儿中发现心脏缺损,此外发现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能与先心病发生有关。妊娠前期3个月发热其婴儿发生心脏缺损的风险将会增加1倍,包括PAS、VSD等[9]。母亲孕期接触染料、油漆等暴露组较非暴漏组先心病增加10.00%;孕早期接触农药的母亲较未接触者娩出先心病患儿的风险高8.62倍[10];暴露于除草剂或灭鼠剂与大动脉错位有关[11];暴露于杀虫剂使VSD风险增加[12]。Rankin[13]研究了空气中的黑烟及二氧化硫与先心病的关系,未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Van[14]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母亲的高半胱氨酸状态是先心病的高危因素。Malik等[15]通过比较3067例先心病儿童的母亲与3947例无出生缺陷儿童的的母亲吸烟情况,发现母亲吸烟会增加胎儿患先心病的风险,并呈剂量相关效应。Begi? H[16]报道暴露于尼古丁、药物和职业毒物的母亲分娩婴儿有较高的先心病患病率。妻子妊娠前半年父亲饮酒发生先心病风险为未暴露者的2.48倍;Carmichael等[17]研究显示在妊娠期间,母亲饮酒每周不少于1次,后代发生共同动脉干缺陷的危险是不饮酒母亲的1.9倍。Malinow等[18]研究发现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中,先心病的发病率高达8.7%,而且1、2型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母亲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胎儿发生先心病风险,可能紧张和忧虑导致孕妇机体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学者[19]比较孕妇极度喜悦与极度悲伤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下母亲具有类似的生理指标,这些生理指标对胎儿的成长均不利。 先心病的发病率,发达国家已有较为系统和稳定的资料,Uebing 等[20,21]报道,全球新生儿先心病患病率约为8‰;Ciarleglio LJ[22]等报道,美国活产婴儿的先心病患病率约为8.00‰;也有研究报道,在美国每千名活产婴儿中就有6-8名患有重度心脏缺损[23]。根据WHO资料,全球每年约150万儿童出生时患有先心病,我国每年有13万以上的先心病患儿出生,7岁以下儿童中先心病患儿达54万。我国20世纪80年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人群防治工作。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先心病的流行病学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促使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先心病当前社会环境的发病水平及分布特征,但尚缺乏系统及大范围的研究资料,而且全国各地先心病患病率报道差异较大,表现出先心病不同地区发病率不一的特点。陈雪辉等[24]对北京市2005-2009年新生儿先心病5年检出率进行分析,显示在北京市参加新生儿访视管理的435521人中,新生儿先心病1797人,5年平均检出率为4.13‰,总体呈上升趋势。陈秋红等[25]对青海省玉树、果洛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25185名藏族少年儿童进行先心病现状调查显示总患病率为8.74‰,较20世纪80年度明显下降,但随年龄增大有增加趋势。动脉导管未闭是该地区最常见的先心病类型。赵光临等[26]研究深圳市2010-2011年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深圳市2010-2011年包括怀孕以来的先心病儿总发生率为58.97/万;单发的心脏畸形占86.93%,合并其它系统畸形的心脏畸形占13.07%,以合并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和唇裂畸形为主。陈尚徽等[27]对2005-2006年安徽铜陵市城区产科分娩的活产儿至1岁时先心病发生率调查,显示先心病发生率12.01‰,其中7天内发现占49.2%,30天内发现占58.46%,90天内发现占89.23%。迄今为止湖南地区先心病发病及患病研究文献报道较少,尤其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环境下儿童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病因学分析研究,为先心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已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Cuneo B F,Curran L F,Davis N,et al.Trends in prenatal diagnosis of critical cardiac defects in an integrated obstetric and pediatric

27例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27例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患心血管疾病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结果27例心血管科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45~90岁,其中40~50岁2例,50~60岁3例,60~70岁4例,70~80岁9例,80~90岁9例。直接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衰10例;心脏骤停2例;急性心衰1例;肺癌2例;进行性肌萎缩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慢性心衰病例中分: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9例,风心病1例。合并高血压16例,占59.2%,合并糖尿病10例,占37.0%,合并肺部感染8例(29.6%)。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原因中最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死亡的可能性递增,男性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 标签: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the common causes of death and sex,ag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January 1,2015 to November 30,2015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patients data of death cases,analysis suffer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direct death causes and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age. Results 27 cases of male cardiovascular inpatient deaths in:21 people,6 female;age:45~90 years old,of which 2 were 40~50 years old and 50~60 years old 60~70 years old 3 people,4 people,9 people aged 70~80 years,80~90 years 9. The direct cause of death: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10 cases;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10 cases;Cardiac arrest in 2 cases,Acute heart failure:1 cases;Lung cancer:2 cases;Muscular atrophy (1 case):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upture in 1 c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ses:9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rheumatic heart disease:1 cases. 1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1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ccounted for 59.2%,accounting for 37%,8 case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29.6%). Conclusi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s the death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 the age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death is increasing,men are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Cause of death in hospital;Retrospective analysis 心血管疾病是内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临床上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是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农村为44.8%,城市为41.9%。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扩张型心脏病综述

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2016-7-8 张光书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肌收缩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心室扩张为特征的疾病。根据WHO分类,DCM分为特发性、家族遗传性、病毒性和/或免疫性、酒精性/中毒性。特发性、家族遗传性、病毒性和免疫性DCM往往相互交叉,如病毒感染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同时又有遗传易感因素的影响。因此,目前文献把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瓣膜病等明确病因以外,因感染、中毒、遗传、以及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自身紊乱有关的DCM都归为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cardiomyopathy,iDCM)【2】。资料统计显示,iDCM的人群年发病率为0.73/10万,总发病率约为36.5/10万,儿童的发病率较高,男孩较女孩发病率高,iDCM占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2%,占心脏移植患者的45%【3】,是导致青壮年心力衰竭和因此做心脏移植的最常见病因【4】。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被认为是发生在围产期的一种iDCM,其发病机制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有50%左右产后心功能恢复,但严重的病例预后差,即使进行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及移植后死亡率也相当高【5】。因此探究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早发现并予以控制,对延缓病情的恶化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病因病机 1.1 分子遗传学概况 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FDCM)的报道。国外资料统计FDCM 的发生率大约在20% ~30%左右【6】。Abelmann等【7】认为FD-CM的遗传方式可能有以下3种: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是有近50%外显率,即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患者,家族成员中常有多例患者,可达半数左右,男女患病机率相似;(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患者的双亲都不是DCM患者,但均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X染色体连锁遗传,特点是女性携带DCM相关基因,但不发病,患者均为男性。对于FDCM,已有5个基因被确认。包括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心肌肌动蛋白(actin)基因,结蛋白(desmin)基因,核纤层蛋白( laminA/C)基因及基因G4#5。关于散发DCM基因,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DCM的关系。 1.2免疫病理 1.2.1 β 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β 1 AR-Ab) 研究发现有26%-46%的DCM患者体内有β 1 AR-Ab,而健康对照组只有1%-10%,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有 10%~13%。现认为β 1 AR-Ab是α肌球蛋白抗体的一个亚类, 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脏病死亡率增高有关【8】。β 1AR-Ab有持续的β 1 肾上腺素受体 (β 1 AR)激动效应,并有持续诱导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门控Ca2+通道,使心肌细胞内 Ca2+增加,Ca2+超负荷、跨膜电位紊乱,最后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功能衰竭。 1.2.2 乙酰胆碱M 2 受体自身抗体 乙酰胆碱M 2受体自身抗体(CHRM 2 -Ab)与β 1 AR-Ab相同也是与心肌抑制有关的 重要抗体。在遗传性DCM中CHRM 2 -Ab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7个无关DCM患者家族的CHRM2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发现CHRM2基因中C722G的错义突变与家族性DCM有关,导致CHRM2自身抗体的产生,而且C722G的错义突变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常导致猝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9】。

心脏为什么会扩大

心脏为什么会扩大? 高血压、肺心病等疾病是心脏的负荷过重,为了维持心脏的输出量,保障机体重要脏器的供血,心肌会代偿性增厚,导致心脏变大。也有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原发性心肌损害的 心肌细胞虽然不会分裂,但其纤维结构会变长,细胞会变得肥大,于是心肌细胞数 量上没有增多,但由于体积增大了,显得心肌变大了.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心肺疾病后心脏供血不足了,于是机体代偿机制使得心肌变得肥厚,以满足供血的需要,但这种代偿能力是有限的也是有代价的,心肌变大的同时,其弹性也减弱了.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心衰了. 体重增加,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负担会增加的.就象只能供应水到5楼 的水泵现在要供到8楼.这也是高血压的1个原因,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 你说的不是很清楚,老人肯定还有别的病,我想应该有高血压吧,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左心室肥大,也就是你说的心脏变大了,人老了血管弹性就会下降,血管内的垃圾也会增多,导致官腔变窄,心脏就会加倍做功,血压升高,长期的超负荷做功就会使心脏变大,建议还是要降血压,顺便查一下血脂 应该是高血压,心衰或者是老年性的心界变大,这个也没什么,如果有相关诸如高血压类的病症,可以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心脏为什么会变大? 时间:2010年03月03日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275523725.html, 心脏会因一些疾病的发生而变大,但心脏变大不是由于心肌细胞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而是因为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纤维化。纤维化的心肌细胞没有收缩能力,被动拉长,导致心腔变薄变大。 心脏变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长期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长期难以控制的快速心率、长期糖尿病、贫血、甲亢等。心脏扩大是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示着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的发生。 我的心脏为什么会变“胖” 2010-03-24 00:01:00 来源:全球医苑网编辑:刘红玮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docx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中医对心脑病的看法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 气不足则阴血不生。在生理上,阳气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更易受损;在治疗上,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 所以,治疗心脏病,必用兴阳之法,方可得心应手。清.陈 士锋说∶“人有真心痛者,法不在救,然用药得当,亦未尝不 可生也。” 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肾阳不足,就好比发电机所发 出的电力不足,就会导致水泵的转速降低,使水的压力不足, 也就是心脏搏动无力,出现间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达 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经就会“通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会 刺激心脏加快搏动,于是就会出现早搏、肾气不足、心跳无力。 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 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只知用物理 (包括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 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 恢复,心跳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 西医治疗心脏病的缺点而且,在心血管中植入支架,在物理学方面是合理的,但在生理学中却是极不合理的。因

为用金属制作的支架属于最硬的淤血,属于人体的异物。人 体具有排异性,淤血就是人体中较软的异物,有淤血部位会 有刺痛感,就是元气破淤的表现。针刺穴位可以治病的原理 就是利用了人体的排异性,当金属针刺入人体后,就会调动 经气甚至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拔出以后,汇聚来 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从而达到调理虚实 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在血管中植入金属支架也必然会造成 激发元气的结果,由于心脏病的病因就是元气虚弱,所以, 对元气极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植入支架是非常不适宜 的,非但不能治愈此类心脏病,反而会使心脏病患者的元气 快速耗散,从而导致患者加速死亡。 目前心脏病的治疗方向另外,现在西医治疗心脏病 的方法主要在于扩张或疏通血管,以达到使血管通畅的目的。 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就始终局限于此。即使研究治疗心脏 病的草药,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血液稀释和防止血液凝固等 方面大做文章,却始终在恢复人体免疫力(真阳元气) 方面不得要领。比如∶西医往往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进 行治疗,而且技术也很成熟了,在美国,每年做心脏搭桥手术 的患者多达 35-40 万人之多;另外,中国医学界近些年通过 研究发现了银杏叶具有防止血管栓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银杏叶片用来治疗心脏病。在传统中医看来,这显然是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