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绪论 新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逐年增长,而地球上以石油和煤为主的矿物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急剧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地球逐渐变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把电能送上电网。太阳能并网发电代表了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根据负载的不同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种,早期的光伏发电技术受制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因素,主要以小功率离网型为主,满足边远地区无电网居民用电问题。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预计到2013年安装成本可降至1.5美元/Wp,电价成本为6美分/(kWh),光伏并网已经成为可能。并网型光伏系统逐步成为主流。

目录 第一章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Matlab软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光伏并网系统 (8) 第二章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 (13) 2.1 逆变器定义 (13) 2.3 逆变器功能作用 (13) 2.3.2 孤岛检测技术 (14) 2.3.3 智能电量管理及系统状况监控系统 (14) 第三章SG3525芯片 (15) 3.1芯片特点 (15) 3.2 管脚功能管脚图 (16) 3.3 结构设计内部结构图 (17) 第四章制图 (18) 4.1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 (18) 4.2 根据原理图生成PCB电路板图 (18) 第五章焊接与调试 (19) 5.1 电路前面板的设计 (19) 5.2 调试结果 (20) 第六章实训结论 (21)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1、平台定位与目标 本平台目标是一个建设成一个跨学科、高水平的实验研发平台。 (1)跨学科:该平台能够涵盖我校电气、能源动力、自动化、计算机、经管等主干学科方向; (2)先进性:聚焦当前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关键方向的前沿技术,打造涵盖诸多先进技术并将我校重点研发技术与成果充分融合的综合智慧能源实验研发平台。 (3)应用性:以当前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开展应用或者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为导向。 (4)人才培养:为我校与行业培养研究型、工程型的复合人才。 2、平台的基本形式 平台以物理仿真为主(动模实验平台),可以与软件仿真平台相结合,构成数字物理仿真平台,但二者之间必须紧密结合。 3、平台的主要特色 3.1模块化设计与灵活组合 实现电、冷热、气各部分可以相互独立运行但又彼此联系,整个实验平台构成不同功能模块,模块之间灵活组合,形成不同复杂程度的实验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固定与灵活接线配合,模拟不同运行场景。 3.2平台的高水平与可扩展性 平台应尽可能考虑多种能源电力前沿技术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关键技术与设备尽可能做到成熟产品与开源设备组合接入;配置一定端口,方便中试模块与后期研究设备接入。 4、平台的主要技术特征 (1)多种能源形式互补 平台需要考虑冷、热、电、气以及其他能源形式的协调控制与调度。考虑到

当前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中电能是主要能源形式,围绕该领域的前沿技术交叉科研方向最多、技术发展最快,因此,平台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主,其他多种能源形式互补协同。 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能源形式。 (2)源网荷储协调 平台要考虑异质能量流在源网荷储整个环节的控制、优化与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实现。考虑到现实中源、网、储、荷四个主要环节中主要是通过电能形式进行能量的生产、传输、储存、使用。因此这种协调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以电能流为主、其他能流为辅的协调。 (3)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本项目希望尽可能将前沿的技术、理念应用到本平台,以确保平台的跨学科与高水平特色。 考虑将综合能源、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如5G通信、PMU、虚拟同步机等技术应用到本实验平台,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场景与内容。其他相关的前沿技术如有可能也可以论证应用到本平台的可能性并进行应用。 5、平台的各层级特点与要求 本次方案设计按照能源层、信息层与高级应用层予以设计,其中能源层集成了包含冷热电气等不同类型的源网荷储设备,是整个平台的基础;信息层则涵盖整个平台的信息感知、量测、控制等环节,实现整个平台的稳定运行,是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中枢;高级应用层则实现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优化、实验与高级应用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大脑。 5.1能源层 5.1.1源侧 源侧需要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源侧模拟装置,并进行设计。 5.1.2网侧 主要是围绕区域(园区)级能源互联网或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开展电网、冷/热网、气网的规划设计。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题目:基于Matlab/ 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 统的仿真 院系: 姓名: 学号: 导师: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3) 1.1主电路拓扑 (4) 1.2三相并网逆变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4) 1.3基于电流双环控制的原理分析 (5) 2.LCL型滤波器的原理 (6) 三、实验设计 (8) 1.LCL型滤波器设计 (8) 1.1LCL滤波器参数设计的约束条件 (8) 1.2LCL滤波器参数计算 (8) 1.3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实例 (9) 2.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10) 2.1网侧电感电流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0) 2.2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11) 2.3控制器参数计算 (12) 四、实验仿真及分析 (12) 五、实验结论 (16)

一、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紧缺,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诸多优点,使其研究开发、产业化制造技术以及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主要热点。近年来世界太阳能发电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世界光伏电池市场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发展速度。 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三种主要形式,而光伏发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 无污染:绝对零排放-没有任何物质及声、光、电、磁、机械噪音等“排放”; 2. 可再生:资源无限,可直接输出高质量电能,具有理想的可持续发展属性; 3. 资源的普遍性:基本上不受地域限制,只是地区之间是否丰富之分; 4. 通用性、可存储性:电能可以方便地通过输电线路传输、使用和存储; 5. 分布式电力系统:将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从抗御自然灾害和战备的角度看,它更具有明显的意义; 6. 资源、发电、用电同一地域:可望大幅度节省远程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费用; 7. 灵活、简单化:发电系统可按需要以模块化集成,容量可大可小,扩容方便,保持系统运转仅需要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安装快速化,没有磨损、损坏的活动部件; 8. 光伏建筑集成(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节省发电基地使用的土地面积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及发展的前沿,也是相关领域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压力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二、实验原理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完整word版,光伏发电的MATLAB仿真

一、实验过程记录 1.画出实验接线图 图1 实验接线图 图2 光伏电池板图3 实验接线实物图 2.实验过程记录与分析 (1)给出实验的详细步骤 ○1实验前根据指导书要求完成预习报告 ○2按预习报告设计的实习步骤,利用MATLAB建立光伏数学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光伏电池模型其中PV Array模块里子模块如下图5所示。 图5 PV Array模型其中Iph,Uoc,Io,Vt子模块如下图6-9所示。 图6Iph子模块

图7Uoc子模块 图8 Io子模块 图9Vt子模块 ○3在光伏电池建模的基础上,输入实际光伏电池参数值,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并得出结论。 ○4设计光伏电池测试平台,在不同光照、温度情况下测试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值,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记录实际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确定电力变换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值,通过MATLAB搭建电路并仿真分析,搭建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6确定系统MPPT控制策略,建立MPPT模块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 系统联调,调节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值,仿真并分析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 (2)记录实验数据 表1当T=290K时S=1305W/m2时的测试数据 表2当T=287K时S=1305W/m2时的测试数据 表3当T=287K时S=1278W/m2时的测试数据

二、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1.实验数据的整理和选择 使用MATLAB软件其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模型的搭建。再对其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使用Excel表格输入实验所测得U、I、P,在对其自动生成I-V,P-V曲线。 2.绘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 图11 I-V曲线图12 P-V曲线 当T=290K时S=1305W/m2时的测拟合曲线 图13 I-V曲线图14 P-V曲线 当T=287K时S=1305W/m2时的拟合曲线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分类较为复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实时与非实时,短时与长时间等不同种类,而各个仿真软件在功能上都具有综合性,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报告的最后有各类仿真软件功能的比较,以下为较著名的仿真软件的介绍。 1 EMTDC/PSCAD EMTDC是一种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是其用户界面,一般直接将其称为PSCAD。使得用户能更方便地使用EMTDC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使电力系统复杂部分可视化成为可能。 PSCAD/EMTDC基于dommel电磁暂态计算理论,适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EMTDC(Electro Magnetic Transient in DC System)即可以研究交直流电力系统问题,又能完成电力电子仿真及其非线性控制的多功能工具。 PSCAD由Manitoba HVDC research center开发。 2 PSAPAC PSAPAC由美国EPRI开发,是一个全面分析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软件工具。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部分模块可以单独使用。 模块和功能如下: DYNRED(Dynamic Reduction Program):网络化简与系统的动态等值,保留需要的节点。LOADSYN(Load Synthesis Program):模拟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 IPFLOW(Interactive Power Flow Program):采用快速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相结合的潮流分析方法,由电压稳态分析工具和不同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潮流条件构成。 TLIM(Transfer Limit Program):快速计算电力潮流和各种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输电线的传输极限。 DIRECT:直接法稳定分析软件弥补了传统时域仿真工作量大、费时的缺陷,并且提供了计算稳定裕度的方法,增强了时域仿真的能力。 LTSP(Long Term Stability Program):LTSP是时域仿真程序,用来模拟大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长期动态过程。为了保证仿真的精确性,提供了详细的模型和方法。 VSTAB(Voltage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用来评价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给出接近于电压不稳定的信息和不稳定机理。为了估计电压不稳定状态,使用了一种增强的潮流程序,提供了一种接近不稳定的模式分析方法。 ETMSP(Extended Transient Midterm Stability Program):EPRI为分析大型电力系统暂态和中期稳定性而开发的一种时域仿真程序。为了满足大型电力系统的仿真,程序采用了稀疏技术,解网络方程时为得到最合适的排序采用了网络拓扑关系并采用了显式积分和隐式积分等数值积分法。 SSSP(Small-signal Stability Program):该程序有助于局部电厂模式振荡和站间模式振荡的分析,由多区域小信号稳定程序(MASS)及大型系统特征值分析程序(PEALS)两个子程序组成。MASS程序采用了QR变换法计算矩阵的所有特征值,由于系统的所有模式都计算,它对控制的设计和协调是理想的工具;PEALS使用了两种技术:AESOPS算法和改进Arnoldi 方法,这两种算法高效、可靠,而且在满足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要求上互为补充。 3 PSASP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分析与仿真 1、绪论 在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开发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须采取的措施,分布式发电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热点,其中太阳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的绿色能源。随着太阳能电池研究进程的加快和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社会普遍认同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开展光伏发电(Photovoltaic(PV))的应用推广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光伏发电正在由边远农牧区和特殊场合应用向并网发电规模化方向发展,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过渡。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为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并网光伏发电的研究,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高性能光伏发电系统,合理正确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样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光伏发电作为分布式发电的一种,其工作特点是利用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入公共电网,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除供给交流负载外,将剩余电能反馈给电网。可任意组合光伏系统的容量,分散使用最佳,可作为大电厂、大电网集中式供能的重要补充,也是新一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光伏系统介绍及阵列输出特性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光伏阵列、能量优化控制器、储能组件及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大类。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供用户单独使用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在边远地区使用的家用光伏电源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与电网系统相连的光伏发电系统。

2.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不与电网相连的光伏发电系统称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如图2-1所示。由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是唯一的能量来源,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中必定存在一个储能环节来储存和调节整个系统的能量。 图2-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2.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图2-2所示,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电网连接,其中逆变器起很重要的作用,要求具有与电网连接的功能。目前常用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带有蓄电池作为储能环节。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于此系统中逆变器配有主开关和重要负载开关,使得系统具有不间断电源的作用,这对于一些重要负荷甚至某些家庭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充当功率调节器的作用,稳定电网电压、抵消有害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提高电能质量。不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当主电网断电时,系统自动停止向电网供电;当有日照照射、光伏系统所产生的交流电能超过负载所需时,多余的部分将送往电网;夜间当负载所需电能超过光伏系统产生的交流电能时,电网自动向负载补充电能。

并网光伏发电Matlab仿真PPT

三相光伏发电系统并网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框图如图所示。系统可分为3个部分:光伏电池阵列(PV)、功率变换器和并网控制器 PV功率变换器 并网控制器电网 直流侧电压、电流 交流侧电压、电流

并网光伏系统逆变器 并网发电系统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组件将接收来的太阳辐射能量经过高频直流转换后变成高压直流电,经过逆变器逆变后转换后向电网输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交流电流。 逆变器的特点: 逆变器的主要特点包括: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 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光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 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

并网逆变器的电路结构: 上图为并逆变器内部功能模块框图。光伏输入在逆变器直流侧汇总,升压电路将输入直流电压提高到逆变器所需的值。MPP 跟踪器保证光伏阵列产生直流电能能最大程度地被逆变器所使用。IGBT 全桥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压和电流。保护功能电路在逆变器运行过程中监测运行状况,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触发内部继电器从而保护逆变器内部元器件免受损坏。

(整理)23 基于SIMULINK的直升机综合热能管理系统仿真-薛浩(5)

第二十八届(2012)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 基于SIMULINK的直升机综合热能管理系统仿真 薛浩甘晓燕唐宇 (北京陆军航空兵学院机械系,北京,101123) 摘要:机载综合热能管理可以实现机上能量互补,是直升机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直升机特点提出两种热能管理系统方案,并利用数学模型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块,在一定高度和速度下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尺寸,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利用控制器控制各阀门和泵的转速,使系统能满足温度压力等要求,结果表明,利用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全机热量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实现能量互补。 关键词:综合热能管理系统;稳态仿真;SIMULINK; 0 引言 随着直升机综合技术的发展,机上环控系统和各种热源可以进行能量的互补利用,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它是传统的环控系统向新一代热能管理组件技术上的一次升级,如美国战斗机F22上就采用了这种系统。这种复杂的热工系统具有两大技术特征:1、把过去机上的空气制冷系统、蒸汽制冷系统、液体冷却系统、滑油散热系统、发动机燃油系统等大量存在“热量和能量交换”的相关系统有机的关联融合起来,设计制造成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综合热能系统。2、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综合控制技术完成复杂系统内部热量与能量的统一调配与管理,达到全机热能的最佳利用[1]。 与传统环控系统相比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重量轻等优点,因此进行机载综合热能管理,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是未来直升机一体化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此目的提出直升机综合热能管理系统方案,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1 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1.1 系统概述 根据直升机环控和热源特点[2],提出两种综合热能管理系统方案,系统原理见图1,图2,其中图1为一般直升机综合热能管理图,图2为带有大功率电子设备(如大功率雷达)的原理图,图1的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1) ACS(空气循环系统);(2)润滑油循环系统;(3)燃油循环系统。图2增加了VCS(蒸发循环系统)和冷却液循环系统。 图1系统其原理为:ACS为简单式,主要向座舱和电子舱提供足够的制冷量,以达到空气调节的目的。气源来自发动机或辅助动力装置,一路经过空气散热和燃油散热降温除水,再经过涡轮膨胀降温除水,一部分供给电子设备舱,一部分与另一路热气混合后供给驾驶舱和客舱;燃油循环系统利用燃油吸收其他系统热量,并提高燃油温度以提高燃烧效率,来自油箱的燃油经过空气-燃油换热器吸收热量,再经过燃油-滑油换热器吸收滑油热量,一部分供给发动机燃烧,一部分经过散热后流回油箱;滑油循环系统利用燃油来降温;ACS中涡轮输出功带动风扇,驱动大气对燃油和ACS气体降温。 图2系统对比图1系统增加了 VCS和冷却液循环系统,以提高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在燃油循环系统中,燃油经过燃油-空气换热器,再经过VCS中的冷凝器以吸收热量;冷却液循环系统直接吸收电子设备A的热量,并通过蒸发器将电子舱B的热负荷传递给VCS,VCS采用蒸汽压缩式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

word文档整理分享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11302540086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BOOS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 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 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一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 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word文档整理分享 也PVJ1 昭!! 输入参数如下: Subsyst BJR (mmsk) Paranet ers Vm 380 Im 27, 1 Voc 420 Isc Tref 25 a (VC) 0. 0025 bWO 0? 00288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圭寸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参考资料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一、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概述 系统数字仿真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控制理论和专业应用技术等学科的综合。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各事物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形成各种各样的系统。为研究、分析和设计系统,需要对系统进行试验。 由于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具有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的限制,能保证被研究、试验系统的安全性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方便性等许多优点,正被愈来愈多的科技人员所关注,并已在研究、试验、工程、培训等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器)的研究、开发,包括数学模型、仿真软件、模型结构、仿真算法分析方法等,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各种培训仿真器和研究用实时仿真器的研制和应用也大大推动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一些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实时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中的应用,数字仿真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1系统仿真的含义 仿真(simulation)这个词被引入科技领域,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认可,但是其含义在许多科技文献中说法并不一致。其中认为仿真的广义定义为“仿真是用模型研究系统”。精确的定义为“仿真是用数值模型研究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特征”。有的论著把在数字计算机上的“活的”模型做试验称为系统数字仿真。 1.2系统数字仿真的用途 由于系统数字仿真作为一种研究、试验和培训手段具有极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工程与非工程领域。就工程领域应用而言,它的应用范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a.系统规划、设计与试验; b.系统动态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c.系统在运行中的辅助决策、管理与控制; d.系统运行人员的教学培训,例如载体的操纵、系统的控制与操作、系统过程的博奕决策等。 1.3系统数字仿真的特点 a.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的限制; b.保证被研究和试验系统的安全性; c.系统数字仿真试验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方便性; d.可用于对设计中未来系统性能的预. 1.4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的任务 建立数学模型的任务是根据系统仿真目的和原型与模型的数学相似原则构造模型的数学描述。在具体做法上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明确仿真目的,考虑数学模型的简化条件,确定数学模型的规模;如果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应保证整个系统数学模型的统一性,例如系统的统一坐标系;系统模型的数学描述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有灵活和可扩充的模型结构;数学模型有利于数值计算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减少计算工作量。 建立仿真模型指的是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一个可在数字计算机上执行的仿真程序,成为在

光伏并网发电仿真平台-精品

光伏并网发电仿真平台-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环节、条件、空间、文件、质量、模式、监控、监测、运行、系统、机制、有效、继续、整体、良好、配合、保持、掌握、了解、研究、特点、位置、安全、稳定、基础、权利、工程、项目、体系、能力、需求、方式、作用、结构、设置、分析、调节、保护、保证、支持、优化、实现、提高、改进、中心、核心、创造性 光伏并网发电仿真平台是南京研旭面向各大高校以及实验室机构的科研人员所研发的一种实验仿真平台,能够良好模拟光伏发电的具体情境,对于实验论证和理论探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平台简介: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图 1所示,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电网连接,其中逆变器起很重要的作用,要求具有与电网连接的功能。目前常用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带有蓄电池作为储能环节。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于此系统中逆变器配有主开关和重要负载开关,使得系统具有不间断电源的作用,这对于一些重要负荷甚至某家庭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充当功率调节器的作用,稳定电网电压、抵消有害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提高电能质量。不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当主电网断电时,系统自动停止向电网供电。 当有日照照射、光伏系统所产生的交流电能超过负载所需时,多余的部分将送往电网;夜间当负载所需电能超过光伏系统产生的交流电能时,电网自动向负载补充电能。 一、光伏并网发电实验仿真平台组成 光伏发电实验仿真平台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 光伏阵列PV模拟源或者太阳能组件电池板: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_电压控制策略仿真

第26卷第1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6No.1 2010年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Jan.2010267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电压控制策略仿真 吴红斌,陶晓峰,丁明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230009) 摘要:在配电网络的末端,负载的无功波动将会对电网供电电压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处系统侧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根据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采用外环为电压环、内环为并网电流环的双环控制。通过abc/dq0变换将并网电流解耦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引入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提供的直流侧电压参考量的闭环控制调节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引入交流侧电压参考量的闭环控制调节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实现了具有MPPT和电压控制能力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技术。仿真结果表明MPPT-电压控制策略既能够实现光伏并网的最大功率点跟踪,也能够控制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点的交流电压,进一步提升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发电系统,电压控制,算法,光伏并网,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仿真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1.047 中图分类号:TM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1-0267-05 吴红斌,陶晓峰,丁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电压控制策略仿真[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67-271. Wu Hongbin,Tao Xiaofeng,Ding Ming.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generation system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nd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1):267-27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 言 近年来,农村能源的不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了解决农村能源的不足,建沼气池、兴建小水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无疑是潜在的、有希望的一个领域[1-5]。在中国西北、西藏和内蒙古等远离电网的偏远农村地区,生活用电比较困难,而这些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解决农村用电困难、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控制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太阳能电池和并网逆变技术,还涉及到系统的控制和优化问题。文献[6]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控制的并网系统,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强,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文献[7]根据三相桥电路工作原理,提出了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文献[8]将光伏并网发电与无功补偿一体化的理论,构成了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减少功率损耗。文献[9-11]则提出了将光伏并网发电与瞬时电流、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一体化的理论,构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的用途。 在配电网络的末端,特别是远离电网的边远地区,负载的无功波动将会对电网供电电压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该节点上的其他负荷[12-14]。如果能够利用光伏发电系统调节并网节点的交流电压,将会对光伏发电 投稿日期:2009-11-12修订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7002,50837001) 作者简介:吴红斌(1972-),男,湖北鄂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30009。Email:hfwuhongbin@https://www.360docs.net/doc/285409823.html, 系统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与电压控制相结合的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策略,使光伏系统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并网接入点处系统侧的交流电压,维持系统的电压恒定,以此节省相应设备的投资,提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1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光伏阵列PV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经过稳压电容C后,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交流电,经开关KM后与配电网络并网运行。其中,L f、C f构成LC滤波回路,R+jX为输电线路的交流等效阻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