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完整版)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完整版)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石钟山记》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

,,。李渤认为,,,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是,。

,。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4.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是什么,,

;,,;

,。

5.作者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什么,,

,,。

6.作者调转小舟,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什么,

,,,,,。

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8.接下来讲的三方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答案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4.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6.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登泰山记》情景默写及答案

《石钟山记》和《登泰山记》情景默写及答案 《石钟山记》 1、《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怀疑郦道元说法的理由:, 更何况是大石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怀疑李渤说法的理由:,。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发现“噌吰如钟鼓不绝”声音的由来是:,,,。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发现“窾坎镗鞳之声”的由来是: ,。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5、《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实地探访石钟山命名的经历,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用反问语气说出 ,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登泰山记》 1、《登泰山记》一文中,交代古长城的位置的两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由泰山南麓开始攀登,行至一半,, ,于是登到了泰山之巅。 越中岭,复循西谷 3、《登泰山记》一文中,,是古人所说的天门,, ,极难行走。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4、《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登上泰山之巅欣赏到宏阔、美丽的雪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登上泰山之巅,在落日余晖中俯瞰泰安城的所见的美景:,。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6、《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与友人于五鼓便等待日出,此时, ,不一会儿就依稀看见了的山,不久就看见了日出前天边云彩的异变,。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7、《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见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 ,。而此时回望日观以西山峰,在日光的照映下,,异彩纷呈。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完整版)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石钟山记》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 ,,。李渤认为,,,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是,。 ,。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4.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是什么,, ;,,; ,。 5.作者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什么,, ,,。 6.作者调转小舟,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什么, ,,,,,。 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8.接下来讲的三方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答案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4.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6.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高中语文必考重点名句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

高中语文必考重点名句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 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 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样的意思, 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 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 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的友 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

杯邀明月”,无论是句式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15.王国维《采桑子》写道:“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处。 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两句与此表达意思极为相近。 20.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传达给远方之人。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李白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之境”。 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 败鳞残甲满天飞。” 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 来。 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 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 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

10《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3.自 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 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 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4、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寓意/主旨】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写作特点】

整理石钟山记情景默写_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石钟山记情景默写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1.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逸.豫(yí)溺.爱(nì)拜谒.(jè)省.视(xǐng) B.度.曲(dù)提挈.(qiè)臆.断(yì)谥.号(shì) C.澎湃.(pài)铿.然(kēng)仆碑 ..(pū)庐冢.(zhōng)D.瑰.怪(guī)誊.写(yù)懈怠.(dài)谬.误(miù)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六国互丧.(交互)盖.失强援(大概) B.思厥先.祖父(敬称已去世的尊长)暴秦之欲无厌.(讨厌) C.强弱胜负已判.(确定,判定)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如果)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A B ○2此余之所得.也○2独其为文.犹可识 1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 D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独.伶人也哉(仅仅)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C.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不)D.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泛指一般官吏)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之理 ..○3存亡 ..百倍○2思厥先祖父 ○4可谓智力 ..不赂而胜之之势 ..孤危○5而犹有可以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理固宜然 ..○7至于颠覆 A.○3○4○6 B.○1○7 C.○2○3○5 D.○3○7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 B 则山下皆为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 .. ..其有无,可乎 D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8.下列加点的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完整版)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早读材料

情景式默写(高中部分和初中部分) 一、高中部分 一、荀子《劝学》 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要善于利用外物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6、《劝学》一文中用“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 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积土 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8、《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蟹六跪而 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9、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的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 1、《庄子·逍遥游》中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两句表现了宋荣子不受外界褒贬的影响。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达到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 3、庄周在《逍遥游》中谈及“小年不及大年”时,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来说明“此小年也” 。 4、当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5、《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6、《逍遥游》以奇特想象展现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壮观图景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7、《逍遥游》中指出了大鹏高飞依然有所凭借的两句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韩愈《师说》 1、韩愈在《师说》中打破了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的关系的两句是“是故弟

师说、劝学、过秦论、石钟山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字词 1.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授”,传授,讲授。) 2)或不焉(冋“否”)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 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古: 小的方面。今:学校。 3)今之众人古: 般人。今:表示很多人。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吾从而师之古: 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6)句读之不知古: 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今:看着文字发出声 音。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 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 无论。今:没有,否定副词。 3?词类活用 1)n. T意动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2) a. T n.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n. T v.: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4) a. T v.:惑而不从师(形容作动,遇到疑难问题) 5)使动: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使……学习) 4.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 a n,名词,解释六经的著作) 3)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形容作动,遇到疑难问题) 5. 重点实词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2)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难道) 3)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还) 4)士大夫之族.(类)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6)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6. 虚词 1. 而 1)连词,表承接 人非生而.知之者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 2)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小学而.大遗 3)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4)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2. 于 1)介词,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词,向:而耻学于.师 3)介词,对于:于.其身也 4)介词,从:其皆出于.此乎 5)介词,表被动,被:不拘于.时 3.也 1)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其可怪也欤 4.乎 1)介词,相当于“于”,在;表比较: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语气助词,表反问,吗: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语气助词,表揣测,吧:其皆出于此乎 . 4)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江苏适用】2021届新高考过渡期语文理解性默写专题复习(乱序挖空练习版)

2021届新高考过渡期语文一轮专题·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 (乱序版·江苏地区适用) 2020年9月修订[一轮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 的句子是:,? 2.[2020·全国II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 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 一组排比句从反面来论证了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5.[2019·全国III卷]《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 评价是:,。 6.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 象;“”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7.[2020·新高考全国II卷(海南卷)]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 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表现出王安石坚持改革,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9.《赤壁赋》中,面对自然风物,苏轼以“,” 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共享的随缘自适的襟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0.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11.[2020·新高考全国I卷(山东卷)]《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 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12.《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以左丘无明、孙子为例,说古代圣贤著书的目的 是:,。

石钟山记默写翻译原创

石钟山记默写翻译原创 落实学案(三)2020.3.10 ●学习自测: 一、课内预习: (一)默写: 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3、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4、苏轼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石;听到的是山上鹘鸟因听到人的声音,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谷中鹳鹤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 5、文中直接具体地提到了石钟山名为石“钟”山的话语,即苏轼笑着对他的儿子苏迈所说的:______________,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_______________,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 (二)翻译: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 1.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一)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明确: (1)纠正读音: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 (2)提醒学生下列句子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文坛最具盛 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①《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6. 《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 8.《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 , 11.苏轼一直有“夜游”情结,《石钟山记》直接交代他夜游情形(时间、地点、方式)的句 12.《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得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

13.《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在两山之间他发现一块大石,交代石头位置的一句 14.《石钟山记》中,苏轼非常欣喜自己的发现,他引用典故向苏迈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 15.《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 17.《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下全是石穴罅,当水波动荡是发出的声 22.《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 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_。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 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6. 《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8.《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 11.苏轼一直有“夜游”情结,《石钟山记》直接交代他夜游情形(时间、地点、方式)的句 12.《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得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

石钟山记情景默写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情境默写】 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 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钟山记字词整理

~____<石钟山记>字词整理 一、通假字: 南声函胡(通“含糊”,重浊模糊)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通“叩”,敲击) 二、古今异义: 空中而多窍(中间是空的) 自以为得其实(那事情的真相)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船夫) 三、一词多义: 1、鼓:微风鼓浪(振动) 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声) 2、绝: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 噌吰如钟鼓不绝(断绝) 3、而:扣而聆之(表承接)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 4、搏: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原义抓、扑,引申为捕捉) 5、然:然是说也(然而) 石之铿然有声音(……的样子) 6、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7、焉:崆崆焉(助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之”即“到那里面”) 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呢,啊,呀。) 8、莫:至莫夜月明(同“暮”,晚上) 故莫能知(没有谁。否定代词) 9、得:得双石于潭上(找到。动词)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10、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1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12、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之),因此,借此机会) 因笑谓迈曰(于是) 13、至: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直到) 送之至湖口(到) 14、其:择其一二扣之(其中) 不知其浅深(它的) 16、而: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精编版及答案)

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 4、《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有三个:,,;,; 。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8、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有,,; ,,;,。 9、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 10、作者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

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 外,还在于“”,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 有严谨的态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 4.《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 像大钟一般。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 8

石钟山记情景默写

石钟山记情景默写 【情境默写】 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钟山记苏轼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

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早读材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情景式默写(高中部分和初中部分) 一、高中部分 一、荀子《劝学》 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要善于利用外物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劝学》一文中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 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ft,风雨兴焉”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8、《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9、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 1、《庄子·逍遥游》中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两句表现了宋荣子不 受外界褒贬的影响。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达到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若夫)乘天 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庄周在《逍遥游》中谈及“小年不及大年”时,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来说明“此小年也”。 4、当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5、《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6、《逍遥游》以奇特想象展现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壮观图景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 7、《逍遥游》中指出了大鹏高飞依然有所凭借的两句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韩愈《师说》 1、韩愈在《师说》中打破了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的关系的两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韩愈在《师说》中,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标准。 3、韩愈在《师说》中表白自己只要能学到道理,就不考虑对方年龄大小的名句是“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高一新课标理解性默写期末复习教师版

《离骚》理解性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3、我们可以从《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比喻自己操行高洁,博采众善)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5、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6、《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8、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9、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静女》《无衣》理解性默写

高考情景式默写训练

高考古诗文情景式默写训练(一) 1.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史记·冯唐传》典故“?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 2. 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 3. 荷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李白《论诗》“_______________,天然去雕饰”;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小池》“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4. 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诗词常表现“愁”情,如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 联想是作诗常用之法,“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地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史论贵立论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8. 古人重劝学从师。荀况《劝学》“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师说》“是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近;《劝学》强调学贵有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则提出“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的择师标准。 高考古诗文情景式默写训练(二) 1. 韩非在《喻老》中说“千里之堤,___________”,刘备给儿子阿斗的遗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_______________”,同这种思想相沟通的还有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 古诗文中不乏以“水”喻阐发事理或寄寓情思的佳句。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__________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李清照《一剪梅》 “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____________,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表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尤为可贵的是,苏轼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便是在被贬中,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写那样,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题咏自勉的题材。 5. 古人善描摹音乐,如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摹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状洞箫声“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皆借通感引起想像。 6. 爱情是诗歌吟咏的永恒话题,如《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 7. 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