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对1989-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职工工资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针对这种经济现象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进而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

以修正。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

一.引言

2006 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总体看,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一是2006 年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仍然较强,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突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特别是中央确定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人员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公务员工资、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直接补贴、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等政策措施,将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能力;四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现,为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国家对市场秩序整顿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六是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平稳增长周期,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 年世界经济将保持4.3%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也将增长7.3%;跨国投资开始回升;原油等原材料价格将呈稳中下降趋势,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包括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不包括住房)和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项重要、敏感的政府统计。定期发布的消费品零售统计资料,常常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关注,间或还会引发一些疑义和争议。为了有利于把问题搞清楚,需要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多方面逐一进行剖析,找出影响其增长变化的各种因素,然后再加以判断。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1.人口数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逐年递减,但平均每年仍有1000多万人出生。这些新生人口要吃、要穿、要用,这就必然要与零售市场发生关系。人口越多,消费支出也越多,预计应该为正相关的关系。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借此来说明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水平越高,

相应的消费支出就会减少,它们应该是负相关的关系。这里均以上一年为基期。这一列数据基本上也是稳步上升的。

3.职工工资总额。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只购买耐用品到今日各种种类和款式的商品以及一些高档奢侈品,同时,收入的变化也使得消费者使用在其他领域的消费增多,必然会对商品零售市场产生影响。它们应该也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Y-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X1-人口数量(万人)

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X3-职工工资(亿元)

三.数据及处理

1989-20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统计表

时间社会消费品人口数价格指职工工

零售总额Y 量X1 数X2 资X3

1989 8101.4 112704 117.8 2618.5

1990 8300.1 114333 102.1 2951.1

1991 9415.6 115823 102.9 3323.9

1992 10993.7 117171 105.4 3939.2

1993 14270.4 118517 113.2 4916.2

1994 18622.9 119850 121.7 6656.4

1995 23613.8 121121 114.8 8100

1996 28360.2 122389 106.1 9080

1997 31252.9 123626 100.8 9405.3

1998 33378.1 124761 97.4 9296.5

1999 35647.9 125786 97 9875.5

2000 39105.7 126743 98.5 10656.2

2001 43055.4 127627 99.2 11830.9

2002 48135.9 128453 98.7 13161.1

2003 52516.3 129227 99.9 14743.5

2004 59501 129988 102.8 16900.2

2005 67176.6 130756 100.8 19789.9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2a2547817.html,/

在Eviews中输入数据,观察Y与各解释变量X1,X2,X3之间的散点图,明显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故我们选择建立线性模型。

建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

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

1.模型的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得到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8/07 Time: 21:24

Sample: 1989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784.34 33851.96 -0.791220 0.4430 X1 0.366644 0.262253 1.398054 0.1855

X2 -157.2319 67.20144 -2.339711 0.0359

X3 3.183830 0.278282 11.44102 0.0000

R-squared 0.994229 Mean dependent var 31261.64

Adjusted R-squared 0.992897 S.D. dependent var 18566.10

S.E. of regression 1564.69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75109

Sum squared resid 31827544 Schwarz criterion 17.94714

Log likelihood -146.8843 F-statistic 746.5639

Durbin-Watson stat 0.84616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Y=-26784.34+0.366644X1-157.2319X2+3.183830X2

t=(-0.791220) (1.398054) (-2.339711) (11.44102)

R2=0.994229 R2=0.992897 F=746.5639

可见,模型拟合得较好,可决系数较高,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只有X1的t统计值不显著,其余两个解释变量都通过F检验和T检验。故我们需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并且进行修正。2.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得相关系数矩阵表:

X1 X2 X3

X1 1.000000 -0.584892 0.954544

X2 -0.584892 1.000000 -0.479630

X3 0.954544 -0.479630 1.000000

从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1与X3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修正多重共线性

1)利用OLS方法分别求Y对各解释变量X1,X2,X3进行一元回归,回归结果

为:

选取X3作为回归模型的第一个解释变量,形成一元回归模型。

2)逐步回归。将剩余变量X1,X2分别加入模型,得到回归结果:

加入变量X2的二元回归方程R2最大,并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著,加入X1后R2值有所下降,并且t检验值不显著,表明变量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不强,因此选择保留X2,剔除X1.

相应的回归结果为:

Y i=19635.79-202.8748X2+3.552267X3

t=(2.880917) (-3.341833) (38.45188)

R2=0.993361 R2=0.992413 F=1047.451 DW=1.003252 由综合判断法知,上述回归结果基本上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并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指数X2每增加1%,职工工资总额X3每上升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Y将分别减少202.87亿元,增加3.55亿元。

(3)异方差检验

1)图形法检验。绘制e2t对X t的散点图:

由图可以看出,残差平方对解释变量的散点图主要分布在图形的下三角部分,并且残差平方随X i的变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通过进一步检验看是否存在。

2)White检验

从表中可以看出,nR2=8.915963,由White检验可知道=,在α=0.05下,查χ2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5)=11.0705,因为nR2<χ20.05(5),所以接受原假设,即模型不存在异方差。不用进行修正。

(4)自相关检验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模型为:

Y i=19635.79-202.8748X2+3.552267X3

t=(2.880917) (-3.341833) (38.45188)

R2=0.993361 R2=0.992413 F=1047.451 df=14 DW=1.003252 该回归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均显著。对样本量为17,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 L=1.015, d U=1.536.模型中DW

如图所示,残差的变动随t的变化不断的改变着符号,表明随机误差项存在负自相关,模型中的t统计量和F统计量的结论不可信,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5)自相关修正

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解决自相关问题:

1)由模型得到残差序列e t,并对e t进行滞后一期的自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e t=0.350065e t-1

2)由方程可知ρ=0.350065,对模型进行广义差分,得到广义差分方程:Y t-0.350065Y t-1=β1(1-0.350065)+β2(X2t-0.350065X2t-1)+β3(X3t-0.350065X3t-1)+u t-0 .350065u t-1

3)对广义差分方程进行回归,得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0.350065*Y(-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9/07 Time: 18:29

Sample (adjusted): 1990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after adjustme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534.02 4408.755 2.616162 0.0213

X2-0.350065*X2(-1) -192.0570 62.34481 -3.080562 0.0088

X3-0.350065*X3(-1) 3.591332 0.103859 34.57878 0.0000

R-squared 0.990295 Mean dependent var 22551.34

Adjusted R-squared 0.988802 S.D. dependent var 12362.55

S.E. of regression 1308.21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35808

Sum squared resid 22248543 Schwarz criterion 17.50294

Log likelihood -135.8646 F-statistic 663.2598

Durbin-Watson stat 1.95499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由回归结果可得新的回归方程为:

Y*=11534.2-192.0570X2*+3.591332X3*

t=(2.616162) (-3.080562) (34.57878)

R2=0.990295 R2=0.988802 F=663.2598 df=13 DW=1.954995 其中,Y=Y t-0.350065Y t-1,X2*=X2t-0.350065X2t-1,X3*=X3t-0.350065X3t-1对样本量为16,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

d L=0.982, d U=1.539.模型中DW>d L,说明广义差分模型已无自相关,不必再进行迭带,同时可见,可决系数R2,,t,F统计量也均达到理想水平。

所以,最终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模型为:

Y*=11534.2-192.0570X2*+3.591332X3*

Y*=Y t-0.350065Y t-1,X2*=X2t-0.350065X2t-1,X3*=X3t-0.350065X3t-1(6)平稳性检验

1)对Y*序列。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得结果为:

由结果可知,t统计量值大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接受H0,表明Y*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继续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得结果:

结论表明,Y*是一阶单整的。

3)对X2*进行同样的检验。输出结果:

X2*为一阶单整序列。

3)对X3*进行同样的检验,输出结果:

X3*也为一阶单整序列。

(7)协整检验

利用序列Y*对X2*,X3*回归的结果,生成残差e*,对e*做单位根检验:

由实验结果可知,序列e*无单位根,即序列Y*与X2*,X3*协整。

(8)建立误差校正模型

分别生成序列Y*,X2*,X3*的一阶差分序列数据,设立新模型为:DY*=α+β2DX2*+β3DX3*+γe*t-1+ε

在Eviews中录入数据,其中,yt=Y* xt2= X2* xt3= X3* e=e*,得到回归结果:

?Y*t=991.6492-68.22607?X2*t+2.187182?X3*t-0.146927e t-1

t=(2.603328) (-3.732710) (2.543756) (6.643088)

R2=0.824499 DW=1.947167

五. 结论:

1.最终模型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同时增加了模型的精度,最终得到统计检验显著并且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

2.人口因素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不显著。一方面可能因为新生人口的增长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随着新生人口的成长,在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因为缺乏资料,我们不可能逐个年龄段进行分析,只能通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把所有年龄段人口的消费平均化,并假定所有的新生人口从一出生起就按平均值进行消费,这样可能导致了一定的误差使得模型拟合度不是很好,同时,人口的增长还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所以选择剔除此变量。

3.商品价格指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显著影响。现实经济中货币价值不是每年都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选择价格指数而非价格做为解释变量。价格指数能够放映当期价格水平,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价格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影响显著。

4.职工工资总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一定的影响。广大居民生活必需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必需的单项商品数量增多。另外,过去需要搏毕生之力才能购买的某些商品(如老三样,新三样等),现在在许多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只占有相对较小的比重,这样就使得广大居民有余力去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其中包括过去只能在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发达国家居民使用的日用商品和奢侈类商品。另外,人们在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多,也带动了相当种类和数量商品的购买。一些重要的耐用消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尚文化的流行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期限逐渐缩短,也相应使得商品消费数量增加。但增加的收入部分有的用于投资和储蓄以及购置其他消费品,所以职工工资总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不如价格指数显著。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价格指数及职工工资总额之间存在协整,表明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此外,经过模型修正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不仅取决

于价格指数和职工工资的变化,还取决于上一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均衡水平的偏离,最终模型中e t-1估计的系数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

六. 政策建议

1.准确把握居民消费的发展变化,研究制定出有效的促进措施。各级商务部门加快完善城乡信息监测体系,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测预测,了解消费动态;掌握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建议,有效引导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2.采取有效措施维持消费品价格稳定,特别是生活必须品价格。确保低收入者收到最小的价格波动影响。同时扩大农村消费。扩大其经营范围。组织企业与工业企业进行对接,更加直接地获得商品供给,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发展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社区商业、服务业,继续开展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推动餐饮、住宿、洗浴等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同时,加快家政、看护、快递、保洁等新型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汽车、建材家居、新型家电等消费热点产品的流通体系,推动信贷消费、租赁消费和循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参考文献:

1.曾璧钧:《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2.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庞皓:《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2006

4.贺菊煌等:《消费函数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5.《中国统计年鉴》2006

6.中华产业调查商务网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9.5% on average, b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ring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s still outstand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70%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much,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slow is bound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China's economy out of trouble, the key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Among them,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status quo of farmers' income were analyzed,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and on this basis on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revenue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etric model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课号:课程名称:期货理论与实务阅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1、棉花商品概述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 。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1.1棉花的属性 棉花的生长特性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 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 ,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 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1.2棉纤维品质构成 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 93%-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 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 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 1、引言 2、理论假说 3、样本数据 4、建立模型 5、图形展示 6、模型分析 7、检验假设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引言 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

影响期货价格八大因素

股指期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却是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冲股市系统风险、发现价格的金融工具。对于对股指期货加以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股指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给我们的投资提供参考。 股指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还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经过我们研究,下面几点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会呈正相关的关系,良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通常伴随着不断攀升的股票指数趋势,通俗的说法,就是牛市,反之,萧条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就是熊市。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通常资本市场的反映提前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实质上是一种对股票指数未来的一种预期,而指数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如GDP 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的价格,会对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除此之

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即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理论上GDP 增长与股票指数的涨跌,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26年中,这种关联的表现并不明显。国际上看美国的市场,历史悠久,可以当做一个美国的经济风向标。(2)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是人尽其才的标志,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就业状况良好象征经济景气活络, 对股市利多;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对股指有负面的影响。 (3)通胀水平 物价的健康上升对生产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减少存款,转向投资股票。物价通常和政府支出关联,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货币流量的不断增大而导致股票上升。如果物价上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而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是,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另外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选择

摘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因此,研究农业结构、农民就业、农民素质、农民负担、体制因素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在社会消费品的购买份额中却不足40%。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1998年开始,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开支连续下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乏力。生产投入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 1、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来自于农业的收入绝对额已持续减少。2000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784元,比上年减少98元,下降11.2%。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和价格下降,全年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5%。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增长,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 3、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有些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质量却比较低。 (二)农民就业 1、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由于增长速度的放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导致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 (四)农民负担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实行占有全部工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对城市进行补贴的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了高积累的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城乡居民倾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已经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五)体制因素 1、财政体制

影响期货价格八大因素

股指期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却是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冲股 市系统风险、发现价格的金融工具。对于对股指期货加以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股指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给我们的投资提供参考。股指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经过我们研究,下面几点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1.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与通常股票价格指数会呈正相关的关系,良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伴随着不断攀升的股票指数趋势,通俗的说法,就是牛市,反之,萧条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就是熊市。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通常资本市场的反映提前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实质上是一种对股票指数未来的一种预期,而指数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据,如GDP

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会直接影响 股票指数的价格,会对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除此之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GDP )国内生产总值1(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按市场价格计GDP 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即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增长与股票指数的涨跌,具有正GDP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理论上年中,这种关联的表现并26相关关系。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不明显。国际上看美国的市场,历史悠久,可以当做一个美国的经济风向标。(2)就业状况充分就业,是人尽其才的标志,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就业状况良好象征经济景气活络,对股指对股市利多;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有负面的影响。3()通胀水平物价的健康上升对生产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减少存款,转向投资股票。物价通常和政府支出关联,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分析

2005年~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 据分析 定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向消费者出售消费品和向农村出售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直接零售的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主要发现: 1、 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是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平均5年翻一番,平均增速超过13%。 其中,名义增速超过实际增速的年份有6年,2009年实际增速超过了名义增速。表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物价变动息息相关,我国要保持社会零售总额的健康发展,必须要稳定物价,使物价处于低而平稳的增长速度。这样就能充分挖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使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成靠投资、出口和外贸协调拉动。 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国家进行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08、09、10年有了明显上升,但是,受困于2011年全球经济的低迷,2011年增长速度显著下滑。告诉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未来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努力,才能实现继续稳定发展。 2、 分地区来看总额,我国城市和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数据来看,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概是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倍左右,随后的7年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和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差距没有实际性的缩小。 从二者的增速来看,城市的增速始终都快于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但是二者的差距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另一方面,从城市和县及县以下所服务的总人口来看,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量以及增速的潜力远远都没有被激发出来。未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最大的空间还是来源于县及县以下,特别是乡村地区。 3、 分行业或者消费形态来看,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批发零售业为主导,占比70%左右;我国目前的住宿及餐饮业的占比为25%左右;其余的比重为5%。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过高,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现状不太相符。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继续保持批发零售业的较快发展,并进一步促进餐饮及住宿业的发展,提高其所占比重。另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其余业态的零售业,使我国零售业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升级。 从不同行业的增速来看,08年以前,我国的餐饮和住宿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差距相对较大,但自2009年以来,二者的差距进一步被缩小,两者实现了几乎同步的发展。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25—1.5倍)……… 1 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 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参考文献………………………………………………………………………………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2.X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第三步: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年份的收入进行预测。 第二章建立回归模型并估计回归系数 1.设定模型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其主要收入构成数据表2.1 建立模型最小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13 Time: 18:38 Sample: 1997 201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5 X1 0.900367 0.184675 4.875406 0.0009 X2 1.369304 0.165974 8.250109 0.0000 X3 0.010014 0.003231 3.099489 0.012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对1989-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职工工资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针对这种经济现象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进而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

以修正。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 一.引言 2006 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总体看,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一是2006 年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仍然较强,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突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特别是中央确定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人员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公务员工资、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直接补贴、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等政策措施,将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能力;四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现,为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国家对市场秩序整顿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六是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平稳增长周期,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 年世界经济将保持4.3%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也将增长7.3%;跨国投资开始回升;原油等原材料价格将呈稳中下降趋势,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包括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不包括住房)和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项重要、敏感的政府统计。定期发布的消费品零售统计资料,常常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关注,间或还会引发一些疑义和争议。为了有利于把问题搞清楚,需要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多方面逐一进行剖析,找出影响其增长变化的各种因素,然后再加以判断。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1.人口数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逐年递减,但平均每年仍有1000多万人出生。这些新生人口要吃、要穿、要用,这就必然要与零售市场发生关系。人口越多,消费支出也越多,预计应该为正相关的关系。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借此来说明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水平越高,

最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张颖经济学基地班 405011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研究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探讨,学术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农业、农村本身入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托达罗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现状,要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发、挖掘农村本身的就业潜力。叶祥松、罗海平(2006)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宁(2006)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陈颂

东(2006)提出,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认为农业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歧视,是因为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过大的影响力。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对于政策的影响力却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这种所谓“数量悖论”(M·Olson,198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从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来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理论基础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如国家财政的投入,国家税收的减免,农村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另外还有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办法在农村之外。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关于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村之外的说法,大多都是从中国的二元结构出发,说明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需要依靠城市化和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来解决,而且也是根本的解决农村居民收入的办法。但很少做有关实证的分析,特别是把转移劳动力与农村自身的发展联合在一起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由于数据难于统计,在此将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不加入模型,可能会造成模型的不准确。 四、模型设定 通过参考诸多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状况,选取农业税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副产品收购价指数,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考虑建立如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 X4+u 其中:Y代表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大豆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及投资策略分析

大豆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及投资策略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引言 (3) 二、现状 (4) (一)2016年度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变动 (4) (二)2016年度国外大豆期货价格变动 (4) (三)2016年度我国CPI指数的变动 (5) 三、影响因素分析 (7) (一)国际期货影响 (7) (二)需求影响 (7) 四、回归分析 (8) (一)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和国外大豆期货价格回归分析 (8) (二)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和CPI指数回归分析 (8) 五、价格预测走势 (9) (一)走势分析 (9) (二)价格区间分析 (10) 六、投资策略分析 (11) 七、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附件 (14) (一)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和国外大豆期货价格回归分析 (14) (二)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和CPI指数回归分析 (15)

摘要: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和生产原料,供给的充足和价格的稳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其价格的影响因素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要针对国外大豆期货价格和国内CPI指数为重点,来判定国内豆一期货的价格走势,通过数据回归结果,来验证其有效性,从而得出结论,希望那个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给一些相关人士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豆期货;芝加哥交易所;CPI指数;供给

一、引言 1993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试点时,农产品期货就作为主要期货品种开始推向市场,其交易量在我国整个期货交易市场中占较大比例。大豆期货从年中国期货市场试点开始,就是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主要交易品种之一,同时,和其他农产品期货相比,大豆在我国期货交易多年的历史中,是非常成功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之一。作为期货市场的较强代表性品种之一,对大豆期货市场的研究对研究整个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作汇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作汇报 一、一季度商务经济形势 从总体看,社消零总额任务完成好,增幅低。一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8亿元(上报数为10.88亿元,增速达17.7%),占目标任务39.6亿元的25.7%,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超时序进度 0.7%,完成进度居全市第一;累比增长10.2%,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 2.5个百分点。 从区域看,城镇好于农村。1-3月,城镇实现8.01亿元,占比78.7%,累比增长7.6%,乡村实现2.17亿元,仅占21.3%。 从行业看,零售增幅放缓。1-3月,全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实现0.73亿元、8.51亿元、0.0053亿元、0.8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10%、9.5%、60.1%、15.2%。零售总量大,增速放缓仅为9.5%,直接影响了社消零整体增速。 从企业看,限上好于限下。本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12亿元,占比45.2%,累比增长61.9%,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增长127.5%、59.5%、18.9%、86.8%;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36亿元,累比增长0.4%。,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增长10.0%、-22.6%、20.0%、14.4%。 二、一季度商务经济运行特点

(一)限上部分增速实现重大突破。一季度,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77亿元,去年同期1.87亿元(由于4家企业退出,自然减少5902.4万元)增长48.1%,增速迅速飙升。 (二)乡村限上销售额增幅明显。4家乡村企业新加入统计联网直报(净增578万元),使得乡村销售总额大幅增加,增速明显提升(达192.6%)。 (三)、限上餐饮业转型见成效。今年,酒店、酒店、下调经营策略,面向大众消费,扩大餐饮经营规模,取得了明显效果,加之,两家餐饮企业新加入联网直报,大力提高了餐饮销售额,助推了餐饮增长速度(达53%),扭转了限上餐饮业负增长的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企业规模小,支撑乏力。全县共41家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少增长点,对社消零总额的贡献低。同时,部分企业实力弱,经营效益参差不齐,其中XX年3月以后新增限上非批发企业19家(占34家的56%),营业额超过限额标准幅度不大,今年1-3月销售收入仅8567.9万元(占限上总额的30%),对社消零贡献不足,形成了社消零总额偏低的局面。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总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2%。 二是受政策影响大,转型困难。部分限上企业因不同原因导致经营规模萎缩,甚至歇业、关闭(已在3月退出了限上企业序列),导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武乡县农民收入也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增长速度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所以,针对武乡县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武乡县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增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024-04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就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武乡县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对武乡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乡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1.农民的纯收入增长不稳定。据对武乡县农民收支情况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武乡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846元,到了2017年为5 586元,2014—2017年武乡县农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 852元。但是在2016—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变化情况看,2016—2017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减少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对生活消费的支出增多。近年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台风侵袭、农产品

影响期货价格的几种因素分析

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商品的供给因素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预期等等。 而商品的供给量则有期初库存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三部分构成。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

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第二商品的需求因素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数量。决定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等等。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构成。 第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第四金融货币因素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研究分析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作者:————————————————————————————————日期: 2

课号:课程名称:期货理论与实务阅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1、棉花商品概述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 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 。它既是最重 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1.1棉花的属性 棉花的生长特性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 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 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 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 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 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 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 3

右 ,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 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1.2棉纤维品质构成 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 93%-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 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1长度。目前国内主要棉区生产的陆地棉及海岛棉品种的纤维长度, 分别以25-31毫米及 33-39毫 米居多。棉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伸直后两端间的长度,一般以毫米表示。棉纤维的长度有很大差异, 最长的纤维可达 75毫米,最短的仅 1毫米,一般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3毫米,长绒棉多在 33毫米以上。不同品种、不同棉株、不同棉铃上的棉纤维长度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棉铃不同瓣位的 棉籽间,甚至同一棉籽的不同籽位上,其纤维长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 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同一棉铃中,以每瓣籽棉的中部棉籽上 着生的纤维较长。棉纤维长度是纤维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纺纱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当其他 品质相同时,纤维愈长,其纺纱支数愈高。支数的计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 ,每一公 斤棉纱的长度为若干米时,即为若干公支,纱越细,支数越高。纺纱支数愈高,可纺号数愈小,强度愈大。 (2长度整齐度。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纱的强度提高。 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定量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联系紧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大小显示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得到1978年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数据,来分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程度。 一、首先来检验序列社会消费品零售额y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平稳性,对序列作单位根ADF检验: X序列: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4.002313 0.0052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724070 5% level -2.986225 10% level -2.632604 Y序列: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161880 0.0347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724070 5% level -2.986225 10% level -2.632604 结果显示,非平稳序列X、Y都在二阶差分后作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的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即二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 二、对二阶差分后的平稳序列做自相关图,结果如下:

X序列 Y序列 二阶差分后的平稳序列都是白噪声序列,不能对此序列单独进行建模拟合。因为X与Y都在二阶差分后平稳,所以X与Y是二阶单整序列,可以认为X与Y是协整的。 (1)对二者建立回归模型:

得到回归模型: t y =-376.6917+0.491227t x +t 模型系数检验通过(P<0.05),再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 结果显示,残差是白噪声序列,所以该模型无效。 (2)考虑到Y 可能还与X 的前一期和Y 的前一期有关,再做回归模型: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25—1.5倍)……… 1 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 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参考文献………………………………………………………………………………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2.X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第1章导论

1.研究背景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农村工作各项工作的有效指标,改革开发 以来,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 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人均收入增长不高,相对于全国一些新农 村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发展阶段,理性的认识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研究青岛市农民增收 的主要问题所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具有 重要意义。 2.问题的提出及变量的选择 农民收入水平的度量,通常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变动的有内部的外部的诸多因素,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内部主要因素,及农作物总播种 面积、恩格尔系数、整半劳动力占常住人口比重等主要外部因素。 我们将以上面5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有效的建立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对各解释变量 对国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作具体分析,从而找出影响程度较大的一些 解释变量相对应的影响因素,保证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以下是定义 的5个解释变量: ――――――――――――家庭经营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农村居民家庭每户整半劳动力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民人均纯收入 3. 研究目的和框架 3.1 目的: 通过模型的确定,我们可以掌握以上变量间的因果回归关系,进而对影响年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3.2 框架: 第一步:引入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现有数据,确定各因素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具体线性关系,写出回归模型基本形式;并对回归系数和回归模型进行T检验和F检验,从而确定线性回归模型是否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检验回归方程是否具有“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虚拟变量等现象,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分析它们所导致的结果;并利用相应的方法把这些现象进行消除,从而提高回归模型的代表性。 第三步: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年份的收入进行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