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08西北地区含解析

专题8 西北地区

(2018年山东莱芜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词所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春风”不度,是因为玉门关

A.纬度高,春天开始晚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夏季风难以到达D.地处干旱区,降水稀少

3.与青藏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沃野千里D.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

【答案】1.C 2.B 3.D

(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①地属于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

5.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温凉B.地势低平C.热量充足D.降水充沛

【答案】4.D 5.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读图分析即可。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读“我国西北某荒漠化地区的年等降水量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区出现⑤地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荒漠化措施最可行的是

A.全部种树B.①地种硬叶林

C.②地种草D.③地种阔叶林

【答案】6.B 7.C

【解析】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根据等降水量线看,该地区降水少,不足200毫米,而水源是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所以该地区植被是草原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故选B。

7.根据四地的降水量看,①降水在300-400毫米,可以种植阔叶林,②地降水在200-300毫米,适合全部种草,③和④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适合种植耐旱的植物。所以正确的是C。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和荒漠化治理。读图分析即可。

(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干早B.高寒C.湿热D.冷湿

9.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0.影响该地区降水和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1.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

【答案】8.A 9.D 10.B 11.B

10.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这里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影响该地区降水和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B。

11.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所以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山麓有水源的地区,故选B。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图为312国道(图中虚线所示),起点为上海市,终点为新疆的霍尔果斯市,全长4976千米,沿途经过八个省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与图中312国道的甘肃、新疆段基本吻合,影响其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水源B.地形C.气候D.土壤

13.312国道自东向西穿越了

A.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D.五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答案】12.A 13.B

(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该盆地中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15.该地区铁路沿盆地边缘延伸,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集中B.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

C.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D.光热充足,土壤肥沃

【答案】14.D 15.A

点睛:该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和交通,读图分析即可。

16.(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我国的西北地区基本位于

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⑥寒带⑦温带

大陆性气候区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⑥⑧D.①④⑥⑧

【答案】B

【解析】我国的西北地区基本位于非季风气候区,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属于温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因素。

17.(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描绘了我国哪一地区的画面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答案】D

【解析】由题目可知,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画面,故选D。

18.(2018年黑龙江龙东地区)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B.黄河C.黑龙江D.额尔齐斯河

【答案】D

【解析】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该河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黄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故选D。

19.(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B.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D.青藏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区

【答案】D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理解分析即可。

20.(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受到的影响

A.纬度高低B.距海远近C.地形类型D.人类活动

【答案】B

【解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由于离海远近的不同导致的,故选B。

21.(201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在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它是

A.撒哈拉沙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D.阿塔卡马沙漠

【答案】B

【解析】在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选B。

22.(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下列关于区域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A.东北三省山环水绕B.三江源地区瓜果飘香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D.塔里木盆地黄沙漫漫

【答案】B

23.(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条旅游线路全部穿行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游客们一路走来看到的自然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荒漠草原和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客首先来到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人们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直接导致()。

A.水土流失B.酸雨严重C.草场退化D.人口减少(3)从锡林郭勒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河西走廊时,游客看到一片片绿洲。读图b,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城市和铁路多沿绿洲分布。乘火车在河西走廊往__________方向走,可到达吐鲁番。

(4)进入新疆后,游客发现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图c这种高大的防护设施,其主要作用是()。(选择填空)

A.防雾霾B.防噪声C.防强风D.防洪水(5)游客到达吐鲁番盆地后,看到如图d的景观一直通到葡萄园,这就是当地著名的引水灌溉工程——“__________”,在农庄有很多这样的暗渠,这种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是为了。

【答案】(1)西北地区草原荒漠降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

(2)C

(3)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西北

(4)C

(5)坎儿井减少水分蒸发

(4)进入新疆后,游客发现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图c这种高大的防护设施,其主要作用是防强风。

(5)当地著名的引水灌溉工程是坎儿井,在农庄有很多这样的暗渠,这种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点睛】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知道其农业生产方式及水的来源。

24.(2018年黑龙江龙东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区域;“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经济联系。“一带一路”的范围已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材料二“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三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带来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而且也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优化了能源结构,同时改善了东部地区环境。

材料四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

(1)“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盆地中,一线工程的起点A是___,终点B是___。

(3)“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塔里木轮南上海

(3)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优化了能源结构;改善了东部地区环境。(写出一条即可)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也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5.(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读“塔里木盆地图”和“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_、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

(3)塔里木盆地位于_______(山脉)以南。

(4)图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

(5)_____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答案】(1)草原

(2)干旱

(3)天山山脉

(4)盆地边缘的绿洲

(5)坎儿井

(4)读图可知,图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因为盆地边缘的绿洲有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5)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它是新疆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例子,体现了新疆人民的智慧。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读图分析即可。

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绿洲农业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特征() A. 西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双版纳 D. 黄土高原 【答案】A 【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形成特色的绿洲农业区. 【点评】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西北地区由于水分的变化自东向西的景观大致呈现出()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森林—草原—荒漠 D. 森林—沙漠—草原 【答案】B 【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不仅南北跨越纬度广,东西经度也很广,四大区域中西北地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距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因此造成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景观。 3.下列说法中,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 A. 秦岭—淮河以北 B. 昆仑山以南 C. 大兴安岭以西 D. 横断山以东 【答案】C

【解析】 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考点】该题考查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4.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 A. 南方丘陵山地 B. 青藏高原地区 C. 东北平原地区 D. 西北荒漠地区 【答案】D 【解析】 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该地区降水稀少,干旱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胡杨林、骆驼刺能适应这种干旱的自然条件,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 5.关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植被变化自东向西依次为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 B.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 C. 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 D.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答案】D 【解析】 西北地区的自然植被变化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08西北地区含解析

专题8 西北地区 (2018年山东莱芜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词所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春风”不度,是因为玉门关 A.纬度高,春天开始晚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夏季风难以到达D.地处干旱区,降水稀少 3.与青藏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沃野千里D.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 【答案】1.C 2.B 3.D (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①地属于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

5.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温凉B.地势低平C.热量充足D.降水充沛 【答案】4.D 5.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读图分析即可。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读“我国西北某荒漠化地区的年等降水量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区出现⑤地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荒漠化措施最可行的是 A.全部种树B.①地种硬叶林 C.②地种草D.③地种阔叶林 【答案】6.B 7.C 【解析】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根据等降水量线看,该地区降水少,不足200毫米,而水源是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所以该地区植被是草原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故选B。 7.根据四地的降水量看,①降水在300-400毫米,可以种植阔叶林,②地降水在200-300毫米,适合全部种草,③和④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适合种植耐旱的植物。所以正确的是C。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和荒漠化治理。读图分析即可。

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附解析)

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 对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B. 丙地位于北温带 C. 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 D. 从丁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答案】1. B 2. C 【解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1. 据图可知,该区域经度位置大致位于170°E~150°W,故 其位于西半球;纬度范围为50°N~80°N,故其位于北半球。 2. 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位于乙的正西方向;丙地纬度>66.5°N,故其位于北寒带;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从丁地一直向北,最终到达北极点,不可以回到原地。故选C。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3. 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①地球的自转方向②地球的公转方向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图中四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北京 B. 东京 C. 雅加 达 D. 悉尼【答案】3. D 4. D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及 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读图可知,图中演示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故其表现地球自转运动,可以展示昼夜更替现象的成因。 4. 据图可知,四个城市中,悉尼最靠东边,故其最先看到日出。家住台 北市的马明计划到祖国大陆的福州市祭祖,出发前他做了一些准备。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马明在图中量得台北与福州的直线距离约为2.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 A. 115千米 B. 253千米 C. 345千米 D. 466千米 6. 马明计划借助地图畅游福州城,最好选择 A.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

《西北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描述以下哪个区域()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诗歌和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景象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3.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图中哪个区域的景观()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不属于甲地区优良牲畜的是() A.牦牛B.三河马C.滩羊D.细毛羊 5.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乙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耕地以水田为主,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棒子、秦腔、唱腔高亢6.下列几组组合是关于西北干旱气候的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 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气候干旱 d.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e.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B.C.D. 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读图完成19~20 题。

7.《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下列特色食品与所属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一一刀削面 B.②地区一一手抓肉 C.③地区一一桂花酒 D.④地区——酥油茶 9.新疆地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读右图,天山以南以北的地形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10.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经过精密仪器测量,地球的表面积约是 A. 4.1亿平方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6.1亿平方千米 D. 8.1亿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故选B。 2. 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A. 3千米 B. 30千米 C. 6千米 D. 60千米 【答案】D 【解析】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如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60千米,故选D。 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 亚洲、北冰洋 B. 大洋洲、北冰洋 C. 亚洲、太平洋 D. 非洲、太平洋 【答案】C 【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约18000万平方千米,比世界上所有陆地面积还要大,故选C。 4.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1月份是气温最低的,因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降温一段时间后,大约在1月份,北半球陆地气温达到最低,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有关知识.

5. 下列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中,错误的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经度因素 【答案】D 【解析】世界上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类型复杂多样,经度因素对气候没什么影响,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气候有关因素。 6. 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 非洲的北部 B. 亚洲的东部 C. 亚洲的南部 D. 欧洲 【答案】A 【解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故选A。 7.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A. 英吉利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麦哲伦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B 【解析】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有关知识,要知道该海峡的重要性。 8. 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 A. “世界工厂” B. “天然实验室” C. “世界办公室” D. “世界加油站” 【答案】C 【解析】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印度软件产业有关知识,要知道其发展该产业的条件。 9. 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又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是 A. 贝阿铁路 B. 西伯利亚大铁路 C. 青藏铁路 D. 昆广大铁路

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训练题 第八章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距海较远,降水稀少,地表自西向东呈现的景观是(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森林草原—森林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这种自然特征的原因若按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区域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注入的海洋是( )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4.天山是我国重要的山地牧场,又是季节性牧场,牧场海拔上限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该地区的绿洲集中在山麓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较充足B.土壤肥沃C.矿产资源丰富D.草场广阔 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完成6~7题。

6.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 7.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B.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C.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D.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 8.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B.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C.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9.(2016·桐城)我国西北地区也有水稻种植,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其水稻种植的优 势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大B.土壤肥沃C.劳动力丰富D.水资源充足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对该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漠广布B.河湖众多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11.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绿洲B.沙漠C.戈壁滩D.油田 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图,完成12~13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西北地区》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区域中,最适合发展风力发电的是 A. 四川川西平原 B. 甘肃河西走廊 C. 贵州云贵高原 D. 陕西汉中谷地2.下列依次排列的四幅植被景观图反映我国() A. 从西北地区往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变化 B. 从西北地区往东部季风区的热量变化 C. 南方地区至北方地区水热状况的变化 D. 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变化 3.塔里木盆地所属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是() A. 中温带半干旱 B. 中温带干旱 C. 暖温带半干旱 D. 暖温带干旱4.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要经过的“火焰山”,现实生活中位于我国的()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吐鲁番盆地 D. 哈密盆地 5.有关西北地区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全部为内流河 B. 河流水量一般很大 C. 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D. 河流汛期一般在秋季 6.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分别是 A. 高寒、干旱 B. 干旱、炎热 C. 湿润、炎热 D. 湿润、高寒 7.以下我国重要牧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 A.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B. 新疆牧区、青海牧区 C.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D. 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8.位于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9.下列地理事物,与北方地区有关的是 A. “沙漠之舟”、“绿洲” B.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C. “聚宝盆”、“高原之舟” D. “黑土地”、“北大仓” 10.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1.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下列属于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①石油、天然气②淡水③太阳能④水能⑤耕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2.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A. 河西走廊 B. 高山冰雪融水 C. 青藏高原 D. 引黄河水 13.下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 A. 东北平原 B. 河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导致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自然原因是 A. 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 B. 经营管理粗放,使水土流失加剧 C. 不合理地垦殖,导致土地沙化 D. 过度放牧,使草场退货严重 1 / 11

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读图完成1~2题。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 正圆的球体 B. 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答案】C 【解析】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C。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2.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读图完成1~2题。 图中P处的海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P点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为北冰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被世界上的大洲分割成四个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题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地理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3.小强起床后,打开手机看到了当天的天气预报如图,你认为他应选择的上衣是() A. 羽绒服 B. 短袖衫 C. 毛衣 D. 羊绒大衣 【答案】B 【解析】解:预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星期天:气温25℃至35℃.气温高,小强应选择的上衣是短袖衫。 故选:B。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第!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20页2

2019届中考地理总复习:八年级下第八章_西北地区_含答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 1. (2017潮州模拟)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干旱的气候特征无关的是( D ) A. 风蚀城堡 B. 荒漠面积广大 C. 居民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 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地表的物质松散,易形成风蚀城堡;西北地区由于干旱,植被稀疏,加上人为破坏,土壤裸露,荒漠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城市集中居住在绿洲或河谷地区,因此居民区呈带状;矿产资源丰富与干旱无关。 2. (2016成都)下列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D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塔里木河 3. (2017临沂模拟)下图中甲、乙两地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甲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粮仓”主要得益于( A ) A. 祁连山冰雪融水 B. 黄河水 C. 天山冰雪融水 D. 长江水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据图可知,甲为河西走廊,乙为宁夏平原,甲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粮仓”,主要得益于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 4. (2017德州)“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沿A→B→C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水 C. 可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 D.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竹竿舞 5. (2017娄底模拟)小妙的爸爸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我国不同地区拍了许多景观照片。小妙帮爸爸整理照片时,有一张照片贴错了标签,你能帮她找出来吗?( A ) A. 沙漠边的绿洲上棉田广布——华北平原 B.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随风泛起金色的波浪——江汉平原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草原 D. 山坡上一片片碧绿的茶园长出了嫩嫩的新叶——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沙漠边缘的绿洲上棉田广布指的是我国西北地区。 6. (2017滨州)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贝贝旅行的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 B. 贝贝在出发地看到了美景——小桥流水人家 C. 贝贝经过的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 贝贝由东向西欣赏了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景观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根据轮廓图及图中城市信息得出,贝贝旅行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在出发地会看到草原景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从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无极昼极夜想象的是 (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2.去该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段是每年的 ( ) —5月 —8月 —11月 —次年2月 3.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 A.西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4.我国大多数河流至西向东流,最后注入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 A.各民族均匀分布 B.东部多、西部少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南方多、北方少 6.“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所描述的地形区是 (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东南丘陵 7.下列山脉中,为我国陆地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太行山 B.祁连山 C.贺兰山 D.雪峰山 8.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 D.河流流向 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9~11题。 9.青稞主要分布在 (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0.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是 (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1.下列旅游景点分布在④区域的是 ( ) A.阿里山 B.颐和园 C.九寨沟 D.青海湖 12.黑龙江的漠河与广州温差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黑土地”是指 ( ) A.成都平原 B.河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4.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 A.黑河—腾冲一线 B.冬季0°C 等温线 C.秦岭—淮河一线 mm 年等降水量线 15.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是指其盛产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中考地理试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解答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答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题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地球仪上0°经线指的是 A. 本初子午线 B. 东西半球分界线 C. 南北半球分界线 D. 国际日期变更线 【解答】A 【解析】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称为子午线,而0度经线作为东西经度的起始线,称其为本初子午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20°W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选A。 2. 在野外,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北极星来确定北半球的正北方,下图中代表北极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答】D 【解析】在野外,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北极星来确定北半球的正北方,地球上北极点正对着北极星,而北极点与地面大致呈66.5度夹角,所以图中表示北极星的是④,故选D。 3. 世界上最长的脉是 A. 喜马拉雅脉 B. 安第斯脉 C. 落基脉 D. 阿尔卑斯脉 【解答】B

【解析】世界最长的脉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脉,长度约9000千米,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的,故选B。 4.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决赛,将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5日18时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三区)打响,宜昌球迷观看现场直播应选择在北京时间 A. 7月15日18时 B. 7月15日13时 C. 7月15日23时 D. 7月16日18时 【解答】C 【解析】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决赛,将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5日18时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三区打响,北京时间(东八区)比莫斯科早5个小时,所以宜昌球迷观看现场直播应选择在北京时间7月15日23时,故选C。 5. 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 A. 36.5平方千米/人 B. 365人/平方千米 C. 0.0027平方千米/人 D. 300人/平方千米 【解答】B 【解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人口总数除以当地面积,所以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365人/平方千米,故选B。 6. 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矿产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气候资源 D. 水资源 【解答】A 【解析】自然资源按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矿产资源短时内无法更新或再生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他三种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A。 7. 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暴风骤雨 D. 阴转多云 【解答】B 【解析】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故四季如春是描述气候。 【点睛】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含义,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 8.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卷

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哪个问题()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不协调 D.木材短缺 3.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温带 ①半干旱地区 ①干旱地区 ①草原广阔 ①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4.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地区不相符的是() A.本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和立体农业 B. ①山脉西侧可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东侧可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C. ①山脉以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5.小明夏季到新疆塔里木盆地旅游,妈妈提醒他带的物品较为合适的是() A.太阳帽、防晒霜、大水壶 B.羊毛衫、雨伞

C.葡萄干、照相机、雨衣 D.水靴、棉衣 6.以下跨区域的工程,与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关的是() A.南水北调 B.北煤南运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 7.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A.湖泊水 B.夏季降水 C.河流水 D.高山冰雪融水 8.天山南北的两大地形区分别是() A.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 B.昆仑山、塔里木盆地 C.祁连山、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9.对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地区 B.广种水稻、小麦等 C.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 D.畜牧业和林业发达 10.“成群的牛羊安闲的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其描写的是何地的景色()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有答案带解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是() A.当地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俗 B.当地拥有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 C.发展畜牧业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D.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2.下列关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盆地地形,森林草原广布,降水丰富 B.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气候干旱 C.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油气资源丰富 3.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的植被变化大致表现为()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4.如图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这里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5.西北地区是我国() A.重要的粮食产区 B.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重要的水能蕴藏区 D.重要的水产养殖区

6.对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地区 B.广种水稻、小麦等 C.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 D.畜牧业和林业发达 7.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A.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8.图中甲侧往西①、②、③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9.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 A.山麓地带

B.山脊或山坡处 C.沙漠内部 D.远离河流地带 10.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山麓地带以及盆地的边缘 B.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出产三河牛、三河马 C.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 D.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1.西气东输一、二期工程的线路都经过了()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东南丘陵 1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水资源不足 B.劳动力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土地资源不足 13.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环状分布 C.线状分布 D.“之”字型分布 14.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A.林业基地 B.畜牧业基地 C.渔业基地 D.商品粮基地 15.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主要是因为()A.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地区 B.考虑经济因素,可以缩短运输距离 C.考虑地形平坦,修路条件好

2018中考地理试卷(按章节归类)专题类编:人教版八下(含解析)第八章 西北地区

(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图2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盆地内河流众多,水量丰富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之上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该盆地内河流多为时令河。但天越早,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 A、天越旱,地下水越丰富 B、气温越高,瓜果越香甜 C、天越旱,盆地光照越强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参考答案】4、C 5、D (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

【参考答案】16、A17、D18、B19、B (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 【参考答案】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 (2018年山东滨洲市)29、国庆期间滨州学院李教授带学生对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考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9分)

(1)考察团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图_________(甲或乙)区域的地形特征。从地势看,图乙中的A区域主要位于第________级阶梯。(2)考察团一行到新疆阿克苏后,得知当地苹果采摘期比山东晚一个多月,以其独特的“冰糖心”被誉为新疆的“水果皇后”。请分析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有利条件。 (3)考察团对喀什地区的城镇分布进行了考察,请你结合喀什地区城镇分布图分析喀什地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4)考察团在西北地区考察时谈到“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是把甲区域________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________运输(方式)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5)考察团在B地区考察时,发现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京津冀地区图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考察发现松花江和塔里木河丰水期都在夏季,请你分析塔里木河丰水期在夏季的原因。 【参考答案】29、(1)甲第三(2)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3)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因为该区域气候干旱,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4)塔里木管道(5)缺水跨流域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专项训练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专项训练 选择题 1、新疆生产的格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品种优良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D.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答案:D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养分消耗少,有机质、糖分积累多,因此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A、B、C不符 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小提示: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B.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答案:C 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 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 十分有益,故选C。 3、“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的区域是: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西气东输”工程经过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不经过的区域是青藏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答案:B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主要是减少钢铁和煤炭产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项A,C,D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措施会加速东北地区资源枯竭,故B正确。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点是传统工业的转型,现在传统工业主要是向节能型高科技产业转变。 5、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C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相关知识,需要识记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 6、光照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大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答案:C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西北地区(提分小卷)-【单元测试】

第八章西北地区 提分小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茫茫大漠袤无边,孤烟残阳映山岚。声声驼铃诗情醉,一路天籁向天山。”结合我国局部山脉、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1-2题。 1.“沙漠驼铃”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独特风光。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峻B.距海遥远C.人口稀疏D.经济落后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河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河是额尔齐斯河,属于外流河B.乙河的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丙河段秋冬和初春多发生凌汛D.丁湖位于青藏高原,属于咸水湖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新疆和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上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该地区气候与地势关系不大,与人口稀疏和经济发展无关。故根据题意选B 2.读图可知,甲是额尔齐斯河,属于外流河,乙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丁湖位于青藏高原,属于咸水湖,故ABD正确;丙河段是黄河中游,没有凌汛现象,故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下图是土墙平顶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形成该建筑物平顶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大B.气温高C.降水少D.日照强 4.该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3.C 4.B 【解析】3.降水量的多少,影响着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该地房屋多为平顶房。风力大、气温高和日照强不是影响平顶的原因,故选C。 4.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温暖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传统民居多为土墙平顶屋。故选B。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山下视察了位于宁夏平原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了解当地特色农业。读图1贺兰山示意图和图2稻渔空间景观图,完成下面5-7题。

2018年成都市初中地理毕业考试地理中考地理(原卷+答案解析)

成都市2018年初中毕业会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会考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子笔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地填涂会考考号。 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中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四个科学考察站,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 2. 去该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段是每年的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次年2月

3.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A. 西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南半球 4.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5.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A. 各民族均匀分布 B. 东部多、西西部少 C.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南方多、北方少 6.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所描述的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7. 下列山脉中,为我国陆地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太行山 B. 祁祁连山 C. 贺兰山 D. 雪峰山 8.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河流流向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青稞主要分布在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③区域 D. ④区域 10. 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_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60分,) 1. 西北的地区以()为主. A.山地平原 B.高原盆地 C.高原、平原 D.丘陵、盆地 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个省(区市).读图,回答(1)~(2)题. (1)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温暖 D.高寒 (2)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A.甘蔗 B.棉花 C.水稻 D.菠萝 3.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发展畜牧业 B.增加木材产量 C.开展生态旅游 D.改善生态环境 4. 读图回答题. 图示地区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在盆地中部 B.沿铁路公路分布 C.沿河流分布 D.沿山脉两侧分布 5. 导致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 B.经营管理粗放,使水土流失加剧 C.不合理地垦殖,导致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使草场退货严重 6. 新疆的葡萄瓜果等都比较甜,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特产,为什么在那里种的瓜果含糖会比较高()

A.高山的冰雪融水提高大量矿物质 B.昼夜温差大 C.当地人先进的培养技术 D.“坎儿井”工程造成的 7. 西北地区的植被由东到西的变化是() A.从森林到草原 B.从草原到森林 C.从草原到荒漠 D.从荒漠到草原 8. 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 我国新疆气候描述为“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该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该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该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0. 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劳动力资源不足 B.土地资源不足 C.水资源不足 D.光照不充分 11. 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1)~(2)题. (1)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2)新疆利用坎儿井灌溉的农业一般属于() A.河谷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水田农业 D.绿洲农业 12. 在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上海 B.天津 C.北京 D.重庆 13. 西北地区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是() A.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B.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C.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D.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14. 读图,回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