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抗菌剂

银离子抗菌剂

银离子抗菌剂

Alphasan系列,银基抗菌剂是一种含银的磷酸锆钠盐,这是一种无机材料。通过各钠钙离子的离子交换方式,释放银离子达到抗菌抑菌效果具有专利技术,具有长期有效性和抗氧化性。

适用的产品:运动服装、微小粒径、可以使用在纤维、涂层、塑料加工中而不影响产品的物性等。

优势:与传统的物理释放银离子的抗菌机理不同,Alphasan系列产品可以有效的控制银离子的按需缓式释放,使最终产品的抗菌抑菌效果更长久。此外,处于化合物形态的银可以有效避免被氧化,不会出现发黄,发黑的现象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均有登记注册,无需另外认证。

为什么银离子有优势

产品成分抗菌谱副作用剂型刺 激 性透 气 性 耐药 性 快洁喷剂高活性二 价银离子 银离子:对650种病菌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无水剂/凝胶无优无 创口喷胺醋酸氯 已定、盐酸 达克罗宁 胺醋酸氯已定:杀菌能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 兰氏阳性菌(为皮肤消毒剂) 盐酸达克罗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及皮肤镇痛、止痒。 胺醋酸氯已定:可出现酒精中毒 症状 喷剂中 度 良不明 A派克消炎膏呋喃西林、 硫酸新霉 素、强尼松 龙 呋喃西林: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 有抗菌作用,对厌氧菌也有作用,对绿脓杆菌和肺炎 双球菌力弱,对假单孢菌属及变形杆菌属有耐药性, 对真菌,霉菌无效,但对因霉菌引起的细菌感染仍有 相当效力 硫酸新霉素:硫酸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本品对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 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抗菌作 用,对各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等活性差。 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对本品耐药。 呋喃西林:我国呋喃西林列为禁 用药,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 副作用(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590㎎/㎏; 口服- 小鼠 LD50: 249 ㎎/㎏) 硫酸新霉素:全身用药有显著肾 毒性和耳毒性,故目前仅限于口 服或局部应用。 膏剂无差不明 可鲁溶葡萄球 菌酶溶葡萄球菌酶:含锌的金属蛋白酶,能快速溶解并杀 死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尤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 萄球菌特别有效。(酶的特性:专一、高效) 无喷剂/胶剂无良不明 伤富康芦荟胶芦荟胶:对割伤、擦伤、伤口溃烂、烫伤、皮肤痕痒、 青春痘、黑斑、蚊虫叮咬、牙痛、唇角溃烂、手术疤 痕等等都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有一定的致敏率乳剂无良不明 银离子:张文钲先生曾论述: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高价银离子有效性是金属银或银盐的300到17000倍。在化学上,银被人们称之为“永久性杀菌剂”。在现代药典中,先后收载过硝酸银、蛋白银、矽炭银、磺胺嘧啶银等四个含银药物,分别用于眼结膜炎、淋病、膀胱炎、痢疾、肠炎、烧伤等疾病的治疗。 溶葡萄球菌酶:裂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甘氨酸肽键,因而具有杀菌速度快、对皮肤及粘膜无刺激、无毒副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银抗菌的安全性

银抗菌的安全性 邢彦军1 ,2 , 宋阳3 , 吉友美1 , 戴瑾瑾1 (1)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201620 ; (2) 东华大学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3)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620 抗菌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纺织品可以明显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多采用主动抗菌,即通过一定方式将特殊的抗菌物质引入纺织材料,以达到抗菌的目的。目前多采用双胍类、异噻唑啉酮类、有机硅季铵盐类和酚类等溶出型有机抗菌剂。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抗菌剂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种,大大影响了抗菌效果。相反,无机抗菌杀菌剂具有抑菌持久性、广谱性、高度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金属离子抗菌剂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抗菌剂,其中银离子的抗菌能力远远强于其他抗菌金属离子,故银系无机抗菌剂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银抗菌剂的安全性、抗菌性能、抗菌机制、银系抗菌纤维和纺织品制备方法、国内外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1 银的抗菌性 微量的、相对无毒的金属具有杀灭病原体和防止它们增殖的“微量作用效应”。在所有金属中,银最具微量生物活性。银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使用硝酸银治疗胃溃疡[1]。19世纪第1次确定了银离子的抗菌活性,到了20世纪20年代,胶体银由于可以有效地处理伤口而被美国食品药品署(FDA)认可[2-3]。与其他抗菌剂相比,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性能高(见表1) ,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抗菌活性。同时,银系抗菌剂还具有很多优点,如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不影响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因此银系抗菌剂适合于抗菌功能纺织品的制备[4-5]。 表1 用于纺织品的不同抗菌剂性能比较 注: + 表示有效; + + + 表示高效; - 表示无效。测定方法不同,不同抗菌剂间无法进行比较。

银离子的应用

银离子的应用 一、银材料(包括纳米银、银离子和氧化银、银盐等)进入体内靠近病菌时,由于库仑引力变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银离子的杀菌作用过程:1、带正电荷的银离子与细菌蛋白酶中带负电荷的巯基发生反应,蛋白酶因巯基的丧失而迅速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细菌无法进行分裂繁殖而被杀灭。2、银离子也可以和病原体细胞的DNA结合,结合后彼此形成交叉链接,导致病原菌的DNA变性,抑制其复制,杀灭病原菌,病毒等;3、银离子可以增加创伤面的钙离子含量,降低创伤面锌离子含量,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促进组织功 二、纳米银离子渗入生活方方面面 银的应用已有数千年,一直可追溯到文明世界开始。它不仅可以制成精美的白银器具,带给人视觉享受,众所周知,它还是一种天然的消毒灭菌剂,并且银离子被纳米后,即人们常说的纳米银离子,其具有的强效消毒灭菌的功能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依据纳米银离子此项功能,如今人们已将纳米银离子广范地应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如家电、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从银的故事说开去 谈到纳米银,还得从金属银说起。在身边的生活中,爱美的女士们都知道,为了避免新穿的耳洞红肿、过敏、发炎,都会选择纯银的耳环,这就是利用了银的消毒灭菌的功能。经常戴银饰的女士也会有如下感受,体质好的人会越戴越亮,而如果体质较弱体内毒素较多的话,纯银饰品可能很快就会发黑,因为银饰的抗氧化性和光泽的持久性跟个人的体质有关,这也与银所具有的消毒灭菌功能有关。所以女士们经常佩戴纯银饰品,可以有助体内毒素排出。 其实这就像古代人用银针测试酒里是否有毒一样,有毒的话银针会马上变黑。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故事也很多。 在基督诞生之前,古希腊就用银器保存饮用水,防止细菌生长; 古代腓尼基人为了保鲜,在航海过程中用银质器皿盛水、酒、醋等液体; 古代地中海居民把银币放入木水桶中,来阻止细菌、海藻等腐败微生物的生长; 公元前338年,古代马其顿人征战希腊时,用银片覆盖伤口来加速愈合; 中国皇帝和大臣用银筷进食;中世纪一直用银箔保护伤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用银线缝合伤口,不易感染; 古埃及金字塔内已发现银器;据记载德洛伊僧侣普遍使用银器; 世界各地,长期爱用银质餐具,俄罗斯、瑞士家庭爱用银制过滤器内芯过滤水; 美国早期将银币放进牛奶罐,可以保鲜;太空卫星中贮水均是银罐; 西方新生儿受洗礼,圣水中加很稀释的硝酸银,以防感染。 故事不胜枚举。 小小纳米银功效大 早在明代,中国《本草纲目》中有“银屑,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可轻身”的记载。 韩国传为有很多优质银的国家之一,新罗(古朝鲜)的银也因质量好而有名,在东方也数一数二。到了高丽之后,银的生产量更多,并向中国及欧美出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有十七种,四种为精好:新罗银(古朝鲜)、波斯银(中东地区)、云南银(中国云南)、林邑银(越南中南部)”

磷酸锆载银抗菌剂

磷酸锆载银抗菌剂(367) 此产品展示还剩44天! 快抓紧时间做生意![查看原图] 产品描述 磷酸锆载银无机抗菌剂XDK-201 产品概要: 鑫达康无机抗菌剂XDK-201是我司自主开发的以磷酸锆为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它是以层状磷酸锆为载体,银锌等多种金属离子为抗菌离子以及多种助剂制成的无机类抗菌剂。它具有安全性高和更好的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可添加到各类树脂中,起到抗菌作用,可对各类细菌进行高效广谱的杀灭和去除。由于XDK-201无机抗菌粉体粒径更小耐热性更好,尤其适用于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锦纶等)熔体纺丝中以及耐热性要求更高的陶瓷制品中。也非常适用于高透明性的塑料制品中。 产品特点: (1)本产品属广谱抗菌剂,其杀菌、抑菌效果持久,对人体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性,属安全无毒产品。其用量是其它无机抗菌剂的一半。 (2)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经受1300℃高温,且不易变色。 (3)粉体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经表面处理后可与多种树脂相混容,对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其它性能无影响。 (4)能永久地与高分子材料相结合,化学稳定性好。在较宽的PH范围内化学稳定,能经受表面活性剂多次洗涤,其抗菌力不下降。 (5)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粉体表面处理,以达到在介质基体中的最佳分散。 (6)与树脂兼容性优于沸石型、硅胶型抗菌剂。 (7)超低毒性,LD值远大于其它无机抗菌剂。 (8)高透明性,应用于透明塑料制品中不影响其透明性。产品性质: (1)形态:本产品为白色粉末,白度≥90 (2)平均粒径:1μm (3)比表面积:>25 m2/g

(4)粒子比重:3.0 g/cm3 (5)耐热性:≥1300℃ (6)抑菌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抑菌率为99%以上。 使用方法: 可添加到各种合成树脂(如PP、PE、PVC、PS、PET、A BS等)、各种涂料、各种胶粘剂、各种陶瓷和人造石以及合成纤维中。添加到合成树脂或纤维中,可根据具体生产情况选择烇末制或塑料(纤维)母粒。加入到涂料、胶粘剂、人造石等只需将粉末制剂直接加入即可。 应用实例: (1)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制品,如冰箱塑壳、内胆,电话机壳,电脑键盘,洗衣机塑件,电源塑料开关,塑料输水管道,塑料砧板,坐椅,水果盘,儿童玩具等; (2)具有抗菌功能的各种日用搪瓷、陶瓷、玻璃制品,如碗、盘、卫生洁具、饮具等。 (3)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如纤维、床上用品、医疗卫生用品、内衣裤等。 (4)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各种鞋材,如中衬、面衬、鞋垫等。 (5)各种包装材料,如塑料包装袋,食品包装盒,袋膜等;(6)各类医疗卫生材料,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隔离服等。 添加量:根据具体情况如杀菌率要求选择添加量为0.5%~1. 0%。

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

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 银及银锌复合抗菌剂以其突出的性能成为抗菌普遍使用的抗菌剂之一。如今,抗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电子信息产品、汽车、食品包装、医药卫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抗菌剂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及病毒等病原体高度敏感的化学物质。通过研制和筛选适当的抗菌剂品种,我们只需将其少量添加於其它通用材料中,经适当加工工艺过程後,便可制成符合特定使用要求的抗菌材料及制品。 无机抗菌剂与有机类、天然类抗菌剂相比,具有安全性高、长效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优异的耐热性(使用加工温几常可经受>600-1000℃高温),使其成为在、化纤、甚至陶瓷等材料中使用的首选抗菌剂。 中国科学家从1990年代开始跟踪研究无机抗菌剂和抗菌防霉材料,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其所属的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沸石基银及银锌复合无机抗菌剂的研制和应用中,发挥了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开发出一种成本适中、耐变色的无机抗菌剂,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这种无机抗菌剂在海尔等品牌家电产品中首先应用,带动了中国抗菌材料和抗菌产品的迅速发展,并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中国1998年抗菌剂的产量40吨,销售额300万元,抗菌制品产值30亿元;1999年抗菌剂产量150吨,销售额1200万元,抗菌制品100亿元。2000年抗菌剂销售量达到200吨。2005年将发展到500吨抗菌剂,抗菌制品达400亿元。字串2 银锌复合抗菌剂的性能 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即抗菌剂本身和抗菌剂应用的制品(如抗菌),重点要体现在抗菌制品的性能上。 应用抗菌剂制得的抗菌首先要保持材料基本性能。抗菌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如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硬度、色度、表面光洁度等均按国家有关测试标准和产品标准执行。抗菌剂和抗菌还要达到规定的卫生安全性,抗菌成品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害。 在抗菌剂和抗菌的应用中,抗菌性是其特殊的功能,要求高效、广谱、长效,在相关环境中适用。 下面以崇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安迪美TM-AM银锌复合抗菌剂的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抗菌谱 抗菌谱是指抗菌剂对细菌、真菌、霉菌、酵母、藻类等各种微生物的抗菌有效面。但是,仅在住宅空间中就有80属60种类、建筑物有120属120种类的霉菌,一般说来不能对所有的菌种逐一测试,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实验。通常是选择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进行试验。另外,还经常选用肺炎克雷伯氏菌、沙门氏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对霉菌一般选择黑曲霉,土并霉,出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绿色木霉,赭绿青霉,柄帚霉等作防霉试验。安迪美-AM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和防霉作用。字串3 抗菌剂最低抑菌浓度 一种抗菌剂的抗菌能力强弱,可以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即MIC)来衡量。将抗菌剂稀释为不同浓度,作用於菌株,定量测定一定作用时间的抑菌效果,得到MIC值。最低抑菌浓度数值越小,抗菌剂的抗菌性越强。安迪美-AM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50ppm,达到国际着名抗菌剂产品MIC值同一水平(日本产品MIC报道值通常为125-300ppm)。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在PP/PE抗菌制品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在PP/PE抗菌制品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文章概述了银系抗菌剂的有效抗菌成分、载体类型以及在抗菌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专利技术和专利申请的角度,分析了银系无机抗菌剂应用于聚丙烯和聚乙烯抗菌产品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标签:银系抗菌剂;载体;抗菌制品;专利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家用电器塑料部件提出了“抑菌、杀菌”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具有抗菌防霉的功效,因而研究和制备具有抗菌性的塑料制品逐渐成为热点。其中,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广谱、持久、安全和耐热性好等优点,含有银系抗菌剂的塑料制品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 1 银系无机抗菌剂概述 以Ag+、Cu+、Zn+等金属离子与无机载体结合制成的抗菌剂,抗菌性效果很好,其中Ag+具有抗菌广谱性、杀菌效率高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是这类抗菌剂的代表性物质,因而将此类无机抗菌剂统称为银系抗菌剂。 银系抗菌剂的主要种类有:载银抗菌剂、载铜抗菌剂、载锌抗菌剂和复配型抗菌剂[1]。其中Ag+离子的抗菌性最强,复配型抗菌剂(如JP11823690A、JP18104793A)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虽然银、铜、锌等抗菌活性离子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只有将其负载到合适的载体中,制备成抗菌剂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种使用要求[2]。银系抗菌剂的载体种类较多[3-4],主要有:沸石(如JP14554982A、CN01137391、US199********),硅胶(如KR20070020335A),膨润土(如JP7912193A),可溶性玻璃(如JP2003016274A),磷酸盐(CN99114417、WO2004CN01218)等。 银系抗菌剂在抗菌制品中的应用,一是直接在塑料基体中添加一种或多种抗菌剂,另一种是在基体表面上固定抗菌剂。沈阳金德公司于2000年便采用FUMAT-T200银系抗菌剂制成抗菌铝塑复合管,并申请了该产品的专利。石硝子株式会社(JP6806694A)开发的塑料菜板,添加了含锌离子的抗菌材料。彭城职业大学(CN01137391)制备了一种抗菌保鲜塑料薄膜,以沸石为载体,Zn+作为有效抗菌成分,对食品具有抗菌保鲜作用。 2 银系无机抗菌剂在PP/PE抗菌制品中的应用专利申请统计分析 2.1 专利申请量分析 上世界80年代以前,有关银系无机抗菌剂在聚丙烯和聚乙烯中的應用的专利申请量还比较少,人们还很少将抗菌剂应用在日常的制品。而从80年代开始,银系无机抗菌剂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科学

银离子杀菌

白银有杀菌作用,用银餐具食物不易发酵变酸;银化合物可冶疗烧伤包敷伤口;银筷子可检测食物中含硫的毒剂。 什么是银离子? 银离子就是银原子失去一个以上的电子的银,是指银以离子态的状态存在,银离子随价位不同氧化活性不同,Ag2+(Ag++), Ag3+(Ag+++)的银离子具有很高的氧化性,其中Ag2+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价银离子有效性是金属银或银盐的300到17000倍。由于高价态银离子还原势极高,所以一般称为活性银离子。 银离子医药产品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载入现代药典,如:硝酸银溶液、蛋白银、矽炭银、磺胺嘧啶银等四个含银药物,分别用于眼结膜炎、淋病、膀胱炎、痢疾、肠炎、烧伤等疾病的治疗。 银离子为什么能杀菌? 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灭细菌。银离子(Ag+)可以强烈地吸附细菌体的蛋白酶,并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破坏细菌体的蛋白酶,使其不能呼吸,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银离子(Ag+)杀死后,银离子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科学分析,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并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美国一科学家曾做过试验,他将4.5升污水(每毫升含大肠杆菌七千多个)经过3小时的银电极处理后,所有大肠杆菌全部死亡。正是由于银的杀菌能力特强,又对人畜无任何伤害。目前,世界上超过半数的航空公司已使用银制的滤水器。许多国家的游泳池也用银来净化,净化后的水不会像使用化学药品净化的水那样,刺激游泳者的眼睛和皮肤。美国航空航天局把银认定为最安全的灭菌剂,以银作为主要材料制作宇航船饮水容器和净化器。全球半数以上航空公司选择了以银为主的净水系统,现代科学不断证实银对健康的重要。银对液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银吸附后,起呼吸作用的酶就失去功效,微生物就会迅速死亡。银离子的杀菌能力特别强,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美国一科学家曾做过试验,他将4.5升污水(每毫升含大肠杆菌七千多个)经过3小时的银电极处理后,所有大肠杆菌全部死亡。伤寒菌在银片上只能活18个小时,白喉菌在银片上只能活3天。正是由于银的杀菌能力很强,又对人畜无任何伤害,目前,世界上超过半数的航空公司已使用银制的滤水器。许多国家的游泳池也用银来净化,净化后的水不会像使用化学药品净化的水那样,刺激游泳者的眼睛和皮肤。 银离子技术 “银离子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杀菌技术,近年来被三星电子,LG等国际家电巨头投入数亿资金加以开发并推广应用在家用电器上。 银是欧、美洲医疗实践的主要支柱之一,当时人们用各种形态的银治疗数百种疾病,比如肺部感染、皮肤疾病及眼部疾病等,但是因为银的昂贵和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人们自然放弃了价格高的银。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细菌的进化产生耐药性,这使科学家又重新将眼光转向基本上不产生耐药性、安全和天然的银。为了将银应用到各个领域,迫切需要一种“银离子”新技术,将银离子传送到身体细胞。银离子相对于所有的抗生素药物,有一种特殊优势就是抗病毒、治病菌等不会对它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不会因它产生变异品种。目前银离子技术几乎成

银抗菌的安全性上课讲义

银抗菌的安全性

银抗菌的安全性 邢彦军1 ,2 , 宋阳3 , 吉友美1 , 戴瑾瑾1 (1)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201620 ; (2) 东华大学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3)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620 抗菌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纺织品可以明显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多采用主动抗菌,即通过一定方式将特殊的抗菌物质引入纺织材料,以达到抗菌的目的。目前多采用双胍类、异噻唑啉酮类、有机硅季铵盐类和酚类等溶出型有机抗菌剂。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抗菌剂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种,大大影响了抗菌效果。相反,无机抗菌杀菌剂具有抑菌持久性、广谱性、高度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金属离子抗菌剂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抗菌剂,其中银离子的抗菌能力远远强于其他抗菌金属离子,故银系无机抗菌剂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银抗菌剂的安全性、抗菌性能、抗菌机制、银系抗菌纤维和纺织品制备方法、国内外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1 银的抗菌性 微量的、相对无毒的金属具有杀灭病原体和防止它们增殖的“微量作用效应”。在所有金属中,银最具微量生物活性。银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使用硝酸银治疗胃溃疡[1]。19世纪第1次确定了银离子的抗菌活性,到了20世纪20年代,胶体银由于可以有效地处理伤口而被美国食品药品署(FDA)认可[2-3]。与其他抗菌剂相比,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性能高(见表1) ,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抗菌活性。同时,银系抗菌剂还具有很多优点,如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不影响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因此银系抗菌剂适合于抗菌功能纺织品的制备[4-5]。 表1 用于纺织品的不同抗菌剂性能比较 注: + 表示有效; + + + 表示高效; - 表示无效。测定方法不同,不同抗菌剂间无法进行比较。

银离子的抗菌作用

银离子的抗菌作用 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WHO规定银对人体的安全值为0.05ppm以下,饮用水中银离子的限量为0.05mg/l。 有关银的抗菌机理,为金属离子作用和光催化作用。张文钲先生曾论述: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 银的保健作用:白银有杀菌作用,用银餐具食物不易发酵变酸;银化合物可冶疗烧伤包敷伤口; 银筷子可检测食物中含硫的毒剂。 没有人知道人类到底什么时候发现金属银,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这种金属拥有神奇的净化能力:2500年前的波斯国王赛鲁大帝(Cyrus the Great)曾命令其所有部队用银罐子盛水,因为银器放过的水比其它容器放过的干净,。古罗马时期,硝酸银就被当作药品来使用,公元前69古罗马出版社的药典就有相关记载。公元78年,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其所著的《自然史》中,这样描述银的特性:“具有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特效。” 富裕的罗马人日常使用银酒杯和银餐具,这不仅因为银是富裕的象征:贵族家庭用银勺子给婴儿喂饭,是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病魔。“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知道银的杀菌机制。”佐治亚洲克莱顿市的整形医师、创伤恢复专家弗里克(A.Bart Flick)说。弗里克经常将银用于局部创伤治疗,他说:“很显然的是,银对人的健康是有好处,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因此,人们将银视作…安全金属。?” 现今,国际上超过半数的航空公司已使用银装滤水器。许多国家游泳池内的水也利用银来净化,这种净化后的水不像使用化学药品那样,它不会刺激游泳者的皮肤和眼睛。某家公司生产的银丝袜子,材料中含有镀银的纤维,可以抑制菌类的繁殖而防治脚癣和臭脚。另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温水洗净式便器,采用超光滑陶瓷,陶瓷还含有银,随着银离子的缓释而发挥抗菌作用。 那么银为什么能抗菌呢?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早就注意到,用银碗盛放的马奶,几天后也不会变酸。现代研究进一步揭开其中的奥秘:银能杀菌。只要有微量的银溶入水中,变成银离子后,即有高强的杀菌本领。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23升污水(其中大肠杆菌每毫升7000多个),经3小时的银电极处理,结果大肠杆菌全部死亡。十亿分之几克的银能使一升水变得清洁。据实验,伤寒杆菌在银片上只能活18个小时,白喉杆菌在银片上只能活3天。若皮肤碰伤,一时无药,立即将银器贴在伤口上,可以防止感染。在现代药典中,先后收载过硝酸银、蛋白银、矽炭银、磺胺嘧啶银等四个含银药物,分别用于眼结膜炎、淋病、膀胱炎、痢疾、肠炎、烧伤等疾病的治疗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徐国荣i李从举2? 1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29,北京;2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点实验室,100029,北京: 【摘要】介绍了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织物抗菌性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在研究纳米银抗菌性方面的主要成果。并结合其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纳米银的方向对纳米银往后的发展做了一些展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性后整理 银的杀菌作用很早就己经被人们了解并应用了。而进入21世纪后,纳米技术的发展更是便银离子的杀菌性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町产生强人的杀繭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繭且无任何的时药性,能够促进伤II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a,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來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纳米银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电子、化工等多个产业。纳米银在E卩染后整理中的应用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发的研究和进展。各种纳米银后整理剂也纷纷进入市场。 1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目前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来发挥3: (1)纳米银通过抑制多种细胞膜上酶的活性,并与供电子体反应,尤其是能和含有毓基的供电子体反应。转运Na+的还原型辅酶(NADH)即氧化还原型辅酶Q被认为是纳米银最主要的靶蛋白,低浓度的纳米银就可抑制嗜緘性杆菌膜泡中能量依赖的氧化还原形辅酶Q(NQR) 转运离子的活性,同时还能阻碍溶鴻弧菌纯化氧化还桑型辅酶Q的能力。从而提示,纳米银能与氧化还原型辅酶Q特异性的结合是低浓度纳米银杀菌作用的主要机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5-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3001);北京市市属市管髙等学校人才强校计划项目资助

络合银抗菌剂

银抗菌剂 一.导语 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腾飞,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一百多年的迅猛发展中,人们忽视了环境污染与人们健康的紧密关系。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致病的,甚至致死的细菌。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死亡的人数为17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单纯细菌引起的痢疾每年就造成2百万人的死亡。1996年,日本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病原性大肠菌“0—157”感染事件,引起我们的消化道出血甚至可以致人于死地,1997年发生在英国的“疯牛病”,曾引起全世界恐慌和震惊。1999年发生在比利时等国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再度引起全世界的轩然大波,世界范围内立即掀起迎战“二恶英”这一“世纪之毒”的紧急行动。2000年3—6月发生在日本、南韩、蒙古等国“口蹄疫”,再次让世界各国闻之色变!在中国引起重视的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非典”

爆发以后,大家对细菌、病毒谈虎色变,这时很多媒体和公众才开始重视抗菌这两个字眼。而日本是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可“非典”时期,日本无一例感染,这与日本人注重生活质量,平时都用抗菌卫生产品有关。2007年8月英国爆发“口蹄疫”,欧盟委员会宣布,除北爱尔兰以外的英国各地区为此次疫情中的“高风险区域”,正式禁止从这些地区进口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及相关制品。英国《卫报》说,这一贸易禁令将使英国相关养殖业每周损失1000万英镑。 最近爆发的H1N1流感同样引起世界各国的恐慌。世界卫生组织11日公布的最新流感疫情公报说,截至2009年12月6日,H1N1甲型流感在全球至少已造成9596人死亡。据世界银行在2008年发表的报告预测,如果全球范围内爆发一次流感疫情,那么全世界将为此“埋单”3万亿美元。而据了解,此前“非典”带给中国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全球则超过300亿美元。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表示(2010年5月7日),北京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发病患儿呈快速上升趋势。上周报告1660例,比去年同期翻一倍.由此可见,细菌给全世界经济以及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并且细菌不可能永远被消灭,各种有害细菌将不断的出现。因此抗菌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抗菌产品是指添加了抗菌材料的制成品。抗菌材料可以使材料表面的抗菌成分及时通过接触杀菌或抑制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繁殖,进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随着抗菌概念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在经历了流感等病毒的侵袭后,国内抗菌市场需求迅速升温,消费者也开始逐步认识和接受了抗菌的概念,抗菌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抗菌产品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长期性的回报。为了规范抗菌市场,增强消费者对抗菌产品的认可。我国已制定了各种行业的抗菌标准,如:抗菌涂料行业标准(HG/T3950-2007);纺织品抗菌行业标准(GB/T 20944.1-2007);抗菌陶瓷制品抗菌行业标准(JC/T 897-2002);鞋材抗菌行业标准(GB/T 2881-2007)等。 银抗菌环保材料为抗菌市场增加了一个新的消费需求亮点,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了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需求和理念,为企业发展符合健康、环保概念的高科技纳米抗菌技术产品提供了便捷的通路。 二.技术介绍

抗菌剂分类

有机系抗菌剂 有机系抗菌剂的优点是:初始杀菌力强、杀菌即效和抗菌广谱性好,无论是粉状或液态,都能比较容易地分散使用。加上已开发几十年,技术成熟,价格也相对便宜。但是它也有诸多致命弱点:如化学稳定性差,不耐热。遇热、光或水等容易挥发,难以实现长效;在许多高聚物的高温、高压、高剪切加工条件下易分解失效,甚至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特别是在塑料中使用时易迁移,导致抗菌寿命短(使用寿命只有2-3年),成本高。 有机系抗菌剂的分类 有机系抗菌剂可分为化学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两大类。 1.化学合成抗菌剂(见下表): 类别主要产品

2. 天然抗菌剂:主要来自天然物质的提取物,如壳聚糖由来自于天然贝壳、蟹壳、虾壳、鱼骨及昆虫等动物壳体的非常坚硬的部分,经脱去N-乙酰基获得。类别主要产品 天然抗菌剂的优点是,不属化学制品,完全是从天然食物或植物中提取,或直接使用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畜或环境一般不产生污染危害,生物相容性好,因而受到青睐。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抗菌功能有限,做不到广谱长效。使用这种抗菌剂后,会使食品、用品产生异味或变色,特别是天然类抗菌剂在150~180℃就开始炭化分解,使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有机系抗菌剂的灭菌机理 有机抗菌剂因品种繁多,灭菌原理不尽相同。天然抗菌剂:酸碱性物质是通过其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进而使细胞蛋白质凝固,实现灭菌;各种醇类是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干扰细胞代谢,完成灭菌的;脱乙酰壳多糖类天然抗菌剂,其灭菌原理是,本身含有氨基酸,属阳离子,而微生物细胞壁是由酸和磷脂阴离子等组成的。两者结合后,阻碍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化学合成抗菌剂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的能量代谢,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DNA合成),有的是阻碍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等。 无机系抗菌剂: 无机系抗菌剂可分为4类: 1. 含金属离子的抗菌剂; 2. TiO2光催化(或叫光触媒)抗菌剂; 3. 金属氧化物抗菌剂 4. 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抗菌剂。 含金属离子的抗菌剂 含金属离子的无机盐或络合物的无机抗菌剂品种最多,用途也最多,产量也最大。其特点是抗菌性和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抗菌范围广,有效期长。 制法:通过物理吸收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无机抗菌成分(各类无机氧化物和无机金属盐类的金属离子)固定在载体上而制成的抗菌剂。 抗菌成分:主要有银、铜、锌及其化合物;其中银及其化合物用得最多。 载体材料:主要有:沸石系、硅胶系、玻璃系、磷酸钙系、磷酸锆系、硅酸盐系、

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_陈水挟

第19卷第4期Vol .19No .4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总第76期Dec .2001 收稿日期:2001-05-22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1999J01301) 作者简介:陈水挟(1963—),男,博士,副教授,从事环境材料、吸附分离功能材料研究。 文章编号:1004-793x (2001)04-0066-05 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陈水挟,罗颖,许瑞梅,曾汉民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 【摘 要】 利用活性碳纤维的高效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把银、银盐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吸附 沉积在活性碳纤维上,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制备出含细小银化合物或金属银颗粒的活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ICP 发射光谱等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构。研究了这类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对大肠埃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lus aureus )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这类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经其处理后,水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被完全杀灭。对每次使用后被洗脱的银含量测定表明,水中所含银浓度低于饮水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银型抗菌剂;抗菌性能中图分类号:TQ342+.87 文献标识码:A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perties of Ag -Type Antibacterial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 HEN Shui -xia ,LUO Ying ,XU Rui -mei ,ZENG Han -min (M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610275,China ) 【Abstract 】 Several kind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or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C )loaded metallic silver particle or silver halid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soaking ACF or AC in silver salt solu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bers was analy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 M )and powder X -ray diffraction (XRD ).The Ag content in the fiber was measured by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 ma (ICP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tibacterial test was carried out against Es -cherichia coli (E .coli )and Staphylococcur aureus (S .aureus ).The tesults show that ACF loaded silver have strong anti -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 .coli and S .aureus .After dealed with ACF /AC loaded Ag ,AgCl ,AgI ,no E .coli or S .aureus alive in solution can be detected .The analysis of Ag content in water after antibacterial test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Ag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Potable Water Standard ,which indicated that ACF /AC loaded s ilver in this experiment would be a safe antibacterial agent . 【Key words 】 activated carbon fiber ;s ilver -type antibacterial ag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OI :10.14136/j .cn ki .issn 1673-2812.2001.04.015

纳米银抗菌处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整理剂,纳米银抗菌粉,银离子无机抗菌剂,面料抗菌整理剂

纳米粉体的分散及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研究 滕志强1朱平2张建波王炳(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1滕志强(1978- )男,青岛大学在读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功能整理研究。 2 联系人:朱平(1957-),男,青岛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助剂和功能纺织品研究。 原载:六届论文集;299-303(lq06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在不同pH值下的分散效果,以及最佳分散剂用量,结果表明:2%(o.w.f.)的聚丙烯酸钠在pH值等于9时对3%(o.w.f.)的纳米粉 用于棉织物的抗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另外,还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复合纳米微粒ZnO/TiO 2 菌整理,结果发现复合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要比单一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好,证明了纳米协同效应的存在。 抗菌整理协同效应关键词:低聚丙烯酸钠分散性纳米ZnO/TiO 2 1.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已经向多功能化方面发展,纺织业亦是如此。在功能性、环保型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纺织品市场主流的今天,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己扩展到众多领域,其中纳米材料的应用便是其中的一种。天然纤维织物因其服用的舒适性等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棉织物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球菌等在棉织物上存在时间延长,尤其是一些内衣、内裤的穿着环境易滋生细菌,并以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物为营养物质迅速繁殖,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另外,它们还会使棉制品变色、发霉,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由于某些无机材料做成纳米级后有优越的抗菌功能,同时纳米功能材料耐热、无毒、稳定性强,因此纳米材料便作为新型的抗菌整理剂首先被选用,来代替对人体有毒性和刺激性的抗菌剂,成为开发绿色功能纺织品的一个重要方向[1]。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应用的将纳米微粒施加到纺织品上的方法主要有三种[2]:(a)共混纺丝法 (b)后整理法:吸尽法、涂层法和浸轧法 (c)接枝法。然而,时至今日,纳米粉体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仍然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这是因为纳米微粒表面活性很大,易发生团聚,且不易与纤维材料结合固着,因而,如何使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纺织品上,且实现纳米粒子与纤维的牢固结合,是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和ZnO施加到棉织物上,并对它们的分散性、抗菌性以本文借助于粘合剂把纳米粉体TiO 2 及它们复合物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 2.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原料及试剂 (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纳米ZnO和纳米TiO 2 和硅酸钠(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低聚丙烯酸钠(上海长风化工厂);染色用粘合剂和渗透剂JFS(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1.2织物规格 经过前处理的纯棉织物:规格40*40,支数133*72 2.1.3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SK5200H(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85-2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H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宏华仪器厂);EL-400立式气动小轧车(上海朗高纺织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pHs-25型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厂)。 2.2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实验[3][4] 2.2.1最佳分散剂和pH值的选择 将0.10g等量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分别加入到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每种分散剂分别配六份溶液,搅匀后准确调节pH值,使含相同

抗菌剂(新)

1.抗菌的含义 抗菌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物理方法是通过温度、压力以及使用环境的电磁波、电子射线等物理手段杀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调节pH值进行气体交换、失水隔离营养源等手段灭菌。而目前在材料领域使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抗菌剂的办法来达到抗菌的效果,这种方法均有适用面广、效率高、有效期长的特点。 2.抗菌剂分类 抗菌剂大体上可分为无机系、有机系和天然生物系3大类。 表1 微生物抑制相关用语 2.1无机抗菌剂 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品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银、镉、铅等金属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对人体有害;铜、镍、钻等离子带有颜色,将影响产品的美观,锌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强度仅为银离子的 1/1000 。因此,银离子抗菌剂在无机抗菌剂中占有主导地位。

银离子类抗菌剂是最常用的抗菌剂,呈白色细粉末状,耐热温度可达1300℃以上。银离子类抗菌剂的载体有磷酸锆、沸石、陶瓷、活性炭等。有时为了提高协同作用,再添加一些铜离子、锌离子。 此外还有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等无机抗菌剂。 银系抗菌剂的种类及其载体性质 抗菌剂有效成分载体性质抗菌能力 银---氟石银离子离子交换强 银---活性炭银离子吸附弱 银---磷酸铜银离子离子交换强 银---磷酸钙银离子//银吸附弱 银---硅胶银配位化合物吸附弱 银---溶解性玻璃银盐玻璃成分弱 银---多孔金属银离子//银吸附弱 目前,对抗菌剂的要求包括:(A)抗菌剂能力及光谱抗菌性;(B)持效性,既耐洗涤、耐磨损、寿命长;(C)耐侯性、既耐热、耐日照、不宜分解失效;(D)与基材的相容性或可加工性,既易添加到基材中、不变色、不降低产品使用价值或美感;(E)安全性,对健康无害,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F)细胞不易产生耐药性 2.1.1无机系抗菌材料: 无机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方式,一种是利用金属本身(如Ag、Cu等)所具有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金属(或其离子)或具有锐钛矿型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材料固定在沸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制品中就可以获得具有抗菌性的材料,其制品有各种复合抗菌塑料、抗菌复合钢板等。另一种是利用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使其固溶在一般不锈钢中,再通过特殊热处理方法,使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从基体中析出,这样在不锈钢表面就有了抗菌性。这种不锈钢也可以被称为抗菌不锈钢,目前抗菌不锈钢的研制与开发是抗菌材料的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