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陈述(中美轮胎特保案)

案例陈述(中美轮胎特保案)
案例陈述(中美轮胎特保案)

中美轮胎特保案

案例陈述

中美轮胎特保案被称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保护第一案”。

“特保”是俗称,指的是《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此条规定,在特定情况下,WTO成员可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这条规定类似于保障措施,但仅针对中国,是一种特殊保障措施,因此被俗称为“特保”。美国为了适用这一条款,在其国内法《1974年贸易法》中增加了相应的第421节;美国此番实施特保的国内法依据,就是该节。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交请愿书,称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大幅增长,扰乱美国国内生产市场;4天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调查并背书联合会的观点。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决定,对中国轮胎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在3年内分别加征收30%、25%和20%的惩罚性从价关税。

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对美国限制进口中国轮胎的特保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并于2009年9月21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请,建议设立一个专家组调查美国采取的轮胎特保措施。

2010年1月19日,WTO成立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小组。

2010年12月13日,专家组裁决裁决报告公布,驳回中国的投诉,表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并未违反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2011年5月24日,中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就中美轮胎特保争端案专家组报告提出上诉申请。在上诉报告中中国主要提出两个观点,第一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小组错误得出中国输美轮胎快速增长的结论,因为在2008年,即调查期末,中国出口仅增加10.8%,比2004年到2008年调查期内34%的增长率大幅下降;第二,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没有能够充分证明中国出口是美国轮胎业衰退的最直接导因。中国认为,美国轮胎企业转变战略,主动关闭其在美国的市场;以及美国内需求的下降,也是导致美国轮胎业生产下滑的原因。

2011年9月5日,上诉机构裁决公布,终审报告维持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小组的判断,继续认定美国的做法符合规定。

2010年12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公布了专家组报告,认为美国做法与世贸规则没有冲突。专家组认为,美国并非没有适当评估“快速增长”问题。中国轮胎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节并没有违反《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第16条的规定。对于措施是否过度的问题和措施的时间是否过长等问题,中国也没有予以证明。

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9月5日驳回中国所有上诉。上诉机构公布了一份123页的裁决报告,核心内容依然是支持了专家组的结论,认为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的特别保护措施符合世贸规则,认为中国轮胎确实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认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该组织规则。

中美双方的观点及证据

美国方面:

一:中国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

二:中国轮胎出口致美轮胎厂工人失业

三:中国轮胎正冲击美国轮胎产业

作为原告方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代表首先发言。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国际业务主席利奥〃杰勒德说,按照该会的统计,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共有5家美国轮胎厂关门倒闭,5100名美国工人失业,今年又有3000名美国工人下岗。他认为,大量进口中国轮胎损害了美国轮胎产业的利益,第一年55%的高关税仍不能削弱中国轮胎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当年的惩罚性关税应该达到75%至80%。

中国方面:

一:美轮胎业弃低端市场中美无直接竞争

二:中国轮胎出口给美民众提供职位

三:中国输美轮胎销量未连续快速增长

徐文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轮胎大多是低端产品,并不构成对美国轮胎的威胁

戴维〃斯普纳(美国律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拟议的特保措施实质是一种保护主义行为

托马斯〃普吕萨(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特保措施保住一个岗位,将会损失25个岗位

美国轮胎经销商德尔〃纳特公司总裁詹姆斯〃梅菲尔德说,假如奥巴马政府接受制裁建议,美国轮胎业“在营销领域将有数千美国人因此失业,而制造业领域也不会因此产生新的就业岗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普吕萨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如果借助轮胎特保措施保住一个就业岗位,结果将

会损失25个就业岗位,美国最终将会损失2.5万个就业岗位。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商代表也陈述说,对中国轮胎进行制裁将抬高美国汽车成本,损害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也不会给美国轮胎产业带来好处。代表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合会作证的轮胎经销商德尔〃纳特公司总裁詹姆斯〃梅菲尔德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强调的是就业,但假如政府接受制裁建议,“在营销领域将有数千美国人因此失业,而制造业领域也不会因此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普吕萨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如果借助轮胎特保措施保住一个就业岗位,结果将会损失25个就业岗位,总计美国将会因此损失2.5万个就业岗位。

案例对中国的启示

一,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

并购企业转外资为内部投资

自主发展降低对出口过度依赖

来自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下降幅度很大,其中1-4月份下降幅度为26-29%,5-6月份在16%左右,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在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环境下,中国的轮胎企业的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针对中国轮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赵文权认为,“要研究市场动态,制定出口新策略。”

同时,中国轮胎企业也应该做出反思。“我们是否有低价战略,搅乱市场的行为,我们的质量、成本、管理、工艺的优势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赵文权这样表示。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则从“市场、产品、行业整合”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他的建议。

首先,中国轮胎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营销网络。目前的出口结构相对单调,美国市场一

旦出了问题,我们的损失就很大。其次,实现技术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开拓国内中高端市场。“我们自主品牌的轮胎产品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另外,如果一直仅凭低廉的价格去占领市场,技术水准一直很低,那么很容易被发达国家扣上倾销产品的帽子,也容易被外国制裁。最重要的是,中国轮胎行业的整合也是迫在眉睫。李胜茂认为,现在轮胎企业小而杂,普遍技术水准不高,未来应整合成集团化的规模,获得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

二,法律

中国政府在这个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理性应对,以国家的名义,代表所有受到伤害的中国企业,向WTO争端寻求解决机制。中国政府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既然中国选择加入WTO,就会坚定地依照WTO规则行事。轮胎特保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第一,如果我方能够在美国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之前,多方斡旋、协商迫使美国的利益集团向其施压,也许就能够改变委员会的裁决。毕竟,委员会在作出裁决之前是时时刻刻与国会议员、美国国务院以及白宫通着气的,所以我们的游说与协商是必要的、值得一试的。善于利用贸易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包括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是我们急需学习补课的内容;

第二,当今贸易格局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担着为西方发达国家代产廉价商品的任务,要在承接类似美国轮胎工业大举外包合同时考虑到西方国家完全有可能过河拆桥,反过来诬陷中国倾销廉价商品。那么,代表中国相关产业的协会或者商务部就应该知会外国贸易部门,提前签署谅解备忘录或者修改相关行业对贸易进口协定的免责条款(exceptionclause),把类似问题扼杀于襁褓之中;

第三,我国的相关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研究贸易国的贸易法律、法规,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任人宰割。同时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加强本国相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避免让他国钻空子、本国企业受损失;

第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0年了,今后,中国在期待与遵守一个公正、合理和法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未雨绸缪地研究有关贸易条款,防止不利于中国的判定标准被写入相关法案;更要认真反思、总结我们1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与时俱进地重新定位思考我国在其中的位臵及发挥的作用,为我国争取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法制化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中国轮胎特保案

班级:09工商企业管理姓名:林润学号:0940233 中国输美轮胎特别保护案 众所周知,美国的汽车原配轮胎市场具有排他性,美国工厂生产的轮胎主要是为新车配备的。轮胎配件市场的竞争却很激烈,轮胎是易耗品,美国汽车消费者所更换的轮胎一般都是中国工厂生产的,因为中国轮胎的价格只是美国轮胎价格的一半,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同时,由于美国轮胎制造商采取了产品升级战略,放弃了利润较少的低端轮胎市场。而中国输美轮胎主要是低端产品,且多为美国企业贴牌生产。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就业大幅减少的原因非常简单,即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起的汽车销量大幅减少。2008年,美国全年乘用车和轻卡销量约1300万辆,比上年的约1700万辆减少23%。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的情况还要差。2009年7月汽车销量580.67万辆,比去年同期的854.83万辆减少32.1%。7月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就业人数急剧减少了23.22万人,减幅达26.0%,同期整个制造业就业也减少了12.2%。8月10日,美国轮胎制造商协会发表的2009年报告指出,2009年乘用车替换轮胎产量将下降9%(或1800万条),为17600万条;轻卡替换轮胎产量将下降18%,为2400万条。2010年则将分别增长3%和8%。报告归结为四点原因:汽车销量的剧降、消费者信心低落、失业率高和房市低迷。该报告并没有指出造成产量下降是受从中国的进口轮胎影响。 7月21日,由美国6家轮胎进口商组成的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盟致函美贸易代表柯克,亦明确反对采取特保。该联盟指出,实施特保将严重损害美轮胎分销和零售从业者利益。据估算,一旦采取措施将导致分销和零售领域近25万人失业。此外,救济措施将导致美消费者每年多支出6亿至7亿美元。7月27日,代表克莱斯勒、福特与通用三大美国汽车巨头利益的美国汽车贸易政策理事会以及代表美国规模最大的零售商、产品制造商和服务供货商利益的美国零售业领导者协会皆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反对采取特保。 梅菲尔德解释说,这是因为,美国的轮胎制造商已经不再生产低端轮胎产品,他们不会因为中国轮胎进口受阻而开启新的生产线,经销商只能转向韩国、巴西、墨西哥等第三国,这在短期内会造成市场混乱。 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普吕萨在听证会上指出,根据他的研究,美国如果借助轮胎特保措施保住一个就业岗位,结果将会损失25个就业岗位,总计美国将会因此损失2.5万个就业岗位,这对美国就业市场是雪上加霜。 代表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商利益的美国汽车贸易政策委员会副总裁查尔斯·奥瑟斯说,对中国轮胎进行制裁将抬高美国汽车成本,损害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也不会给美国轮胎产业带来好处。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特保案的起诉方不是轮胎制造商,而是所谓代表工人利益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这起特保案,作为重要关联方的美国制造商选择了沉默。实际上,在中国输美轮胎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制造商在华工厂生产或在华贴牌生产,特保案不符合美国制造商的利益;但由于当前轮胎工人正在进行劳资谈判,美国制造商面临强大压力,因此选择三缄其口。从以上来分析目前形势我们暂且不说谁对谁错,就上述行为来看,美国这一行为是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当前,世界经济虽然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仍是曲折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只会延宕复苏的进程,甚至加剧衰退的扩

中美轮胎特保案之案例分析

中美轮胎特保案之案例分析 特保案背景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规定:中国产品在出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l1日至2013年12月l1日。从2009年4月2O 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保护就业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的申请起,经过调查、认定、昕证会,最终奥巴马总统于9月l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旅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三年税率依次为35%、30%、25%。 特保案背后的政治利益 这次特保案起诉方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劳工团体一直是奥巴马的铁杆支持者。美国失业率的攀升对奥巴马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奥巴马不愿因坚持自由贸易而开罪劳工团体。其次,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正成为主要靶子。一些政客在其中不断搬弄是非以捞取政治好处,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极须在一项关乎其政治前途的医疗改革问题上,得到包括一些政客在内的最广泛支持,现在被医疗改革方案搞得焦头烂额,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不得不拿中国的输美轮胎作为“替罪羊”供上了祭坛。 特保案的实质 美国轮胎资本家与美国轮胎工人之间发生了劳资纠纷。代表美国15000名轮胎工人利益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制裁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是因此这些中国进口轮胎中包括了美国外逃轮胎资本家所生产的轮胎。由此,美国劳资双方的斗争演变成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美国轮胎产业资本为了抢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大规模地向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一方面是由资本渴求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的潮流使其得以实现的。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家的贪婪和自私自利总是要侵害工人利益,进而损害国家利益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工人和工会,如果只是要求资本家别关闭工厂、别让工人失业,要维护社会稳定、要保护国家利益等等,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马克思早就说过,资产阶级一定要跑遍全世界,投资建厂、开拓市场、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资本天生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自觉地考虑工人的利益。 现在,美国轮胎资本家的“利润”与美国轮胎工人的“工资”发生了冲突。与在美国本土开厂生产轮胎相比较,在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或地区开厂生产轮胎,美国轮胎资本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关闭美国本土的工厂,美国轮胎工人立即失去“工资”。美国轮胎工人失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进而损害了美国国家的利益。但是,美国轮胎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考虑美

案例陈述(中美轮胎特保案)

中美轮胎特保案 案例陈述 中美轮胎特保案被称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保护第一案”。 “特保”是俗称,指的是《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此条规定,在特定情况下,WTO成员可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这条规定类似于保障措施,但仅针对中国,是一种特殊保障措施,因此被俗称为“特保”。美国为了适用这一条款,在其国内法《1974年贸易法》中增加了相应的第421节;美国此番实施特保的国内法依据,就是该节。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交请愿书,称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大幅增长,扰乱美国国内生产市场;4天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调查并背书联合会的观点。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决定,对中国轮胎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在3年内分别加征收30%、25%和20%的惩罚性从价关税。 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对美国限制进口中国轮胎的特保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并于2009年9月21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请,建议设立一个专家组调查美国采取的轮胎特保措施。 2010年1月19日,WTO成立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小组。 2010年12月13日,专家组裁决裁决报告公布,驳回中国的投诉,表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并未违反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2011年5月24日,中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就中美轮胎特保争端案专家组报告提出上诉申请。在上诉报告中中国主要提出两个观点,第一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小组错误得出中国输美轮胎快速增长的结论,因为在2008年,即调查期末,中国出口仅增加10.8%,比2004年到2008年调查期内34%的增长率大幅下降;第二,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没有能够充分证明中国出口是美国轮胎业衰退的最直接导因。中国认为,美国轮胎企业转变战略,主动关闭其在美国的市场;以及美国内需求的下降,也是导致美国轮胎业生产下滑的原因。

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要: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三年的特别关税。轮胎特保案会将会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造成怎样的影响?面对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和企业又应如何应对?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轮胎特保案;影响措施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事件的进展 (一) 中美轮胎特保案的起源与进展 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裁决,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 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45%、35%。 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就“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听取各方意见。 9月2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咨询财政部、劳工部、商务部等部门意见后,向奥巴马提出相关建议。 9月1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为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二) 特保(特别保障措施)的概念

浅谈中美轮胎特保案及启示 论文范例

浅谈中美轮胎特保案及启示 国贸实务0827班王玲玲 34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而且美国目前是中国出口第二大贸易国,在中国出口总量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2009年美国却对中国轮胎实施了特保方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2009年的中美轮胎特报案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此案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中美轮胎特保案;反倾销;影响;启示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市场为由,建议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关税。此后中国代表团专门自持团队赴美交涉,结果9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惩罚新关税,即在4%原有关税的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先前提出的税率有所降低,这就是2009年震惊世界的中美轮胎特保案。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发生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市场为由,建议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关税。此后中国代表团专门自持团队赴美交涉,结果9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惩罚新关税,即在4%原有关税的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加征

35%,30%和25%的附加关税。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先前提出的税率有所降低。这就是2009年震惊世界的中美轮胎特保案。 据调查在这场,“中美轮胎特保案”的背后,是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整车销量急速下降,轮胎用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锐减。后来我找到一些数据据称,2008年美国整车销售仅为1300万辆,今年1—7月份,此数字仅为580万辆。而2007年,美国整车销量为1700万辆。因此,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上书美国政府要求对本国轮胎行业进行“特殊保护”。这个“特保案”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奥巴马提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奥巴马政府代表民主党,工会的利益与其息息相关。工会组织是他竞选时坚定的支持者,所以他这次发动“特保案”是回馈他的工会支持者,巩固自己的政治利益。最明显的,他想借着“轮胎特保案”来缓解国内的高失业问题,以及在医疗改革方案上寻求突破。 二、美对中国出口轮胎实施特保的动机 其实此次的轮胎“特保案”对于美国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我将在下节的影响中会提出。但奥巴马为什么非要采取这样损人又不怎么利己的措施呢!在我看来,美国的最大目的就是在转嫁危机,试图将他们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身上。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轮胎的利益所以就借机制造了这么一个对中国经济大受打击的案例。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美国害怕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是资源型国家,我想这也是外国列强当年要侵略中国的原因。所以在现在的和平时代,美国为了不让中国的经济赶上并超过美国,所以就来了这么一手,

中美轮胎特保案启示

中美轮胎特保案启示 1.如果我方能够在美国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之前,多方斡旋、协商迫使美国的利益集团向其施压,也许就能够改变委员会的裁决。 2.今贸易格局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担着为西方发达国家代产廉价商品的任务,代表中国相关产业的协会或者商务部就应该知会外国贸易部门,提前签署谅解备忘录或者修改相关行业对贸易进口协定的免责条款。 3.我国的相关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研究贸易国的贸易法律、法规,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任人宰割。 4.中国在期待与遵守一个公正、合理和法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的同时,为我国争取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法制化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5.理性看待我国当前所处的不公平贸易环境,理智的分析自身的不足,积极进行产业的调整,产品的升级,并与争端国进行WTO框架内的友好磋商。 6.利用WTO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在WTO规则的框架内维护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按照WTO的规则通过双边磋商谋求解决,力求采取争端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尽快得到公正待遇。 7.提高出口产品可持续竞争力,正确规划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项目,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产品价格,增强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 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1.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引起一些贸易伙伴的关注与不安。 2.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保护国内工业不受冲击的法律武器,被一些国家滥用。3、对我国的国家经济性质的认定具有歧视性。 3.中国欠缺合理的外贸出口结构是遭致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轻工产品和农副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造成中国的出口商品与低价密不可分的不良国际形象。 4.出口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失误。中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 5.中国的外贸关系与环境不易牵制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目前中国的国际贸易关系中单边交往仍较多,因而国外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时的顾虑就少.

贸易战

贸易战:轮胎特保案 这场战争是不能败的,败了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一共提出了7次特保案,只有这一次通过,我想透过这个机会和各位谈一谈其中的细节,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请问,我们的敌人是谁?是谁提出了轮胎特保案? 是美商、美洲总工会。它的全名叫做钢铁、橡胶、物流、制造、服务等等环节的全美工业的联合工会(USW),它是美洲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工会。 这个总工会是非常可怕的,它可以操纵美国的选举。去年2008年奥巴马跟希拉里竞选难分难解的时候,就是这个工会要求北卡罗来纳州的参议员爱德华兹转而支持奥巴马。所以北卡罗来纳州和印第安纳州支持奥巴马打败了希拉里,赢得了初选。 就是这个工会对我们中国提起了轮胎特保案,他们提出了如下的证据: 证据一,中国进口美国的轮胎市场份额从2004年5%到2008年17%,增加了12%; 证据二,美国本土轮胎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62%跌到2008年50%,跌了12%。 所以他们判定中国有罪。这个贸易战一旦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印度也提出特保,南美洲也提出特保,德国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也提出特保。更不幸的是,10月一开始,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反倾销税开始征收。我们没有想象到,从9月份开始,轮胎特保案失败之后,余波荡漾的结果将冲击我们的出口制造业。 我想再提出一个问题,美国政府为什么从9月份开始要进行贸易反倾销?为什么要这么做?那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你以为是美国工会有事没事来找我们的吗?它的背后是谁?为什么前几个月你不找我呢?为什么都是从9月份开始呢?轮胎特保案为什么是9月12号呢? 这个贸易案将进一步打击我们的制造业。 汇率,我们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百分之二十几,金融海啸时期,又对欧元升值30%~ 40%,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正常吗?你们肯定认为很正常,因为你们在学校都是这么学的。老师说,汇率是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出口创造这么多外汇储备,所以人民币当然要升值。因为大学教科书都是这样教你的嘛! 不过我要告诉各位,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竟然跟着教科书的理论走,你好可怜哦!是谁告诉你,贸易顺差人民币就要升值?那是理论,理论我不会反对呀,就这么简单呀,原来世界经济规则就这么简单呀!? 汇率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变动的,我问你,4月份开始美元为什么贬值?你以为是美元弱势了吗?你太简单了! 美国对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是直接用军事武力来干涉;对付亚洲各国,通常都是以汇率战为前导,几乎毫无例外。比如说1985年有个小国家,很嚣张,叫做小日本。自己出口家电产品到美国,开始跟美国对抗,开始跟美国说“不”了,1985年,美国就用汇率战首先狙击日本,造成日币大幅升值,让日本进入了冬天,20多年后的今天还在冬天,好惨,这个教训非常深刻。我个人不太喜欢日本人,但是讲话还是得客观一点,他们素质高、纪律强、工业基础也强,受到了美国汇率战的打击之后,20年不能够复苏,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人担忧。我们有没有这么强的经济体抵抗这种汇率大战?自己想一想。1997年,亚洲来了四小龙,又来四小虎,大的国家跟经济区当时嚣张的不得了。我讲到这儿,你们可能已经隐约地感觉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

摘要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世界市场总体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出口却一直保持着较快和较大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多。中美之间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部分比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也格外的引人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近几年钢铁的出口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量。但是,双方关于钢铁方面的摩擦也从未间断,并成为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我国钢铁业不断遭到反倾销指控,给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中美近期钢铁贸易摩擦的表现,分析了产生摩擦的原因,通过比较中国钢铁企业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中美钢铁贸易贸易摩擦钢铁保障措施案

Abstract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foundation industr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each department's development.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hen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t the end of 2001, the exportation is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quick and the big growth scop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world market that is going down.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e friction and conflict about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s trade occupies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 majority of proportions, therefore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friction also especially attracts attention. China is the first steel and iron output which breaks through 200 million ton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steel and iron volume of exports also continuously assumes the trend of escal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o US's exports. But both sides also never interrupt about the steel and iron aspect friction, and will become the focal point in the short-ter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friction. Our country steel industry encounters the counter-dumping indictment unceasingly, which brings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steel and iron trade fric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about friction. Through comparing the China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then put forward proposals. 【Key Words】Steel and ir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conflict; Steel and iron safeguard measure document.

中美贸易摩擦实例(英文)

In the trad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In the 14 years from 1979 to 1992,China has been in deficit, Since 1993 into a surplus and up to now. in 2004,Chinese counted that amount of American deficit was $80.3 billion dollars.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america, 1979-1982, the United States was at the position of trade surplus, and In 1983, began to appear deficit.and in 2004, the amoung of trade deficit was 162 billion dollars.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tatistics On the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situations. 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tatistics on the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situations. We also can see that amount of trade gap wa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refore, we will discuss the reasons why there was such a hug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import and export.

中美轮胎贸易、投资、合作与竞争关系

中美轮胎贸、投资、合作与竞争关系 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对外贸易更加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关系也越演越烈,两国贸易的摩擦更是不断上升。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为中国入世7年来最低点。2009年4月发生的轮胎特保案事件更是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对中国输美的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惩罚性的特保关税,为期三年税率分别为35%、30%、25%,自9月26号开始生效。 一、中美轮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1.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 根据有关的数据分析,在两国的贸易中,近几年来一直中国都处于顺差的地位,并且中国的贸易顺差额中有一半是来源于美国。中美长期的贸易逆顺差的不对称性造成了中美关系的不平衡现象,两国贸易摩擦的产生也是必然的。 2.中国产业结构自身存在缺陷 美国大多数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国出口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和不可替代优势。中国的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制造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集低成本、低质量、低质量于一体,而且国家政府为了保证轮胎的出口更是增加了出口退税的政策。再加上在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低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但是不具备竞争优势和不可替代优势。对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轮胎产品中,虽然表面上占领了美国大半个市场,单轮胎产品实际属于低端产品,美国也一直以来不断在加大贸易壁垒,防止中国轮胎产品的进入。对于中国这种产业结构,很容易遭到海外国家加注的一些倾销罪名,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产生。另外,中我国国内市场中,政府又不断地放宽了外国轮胎行业的进入政策,许多大型外资企业开始占领了国内的市场,在高质量和合理价格的情况下中国内一些小型轮胎企业也同样面临着很严重的危机。 二、中美轮胎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1.中国对外贸易收入下降 随着中美轮胎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轮胎产品增加了出口关税和限制性出口的等措施,使中国轮胎出口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进而中国对外贸易数额也在下降。以2009年的轮胎特保案为例,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关税率从3.4%到35%,一下子增加近十倍,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剧增。至少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国内轮胎出口商都不会向美国出口轮胎产品。而据中国橡胶协会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额约有22亿美元,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出美国轮胎的半数产量,意味着中国将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并且减少1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不仅如此,受损的轮胎产业也会引发相关的产业链受损,如橡胶、焦油等产品会因轮胎生产量的减少而相继出现过剩现象。 2.国内企业的竞争加剧且国内的相关的失业率上升 由于美国对于中国轮胎出口增加了一系列贸易壁垒,中国轮胎出口企业的成本不断在增加,在国外的竞争优势下降,因此不得不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而国内的轮胎市场在外资企业的进入的冲击之下竞争本已相当激烈,再加上重心在海外的企业突然转向了国内,国内轮胎的供给增多,甚至会出现过剩的情况,国内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影响和应对策略

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影响及应对策略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贸易摩擦也随之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表现,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结果,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平常心对待贸易争端及贸易摩擦。因此,系统考察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原因,研究缓解贸易摩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和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贸易摩擦随经贸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和升级。中美贸易摩擦集中表现在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市场经济地位等方面,其中反倾销是贸易摩擦的主要方式。其次,文章结合案例,从国外、国内两方面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的影响。最后,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次出发,对如何减少贸易摩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经贸关系反倾销兰州商学院硕士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园和影响及应对策略ABSTRACTWiththedr amaticadvancementofSino—Americantraderelationshi

p,tradedisputeandconflict,whichhasatendencyofgettingsevere,isinevitable.ItisconsideredasasignoftheenhancementofChina’S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competitiveness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activeandmeanwhilemildattitudeshouldbetakentodealwiththistradedisputeandconflict.So,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itissignificanttoanalyzesymmetrically thereasonofthecurrenttradedisputeandconflictbetweenChinaandAmerica,andthenreachastrategyofeasingalltheseproblems.TheprogressofSino-Americantr

贸易政策专题

●17世纪,英国对殖民地严格的贸易政策, ●从1651年到1673年,英通过了《航海法》,规定殖民地生产的产品必须卖给英国,与其他国家的贸 易也必须经过英国。 ●英法战争和英印战争的消耗使得对殖民地政策的执行更加严厉。 ●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 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 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其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 ●1773年的《茶叶法》该法案降低了从殖民地销售到英国的茶叶价格,同时又严格规定这些茶叶不能销 售到英国以外的地方。 ●波士顿地区茶农对此强烈不满,“波士顿倾茶事件”,1776年成立美国。

16世纪以前,贸易互通有无,贸易量小,谈不上贸易政策。 一、17、18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 英国: 1763年英国在英法战争中获胜逐步减弱,1783年才得以撤销。 二、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自由贸易主义 19世纪初,英国逐渐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1860年,英法之间签订了《柯布登条约》(Cobden-Chevalier Treaty),内容是减免关税和鼓励自由贸易,这代表了19世纪欧洲自由贸易的顶点。 三、19世纪后期:第一次保护主义兴起 1879-1894,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税战 1881-1882,法国对谷物、毛纺织品贸易进行限制; 1888-1889,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爆发关税战。 美国30% 25%(1900) 法国8% 德国8% 意大利15%-16% 英国5% 俄国14%-34%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 四、两次大战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垄断地位的丧失开始专线贸易保护主义。 1915:麦克肯纳关税(McKenna Duties),对奢侈品征收33.33%的关税。 1931年,进口关税法案,允许征收的最高关税可达100%; 1932年2月,进口关税法案成了英国整个30年代保护性关税的基础,对所有进口品统一征收10%的一般关税; 此间,英国相对于其他欧美国家贸易保护程度并不很严重。见下表:

透视“中美轮胎特保案”

透视“中美轮胎特保案” 2009年9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的视线又回到了2001年中国入世时递交的《入世议定书》中的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的“特殊保障措施”(以下简称“特保措施”)。我们知道“特保措施”自产生以来就是美国专门在其国内法中规定的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但结合美国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及保障措施实际运用来看,美国却在不断上演既承认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又排斥的自相矛盾逻辑。针对美国因自我利益膨胀而致的反复无常,我 国应辩证的看待以应对。 标签:特保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 1 专门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简述 在WTO法律框架内,涉及“特保条款”的主要有GATT1994第19条及依此条增订规定的《保障措施协定》、《多种纤维协定》(MFA)与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第6条、《自愿节制出口协定》、《农业协定》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以及我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其中,取代MFA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艰难达成的ATC有效期至2004年12月31日止,本來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已全面纳入GATT框架内,配额全部取消,进口国不得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但由于中国政府在《工作组报告》)第242段中所做的承诺,针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特保机制”的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12月31日。《工作组报告》第242段主要内容是,如果WTO成员认为ATC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WTO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该成员可以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有关进口国根据《报告书》第242段等中国入世文件,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实施的纺织品和服装“特保措施”。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先后在其国内 法中引入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特别保障机制。 事情至此还没完,《报告书》第242段的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承诺虽已如预定于2008年12月31日失效,意即WTO成员国无权再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采取特保措施调查,如果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确实有进口造成市场扰乱阻碍进口国同类行业的有序发展,也只能依《保障措施协定》规定的较难启动的无歧视性的一般保障措施采取保障措施调查。但我们还得提防道路上隐藏的陷阱,《议定书》)第16条授权给所有WTO成员国对产自中国的所有产品可采取特殊保障措施,启动门槛比《保障措施协定》低得多,无论是实施保障措施的实质条件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标准降低到“市场扰乱或贸易转移”;还是实施期限的“不得超过

中美贸易摩擦根源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分析 1全球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WTO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使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保护手段的作用大大削弱,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没有硝烟的战争”。根据2004年4月26日WTO发布《2003年下半年全球反补贴情况》,截至2003年底,全球反补贴新立案案件数为168起。在2003年的15起反补贴新立案案件中,美国的新立案案件数居首位,共4起;其次是澳大利亚,共3起;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欧盟、拉脱维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各1起。此外,反倾销作为最常用的贸易保护工具,根据2005年5月19日WTO公布的统计结果,从1995年至2004年,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2646起,2004年下半年共有17个WTO成员对32个国家和独立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展开了103起反倾销调查,低于2003年同期的135起,其中发达成员采取的调查占26起。在过去的十年,印度(400起)、美国(354起)、欧盟(303起)是WTO中提起反倾销案件最多的三个成员。另外,截止2005年6月,WTO共受理各类贸易争端332起,远远超过GATT运作48年所受理的238起。其中既有涉及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如日美“汽车战”、欧美的“香蕉战”以及美国实施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引发的全球钢铁贸易战,也有涉及古巴、巴拿马、新西兰等诸多发展中小国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范围已经打破了仅局限于发达国家间的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摩擦迅速上升。在WTO 所受理的33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成员作为申诉方的有182起,约占%,作为应诉方的有142起,约占%。而在GATT受理的238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成员作为申诉方和应诉方总共才占25.6%。

中美轮胎特保案word版

中美轮胎特保案 案例背景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事件进展

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案例分析 一、反倾销措施逐步成为各国抵制进口产品和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手段。 反倾销是WTO允许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有效性强和不易招致出口国报复等多重优点,因而成为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首选工具。奥巴马政府以特保名义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为的是迎合国内一些政治势力,是保护主义行为,有损美国利益,也不利于经济的复苏。为了保护所谓的“5000个就业岗位”对中国轮胎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不仅没有提升美国轮胎行业的就业人数,也没有阻止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反而损害了美国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普拉萨德指出,如果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升级,就有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并使全球经济刚开始出现的脆弱复苏夭折。 二、此案的发生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当前,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政治制度的对撞等因素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导致贸易摩擦的数量、领域和范围日渐扩大。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总是依据一定的贸易保护理论,不断地变换方式,采取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国内产业。这些行为看似合理,实际上则是贸易保护,必会引发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这是构成我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加上近年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各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利益都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发达国家往往是为了争夺市场或缓解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发展中国家则是为了扶

特保案

“特保案” 我觉得这样的特保案对于我们中国绝对不是偶然,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个贸易出口大国。不光是对美国,像日本, 欧洲等其它国家也是我们的出口大国,不光是为了防止其 他国家效法美国对我们采取特保方面的措施,像反倾销及 其他的技术贸易壁垒等措施,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采取 积极地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首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经济影响日渐扩大,各 国企业同国际市场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营销 与国内市场营销的最大的差异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多端 导致国际营销所面临的营销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所以我觉 得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活动时,要详细深 入的剖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和营销组合因素。并 且我们还要进行国际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产品、价格和促销策略,这样我们才 能够不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也会极大地降低了被反倾销,被特保的可能性。其次,我们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深入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和营销组合因素,对国 际市场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此外我们还要展开国际市场 环境调研和消费者调研,这么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获取 国际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信息,通过所收集的信息 来测量市场需求。因为取得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理解国际市场现实和未来的需求,另外我们知道国际市场营销组合因素的调研则可以帮助我

们全面认识国际市场现实的供给情况。然后是产品策略,我觉得我们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我们的出口产品不具备标准化的措施。从我们的出口商品品种来看,最近几年来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比例开始上升,而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共性需求,这一特性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要采取标准化策略。所以我认为随着贸易趋势的流动,我们应该充分分析产品的特性及其特性要求,从而有效的对路的去解决 最后,最最重要的我认为是有这样一个意识,出口企业不仅要紧密互相联系,一致对外,更要积极关注国外经济动态,做到积极主动,避免处于被动劣势趋势。而且,我国出口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目标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做到对国际市场有较高的敏觉性。此外,我觉得我们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会的发展与建设,像这次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就是由美国钢铁工人协会提出的建议,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光是不同行业的出口企业间应该加强联系,一致对外,我们的各行业工会也应该积极合作,互相关注大家市场情况。这样不仅仅加大了我们出口企业的内部优势,并且在对外一些反倾销或特保案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WTO以来三起败诉案件带来的启示

中国加入WTO以来三起败诉案件带来的启示 1、汽车零部件案 2005年初,中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管理后,少数跨国汽车公司利用中国国内整车关税和零部件关税税率差,故意进口汽车零部件,然后在中国进行组装后在市场上销售,以规避被征收进口整车关税。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进口秩序,我国海关总署等四部委出台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25%),而对于汽车零部件进口,我国执行的关税税率仅为10%。 欧盟、美国和加拿大认为,中国对外国进口汽车配件的税收政策有歧视嫌疑,意在鼓励汽车厂商使用国内汽车配件。欧盟和美国于2006年3月30日正式向中国提出了磋商请求。随后,加拿大也于4月13日提出了磋商请求。因磋商无果,2006年10月26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应欧盟、美国、加拿大的要求,决定成立专家组审理此案,该案统称为“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2008年7月18日,WTO争端解决专家组作出报告,裁决中国涉案措施违反WTO规则,应予修改。9月15日,中国提出上诉。12月15日,上诉机构作出报告支持专家组的裁决。 2、中美轮胎特保案 经历了两年多的来回争夺,被视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的轮胎特保案尘埃落定。当地时间9月5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在日内瓦宣布关于中美轮胎贸易纠纷案的裁决结果,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换言之,美国在此备受关注的中国进口轮胎特保案纠纷中获胜诉。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非常遗憾,敦促美方尽快终止特保措施保证中国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自2009年9月美国启动轮胎特保案后,我们在美国的销量急速下降,仅特保措施头一年,即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们同比在美国减少了约100万条轮胎的销量,涉及数千万美元。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输美同比再下降6%。” 2011年9月8日,美国对输华轮胎“特保案”的主要涉案企业,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欧美日一直是华南轮胎的主要市场,在“特保案”前,华南轮胎占整个美国轮胎市场约10%,但“特保案”后,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下降,即便已经进入“特保”措施第二年,但情况未见好转。由于全球性经济低迷,最近几年来自全球各国、各地区的贸易壁垒快速增加,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之一。 华南轮胎的情况不是此次特保案中的单一案例。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特保措施使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明显下降,美国转而向其他国家扩大进口。20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比2009年下降23.6%,2011年上半年进口量继续同比下降6%。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美国轮胎市场并没有因为中国轮胎的进口减少而整体减少,即美国本土企业并没有因“特保案”受益,市场被其他国家轮胎生产企业蚕食:美国2010年从全球进口的轮胎数量比2009年增长20.2%,2011年上半年进口量继续同比攀升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