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落叶松良种基地

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落叶松良种基地
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落叶松良种基地

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

2009年秋、冬,大兴安岭季节鼠害频发,危害十分严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对害鼠种类、鼠口密度、危害程度、生活习性、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了不同树种、不同林龄、不同生境对危害率的影响,并对害鼠大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制定了物理、生物、药剂、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一、鼠害大量发生因素与特征分析

1、良种基地生境破坏比较严重,原林份类型属白桦、蒙古栎次生林,郁闭度在0.7以上,在建良种基地前期,将原有次生林全部清除,将剩余物全部运出,形成了采伐迹地,在迹地上建立的樟子松、落叶松等种子园。为害鼠种群大量繁殖创造了栖息环境。

2、鼠类天敌减少,害鼠制约因素遭到破坏,由于全部清理,致使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森林栖息的有益动物蛇、鹰等以鼠类为主要食物的动物迁移,数量急剧减少,生物链发生变化,害鼠种群数量巨增。

3、树种不同,鼠口密度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山丁子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樟子松、春榆。黄波罗、蒙古栎、沙棘末见危害。

4、树龄不同、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3-5年的幼树危害严重,林龄在15年左右,进入初步郁闭阶段的林分,基本停止危害。

5、不同生境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阳坡坡度较大,小气候特点明显,危害率高,其次是了缓坡,第三是半阳坡,最轻的是阴坡。

二、采取防治方法与措施

1、物理防治措施:在鼠口密度较大的幼林地采用布设陷井的方式,进行诱捕,陷井布置方法及布设点,以每公顷布设5个点为宜,按对角线布设,陷井可分为固定性陷井和临时性陷井,固定性陷井以水泥混凝土为材料,直径30㎝、深50㎝,壁面要光滑。临时性陷井,以民用坛子或饮料瓶为材料,坛子高度70㎝以上,上口直径15㎝、中间直径50㎝。饮料瓶高度40㎝以上,直径15㎝、上口宽8-10㎝。将陷井布设地下,与地表一平,将饵料投放在陷井内或悬挂在陷井口中央。饵料以油炸的鸡骨、香肠、葵花籽为主,每3-7天检查一次,捕获率极高。从2009年11月3日-2010年1月7日,在195公顷的幼林地上,共捕获害鼠415只,有效地控制了鼠口密度,危害率降到了最低点。挖建害鼠隔离沟,在良种基地周边,挖建深80㎝宽50㎝的隔离沟,上下宽一致,壁面要光滑,既可起到排水作用,又可有效地防止其它林地的害鼠进入。

2、生物防治法:针对有益动物减少的原因,在较为空旷的幼林地,我们采用人为的设置鹰架,鹰架高度8-10m,70-100m设置一处。同时建立蛇岛,在害鼠频发地块,根据蛇的生活习性,用碎石仿造蛇的栖息地,鹰、蛇的种群数逐渐增多。

3、环保型药剂防治法

一是投入老鼠不育剂,从长远考虑,控制种群数量,二是投放嗅敌隆,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三是涂抹防啃剂,在早春或秋季,采

用东北林业大学研发的防啃剂涂抹幼苗、幼树干部,从基部涂至幼树干部15-20㎝处,可以有效地控制害鼠捕食。

4、营林措施:在幼林抚育中,可采用带状抚育,为有益生物创造良好的栖息地;应有针对性保留一些胡枝子、榛子等害鼠喜食的植物,避免食物紧缺,造成大量危害。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文件 林场发〔2011〕138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申请与确定程序,确保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件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林木种苗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林木良种生产能力,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是指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育种资源丰富、保存完好,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良种选育和推广能力,在林木良种生产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经国家林业局筛选和评定后确定的林木良种基地。 第三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管理、申请与确定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由国家林业局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和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第五条国家林业局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章。 (二)负责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确定、取消。 (三)审核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 (四)指导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及生产,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 (五)组织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评估、考核和监督。 (六)组织开展有关技术培训和交流,并建立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七)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分树种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协作组,搭建良种选育科研攻关平台。 第六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具体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申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审核和推荐工作。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布局 5.1.1布局原则 项目布局遵循因地制宜、分区经营、便于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建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 5.1.2布局方案 按照立地条件和种苗培育方向,将基地规划为3个亚区,即:Ⅰ区为油松苗木园,Ⅱ区为樟子松苗木园,Ⅲ区为云杉苗木园。 5.2 项目区区划 按照项目建设内容的不同,将项目区划分为良种培育工程区和繁育生产工程区两大功能区。 5.3 项目建设内容 5.3.1苗木园 5.3.1.1建设地点与规模 建设地点位于军分区农场的3个亚区,建设规模280亩。 5.3.1.2培育树种 青海云杉产自中国青海、甘肃、内蒙古,XXXXXXXXX天然分布于贺兰山、罗山等地,生于海拔2400~3000米的阴坡及半阴坡。云杉适应力强,属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耐荫能力较强,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对气候要求不严,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在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条件下,在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长甚好。云杉的树形端正,枝叶茂密,树冠灰兰色,树形整齐、优美,5月上旬开始萌动,新芽碧绿,针叶常青,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云杉叶上有明显粉白气孔线,远眺如白云缭绕,苍翠可爱,作庭园绿化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与桧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衬景。盆栽可做为室内的观赏树种,多用在庄重肃穆的场合,冬季圣诞节前后,多置放在饭店、宾馆和一些家庭中作圣诞树装饰,也可作行道树。目前是六盘山区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也是XXXXXXXXX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培育的主要树种。 5.3.1.3培育技术 5.3.1.3.1种子园址选择 种子园选在Ⅰ亚区,该处海拔1686米,上风方位为农田,没有同类树种分布,便于花粉隔离。地势平缓,土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为了提高种子的遗传品质,种子园布设呈方形或圆形。 5.3.1.3.2砧木的选择与定植 砧木来自XXXXXXXXX境内,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选用20~30年生、冠幅2~3米,结实旺盛的作为砧木。考虑种子园树木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以利于提高结实量,种子园初植密度为625株/ hm2株,株行距为4m×4m。 5.3.1.3.3无性系配置 按照5株顺序错位排列进行无性系配置,即采用顺序错位排列的 办法进行无性系配置,即将50个无性系编号后在一横列中依次排列下去,并在接着的横列中重复这一过程,但在另一列时要错开5 位,这样任何无性系的苗木都不会与本无性系的其它苗木相邻,保证了各无性系的苗木自由授粉机会均等。同时,这样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

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落叶松良种基地

林木良种基地鼠害防治技术 2009年秋、冬,大兴安岭季节鼠害频发,危害十分严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对害鼠种类、鼠口密度、危害程度、生活习性、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了不同树种、不同林龄、不同生境对危害率的影响,并对害鼠大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制定了物理、生物、药剂、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一、鼠害大量发生因素与特征分析 1、良种基地生境破坏比较严重,原林份类型属白桦、蒙古栎次生林,郁闭度在0.7以上,在建良种基地前期,将原有次生林全部清除,将剩余物全部运出,形成了采伐迹地,在迹地上建立的樟子松、落叶松等种子园。为害鼠种群大量繁殖创造了栖息环境。 2、鼠类天敌减少,害鼠制约因素遭到破坏,由于全部清理,致使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森林栖息的有益动物蛇、鹰等以鼠类为主要食物的动物迁移,数量急剧减少,生物链发生变化,害鼠种群数量巨增。 3、树种不同,鼠口密度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山丁子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樟子松、春榆。黄波罗、蒙古栎、沙棘末见危害。 4、树龄不同、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3-5年的幼树危害严重,林龄在15年左右,进入初步郁闭阶段的林分,基本停止危害。 5、不同生境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阳坡坡度较大,小气候特点明显,危害率高,其次是了缓坡,第三是半阳坡,最轻的是阴坡。

二、采取防治方法与措施 1、物理防治措施:在鼠口密度较大的幼林地采用布设陷井的方式,进行诱捕,陷井布置方法及布设点,以每公顷布设5个点为宜,按对角线布设,陷井可分为固定性陷井和临时性陷井,固定性陷井以水泥混凝土为材料,直径30㎝、深50㎝,壁面要光滑。临时性陷井,以民用坛子或饮料瓶为材料,坛子高度70㎝以上,上口直径15㎝、中间直径50㎝。饮料瓶高度40㎝以上,直径15㎝、上口宽8-10㎝。将陷井布设地下,与地表一平,将饵料投放在陷井内或悬挂在陷井口中央。饵料以油炸的鸡骨、香肠、葵花籽为主,每3-7天检查一次,捕获率极高。从2009年11月3日-2010年1月7日,在195公顷的幼林地上,共捕获害鼠415只,有效地控制了鼠口密度,危害率降到了最低点。挖建害鼠隔离沟,在良种基地周边,挖建深80㎝宽50㎝的隔离沟,上下宽一致,壁面要光滑,既可起到排水作用,又可有效地防止其它林地的害鼠进入。 2、生物防治法:针对有益动物减少的原因,在较为空旷的幼林地,我们采用人为的设置鹰架,鹰架高度8-10m,70-100m设置一处。同时建立蛇岛,在害鼠频发地块,根据蛇的生活习性,用碎石仿造蛇的栖息地,鹰、蛇的种群数逐渐增多。 3、环保型药剂防治法 一是投入老鼠不育剂,从长远考虑,控制种群数量,二是投放嗅敌隆,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三是涂抹防啃剂,在早春或秋季,采

走进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走进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千金易得良种难求 ——马道林场国家火炬松良种基地建设侧记 更新时间:2011-11-08 10:37:1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11-11-08) 【字号大中小】【我要打印】【我要评论】【关闭本页】【推荐好友】 30多年前,像宝贝一样用黄金从美国换回来的火炬松种子,真的被马道林场火炬松良种基地的林业职工点石成金了。 当年,用0.5公斤黄金换回来的等量美国火炬松种子,经过河南省泌阳县国有马道林场火炬松良种基地精心培育,已经扎根结果。截至目前,基地营造了规模达3000亩的火炬松母树林和种源试验林。每年,这里育出的种子被源源不断地送往豫南山区和湖北、安徽等省部分县(市)。 马道林场国家火炬松良种基地,位于林场的转山林区和黑石山林区。日前,记者来到繁育基地,站在林中,松涛阵阵。经过几十年精心呵护,昔日的种子已长成一搂多粗的参天大树。一棵棵挺拔的火炬松,树姿挺拔优美,冠似火炬。沿着林中弯曲的小道往里走,如同置身原始森林。 马道林场副场长班龙海介绍说,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1975年,林场用0.5公斤黄金换回了0.5公斤原产于美国的火炬松种子,在豫南山区引种栽植后,表现良好,成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多年来,河南火炬松种子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为解决生产用种难题,1979年,河南省林业厅确定在泌阳县马道林场建立火炬松良种基地,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引种试验。经多次试验研究,新建母树林终于在1987年开始结实产种。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良种基地繁育出的火炬松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高粗生长量均优于与美国进口种子。说到这一点,班龙海骄傲地说:“现在,0.5公斤黄金可换不走我们的0.5公斤种子了。” 2001年,火炬松母树林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火炬松良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成为我国长江以北唯一的火炬松良种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火炬松被列为世行贷款造林、淮防林等国家重点工程造林项目的主要树种,进行了规模发展。基地生产的良种壮苗,为火炬松在豫南及周边省份的大面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生态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河南已发展火炬松100多万亩,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30亿元。良种基地的建设,不但解决了种源短缺问题,保证了种子遗传品质,提高了林木种苗质量,还节约了大量外汇,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豫南山区及周边省份更新造林和生态工程的不断发展,其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林木种苗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林木良种生产能力,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是指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育种资源丰富、保存完好,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良种选育和推广能力,在林木良种生产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经国家林业局筛选和评定后确定的林木良种基地。 第三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管理、申请与确定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由国家林业局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和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制定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章。 (二)负责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确定、取消。 (三)审核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 (四)指导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及生产,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 (五)组织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评估、考核和监督。 (六)组织开展有关技术培训和交流,并建立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七)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分树种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协作组,搭建良种选育科研攻关平台。 第六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具体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申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审核和推荐工作。 (二)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 (三)审核批复本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年度建设和生产计划。 (四)指导及监督本辖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生产和管理。 (五)协调落实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地方配套经费。 (六)对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推广的林木良种进行跟踪调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申报表汇编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申报表 汇编

2、面积为有效使用面积。 3、年产量一项填写2010年产量,累计产量为从开始产种年份到2010年的累计产量。 4、基地编制人员为参与良种基地的人员。 附件1 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尼勒克林场 林木良种基地材料 一、基地基本情况 (一)树种选择 1、尼勒克天山云杉无性系种子园 天山云杉成熟期长,为异花授粉,具有高度的杂合性,近亲繁殖会带来生活力的衰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云杉良种基地建设,通过人工选择优良的基因型,提高有利基因的频率,改变林木群体结构,提高林木群体的遗传水平,选育出遗传品质好,抗性强的优良家系或无性系,严格按照《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国家标准的要求,按照多世代改进种子园的方向,建立适度规模,具有育种能力,能获得遗传增益,较大社会效益的天山云杉种子园,以适应加速山区人工造林良种化的需要,对天西林区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天山云杉是新疆山地森林资源分布最广,单位蓄积最大,材质优良的主要用材树种。天山西部林区是全疆天山云杉生长最佳林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天西局所辖九个林场林区总面积公顷,林业用地面积420115公顷,亟待恢复森林的疏林地,

无林地面积合计18137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3.2%。从七十年代开始,天西局就先后建有巩留林场卡西云杉种子园和尼勒克林场汤巴拉云杉种子园,由于当时经验不足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原因,卡西云杉种子园面积过小,距天然林太近,导致天然林劣质花粉传入授粉,产生劣质后代和球果锈病传入种子园,危害严重,种子园内云杉虽已结实多年,但所产种子品质低,不能满足育苗造林的需求。 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以高度的战略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思想,于1994你开始新建,《天山西部林业局尼勒克云杉种子园》几年来,新建防渗渠2520米,修建园内主道,干道2000余米,安装铁大门一座,采穗嫁接192个无性系,按1*1米定植嫁接苗10774株,总面积为18亩,经过几年的培育,现有存活苗木9500株,苗木长势良好,平均苗高在3米以上,部分苗木已开始挂果。 1、唐巴拉种子园: 此种子园1979年筹备建设,1980年正式开始定植,定植砧木全部从巩留林场调运,当年定植完成,1982年至1983年嫁接完成,接穗条全部来源于巩留林场优树,现已郁闭成林,四周建有1.5米高的刺丝围栏,定植时畦载,株距4米,行距4米,栽植时每穴定植2株以防嫁接不成功而造成缺株,成活后现在一半为每穴两株,一半为每穴一株,现每亩有42株左右,总计8000余株,平均树高为8米左右,平均胸径30㎝,平均冠幅2.5米左右,郁闭度为0.9,生长势较强,病虫害程度较轻。当时有正式职工23人,机械设备有南京嘎斯汽车,手扶拖拉机、链轨拖拉机、28型轮式拖拉机等,1986年与

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名单

附件 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名单 (共95处) 北京市1处 北京市十三陵林场国家白皮松良种基地 河北省4处 衡水市中心苗圃场国家白蜡良种基地 遵化市魏进河林场国家板栗良种基地 盐山县国家抗盐碱树种良种基地 河北省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国家榆树、核桃良种基地 山西省4处 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吴城国家油松良种基地 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国家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 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海眼寺林场国家油松良种基地 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4处 内蒙古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国家沙生植物良种基地 包头市全巴图林场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通辽市林研所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杭锦旗国家柠条、锦鸡儿良种基地 —1—

辽宁省3处 桓仁县老秃顶子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 凌海市红旗林场国家油松、刺槐良种基地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国家红松、落叶松良种基地 吉林省4处 四平市石岭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 吉林省林木种苗繁育推广示范中心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通化县三棚林场国家红松良种基地 龙井市开山屯国家红松良种基地 黑龙江省4处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 五常市宝龙店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 黑龙江省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国家落叶松、红松良种基地 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国家红松、落叶松良种基地 江苏省3处 江都市江都镇国家柳树良种基地 靖江市国家中山杉良种基地 吴江市苗圃国家耐水湿树种良种基地 浙江省4处 庆元县国家珍贵树种良种基地 兰溪市苗圃国家木荷、马尾松良种基地 —2—

天台县华顶林场国家黄山松良种基地 舟山市林科所国家海岛特色树种良种基地 安徽省2处 泾县马头林场国家湿地松、火炬松良种基地 祁门县林场国家枫香良种基地 福建省4处 上杭县白砂林场国家马尾松、杉木良种基地 光泽县华桥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霞浦县杨梅岭林场国家柳杉良种基地 安溪县白濑林场国家福建柏良种基地 江西省4处 安福县陈山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峡江县林木良种场国家松类、油茶良种基地 永丰县官山林场国家枫香、楠木良种基地、 安远县牛犬山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山东省4处 山东省林科院国家白蜡良种基地 乐陵市国有园艺场国家枣树良种基地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国家珍稀树种良种基地 东营市试验林场国家白蜡良种基地 河南省2处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 —3—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某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4法人代表:罗某某 1.1.5主管单位:某某县林业局 1.1.6技术依托单位:某某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1.1.7建设目标:本项目立足宁南山区,充分利用六盘山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建设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以丰富某某林木种质资源为目的,新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等地方特色林木良种基地25 hm2。通过对某某县特色林木优良品种进行驯化、推广,培育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品质种苗,为某某县及外围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种苗特色化,并通过经营管理规范化,品种繁育优良化,生产技术先进化,使良种基地成为带动某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龙头,加快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优良苗木30 万株、种子500 kg,不断带动某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为六盘山区及某某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造林绿化提供种苗保障。 1.1.8项目建设规模

建设良种培育工程25 hm2,建筑工程330m2,繁育生产工程1900m2。 1.1.8.1培育工程 规模25hm2,其中种子园10hm2、引种区5hm2、示范区3hm2、试验区2hm2、良种繁育圃5hm2; 1.1.8.2生产工程 基建工程330m2,其中实验室40m2、检验室30m2、种子精选室30m2、种子处理室30 m2、档案室30m2、标本室30m2、办公室40 m2、生产用房50 m2、库房50 m2;其它生产工程1900 m2,含塑料大棚1000 m2、晒场800 m2、烘干设备100 m2;土壤改良12 hm2。 1.1.8.3生产设备工程 种子加工设备、采种机具、实验设备、检验设备、储藏设备、排灌设备及生产用车等。 1.1.8.4辅助工程 信息设备、办公设备、森防设备、道路工程、标志牌、场区绿化1.1.9 建设地点 沙塘林场位于某某县黄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北纬35°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距某某县城27km。 1.1.10 建设期限及进度 建设期2年,分2009年、2010年两年实施。 1.1.1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298万元,其中培育工程157万元,占总投资的52.7%;生产繁育工程投资为75万元,占25.2%;生产设备工程投资32万元,占10.7%;辅助工程投资21万元,占总投资的7%;其他费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林木良种:是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的林木种子,在这一的区域内,其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栽材料的繁殖材料和种植材料。包括:1、经过区域试验证实,在一定区域内生产上有较高使用价值、性状优良的品种;2、优良种源区内的优良林分或者种子生产基地生产的种子;3、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种源、家系或无性系;4、引种驯化成功的树种及其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增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 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林木良种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根本。 ㈠、林木良种对我区林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㈡、林木良种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源动力; ㈢、林木良种在我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中潜力巨大; ㈣、林木良种选育的特点:长期性、继承性、超前性、地域性、公益性 10、北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对策 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王印肖徐秀琴 河北省林业局基金管理站魏建秋 林木良种基地是为育苗和造林绿化提供优良繁殖材料或种植材料的场所,是我省林木良种生产供应 的主体,其生产能力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良种使用率。建设林木良种基地还能为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提供场所,为林木良种选育搭建平台。近几年,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建设和管 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本文通过对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全省林木良种基地 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管理对策。 一、河北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 (一)建设历程与成效 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起步于1983年,到1990年先后以部省联营形式建设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8处,共926公顷。收集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3167份,经遗传测定,选育出优良家系、无性系或优良品种183个;年产种子园种子600公斤以上、良种穗条1000多万根、良种苗木1200多万株,其遗传增益都在15%以上,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大批良种壮苗。但由于1990年以 后国家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资金投入逐渐减少,各个良种基地仅仅处于维持状态,难以发展和壮大。1998~2002年,良种基地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大批种苗工程经费用于苗圃基础设施改造。2003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前言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建使便字[2000]第18号文《关于编制种苗建设工程项目的通知》精神,XX省林业厅、省林木种苗总站提出了《关于XX省种苗工程建设的框架性意见》,并于2000年5月委托XX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XX省林木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 省苗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苗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林勘院对此工作十分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完成后,2000年6月省林业厅、省种苗总站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的意见要求和XX省的实际情况,决定将这4项建设按省内自然条件区划分解为采种基地、良种基地、苗圃建设、苗圃基础设施等4个类型13个项目(采种基地:河西走廊、中东部、南部3个项目;良种基地:河西走廊、中东部、南部3个项目;苗圃建设:甘南高原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西走廊风沙区、陇南山地区、天保工程区等6个项目),随后再次委托省林勘院进行以上13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报告完成后,省种苗站再次向国家林业局上报了13个项目的可研报告。国家林业局对可研审查后以林计发[2000]358号、360号、368号、375号、382号、384号、419号‘420号、421号、422号、489号、490号文件分别对3个采种基地、3个良种基地、6个苗圃基地建设项目作了批复。 2000年8月20日,XX省林业厅根据国家林业局文件的批复精神,

在兰州召开了由各地州市林业处(局)和厅直各处室、林业勘察设计院参加的XX省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总体设计任务布置会议,会上统一了总体设计编制的方法,结合全省种苗生产实际,提出了《XX省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并对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要求各建设单位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向省林业厅上报该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明细、基础现状等设计材料;同时委托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负责写成12个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会后,各地州市林业处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部署和安排全面开展工作;省林勘院针对12个项目总体设计,院领导亲自挂帅,迅速组织全院9全生产科室余名技术人员,分为12个项目组,在经过充分准备和统一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于9月中旬分赴全省14个地州市的各建设县、区(林场)采种、良种基地与苗圃收集资料、检查指导各建设单位基地的设计工作,同期各项目组全面开展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制。检查指导各建设单位基地的设计工作,同期各项目组全面开展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制。经过3个月设计人员加班加点的努力工作和地县建设单位的全力配合,于2000年11月完成了各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的初稿,经过各科室严格把关、院技术委员会审检后提供了12个总体设计方案的审定稿。 2000年12月14日,XX省林业厅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对12个项目总体设计进行了审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01年该项目批准实施,XX省林业厅拨付XX林业总场项目建设资金30万元,截止2003年底对基地林分进行了抚育和接通了大电网解

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4法人代表:某某 1.1.5主管单位:某某县林业局 1.1.6技术依托单位:某某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1.1.7建设目标:本项目立足宁南山区,充分利用六盘山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建设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以丰富宁夏林木种质资源为目的,新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等地方特色林木良种基地25 hm2。通过对某某县特色林木优良品种进行驯化、推广,培育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品质种苗,为某某县及外围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种苗特色化,并通过经营管理规范化,品种繁育优良化,生产技术先进化,使良种基地成为带动某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龙头,加快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优良苗木30 万株、种子500 kg,不断带动某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为六盘山区及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造林绿化提供种苗保障。 1.1.8项目建设规模 建设良种培育工程25 hm2,建筑工程330m2,繁育生产工程1900m2。 1.1.8.1培育工程

规模25hm2,其中种子园10hm2、引种区5hm2、示范区3hm2、试验区2hm2、良种繁育圃5hm2; 1.1.8.2生产工程 基建工程330m2,其中实验室40m2、检验室30m2、种子精选室30m2、种子处理室30 m2、档案室30m2、标本室30m2、办公室40 m2、生产用房50 m2、库房50 m2;其它生产工程1900 m2,含塑料大棚1000 m2、晒场800 m2、烘干设备100 m2;土壤改良12 hm2。 1.1.8.3生产设备工程 种子加工设备、采种机具、实验设备、检验设备、储藏设备、排灌设备及生产用车等。 1.1.8.4辅助工程 信息设备、办公设备、森防设备、道路工程、标志牌、场区绿化1.1.9 建设地点 沙塘林场位于某某县黄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北纬35°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距某某县城27km。 1.1.10 建设期限及进度 建设期2年,分某某年、某某年两年实施。 1.1.1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298万元,其中培育工程157万元,占总投资的52.7%;生产繁育工程投资为75万元,占25.2%;生产设备工程投资32万元,占10.7%;辅助工程投资21万元,占总投资的7%;其他费用13万元,占总投资的4.4%。 1.1.1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98万元,申请中央政府投资238.4万元,占总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宁夏泾源县特色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泾源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4法人代表:张建军 1.1.5主管单位:泾源县林业局 1.1.6技术依托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1.1.7建设目标:本项目立足宁南山区,充分利用六盘山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建设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以丰富宁夏林木种质资源为目的,新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等地方特色林木良种基地25 hm2。通过对泾源县特色林木优良品种进行驯化、推广,培育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品质种苗,为泾源县及外围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种苗特色化,并通过经营管理规范化,品种繁育优良化,生产技术先进化,使良种基地成为带动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龙头,加快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

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优良苗木30 万株、种子500 kg,不断带动泾源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为六盘山区及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造林绿化提供种苗保障。 1.1.8项目建设规模 建设良种培育工程25 hm2,建筑工程330m2,繁育生产工程1900m2。 1.1.8.1培育工程 规模25hm2,其中种子园10hm2、引种区5hm2、示范区3hm2、试验区2hm2、良种繁育圃5hm2; 1.1.8.2生产工程 基建工程330m2,其中实验室40m2、检验室30m2、种子精选室30m2、种子处理室30 m2、档案室30m2、标本室30m2、办公室40 m2、生产用房50 m2、库房50 m2;其它生产工程1900 m2,含塑料大棚1000 m2、晒场800 m2、烘干设备100 m2;土壤改良12 hm2。 1.1.8.3生产设备工程 种子加工设备、采种机具、实验设备、检验设备、储藏设备、排灌设备及生产用车等。 1.1.8.4辅助工程 信息设备、办公设备、森防设备、道路工程、标志牌、场区绿化1.1.9 建设地点 沙塘林场位于泾源县黄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北纬35°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距泾源县城27km。 1.1.10 建设期限及进度 建设期2年,分2009年、2010年两年实施。

林木良种基地营建技术_徐秀琴

收稿日期:2006-07-01林木良种基地营建技术 徐秀琴 (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石家庄050091) 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356(2006)S0-0073-03 林木良种基地是为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绿化工程提供优良繁殖、种植材料的场所,是目前我国林木良种供应的主体,其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的良种使用率。 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内容 目前我国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种质资源收集区、种子园、试验区(育种区、引种区、实验区)、母树林、采穗圃、良种繁殖圃和良种示范园七部分。 不同树种良种繁育途径不同。一般针叶树用材林树种,宜采用建立以种子园、母树林等有性繁殖途径,而经济林树种宜采用建立采穗圃、良种繁殖圃等无性繁殖途径。 2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原则 良种基地建设遵循以下5条原则: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优化。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结合。根据生态类型、立地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及各工程的要求,科学确定良种繁育建设类型和重点。 (3)坚持科研、繁育、管理三结合的原则。林木良种科技含量最高,良种繁育工作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突出科学研究,并且要集中力量,协作攻关。 (4)改、扩建现有良种繁育基地与新建良种繁育基地相结合,现有良种繁育基地的巩固提高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5)在技术上要遵循外地良种引进与当地良种收集、树种定向改良与良种推广应用、良种资源繁殖技术与栽培技术、多树种、多层次、多途径、多功能利用并重的原则。 3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 林木良种基地以省、市、县为单位进行建设,原则上不应跨省、市、县行政区划。一个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只能有一处建设地点。 林木良种基地的规模要根据该基地的建设树种、供种地区的绿化造林任务确定。新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规模一般不小于20h m2,改扩建林木良种基地规模不少于10h m2。 4 营建技术 4.1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育种的基础。调查、收集、保存及开发利用本基地建设树种的所有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家系、优良单株是基地的重要任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就是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同时可兼做引种试验区。 按照国家标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和方法》规定,保存1个家系至少50株;1个无性系至少10株;珍稀树种至少100株;濒危树种至少50株;至少引进树种:每种不少于100株。 营建方法同一般生产造林。注意要对每个优良品种、无性系、家系、优良单株的来源都要详细登记记载;收集、保存的设计方案、实施计划、观测记载、总结报告、经营管理等,均应详细记载。图片、照片、以及技术管理文件等都要归档保存。 4.2 种子园 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实行集约经营的、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的特种林。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播种品质好。 4.2.1 园址选择 种子园应设在该树种的适生范围内,选择有利于长期大量结实的地段建园。在园址选择上,应考虑下述条件: (1)种子园要集中连片,避免与农田或其他用地插花。土地使用权明确,没有纠纷。 (2)海拔适宜,地势比较平缓,坡度不得超过25度,光照充足;土层厚度大于40c m;肥力中等、透气性和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土壤酸碱度要符合树种特性;在干旱地区,应有一定的灌溉条件。排水不良、风口以及易发生冻害地段均不能选作园址。 (3)无严重病虫害感染、兽害不严重。 (4)交通方便,劳力充足。 (5)园址选择还应考虑该地区今后建设的发展情况,要有扩建的余地。 (6)有适当的天然隔离地段,或者便于人为布置隔离 · 73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