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xx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xx〕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

第 2 页共 10 页

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质量有保证。示范园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追溯制度,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

三、建设标准和内容

(一)建设标准和区域布局

示范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建设思路,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五化”要求进行建设。一是突出经营组织化,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以“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施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投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带动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农户开展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标

第 3 页共 10 页

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产业化经营。二是突出生产标准化,推进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健全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生态养殖业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产品,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制度,确保示范区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100%。三是突出要素集成化,提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资源整合,引导和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示范园集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创新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融资方式,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参与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突出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集成、消化、应用,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四是突出特色产业化,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以龙头为依托,根据示范园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生态辣木特色农业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突出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生态、优质、安全优势,培育产品和服务品牌,提高示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建设项目

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示范园位于灵马镇高楼村,距灵马镇约9公里,距武鸣城区中心约65多公里,距南宁城区约90公里,靠近马平高速公路,该示范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科研、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

第 4 页共 10 页

态基地,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基地聘请农牧专家为技术指导,将辣木种植与健康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 5000 亩,基地将建成年产值2500万的辣木茶为中心,以生态辣木鸡养殖、果树、生态蔬菜种植规模约130 亩。

项目建设情况

(1)建设目标: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在生态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基地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基地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 ---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旅游。

一期建设内容(xx年6月---20xx6月)

按功能规划为种植区、养殖区、文体活动区、儿童乐园、景观区、美食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1)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的小块土地整合成连片土地,xx年完成辣木种植面积800亩,20xx底完成整合开发辣木种植xx亩。

(2)xx年5月已经建好具有2条生产线的辣木茶厂(目前已经生产3万斤初制茶),到20xx3月将建成xx平方米的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扶贫车间);

(3)xx年8月完成了品牌营运中心---线上商城前端销售平台渠道的建设,让产品进入市场,并通过OEM企业强强合作模式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辣木产品投放市场;

(4)建设占地面积100亩的生态循环规模化养殖辣木鸡示范基地

第 5 页共 10 页

(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

(5)完成修建文体活动多功能运动场:最少完成有文化娱乐室、有戏台、有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儿童乐园等;

二期建设内容(20xx7月至2020年底)

(1)兴建休闲、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等多功能休闲基地。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基地道路 4000 米,果园机耕道路3000 米,有机肥车间 1500 平米,水果冷链中转站200 平米及深井、变压器等供水、供电配套设施。

(4)投资计划南宁市武鸣区灵马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已形成初步规模,已投入资金 815.63 万元,为建成当地特色的、规范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基地,项目二期需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计划投入资金 1300 万元,项目估算总投资 3116 万元。

xx年主要建设项目

(一)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建设投资部分

计划投入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万元,主要应用于以下工程,主要用于以下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修建员工宿舍、办公室等。

(3)农村土地小块拼大块,由企业整合土地xx到3000亩,财政补贴投入100万(先建后补)。

企业筹资建设部分

第 6 页共 10 页

计划投入3116万元,重点对以下8大工程,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土地整合连片工程、标准化种植工程、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品牌创建工程、产品加工冷链工程进行建设。

四、资金筹措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助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参与”的原则,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向示范区转移,提高农民参与示范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建设计划投资3116万元,其中城区财政配套30万元,政策扶持土地整合补贴100万,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150万,全民健身项目180万(由自治区体育局配套)企业自筹2656万元。

(一)用好武鸣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专项资金

为推进武鸣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列入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进行创建,城区财政安排的3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该示范园的维修机耕道路、建设员工、宿舍、办公室和辣木鸡养殖场的水电设备安装等。

(二)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支持示范园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相关部门涉农项目申报向示范园倾斜,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土地整理、广西优势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补贴、耕地有机质提升、农业信息化工程、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政策性保险、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健康养殖等项目。

(三)广泛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

广泛宣传现代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势及优

第 7 页共 10 页

惠政策,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到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创业发展,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向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转移,提高农民参与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顺利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镇农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财政所、兽医站、国土规划环保安监站、水利站、林业站等部门以及示范园所在村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落实专人负责,做好统筹协调。

(二)建立挂钩制度

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领导小组成员要根据示范园建设需要,不定期到示范园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加强对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指导和帮助。

(三)优化发展环境。

着力解决政务环境、项目施工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中出现的影响投资发展环境的问题,制定促进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招商引资环境,通过优惠诚信的政策环境吸引社会工商资金,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打动社会工商资本,通过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留住社会工商资本,努力营造亲商、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科技支撑

第 8 页共 10 页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

城厢镇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区委、区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世界现代田园示范线建设总体要求,我镇按照集成打造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和产业高端指导方针,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的目标,整体推进世界现代田园示范镇建设,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厢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青白江区域东部,镇域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辖11个农业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2个城镇社区,农业总人口4.2万人。镇内有润辰食品有限公司、红旗油脂、迪澳植化、宜家食品、西南科联种业、玉虹罐头厂、天天绿、康祖食品、荣泰清真、成都二牛等10家龙头企业;有食用菌协会、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万柳种植专业合作社、田园山珍菌业专业合作社等12家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有十五里、十八湾、兴禾、桂龙、玉虹桥等5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四川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新兴菌种站、食用菌孵化园区等科研机构3所;有恒邦食用菌博览园、绣水稻香、红玫瑰休闲园、芮家风味馆、金河山庄、东方欲晓等一三产互动休闲农家乐20余家;有玉虹桥蔬菜基地、十五里休闲观光园区、今日田园、特色食用菌园区、科联玉米制种基地、贵和高科农业生态园、食用菌博览园、经作所科技实验基地、永乐春大学生蔬菜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园区。 二、具体做法 (一)重规划,以“五区一带”的园区划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思路,以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为目标,从全局上规划全镇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要求,结合我镇地理和区位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了“五区一带”的现代农业发展框架,邀请电子科技大学于2010年在全区率先编制完成了城厢镇现代农业总体规划,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二)抓典型,以贵和高科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为示范 坚持走高现代农业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之路,我镇近年来陆续引进和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其中以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的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坚持以有机标准做农业,采用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战略,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基地,引种高科技新品种,配套发展休闲观光产业,该农业园区已经被列为成都市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项目,该公司的多次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现已成为我镇的一张高科技农业宣传名片。 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是一家省级示范合作社,主要种植大棚蔬菜,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成员由创建初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108家,合作社以有机为立足根本,现有西湖瓜、番茄等四项有机认证和玉虹桥蔬菜品牌,带领周边农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镇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其特点就是在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采取农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畜牧水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全市生猪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食用菌产业。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

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农户44万户。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县(市)列入福建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产品获得出口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产品251个,位居全省前列。 (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培育形成泰宁县焦溪村锥栗、大田县大中村大薯、三元区炉洋村脐橙和沙县西霞村蔬菜等22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烟叶种植户数达4多万户,户均种烟9.82亩,其中20亩以上的种烟户有1984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49个,经营林地面积59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270个,年可出栏120万头生猪;规模养羊专业户155户,年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二0一四年六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我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决定开展“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江苏省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创建“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破解教学难点,凝练办学特色;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研究核心内容建模;创立新型学习平台,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寻创新教育路径,实现学生、教师、课程共同成长。 2.工作目标: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申报“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契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化学学科教研能力、水平,着力培养学科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大力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建立并健全化学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二、项目基础 1.师资与学科优势 我校化学教师团队由南师大派驻我校的副校长陆真博士领衔,化学学科是扬州市同类学校中的品牌学科。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扬州市(仪征市)中青年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教学能手2人,校级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核心备课组成员2人等。他们课程改革意识强,基本功扎实,科研能力强,承担课程基地建设任务的愿望强烈,能积极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开展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题研究与开发,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基础。化学组多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等称号,多人(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化学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学校化学学科高考成绩名列扬州市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专题成立课程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我校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他们为我校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专家资源,专家们学识渊博,视野开宽,经验丰富,关心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对学校化学课程基地研究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仪化公司、化化公司研究院、扬州化工园区专家及硬件资源等,将为课程基地建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设备、技术支持。 2、化学教学的实践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化学教学一直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化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校本课程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近几年,我校化学教师先后开发并实施了《仪征市区水质状况的调查》、《化学课外趣味实验》《化学与生活》等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如《食品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变蛋的制作》、《原电池原理的探究》等,对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有心得体会和实践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化学课程改革和实验,学校更新了实验室,开齐开足所有选修课程中的实验课,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增长了化学学科知识,提高了化学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化学学科区域引领的教学影响 化学课题组成员先后多人次在扬州市、仪征市“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活动中承担教师培训、讲座任务。多次面向全省、扬州市开设示范课、研讨课,将学校在课程二次开发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向省内外辐射。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扬州市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苏省中学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目前许多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到底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到底有那些优势?对此我进行了一项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些种养传统是后天形成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 为了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我市将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水平,努力向“多乡一业”、“一县一业”迈进。此项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8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汤家河镇新庄村 18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18年3月)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四个一”帮扶后进村工程,扎实推进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改善农村广大群众的生活生存状况,提高人均收入和幸福指数,我驻村工作组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与镇、村领导共同谋划,积极探索该村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争取实现村民增收、百姓乐业、社会和谐的崭新局面。 一、村情调研及现状分析 区位:新庄村位于汤家河镇政府驻地西偏北3里处。 交通:村内共有3条主街道,基本实现硬化。 人口和自然环境:现有耕地1995亩,人口743人,党员43人,人口在全镇平均线以上(全镇村均人口662人)。村庄聚落成长方形,街道东西走向房舍多为砖混、砖木结构,平房焦顶。 经济状况: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葡萄。养殖业主要以貂、貉、狐狸珍皮动物为主。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约有150人,主要从事建筑和园区、港口厂矿企业劳务。全村人均纯收入8632元。18年以来加大投入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 当前面临的问题: 1、部分群众思想落后。思想过于保守,进取意识差,进而导致种植结构老化,新的种植模式推广实施缓慢,并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到位,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市场信息不灵通,驾驭市场能力较弱。 2、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差,尤其是路面硬化面积较小,汛期多出现积水情况,虽有改善,但是部分地区秦光依然存在,给村民带来很多不便。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福利待遇、休闲文娱活动无场地、设备。 3、缺乏人才支持。虽然乡镇经常开展技术培训,但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另一方面一些优秀人才,不安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挥基地校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基地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搭建高中历史学科教研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1、学科基地校工作,要从有利于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使学科基地校成为全市学科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心。 2、加强学科教研组自身建设,以骨干教师为引领,共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研究成果,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基地建设中作用。 1、抓教研,学科的教研工作是基地校建设的核心工作。主要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研究学科特色,研究最新教研成果等问题。 2、抓学科基地校教师培养,通过培训、听报告、交流、示范性听课和上课、评课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十二中历史教师整体实力较强,老中轻比例协调,高级教师5名,一级教师4名:其中有中心组成员2名,市骨干2名。全组教师共同努力编制出了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导学案,学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较高,在学科教研活动中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3、抓基地特色,十二中是我市历史悠久以文科见长的一所名校,通过加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研究工作,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重振学校历史学科特色,让历史学科能成为抚顺市历史教育研究的中心和基地。 4、加强交流和协作。作为学科基地一方面应该是该学科建设的高地,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兄弟学校历史教师交流的主要平台。要定期举办学科的教研工作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促进我市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5、分工合作。高三教师研究高考复习方案及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制;高二教师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方案及选秀教材导学案的编制;高一教师研究研究性学习及必修教材导学案的编制。 1、每周至少到校一天听课三节、与教师交流;并定期参加组内教研和集体备课。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实施方案。 3、加强校本研究,组织教师研讨复习方案、研究性学习和导学案的编制 4、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教研交流活动,探讨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撰写学习交流体会等。 5、听课和上示范课以及组织外出学习或校际间学习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化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和特色培育,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着眼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教育资源,突出系部特色,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有力载体,认真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努力创建一批在校内外具有较好影响力,能突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教育品牌。 二、指导原则 (一)遵循教育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又要遵守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坚持实际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特色示范基地要着眼于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形成

长效机制,杜绝大而不实,空洞乏力,切实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突出特色创建。此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要求做到项目选题新颖,价值突出,示范性好,抓特色,树品牌,立效应,逐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品牌进行推广宣传。 三、目标任务 (一)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努力建成校内特色示范基地6个,充分发挥特色示范基地的育人功能、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把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补充。 (二)有针对性选报申请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各1项,继续加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培育和推广,形成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四、组织机构 结合实际,学校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委员会”,具体名单如下: 主任:赵莉 副主任:杨建华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永丰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5) 为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依托我村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永丰村位于大河湾镇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33059亩,耕地面积19357亩、草牧场面积 298亩、林地面积 3657亩;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共 326 户、人口 1341。该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这里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以及优异的天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大豆为主,其中玉米1.35万亩,杂粮0.5857万亩;畜牧生产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有2015年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永丰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形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结合村民代表的情况反映,明确永丰村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产业大户与普通村民中均比较普遍,由于自筹能力有限,亟待在产业的启动、培育、发展壮大过程中,能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依托本地优势,加强适合本地发展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品牌。 3、强化与市场的对接。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自身产品信息;二是希望建立专业的经济组织、经济人队伍,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二、指导思想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攀枝花市农牧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 2

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2010年初,攀枝花枇杷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16元左右,单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00元,经济效益极高。 早春蔬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攀枝花就作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为“三北”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产品。攀枝花生产的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设施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1-4月上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攀枝花早春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超过了3元,四季豆、豇豆每公斤均价更是达到6元以上。菜农亩纯收入平均达到了10000元以上,个别 3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教育文档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新形势下为加快推进区域学科基地建设,构建区域学科研究共同体是课改的期待,是教育的必然。近年来,学校高考战线捷报频传,优质教育快速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外来考察络绎不绝,初步呈现出“高品质,特色鲜明,有相当影响力”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继高考之后的又一品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评为“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承担着为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与阵地,为促进区域学科发展提供平台与保障,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保证学科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现拟定基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一)全面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示范课教学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努力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 (二)学校物理教育特色鲜明 1. 以活动为载体,以社团为主阵地,以任务为导向,紧盯目标,正常开展物理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开发利用校内科技图书、科技展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社团活动室等教育资源。 2. 指导教师开设学科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校本课程;编写

科技校本教材。形成教育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相关工作专人负责,正常运行。 3. 工作人员富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各成员分工完成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知识模块等内容,然后通过网页、博客和QQ群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二、组织机构 (一)科技特色实验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召开会议、督促指导、成果验收、经费保障等,组成人员:基地负责人、核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二)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承担物理学方面的实验创新、课题研究、科普宣传、师资建设等任务。 (三)顾问机构:韩独石工作室。 三、建设进程 (一)提升阶段:师徒结对,取长补短。通过“课例式”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按照“编教材―进课堂―结对子―重反馈”模式,集中对课型深度研究,摸索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通过深入物理课堂,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青年教师在上课前要将教案交老教师审查合格后方能上讲台讲课。再次,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优先安排青年教师跟随老教师结成教学师徒关系,随时请教,逐步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可随时抽查青年教师的课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另外,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乡为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100亩,优质超级稻500亩,食用菌大棚150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100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已规划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示范项目160个,已形成“一村多品”、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注重特色,调大规模,强调品牌。一是注重特色,形成了××以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巴西菇、白蘑菇为主,××的优质超级稻、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项目为主,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二是调大规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由去年1000亩,发展到XX亩,计划冬季种植XX亩,食用菌大棚由110个到160个,力求达到260个;生态示范项目力求发展150个;三是我们打造好的青扁豆、美国红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巴西菇和白蘑菇的食用菌品牌,着力以组织生产向商品流通的转向。

二、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我们用好用足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用部门积极行动,核定项目,发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产业老板也投入了资金70余万元,充分激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好“大户”带动运作模式。我们实行了干部联系产业大户的制度,充分发挥“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年计划出栏20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各出栏30多头,建好沼气池2个;××××发展食用菌大棚6个,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这一批典型的事例,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促使我乡规模养殖和食用菌项目得以逢勃发展。 四、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但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运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降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有力保障。我们有1700亩蔬菜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和××蔬菜公司进行销售;有由××鹏老板组织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组织销售的优质超级稻、黄姜等产业。 五、实行菜稻连种,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我们积极支持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