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中西方人际关系

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植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积淀出发,来对中国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文化

正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才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要把握在中国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

(一)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进一步地溯本求源可以发现,以下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

1.伏羲氏与八卦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意义重大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提到:“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该记载的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总结其规律,创画了八卦。“八卦”是指“坤”、“艮”、“坎”、“震”、“巽”、“离”、“兑”以及“乾”等八种悬卦的符号,代表天地间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种种事物。时光荏苒,数千年来人们交口传颂着伏羲氏画八卦的故事,而八卦台(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作为历史的见证,也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八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现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八卦潜移默化的影响。

2.易经

伏羲氏在依据法河图和洛书画成八卦的基础上,随后又按“每卦有三支,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的原理进行了扩展,这就是《周易》一书的基本内容。《周易》与对其进行哲学体系性提升的《易传十翼》一起共同构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易经》。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它被列为群经之首。在民国初时期,它被纳入黄埔军校的必修课,在现代西方它则被视为破译东方文明的钥匙。由此可见,《易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智慧遗产,也是我们所努力倡导的“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之所在。

基本内容

《易经》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录。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周易?系辞上传》中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而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而雷风水火山泽则演化出万事万物。《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说明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核心思想

从《易经》的内容进行推演,可以发现它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即“易简”),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即“变易”);而同时又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即“不易”)。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宇宙的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易简),而社会上的一切制度、礼仪、文物、器具,都会因时而变(变易);但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尊卑之序、长幼之伦,却永远不变(不易)。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比较

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很容易发现对于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只要以《易经》的道理来看待和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了。换言之,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指导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相当有帮助的。然而近几百年来,中国人开始盲目地用西方的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一切,并且将自身的缺点与西方的优点进行对比,其结果必然是越比越糟糕,越比越自卑。于是,很多中国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开始逐渐地丧失民族的自信心,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因此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借鉴方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学,因为这个领域是不存在国界的。而在吸收与文化有关的思想时,则必须谨慎小心,一定要避免机械和盲从,否则将会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背离。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阐述中国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人际关系时,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中西方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的比较,具体如下表所示(详见表1-1):

【表析】

对于该表中所提到的各种因素,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提出的,即在对人际关系的探讨中不应该涉及到“政治”和“宗教”这两个因素。因为宗教是非理性的,无法用理智来面对,而在政治上个人往往有不同的立场。简言之,这两个方面是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

1.崇尚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的“神本位”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西方人的“神本位”观念,即在西方人看来,上帝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解释一切问题都离不开神。

中国人的“人本位”

与之相对应,中国人则崇尚的是“人本位”。不难发现,伏羲氏一开始就把人的观念树立为“人是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而并非是神”。中国人实际上是没有宗教的,所有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崇拜的只有自己的祖先,现如今很多拜佛的现象只是一种“理佛”的表象而已。

简言之,中国人认为“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因此,中国人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思想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在神的管教之外的。

2.责任担当的区别

西方人的“个人主义”

基于“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必然会形成“个人主义”的观念,即以个人作为单位,对上帝承担责任。因此,西方人说话或者表态时经常讲“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表示对其后果由个人来负责。

中国人的“家庭本位”

中国人则是“家庭本位”的观念,即一个人在社会上代表的是其整个的家庭,而并非仅仅是他自己。例如,中国的小孩很少被问及名字,而通常会被问及是谁家的小孩以判断其家庭背景。中国人做错了事情是对不起父母和祖宗,往往整个家庭都会被指指点点。

基于此,建议中国人不要经常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挂在嘴边,因为周围的人一定会怀疑你对自己言论负责的能力。

3.人际关系中不同主体所处地位的不同

西方人的“生而平等”

由于“神本位”以及“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因为大家同为上帝的子民,因此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人能够接受“儿子直呼父亲的名字”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的“合理的不平等”

中国人不相信西方这一套说法,而是认为“人没有生以前是平等的,人死了以后也是平等的,但只要活着就有不平等”,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反对过分的不公平,由此形成了“合理的不平等”的观念。

实际上,中国人强调的是一种“伦理”的观念,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处于相当不平等的状态,例如父亲或上司的地位永远是不能被颠覆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对上与对下是不同的,例如对同一件事情面对上司和下属时所存在的言论区别。从这个角度进一步来看,西方人有人际关系,而中国人是没有人际关系的,我们所讲求的是人际关系与伦理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人伦关系”。

4.为人处世标准的迥异

西方人的“单一标准”

因为遵循“神本位”的思想,所以西方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只讲求权利与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家庭中“父辈养育子女到18岁,18岁之后就靠自己”,在企业中则“完全依据业绩和表现来判定员工的用或不用”等。由此可见,西方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单一的标准,即完全按照权利与义务的要求来行事。

中国人的“双重标准”

中国人讲求的是“彼此的对待”,即依照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考虑对别人的态度,完全与权利义务无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对己以及对人往往采用的是双重标准,例如大部分企业家对外宣讲的都是西方的理论和做法,而实际上面对自己的企业时却仍然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套路在进行。

5.社会环境约束力的状况

西方的“有形且刚性化”

在西方社会中,社会环境的约束力表现为其非常详细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条款不仅逻辑严密、内容清楚,而且执行起来非常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因为西方社会的一切都遵循法律规定来进行,形成了一种看得见的、刚性的约束力。

中国的“无形且弹性化”

而在中国人的社会环境中却恰恰相反,目前来看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便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地完善和健全,但还是富有相当的弹性,因为这样才能够得以顺利地执行。因此,中国人养成了喜欢讲理由的习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中华民族不是法律性的民族,中国人有的只是所谓的“典范”。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道德性的,凡是有形的东西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中国人依靠的是无形的东西进行彼此的约束。这一点在企业的经营中尤其明显:尽管制度规定很清楚,但是往往却不敢执行,也执行不了。这是因为一旦完全按照要求来执行,结果通常是落得个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下

场。

6.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的动因

西方人处于“好奇”

在西方世界,整部的人类学旨在证明“人没有什么稀奇,人就是动物”的观点,因此,西方人对人与对动物一样,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是好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西方人惯有的礼貌成为一种虚假的表象,其间并不含有任何的情感因素,同时,西方人就自然而然地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在不同年代的人之间产生所谓的“代沟”。

中国人源于“关怀”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出于“关怀”而不是“好奇”。很多时候,中国人虽然没有礼貌,但是对待别人都是出于真正的关心。基于这一点就不难发现,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性的,只是这种亲密关系或者信任的建立需要经过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

7.利害关系的程度

西方人的“单纯”

西方人在不同国别之间、不同公司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所谓的“利害关系”,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但相对而言是比较单纯的。

中国人的“复杂”

中国人讲求的不是简单的利害关系,而是更多的在考虑其间由于背景而产生的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势利”。与西方人的利害关系相比,中国人的“势利”观念要复杂得多。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从整体上来说,西方的人际关系相对的单纯,易于掌握;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则相当的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差错。

第二讲圆通人际关系概述

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要点归纳

在中国社会中,所有一切都是从人际关系开始的。要处理好中国式的人际关系,避免产生可能的矛盾与冲突,应该把握好以下五大方面和十个要点(其结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要点构成示意图

1.人际关系的起点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指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首先凭借的是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表人才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首先与个人的长相是有关系的。尽管长相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关系却是变化的,有的人因为长相而在人际关系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人因此吃了很大的亏。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个人的长相是外在的,它与自身的需要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每个人有必要就自己的长相来进行相应的思考,看看适合哪一个方面摆正自己的观念。

两套西装

“两套西装”指的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中个人后天附加上去的东西,涉及到个人的服饰、着装风格、喜好等很广的范围。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打扮应合乎自身的条件,要善于打扮自己。

2.人际关系的媒介

“媒介”是指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正是透过这些东西与别人建立起交往的渠道,从而产生人际关系。

三杯酒量

“三杯酒量”指代的范畴很大,包括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过程中吃到肚子里的所有东西,例如各种饮料以及吃饭应酬等。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应该了解交往对象的个性,并且依据互动的原则来“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地做任何事情。

四圈麻将

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既可以娱乐自己,又可以增加人脉。所以,“四圈麻将”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各类社交活动,例如打麻将、体育活动以及跳舞等。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要培养一些适当的社交活动爱好,但不要变成嗜好,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互动的乐趣,而不要一味地强调输赢的得失。

3.人际关系的交往

人际关系的交往,指的是交往过程中对范围和深度的把握,即一方面范围要扩大,而另一方面深度要加强。

五方交友

五方,即东南西北中,这个方面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一个人不应该故步自封于自身狭窄的专业领域,而应该多结交各个行业的朋友。因为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建立广阔的人脉,多和异业交流,增广见闻。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六次北伐曹魏的故事,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应该从中借鉴“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却仍然不屈不挠,经得起打击”的精神。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如今科学已经快变成一种宗教,而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应该讲求所谓的可行性分析。

4.人际关系的技巧

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七术打马

很多管理学者都在强调“中国人有马屁文化,拍马屁才会成功”,这种论调是错误的。实际上,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拍马屁的人,但是却普遍很喜欢和享受那种“马屁”的味道。这里所谓的“七术打马”,指的是一种拍马屁的哲学,如果能够做到让别人不易察觉则可尽力去拍,而如果人人都看得出来则不可为之。它强调的是一种技巧,即应该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赞美别人,利用向人讨教的机会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

八口吹牛

拍马屁的对象是别人,而吹牛的主体则是自己。所谓“八口吹牛”强调的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应该适当地抬高交往的对象,同时适度地吹捧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

5.人际关系的修养

这里的“修养”实际上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品质,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九分努力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个人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做人是做给别人看的,而做事则是做给自己看的。一个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不知道的。因此,做人应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事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十分忍耐

然而,努力所代表的是对目标所持有的良好愿望,是对过程的重视,但是努力最后不一定能够真的如愿以偿,这就需要“十分忍耐”。在这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成功永远属于忍耐力强的人,否则即便所有条件都具备也会最终毁于一旦。而且,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个人表现得越好,往往会招致各方面越重的打击,这个时候就应该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发挥“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

以上的五个方面和十个要点实质上就是《易经》思想的体现,可见《易经》并不是多么神秘的学问,其精髓就在于大易至简,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案例】

〔中国人的“严谨”与“含糊”〕

“严谨”与“含糊”看似对立,中国人却能够很好地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面,做到处理思路上非常的严谨,但是在表达上却相对的含糊。以自我介绍为例,如果直接说明自己的单位以及职位,很可能引起别人的怀疑或者鄙视。而人际关系处理的高手则往往表达得非常的含蓄和隐讳,例如在某公司服务的意思就是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在某公司品质管理科服务则意味着担任科长的职务等。

如此对“严谨”和“含糊”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道”的思想的延伸和运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而人生所有的苦恼则都是从绝对的观念中产生的。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根据我们的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中国和西方的早期管理实践中大国的形成都是管理思想萌芽的开始,例如在秦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等方面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具体发展的不同,中西管理思想在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哲学及其由此所决定的管理方法论和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具体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同样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中国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农业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之后,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侧重于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和法治。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与提炼,至今仍在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是缺乏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机联系,二是缺乏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同时,它自身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 相比较之下,西方管理思想则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

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这主要是: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当然西方的管理思想也是有一定弊端的。 中西管理思想各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思想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 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 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 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差异 一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 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 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 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 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 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 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 称呼为“Green” 或“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 “Jim”或“Mr. 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 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 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 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 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 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 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 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 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 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 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 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 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 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 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 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摘要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问候语都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礼仪,对于构建延续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问候用语和所用习惯有时也会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列举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交往规则的不同,旨在为中西方更好的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问候语;差异 1.引言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说话讲究“言近而指远”;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思想较中国更为开放,西方人较中国人的内敛而更加率真。当“保守”的中国人与“开放”的西方人交流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的使用和处理问候语。 本文从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问候语的异同,并分析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2.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1]。 问候的称谓 首先,中国的称谓“条条框框”,而西方的称谓“不拘礼节”。在中国,自古就讲究“上下、尊卑、长幼”,研究遵守称呼准则,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不讲究辈分,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而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Mrs.)”或“夫人(Madam)”等。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Uncle)”,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Aunt)”。 其次,中国的称谓“不对等式”,而西方的称谓“对等式”。在中国,属下对上司的称呼,学生对老师的称呼等等,都表现出不对等性。例如,属下不能直呼上司姓名,只能称呼某主任、某书记等,而上司对于属下的称呼不但可直呼其名,而且还可在其姓前加一个“小”,例如小张、小王、小李等。这并不是表明歧视,而是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称呼者的礼貌和涵养。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的称呼恰恰是“对等式”的。例如,在英国家庭成员之间都可以用“You”称呼。而且,西方人除了几个传统用的称呼――博士(Doc.)、医生(Doc.)、法官(Judge)、教授(Pro.)等之外,对“王老师”、“李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 问候的内容 首先,中国的内容是“家长里短”,西方的内容是“谈天说地”。在中国,对于不熟悉的朋友会来个“点头之交”。对于很熟悉的朋友,可说:“去上班啊”“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切感。而且,这些问候的目的是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问候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非常看重隐私,他们面对中国式的问候时候,反而会觉得这样的问候太具体而有干涉隐私之嫌,觉得会反感。西方人见面一般习惯于谈论天气和近况。比如,英国人见面有时会说“It is cooler today,isn’t it”或者问“How are you”相当于中国的“吃了吗”

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天津农学院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 浅析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英文题目: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学生姓名王雪花 二级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外国语系 专业班级2011级英语专业2班 指导教师李欣 成绩评定 2015年6月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Bachelor of Arts by Wang Xuehua June, 2015

Content Abstract (in Chinese) ............................................................................................................ I Abstract (in English) ............................................................................................................. II I. Introduction (1) II.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3) 2. 1Typ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4) 2.2.1 Traditional ethical relationships (4) 2.2.2 Modern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6) 2.3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2.3.1 Equality ideology (7) 2.3.2 Individualism (8) III.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9) 3.1 Differences in theories (9) 3.2 Differences in family ties (10) 3.3Differences in family determines (11) 3.4Differences in family missions (11) 3.5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12) 3.5.1Different ideologies (12) 3.5.2Different habits (13) 3.5.3Different rules (13) 3.6 Differences in social sanctions (14) IV. Influ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15) 4.1 Influences on diversified relationships (15) 4.2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 V. Conclusion (17) References (19) Acknowledgements (20)

管理学中西方对比

《中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 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管理思想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也是人们对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活动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在古代社会的长期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思考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中,对管理的具体问题与具体环节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见解,记录下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遗产管理学的产生,使管理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管理思想史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管理思想史是研究和揭示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管理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活动的历史,同人类本身的存在一样长远。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以捕捉别的动物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活动。然而,对于管理活动的自觉、管理经验的总结、管理思想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后才形成了。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辩正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管理思想史不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学习管理思想史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人类的管理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 管理思想是人们对客观的管理实践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科学的管理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而人类不同时代对于自身的认识,则标志着那一时代管理活动的着重点。 二.中外管理思想对比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就是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的管理思想与国外传统及现代的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始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中外管理思想的比较研究应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以及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进行观照。同时,还应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此外,中外管理思想对比研究应致力于管理思想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工作,进一步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使中国管理思想逐步走向世界。可以这样说,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是我们划分一定管理时代的依据。而人是复杂多变的,从现实来看,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历史地看,是文化的产物,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所造成的。由于地理、气候、资源、环境的差异,造成了迥然不同的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想。

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中西方人际关系 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植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积淀出发,来对中国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文化 正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才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要把握在中国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 (一)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进一步地溯本求源可以发现,以下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 1.伏羲氏与八卦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意义重大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提到:“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该记载的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总结其规律,创画了八卦。“八卦”是指“坤”、“艮”、“坎”、“震”、“巽”、“离”、“兑”以及“乾”等八种悬卦的符号,代表天地间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种种事物。时光荏苒,数千年来人们交口传颂着伏羲氏画八卦的故事,而八卦台(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作为历史的见证,也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八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现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八卦潜移默化的影响。 2.易经 伏羲氏在依据法河图和洛书画成八卦的基础上,随后又按“每卦有三支,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的原理进行了扩展,这就是《周易》一书的基本内容。《周易》与对其进行哲学体系性提升的《易传十翼》一起共同构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易经》。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它被列为群经之首。在民国初时期,它被纳入黄埔军校的必修课,在现代西方它则被视为破译东方文明的钥匙。由此可见,《易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智慧遗产,也是我们所努力倡导的“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之所在。 基本内容 《易经》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录。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周易?系辞上传》中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而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而雷风水火山泽则演化出万事万物。《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说明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核心思想 从《易经》的内容进行推演,可以发现它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即“易简”),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即“变易”);而同时又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即“不易”)。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宇宙的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易简),而社会上的一切制度、礼仪、文物、器具,都会因时而变(变易);但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尊卑之序、长幼之伦,却永远不变(不易)。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比较

中西方管理学差异

中西方管理学差异 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都来自西方。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管理是文化的结晶,特定的管理思想是寓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并受特定的文化传统支配和影响,从而带有特定文化传统的特征和烙印。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区别。 说起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对事物的评价方面中国偏重社会,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将自然对象人格化、人际化、伦理化、社会化,注重于强调“天人合一”表现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兴盛。西方偏重自然,将人物化,早期西方核心的管理思想是以管物的方式管人,将人际关系自然化,强调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表现为自然科学的发达。 (二)对效用的评价方中国重整体、群众意识,政治伦理表现为集权至上,个人的忍让、服从和牺牲,自我意识淡薄。西方重个人,强调自我,伦理上表现为自私、竞争、进取心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在对利益的态度方面中国重视轻功,整体的伦理标准代替了利益欲望,祖宗与宗族的教训礼法,比任何实际利益都重要。西方则把欲望看做是人的自然本质与合理要求,把它看作是推动历史的动力,从而将功利作为评价历史的标准。 (四)在认识论的理解方面中国重直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西方重实验,重事实,重逻辑理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管理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 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别,又导致中西方管理学体系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对管理核心的认识上 中国:重视人的力量,认为人是管理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民本

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第一部分:一个人一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一、人际关系控制点 二、人格 三、自尊 二、人际关系控制点(决定了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在人的一生中是变化的 13岁之前的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控制点是外在的,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的家长控制的。 13岁以后的青年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内移,变成内在的个人因素,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自己的心理原因控制的。 25岁以后的婚恋中的年轻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完全内移,变成了完全个人的事情。 如果中间残废或者到了70岁以后的需要别人帮助护理的老年人的 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外移,变成了护工控制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人际关系控制点内向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要好,学习方法也明显有效。 三、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什么是人格: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包括

【human dignity∶人的道德品质】 一、精神面貌 每个人身体素质怎么样,工作是不是投入卖力,是不是充满干劲。包括这个人小时候社会发生过什么大的动荡(尤其在现代大陆地区的年轻人都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心理受过什么伤害等等,这些都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一部分。还有这个人属于什么少数民族或者什么地方出生长大的人,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等等。 二、道德品质 每个人小时候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段,受过什么样的家长和团体的思想熏陶,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总体而言: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就是这个人的人格。 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原理(求同存异,相似相容),所以往往人格相同的人会比较和的来,会变成好朋友,就是通常说的脾气相投的朋友,或者臭味相投。 人格是人际关系的正面影响和选择性来源,人格越强烈控制点越内在自尊心越强(内向型),人格越弱化控制点外在自尊心越弱(外向型)。 相对而言,内向型人才的能力要显著优于外向型人才,俗话说小人求助于人,君子求诸于己。 四、自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东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东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1.地域文化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文化因此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比如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受到岛国和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语言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 2.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熏陶,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相比之下的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以“伦理与契约”为主体,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3.习俗礼貌的差异习俗文化是形成并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收到本民族的风俗的影响。中国式的礼貌交际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同时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很高兴地说一声谢谢并欣然地接受。 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而西方文化由于倡导“天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 【摘要】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从中西方交往的差异方面进行比较,以使我们了解哪些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差异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便于我们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表现人格特质 近些年,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生交往沟通上的障碍;但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时,往往会出现误解或发生冲突,影响到交往与沟通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进行总结对于正在发展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东西方交往沟通中的差异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如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表现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异 1、心理卷入度差异概述 交往沟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程度。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对方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对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等;心理卷入程度过低则相反。在东西方交往沟通的心理表现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由于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对方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如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如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个人行为动向如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当然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 2、心理卷入度差异举例 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再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亦即人际心理卷入度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男或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

管理的终极价值及人文管理学与中西方管理差异

管理的终极价值及人文管理学 与中西方管理差异 吕 力 (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管理寄寓了人们实现生存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即管理的终极价值;管理的具体目标及其效率,即管理 的工具价值。管理的工具价值依赖于管理终极价值而存在;工具价值本身渗透了终极价值;终极价值也必须依靠工具价值而实现,这就是管理价值的二重性。撇开管理的终极价值,仅仅将管理视为工具,管理就是同质的。只有从管理的终极价值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中西管理差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人文管理”,但将管理价值中的“人文价值”作为重点来进行研究却是可能的。因为“人文管理学”是一门普适的管理学分支。 [关键词]管理的终极价值;管理的工具价值;管理价值的二重性;人文管理学;中西方管理差异[中图分类号]F014.84 [文献标识码] A Ultim ate Value of Managem ent,Hum anistic Managem en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m ent LV Li Abstract:Management embodies human beings'final target or top ideal to reach survival,i.e.the ultimate value of management;while its concrete target and efficiency is its instrumental value.The instrumental value and ultimate value depends on each other,which is the du-ality of managerial value.Omitting its ultimate value,we only see management as a tool,so management is homogeneous.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ltimate value,can we tru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ment.Even though there is no humanistic management in reality,it is possible to research humanistic value of management because humanistic management is a univer-sal subject in management. Key words:ultimate value of management,instrumental value of management,duality of managerial value,humanistic management,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1-11-22 [作者简介]吕力(1971-), 湖北建始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管理哲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GL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9YJC630180)。一、管理的终极价值、工具价值与管理价值二 重性 (一)管理的终极价值 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是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类社会存在的,而维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就是管理活动。从存在状态的角度看,存在是在关系中生成和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结构有不同的管理理念,或者说,不同的管理理念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正是在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构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管理本身必然渗透了人类对于自身如何存在的理念。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绝不会采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管理理念,反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绝不会产生民主治理、 现代企业等管理结构。将管理与人类的存在方式来联系起来,意味着如何理解人类的存在就会如何理解管理,而反过来,有怎样的 人类理想,就有怎样的管理理念。人类的本性是在管理中实现的,管理及其理念代表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本质,正是管理构建了人类世界。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管理结构,抽离其中的管理实质,人类社会将变成一盘散沙,正是管理构建了人类社会。 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愈来愈以组织的方式而存在,现实的人们必定处于某一组织之中,而管理作为维系组织存在的关键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生存、劳动、生活的意义与管理的理念息息相关。 在这一理念中,必定寄寓了人们实现生存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即一种合适于人性理想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协调方式,这就是管理的本体价值或终极价值。 (二)管理的工具价值 管理不仅仅是关于人类如何作为社会性存在的理念,管理必须有具体的目标。正如管理思想史家雷恩指出 第2012年第1期(总第39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2012Total No.39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1-0025-0325--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及分析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关键词]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价值观念 一、中西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人类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曾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也形成了丰厚的礼仪文化,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结合时代变化发展的实际,丰富发展其文明进步的内容,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WTO之后,与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有些我们并不介意的言辞、举止,在外宾看来也许是失礼、冒犯或无礼,从而形成人际沟通与交往的障碍。为了保证对外交往和接待服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唐突和失礼,很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各国礼仪习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人,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的风范。礼仪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人们言辞中、抬手举足之间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文化不同,社会交际规范也千差万别。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与称呼、宴客、中西禁忌习俗及女士优先礼仪等五个方面: 1、文化称谓与称呼礼仪的差异。英汉两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aunt及un-cle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太、小姐之外,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2、见面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

中美文化中友谊观的对比

中西方文化中都很重视友谊。相应地,在一些名言或谚语中,对友谊都有所表达。尽管汉语中的“朋友”、“友谊”对应英语中的“friend”、“friendship”,但是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朋友、友谊的内涵和对朋友、友谊的理解大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后来泛指交谊深厚的人,友谊是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而美国的friend,是指有共同感受或喜好、能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的人,可以用来指非常广泛的人际关系,friendship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伙伴关系。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朋友和友谊的认识和表达方式有很多差别。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不重视或无视这种差异,将二者等同理解,就有可能带来交际的困难,造成交际双方的 误解。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方朋友和友谊的内涵差异。一、范围不同 金庸曾谈到中国人把好朋友视作兄弟,通过义结金兰这种方式和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并立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 日死。” 金庸说:“西方社会中,只有热烈相爱的恋人,才会立誓同死。但在中国这个重义气的社会,友情比爱情更受重视。”这也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朋友”是指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倾诉,感情很深的关系。 与中方来比,西方中朋友概念的范围更广泛。对西方人来说,“朋友”可以用来指童年的玩伴、在新地方刚认识几天的人、关系密切的商务伙伴、一个深受信赖的知己等。友谊可以是肤浅的、暂时的也可以是 深厚的、 长久的。这也由于美国人一贯开放自由的态度,能够轻松、随时随地交上朋友。雷尼尔(AlisonLanier)在其撰写的《生活在美国》(Liv-ingintheUSA,1981)一书中指出: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美国人很容易结交到朋友,但是,一旦环境改变,友情也会变化。另外,在中国,朋友贯通各个方面,朋友之间无所不谈,生活上、工作上都互相帮助。而在美国,朋友只局限于一个领域,不会延伸至其他领域。对于美国人来讲,在不同的生活领域里有不同的朋友,有打高尔夫球结识的朋友,有车子加油时认识的朋友,有旅游时认识的朋友,有的是家长会上结交的朋友,,有的是修理汽车时认识的朋友等,但这些朋友都不会干涉到彼此其他的领域。姚明在2009年12月10日接受美 国著名的男人杂志《君子》 的专访中,以自己的经历诠释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谈及比赛时,他说:“中国有句老话是,友谊第一,比 赛第二。” 可是在美国这句话必须改成,“比赛是比赛,友谊是友谊。”对于人情味很重的中国文化,在比赛中要兼顾友谊,而以理性著称的美国人认为比赛和友谊是两个互不干涉的方面,比赛是一回事,友谊是另一回事。 二、时间不同 首先是确定朋友关系的时间不同。中国人建立朋友关系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最初的时间,中国人一般很少打开心扉,但是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对彼此的逐渐了解,双方才变得亲密。西方人可能在一分钟内就能交到朋友,但是想要达到至交的水平却很困难。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因为中国人以为已经同西方人成为朋友了,可是却发现西方人已经忘记上次热情的谈话了。 另一方面,中西方维持友谊的时间不同。中国人更期望长久不变的朋友关系。朋友可能一辈子都是朋友。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怀有传统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态度,故友谊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失。然而,西方人友谊往往同特定的条件与情况有联系。一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到身穿红色制服的军人就可以了,妈妈。”伊丽莎白的回答显然违背了数量原则(Quantity Maxim),因为在她的回答中,她给母亲提供的信息少于母亲需要的信息,产生了幽默的会话含义,反映了伊丽莎白巧于应对、语言诙谐的个性。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要求会话双方所说的话都与话题相关,即说话要切题。如果违背了这一准则,一方说东,另一方道西,或者一方所答非另一方所问,交际就难以进行,而幽默也可由此产生,如:法官:“Order!Order!Order in the court!”犯人:“I’ll take a ham sandwich on rye with beer.”从法官的角度来看,犯人的回答和他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违背了关联准则。而从犯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又是可以有关联的:法官要求点菜,而犯人按要求做了。犯人正是利用了order(秩序;点菜)的一词多义和法官捣乱开玩笑,从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 三、无限的文学审美价值 语言经过美化才具有了修辞功能。模糊语言符合“含蓄朦胧”的美学标准,具有创造朦胧美、意象美和含蓄美的美学功能(项成东,2003)。“由于模糊语言语义模糊、概念朦胧,能够创造出美学意境、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用。事实上,模糊语言被称为文学语言或诗化的语言”(刘建刚,2006)。有人甚至把文学作品称之为“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吴义诚,1996)。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伸缩性,这种清晰与不清晰的相依、确定与不确定的毗连所呈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状态所带来的审美效应便是模糊美。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模糊性之中。“模糊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创作含蓄美的重要手段”(韩庆玲,1998)。比如汉语中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容貌所用的模糊词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能激起读者无边的遐想,如果稍稍精确一点,美若西施,那么喜欢贵妃之妩媚、黛玉之娇柔的读者就无法得到美的享受;倘若再细节化,把上面的句子改为:身高1.65米,脸像雪一样白,读者被剥夺了想象的空间,美便荡然无存了。 参考文献: [1]吴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建刚.明示与隐含的对立—语言交际中的关联与模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影射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4]康响英,曹志希.论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之理据〔J〕.外语教学,2008(5). [5]党文霞、刘海奋.从会话含义看语言幽默﹝J﹞.文教资料,2006(8). [6]唐旋.《傲慢与偏见》的对话艺术﹝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罗明燕 摘要:谚语是各民族语言中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从汉英谚语的角度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可以使学习者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汉英谚语;中西人际关系取向;差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表达式—熟语。汉语和英语中的谚语是各自语言中熟语的一种,它们丰富了汉英民族的语言,蕴涵着各自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含义。本文从谚语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汉英谚语体现的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1.谚语的概念和特点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新华词典》,1980)。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部分,其中熟语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同上)。作为熟语中的一种,谚语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同上),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各自的谚语,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上与汉语中的“谚语”相对应。谚语可以单独使用,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谚语在语言形式、内容、社会功用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谚语是意义比较完整的固定语句,具有一定的韵律美,用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丰富。在内容方面,谚语大多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也是谚语的最大特点。在社会功用方面,谚语往往具有反映现实、启迪人生、传递经验、道德教育和宣传鼓动的作用。在来源方面,谚语来自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主要源泉是民间口语,也有很多来自书面文献,如文学作品、宗教典籍等(王德春等,2003)。 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