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报告制度及流程

压疮报告制度及流程
压疮报告制度及流程

廉江市人民医院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 、凡收治高危压疮风险患者必须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2 、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压疮,必须填写压疮情况登记本,在24h-48 小时内报告慢性伤口专科小组,并填写压疮报告表,根据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3 、对发生的院内压疮,报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改进措施。

4 、对院内的发生压疮,如科室隐瞒不报,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5 、病人转科时,由转入科室继续跟踪压疮情况。

6 、病人治愈、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报告表归档管理。

护理部

二0—二年八月三^一日

廉江市人民医院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流程

护理部

二0—二年八月三^一日

关于压疮护理管理规范

关于压疮/伤口防治的管理规范 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更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与减少压疮的发生,通过制定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压疮护理流程,客观量化评估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控压疮防治措施的落实,达到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监控,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依据湖北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要求,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压疮护理管理规范进行第三次修改完善。 压疮管理制度 1. 护理部成立压疮管理领导小组和质控小组,科室安排压疮核心质控联络员。 2. 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所有入院病人从年龄、体重、皮肤类型、控便能力、运动能力、组织营养状况、神经系统、手术创伤、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评估(Watyrlow压疮风险护理单),将评分结果记录在专用评分本上,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 实行不可避免压疮申报制度,推行无惩罚上报制度。科室先 自评,对评分≥15分的病人,责任护士填写《不可避免压疮追踪表》,并且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电话上报压疮质控小组(81112),小组核心成员接到电话后到床边查看病人,再次进行评估,确认危险程度,并提出预防压疮指导意见,并在登记本上签名确认。根据评分情况(评分≥15--19分,每2天全面评估一次;评分≥20分,每天全面评估一次)确定评估频次。

4. 实施压疮会诊制度,对外院带入或已发生的压疮,责任护士应在24h内填写压疮上报表。如需协助处理,填写护理会诊单。 5. 压疮质控小组对外院带入或已发生的Ⅱ°及以下的压疮每周追踪治疗转归情况,对Ⅲ°及以上的压疮,每三天追踪一次,了解治疗转归情况。 6. 总值班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查看压疮登记本,并核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7. 护理部及小组领导成员每月不定时组织抽查,了解全院压疮防控情况。不可避免压疮或压疮发生报告流程,责任护士评估计分≥15分或已有压疮,立即报告护士长并签名,当日报告经治医师,24h 内报告护理部或压疮质控小组,现场查看组织会诊,定期检查。 建立压疮护理小组组织机构和网络 一级网络——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级网络——压疮、伤口护理领导小组 三级网络——压疮伤口护理核心小组成员 质控小组成员 压疮护理领导小组职责 1、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对压疮/伤口小组成员提供持续的压疮、伤口护理的培训,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质量。 2、与各科室紧密联系,与主管医生、护士密切配合,负责全院疑难压疮、伤口的评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为临床护士解决压疮、伤口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DOC可编辑范文】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 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 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川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 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I、□期压疮需 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川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 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

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护理单》, )压疮的处理:1、口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川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 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到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图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 1.使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完整 2.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受压部位出现压疮 3.原有皮肤损害改善或痊愈 用物准备 基础护理车上层:50%酒精,无菌碗,消毒棉球,敷料(凡士林纱布),无菌镊子2-3把,翻身卡,笔,注射器,透明贴,毛巾,大浴巾(2块) 下层:脸盆(内盛50-52C热水)污物盘 操作流程 1.护士查看压疮记录,床号,姓名,病情 2.敲门进入病房,至患者床旁 3.向病人和家属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后评诂病人 “XX女士(先生)您好,我叫XX,您因为不能下床,长期卧床,体质消瘦,局部长期受压,容易(已经)出现压疮,为了防止压疮发生(加重),我现在要帮你做压疮的护理,就是翻个身,按摩下皮肤,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这样您就会感觉舒适些,对疾病的康复有帮助”(对病人本人)“XX女士(先生)您好,我叫X X,您的爷爷因为长期卧床,体质消瘦,局部长期受压,容易(已经)出现压疮,为了防止压疮发生(加重),我现在要帮爷爷做压疮的护理,需要翻身,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这样爷爷会感觉舒适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病人家属) 4.评诂病人皮肤,协助病人翻身 “爷爷,我帮您翻下身”(使患者双手抱于胸前,双腿曲膝,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爷爷,我看下你后背的皮肤”(轻轻掀开衣物,查看局部情况,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盖好衣被 5.环境评诂(调好室温,关好门窗)“您觉得房间温度怎样,需要升高或降低温度吗” 6.根据压疮的程度与面积准备用物 7.携用物至床旁 8.将盛有温水的脸盆放于床旁桌或椅上 9.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俯卧位或侧卧 “爷爷,我帮你翻过身子,就是侧向另一边,背对着我”(依翻身法将病人侧过去,可请家属立于患者面前,握住患者手) 10.盖好衣被,暴露患者背部 11.将一大浴巾垫于患者身下,一块盖于上半身 “爷爷,我现在要帮您擦洗后背,如果您觉得哪里不舒服,请告诉我” 12.用小毛巾在手上卷成手套样,蘸水拧干,先擦拭患者颈部,询问患者水温是否满意“爷爷,您觉得水温怎么样?需要添加冷(热)水吗?”根据病人需要加水,再次询问至病人满意后,依次擦净肩部,背部,臀部等。 13.按摩背部 1)1按摩者斜站于患者右侧两手掌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作按摩 “爷爷,刚开始您会觉得有点凉凉的,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之后您就会觉得皮肤有点发热很舒服了,您觉得我的力道还行吗?需要加重或是减轻吗?”根据病人需要及承受程度加重或减轻力量。 14.从臀部上方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至肩部时,用力稍轻,环行按摩,再向下至腰部,骶尾部。如些有节奏的反复按摩数次,至皮肤轻微发红 15.再用拇指指腹蘸50%酒精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 16.受压处局部按摩(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蘸少许红花酒精紧贴皮肤按摩) 17.按摩毕,用毛巾擦去皮肤上的酒精 “爷爷,您现在是不是觉得皮肤发热了,我帮您把背上的酒精擦拭干净” 18.撤去大浴巾,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并取舒适卧位 “爷爷,现在已经做完了,我帮您翻过来平躺着,您会舒服些,XX女士(先生)请您一起帮忙,慢慢将爷爷翻过来。” 19.压疮护理 1)揭除污染敷料(敷料与创面粘贴,应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轻轻除去) 2)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稍大于敷料范围,用70%酒精棉球擦拭2-3遍,避免拭入伤口内 3)清理伤口:观察伤口,用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棉球沾拭创面,拭净分泌物,脓液,纤维素膜等;用器械剪除坏死组织,痂皮等;留取标本送细胞培养;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4)创面用药:一般不主张创面用药,感染创面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酌情用抗生素,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包扎伤口:根据伤口分泌物量,加盖纱布6-8层以上;外用胶布固定或酌情用绷带包扎 6)换药后处理:安置好患者,按规定处理污物 7)洗手后记录换药情况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1) 压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单),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并在24h 内报告护理部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 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 3)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外科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外科伤口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5)压疮的处理: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

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伤口)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9)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1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的防范管理规定流程

压疮的防范管理规定流 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一)三级监控制度 1.责任护士的监控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2.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院前压疮的转归情况等,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合理、有效,并将评估表上报护理部。 3.护理部的监控护理部在收到压疮评估表后,护理部质控员于24小时内到病房进行访视。核实上报的情况是否与访视情况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切实保证压疮护理措施到位。 (二)压疮申报制度 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和难免压疮均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对难免压疮及高危患者采取各班床旁皮肤交班并做好记录。 (四)奖罚制度 院外带入炎性浸润期以上压疮治愈,给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加分;发生在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将按比例扣质量分,与每月奖金挂钩。 (五)护理会诊 对创面较大、较深,长时间难愈合的院前压疮或极易产生难免压疮的患者,护士长可向护理部上报,要求护理会诊。 (六)考核及培训制度 各护理单元和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的考核和培训,同时也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护理措施达到护患共识。 压疮的认定与报告制度 (一)发现压疮后,首先评估压疮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 (三)压疮事件发生后的处置

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然后以相关规定时间内通报到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通报应包含压疮事件的人、事、时、地、物、导致因素、伤害程度、处置措施等,而后继续检测评估患者发生压疮事件后身体及心理影响。 2.填写皮肤压疮观察表 (1)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内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专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疮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叫有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每月质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1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2017.5 目录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1)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3) 三、压疮预防制度(5) 四、压疮预防指引(6)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7) 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8) 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9) 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10) 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11) 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12) 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13) 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14)

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15) 十四、压疮登记表(16)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2017、5

目录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1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 三、压疮预防制度?5 四、压疮预防指引 (6)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 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 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9 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0 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11 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12 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13 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14 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5十四、压疮登记表. (16)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与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就是预防压疮关键得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得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得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得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与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得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二)、认真实施有效得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得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得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得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得压疮风险,制定相应得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与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得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得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与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得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得跟踪。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一)三级监控制度 1.责任护士的监控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2.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院前压疮的转归情况等,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合理、有效,并将评估表上报护理部。 3.护理部的监控护理部在收到压疮评估表后,护理部质控员于24小时内到病房进行访视。核实上报的情况是否与访视情况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切实保证压疮护理措施到位。 (二)压疮申报制度 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和难免压疮均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对难免压疮及高危患者采取各班床旁皮肤交班并做好记录。 (四)奖罚制度 院外带入炎性浸润期以上压疮治愈,给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加分;发生在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将按比例扣质量分,与每月奖金挂钩。 (五)护理会诊 对创面较大、较深,长时间难愈合的院前压疮或极易产生难免压疮的患者,护士长可向护理部上报,要求护理会诊。 (六)考核及培训制度 各护理单元和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的考核和培训,同时也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护理措施达到护患共识。 压疮的认定与报告制度 (一)发现压疮后,首先评估压疮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

(三)压疮事件发生后的处置 1.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然后以相关规定时间内通报到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通报应包含压疮事件的人、事、时、地、物、导致因素、伤害程度、处置措施等,而后继续检测评估患者发生压疮事件后身体及心理影响。 2.填写皮肤压疮观察表 (1)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内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专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疮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叫有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每月质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5篇]》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5篇]》第一篇: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或评分有危险的,无论是院内还是医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等级。 2.填写皮肤压疮传报表,24小时内通知医院压疮组,由压疮组质控员24小时内到科室核查,并登记入汇总表。 2.1科外发生的要填写清科室,科外或院外发生的须由交班科室的护士或家属签字确认。 2.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并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2.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按要求填写,且至少每周监控记录一次。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在每月底交回压疮组,科室须复印留底一份。 6.如隐瞒部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8.对预防传报后发生压疮或压疮长期不愈的患者,科室可电话通知压疮组进行会诊。 第二篇:皮肤压疮报告制度皮肤压疮报告制度 一、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均要及时上

报登记。 二、发生皮肤压疮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压疮护理组人员到科室检查,指导护理工作。 三、认真填写皮肤压疮报表。 (1)在“患者皮肤评估”一栏中,要填写清楚具体发生的部位、面积,并在图中标明。(2)根据皮肤压疮的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准确填写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 五、当患者专科时,将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交由所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皮肤压疮危险及压疮护理记录表由科室统一保留三个月。 七、如有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篇:压疮登记报告制度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小组成员到科室核查。 3、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转科时,应将压疮观察记录表交由转往科室继续填写。 6、当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将压疮观察记录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区对入院、转入、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以及危重、低蛋白水肿、生活不能自理等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压疮评估 1、压疮评分办法 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总分23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提示极度危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18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评估频率 ①评分>18分,只做首次评估。 ②评分≤13~18分,需每周或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并记录。 ③评分≤12分,每3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 表。 ④评分≤9分,每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 ⑤评分≤18分,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后,评分>18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 四、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一)申报范围:申报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Braden评分<12分,且在必备条件+可选择条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方可申报。 1 、必备条件强迫体位如:医嘱严格限制翻身、昏迷、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2 、可选择条件 高龄(≥70岁)、清蛋白< 30g/ 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二)难免压疮申报程序及监控 1、若符合难免压疮的标准,发现者于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由护士长签名后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与压疮护理小组成员会诊后认定是否同意申报并备案。 2、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 3、病区护士长根据情况,至少每周1-2次对难免压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更改进行检查、记录。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 程 1 2020年4月19日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5 0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1)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 三、压疮预防制度 (5) 四、压疮预防指引 (6)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 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 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9) 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0) 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 (11) 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 (12) 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 (13) 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 (14) 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5) 十四、压疮登记表 (16) 1 2020年4月19日

2 2020年4月19日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 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 2020年4月19日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2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 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 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2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

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 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4、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诊断: 1、瘀血红润期:淤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图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随时抽查,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部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由护理部审核,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二、报告流程 1、压疮报告流程

1、压疮风险评估流程

三、压疮的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果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2007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符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手术压疮的定义:术后2小时到术后六天之内的压疮。 (一)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平卧位:枕部、肩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截石位:肩胛、肋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二)高危患者 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自主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 间受压。 2、老年人:>70岁。 3、肥胖者:加大了承受部位的压力。 4、身体衰弱、营养不佳者:受压处缺乏保护。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2017.5--- - 目录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1)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 三、压疮预防制度 (5) 四、压疮预防指引 (6)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 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 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9) 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0) 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 (11) 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 (12) 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 (13) 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 (14) 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5) 十四、压疮登记表 (16) --- -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第一条压疮风险的评估 一、评估流程 (一)压疮危险人群使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24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当评分(>12≤16)分,无需上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根据病情阶段评估,由病区护士长定期监督措施落实情况,直至危险解除。 (二)当评分≤12分,责任护士及时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护士长亲临指导,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会诊。科室根据病情进行阶段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护士长定期追踪措施落实情况。 (三)符合难免压疮条件者需在压疮发生之前填报“难免性压疮”申请表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核实确认并指导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 (四)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1、老年人、肥胖者、营养不良病人; 2、瘫痪及感觉障碍病人;3、水肿;4、疼痛病人大小便失禁病人、高热病人;5、意识不清和使用镇静剂病人;6、糖尿病病人和晚期肿瘤病人;7、限制活动:石膏固定、手术、牵引;8、病情危重患者;9、因疾病造成强迫体位者。 二、评估频次:所有高危人群患者初次评估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此后评分≤12分者及重症护着每日评估一次,(>12≤16)分者每隔三天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到正常范围;长期住院患者第一

个月内每周评估一次,之后每月评估一次;手术后及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评估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第二条压疮的上报流程 一、发现院外带入压疮或者院内压疮时,需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观察记录表、压疮护理记录及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报告科护士长。 二、对于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由护士长负责进行指导和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对于院外带入Ⅲ度压疮、院内发生所有级数压疮及疑难病例有科室组织会诊、讨论、指导换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四、临床质控组定期跟踪核实。 五、院内及院外压疮均需填写压疮评估表、观察记录表、护理记录,患者出院或死亡时将评估单入病历。 六、科室需建立压疮上报登记册,记录上报至护理部的所有高危患者及院内发生、院外带入压疮的患者相关信息及转归情况。 第三条压疮护理质量管理 一、院外压疮管理发现患者入院时有压疮,病区责任护士应对压疮进行评估,确定其分期,第一时间通知病区护士长并于24小时内填写各种表格上报护理部,认真落实压疮质控组制定的防治措施,未填写各种表格、未上报视为未进行有效预防,与科室护理质量奖金挂钩。 二、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总16页)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总1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2017.5

目录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1)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 三、压疮预防制度 (5) 四、压疮预防指引 (6)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 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 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9) 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0) 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 (11) 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 (12) 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 (13) 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 (14) 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5) 十四、压疮登记表 (16)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压疮管理规定及流程审批稿

压疮管理规定及流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目录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二、 三、 四、 五、 六、 八、0 九、1 十、2 十一、3 十二、4 十三、5 十四、6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压疮管理制度51299

压疮管理制度 一、压疮管理组织架构 1、一级管理—护理部负责对全院的压疮监控、会诊、指导及管理。 2、二级管理—病区护士长,负责对本病区压疮患者的监控和管理。 3、病区管理组织: (1)护士长:负责对本病区压疮的监控、会诊、指导及管理。 (2)责任护士:负责对所管理病床压疮患者的监控和管理,必要时报告上级老师。 二、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凡有压疮发生或带入,科室须及时登记《已患压疮评估与护理措施表》并报告,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护理措施。 2、院外带入压疮患者须立即报告护士长,与家属沟通签字,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病区护士长在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3、对于他科转入的压疮患者,科室之间应做好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确认。接收科室在《已患者压疮评估与护理措施表》上进行再评估,并详细记录压疮的发生部位、面积、分级等。 4、新入院患者压疮评估要求:对于以下新入院患者,护士需及时使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首次评估,以筛查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 (1)年龄:>60岁。连续卧床时间>3天,且需要他人协助翻身的患者; (2)营养不良的患者:血清蛋白<30g/L; (3)意识障碍的患者; (4)大便或小便失禁的患者; (5)偏瘫/截瘫/四肢瘫痪等躯体移动障碍者; (6)有发生压疮危险的其他特殊患者。 5、住院患者压疮易患者及压疮加重(院内、院外)评估要求:根据患者病情,护士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动态评分,并作好相关记录。 (1)评分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为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与家属沟通,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即时上报护士长。根据病情变化对病人再评估。 评分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与家属沟通签字并做好记录,对有争议、疑难以及特殊病例,可请相关人员会诊。符合“难免压疮”申报的基本条件者,科室可根据患者病情申报“难免压疮”。 (3)评分≤9分提示极度危险,与家属沟通签字,病区护士长于

压疮预防、报告及处理制度

压疮预防、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压疮预防制度 1、压疮风险的评估: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分: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的患者,当班护士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完成初次评估,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14分)时,应每三至五天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的预防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有压疮风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②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②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同时应补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由静脉补充。 6)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3、发现有皮肤压红等压疮先兆及时处理:翻身后受压部位用赛肤润按摩受压部位。 4、早期运动 对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的患者,视全身情况开始进行独立的功能性上肢运动,能促进血管功能恢复,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压疮报告处理制度 1、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通过评估,预计发生压疮不可避免的。责任护士填写《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与压疮小组共同制定干预措施,按《压疮预警、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