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四杆机构分析报告

平面四杆机构分析报告
平面四杆机构分析报告

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大作业

一、序言

平面连杆机构是若干个刚性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联接,且各构件上各点的运动平面均相互平行的机构。虽然与高副机构相比,它难以准确实现预期运动,设计计算复杂,但是因为低副具有压强小、磨损轻、易于加工和几何形状能保证本身封闭等优点,故平面连杆机构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和仪器。对连杆机构进入深入透彻的研究,有助于工业设计的学生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或创新改进。

二、平面连杆机构优缺点的介绍

连杆机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由许多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而成的机构,故称为低副机构,这类机构常常应用于各种原动机、工作机和仪器中。例如,抽水机、空气压缩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牛头刨床机构中的导杆机构,机械手的传动机构,折叠伞的收放机构等。这其中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导杆机构是最常见的连杆机构形式。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它们的运动副元素是面接触,所以所受的压力较高副机构小,磨损轻;第二,低副表面为平面和圆柱面,所以制造容易,并且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第三,低副元素的接触是依靠本身的几何约束来实现的,因此不需要高副机构中的弹簧等保证运动副的封闭装置。

连杆机构也存在如下一些缺点:为了满足设计的要求,往往要增加构件和运动副数目,使机构构造复杂,有可能会产生自锁;制造的不精确所产生的累积误差也会使运动规律发生偏差;设计与计算比高副机构复杂;在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连杆及滑块的质心都在作变速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用一般方法方法加以消除,因而会增加机构的动载荷,所以连杆机构不宜用于高速运动。此外,虽然可以利用连杆机构来满足一些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设计要求,但其设计却是十分困难的,且一般只能近似地得以满足。

正因如此,所以如何根据最优化方法来设计连杆机构,使其能最佳地满足设计要求,一直是连杆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与应用实例。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所组成的。在连杆机构中,若各运动构件均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则称为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的最基本形式,这其中所有运动副均为转动副的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按连架杆能否作整周转动,可将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其中:

1.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连架杆中有一个为曲柄(整周回转),另一个为摇杆(一定范围内摆动),则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在这种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可将原动件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摇杆的反复摆动。如飞剪、间歇传送机构、传送带送料机构等。

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可以将原动机的反复摆动,转化为从动曲柄的整周转动。如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实例1:飞剪

图示为飞剪机构,构件1为曲柄,它转动后

通过连杆2使摇杆3(即下刀口)绕D点摆动,

通过与连杆2(即上刀口)配合运动,在曲柄回

转一周中会存在某个时刻连杆2(即上刀口)与

摇杆(即下刀口)汇合在一起,即形成剪切动作。

实例2:间歇传送机构

图示为间歇传送机构,构件1为曲柄,

它转动后通过连杆2使摇杆3绕D点摆动,

在连杆2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物料的构件,在

曲柄1运动过程中,连杆带动该构件做出推

动动作,且曲柄每回转一周完成一次推动动

作,如此往复,便可实现间歇传动。

实例3: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图示为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构件1为摇杆,它转动后通

过连杆2使曲柄3绕D点转动,使用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

杆机构存在止点,当机构因为止点而无法运转时,需要借助

外力将机构推离止点。

2.双曲柄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连架杆均为曲柄(整周回转),则称为双曲柄机构。这种机构的传动特点是当主动曲柄连续等速转动时,从动曲柄一般作不等速运动,只有当两对边构件长度均相等且平行时,主动曲柄与从动曲柄才能实现相同角速度转动。

双曲柄机构的应用例子有惯性筛机构、公共汽车车门开闭机构、火车车轮机构等。

实例1:惯性筛机构

图示为惯性筛机构,构件1为主动曲柄,它

转动后通过连杆2使从动曲柄3绕D点转动,该

机构中曲柄长度不平行,当主动曲柄1匀速转动

时,从动曲柄3做变速转动,从而使得上方的筛

子具有一定的加速度,达到筛分物料的目的。

实例2:公共汽车车门开闭机构

图示为公共汽车车门开闭机构,构件1为

主动曲柄(一侧车门),它转动后通过连杆2

使从动曲柄3绕D点转动。该机构中两曲柄长

度相同但不平行,因此其运动的主从动曲柄转

向相反。当曲柄1转动时,曲柄2即向相反方

向转动,因而可以使得两侧车门同时打开,且

速度相等。

3.双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连架杆均为摇杆(一定范围内摆动),则称为双摇杆机构。在这种机构中两连架杆均为摆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移动。其应用实例有飞机起落架、鹤式起重机、汽车前轮转向机构等。

实例1:汽车前轮转向机构

图示为汽车前轮转向机构,构件1为主动摇

杆,它转动后通过连杆2使从动摇杆3绕D点摆

动,该机构使用一个动力元件便可使得两前轮同

向转动,且转动角度相同以实现转向动作。

实例2:鹤式起重机

图示为鹤式起重机机构。AB 为主动摇杆,CD 为被动摇杆,重物悬挂在连杆CE 上,当主动摇杆AB 摆动时,从动摇杆CD 也随之摆动,位于连杆BC 延长线上的重物悬挂点E 将沿近似水平直线运动。

实例3:飞机起落架

图示为飞机起落架机构,构件1为主动摇杆,一般由液压缸带动,它转动后通过连杆2使从动摇杆3绕D 点转动,同时带动轮子收起(放出)。当轮子处于伸出状态时,整个机构处于止点状态,有助于保证飞机降落时的安全。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变方法、演变过程,演变后机构的应用实例

1 、将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法

演变过程如下图a 所示,将铰链四杆中的摇杆3做成滑块的形式,使其沿圆弧导轨往返滑动时,该机构演变为图b 所示的具有曲线导轨的曲柄滑块机构。再将摇杆的长度演变成∞,机构就演变成图c 所示的具有偏距e 的曲柄滑块机构,当e=0时,则为图d 所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a 图

b 图

c 图

d 图

该转化方法的应用实例有:

实例1:小型冲床

图示为小型冲床结构,构件3为曲柄,一般在冲床的曲柄

上配有一个质量比较大的飞轮,转动起来之后借助飞轮的转动

惯量,便可实现较大的冲压力。其具体的动作过程为,曲柄3

转动带动连杆4运动,同时使滑块5顺着导轨槽上下往复运动。

实例2:内燃机

图示为内燃机一个工作缸的结构简图,构件3为滑块(活塞),活塞

在柴油或汽油的燃烧作用被推动,活塞3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连杆2推动

曲柄1做回转运动,从而为汽车提供了动力源。

2、选用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是具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在a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取构件1为机架则转化为如b所示的转动导杆机构;若取构件2为机架则转化为图c所示的曲柄摇块机构;若取构件3为机架则转化为图e所示的定块机构。

该转化方法的应用实例有:

实例1:小型刨床

图示为小型刨床结构,图示的ABC部分即为转动导

杆机构,构件1为曲柄,通过滑块C带动导杆3转动,

运动时滑块C在导杆上滑动,导杆末端通过另一杆件与

刨刀E相连接,E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

实例2:牛头刨床

图示为牛头刨床结构,图示的ABC部分即为摆动导

杆机构,构件2为曲柄,通过滑块C带动导杆3摆动,

运动时滑块C在导杆上滑动,滑块固定在一滑槽内,通

过滑块带动刨刀运动。

图示为自卸卡车车厢举升机构,图示的ABC部分即

为曲柄摇块机构,其中摇块3为油缸,用压力油推动活

塞使车厢翻转。

图示为手摇唧筒,图示的ABC部分即为定块机构,构件

1为摇杆,定块3通过连杆2与摇杆连接,摇杆带动限制在

滑槽中的活塞4运动,完成取水动作。

3、扩大转动副的尺寸

在图a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曲柄1端部的转动副曰的半径加大至超过曲柄1的长度AB,使得到如图b所示的机构。此时,曲柄l变成了一个几何中心为B、回转中心为A的偏心圆盘,其偏心距e即为原曲柄长。该机构与原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特性相同,其机构运动简图也完全一样。在设计机构时,当曲柄长度很短、曲柄销需承受较大冲击载荷而工作行程较小时,常采用这种偏心盘结构形式,在冲床、剪床、压印机床、柱塞油泵等设备

中,均可见到这种结构。

其应用实例有:

实例1:小型冲床

图示为小型冲床结构,构件3为曲柄,一般在冲床的曲柄

上配有一个质量比较大的飞轮,转动起来之后借助飞轮的转动

惯量,便可实现较大的冲压力。其具体的动作过程为,曲柄3

转动带动连杆4运动,同时使滑块5顺着导轨槽上下往复运动。

(四)、连杆机构的创新(选作)

与传统的连杆机构相比,近年来的设计已经充分使用了仿真分析,比如利用矢量方法来描述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及动力分析,使用ANSYS等软件对连杆机构机构模型进行运动仿真等。利用这些手段,现代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连杆系统进行求解的比重大大增加,不仅降低了设计的难度,也使得系统的实用性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设计的需求。

通过查阅资料,目前常见的连杆创新设计有变比例剪叉式连杆机构、多套四杆机构串联机构、六杆机构等。

图示为曲线轨迹变异剪叉式结构,通过改

变销轴的位置,使其偏离于两杆的中心位置,

在剪叉机构展开时,其打开方向就会呈现曲线

的状态。

五、参考资料

1、黄华梁、彭文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机械设计基础》

2. 阮宝湘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工业设计机械基础》

3、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机械原理

4、杨家军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机械原理(第二版)/

5、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机械原理

六、提交资料要求: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初稿,用纸抄写,补

充插图(插图用铅笔画),整理后上交。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1前言 平面四杆机构是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其承载能力大,而且同样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轨迹曲线和运动规律,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就是对机构上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求解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逐渐脱离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UG NX5环境下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草图建模,通过草图中的尺寸约束、几何约束及动画尺寸等功能确定各连杆的尺寸,之后建立相应的连杆、运动副及运动驱动,对建立的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构件上某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文章最后简要分析几个应用于工程的平面四杆机构实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2.1问题的提出 平面四杆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大,可以满足或近似满足很多的运动规律,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物料传送机构为例,讨论其建模及运动分析。 如图1所示,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AB为主动件,机构在运动中要求连杆BC的延伸线上E点保持近似直线运动,其中直线轨迹为工作行程,圆弧轨迹为回程或空程,从而实现物料传送的功能。

2.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由于物料传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它符合曲柄存在条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例[1],选取AB=100,BC=CD=CE=250,AD=200,单位均为毫米。 在UG NX5的Sketch环境里,创建如图2所示的草图,并作相应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其中EE'为通过E点的水平轨迹参考线,用以检验E点的工作行程运动轨迹。现通过草图里的尺寸动画功能,令AB与AD的夹角从0°到360°变化,可看到E点的变化轨迹为直线和圆弧,如图3所示为尺寸动画的四个截图,其中图3(a)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起点,图3(b)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中点,图3(c)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终点,而图3(d)中的E点为圆弧轨迹(图中未画出)即回程的中点。 如E点轨迹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可适当调整各杆件的尺寸,再通过尺寸动画功能检验。

(完整版)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第三讲 课题:§3-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教学目的: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及其演化,理解曲柄存在条件。 教学难点:导杆机构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多媒体 教学互动:每个知识点后提问或讨论。 教学安排: §3-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复习旧课:机构组成,运动副,运动简图等。 平面连杆机构是常用的低副机构,其中以由四个构件组成的四杆机构应用最广泛,而且是组成多杆机构的基础。因此本章着重讨论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性质及常用设计方法。 一、四杆机构的类型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一为曲柄,一为摇杆。 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变速摆动或将摆动转换为连续转动。 应用:雷达天线机构、缝纫机踏板机构。 2.双曲柄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曲柄 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等速同向、不等速同向、不等速反向转动。 应用:惯性筛机构 若两曲柄的长度相等,连杆与机架的长度也相等,则该机构称为平行双曲柄机构。如铲斗机构

还有反平行四边形机构,例:公共汽车车门启闭机构。3.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摇杆 功能:一种摆动转换为另一种摆动。 应用:鹤式起重机、飞机起落架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证明: 结论:铰链四杆机构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曲柄为最短杆。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机架或连架杆为最短杆。 三、四杆机构类型判别 否Lmax+Lmin≤L′+L″是 不可能有曲柄可能有曲柄 最短杆对边最短杆 最短杆邻边 双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2.偏心轮机构 3.导杆机构 ①摆动导杆机构(牛头刨床)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答案

1.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2.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绝对瞬心; 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相对瞬心。 3.当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垂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当两构件组成高副时,两个高副元素作纯滚动,则其瞬心就在接触点处;若两个高副元素间有相对滑动时,则其瞬心在过接触点两高副元素的公法线上。 4.当求机构的不互相直接联接各构件间的瞬心时,可应用三心定理来求。 5.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6.机构瞬心的数目K与机构的构件数N的关系是K=N(N-1)/2 。 7.铰链四杆机构共有 6 个速度瞬心,其中 3 个是绝对瞬心。 8.速度比例尺μ ν 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速度大小,单位为: (m/s)/mm 。 加速度比例尺μa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 (m/s2)/mm。 9.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构件,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 10.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导杆和滑块的相对运动为平动,牵连运动为转动时(以上两空格填转动或平动),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2×相对速度×牵连角速度;方向为相对速度沿牵连角速度的方向转过90°之后的方向。 二、试求出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 ij P直接标注在图上)。 P 24)

12 三、 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 l AB =60mm,l CD =90mm ,l AD =l BC =120mm ,ω2=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当φ=165°时,点C 的速度v C ; 2)当φ=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速度的大小; 3)当v C =0时,φ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μl 作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求v C ,定出瞬心P 13的位置(图b ) a ) (P 13) P P 23→∞

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完成时间:

一.题目 1.1 说明 如图所示为一片面六杆机构各构件尺寸如表格1所示,又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加速度以及E点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1.2 数据 组号L1L2L’2L3L4L5L6 x G y G 1-A 26.5 105.6 65.0 67.5 87.5 34.4 25.0 600 153.5 41.7 表格1 条件数据 1.3 要求 三人一组,编程计算出原动件从0~360o时(计算点数N=36)所要求各运动变量的大小,并绘制运动线图及点的轨迹曲线。

二.解题步骤 由封闭图形ABCD可得: 由封闭图形AGFECD可得 于是有: 112233 1122433 sin sin sin1 cos cos sin2 l l l l l l l θθθ θθθ +=-------- +=+----- / 1122225566 / 1122225566 cos cos sin cos cos153.53 sin sin cos sin sin41.74 l l l l l l l l l l θθθθθ θθθθθ +++=+---- +-+=+----- 对以上1到4导可得- 222333111 222333111 / 55566611122222 / 55566611122222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sin sin(sin cos) cos cos cos(cos sin)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θωθωθω θωθωθω θωθωθωωθθ θωθωθωωθθ-+= -=- -=---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和答案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 示 平 面 六 杆 机 构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中 矢 量 ed → 代 表 , 杆4 角 速 度 ω4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2.当 两 个 构 件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位 于 处 。当 两 构 件 组 成 纯 滚 动 的 高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当 求 机 构 的 不 互 相 直 接 联 接 各 构 件 间 的 瞬 心 时, 可 应 用 来 求。 3.3 个 彼 此 作 平 面 平 行 运 动 的 构 件 间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 这 几 个 瞬 心 必 定 位 于 上。 含 有6 个 构 件 的 平 面 机 构, 其 速 度 瞬 心 共 有 个, 其 中 有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有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4.相 对 瞬 心 与 绝 对 瞬 心 的 相 同 点 是 ,不 同 点 是 。 5.速 度 比 例 尺 的 定 义 是 , 在 比 例 尺 单 位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它 的 绝 对 值 愈 大, 绘 制 出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形 愈 小。 6.图 示 为 六 杆 机 构 的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及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中 矢 量 cb → 代 表 , 杆3 角 速 度ω3 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7.机 构 瞬 心 的 数 目N 与 机 构 的 构 件 数 k 的 关 系 是 。 8.在 机 构 运 动 分 析 图 解 法 中, 影 像 原 理 只 适 用 于 。

9.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兼 有 相 对 滚 动 和 滑 动 的 平 面 高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上。 10..速 度 瞬 心 是 两 刚 体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1.铰 链 四 杆 机 构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其 中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12.速 度 影 像 的 相 似 原 理 只 能 应 用 于 的 各 点, 而 不 能 应 用 于 机 构 的 的 各 点。 13.作 相 对 运 动 的3 个 构 件 的3 个 瞬 心 必 。 14.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是 。 15.在 摆 动 导 杆 机 构 中, 当 导 杆 和 滑 块 的 相 对 运 动 为 动, 牵 连 运 动 为 动 时, 两 构 件 的 重 合 点 之 间 将 有 哥 氏 加 速 度。 哥 氏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 方 向 与 的 方 向 一 致。 16.相 对 运 动 瞬 心 是 相 对 运 动 两 构 件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7.车 轮 在 地 面 上 纯 滚 动 并 以 常 速 v 前 进, 则 轮缘 上 K 点 的 绝 对 加 速 度 a a v l K K K KP ==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高 副 两 元 素 之 间 相 对 运 动 有 滚 动 和 滑 动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两 元 素 的 接 触 点。- - - ( ) 19.在 图 示 机 构 中, 已 知ω1 及 机 构 尺 寸, 为 求 解C 2 点 的 加 速 度, 只 要 列 出 一 个 矢 量 方 程 r r r r a a a a C B C B C B 222222=++n t 就 可 以 用 图 解 法 将 a C 2求 出。- - - - - - - - - - - - - - - - - - ( ) 20.在 讨 论 杆2 和 杆3 上 的 瞬 时 重 合 点 的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关 系 时, 可 以 选 择 任 意 点 作 为 瞬 时 重 合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础知识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础知识 曲柄 杆长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这和小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最短杆为机架时----双曲柄 最短杆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 最短杆为连杆-------双摇杆机构 行程速比系数=180+A/180-A A位极位夹角 K值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曲柄与机架共线时曲柄摇杆机构中传动角最小 压力角和传动角 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满足感长条件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死点压力角=90度 存在死点的条件是 尖顶实际轮廓=理论轮廓 滚子互为法向等距曲线 基圆:中心到理论轮廓的最小距离 压力角:从动件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压力角越小越好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 凸轮机构中等速运动规律(刚性冲击) 等加速运动等减速运动(柔性冲击) 余弦加速运动(柔性冲击)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1、基圆 2、偏心圆

3、做偏心圆的切线 4、在切线自基圆量取从动件的位移量 看压力角的标注从动件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模数压力角螺旋角匹配标准参数取在法面上几何尺寸计算在端面 渐开线齿轮切制分为仿形法和展成法 齿形系数YFa只与齿数有关与修正系数P89 小齿轮的弯曲应力大于大齿轮的弯曲应力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大于小齿轮的弯曲强度 一对齿轮的接触应力是相等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中心距决定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不发生跟切得最少齿数p81

渐开线曲率半径(渐开线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小,渐开线月弯曲 渐开线离基圆越近,压力角越小 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 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面上(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齿面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出现在高速重仔的闭式齿轮传动中 齿面塑性变形出现在低速重载或濒繁起动的软齿面齿轮传动中 斜齿轮弯曲强度计算应按当量齿数查修正系数和齿形系数 分度圆和节圆半径在标准圆柱齿轮中相等 啮合角就是齿轮在节圆处的压力角 避免因装配误差使齿轮产生轴向错位导致实际齿宽减小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答案

一、填空题: 1.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2.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绝对瞬心; 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相对瞬心。 3.当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垂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当两构件组成高副时,两个高副元素作纯滚动,则其瞬心就在接触点处;若两个高副元素间有相对滑动时,则其瞬心在过接触点两高副元素的公法线上。 4.当求机构的不互相直接联接各构件间的瞬心时,可应用三心定理来求。 5.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6.机构瞬心的数目K与机构的构件数N的关系是K=N(N-1)/2 。 7.铰链四杆机构共有6个速度瞬心,其中3个是绝对瞬心。 8.速度比例尺μν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速度大小,单位为:(m/s)/mm 。 加速度比例尺μa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m/s2)/mm。 9.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构件,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 10.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导杆和滑块的相对运动为平动,牵连运动为转动时(以上两空格填转动或平动),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2×相对速度×牵连角速度;方向为相对速度沿牵连角速度的方向转过90°之后的方向。 P直接标注在图上)。 二、试求出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 ij

12 三、 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l AB =60mm,l CD =90mm ,l AD =l BC =120mm ,ω2=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当φ=165°时,点C 的速度v C ; 2)当φ=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 a ) 24) 14(P 13) P 24 P 23→∞

平面四杆机构知识整理

《平面四杆机构》知识整理 1.平面连杆机构:由一些刚性构件用转动副和移动副相互连接而组成的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实现较为复杂的平面运动,用于动力的传递或改变运动形式。 最常用的平面连杆机构是具有四个构件(包括机架)的低副机构,称为四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构件间用四个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是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4. 曲柄摇杆机构能将主动件(曲柄)整周的回转运动转换为从动件(摇杆)的往复摆动,也可以将主动件(摇杆)的往复摆动转换为从动件 (曲柄)整周的回转运动。其的应用有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剪板机、颚式破碎机、搅拌机和雷达俯仰角度的摆动装置等。 5.双曲柄机构的运动特点:主动曲柄匀速回转一周,从动曲柄随之变速回转一周。双曲柄机构有不等长双曲柄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反向双曲柄机构,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特点是: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同,角速度相等。 反向平行双曲柄机构的运动特点是: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反,角速度不等。 平行四边形机构中,主动曲柄每回转一周,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从动曲柄会产生运动的不确定现象。 6.双摇杆机构的应用有自卸翻斗装置、港口用起重机和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等。 7.曲柄存在的条件:1)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2)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8.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1)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①、取最短杆为连架杆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②、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 ③、取最短杆为连杆时,构成双摇杆机构。 (2)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无曲柄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 9.急回特性:曲柄AB作等速转动时,摇杆在摆角为ψ的极限位置间往复摆动,摇杆的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工作行程平均速度。 机构的急回特性用急回特性系数表示 K=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从动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180°+θ/180°-θ;θ——极位夹角,摇杆位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夹的锐角θ=180°(K-1)/K+1 。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

平面四杆机构分析报告

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大作业 一、序言 平面连杆机构是若干个刚性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联接,且各构件上各点的运动平面均相互平行的机构。虽然与高副机构相比,它难以准确实现预期运动,设计计算复杂,但是因为低副具有压强小、磨损轻、易于加工和几何形状能保证本身封闭等优点,故平面连杆机构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和仪器。对连杆机构进入深入透彻的研究,有助于工业设计的学生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或创新改进。 二、平面连杆机构优缺点的介绍 连杆机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由许多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而成的机构,故称为低副机构,这类机构常常应用于各种原动机、工作机和仪器中。例如,抽水机、空气压缩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牛头刨床机构中的导杆机构,机械手的传动机构,折叠伞的收放机构等。这其中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导杆机构是最常见的连杆机构形式。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它们的运动副元素是面接触,所以所受的压力较高副机构小,磨损轻;第二,低副表面为平面和圆柱面,所以制造容易,并且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第三,低副元素的接触是依靠本身的几何约束来实现的,因此不需要高副机构中的弹簧等保证运动副的封闭装置。 连杆机构也存在如下一些缺点:为了满足设计的要求,往往要增加构件和运动副数目,使机构构造复杂,有可能会产生自锁;制造的不精确所产生的累积误差也会使运动规律发生偏差;设计与计算比高副机构复杂;在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连杆及滑块的质心都在作变速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用一般方法方法加以消除,因而会增加机构的动载荷,所以连杆机构不宜用于高速运动。此外,虽然可以利用连杆机构来满足一些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设计要求,但其设计却是十分困难的,且一般只能近似地得以满足。 正因如此,所以如何根据最优化方法来设计连杆机构,使其能最佳地满足设计要求,一直是连杆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与应用实例。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所组成的。在连杆机构中,若各运动构件均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则称为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的最基本形式,这其中所有运动副均为转动副的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按连架杆能否作整周转动,可将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其中: 1.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连架杆中有一个为曲柄(整周回转),另一个为摇杆(一定范围内摆动),则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在这种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可将原动件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摇杆的反复摆动。如飞剪、间歇传送机构、传送带送料机构等。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试求出下列机构中的所有速度瞬心。 (a) (b) (c) (d) 2、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凸轮的角速度ω1=10s-1,R=50mm,l A0=20mm,试求当φ=0°、45°及90°时,构件2的速度v。 题2图凸轮机构题3图组合机构 3、图示机构,由曲柄1、连杆2、摇杆3及机架6组成铰链四杆机构,轮1′与曲柄1

固接,其轴心为B,轮4分别与轮1′和轮5相切,轮5活套于轴D上。各相切轮之间作纯滚动。试用速度瞬心法确定曲柄1与轮5的角速比ω1/ω5。 4、在图示的颚式破碎机中,已知:x D=260mm,y D=480mm,x G=400mm,y G=200mm,l AB=l CE=100mm,l BC=l BE=500mm,l CD=300mm,l EF=400mm,l GF=685mm,?1=45°,ω1=30rad/s逆时针。求ω 5、ε5。 题4图破碎机题5图曲柄摇块机构 5、图示的曲柄摇块机构, l AB=30mm,l AC=100mm,l BD=50mm,l DE=40mm,?1=45°,等角速度ω1=10rad/s,求点E、D的速度和加速度,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图示正弦机构,曲柄1长度l1=,角速度ω1=20rad/s(常数),试分别用图解法和解析法确定该机构在?1=45°时导杆3的速度v3与加速度a3。 题6图正弦机构题7图六杆机构 7、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E=70mm,l AB=40mm,l EF=70mm,l DE=35mm,l CD=75mm,l BC=50mm,?1=60°,构件1以等角速度ω1=10rad/s逆时针方向转动,试求点C的速度和加速度。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 2.由四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成为四杆机构。 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运动副全部是转动副。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连续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能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连架杆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 7.某些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从动件的急回性质一般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表示。 8.对心曲柄滑快机构无急回特性。9.偏置曲柄滑快机构有急回特性。 10.对于原动件作匀速定轴转动,从动件相对机架作往复运动的连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取决于机构的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 11.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等于0。12.机构的压力角越小对传动越有利。 13.曲柄滑快机构,当取滑块为原动件时,可能有死点。 14.机构处在死点时,其压力角等于90o。 15.平面连杆机构,至少需要4个构件。 二、判断题: 1.平面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连杆。(√) 2.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少需要三个构件。(×) 3.平面连杆机构可利用急回特性,缩短非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 4.平面连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越大,K值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5.有死点的机构不能产生运动。(×) 6.机构的压力角越大,传力越费劲,传动效率越低。(√) 7.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最短杆。(√) 8.双曲柄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9.平面连杆机构中,可利用飞轮的惯性,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 10.平面连杆机构中,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 11.机构运转时,压力角是变化的。(√) 三、选择题: 1.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A 其他两杆之和。 A <=; B >=; C > 。 2.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之和,而充分条件是取 A 为机架。 A 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边; B 最长杆; C 最短杆的对边。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B 为机架时,有两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1前言 平面四杆机构是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其承载能力大,而且同样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轨迹曲线和运动规律,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就是对机构上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求解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逐渐脱离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UG NX5环境下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草图建模,通过草图中的尺寸约束、几何约束及动画尺寸等功能确定各连杆的尺寸,之后建立相应的连杆、运动副及运动驱动,对建立的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构件上某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文章最后简要分析几个应用于工程的平面四杆机构实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问题的提出 平面四杆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大,可以满足或近似满足很多的运动规律,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物料传送机构为例,讨论其建模及运动分析。 如图1所示,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AB为主动件,机构在运动中要求连杆BC的延伸线上E 点保持近似直线运动,其中直线轨迹为工作行程,圆弧轨迹为回程或空程,从而实现物料传送的功能。

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由于物料传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它符合曲柄存在条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例[1],选取AB=100,BC=CD=CE=250,AD=200,单位均为毫米。 在UG NX5的Sketch环境里,创建如图2所示的草图,并作相应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其中EE'为通过E点的水平轨迹参考线,用以检验E点的工作行程运动轨迹。现通过草图里的尺寸动画功能,令AB与AD 的夹角从0°到360°变化,可看到E点的变化轨迹为直线和圆弧,如图3所示为尺寸动画的四个截图,其中图3(a)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起点,图3(b)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中点,图3(c)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终点,而图3(d)中的E点为圆弧轨迹(图中未画出)即回程的中点。

基于matlab GUI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基于matlab GUI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目的 通过matlab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以GUI界面方式实现输入输出的参数化,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和静力学分析。此外,通过动画演示,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最后,将程序编译成.exe独立可执行文件,可以在其它没有安装matlab的机器上运行。 二、设计思路 通过matlab的GUI功能模块,创建一个图形用户界面,在自动生成的代码框架中对初始化函数和回调函数等进行编辑,建立与控件相关联的程序:控件属性、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静力学分析、动画演示等。 图1是平面四杆机构的示意图,输入角q的运动规律为q=pi/50*t^2+q0,r1、r2是从动角。对t时刻沿着杆长距离原点A的任意一点进行分析。 注意:输入输出角的单位为度,时间t的取值范围为0:0.05:10,任意点lx的取值范围为0~a1+a2+a3,估算的从动角r1、r2的迭代初始值不能偏离平衡位置太大。 图1、平面四杆机构示意图 三、设计流程 1、通过GUI模块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方式:在Matlab命令窗口键入>>guide;菜单方式:在Matlab的主窗口中,选择File>New>GUI命令,就会显示GUI的设计模板。如图1所示。 图2、创建图形界面 2、设计图形界面 在创建之后的图形界面中插入坐标轴axes,静态文本框static text,编辑文本框edit text,按钮push button等等。如图所示。 图3、图形界面设计

3、编辑回调函数 1)位置分析:输入角的函数为:q=pi/50*t^2+q0。在时间t=0~10s内,每一个时间点估算两个初始从动角,根据牛顿-拉普森迭代得到准确的机构位置。10s刚好主动角经历了360度,记录每一时刻的位置,便可以动画演示。 2)速度分析:输入角速度为:dq=pi/25*t。选择杆件上的任意一点(坐标表示为质点沿着杆件到原点A的距离)做分析,正确表达出角速度系数和速度系数,便可以求出质点的速度。 3)加速度分析:输入角加速度为:ddq=pi/25。正确表达出向心系数和角加速度系数,便可以求出质点的加速度。 4)静力学分析:由虚功原理可知,当广义力Q(V,H)=0(或近似为零)时机构达到平衡,记录该平衡条件下的位置数据。 四、结果演示 1、机构杆长条件判断 1)不符合杆长条件。如图4所示。 图4、不符合杆长条件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4.1按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时,往往是已知连杆B C的长度L B C和连杆的三个位置B1C1和B2C2和B3C3时,怎样设计四杆机构呐图解过程。 ::1::::2:: 2.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和B2C2时与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相似,设计四杆机构图解过程如下。 ①选定长度比例尺绘出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B2C2。 ②连接B1B2、C1C2,分别作线段B1B2和C1C2的垂直平分线B12和C12,分别在B12和C12上任意取A,D两点,A,D两点即是两个连架杆的固定铰链中心。连接A B1、C1D、B1C1、 A D,A B1C1D即为所求的四杆机构。 ③测量A B1、C1D、A D计算l A B、L C D L A D的长度, 由于A点可任意选取,所以有无穷解。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其他辅助条件,例如限制最小传动角或者A、D的安装位置来确定铰链A、D的安装位置。 例设计一振实造型机的反转机构,要求反转台8位于位置Ⅰ(实线位置)时,在砂箱7内填砂造型振实,反转台8反转至位置Ⅱ(虚线线位置)时起模,已知连杆B C长和两个位置B1C1、B2C2.。要求固定铰链中心A、D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A D=B C。自己可以试着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图形,再求出各杆长度。若想对答案请点击例题祥解 3.4.2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1.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往往是已知曲柄机构摇杆L3的长度及摇杆摆角ψ和速度变化系数K。怎样用作图法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2.设计曲柄摆动导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特点及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李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6章“常用机构”中“§6-1 平面连杆机构”的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介绍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实际应用及特点。 学情分析: 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但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联想,从这一现状出发,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模型,扩散思维,归纳总结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思索中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并能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应用实例;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及应用实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从身边去挖掘教学模型,学以致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如何去肯定别人,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教学难点:极位夹角和摆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室相辅相成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学法指导是学生智力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教学模型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汽车雨刮器动画,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动画,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一为曲柄、一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曲柄AB为主动件,并作等速运动。从动摇杆CD将在弧C1C2范围内作变速往复摆动,C1、C2两个位置是摇杆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1)曲柄摇杆机构能将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转换成摇杆的往复摆动。 曲柄主动,摇杆从动。如剪刀机、筛砂机、搅拌机以及碎石机等,都可以连续的工作。 (2)曲柄摇杆机构,除可将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转换成摇杆的往复摆动外,也可以使摇杆的摆动转换成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

16平面四杆机构特点及应用

课题:平面连杆机构应用及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6章“常用机构”中“§6-1 平面连杆机构”的容。本节课容主要介绍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实际应用及特点。 学情分析: 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但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联想,从这一现状出发,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模型,扩散思维,归纳总结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思索中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并能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应用实例;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及应用实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从身边去挖掘教学模型,学以致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如何去肯定别人,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教学难点:极位夹角和摆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室相辅相成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学法指导是学生智力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教学模型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汽车雨刮器动画,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动画,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一为曲柄、一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曲柄AB为主动件,并作等速运动。从动摇杆CD将在弧C1C2围作变速往复摆动,C1、C2两个位置是摇杆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楠楠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的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是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它即是上节平面四杆机构概述知识点的进一步强化,又为即将学习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奠定理论基础,是这一章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把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讲清讲透,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运用机械的能力。 二、教材的处理 这节课教材上的内容包括:平面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具连贯性,使学生的思路更顺畅,进一步发挥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把第一个内容调整到上节课中讲授完毕。即:上次课学习的《概述》中,包括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四杆机构的演化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学习完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后,设问:以上学习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怎样分类的?四杆机构具备曲柄的条件什么?直接引入到曲柄存在得条件(教材上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就调整为两项: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急回特性、极位夹角、传动角、压力角、死点位置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致用,能熟练通过作图确定和求出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和死点位置。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和发觉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步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中的知识都是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特别是平面四杆机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牛头刨床的主体运动机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机车车轮的联动机构等)。因此,理解并掌握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掌握的这些基本特性的同时,能够熟练的确定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最小压力角(最大传动角)的位置在哪,何时会出现死点位置,这些对指导实际的生产具有现实得指导意义。 因此确定去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的基本概念的理解。难点为: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的应用。

基于MATLAB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一、课程设计容及要求: 1.对连杆机构运动工作原理及运动参数有一定理解 2.掌握MATLAB基本命令 3.了解MATLAB编程的基本知识,并能编写简单M文件 4.了解MATLAB图形界面设计的基本知识 5.课程设计说明书:应阐述整个课程设计容,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图文并茂,文字通畅。应有目录、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容,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 二、主要参考资料 有关复杂刀具参数计算及结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的手册与图册。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时间: 教研室主任(签名):时间: 院长(签名):时间:

目录 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 1.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1) 1.2 机构的工作原理 (1) 1.3 机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1) 1.3.1建立机构的闭环矢量位置方程 (1) 1.3.2求解方法 (2) 2 基于MATLAB程序设计 (4) 2.1 程序流程图 (4) 2.2 M文件编写 (6) 2.3 程序运行结果输出 (7) 3 基于MATLAB图形界面设计 (11) 3.1界面设计 (11) 3.2代码设计 (12)

4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曲柄摇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基本的由转动副组成的四杆机构,它可以用来实现转动和摆动之间运动形式的转换或传递动力。 对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意义是:在机构尺寸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假定主动件(曲柄)做匀速转动,撇开力的作用,仅从运动几何关系上分析从动件(连杆、摇杆)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机构闭环矢量方程计算从动件的位移偏差。上述这些容,无论是设计新的机械,还是为了了解现有机械的运动性能,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它还是研究机械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当需要简捷直观地了解机构的某个或某几个位置的运动特性时,采用图解法比较方便,而且精度也能满足实际问题的要求。而当需要精确地知道或要了解机构在整个运动循环过程中的运动特性时,采用解析法并借助计算机,不仅可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及一系列位置的分析结果,并能绘制机构相应的运动线图,同时还可以把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问题联系起来,以便于机构的优化设计。 1.2 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其具有曲柄的条件为: a.各杆的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即: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b.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且其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当最短杆 为连架杆时,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曲柄机构)。 在如下图1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构件AB 为曲柄,则B 点应能通过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 1.3 机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1.3.1建立机构的闭环矢量位置 方程 在用矢量法建立机构的位置方程时,需将构件用矢量来表示,并作出机构的封闭矢量多边形。如图1所示,先建立一直角坐标系。设各构件的长度分别为1L 、2L 、 3L 、4L ,其方位角为1θ、 2θ、3θ、4θ。以各杆矢量组成一个封闭矢 量多边形,即ABCDA 。其个矢量 图1 四杆机构简图 之和必等于零。即: 2314L L L L +=+ 式1 式1 为图1所示四杆机构的封闭矢量位置方程式。对于一个特定的四杆机构,其各构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性质完美教案-(公开课)

* 。 《机械基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教案 ' 、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电话:

' 年月 第二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教案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6分钟):

1.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2.曲柄: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的构件。 2.摇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往复摆动的构件。 3.、 4.曲柄摇杆机构:一连架杆为曲柄、另一连架杆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曲柄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摇杆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5.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曲柄都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 6.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摇杆都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曲柄摇杆机构的动画模拟其两共线位置,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曲柄的存在必须 满足一定的条件(设置悬念)。 ; 三、讲授新课(33分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1.已知:AB=a,BC=b,CD=c,AD=d,如图5-17所示,进行详细分析。 2.第一次共线时:AC1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即:b-a+c>d a+d<b+c; b-a+d>c a+c<b+d. 3.第二次共线时:AC2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即:a+b<c+d. 4、考虑到两次共线正好四杆都重合成一直线,有: (1)a+d≤b+c; (2)a+c≤b+d; (3)a+b≤c+d. 】 5.分析思考以上三式得出结论: (1)a是最短杆; (2)b、c、d中有一杆为最长杆; (3)三式中必然有一式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 6.得出推论,即曲柄存在的条件是: ①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②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7. 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可以推论出铰链四件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 若满足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则: 最短杆为连架杆→构成曲柄摇杆机构 最短杆为机架→构成双曲柄机构 最短杆为连杆→构成双摇杆机构 | (二)急回特性 1. 定义: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作等速转动,而摇杆摆动时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即V2>V1),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根据上图中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AB为等角速度w顺时针回转,自AB1 回转到AB2即转过角度Ψ1时,摇杆CD自CD1摆动到C2D,摆动角度为Ψ,设C点的平均线速度为V 1,所需时间为t1;当曲柄AB继续由AB2回转到AB1,转过角度Ψ2时,CD自CD2摆回到C1D,摆角仍为Ψ,设C点的平均线速度为V2,时间为t2,由图不难看出,Ψ1>Ψ2、所以t1> t2,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