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常见根部病害症状

1、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

细菌性根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如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

圆斑根腐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门小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3、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一、根部病害概念及症状识别

根部病害是指发生在根部及其从根部侵染的植物病害。

1.根部病害的特点

(1)早期诊断难:根部病变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叶片变黄、变小、发叶迟缓、提早落叶等,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2)病原鉴定有一定难度,病原大部分为土壤习居菌。

(3)大部分是土传病害或种子、苗木病害。

(4)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受土壤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5)防治的难度大。

2.根部病害的症状

根据病害发生部位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

(1)地下部分

根部及根颈部皮层腐烂、皮层与木质部间常出现片状、羽状、或根状的白色、或褐色的菌丝、菌索及菌核,如根腐病、猝倒病、茎腐病、白绢病、紫纹羽病等;根部和根茎部出现瘤状突起,如根结线虫病、根癌病。根部及根颈部皮层腐烂、形成瘿瘤或在干基部腐朽处生出大型子实体。紫纹羽病的根表菌索和菌丝

(2)地上部分

病原从根部侵入,在维管束繁殖引起植株枯萎。通常表现为叶片色淡,放叶延迟,叶形变小;植株矮化,容易发生枯萎现象,最后全株枯死。整个发病过程往往是渐进的,从初现症状至枯死随树龄而异,幼苗只需几天时间,幼树在一个生长季节便造成枯萎,大树可延续数年之久。如:合欢枯萎,黄栌黄萎病,柳树、榆树、桉树、松树等枯萎病,青枯病等。

二、根部病害的病原及发病规律

1.根部病害的病原有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原:积水、药肥施用不当、土壤板结、有毒有害物质、土壤酸碱度不适等

(2)侵染性病原:真菌:其中重要的真菌有: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镰孢菌,座坚壳菌,卷担子菌,蜜环菌,异孔担子菌;细菌:根癌菌,线虫:根结线虫。

病原真菌,腐霉菌所致的重要病害是幼苗猝倒病,主要危害油松、刺槐、银杏、海棠、菊花、鸢尾、金鱼草、各种草坪草等多种园林植物,造成大片幼苗死亡。疫霉菌所致的重要病害有:雪松根腐病由樟疫霉菌所致,该病菌寄主范围广,约900种以上,包括很多园林植物如:瓜叶菊、杜鹃属、紫衫属、山茶、雪松、白松、桧柏等。丝核菌:所致的重要病害是立枯病,主要危害有松、杉、海棠、槐、柏、枫杨、各种草坪草等多种园林植物,造成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斑,萎蔫腐烂枯死。镰刀菌是一类世界性致多种园林植物枯萎病的重要病病菌,合欢枯萎病和草坪镰刀菌枯萎病都是,由尖孢镰刀菌侵染危害,因而在园林设计时不能在一起。

病原细菌,根癌土壤杆菌又称冠瘿病,尤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其中以樱花、月季、梅、李、桃、丁香、杨、柳、大丽花等多种园林植物的根癌病发生严重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病害主要发生在植物根茎部和侧枝上,有时也发生在主干基部,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发病植株生长衰弱,叶片从下往上发黄脱落,直至整株死亡。

病原线虫,根结线虫是危害园林植物最大的一类植物病原线虫,主要导致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又称根结)。根结初期一般为黄白色,以后变成黄褐色、表面粗糙,根结上还可以长出不定须根,须根被侵染后又形成根结,如此反复侵染,变成乱发状须根团。地上部植株生长衰弱,叶片皱缩,褪绿变黄逐渐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死亡。其中以樱花、牡丹、芍药、小叶黄杨根结线虫危害严重。

腐烂茎线虫也是一类危害园林植物的病原线虫。其中鸢尾、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大丽花等受害严重。一般从花卉地下根、鳞茎和块根侵染,造成根部变黑,叶片生长不良,叶尖变黄。

2.根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初侵染和再侵染: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度过了该植物病害越冬的病原物引起的首代侵染,叫做初侵染。由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不经休止,立即传播到当年植株上引起的侵染,叫做再侵染。

(2)病原菌的侵染途径:

(3)影响根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土壤环境(理化性质)为主导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土壤PH值,土壤的保水、排水能力,土壤的孔隙度(紧实程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营养状况,土壤微生物区系等;

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降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养护管理:树种的适应性;无病、健康的繁殖材;土壤改良和消毒;规范化的栽植;各种栽培技术的精心操作;科学的水、肥;苗圃、花圃的植物轮作。

园林植物病虫害知识点归纳

昆虫成虫的基本特征: 1)体躯分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头部有1对触角和1个口器,通常还具有一对复眼和0~3个单眼,这是昆虫的感觉 和取食中心 3)胸:胸部有3个体节组成,一般着生3对足和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六足虫纲)4)腹:腹部由9~12体节组成,含大部分脏和生殖系统,多数昆虫腹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是昆虫的营养和生殖中心 5)变态: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其部构造及其外部形态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昆虫的头部 1、昆虫的头式:前口式(食植性)、下口式(肉食性)、后口式(刺吸式) 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蜻蜓)、羽毛状(大多数雄蛾)、膝装(蜂)、丝状(蟋蟀,叶甲)、念珠装(蚊子)、锯齿状(扣头虫)、栉齿状、具芒装(苍蝇)、环毛状(蚊子)、棒状(蝶类)、鳃片状(金龟甲) 2、昆虫的眼类型:单眼(侧单眼、背单眼)、复眼 复眼功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移动物体;成像;辨别光的颜色和方向。由若干单眼组成,单眼数量越多,视觉能力越强。 3、昆虫口器的类型: 咀嚼式:最原始的口器:组成(上颚(最坚硬)、下颚、上唇、下唇、舌),主要特点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以咬碎植物并吞咽下去。(叶蛾、叶峰、叶甲、瓢虫) 刺吸式:口针(上颚和下颚延长)、喙(上唇、下唇)、咽喉唧筒。主要集中在同翅目。嚼吸式:咀嚼式+刺吸式(为高等蜂类所特有) 虹吸式:有一条可以弯曲和伸展的喙,不取食时想发条一样反卷,为鳞翅目所特有。 舔吸式:有大型唇瓣。为双翅目蝇类所具有。 锉吸式:为蓟马目昆虫所特有。 4、昆虫的胸部=前胸+中胸+后胸+4块骨板(背板、腹板、侧板X2) 前足+中足+后足 前翅+后翅 胸足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胸足类型:步行足、跳跃足(蝗虫、螽斯)、开掘足(蝼蛄、金龟甲)、捕捉足(螳螂)、携粉足(蜜蜂)、游泳足(龙虱)(并举例) 翅的类型: 膜翅(膜翅目),复翅(蝗虫、蟋蟀),鞘翅(甲虫),半鞘翅(蝽),鳞翅,缨翅(蓟马目),平衡棒(苍蝇、蚊子)(举例) 翅的连锁器:前翅发达后翅不发达的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后翅必须以某种构造挂在前翅上,用前翅来带动后翅的飞行,二者协同动作,将昆虫的前后翅连锁成一体,以增进飞行效率的各种特殊构造。 6、昆虫的腹部(9~12节):尾须,外生殖器(外交配器、产卵器) 7、昆虫的变态类型: 1)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过程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期。其特点是成虫和幼虫的形 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翅未发育完全。 渐变态:成虫和幼虫在形态、习性上均相似,幼体称为若虫。如蝗虫、蟋蟀、蝽、蝉。

名词解释植物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学名词解释 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稳态流行: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3 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4 大区流行: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6 系统理论定义: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学单元。 8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9 植物病害系统定义:指由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 10 主导因素:在诸多病害流行因素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起主要作用,被称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11 垂直体系和水平体系。即系统中存在着特异性的互作或分化性互作,即为垂直体系,另一类无此互作,呈现出抗病性和致病表现的恒定等级,即为水平体系。 侵染链和侵染环 12 侵染链:侵染物体在寄主一个生长季节中,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一系列传播。 13 已被侵染的寄主称为散布体,将被侵染的植物称为接受体,而侵染链中的各个环节称为侵染环。 14 侵染环,即指由一次侵染到下一次侵染之间各个阶段所组成的一个周期,为侵染链中的一个环节。 15 单年流行病: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16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17 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18 季节流行曲线:是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内病害流行动态的形象表示方式,因病原物致病性、品种抗性和环境因素而变。 19 这种先后出现的不同形态结构,流行学上称为状态。 20 速率:在侵染过程中,病原物从一个状态至下一个状态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称为发展速率。 21 传播单位:指病原物能被视觉识别和计数的传播和存活的结构。 22侵染单位:当传播单位与适宜的寄主植物部位接触,并给以适当的环境条件,传播单位就变成侵染单位。 23 侵入概率(侵入率):指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侵入寄主的概率。 24 侵染概率(侵染几率):指病原物的一个传播体着落于寄主体表后,在一定条件下得以侵染成功,引致发病的概率。 25 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情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子代病情的概率,称为相对侵染概率或病害日传染率。 26 重叠侵染定义:在一个位点上就可以发生多次侵染。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常见根部病害症状 1、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 细菌性根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如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 圆斑根腐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门小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3、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一、根部病害概念及症状识别 根部病害是指发生在根部及其从根部侵染的植物病害。 1.根部病害的特点 (1)早期诊断难:根部病变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叶片变黄、变小、发叶迟缓、提早落叶等,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园林植物根部常见病虫防治

摘要 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园林害虫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与农林害虫相互渗透的频率不断加大,有的虫害在城市园林这一特殊环境中发生范围更广,危害更猖獗,共有害虫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重。就其园林害虫的广泛性而言,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难以用经济指标量化的为害和损失较之农林害虫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害虫是引起植物受害,制约园林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本文分两部分就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是针对园林植物根部常见病虫所进行的防治措施。重点对园林植物根部部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根部害虫又称土壤害虫或地下害虫,如栽培花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疏松,通气性良好,是根部害虫栖息、活动繁殖的良好场所。根部害虫直接嚼食根系、萌芽的种子和幼苗,使根土脱离而失水萎蔫,还可传播多种病害,如:根癌病、立枯病、白绢病、菌核病、绵腐病、软腐病、疫病、枯萎病、紫纹羽病、线虫病等。根部害虫主要种类主要有:蝼蛄、蛴螬、蚂蚁、蜗牛、蛞蝓、鼠妇、马陆、蚯蚓、小地虎等。其中蛴螬和白蚂蚁的危害较为普遍。根部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由于它们

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防治园林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一项长期的养护技术。在园林植物根部常见病虫的防治方面主要介绍了农业防治、诱杀、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防治技术。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但是目前使用的多数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一项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但技术还不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尚难善及。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着眼于采取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建立综合防治系统。一是要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二是要发挥综合防治优点,提高防治效果。三是要建立园林植保护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根部病虫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 A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 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和统称为病原菌。 2、真菌典型的生活包含和两个阶段。 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以方式繁殖。 4、病毒粒子由和组成。 5、子囊菌有性繁殖产生孢子,接合菌有性繁殖产生孢子。 6、按病原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 7、植物病害的发生(或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因素是、 和环境条件。 8、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称为,而病原物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能力则称为。 9、农药制剂的名称由有效成分含量、和三部分组成。 10、生物防治可分为、、和。 11、石硫合剂是由、和水熬制而成的红褐色碱性液体。 12、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原物的,再侵染源则是。 13、常见的半寄生性种子植物是,常见的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是。 14、最低等的真菌是,最高等的真菌是。 15、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和。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2分): 16、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真菌、 B、线虫、 C、病毒、 D、营养元素缺乏。 17、真菌的侵入途径一般是() A、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侵入, C、伤口侵入, D、虫媒传播。 18、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C、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D、寄生性种子的萌发。 19、白粉菌和锈菌都可以在植物体上寄生,都() A、可以人工培养, B、不可以人工培养, C、可以在枯枝落叶上腐生, D、可以在土壤中生存。 20、叶绿体或其他色素的减少或增加,维管束堵塞等属于() A、生理病变 B、组织病变 C、形态病变 D、都不是 21、真菌繁殖体的基本单位是() A、菌丝 B、菌丝体 C、芽管 D、孢子 22、植物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最主要的条件是() A、高湿 B、高温 C、低温 D、高温、高湿 23、赤眼蜂的寄生虫态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4、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光照特别敏感的波长是() A、330-400nm B、400-550nm C、550-650nm D、650nm以上 25、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中,蓝矾、生石灰、水的用量分别为() A、1:2:100 B、2:1:100 C、1::100 D、:1:100 26、食物诱杀法是利用害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色性 27、在树木的休眠期,通常采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的浓度为() A、波美度 B、波美度 C、波美3-5度 D、波美6-8度 三、双选题(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10分) 28、下列属病征的是() A、坏死 B、腐烂 C、流脓 D、长霉 29、菌丝的变态类型中,具有抵抗不良环境作用的是() A、吸器 B、菌核 C、菌索 D、子囊 30、下列属植物抗病机制的是() A、耐病 B、抗病 C、抗侵入 D、抗扩展 31、引起植物腐烂的病原物有()

植物根部的病害防治措施

植物根部的病害防治措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美好渴望,对植物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植物的病虫害却极大影响了植物的景观效应,尤其是植物根部病害让更多的人猝不及防,搞好植物根部病害,提高植物成活率,促成植物的景观效应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侵染循环;病原;白绢病;猝倒和立枯病;白纹羽病;根朽病;霉根腐病 健康的植物不仅能打造一幅优美的景观,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还能为人们创造出的清新的空气,而植物病虫害却危害这一景观的发展,而植物的干、茎、叶病虫害根治起来相对容易些。根部病害确实是困扰人们的最大难题。植物的叶、茎、枝等部位虽然病害种类多种多样但容易发现,医治起来容易对症下药,根部病害埋藏在土壤里,肉眼不容易发现,更不好鉴别病害种类,而且根部病害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毁灭性的。如果是幼苗病染几天即可枯死,即使是幼树在一个生长季节也可造成枯萎,如果是生长旺盛的大树持续几年后也可枯死。

1引起根部病害的病部来原及病害特征 根部病害的特征是根部及根茎部皮层腐烂,并产生白色菌丝、菌核和菌素;有的根部和根茎部有瘤状;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入侵,在维管束定值引起植株水分、养分供应不畅致使植株枯萎或根部或干基部腐朽。根病的发生,有时从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可以看出来,比如放叶迟缓、叶子发黄变小或提早落叶、植株矮化等。引起根部病害的原因很多,有非侵染性也有侵染性的,如地面积水或施肥不当或是土壤酸碱度不适等;也有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的。然而根部病病原物大多是土壤习居性微生物,寄主范围广,腐生能力强,一旦在土壤中定植下来一般很难根除。对于根病的诊断其实很难,而且根病发生的初期很不易发现,一直等到地上部分有明显症状时,这时病害已经进入晚期。已死的根常被腐生菌占领取代了原生的病原菌。而根病往往与土壤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发病的原因有时很难直接确定。 2根部病害来源 引起根病的病原物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和球根上。病原物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病根与健康根之间的相互接触,跟线虫及菌索的主动传播等。而根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苗木的调拨,所以在进行苗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病状类型病症类型 认识植物病害,首先会注意到它和健康植株不同的变化状态。如生了散黑穗病的麦株穗部被破坏变成黑粉;棉花枯萎病的病株叶片萎垂枯焦,或整株死亡;患玉米黑粉病的植株上长出了畸形肿大的痿瘤一一灰包”。这些能为我们的感官所察觉的异常变化状态,就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symptom)。植物生病后一般都有症状表现出来,症状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通常只有在外部症状不够明显时,才解剖检验内部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一)病状及其类型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它反映了患病植物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变化,它是由致病因素(病原)持续地作用于受病植物体,发生异常的生理生化反应,致使植物细胞、组织逐渐发生病变,达到一定显著程度时而表现出来的。在观察植物病害时,可看到有两类显然不同的病状,一类只发生在植物器官的局部,同一器官上相同的病状之间,无发展的连续性,称之为点发性病状,如常见的斑点病;另一类病状的发生却不限于局部,可以从一个部位发展到另一部位,从一个器官发展到另一器官,以至整体发病,称之为散发性病状或系统性病状,如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谷子白发病、病毒病等。 根据内部病理变化阶性质,病状可以分为三类: 即坏死性病状、促进性病状和抑制性病状。坏死性病状是以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为特征,表现为枯斑、腐烂、焦枯等;促进性病状是植物的机体受到病原的刺激发生膨大或增生的病状;抑制性病状和前者相反,植株的生长发育部分或全部受到了抑制。这样的区分,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的。许多病害经常是整体表现为抑制性病变,而在其局部则表现为促进性病变。 具体的病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复合的特征,即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总和。把各类病状按其主要特征予以归类,可分为若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及理解定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及理解定义: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储藏的过程中受到了致病因素(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侵袭,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的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以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品质变坏,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如何理解植物病害,1,病害与损伤的区别:植物病害有明显的病理程序(病理变化过程)而损伤不发生病理程序病理程序植物感病后在生理上到组织结构上到外部形态上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植物受到昆虫或其他动物的伤害不能称为病害,而成为损伤。2病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植物病害是相对于人类的产生和经济而言,对经济生态景观造成损失的“病态”才视为病害,否则不被当做病害。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1病原: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植物病往往先后由一个或多个因素引起,只有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才称为病原,其余为诱因例四季海棠茎腐病,高温是诱因病原为土壤中的病菌病原的种类1生物性病原(侵染性病原):真菌(主要病原),细菌,病毒,类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螨类,此类病原均为生物,可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称为病原菌非生物性病原(非浸染性病原)物理因素温度不适水分失调光照,化学因素营养物质(如缺素),有毒物质的污染。两大类病害侵染性病害:生物性病原具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病原不具传染性2感病植物易遭受病原侵害的植物称为感病植物,对寄生生物来说则称寄生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了气候土壤栽培等非生物和人昆虫其他动物及植物周围的微生物区系等生物因素,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的与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病害三要素病原,寄主,环境。植物侵染性病害是以上三个因素相互做用的产物加上人的因素构成的四角关系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1病变生理病变到组织病变到形态病变2病状的概念及类型1病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来的特征。2病状和病症病状: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变化病症:病原植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病状与病症合称为症状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菟丝子称病症)3那些病害不表现病症生理性病害,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多数线虫引起的病害不表现病症只表现病状。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等引起的病害病症较明显症状的主要类型1病状类型变色,坏死,故为,萎蔫,畸形流脂或流胶变色植物生病后细胞内的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过多包括退绿,黄化,花叶等现象病原:生理性病原(如光照不足,缺素)病毒,植原体等坏死由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与腐败引起根据受害组织的性质和症状表现不同可分为斑点,腐烂,溃疡斑点:多发生于叶和果实上,并不通畅变褐色形状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事还具有轮纹(根据病斑形状和颜色的不同常将这类病害分成角斑,圆斑,褐斑,墨斑,红斑等病名)真菌性病害后期病部组织坏死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线状霉层等病状。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有毒物质等腐烂多汁幼嫩的组合坏死一般变现为腐烂腐烂分为湿腐和干腐腐烂组织一般带有某种特殊气味,病原真菌细菌溃疡多发生于茎干部位的皮层病部周围稍隆起中央的组织坏死病干裂如出现病状往往为黑色小点或小的盘状物病原:真菌细菌机械损伤枯萎和萎蔫植物因病表现失水状态,枝叶萎垂的现象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维管束组织受到病原物得侵染使水分运输受阻此类萎蔫一般不能修复畸形植物感病后细胞或组织因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形成的。从枝:枝条节间缩短枝叶丛生,变形:卷曲皱缩桃缩叶病,肿瘤:局部组织胀大杜鹃叶肿病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发生原因复杂,生理性侵染性(针叶树流脂,阔叶树流脂)2病症类型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粒状物线状物膜状物伞状物蹄状物脓状物。1白粉病类主要特征病部出现很薄的白色或灰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上出现散生的针头大的黑色或黄色颗粒除去粉层可见受害组织退绿变黄病原:真菌的白粉菌枫杨白粉病2锈病类主要特征在发病部位上出现鲜黄或锈色的粉状物,毛状物或泡状物病部形成斑块或肿瘤病原真菌的锈菌有寄生现象早熟禾草锈病3煤污染类发病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专业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是植物病理学的后续课课程和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进一步深化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为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本课程分为《植物病理学原》、《植物病原学》二个子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二个子课程分别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二个子课程合并进行。 二、教学任务、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植物保护和植物病理学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订;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植物病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植物病原鉴定和植物病害诊断的正确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上篇: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为学分;总学时:40;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目的: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研究领域、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史,弄清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植物病理学科 一、植物病理学的性质 二、研究内容: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植物病害发生的过程、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测报、植物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控制 第二节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害概念 1.作物生态系统的产物 2.植物病害的概念:生物病原物与非生物病原物、病程、症状、经济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2) 前言 (3) 1、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4) 1.1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4) 1.2 园林植物病害的分类 (4) 2、北方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5) 2.1 银杏茎腐病 (5) 2.2 杨树腐烂病 (6) 2.3松疱锈病 (7) 2.4根癌病 (8) 2.5苗木立枯病 (9) 2.6圆柏锈病 (11) 2.7一串红花叶病毒病 (12) 2.8桃缩叶病 (12) 2.9 草坪锈病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摘要 文章主要阐述北方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文中举例北方常见园林植物(银杏、杨树、圆柏、红松、桃、一串红和冷季型禾本植物),对其仔细的观察研究。首先,了解植物病害发生原因,总结出病害来源于真菌、细菌、病毒等造成的生物性病害和气候、土壤、营养等造成的非生物性病害;其次,对植物性病害分类,通过植物类型、发病部位、症状分析病因,二者结合就能准确断定出园林植物病因,再根据病原、发生规律找到有效适合的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结合一起达到最终目的。文中详细说明锈病、烂皮病、立枯病、根癌病、病毒病等最常见代表性病害的发生原因、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一目了然的了解病害,根治病害。 关键词:生物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害;叶部病害;茎部病害;根部病害

Abstract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ommon garden plants disease and prevention. Article for the common garden planst(Ginkgo,poplars, Pine, Cypress, peach, scarlet sage and cold season grasses ), to their careful observation studies.First, know what causes plants’ diseases, Summary of the disease from the bacteria, viruses, fungi and so on cause and the not biological disease be caused by climate, soil, nutrition and so on.;Second, for plant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ds, by vegetation type, seizures, analyzing the cause of disease symptoms, the union can be sure of garden plant disease,then under cause of disease occurred regularlyfind the better way of prevention,” Prevention firs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bination physical、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together to get the finally goal.Explain the reason、pathogens 、symptoms、the occurrence of laws and control methods common diseases of this article, know diseases clearly, treatment diseases. Keywords: Biological disease; Not biological disease; Leaves disease; Stalks disease;Roots disease

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 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

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 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寄生物(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面相对应的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18. 水平抗病性:当一个寄主品种抗病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的,我们称它是水平的;由微效基因控制,即是数量性状。 19. 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

虾蟹类增养殖学

《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内肢:双肢型附肢的内侧分枝,由原枝顶端内侧发出,其节数由种类而定,软甲类甲壳动物附肢的内肢一般分为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等5节。 2、体长(虾):眼柄基部或触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 3、雄性交接器:十足类甲壳动物雄性个体第一或第二腹肢左右内肢联接完成的管状交接器。在交配时协助将精荚输送到雌体都纳精囊中,不同种类都雄性交接器构造不同,可作为分类都依据。 4、侧鳃:着生在十足类动物附肢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包被在头胸甲两侧所形成的空腔内,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之一。 5、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起量。 6、雌性交接器:亦称纳精囊,十足类甲壳动物雌性个体位于第四及第五胸足基部之间都交 配器官。他有前叶、后叶、和侧叶组成。中央为一开口,通常呈囊带装。具有储存 精子的功能。其形态是分类都重要依据。 7、虾苗淡化:罗氏沼虾和河蟹的发育都要经过变态,且幼体必须在办海水中发育,而成体在淡水中成长,因此当90%的幼体变态后,即可进行淡化。即在虾池的进水口放入淡水,同时出水口打开,逐步更换海水为淡水的过程,淡化过程需6~8h。 8、生殖节:具外生殖器的腹节。上有产卵器和生殖孔 9、雄性腹肢:虾类雄体第二腹肢内侧的细棒形带刺突起。有辅助交尾都功能。 10、足鳃:着生在十足类甲壳动物胸肢底节上的鳃,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 11、生殖蜕壳:有些甲壳类动物在生殖季节到来时候,必须完成一次蜕壳,然后开始行生殖。 如河蟹,9~10月中旬,黄壳蟹蜕变成青壳蟹就是生殖蜕壳。 二、判断题 (×)1.再生的速度与个体及环境有关,未成熟者再生能力差。 (√ )2.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3.虾蟹类的精子具鞭毛,入水后游动力较强。 (√ )4.三疣梭子蟹一般早期产卵的是大型个体,中后期的是中小个体。 (×)5.颚舟片指得是第二小颚内肢,其功能是划动水流,以利呼吸。 (×)6.南美白对虾、白对虾、日本对虾都属于开放式纳精囊。 (×)7.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各有一块胃石,用于磨碎食物。 (×)8.对虾的输卵管自卵巢第三侧叶处向腹面延伸,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的雌孔。 (√ )9.青蟹是肉食性的蟹类,主要食物是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类。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 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几种常见根部病害症状 1、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 细菌性根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如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 圆斑根腐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门小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3、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一、根部病害概念及症状识别 根部病害是指发生在根部及其从根部侵染的植物病害。 1.根部病害的特点 (1)早期诊断难:根部病变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叶片变黄、变小、发叶迟缓、提早落叶等,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专业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是植物病理学的后续课课程和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进一步深化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为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本课程分为《植物病理学原》、《植物病原学》二个子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二个子课程分别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二个子课程合并进行。 二、教学任务、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植物保护和植物病理学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订;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植物病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植物病原鉴定和植物病害诊断的正确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上篇: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为2.0学分;总学时:40;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目的: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研究领域、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史,弄清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植物病理学科

一、植物病理学的性质 二、研究内容: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植物病害发生的过程、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测报、植物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控制 第二节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害概念 1.作物生态系统的产物 2.植物病害的概念:生物病原物与非生物病原物、病程、症状、经济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三、植物病害的重要性:年损失占总产量的10%-15%,约为700亿美元。 第三节植物病理学简史 一、对植物病害的感知:远古至17世纪 二、植物病理学形成时代:18世纪至19世纪中 三、植物病理学发展时代:19世纪中至20世纪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及其特性2学时 目的:了解引致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的种类、基本特性,弄清寄生性和致病性、致病性分化的概念 第一节植物病害病原物的主要类群 一、生物的主要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非细胞生物 二、病原物的主要类群 细胞生物:真菌、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线虫、原生动物、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 非细胞生物(分子生物):病毒、类病毒、拟病毒。 第二节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一、生物间的关系共生、.共栖、竞争、拮抗、捕食、寄生 二、病原物的寄生性:寄生性与腐生性、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类型--专性寄生物(活体营养生物)与非专性寄生物(死体营养生物)、寄生性的相对性、.病毒的“寄生性”问题寄主与寄主范围与转主寄生 三、病原物的致病性:毒力和侵袭力 四、寄生性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

苗木常见根部病害

在林木果树育苗期间,往往只注重枝杆梢叶病害的防治,而对根部病害容易忽视,结果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苗木根部病害在地下发展,初期不易发现,往往失去早期防 治的时机。现将危害苗木根部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几种常见根部病害症状 1、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细菌性根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如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 矮小,叶片黄化、脱落。圆斑根腐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 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 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 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门小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3、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 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 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 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 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 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育苗时给苗床进行药剂消毒。对多种根部病害杀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菌杀。灌根时间以每年早春及夏末病菌开始活动时分两次进行为佳。灌根推荐使用根 康600倍液和菌杀600倍液浇灌根部,能很好起到杀菌预防病害的作用。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长势,提高抗病性,苗木四周要开好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在干旱时要及时抗旱,利于根系健壮生长。苗木进入生长期后,应增施磷 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及时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并带出苗圃地烧毁,防止交叉感染,开沟带隔离病原。

园林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第六章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复习思考题 一、是非判断题 1、炭疽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3~7天。 2、茎心淋雨或浇水不慎灌入茎心,是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3、大部分溃疡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经常在寄主的外皮或枯枝上营腐生生活,当有利于 病害发生的条件出现时,即侵染为害。 4、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银杏茎腐病发生的诱因。 5、毛竹枯梢病病菌以子囊壳在林内历年老竹病组织内越冬。 6、柑桔溃疡病叶部病斑周围一般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圈。 7、圆柏叶枯病在同一针叶上常多处产生病斑,形成绿、黄、褐相间的斑纹。 8、松疱锈病的担孢子借风传播,落到松树上萌发产生芽管,大多数由气孔、少数直接侵入 松树树杆皮层。 9、植原体引起的丛枝病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药剂防。 10、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11、石竹尖镰孢[Fusarinm oxysporum Schlecht. F. sp.dianthi(Prill. et Del.) Snyder & Hansen]是专一引起香石竹维管束病害的病原。 12、秋季,在因花木白绢病而濒死或已死亡的病株干茎和周围地面,常出现成丛的蜜环菌的 子实体。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病害中由植原体引起的有()。 A、竹丛枝病 B、枫杨丛枝病 C、泡桐丛枝病 D、翠菊黄化病。 2、以下哪些锈病中已发现转主寄主的有()。 A、玫瑰锈病 B、松瘤锈病 C、海棠锈病 D、松疱锈病 E、竹杆锈病 3、以下园林病害中由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 A、花木根癌病 B、竹杆锈病 C、桃缩叶病 D、杜鹃饼病 E、花 木白纹羽病 F、花木紫纹羽病 4、以下病害中由线虫引起的病害有()。 A、花木根癌病 B、花木根结线虫病 C、松萎蔫病 D、香石竹枯萎 病 5、以下病害中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 A、柑桔溃疡病 B、花木根癌病 C、杜鹃疫霉根腐病 D、香石竹蚀环病 6、引起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常见病原菌是()。 A、白粉菌属(Erysiphe) B、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C、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 D、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E、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7、园林植物叶锈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有()。 A、柄锈属(Puccinia) B、单胞锈属(Uromyces) C、多胞锈属(Phraymidium) D、胶锈属(Gymnosoporagium) E、柱锈属(Cronartium)。 三、填空题 1、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症状的主要类型有:等。 2、灰霉病的病症很明显,在潮湿情况下病部会形成显著的。是最重 要的病原菌,该菌寄主范围很广,几乎能侵染每一种草本观赏植物。它属亚门、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专业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是植物病理学的后续课课程和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进一步深化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为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本课程分为《植物病理学原》、《植物病原学》二个子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二个子课程分别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二个子课程合并进行。 二、教学任务、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植物保护和植物病理学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订;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植物病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植物病原鉴定和植物病害诊断的正确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上篇: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为2.0 学分;总学时:40;理论教学28 学时;实验教学12 学时(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目的: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研究领域、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史,弄清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植物病理学科 一、植物病理学的性质 二、研究内容: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植物病害发生的过程、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测报、植物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 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控制 第二节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害概念 1.作物生态系统的产物 2.植物病害的概念:生物病原物与非生物病原物、病程、症状、经济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三、植物病害的重要性:年损失占总产量的10%-15% ,约为700 亿美元。 第三节植物病理学简史 一、对植物病害的感知:远古至17 世纪 二、植物病理学形成时代:18 世纪至19 世纪中 三、植物病理学发展时代:19世纪中至20 世纪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及其特性 2 学时目的:了解引致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的种类、基本特性,弄清寄生性和致病性、致病性分化的概念第一节植物病害病原物的主要类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