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3、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表号:卫健统62-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8]50号

有效期至:2021年04月

填表人:职称:填表日期:年月日医院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县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市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省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

最新版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表卡项目数-2018版

围产儿数季报表 20 年 季 备注: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2.本表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但纸质报表只报送至省 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报表,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报表。 表 号:卫计统61-2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表 号:卫计统61-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医院编码□□□□□□□□□□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 缺陷的患儿。 2.本卡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区县级监测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登记卡,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登记卡,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登记卡,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登记卡。 出生缺陷 医院监测

出生缺陷防控管理制度与措施

出生缺陷防控管理制度 一、落实信息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者兼职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信息员,负责本机构的出生缺陷信息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与管理工作。按要求参加相关知识培训,熟悉内容,至少一年2次。负责辖区出生缺陷防控信息收集、录入、审核与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出生缺陷信息人员的培训。 二、规范信息管理流程,认真组织实施。 (一)原始登记。按开展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建立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及筛查高风险对象和阳性患儿的随访及干预情况登记。建立产科门诊服务、保健手册发放以及叶酸增补发放登记,规范使用《山东省院分娩登记》,全面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建立相关筛查登记。开展孕前优生单位应建立优生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高风险评估及咨询、转诊、妊娠结局随访、临床检验、超声检查等基础登记。 (二)实时录入。辖区和机构内活产数、产妇数、死胎死产数、孕产妇产前筛查人数、产筛高风险人数、产前诊断人数、诊断阳性人数等相关信息数据实时录入《山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管理系统》;辖区内叶酸应服用人数、叶酸服用人数、叶酸服用依从人数、增补叶酸知识调查人数和知晓人数等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信息数据实时录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家庭档案、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出生缺陷等相关信息资料录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三)信息报送。1、统计汇总乡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孕产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孕前和孕早期叶酸增补季报。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完成相关统计报表的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 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报表实行月报制。每个月完成月统计报表的纸质报表。 (四)信息审核。出生缺陷防控的信息直报工作应该执行逐级业务审核和行政审核制度。单位报表要实行双签名审核;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出生缺陷防控直报信息数据。 三、落实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数据泄漏。对信息使用的电脑要设开机和屏保密码,对出生缺陷防控信息系统内数据要严格保密,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信息系统中的任何信息,不得调用或拷贝信息数据另作他用,日常分析的数据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利用网络传播。 四、加强质控管理,确保数据质量。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逐级做好信息质控管理。每季度一次质控,及时查漏补缺。定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市、自治区)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 □□□□□□□□□□ 产 妇 情 况 住院号 姓名 民族 实足年龄 岁 通讯地址及邮编 孕次 产次 常住址□ 1.城镇 2.乡村 家庭年人均收入(元) □ 1.<1000 2.1000~ 3.2000~ 4.4000~ 5.8000及以上 文化程度 □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中专 5.大专及以上 缺 陷 儿 情 况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胎龄 周 体重 克 胎数 1.单胎 2.双胎 3.多胎 □ 若双胎或多胎,请圈 1.同卵 2.异卵 □ 性别 □ 1.男 2.女 3.不明 转归 □ 1.活产 2.死胎 3.死产 4.七天内死亡 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 □ 1.是 2.否 诊断依据 1.临床 2.超声 3.尸解 4.生化检查 (AFP 、HCG 、其他 ) 5.染色体 6.其他 □ 畸形确诊时间 1.产前(孕 周) 2.产后七天内 □ 出生缺陷诊断 01无脑畸形…………………………………………………□ 02脊柱裂……………………………………………………□ 03脑彭出……………………………………………………□ 04先天性脑积水……………………………………………□ 05腭裂………………………………………………………□ 06唇裂………………………………………………………□ 07唇裂合并腭裂……………………………………………□ 08小耳(包括无耳)………………………………………□ 09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 10食道闭锁或狭窄…………………………………………□ 11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 12尿道下裂…………………………………………………□ 13膀胱外翻…………………………………………………□ 14马蹄内翻足 左 右……………………………………□ 15多指(趾) 左 右…………………………………… □ 16并指(趾) 左 右…………………………………… □ 17肢体短缩[包括缺指(趾)、裂手(足)] 上肢 左 右 …………………………………………□ 下肢 左 右 …………………………………………□ 18先天性膈疝………………………………………………□ 19脐膨出……………………………………………………□ 20腹裂………………………………………………………□ 21联体双胎…………………………………………………□ 2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 23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24其他(写明病名或详细描述)…………………………□ 孕 早期情况 患 病 服 药 接触其他有害因素 发烧(>38℃) 病毒感染(类型: ) 糖尿病 其他: 磺胺类(名称: ) 抗生素(名称: ) 避孕药(名称: ) 镇静药(名称: ) 其他: 饮酒(剂量: ) 农药(名称: ) 射线(类型: ) 化学制剂(名称: ) 其他: 家庭史 产妇异常生育史:1.死胎 例 2.自然流产 例 3.缺陷儿 例 (缺陷名: 、 、 ) 家 庭 遗 传 史: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缺陷名 与缺陷儿亲缘关系 近 亲 婚 配 史:1.不是 2.是(关系 )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 表 号:卫统44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 有效期至:2012年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8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通用范本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为了解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干预工作,克拉玛依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XX年6月至9月在全市4个区进行,其中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的户籍人口中选择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出生的0 ——5岁所有儿童(包括出生后死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中的产前筛查和诊断

Chinese Practical Journal of Rural Doctor 2018 V ol.25 No.3·6· 分娩产妇的12.2%。2015 年底“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实施,2016年上半年,高龄孕产妇人数比例达到19.9%,目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妇女竟有60%以上为>35岁,而>40岁者更有一半以上。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人数将继续快速增长。 3 高龄孕妇自身特点 高龄孕妇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有一些社会地位、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但这些条件并不能降低随着生育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3.1 不孕症与流产率明显增高 卵巢因素是生育力决定因素,即卵泡数量的减少和卵子质量的下降。卵母细胞数目自胎儿期达到顶峰,育龄期原始卵泡以1 000个/月的速度快速减少,37岁以后明显加快,至更年期剩余原始卵泡数量已<1 000个。30岁妇女每个月经周期妊娠率为20%,38岁降至13.2%,而>42岁妇女妊娠率低至6.6%。卵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异常,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形成非整倍体胚胎,继而发生种植失败和自然流产。 卵巢以外生殖器官的老化及疾病是生育力下降的次要因素,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以及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都将明显增加。这些因素将导致生殖道解剖的异常及宫腔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胚胎着床,增加流产率以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2 妊娠合并慢性疾病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患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风险增加,妊娠后生理的改变如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胰岛素抵抗等,对孕前老化器官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导致器官超负荷运转,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这些与年龄相关的产科合并症即使在孕前检查证实健康孕妇中仍然高发且凶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孕产妇死亡率在年龄>35岁以后明显增加,而>40岁孕产妇风险更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胎盘早剥和手术产并发症。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2016年上半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30.6%,大部分原因将归咎于高龄再生育所带来的产科并发症。3.3 瘢痕子宫再生育的困境 独生子女政策后近二十年,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居世界首位。前次剖宫产造成的子宫瘢痕可能导致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首次剖宫产出现术后粘连、损伤盆腹腔脏器、切口憩室甚至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其病情极其凶险,危及产妇生命。 3.4 围产儿结局不良 卵子质量下降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形成非整倍体胚胎,除发生自然流产外,存活胚胎发生出生缺陷,如21-三体综合征在35岁妇女中上升到1/350,在49岁女性中发生率高达1/25。由于子宫胎盘血管硬化、胎盘功能的下降以及因各种并发症被迫提早结束分娩导致医源性早产,围产期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收稿日期:2017-12-12)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中的产前筛 查和诊断 张莉 (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沈阳 110014) 【摘要】 文章对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中的产前筛查和 诊断进行介绍。 【关键词】 出生缺陷;预防;筛查;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185(2018)03-0006-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8.03.004 所谓出生缺陷是指胚胎不按正常口令执行发育,从而导致其结构、功能、代谢、精神、智力、行为、遗传等方面出现异常。这些异常有的出生时即可发现,有的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但不论哪种出生缺陷,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尤其在2015年,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面对“孕妇年龄偏大、身体机能下降、妇科疾病增加”的情况,出生缺陷风险更是增加。 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 H 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那么何为“三级预防”呢?简单地说:孕前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保健措施是一级预防;妊娠期间所采取的一系

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

XX医院 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 一、目的 获得我院出生缺陷的准确、可靠的资料,动态观察出生缺陷发生的消长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以因素,提高我院的产前诊断水平,为病因研究和干谒计划提供线索。 二、适用范围 对院内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控制。 三、具体方案 1、监测对象范围和时限 (1)监测对象:在我院分娩的怀孕开始到产后7天的所有出生缺陷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和计划生育引产)。 (2)监测时限:当年1月-12月。 2、监测内容和指标 (1)监测内容:我院分娩的围产儿的有关资料(包括围产儿死亡情况);24类出生缺陷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 临床畸胎学资料;出生缺陷的可以危险因素。 (2)监测指标:24类出生缺陷的畸形率;24类出生缺陷的性别、母龄别和城乡畸形率;产前检出率等;诊断依据; 缺陷儿的转归等。 3、畸形的诊断和早期矫治 由医务科组织产科、新生儿科、妇科、儿科、病理科、功能科

及围保室、质控科、统计室的相关人员组成院出生缺陷监测小组,按照《24类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对每一例畸形儿进行确诊,以保证监测质量,避免误诊、漏诊。并对可以矫治的畸形进行早期矫治。 4、资料的收集及运作程序 (1)产房出生时发现→做好原始登记(注明院内外产检次数),死胎建议尸检→报告护士长(每日的交班中汇报), 护士长核查→报告产科监测负责人登记填卡→特殊情况 报告科主任,24小时内进行科内和科间会诊,以明确诊 断。 (2)新生儿科发现→报告新生儿科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并做好原始登记、填卡→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审核出生缺 陷患儿登记卡(详细询问病史),在每月出生缺陷讨论会 上,与各科沟通,进一步明确诊断,查漏、补漏。 (3)妇科发现→报告妇科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并做好原始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审核出生缺陷患儿登记卡 (详细询问病史),在每月出生缺陷讨论会上,与各科沟 通,进一步明确诊断,查漏、补漏,最后将结果报给产 科监测负责人。 (4)产前发现(包括产前诊断中心、B超检查发现)先做好登记→报产科主管医生→报产科监测负责人追踪、登记, 可与儿科联系出生后的纠正治疗→出生后的反馈,有缺

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表号:卫统44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 有效期至:2012年 人:职称:填表日期:年月日 医院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 省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 2.本表为季报,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 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15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总人口数、1~4岁 儿童数为年报。报送方式为网络报告。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填写说明 1.常住地:产妇常住县辖乡者属“乡村”;其余属“城镇”(包括市辖区、街道、市辖镇、县辖镇)。 2.出生日期:请按阳历填写。“年”填写四位数;“月”、“日”填写两位数,当只有一位数时,数字前用“0”补充,如1995年1月1日出生,则填成1995年01月01日。 3.胎龄:指妊娠整周数。如39周+6天,填为39周。 4.转归:指出生缺陷患儿的生存或死亡状况。分娩未发作前死于宫内者为“死胎”;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者为“死产”;出生时为活产,而于七天内死亡者计为“七天内死亡”;“安乐死”计为“活产”。 5.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特指因产前确诊为出生缺陷而进行的治疗性引产;若产前未确诊出生缺陷,因其他原因进行的治疗性引产,该项目应填“否”。 6.诊断依据:指依据何种手段确诊为缺陷。如同时有两种以上诊断依据,请分别在各自的代码上画圈。 7.出生缺陷诊断:请严格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确诊。请在相应出生缺陷名称前的代码上画圈;凡有左右之分的畸形,请在左和/或右上画圈;如同一缺陷儿有多种缺陷,则在每种缺陷的代码上均画圈,肢体短缩畸形还应在上肢和/或下肢上画圈。此外,如果有未列出的缺陷,请写出病名或详细描述其特征。 8.孕早期情况:孕早期指妊娠的前3个月。如孕早期有患病、服药、接触农药及其他有害因素,则请在列出的病名、药名、农药及其他有害因素上画圈,并请在括号内写出具体名称。如有未列出的因素,则请在“其他”栏注明。服药情况中特别要注意市面上的新药。

浅谈围产期出生缺陷现状及三级预防措施

浅谈围产期出生缺陷现状及三级预防措施 摘要】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导致早期 流产、死胎、围产期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造 成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 生问题,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进行干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出生缺陷发生现状三级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80-01 我国建立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监测期为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重点监 测围产儿中23类常见的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少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全国 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 的109.79/万上升到2011年的153.23/万。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 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已成 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降低出 生缺陷的发生。 1.定义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 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 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 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2.我国出生缺陷现状 2.1围产期常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顺位 根据我国《中国2012年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数据表明,2000—2011年期间,先天性心脏、多指(趾)、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5类疾 病是我国围产儿前5位高发畸形。2012年这5类畸形占所有出生缺陷病例的 79.08%。 2.2诊断能力提高,检出率上升,致残致死率下降 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部分对干预措施敏感的致死和严重致残 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同时,由于医疗机构对内脏畸形等出生缺陷的诊断能 力逐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等部分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发现率上升。全国围产期神 经管缺陷发生率由1987年的第1位(27.4/万)下降到2011年的第8位,为 4.50/万;2000-2011年期间,下降幅度达62.4%;其中,农村下降幅度达到72.8%,城市下降幅度达64.5%。2011年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2000年的3.56倍, 城市为4.41倍,农村为2.97倍。 3.三级预防措施 3.1一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保健、遗传咨询、计划生育、最佳生育年龄选择、增补叶酸、孕早期保健(包 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此级预防中要加强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服务。目前全国婚 前医学检查率已由2005年的2.9%上升到2011年的41.0%,其中福建、广西、宁夏等地的婚检率已达到90%以上。

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为了解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态,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干预工作,克拉玛依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态进行调查,现报告以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8年6月至9月在全市4个区进行,其中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的户籍人口当选择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出生的0 ~ 5岁所有儿童(包括出生后死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依照卫生部妇幼司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手册》制定调查方案和进行出生缺陷分类诊断。全市5年期间常住儿童出生数为9 300名,每一个辖区单位和社区计划生养专干为筛查员,实际筛查儿童数8 992名,筛查率95.9%(8 992/9 300)。筛查出的157名出生缺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出生缺陷儿生母、生父、缺陷儿情况,家庭史等方面的内容。为避免遗漏,将调查资料与辖区内医院出生缺陷和儿童死亡病历进行复核,获得完全资料。 3.质量控制:调查员为计划生养技术指导所医师。经过同一培训和摹拟调查,把握调查方法后2人1组进户调查,调查表经严格审核确认。 4.统计学处理:资料使用Epi?Dal建库,SPSS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多种出生缺陷疾病患儿,分别按不同病种统计例数。 结果 1.出生缺陷散布情况: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9 ‰(157/9 300);乌尔禾区未检出生缺陷儿,克拉玛依区的出生缺陷检出率高于其它3个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P<0.001)表1 克拉玛依市4个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出生缺陷病种排序及构成:本市本次调查出生缺陷病种为40种,回为11类进行统计。按发生例数的多少,前4位顺次排列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缺陷、肢体缺陷、唇腭裂。分别占缺陷总数的18.75 %、17.04 %、1 3.64 %、12.50 %,见表2。表2 出生缺陷种类及构成 讨论 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 ‰,1967年根据医院出生记录统计,畸形儿发生率为12.6 ‰[1]。1993~1998年,全球27种出生缺陷合计发生率为12.7 ‰[2]。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中国由卫生部组织华西医科大学负责29个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07 ‰,如监测延续到3~4岁时,可能发现的出生缺陷比出生时高出4倍,达40 ‰~50 ‰,以此推算,每一年有高达上百万的出生缺陷患儿出生[3,4]。1998年中国以医院为基础监测的9. 56 ‰[5],2004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84 ‰[6]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和人口学领域关注的题目。此次调查结果

(完整版)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一、背景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30~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超过90万,约占年出生人口的5.6%。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水平通常采用出生缺陷监测。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从1986年起,一直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初步摸清了全国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但由于各地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2003年,天津市城区、辽宁省北宁市、福建省建瓯市、河南省巩义市、湖北省罗田县,实施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项目。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国际项目亦在32个区县建立了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6年,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决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全国30个省(区、市)选择64个区县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2012年,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监测表卡和报告流程,形成了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 1. 逐步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监测地区实际状况的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 2. 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3. 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4. 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测点的确定 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中,按以下原则选取部分区县。 1. 城市以区为单位,农村以县为单位,原则上每省(区、市)城市和农村各选1个;监测区县总人口一般应在40~50万之间。 2. 监测区县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和支持监测工作,有配套经费及组织和人员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其他部门、机构积极性高,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机制。 3.监测区县妇幼保健网络完善、运作正常,儿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

出生缺陷预防试题

出生缺陷预防试题 一:单选题 1.出生缺陷是出生时即存在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以下是出生缺陷的是:a A.身体某些部位或器官,如头颅、眼睛、心脏等结构或功能与正常的孩子不一样 B.发生新生儿黄疸和肺炎 C.背部及臀部有胎记 2.出生缺陷的产生与__c_______和环境因素有关,或者由于两者相互作用而发生。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物质及营养因素等。 A.夫妇文化程度 B.孩子出生后体质 C.遗传因素 3.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和指导___c______的夫妇,选择最佳生育年龄、 接受遗传咨询、均衡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A.孕中期和晚期 B.产褥期 C.孕前和孕早期 4.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孕妇在___b______接受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识 别胎儿是否存在出生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A.孕前 B.孕期 C.产后 5.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对_____c____给予治疗和康复训练,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 活质量。 A.孕妇 B.胎儿 C.出生缺陷儿 6.下面那项不属于婚前医学检查范围:d A.严重遗传病 B.指定传染病 C.有关精神病 D.心理健康问题 7.无脑畸形和脊柱裂是常见的神经管畸形。发生神经管畸形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b____。 A.孕妇经常接触农药 B.孕妇体内缺少“叶酸” C.妇女在怀孕时受到惊吓 8.神经管畸形的主要产前检测方法:a A. B超检测 B. X线检测 C. CT检测 9.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地区,妇女在计划怀孕时,要在怀孕前3个月到怀孕后3个月补充小 剂量__b_______,可以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 A.碘剂

出生缺陷

中国出生人口生理缺陷 出生缺陷概念 出生缺陷也叫先天异常,先天畸形。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婴儿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以及聋哑、致盲等异常。二是指婴儿出生后表现为肉眼可看见,或者辅助技术诊断的器质性、功能性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青光眼等。但不包括出生时损伤造成的异常。 出生缺陷现状 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婴儿的死亡,人类寿命的损失,并可导致大量的儿童患病和长期残疾,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引为重视的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低收入国家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其中,除20%—30%患儿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外,30%—40%患儿在出生后死亡,约40%将成为终生残疾。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0万家庭被卷入终生痛苦的漩涡中。[1] 根据我国出生缺陷监测和残疾儿调查结果,目前累计有近3000万个家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近1/10。 我国每年出生缺陷患儿的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元,维持最基本生活费用高达数百亿元,给国家造成的间接费用约数千亿元。 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有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有些还不为人类所认识,但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的共同作用。 我国是全球神经管畸形高发国家,每年有8万至10万患儿出生,最常见的就是脊柱裂儿和无脑儿,原因是母体叶酸缺乏。中国育龄妇女体内叶酸缺乏较普遍,每3个育龄妇女就有一人缺乏叶酸。 一项调查显示,山西吕梁贫困地区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为19.9%。,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0倍。在山西等北方地区,冬季只有贮存的土豆和大白菜,少有绿色蔬菜。而且烹调方式多为熬和煮,或者剁碎挤水做馅儿,大白菜的叶酸为此损失50%一90%。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疾病,每年新增患儿15万—20万。家族遗传史、孕妇患有糖尿病、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或放射性物质、孕妇病毒感染、近亲婚配等都是先心病的诱发因素。 农村和贫困地区是产生出生缺陷的重灾区,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还不能有效地覆盖这些地区,如何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是严峻的挑战。 2010年4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为18个省区100个县的计划怀孕农村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干预情况研究,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出生缺陷儿的生存情况,评价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有效性,建立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追踪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深圳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深圳市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二、报告对象 凡在深圳市引产(无论孕周大小)或出生(0-1 岁)的缺陷儿均需报告。 三、报告内容 在深圳分娩的0-1 岁婴儿以及引产胎儿在出生时存在的体表、内脏结构异常以及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主要报告属于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中先天异常的Q编码以及胎儿畸形的0编码的疾病,畸形报告标准参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疑难和微小畸形报告指南》。同时报告出生缺陷的结局以及可疑危险因素。 四、报告机构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五、报告管理

(一)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制定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负责维护妇幼信息系统,开展质量控制和资料统计分析,收集国内外出生缺陷信息资料,定期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出生缺陷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报告。 (二)各区(新区)妇幼保健机构根据深圳市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工作方案,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核查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出生缺陷, 进行资料分析、质量控制和上报工作。 (三)首次诊断出生缺陷的各级医疗机构为出生缺陷报告责任单位, 经治医生填报《深圳市出生缺陷儿报告卡》(附件1), 按照ICD10 编码的诊断进行上报。无法确诊的,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及时组织会诊及讨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和上报工作,建立首诊报告、登记、核对、自查制度,并按规定及时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四)对于存在器官、结构异常的出生缺陷儿,应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缺陷部位进行拍摄。拍摄时尽量暴露缺陷部位,缺陷旁边应放置米尺,并注明诊断、住院号、出生日期、来源医院、产母姓名等。 (五)对产前诊断的病例应在出生后予以确诊上报。 六、报告方式 各医疗机构对深圳出生经确诊的缺陷儿(包括治疗性引产的出生缺陷病例),有妇幼信息系统的应及时录入妇幼信息系统,无妇幼信息系统的应及时填报《深圳市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并于每月5 日前上

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 我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一、婚前检查 二、产前检查;免费筛查21-三体、唐筛、18-三体 三、新生儿疾病筛查 何为新生儿疾病筛查 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行专项检查,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目前我院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 在众多的新生儿疾病出生缺陷中,简称先天性甲减和苯丙酮尿症是引起儿童智能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20000名新生儿中每年至少新增添PKU1700例,先天性甲减5000余例,患者按40年生存期计算,在社会上人数达46万之多,如能对这些患儿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智能障碍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苯丙酮尿症 PKU是一个可以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改变预后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时大多表现正常,新生儿期无明显特殊的临床症状,未经治疗的患儿3-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发色由黑变黄,皮肤白,全身和尿液有特殊的鼠臭味,常伴有湿疹。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年长儿约60%有严重的智能障碍;2/3患儿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 在PKU典型症状出现后,诊断并不困难,但已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故强调症状前诊断---新生儿期的早期诊断。 3、预后 出生后一个月内接受治疗者多数可以不出现智力损害,治疗越晚,对脑的损伤越明显,因此患儿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是儿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病之一,又称“呆小病”,因先天性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分泌减少、导致患儿生长障碍、智能落后。 发病率为:1:3009 2、临床表现 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落后,智能低下和基础代谢率降低。 临床特点 A.特殊面容:头大、颈短、面部臃肿、眼睑浮肿、眼距宽、鼻梁宽平、唇厚舌大、舌外伸,毛发稀疏,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B、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关于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调查报告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为了解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干预工作,克拉玛依市人口计生委对本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XX年6月至9月在全市4个区进行,其中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的户籍人口中选择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出生的0 -- 5岁所有儿童(包括出生后死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妇幼司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手册》制订调查方案和进行出生缺陷分类诊断。全市5年期间常住儿童出生数为9 300名,每个辖区单位和社区计划生育专干为筛查员,实际筛查儿童数8 992名,筛查率95.9%(8 992/9 300)。筛查出的157名出生缺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出生缺陷儿生母、生父、缺陷儿情况,家庭史等方面的内容。为防止遗漏,将调查资料与辖区内医院出生缺陷和儿童死亡病历进行复核,获取完整资料。 3.质量控制:调查员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医师。经过统一培训和模拟调查,掌握调查方法后2人1组入户调查,调查表经严格审核确认。

4.统计学处理:资料使用epi瞕al建库,spss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多种出生缺陷疾病患儿,分别按不同病种统计例数。 调查结果 1.出生缺陷分布情况: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9 ‰(157/9 300);乌尔禾区未检出生缺陷儿,克拉玛依区的出生缺陷检出率高于其它3个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06,p<0.001)表1 克拉玛依市4个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出生缺陷病种排序及构成:本市本次调查出生缺陷病种为40种,归为11类进行统计。按发生例数的多少,前4位依次排列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缺陷、肢体缺陷、唇腭裂。分别占缺陷总数的18.75 %、17.04 %、1 3.64 %、12.50 %。 讨论总结 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 ‰,1967年根据医院出生记录统计,畸形儿发生率为12.6 ‰。1993--1998年,全世界27种出生缺陷合计发生率为12.7 ‰。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中国由卫生部组织华西医科大学负责29个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07 ‰,如监测持续到3--4岁时,可能发现的出生缺陷比出生时高出4倍,达40 ‰--50 ‰,以此推算,每年有高达上百万的出生缺陷患儿出生。

新生儿育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有哪些

常见的出生缺陷有哪些 【导读】出生缺陷其实就是指宝宝生下来就带有某些缺陷,而且出生缺陷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带有出生缺陷的宝宝,很多家长都会很惋惜,然后会希望通过后天的治疗,改变这样的存在。但是也有些家长面对宝宝出生缺陷的时候,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措施。那么,常见的出生缺陷有哪些呢? 常见的出生缺陷有哪些 出生缺陷指的并不是某一种情况,而是一种泛指,因为出生缺陷的种类比较多,而在大家的认知中可能都不全面。那么,常见的出生缺陷有哪些呢? 1、兔唇 兔唇是比较通俗的叫法,学名其实叫唇裂/腭裂,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兔唇的主要表现就是新生儿的嘴唇会出现异常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听觉和发音,对婴儿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外表的影响。 2、唐氏儿 唐氏儿其实就是21一三体综合征。婴儿如果是唐氏儿的话,会出现愚钝、痴呆的情况,而且会影响婴儿的面部表情。唐氏儿是可以通过检查排除的,所以孕妇疫情要做好各项预期检查。 3、先天性心脏病 主要是指婴儿的心脏发育不完全,可能是四联症也有可能是室间

隔缺损,总是就是心脏发育畸形,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 4、地中海贫 地中海贫主要是因为溶血性造成的出生缺陷,婴儿如何换地中海贫,跟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贫血。 除了上面4中出生缺陷外,还有碘缺乏症、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神经管缺陷都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出生缺陷会给家庭和婴儿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及产检,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生缺陷。 什么是出生缺陷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出生缺陷,也知道某些常见的出生缺陷,或者是出生缺陷会造成的影响,但是关于出生缺陷的具体原因或者说解释,相信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出生缺陷呢? 正常情况下出生的婴儿都是健康的,但是如果出现某些异常情况,造成新出生的婴儿有明显的不健康症状,可以是外表的表现,也可以是神经的管的缺陷,而且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异常的,这就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有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治疗进行改善,但是有的却是不能逆转的,会直接影响婴儿的健康生长,导致终生残疾的。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如果有婴儿患有出生缺陷,对家庭来说不仅会造成重额的经济压力,面对精神痛苦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婴儿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出生缺陷与什么有关 婴儿患出生缺陷的,对家长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这些少部分家

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及预防

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及预防 叶酸片的规范服用 一、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及预防 1、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在母亲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而非分娩损伤所指的个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缺陷、先天性残疾(盲、聋、哑)、免疫性疾病、智力底下等。 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有:神经管畸形(包括脊柱裂、无脑儿及脑膨出),唇腭裂,先天心脏病,尿道下裂等。在我国每年发生出生缺陷高达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是国家计生委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三大工程之一。神经管畸形是出生缺陷中最严重的一种,世界每年大约有30-40万发生,我国是高发国,每年有8万-10万,平均每6分钟发生一例,居世界首位。神经管畸形是我国死胎、死产、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出生缺陷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遗传、环境,特别是孕妇营养情况紧密相关,营养因素可以影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可以对抗环境污染。妇女怀孕早期体内叶酸缺乏是发生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原因。 影响致畸的化学性致畸因子:

(1)、致畸性化学物质:工业“三废”、农药、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中,含有一些致畸作用的化学物质。 (2)、酒精:孕期过度饮酒可引发多种先天畸形,成为胎儿酒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胎儿出生前、出生后的生长迟缓、智力障碍、小头畸形、小眼、短眼裂、眼距窄、面中畸形、唇裂、腭裂、心脏和四肢继续、外生殖器异常等、其致畸程度与接触酒精的剂量及胎龄有关。 (3)、吸烟:孕妇无论是被动吸烟还是主动吸烟对胎儿都有很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也可以直接引起胎盘血管收缩,胎儿缺血、缺氧,致使发育迟缓、体重低,易早产;另外。吸烟所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或影响后代的智力发育,新生儿隐睾与母亲孕期吸烟也有关;此外,男性吸烟还可能造成精子质量下降、量少、畸形率高、活动力低,这些对受精和受精卵都有影响。 3、出生缺陷可以预防吗? 可以。国家卫生部推出了“妇女前后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预防的科研成果。国家计生委把预防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列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首要项目。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提出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概念,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并进行可能的治疗。 一级预防~消除病因,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一级预防的主体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