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_KPI问题分析定位指导书

LTE_KPI问题分析定位指导书
LTE_KPI问题分析定位指导书

LTE网络KPI分析与定位

目录

1整体定位思路

2LTE重点关注指标:3可接入性

3.1RRC建立成功率3.1.1定义

3.1.2信令流程

3.1.3问题定位思路3.2eRAB建立成功率3.2.1定义

3.2.2信令流程

3.2.3问题定位思路3.2.4Counter关系式3.3CQI占比

3.3.1定义

统计周期内,小区内UE上报的CQI(CQI0~15)数量在整个CQI上报数量中的比例。

3.3.2CQI与SINR关系

3.3.3问题定位思路

动作补充说明

3.3.4KPI定义检查

3.3.5问题范围确认

[1]问题特征确认

[2]关联分析

3.3.6故障与告警核查

3.3.7参数核查

4可保持性

4.1重建成功率

4.1.1定义

4.1.2信令流程

4.1.3问题定位思路

4.1.4Counter关系式

4.2掉线率

4.2.1定义

4.2.2信令流程

4.2.3问题定位思路

4.2.4Counter关系式

5移动性

5.1 3.4G回流比(4G回流/重定向到3G的比例)

5.2问题定位思路

5.2.1RF优化

5.2.2修改重定向到3G的 A2门限值

1 整体定位思路

Step1、掉话KPI趋势分析--找到Top小区和Top时间段

Step2、Top小区异常原因分析--找到占比最大原因

Step3、Top小区分析是否存在Top用户

2 LTE重点关注指标:

CQI大于等于7的比例(%)、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E-RAB建立成功率(%)、

RRC重建比例(%)、

E-RAB掉线率(%)、

LTE重定向到3G的比例(%)

3 可接入性

3.1 RRC建立成功率

3.1.1 定义

定义RRC建立成功率 = (L.RRC.ConnReq.Succ /

L.RRC.ConnReq.Att) * 100%。

L.RRC.ConnReq.Succ统计的是小区接收UE返回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次数,L.RRC.ConnReq.Att

是指小区接收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次数(不包

括重发)

影响影响呼叫成功率,降低用户接入体验

3.1.2 信令流程

3.1.3 问题定位思路

No.失败原因触发因素问题分析定位思路

1L.RRC.SetupFail.ResFail资源分配失

败而导致

RRC连接建

立失败的次

数RRC建立阶段需要向小区申请的空口物理资源包

括:SRI,SRS和CQI资源。当申请小区资源失败导致RRC建立失败时,eNodeB会向UE发送RRCConnRej消息,并且统计L.RRC.SetupFail.Rej, 和L.RRC.SetupFail.ResFail。

2L.RRC.SetupFail.NoReply UE无应答而

导致RRC连

接建立失败

的次数eNB下发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之后,如果在等待RRCConnSetupCmp消息定时器(15s)内没有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消息,则会统计为

L.RRC.SetupFail.NoReply。

1.确认版本升级前后等待定

时器时长是否有变化。

2.确认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HARQ状态,分析上行信道质量,是否为弱覆盖或强干扰。

3.如果L.RRC.ConnSetup比L.RRC.ConnReq.Att少很多,说明L3处理msg3或者下发msg4存在异常,转L3定位。

4.终端异常。

3L.RRC.SetupFail.Rej小区发送

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

次数L.RRC.SetupFail.Rej是指发送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次数。当前主要有三种场景:

1) 小区资源申请失败。2) 超过eNB的规格用户数(小区内最大用户数)。3) CPU占用率过高触发消息流控。(CPU占用率是否接近100%)

采集Debug日志进一步分析。

3.2 E-RAB建立成功率

3.2.1 定义

定义e-RAB建立成功率 = (L.E-RAB.SuccEst(E-RAB建立成功次数) / L.E-RAB.AttEst (E-RAB建立尝试次数)) * 100%。

L.E-RAB.AttEst统计的是eNODEB接收MME的ERAB SETUP

REQUEST消息次数,

L.E-RAB.SuccEst是指MME接收eNODEB的ERAB SETUP RESPONSE

消息次数(不包括重发)

影响E-RAB是承载用户业务数据的接入层承载,它在小区内的建立成功率,直接反映了小区为用户提供E-RAB承载建立的能力。

3.2.2 信令流程

3.2.3 问题定位思路

No.失败原因触

因问题分析定位思路

1L.E-RAB.FailEst.NoReply因

UE

E-

RAB

数eNB下发空口信令后,如果在等待消息定时器内没有收到终端回复消息,则会统计为L.E-

RAB.FailEst.NoReply。1.确认版本升级前后等待定时器时长是否有变化。

2.确认eNodeB发送空口信令HARQ状态,分析上行信道质量,是否为弱覆盖或强干扰。

3.终端与基站兼容性问题。

2L.E-RAB.FailEst.MME核

E-

RAB

数1.消息合法性检查失败(消息错误,E-RAB ID重复)2. 初始UE上下文建立流程与其它S1AP层流程交叉导致无法处理该消息(初始UE上下文建立过程中收到MME发送的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

3L.E-RAB.FailEst.TNL传 1. IPPATH和IPRT配置错

输层问题导致E-RAB 建立失败次数误:查看IPPATH是否配置正确,如果已经配置正确,则请查看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INIT_CONTEXT_SETUP_REQ 消息)中transportlayeraddress的信元值是否为配置的IPPATH 对端IP,如果不一致则需要确认一下是基站配置错误还是核心网填写错误。

2. 传输链路故障,可以根据告警进行分析(如链路闪断)。

4L.E-RAB.FailEst.RNL无

线

E-

RAB

详见子原因分析

5L.E-

RAB.FailEst.NoRadioRes 无

线

1.通过Debug日志查找对应

时间段有没有资源受限/资

源失败的打印;并确认受限

资源的类型。

2. 通过配置信息、产品规

格、License等信息分析该

导致E-RAB 建立失败次数类型资源受限的可能性。

3.转开发定位

6L.E-

RAB.FailEst.SecurModeFail 安

E-

RAB

1. 终端会对Security Mode

Command消息进行完整性校

验时,如果完整性校验失

败,就回复Security Mode

Failure,可能为算法配置

或终端兼容性问题。

2.转开发定位。

3.2.4 Counter关系式

指标子指标

L.E-L.E-RAB.FailEst.NoReply

RAB.FailEst.RNL L.E-RAB.FailEst.NoRadioRes

L.E-RAB.FailEst.SecurModeFail

3.3 CQI占比

3.3.1 定义

统计周期内,小区内UE上报的CQI(CQI0~15)数量在整个CQI上

报数量中的比例。

计算方式:CQIk占比= CQIk上报数量/ CQI上报总数量,k=0

~15

3.3.2 CQI与SINR关系

CQI:信道质量指示,本质上反应了当前的信道质量,即当前支持

的信道效率越低,表明信道质量越差。提升CQI从根本上需要提升

SINR。UE CQI上报值跟信道效率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CQI是UE通过测量下行SINR而得到并进行上报,所以通过提升SINR

来提升CQI是根本措施,主要进行常规网络优化来解决。

3.3.3 问题定位思路

整体的排查分5个大的动作,每个动作会再细分成几个子动作。每

动作步骤动作名

入口条

分析内容

动作1KPI定

义检查

无条件 1.公式统计是否一致。

动作2问题范

围确认

无条件

1.特征分析:地理特征(TOP小区)、时

间特征(恶化时间点)、分布特性(室

内外)、频段特征(双频组网)。

2.根据场景进行关联指标分析

动作3外部事

件与历

史操作

检查

恶化场景

1.确认eNodeB异常操作的影响。

2.确认外部事件(新手机发布、重大集

会等)的影响。

3.确认是否存在周边去激活/断站/禁止

接入的情况。

动作4故障与

告警核

无条件

1.针对TOP小区,核查TOP小区及其周围

小区是否有告警/故障日志,相关告警/

故障发生的时间点与指标恶化时间点是

否一致;

动作5参数核

无条件

1.恶化场景关注参数变化的影响评估。

图6.1CQI低问题分析排查动作

动作补充说明

3.3.4 KPI定义检查

不同厂家的指标定义公式可能不相同

3.3.5 问题范围确认

问题范围确认与分段隔离,就是深入掌握问题的现象和特征。出现CQI问题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问题特征确认

时间特征(恶化场景):鉴别为缓慢恶化场景还是突降场景,对于突降场景确认恶化时间点。

地理特征(受影响的物理网元的范围确认):需要鉴别问题为全网问题/TOP小区问题。

分布特征:鉴别问题为室内站还是室外站。

频段特征:对于多频段组网局点,需要隔离每个频段上的用户速率和用户数变化情况。

关联分析

对于TOP小区恶化场景:TOP小区与非TOP小区共用网元(核心网/FTP 服务器/部分传输/测试终端等)可以直接排除,重点排查不同之处,如基站配置、无线环境、告警等。外部事件与历史操作检查

对于恶化问题,首先执行本步骤,确认外部事件/历史操作与恶化事件在时间/范围等方面的关联性。

对于整网问题,需要关注网络级的操作及是否有外部放号,新终端发布等事件;对于基站级操作,推荐挑选TOP10小区进行分析。

对于TOP小区问题:进一步识别正常和异常站点的事件和操作差异。

3.3.6 故障与告警核查

对于TOP站点恶化场景,需要分析告警/故障日志在上报的时间和范围上是否与指标恶化对应。另外需要关注周边站点在恶化时段是否有新增告警,站点异常后会导致周边小区远点用户增加。

3.3.7 参数核查

恶化场景:

1、对于全网恶化场景,挑选TOP 10小区,排查恶化时间点前后的参

数修改动作,并输出排查结果。

2、对于TOP小区恶化场景,除了排查恶化时间点前后的参数修改,还可以排查TOP站点与正常站点的参数修改差异,进一步缩小可疑参数修改范围。

4 可保持性

4.1 重建成功率

4.1.1 定义

定义RRC建立成功率 = (L.RRC.ReEst.Succ /L.RRC.ReEst.Att) * 100%。

L.RRC.ReEst.Att RRC重建请求次数

L.RRC.ReEst.Succ RRC重建成功次数

影响RRC重建过程是用户发起的RRC资源恢复过程。

根据36331协议,重建触发条件如下:

底层上报完整性检测失败

UE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

系统内切换失败

系统间切换失败

RRC重配置失败

RRC重建成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只有当UE发起重建请求的小区有可用的UE上下文,重建才能成功。根据UE重建请求消息中的c-RNTI和PCI来查找UE的上下文,只有c-RNTI和PCI是本站配置的c-RNTI和PCI,才能找到UE的上下文信息,重建才能成功。否则重建会失败。协议中对UE设置重建请求的描述如下:系统内或系统间切换失败场景,UE使用源小区的c-RNTI和PCI,重建原因为切换失败。非切换失败场景,UE使用触发重建的小区的c-

RNTI和PCI,重建原因为RRC重配失败或者其他类型失败。

2.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LTE系统中除SRB0和SRB1外的所有无线承载必须在AS安全激活后才能建立。且RRC重建过程也必须在AS安全性激活后才能发起,否则UE将释放链接,返回IDLE模式。

重建过程:

重建触发后,挂起除SRB0的以外的所有RB,停止其数据传输,然后根据连接态下UE对邻区信号的测量情况对邻区信号排序,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并试图驻留在该小区,向网络发起重建请求。

协议规定三种重建原因:handover failure/reconfiguration failure/other failure。

4.1.2 信令流程

4.1.3 问题定位思路

No.失败原因触发

问题分析定位思路

因素

1L.RRC.ReEst.ReconfFail.Rej重配 1.确认重配原因。

置失败触发RRC 重建拒绝2.分析重建点信号,确认是否上行信号差导致eNB没有收到重配完成消息。

3.分析重配信令,确认是否携带的NAS和MAC信元非法导致重配失败。

2L.RRC.ReEst.HoFail.Rej切换

失败

触发

RRC重

建拒

绝1.终端切换过程中收到eNB下发的重配命令,T304定时器超时前都没有回复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2.重建请求中携带的PCI 与C-RNTI与切换重配命令中的是否一致,切换时下发的newUE-Identity就是重建请求的RNTI(高通芯片如E392存在此情况)

3L.RRC.ReEstFail.ResFail资源

分配

失败

而导

致RRC

重建

失败

DBG日志分析具体原因

4L.RRC.ReEstFail.NoReply UE无

应答

而导

致RRC

重建

失败分析重建点信号,确认是否上行信号差导致eNB 没有收到重建完成完成消息。

5L.RRC.ReEstFail.Rej RRC重

建拒

参考子原因定位思路

6L.RRC.ReEstFail.NoCntx无UE

上下

文导

致RRC

重建

失败

次数重建在源小区和同站小区失败则是异常场景

4.1.4 Counter关系式

指标子指标

L.RRC.ReEstFail.Rej L.RRC.ReEst.ReconfFail.Rej

L.RRC.ReEst.HoFail.Rej

L.RRC.ReEstFail.Rej L.RRC.ReEstFail.ResFail

L.RRC.ReEstFail.NoCntx

4.2 掉线率

4.2.1 定义

定义掉线率 = L.E-RAB.AbnormRel(E-RAB 不正常释放)/ (L.E-RAB.AbnormRel(E-RAB 不正常释放) + L.E-

RAB.NormRel(E-RAB正常释放))* 100

影响E-RAB是承载用户业务数据的接入层承载,E-RAB释放过程是用户接入层业务承载资源的释放过程,反映了小区为用户释

放接入层业务数据承载资源的能力。

4.2.2 信令流程

4.2.3 问题定位思路

No.失败原因触发因

问题分析定位思路

1L.E-RAB.AbnormRel.Radio无线层

问题导

致的激

活的E-

RAB异

常释放

次数1.确认是否存在TOP用户,TOP终端类型。

2.确认是否弱覆盖,强干扰,信号突变导致。

2L.E-RAB.AbnormRel.TNL传输层

问题导

致的激

活的E-

RAB异

常释放

次数主要是由于eNodeB与MME之间传输异常,如S1接口传输闪断导致。

1.确认是否有传输故障告警

3L.E-RAB.AbnormRel.Cong网络拥

塞导致

的激活

1.CAPS是否超规格

的E-RAB异常释放次数

4L.E-

RAB.AbnormRel.HOFailure 切换流

程失败

导致激

活的E-

RAB异

常释放

次数

1.确认空口交互信令是否

正常。

2.检查邻区关系是否有误

5L.E-RAB.AbnormRel.MME核心网

问题导

致E-

RAB异

常释放

次数1.根据释放前10条信令确认是eNB问题还是核心网问题

4.2.4 Counter关系式指标子指标

L.E-

RAB.AbnormRel L.E-RAB.AbnormRel.Radio

L.E-RAB.AbnormRel.TNL

L.E-RAB.AbnormRel.Cong

L.E-RAB.AbnormRel.HOFailure

5 移动性

5.1 LTE重定向到3G的比例)

话统4G回流比指标是LTE覆盖(切换)状况的反映,如果网络覆盖出现弱覆盖、覆盖不连续问题(如孤岛站点、站间距较大站点),就会导致UE在LTE系统内不发生切换,从而最终发生回流到3G网络。

定义:[重定向到CDMA2000 HRPD的总次数] /( [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 + [RRC重建成功次数] )

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1.概述 目前GSM干扰主要来自网内和网外的干扰。网内干扰主要是频率资源有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网外干扰主要来自GSM往外的干扰,如干扰器、雷达等产生影响。干扰的大小是影响网络的关键因素,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经筛选,目前石家庄网络共177个小区存在4-5级干扰,如下: 目前7个小区存在外部干扰,需要用相关的扫频设备进行扫频;134个宏站存在频点或者互调干扰,可修改频点或者携带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天馈排查;另外36个室分小区存在互调干扰,需要排查室分干放设备,小区列表如下: 干扰小区列表.xls 2.干扰排查 目前干扰发现主要是测试和华为OMC操作台。上行干扰是BTS在空闲时可以利用一幀中的空闲时隙对其TRX所用频点的上行频率进行扫描,并统计到五个等级干扰带中,通过WEB LMT可实时观察目前载频干扰带分布和等级,在话统可以提取出五个等级的干扰带的统计。石家庄现网中统计4-5级干扰带所占比例,4-5级干扰带比例越高,则小区的干扰越强。

3.干扰处理流程 根据上图,在OMC的操作台的话统统计中统计4-5级干扰带比例,确定小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在凌晨时段定时发空闲的Burst后,根据干扰带变化和最近一段时间中全天的走势和强度,以及所有干扰小区的分布区域,初步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如果确定外部干扰,则要对外部干扰区域进行扫频。 如果确定不是外部干扰,可通过iManager Nastar检查该小区的频点,从频点的干扰程度和复用程度判定是否修改频点。确定不是频点干扰后,可将干扰定位为设备的互调干扰,根据互调干扰定位方法进行分析。 3.1.外部干扰小区排查 观察话统统计,SJGH0115师大图书馆在早忙时8点干扰突然上升,通过对比前天的干扰带指标,干扰是突发出现,对用户的通话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站掉话次数明显增加。下图为造成干扰的区域:

高干扰优化指导书

优化作业指导书 干扰专项 1.优化计划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指标均有较严重影响。如何降低和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 网络中的高干扰小区特别是常态高干扰小区是处理干扰问题的重点,常态高干扰小区由于其干扰的严重性,对网络kpi指标影响较大,网络质量提升首先得消除这类小区的干扰问题。 高干扰定义:6忙时(8:00-10:00,18:00-20:00)时段内干扰带4-5级占比>=30%; 常态高干扰小区定义:小区一周6忙时出现高干扰次数>=9次 2.工作指导 网络中的干扰按类型可分为硬件干扰、频率干扰和网外干扰,其中硬件干扰主要表现为天馈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各类干扰排查与处理方法如下: 频率干扰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GSM频率资源有限,过度密集的频率复用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网内频率干扰的问题。频率干扰排查步骤如下: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了TRX板件故障等问题; 2)提取6忙时载频级4-5级干扰带统计,判断高干扰是否出现在个别载频上; 3)使用频规软件核对同邻频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近距离同邻频对打现象; 4)对于同邻频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可通过小区内频点倒换,查看高干扰转移情况进一步判断频点问题; 5)确定受干扰频点,进行重新规划入网,跟踪查看干扰指标是否消失。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为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原因造成,互调干扰需要对硬件、天馈维护处理。分析和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若存在硬件故障相关告警,应立即安排维护上站处理;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多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判断小区干扰是否与话务量走势存在正向关系; 4)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模拟大话务来进一步定位分析,若测试空闲时隙时干扰上升明显,则可定位为互调干扰 5)安排维护人员上站排查,借助互调仪定位,重接跳线、馈头或者更换天线等,处理完毕进行后台指标验证 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是数量最多,影响最严重的干扰类型,目前主要以C网干扰和直放站干扰为主,特别是非法和自有直放站广泛存在,网外干扰排查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网外干扰的分析和定位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板件故障等问题;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所有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A(干扰定位)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若高干扰出现在全时段或与话务量走势无关联,则可判断小区存在网外干扰; 4)对于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和后台频点扫描作进一步分析判断; 5)制作网外干扰小区分布图层,通过发现集中问题区域,对外场扫频人员进现场扫频提供方向性指导; 6)通过扫频发现干扰源后,对于非法直放站应当予以关闭或向无委申诉,移动自有直放站造成干扰的,应进行调试并根据覆盖情况安装衰减器或关闭,直放站关闭后应对相应区域进行覆盖测试并跟踪后台干扰指标;C网干扰则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

中铁四局集团红淖三S6标铺架工程 (矿区段)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红淖三S6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新建淖毛湖矿区铁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境内,线路自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的终点站淖毛湖车站引出,东部支线向北于淖毛湖镇东侧通过后折向东到达东四矿,西支线自淖毛湖站向西足坡而下至终点白石湖东。西支线淖毛湖站(不含)DK312+600~IDK378+233.67,全长60.579km;东支线淖毛湖站(不含)DK312+600~IIDIK332+246.592,全长19.489km(不含缓建段IIDIK332+246.592- IIDK25+829);煤化工专用线MDK1+000~MDK10+538.52,全长7.601km;矿区段正线全长87.674km(不含缓建段IIDIK332+246.592- IIDK25+829)。共设车站5个,其中西支线分别为淖毛湖西站、白石湖南站、白石湖东站;东支线分别为淖毛湖东站(不含缓建东二矿站、东四矿站)、煤化工站。线路技术等级为国铁Ⅰ级。 本标段建设单位为:红淖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为: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2.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主要工程量为正线铺轨87.674Km(不含缓建段33.231Km)、站线铺轨22.1895km(不含缓建段15.3905Km);铺

岔47组(不含缓建段19组)、铺道床372000m3(不含缓建段109500m3);其中底砟93500m3(不含缓建段27590m3);面砟278500m3(不含缓建段81910m3);机架梁26孔(不含缓建段16孔);线路有关工程87.674Km(不含缓建段33.231Km);。 3 .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⑵正线数目:初、近期单线、预留双线; 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 ⑷限制坡度:6‰; ⑸牵引种类:电力; ⑹机车类型:HXD系列; ⑺牵引质量:初期5000t;近期煤炭10000t、部分5000t,其他5000t;远期煤炭万t,其他5000t; ⑻到发线有效长度:初期1050m,近期1700m、部分1050m,远期1700m; ⑼闭塞类型:初、近期自动站间闭塞加CTC,远期自动闭塞;(2)轨道设计标准 正线钢轨采用60kg/m、25m标准长度的钢轨,轨枕采用新III 型混凝土枕,每km铺设1680根。桥上轨枕采用新III型混凝土桥枕,

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 (3)

基于时延差和频移差参数的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摘要 关键词:

1.问题重述 1.1 研究意义 随着对卫星通信既可提供实时的,也可以提供存储-转发的延时通信服务工具的日益加深的认识,卫星通信已经进入了军事侦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导航定位。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探测和灾害防护等国防和民用的各个领域,而令它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但卫星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随着卫星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有限的轨道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电磁环境也将更加恶化。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和信道“透明”的特点。它公开的暴露在空间轨道上,又生存在这样一个濒繁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所以它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摧毁,并且很难查出干扰源 所以,当我们受益于它覆盖过大、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激动灵活等众多优点时,容易受到自然现象、设备故障、临星干扰、人为原因,又或是它们彼此之间相交叉等各种干扰这一弊端也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继而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虽然一些国际组织和各国卫星公司进行轨道、频率和功率的分配和协调,但是仍未完全避免卫星通信受到干扰,众所周知的最近几年相继发生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卫星节目受干扰;深证证券交易所、国家地震预报监测网通信受干扰;法轮功攻击鑫诺卫星等时间便是明显的例证。 对卫星非法访问,给卫星的运营商和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未经授权地向卫星发射通信信号或载波,能够干扰卫星上一个或者多个转发器的正常业务,使通信质量下降。如果干扰信号功率足够大,还可能造成卫星上合法业务的中断。全球每年较大的卫星通信干扰事件达到几千次之多,而且随着卫星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拥塞,这个数目还会逐渐地增加。这种干扰主要来自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不能排除蓄意窃取转发器资源或者恶意阻断业务。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的定位精度,还需要对干扰源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完善我国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这对于我国的卫星广播通信及其它卫星应用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有重要的作用[6]。 1.2 卫星干扰源定位的用途 对卫星的干扰一般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种情况[1],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准确知道干扰源的位置和干扰频率,所以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在解决卫星无线电频率冲突问题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都很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特别是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上行干扰定位及解决方法

3 上行干扰定位及解决方法 3.1 上行干扰定位步骤根据实际项目中干扰排查统计,出现上行干扰最多的情况是干放设备导致的,其次是空腔合路器和外部干扰。因此,在上行干扰问题排查过程中,排查思路和原则有两个:一是先排查出现上行干扰可能性最大的情况,二是排查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 3.2 上行干扰定位方法 3.2.1 基站侧干扰定位 (1)互调干扰定位 ?首先通过互调计算小工具(见附录),分析该基站频点之间的互调信号是否会对该站点上行构成干扰。通常认为互调信号刚好落到上行频点或邻频点上时,会对该站点上行形成干扰。?互调干扰的特点是:通常只干扰上面互调计算时得到的频点,基本不会干扰所有的频点。?其次,互调干扰验证测试:只在产生互调干扰的频点上,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试,并和其他频点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试情况进行对比。若前者测试上行干扰大,而后者测试上行干扰正常,则可判定存在互调干扰,建议重新规划频点。 (2)空腔合路器干扰定位 断开室内分布系统,将基站输出端口直接接上低互调电缆和低互调负载,或者为了工程操作方便,基站输出经过30dB衰减器后连接室内小天线。然后所有载频,满功率发空闲burst 测试,如果上行干扰带等级在0或1级,则说明空腔合路器没有问题。否则更换空腔合路器。 3.2.2 室内分布系统干扰定位 排除了基站侧不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后,可进一步定位干扰源位置。 ?首先,所有载频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量,逐台关闭干放,观察上行干扰变化情况,当关闭某台干放后,上行干扰恢复正常,则可定位到该台干放支路存在问题。 ?其次,定位到某台干放支路引起上行干扰后,检查干放上下行增益设置是否合理,如果上行增益设置过大,则调整上行增益后再验证测试。 ?第三,如果上行增益设置正常,则需要检查干放输入信号是否过强,如果超出干放设备正常输入范围之外,则需要在输入端增加衰减器,使干放工作在线形工作状态。 ?第四,如果定位到某台干放后,上行增益和干放输入功率都设置正确,且已经排除基站本身和外部干扰,那么需要更换干放,然后验证测试。 ?第五,若按照以上方法仍不能定位,则需要检查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无源器件(方法:测试各节点驻波系数)。尤其是基站输出合路器。 3.2.3 外部干扰定位 ?当关闭干放,上行干扰恢复正常,而又排除了干放设备问题,则外部干扰的可能性就很大。 ?采用扫频仪,或者采用频谱仪和外接定向天线,在覆盖区域扫频测试上行频段,确认干扰源位置。注意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频谱仪。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LTE 性能专家组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1.1.10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1.1.11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 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1.1.12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1.2.10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1.2.1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1.2.1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完整版)6S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整理、整顿工作,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从而达到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 2. 适用范围 凡公司内各生产单位及与生产相关的单位均适用。 3. 定义 3.1 6 S: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六项罗马发音之字首。 3.2 整理(SEIRE):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及时处理不要的东西。 3.3 整顿(SEITON):要的东西定位摆放,并明确地标示。 3.4 清扫(SEISO):随时保持清洁,杜绝脏乱源头。 3.5 清洁(SEIKETSU):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贯彻执行并维持成果。 3.6 素养(SHITSUKE):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团结协助的精神。 3.7 安全(SAFETY):以人为本,确保工作生产安全。 4. 职责 4.1 总经办经理:负责主导6S活动推进作业,并责令总经办进行倡导及定期稽查。 4.2 总经办:负责宣导6S,制订查核计划并组织定期查核,跟踪改进、改善措施。 4.3 查核人员: 负责宣导6S,依查核计划执行查核。 4.5 部门经理:负责宣导6S、部门内6S推进实务管理。 4.6 部门相关人员: 负责执行6S相关作业。 5. 6S总纲 5.1 6S精神 落实执行自动自发减少浪费 持久维持安全生产以厂为家 5.2 6S方针 建立有干劲、有活力、清新、明朗、安全的工作环境,力求节约时间、充分利用空间,从而达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并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6. 6S作业内容 6.1 整理 6.1.1 目标:腾出空间,防止误用。 6.1.2 作业要领 6.1.2.1 所在的工作场(范围)全面检查,包括表面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回声是由声波的反射引起的声音的重复;亦可指反射回来 的超声波信号。下面为了更好地让你了解回声,本人给你出几道谜语吧。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谜面:深山冷坳有伏兵,兵马来时闹盈盈;兵马喊叫 它也叫,兵马静止它无声。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青山说人语,神仙听见心里怕,你若再喊它,它也学你来喊话。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你若小声它装哑,你若高声它回答,学你说话和腔调,找遍四方不见它。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常在深山里,谁也捉不到,你唱它也唱,你叫它也叫,你若小声它装哑,你若高声它回答。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没有身体倒会活,没有舌头会说话,谁也没有见过它,倒都叫它说过话。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要问海洋有多深,人们肉眼看不到,用我接受超声波,海底返回便知道。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测深仪 关于回声定位的利用 最新研究称我们都有获得回声定位能力的潜能 多年以来都有着人们精通回声定位技术的传奇故事,

这项技术通常都被蝙蝠和海豚用于测绘和了解它们周围的环境。出生于美国的Ben Underwood在三岁的时候由于癌症失去了视力,而且开始使用一系列的敲击声来寻找自己的道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Underwoo已经能够娴熟的滑旱冰,这就证实他 具备了准确了解周围环境的神奇能力。他甚至能够玩电子游戏,但是这种能力与他的回声定位技能无关,而是因为他听力的高度敏感性。同样多赛特的Lucas Murray在“盲人无障碍世界”组织的创建者Daniel Kish的训练下,在7岁的时候也掌握了这种技巧 [2] 。 南安普顿大学声音与振动研究所和塞浦路斯大学组建的一个团队借助一件消声室来进行试验。这个房间是隔音的,而且它的墙壁能够吸收声波来消除背景噪音。研究团队在其中使用了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同时一些盲人和正常人尝试使用它们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他们发现,大于等于2KHz的 频率使测试者都能准确定位物体。他们的研究意味着我们全都有可能成为回声定位专家。 研究的作者Daniel Rowan说道:“一些人比其他人 更擅长,而且失明并不会自动获得良好的回声定位能力,但是原因我们尚不清楚。”研究团队发现,距离物体越远就越难以确定它的方位。测试者能够在1.8米的距离确定物体,即使不直接面对它也可以。研究团队认为,让测试者随意晃动脑袋,能够更好的确定物体的距离。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研究的结果能够帮助开发出在更易回声定位的装置。研究作者写道:“下一步研究将进行延伸,将与现实回声定位其它相关因素考虑进来。” ;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诺西主设备)V01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诺西主设备) V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TD-LTE高干扰小区筛选方法 (3) 2.1 RSSI统计指标提取步骤 (4) 2.2 NPI干扰跟踪操作步骤 (7) 2.3 RSSI统计数据输出呈现 (12) 2.4 NPI干扰跟踪输出呈现 (12) 第三章TD-LTE高干扰小区干扰分析和确认 (13) 3.1干扰分析准备工作和排查指导 (13) 3.2 后台排查流程 (17) 3.3 前台排查流程 (18) 3.4 系统内干扰分析和确认 (18) 3.4.1系统内干扰分析 (18) 3.4.2系统内干扰确认 (19) 3.4.3系统内干扰整治 (20) 3.4.3系统内干扰案例 (20) 3.5阻塞干扰分析和确认 (22) 3.5.1阻塞干扰分析(宁波暂时未发现阻塞干扰) (22) 3.5.2阻塞干扰确认 (22) 3.5.3 阻塞干扰整治 (23) 3.6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23) 3.6.1互调干扰分析 (23) 3.6.2互调干扰确认 (24) 3.6.3 互调干扰整治 (24) 3.6.3 互调干扰案例 (25) 3.7杂散干扰分析和确认 (26) 3.7.1杂散干扰分析 (26) 3.7.2杂散干扰确认 (27) 3.7.3 杂散干扰整治 (28) 3.7.4 杂散干扰案例 (28) 第四章相关经验干扰排查经验分享 (31)

第一章前言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中,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上行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PHS基站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具体如下表: 表1:TD-LTE各频段上行容易受到的干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F频段与干扰源系统的频率比较接近,因此F频段受到的干扰最多,本文侧重于实际操作,因此对于TD-LTE各频段所受干扰的分析具体可见中国移动研究院编撰的《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与规避指导手册》。 按照诺西提出的要求,NPI全频段20M>=-109,认为存在干扰,需要处理。 本TD-LTE干扰排查指导手册以诺西宏站为排查对象,通过诺西的小区级RSSI话统筛选出上行RSSI>-89dBm且持续5天时间出现10次的小区,并通过NPI 上行干扰跟踪功能,NPI>=-109dbm定位为干扰小区,结合2/3G基站工参信息,采用上下行分离的PC-Tel扫频仪现场进行干扰排查,并与2/3G网管配合对干扰进行网管确认,最后进行现场确认并进行干扰整治,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V2.0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 拟制: 广西LTE专项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 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 (3) 1.1指标定义 (3) 1.2 上行调度基本过程 (4) 2 影响上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 (4) 2.1 系统带宽 (4) 2.2 数据信道可用带宽 (4) 2.3 UE能力限制 (4) 2.4 上行单用户RB数分配限制 (5) 2.5 信道条件 (5) 问题的定位思路 (6) 2.6 上行吞吐率根因分析全貌 (6) 2.7 问题定位流程详述 (7) 2.7.1 分配RB数少/UL Grant不足定位方法 (7) 2.7.2 低阶MCS定位方法 (7) 2.7.3 IBLER高问题定位方法 (8) 2.7.4 覆盖问题定位方法 (8) 3 典型案例 (9) 3.1 上行达不到峰值 (9) 3.1.1 问题描述 (9) 3.1.2 问题分析 (9) 3.1.3 解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 1.1指标定义 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 吞吐率公式:吞吐率=∑下载上传数据量/统计时长。 上行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制条件有所不同: (1)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以近点静止测试,进行UDP/TCP 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RLCThr、IBLER等信息。 (2)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以移动测试时,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曲线(吞吐率-PL曲线)进行评价。移动区域包含近点、中 点、远点区域,移动速度最好30km/h以内。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 RLCThr、IBLER等信息;RLC层平均吞吐率使用各点吞吐率地理平均结果。为便于 问题定位,单用户平均吞吐率测试时,需要同时记录probe信息,以便从地理分布 上找出异常点进行问题定位。 (3)上行单用户边缘吞吐率:上行单用户边缘吞吐率是指移动测试,进行UDP/TCP灌包,对RLC吞吐率进行地理平均,以两种定义分别记录边缘吞吐率。 定义1)以CDF曲线5%的点为边缘吞吐率; 定义2)以PL为120定义为小区边缘,此时的吞吐率为边缘吞吐率;此处只定义 RSRP边缘覆盖的场景,假定此时的干扰接近白噪声,此种场景类似于单小区测试。 对于多个小区共同覆盖的干扰高风险边缘区域的定义,已经有运营商提出,在以后 的文档版本更新完善。 (4)上行小区峰值吞吐率:上行小区峰值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均在近点,采用UDP/TCP 灌包,信道质量足以达到最高阶MCS,IBLER为0;通过小区级RLC平均吞吐率观 测。测试步骤如下: a、用户近点接入,同时开始上行灌包。 b、记录数据,包括每UE上行SINR、IBLER、Thr和Probe信息,以及上行小区吞 吐率和RB利用率。 (5)上行小区平均吞吐率:上行小区平均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分布一般类似1:2:1分布,

机械铺轨作业指导书

南疆铁路PJS2标段铺架工程 编号:XXXX 机械铺轨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1

南疆铁路路基工程 机械铺轨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南疆铁路吐库二线PJS2标有砟道床机械铺轨工程轨道铺设作业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机具进场及调试,进场后认真调试其性能,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施工前了解整个线路的情况,确认线路是否已具备铺设钢轨的条件。 3.技术要求 3.1各种轨料(钢轨、轨枕、扣配件、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等)的类型、规格、质量、铺设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2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枕间距为600mm,允许偏差为±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为3m±30mm。 3.3轨道中心线与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 3.4左右两股钢轨的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轨枕边缘不宜小于100mm。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 见:轨排铺设作业流程图

轨排铺设作业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检查设备,确保设备能良好运行;

精确定位和解决频点干扰问题的方法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ASB SSM-ISE 工程服务部
精确定位和解决频点干扰问题的方法
ASB 工程服务部 夏赟
一,概述
在常规的网络优化中, 我们一般通过实际路测来了解现有网络实时情况, 而路测中最常 见的问题就是频点干扰问题.现在我们用来定位和解决频点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回放测试数据,使用 mapinfo 软件查看基站的地理位置和测试时的地理环境,利用 easyRNP 软件导入最新基站数据库文件来了解频点分布情况,以此判断可能存在的 频点干扰问题,然后提交 RNP 修改相关频点. 2,当在实测中未发现明显的频点干扰问题时,就对问题小区(C/I 值较低的频点所在小 区)进行 Abis 口信令跟踪,查看各载频下行质量,路径损耗等指标是否异常,当发 现异常后将问题频点提交给 RNP 修改相关频点. 但是相信许多同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当我们进行了上述操作后, 复测时发现效果不 是很好或者更糟,又或是现网的基站数据库不准或不全,如此一来对路测分析和 RNP 改频 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浪费了许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泰州项目组采用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场使用手机扫频.
二,手机扫频主要测试方法
当使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解决频点干扰造成的质量问题时,我们将会采用现场手机扫 频,其主要方法如下: 1,首先让 RNP 挑选出与问题区域周边无干扰的频点,做成列表,当然这个工作可以也 可以自己利用 easyRNP 来完成. 2,路经问题路段,下车步行,如果无法不行(像大桥,高速公路等情况)就尽量减慢 车速,使用测试手机 OT290 进入工具栏—〉testtool—〉scanning—〉scanning RF. 3,缓慢的走过问题路段,不停观察早先准备的频点电平是否都持续较低(一般小于 -100) ,如果这些频点电平不稳定或较高则现场直接挑选电平持续较低(一般选择小 于-100) 的频点, 然后将这些频点一一记录, 再提交给 RNP 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修改. 4,RNP 对问题小区的频点进行修改后,路测工程师对问题路段进行复测,如果测试结 果仍然不好就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解决该问题.
ASB2005GSM001
移动通信经验交流汇编
1/4

6S管理手册(正式试用版).

“6S”管理手册 (试行) 2015-1-30

目录 1.前言 2.6S的定义与目的 3、6S的效用 4.6S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操作办法 5.6S管理对个人的强制性规定及处罚措施6、6S管理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7.6S的常用表格

1.前言 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6S凭借造就安全、明朗、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团队意识,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新企业,公司从成立之时起就设定了“高起点、高技术和高标准”的基本思路,而支撑“三高”的基础就是优良的6S管理。 我们是一个新企业,在6S方面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需要我们共同来作画,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好的标准、持之以恒地推进和大家共同严格的执行。 为配合公司广泛地开展6S活动,让全体员工确切了解6S的涵义、目的、作用、推进步骤及其要领,特组织编写并发行《6S管理手册》(试行)。热忱希望广大员工对该手册勤学习,深领会,常行动,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行为。促进公司的6S活动从“形式化”走向“行事化”,最后向“习惯化”演变,以达公司持续发展的宗旨。

2.6S的定义及目的 6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 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 目的:腾出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排除寻找的浪费。 3S——清扫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看得见看不见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使不足、缺点明显化,是品质的基础。 4S——安全 定义:使工作场所处于安全、卫生的状况。 目的:减少及避免人员及财产的损害和损失。 5S——清洁 定义:将上面4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6S——素养(又称修养、心灵美)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胜“人的品质”,养成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人。 6S关联图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华为主设备)V01(DOC)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华为主设备)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TD-LTE干扰小区筛选 (4) 第三章TD-LTE高干扰小区小区级和PRB级干扰轮询 (8) 3.1 TD-LTE高干扰小区的小区级干扰轮询 (8) 3.2 TD-LTE高干扰小区PRB级干扰轮询 (9) 第四章TD-LTE高干扰小区干扰分析和确认 (12) 4.1干扰分析其他准备工作 (12) 4.2阻塞干扰分析和确认 (12) 4.2.1阻塞干扰分析 (12) 4.2.2阻塞干扰确认 (14) 4.2.3 阻塞干扰整治 (14) 4.3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15) 4.3.1互调干扰分析 (15) 4.3.2互调干扰确认 (17) 4.3.3 互调干扰整治 (18) 4.4杂散干扰分析和确认 (18) 4.4.1杂散干扰分析 (18) 4.4.2杂散干扰确认 (20) 4.4.3 杂散干扰整治 (20) 4.5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21) 4.5.1互调干扰分析 (21) 4.5.2互调干扰确认 (23) 4.5.3 互调干扰整治 (23) 第五章项目管理相关经验 (24) 第六章附录 (24)

第一章前言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总,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PHS基站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具体如下表: 表1:TD-LTE各频段上行容易受到的干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F频段与干扰源系统的频率比较接近,因此F频段受到的干扰最多,本文侧重于实际操作,因此对于TD-LTE各频段所受干扰的分析具体可见中国移动研究院编撰的《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与规避指导手册》,请见本文最后的附录1。 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

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Part3干扰的分析

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Part3 干扰的分析

版本修订

目录 第1章干扰常用分析方法 (4) 1.1 路测网络干扰问题定位分析 (4) 1.1.1 前向链路干扰问题定位分析 (4) 1.1.2 反向链路干扰问题定位分析 (5) 1.2 RSSI的分析和网络干扰定位 (6) 1.2.1 对干扰的定位与描述 (6) 1.2.2 反向干扰定位分析 (6) 1.2.3 设备天馈的安装问题分析 (7) 1.2.4 射频器件以及部分安装问题 (8) 1.2.5 干扰的判定准则 (8) 1.2.6 干扰测试定位和排除 (8)

第1章干扰常用分析方法 对于CDMA网络中,网络干扰问题往往和其他一些问题有同样的现象,这里结合一些网络优化的实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路测和网络RSSI的分析过程,来定位网络存在的干扰和网络性能问题; 1.1 路测网络干扰问题定位分析 路测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路测过程中可以采集到的网络主要信息包括手机的接收功率RX,手机发射功率TX,手机发射功率调整TX Adj,手机FER,以及相关信令信息。路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到的信息定位系统可能存在的前向链路干扰问题和反向链路性能问题。 1.1.1 前向链路干扰问题定位分析 路测过程中可以采集到的重要信息包括前向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以及手机FER。前向干扰的典型特征是 RX良好,EcIo差或者FER差; 这些参数有相互的关系,手机接收功率,代表接收到的1.2288M频带内的所有功率。如果这些功率都是有效功率那Ec/Io将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如果前向链路接收功率Rx比较好的情况下,Ec/Io比较低,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其他能量泄漏到了有效的1.2288M带宽内,具体来说就是网络存在前向干扰。 如果前向存在干扰,除了Ec/Io比较差之外,另外系统FER也比较高。下面一个例子就是前向干扰存在的典型。此时前向接收功率比较高大约为-87dBm,但Ec/Io比较差,达到-14dB,同时手机的FER也比较高到达18%,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测试该区域表现的覆盖水平不一样。这些现象说明该区域存在不同时段的严重前向干扰。通过测试频率,该区域存在严重的间歇前向干扰。

轨排组装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实用版

YF-ED-J370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轨排组装安全施工作业指 导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轨排组装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目的 为确保指挥部对施工过程的轨排组装对人 体伤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册的要 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全过程 对轨排组装安全防护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采用GB/T28001/2001标准及公司《管理 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安全质量监察处负责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 4.2指挥部、项目部负责对施工中的轨排组装进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轨排组装作业方式选择 根据线路设计的轨道标准、要求以及基地设置规模,在基地组装轨排采用单线往复式生产线作业方式。其原理就是将轨排在一条作业线上流水组装,生产线上安装作业台车,并通过两侧升降架完成各台位之间的转换。组装时,每完成一个工序,工作台车前移一个台位,升降架将轨排顶起,工作台车退回原位,升降,轨排即在本次工序的工作台车上进行组

GPS干扰检测与定位技术综述

GNSS干扰检测与定位技术综述 摘要:当前,我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建设中,为了满足导航战的应用需求,对干扰源的自主监测与定位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航战环境下干扰监测系统研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GNSS系统所采用的常用干扰检测方法(包括相关前干扰检测与相关后干扰检测)以及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移动AOA定位、TDOA定位以及干扰监测网定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干扰监测与定位系统的研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GNSS;干扰监测;干扰定位;AOA;TDOA Summarizing on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Gnss system Abstract: Currently, as th e g lobal sate llite n avigation s ystem of our country is under bu ilding, for satisf ying the app lication requirement of “navigation war”, we must develop the technique of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Firstly,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interference monitoring s ystem was anal yzed in the pap er. Th en s ome important commonl y used in terference detection m ethods includ ing pre-correlation and post-corr elation detection, fo llowing with th e interference sour ces localization methods including AOA, TDOA and network structure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aking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constructive advices of developing interference monitoring system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 GNSS;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terference localization; AOA; TDOA 1 导航战环境下干扰监测与定位的必要性 “导航战”是继电子战、信息战之后提出的新的作战样式。导航战是指在战场环境下综合运用导航技术掌握主动权,并利用电子办法对抗敌方导航系统的工作,以及针对敌方对己方导航系统的干扰开展反对抗,有效提高己方的战斗力,有效掌握战场主动权。导航战的核心是有效依赖和借助卫星导航系统的介入,为军事行动和指挥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速度、时间等重要信息,以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导航战主要包括进攻与防御两个方面:分别是导航干扰与抗干扰,也可看作是卫星导航的反使用与使用。 卫星导航信号具有固有的脆弱性,功率为1W的干扰机可以使85公里以内的C/A码接收机无法工作,干扰功率每增加6dB,有效干扰距离就增加1倍[19]。考虑到目前面临的各种直接和潜在的导航干扰威胁,为了满足我国导航战防御体系的需求,使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在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导航信号的干扰监测系统具有不可质疑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为了防止敌方对我系统的恶意干扰,干扰监测系统的研制工作也愈显紧迫。

附1:LTE上行干扰问题定位指导书1.1.0

产品名称product name 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 DBS3900 LTE 内部公开 产品版本Product name Total pages 共19页ERAN3.0 LTE上行干扰问题定位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Prepared by LTE性能维护专 家组 蔡光超日期: Date 2011-12-12 审核:Reviewed by 日期:Date 审核:Reviewed by 日期:Date 批准:Granted by 日期:Dat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 reserved

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

Catalog 目录 1 概述 (5) 2 上行干扰的影响 (5) 2.1 接入切换成功率低 (5) 2.2 上行业务速率低 (5) 2.3 下行业务速率低 (5) 3 主要干扰分类 (6) 3.1 互调干扰 (6) 3.2 无源互调是怎么产生的? (6) 3.3 外部干扰 (8) 4 干扰排查 (8) 4.1 如何排查无源互调故障? (8) 4.2 如何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 (10) 4.3 如何确定外部干扰源的位置? (11) 5 典型案例 (13) 案例一GL互调导致接入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低问题 (13) 案例二大量虚警导致单板负载过高问题 (1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键词Key words:干扰、互调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 摘要Abstract:本文基于eRAN3.0和R12版本M2000描述了常见上行干扰问题的定位思路、原理、故障定位所需数据及分析方法,供了开展干扰相关问题定位 时参考。 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