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一、临床表现与体征

患者腰骶部疼痛,多呈慢性、间歇性酸痛、隐痛,可向一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臀部及大腿后侧扩散,但不沿坐骨神经方向放射,步行、站立、负重及劳累后加重,咳嗽、打喷嚏不能使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患者腰骶角加大,局部有压痛和肌紧张,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化验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靠近骶髂关节面中的髂骨耳状关节部分骨质密度增高,呈均匀浓白边缘清晰的骨质致密带,骨小梁消失,无骨质破坏。

二、治疗原则

1. 轻者:以紧身裤,有学者报告早期服用移山参(白参,每天3分,连服1~2月)多可痊愈或好转,但未经验证。

2. 重者:指影响步行及工作者,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一般仅需上方关节融合即可,勿需全关节融合,以免误伤臀上动脉而引起严重后果。

3. 各种非手术疗法,如中药、理疗、推拿、针灸、火罐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可选用。

4. 谷康泰灵配合鱼腥草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

三、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中青年女性腰腿痛常见的主要的病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腰腿痛的妇女中检出率高达18.82%,其中年龄≥20岁和≤40岁者占90.11%[1]。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X线表现颇具特征性,因此,诊断不困难。唯有治疗方面,目前主要是对症疗法没有确切理想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根据现代医学对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病理解剖所见,结合中国医学的理论,自拟补肾养血壮骨汤进行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X线摄片确诊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病例中,随机抽样159例。按照X线解剖学分型:骶骨型1例,髂骨型120例,混合型38例。随机抽取10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59例,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0~52岁,平均36岁。经统计学处理,治疗

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均具有妊娠、分娩、外伤、感染中1~2项的病因史,以及标准的X线(骶髂关节或骨盆)片。完全符合有关资料提出的X线诊断和分型标准[1]。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自拟的补肾养血壮骨汤,方剂:鹿含草20g,肉苁蓉15g,川断20g,寄生20g,当归20g,生地20g,延胡15g,牛膝15g,大黄5g,莱菔子5g,甘草5g加水800ml煎成150ml,复渣,每日服2次。对照组内服壮腰健肾丸(广州市李济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1061)。用法:每日3.5g,1日3次。方中鹿含草、肉苁蓉、川断、寄生补肾壮阳,强健筋骨佐以祛风除湿;当归、生地养肝血;延胡、大黄、牛膝活血祛瘀兼血下行;莱菔子降气消痰,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骨、养血活血,佐以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服此方者有效则2天见效,若6天未愈则勿需再用。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1.5、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肢体活动自如;显效:腰腿痛症状减轻度>(++),肢体活动度增大明显;有效:腰腿痛症状减轻度>(+),肢体活动度有所增大;无效:腰腿痛症状减轻度不明显,肢体活动度无变化。

2、结果

治疗组治愈90例(90%),显效6例(6%),有效4例(4%),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平均服药剂量4剂(4天)。对照组治愈16例(27.12%),显效8例(13.56%),有效12例(20.34%),无效23例(38.98%),总有效率61.02%;平均服药12天。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5剂

鹿含草20g,肉苁蓉15g,川断20g,寄生20g,当归20g,生地20g,延胡15g,牛膝15g,大黄5g,莱菔子5g,甘草5g

骶髂关节(搜集整理)

骶髂关节 一、骶髂关节位置、结构 骶髂关节是在骶骨与髂骨之间的关节,在臀部上部系腰带以下,大约在脊柱两侧约两三公分处各有一个看起来凹下去的地方,直接可以触摸到硬硬的骨头,此处为PSIS(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从这边往上下约4,5公分处是骶髂关节,,这是属于可动关节,但活动度很小,大约只有4度, 关节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紧密,关节囊坚韧,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固。主要的韧带是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骶骨侧为透明软骨,髂骨侧为纤维软骨,里面有滑囊液,最常发炎的部位是从PSIS以下的部位。 骶丛与骶髂关节关系密切。在解剖上骶丛贴于骨盆后壁,骶髂关节盆面之前,其中L4神经根的腰骶干支、L5神经根及腰骶干位于腰椎与骶髂关节之间。 骶髂关节的这些结构特征,增强了该关节的稳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从而有利于重力通过该关节向下肢传递,以及自高处着地或跳跃时起缓冲冲击力及震荡的作用。 骶髂关节发炎时,因为它原本活动度就很小,因此不会严重影响行走能力,但它是属于中轴与周边的连结, 由于骶丛的解剖学特点,骶髂关节的无菌性炎症可刺激腰骶干,出现与腰3-4和腰4-5间盘突出相似的症状:腰臀部疼痛和大腿、小腿放射痛,甚至放射到足,因此行走翻身等活动都会造成疼痛,上身向后侧倾斜时特别疼痛,走路时落

在后方的一边可能比较疼痛.转移痛大多在臀部大腿后方,外侧,偶尔可以到小腿后外侧或大腿前内侧。 二、骶髂关节炎

症状: 1、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2、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上述情 骶髂关节炎图示 况多见于老年人、下肢关节。 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尚无逆转或中止该病进展的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阻止和延缓疾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如何正确诊断骶髂关节炎

如何正确诊断骶髂关节炎 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左、右两侧骶髂关节保持平衡,所以腰骶椎着力均匀分布,不会引起骶髂关节的受损。但在分娩或外伤后,引起了耻骨联合的分离,使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即使是很轻的压力,也容易引起骶髂关节扭伤,从而产生骶髂关节炎。 【查体及检查】 1.Piedallu征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自后方观察其髂后上棘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情况下,患侧偏低;腰前屈时,则患侧位置升高程度超过健侧。 2.对抗性髋外展试验阳性。 3.退变性骶髂关节炎X线平片上显示退变征,视病程不同而出现退行性变的各期表现,以增生及骨刺为主。 【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特点是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方能缓解,这也是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部外伤的区别点。强直性脊柱炎轻症者,仅会感觉骶髂关节部僵硬、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腱、韧带与骶髂关节的骨附着点炎症,即肌腱末端炎。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臀、大腿后侧疼痛易误诊为坐骨神经痛,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下肢疼痛很少放射到膝以下。 强直性脊柱炎交替性左右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是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骶髂关节固定部位深层次隐渐性疼痛,先为一侧显著,后发展为左右交替性疼痛,重者痛处在骶髂关节一点上。骶髂关节疼痛可以上移出现腰椎部疼痛,下移至坐骨疼痛或大腿髂部痛,因咳嗽、打喷嚏或其他牵动性动作而疼痛加重。开始时疼痛可以为单侧、间歇性,几个月后逐渐发展为双侧、持续性疼痛并伴有腰部僵硬。 强直性脊柱炎都侵犯骶髂关节,上行至腰椎疼痛,所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常伴有腰痛和腰骶疼痛伴有晨僵。先为反复发作,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酸痛,随病情发展,或持续性深部隐渐性钝痛或者刺痛,伴有腰部酸痛,全身疲劳无力,其特点为休息、阴天或劳累后加重,活动、遇热后疼痛缓解。 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首选X线平片。阅读X线平片须避免主观臆测,应采用上述ASAS发布的评分系统,如明确有SpA骶髂关节炎,则无须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如确诊为SpA会影响其治疗药物的选择,则应行MRI检查,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是在MRI结果中唯一有诊断意义的SpA特征。

骶髂关节炎诊断

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的影像学诊断 全网发布:2011-06-23 21:29 发表者:孙国民(访问人次:1242) SpA诊断:重视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 1961~1991年期间,脊柱关节炎(SpA)分类标准多次更新,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能满足临床诊断, 仅可用于研究。2009年,国际SpA评估工作组(ASAS)发布的中轴型SpA分类标准不同于既往标准。根据该标准,诊断SpA首先须满足发病年龄<45岁和背痛病程≥3个月,对符合条件者应进一步考虑是否满足以下4点:①背痛有炎性特征,②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③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④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治疗有效。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确诊为SpA,对不符合全部条件者应行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以判断是否有炎性改变。对于诊断SpA,在影像学检查中仅骶髂关节检查最具价值,而脊柱及其他部位检查暂不作推荐。在SpA诊断指标中,影像学检查特异性最高,但敏感性较低,因此不推荐为筛查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正确判定骶髂关节炎是风湿科医师应掌握的方 法。 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原则 骶髂关节炎对诊断中轴型和外周型SpA均有重要作用。目前可用于骶髂关节检查的方法包括X线平片、磁共振成像(MRI)和CT,其中X线平片为首选。在缺少X线平片结果时,不应行CT和MRI检查。如根据X线不能确诊,须考虑确诊为SpA是否对药物选择有重要影响,否则为确诊SpA而行其他检查只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如明确诊断为SpA会影响治疗药物选择,且X线平片不能确诊,2009年ASAS在分类标准中推荐MRI为第二位检查方法。仅在有MRI检查禁忌证时才推荐CT检查。因为CT有2个重要缺点:放射线辐射使癌症风险升高;骶髂关节CT尚无统一阅片标准,不同阅片者对同一CT结果的判定常有 显著差异。 骶髂关节放射学检查 X线检查 对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仅须拍摄含髋关节的骨盆X线平片。前后位X线平片为判断Sp A骶髂关节病变程度的重要方法。风湿科医师应对双侧骶髂关节分别进行评价。 根据以下分级,每个骶髂关节评分为0~4分。 0级:正常(图1)。 1级:有可疑病变,但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正常(图2 ,左侧骶髂关节)。 2级:有明确病变,局部轻微糜烂或硬化,关节间隙无明显增宽(图 2,右侧骶髂关节)。 3级:有明确病变,中度或重度骶髂关节炎症,伴侵蚀、硬化、增宽(或狭窄)中一项 改变,部分强直(图3)。 4级:关节改变严重,骶髂关节完全强直(图4)。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一、临床表现与体征 患者腰骶部疼痛,多呈慢性、间歇性酸痛、隐痛,可向一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臀部及大腿后侧扩散,但不沿坐骨神经方向放射,步行、站立、负重及劳累后加重,咳嗽、打喷嚏不能使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患者腰骶角加大,局部有压痛和肌紧张,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化验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靠近骶髂关节面中的髂骨耳状关节部分骨质密度增高,呈均匀浓白边缘清晰的骨质致密带,骨小梁消失,无骨质破坏。 二、治疗原则 1. 轻者:以紧身裤,有学者报告早期服用移山参(白参,每天3分,连服1~2月)多可痊愈或好转,但未经验证。 2. 重者:指影响步行及工作者,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一般仅需上方关节融合即可,勿需全关节融合,以免误伤臀上动脉而引起严重后果。 3. 各种非手术疗法,如中药、理疗、推拿、针灸、火罐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可选用。 4. 谷康泰灵配合鱼腥草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 三、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中青年女性腰腿痛常见的主要的病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腰腿痛的妇女中检出率高达18.82%,其中年龄≥20岁和≤40岁者占90.11%[1]。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X线表现颇具特征性,因此,诊断不困难。唯有治疗方面,目前主要是对症疗法没有确切理想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根据现代医学对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病理解剖所见,结合中国医学的理论,自拟补肾养血壮骨汤进行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X线摄片确诊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病例中,随机抽样159例。按照X线解剖学分型:骶骨型1例,髂骨型120例,混合型38例。随机抽取10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59例,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0~52岁,平均36岁。经统计学处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作者简介:骆冬英(1965 ),女,湖北省人,主治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 R 影像学分析 骆冬英1,杜湘珂,张桂青,孙 英2 (1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44;2风湿免疫科) [摘 要]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 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 R 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15例AS 患者M R 扫描序列包括SE T 1W I 、F SE T 2W I 及梯度回波T *1W I 。结果 14例AS 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 2WI 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 1WI 及T 2W I 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T *1WI 可清楚显示软骨增粗大于5mm 及破坏情况。结论 M RI 能观察到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脉沉积,可作为A S 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593 23 R4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2 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 of Sacroil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L UO Dong Ying ,D U Xiang K e,Z H A N G Gui Qin,et al (Dep art ment of Radiology ,Peop le s H osp ital ,Beij ing Medical U niver sity ,Beij ing,100044,China) [Abstract] Purpose T 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sacroilitis on M R imag ing in patients w ith anky losing spondylitis (A S).Method Fifteen AS patients were imaged with SE T 1WI 、FSE T 2WI 、T * 1WI on M R ex amination.Re sults O f sacroiliac joints in fourteen patients w er e obser ved the car tilage abnor malities showed as irregular appearance,patchy distribution in some patients,and hig her o r low er sig nal intensity on T 1W I and T 2WI.T he cartilage signal became thick and lar ger than 5mm,and was show ed erosion obviously on T *1WI.T he bone marrow w as demonstrat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hig her signal intensity on T 2WI.C onclusion M RI can reveal the bone marrow edema,cartilage abnor malities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one marr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tis in AS patients.[Key words] Sacroiliac jo int;Spondylitis,anky losing;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早期即侵及骶髂关节。但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变异多,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的前下2/3为滑膜部分,后上1/3为韧带部分。X 线平片及CT 能确诊AS 级及其以上病变,对部分 级及 级骶髂关节炎X 线却无能为力(依照1984年制定的纽约修订标准X 线骶髂关节炎分级)。目前国内外对A 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学特征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提高对早期A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特征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符合1984von der L iden 纽约修订标准的15例AS 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5~37岁,平均27 1岁。逐一完成骶髂关节加角度平片、CT 及M R I 斜冠状位扫描。另选8名健康志愿者,男7例,女1例,年龄21~37岁,经双侧骶髂关节M R 斜冠状位扫描。 CT 检查:使用P icker CT T win(原ELscint)扫描机,扫描架角度19 7 ~22 ,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面,3mm 层厚连续扫描,骨窗摄片观察。 M R 检查:采用GE G yrex 2.0T (原Elscint)高场强扫描机,参照CT 扫描定位线,行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位体线圈扫描(图1),层厚4mm 。扫描序列为:自旋回波序列(SE)T 1WI ,T R500/T E15 2,二次采集,矩阵180 256;快速自旋回波(FSE)T 2WI,T R3000/T E126,四次采集,矩阵256 256;梯度回波的准T 1WIT R400、T E6 1翻转角70 ,四次采集,矩阵192 256。上述AS 患者及志愿者扫描序列、参数相同。2 结果 A S 骶髂关节炎M RI 所见:M RI 可显示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异常,骨髓信号增高,脂肪沉积等改变。X 线平片及CT 所示的骨质侵蚀、骨质硬化M R 也能很好地观察到(表1)。AS 的 ~ 级病变局限在骶髂关节的滑膜部分。 表1 15例AS 骶髂关节分级 X 线CT M R 0级331 级543 级447 级 3 4 4 152 China JM IT Feb 2000 Vol 16 No 2

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1例报道

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1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2-11-16T09:48:48.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杨胜云向真慈张勇[导读] 转移性骨肿瘤多发于髂骨,呈多发溶骨性破坏,大部分病人年龄较大,有原发肿瘤病史。 杨胜云向真慈张勇(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445000)【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296-01 【摘要】化脓性关节炎临床并不少见,但发生于骶髂关节的化脓性关节炎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一例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追踪,回顾性诊断。以期提高影像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率。对不能用常见多发病解释的骶髂关节骨质异常征象,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关键词】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病例简介;女性患者52岁,因左侧腰骶部疼痛半月余,发热一周入院,述半月前感左侧腰骶部疼痛,且逐渐加重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9.7℃。在基层医院以“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治疗无效。入院查体:慢性痛苦面容,被动体位。体温38.7℃,心率108次/分,左侧腰骶部压痛扣击明显。血常规;中性;12×109/L 红细胞3.2,血红蛋白82g/L。血沉42mm/h。USG:左侧骶髂关节周围见包裹性液性暗区,泌尿系及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CR:左侧骶髂关节面见虫蚀样骨质破坏,周围骨质密度增高。CT:左侧骶髂关节不规则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内见水样低密度影。手术及病理:左侧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术后20天痊愈出院。 讨论 1 病因:①血源性感染,脓毒败血症的一部分,也有原发性骶髂关节炎;②髂骨骨髓炎,化脓性下腰椎,脊柱炎波及;③骶髂关节及臀部注射封闭引起感染;④下腰椎,盆腔手术化脓感染而波及(医源性);⑤下腰部及臀部软组织感染波及。 2 影像学鉴别诊断:①骶髂关节结核:常发病缓慢,临床症状较隐匿。约一半以上病例有肺部结核。虽也可表现为骶髂关节的虫蚀,溶骨样骨质破坏,但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少见,以骨质疏松表现为主。周围软组织可有钙化及寒性脓肿。②强直性脊柱炎。强脊炎 (A.S) 主要发生于男性青少年,到晚期任何医师及患者本人都清楚,1)早期多在青少年;2)下腰部及髋部痛,经一般治疗无效;3)很少有高热;4)发病较缓慢,且症状多样化;5)X 线上骶髂关节早期有增厚,硬化及与年龄不相符的变尖增生,典型为锯齿样骨质破坏;同时有两侧骶髂关节及椎体受累 6)HLA-B27阳性率高达90-95%,仅此一项,即可决定 A.S的诊断。 3 骨肿瘤,很少见。转移性骨肿瘤多发于髂骨,呈多发溶骨性破坏,大部分病人年龄较大,有原发肿瘤病史。 4 其他如产后骶髂关节炎致密性骶髂关节炎。典型表现为两侧骶髂关节面下“犁”状高密度影,关节面骨质破坏少见或较轻微。病人为近期有生产史的女性,临床症状明显较本病轻。 参考文献 [1]郑金龙,韩萍,等.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6):456-459.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21-1123. [3]徐爱德,徐文坚,刘吉华.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8-395. [4]徐肃标,骶髂关节的应用解剖学.实用医学杂志,2002,18(2) :115.

MRI在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MRI在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9-12T14:11:44.4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李登发 [导读] 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复合型疾病,它可由多种致病因和疾病诱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研究MRI在临床诊断骶髂关节炎的应用问题,围绕现实病案资料,分析判断MRI的临床价值及影响。方法:使用西门子Verio3.0T仪器对某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测报告,确定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得出有效结论。结果:MRI检测结果显示,滑膜软骨异常13例,骨髓水肿9例,骨质侵蚀10例,脂肪沉积8例,检测报告中的资料信息存在差异。结论:MRI诊断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其操作步骤简单、诊断说明内容丰富、依据性强,可以被引入临床骶髂关节炎诊断服务中,深入推广。 【关键词】 MRI;骶髂关节炎;诊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91-02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RI in sacroiliac arthritis diagnosis Li Dengfa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jiangsu 213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acroiliac arthritis problem, around the reality of medical record data, analyse and judg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and the influence. Methods Using Siemens Verio3.0 T instrument to a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5, 40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arthritis to check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port,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sacroiliac arthrit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conclusions. Results MRI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13 cases of synovium cartilage abnormalities, 9 cases of bone marrow edema and bone erosion in 10 cases, 8 fatty deposi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ta information in the test report. Conclusion T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oiliac arthritis, obvious advantages, its simple operation steps, diagnosis, rich in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sex is strong, can be introduced into clinical sacroiliac arthritis diagnosis service,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MRI; Sacroiliac arthritis; Diagno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复合型疾病,它可由多种致病因和疾病诱发,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下降、髋部肌肉等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退行性病变等,为了提高骶髂关节炎临床诊断的效率与质量,临床引入了很多先进的医疗检测技术,其中MRI技术以其显著的服务优势,被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认可[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使用西门子Verio3.0T仪器对某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21~57岁之间,平均年龄(42.13±3.16)岁。 1.2 研究方法 对40例骶髂关节炎进行MRI扫描,参照常规操作方法,对特殊病人开展特殊服务,具体内容如下:一是,选定仪器,本文所有患者均选用西门子Verio3.0T仪器,扫描前检验仪器正常使用频率,一般选用150~200HZ。二是,患者体位纠正,要求患者以仰卧姿势平躺于仪器床正中矢向位置,与中线保持水平、一致。三是,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采用常规SE序列、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等信息数据,评价判断不同患者患病情况,SE序列扫描参数TR500ms、TE10~15ms,STIR序列扫描参数TR3000ms、TE40ms、TI100~180ms,对比各类骶髂关节炎病症的数据差异,得出初诊断结论[2]。四是,观察内容,MRI扫描图像形成后,关注患者骶髂部位的关节软骨、骨质,以及脂肪层、骨髓等生理组织形态的变化,围绕SE序列、STTR序列的数值变化和信号差异,判断病情具体情况内容,如:序列数值正常,则可根据具体图像表现骨皮质有改变趋势;观察到骨质髓变化,则说明骨髓有水肿表现;位于关节周围的髓腔内,高低信号产生矛盾序列,则说明骶髂关节有脂肪抑制表现;位于关节周围骨髓内的信号数值均居高不下,则说明存在脂肪沉积现实等等。围绕各患者的检测报告,确定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得出最终诊断结论。 1.3 检测评价标准 ①滑膜软骨异常:表现为SE-T1WI上正常软骨区线形中等信号变成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的中等信号,在FSE-T2WI上异常关节软骨信号强度增加。②骨髓水肿:表现为关节周围的骨髓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和STIR序列上为高信号。③骨质侵蚀:表现为低信号的关节面不规则凹陷,且可在FSE-T2WI上见凹陷内出现混杂信号。④脂肪沉积:表现为位于关节周围骨髓内,T1WI、T2WI均为高信号,STIR上为低或等信号[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RI检测结果显示,滑膜软骨异常13例,骨髓水肿9例,骨质侵蚀10例,脂肪沉积8例,检测报告中的资料信息存在差异,具体数据见表。 3.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骶髂关节炎病症是可以通过患者MRI检测结果展示或分类的,但患者骶髂关节出现病变或生理功能问题时,患者会诱发一系列类似于活动障碍、关节疼痛、肢体水肿等临床反应,随即到医院就医。资料中,40例有骶髂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接受了MRI检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1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摘要 髂骨致密性骨炎系一种以骨质硬化为特点的非特异性炎症,有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现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为明显,但关节间隙则无改变。因位于骶髂关节,且该关节症状明显,故又称之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髂骨致密性骨炎是发生于髂骨耳状关节部分的骨质密度增高性疾病。病因迄今不明,可能与妊娠、机械性劳损、病灶性炎症有关。本病好发于20~35岁的育龄妇女,偶见男性。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概述 本病90%以上为中年女性,以妊娠后期、尤其分娩后为多见,亦可见于尿路或女性附件慢性感染后,或盆腔内其他感染。此外,臀骶部的外伤亦可诱发或引起本病。 妊娠、分娩及外伤均可引起骶髂关节韧带的撕裂而易使局部的血供受阻。因此早期局部呈现充血、水肿及渗出增加等,渐而局部出现增生与变性反应,随着胶原纤维的致密化而向硬化演变;血管形成厚壁血管,易闭塞而引起髂骨耳状面处缺血和缺氧,骨质呈现硬化性改变,以致手术时局部出血较少。骶髂关节囊壁显示纤维增生、弹性降低及松动样改变。继发于盆腔内炎症者亦出现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可能系细菌内毒素作用所致。 髂骨致密性骨炎系一种以骨质硬化为特点的非特异性炎症,有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现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为明显,但关节间隙则无改变。因位于骶髂关节,且该关节症状明显,故又称之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髂骨致密性骨炎好发于女性,20~40岁中年女性多见。患有复发性下腰痛,有时可向下放射至两侧臀部和大腿,但不是根性疼痛,下腰活动时可加重症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病,常有近期分娩史。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病因病理 1、病因学 本病90%以上为中年女性,以妊娠后期、尤其分娩后为多见,亦可见于尿路或女性附件慢性感染后,或盆腔内其他感染。此外,臀骶部的外伤亦可诱发或引起本病。 2、病理学 妊娠、分娩及外伤均可引起骶髂关节韧带的撕裂而易使局部的血供受阻。因此早期局部呈现充血、水肿及渗出增加等,渐而局部出现增生与变性反应,随着胶原纤维的致密化而向硬化演变;血管形成厚壁血管,易闭塞而引起髂骨耳状面处缺血和缺氧,骨质呈现硬化性改变,以致手术时局部出血较少。骶髂关节囊壁显示纤维增生、弹性降低及松动样改变。继发于盆腔内炎症者亦出现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可能系细菌内毒素作用所致。 3、临床表现与影像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1)既往史:多有妊娠、外伤及盆腔感染史。(2)主诉:骶髂部疼痛,80%为一侧性,尤以步行、站立及负重为剧,但多可忍受。(3)体征:①骶髂关节部叩痛及压痛。②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试验及盖氏试验等均阳性。(4)X线平片:早期无变化,后期显示髂骨面骨质硬化,但无骨质破坏。邻近骶髂关节的髂骨硬化改变,常累及关节远侧1/2区域,有时两侧同时受累。为可能是分娩前分泌松弛素作用于骨盆关节的骨质反应。 4、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及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等鉴别。后两种多为一侧关节受累,两侧极罕见。

影像-实习计划及大纲

影像技术专业 毕业实习计划及大纲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市卫生学校

影像技术专业实习计划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教学计划规定,影像技术专业修完全部理论课后,安排毕业实习40周。在此实习期间,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各种仪器,掌握X线、CT、MIR、超声及核素扫描的操作技术,了解仪器的维护;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初级医学影像技术人员,毕业后能在医疗机构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 一、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具备影像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热爱影像事业、全心全意为临床医疗及患者服务。 2.巩固基础影像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影像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深化影像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熟练掌握常规影像技术操作技能,熟悉新项目、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措施。 3.结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临床实践,以提高影像质量为核心,加强质量意识。4.培养学生应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自学能力及专业上继续探索和发展的能力,主动运用科技成果于影像工作实践中。 5.熟悉对复杂项目的影像工作,对影像结果做出正确分析,具有参与临床会诊的能力。 6.熟悉了解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实习方法 1.每个实习生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进行轮转,合理安排轮转科室,不要轮空。2.科室指定一个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作为主要负责带教老师,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 3.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基础上,应基本掌握常用的仪器的原理、操作及维护保养。 4.实习生要按照医院的规定,按时完成各项影像工作。 5.实习生在服从科室安排,参加病房值班。

6.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主动寻找机会,学习目前影像医学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影像技术。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技术和理论水平。 7.医院如有条件可酌情安排学生到核素扫描室和放射治疗中心1周。 三、实习地点:二级以上医院 四、实习科目与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科目内 科外 科 放射科CT、MRI 超声 科 核素扫 描室 放射治 疗中心技术 组 诊断 组 技术 组 诊断 组 时间(周) 4 4 6 8 4 7 6 根据情况安排(1) 五、考核方法: 1、在实习结束前的一周内,应完成实习生的自我鉴定和实习小组鉴定。在实习结束后三天内,由实习科室的带教老师负责对实习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鉴定、评分,并报科主任审批。 2、在实习结束前一周内,各实习医生必须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考试。 3、凡实习表现综合鉴定评分不合格者,可留校重补实习一次(实习费用自理),补实习后要重新鉴定和业务考核,成绩合格者予以毕业,否则作结业处理 4、在结束前夕,学校派实习考核小组到医院进行教学检查或委托实习医院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兼评分。 六、请假安排: 实习期间各实习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习生一周(七天)的春节假;为提供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每生可向实习基地分次或多次申请总共半月(十五天)的应聘假。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2)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早期,尤以单关节炎开始的及X线改变尚不明显时,需随访观察方能确诊。国际上沿用美国风湿病学学会1958年诊断标准,该标准于1987年进行了修订,删除了损伤性检查和特异性较差的关节疼痛和压痛,对晨僵和关节肿胀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较西方国家为轻,标准第一条及第二条我国患者不尽都能符合,可以灵活掌握。现介绍如下: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病程≥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病程≥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病程≥6周)。 4.对称性关节肿(≥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光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0%,均优于1958年标准(敏感性92%,特异性85%)鉴别诊断一、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如骶髂关节、腰椎病变,极少累及手关节。骶髂关节炎典型的X线改变为骶髂关节炎,晚期腰椎呈竹节样改变。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血清RF阴性。二、银屑病关节炎本病多发生于皮肤银屑病变后若干年,其中30%~50%的患者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与 RA 极为相似。其不同点为本病累及远端指关节处更明显,且表现为该关节的附着端炎和手指炎。同时可有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血清 RF 阴性。三、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关节痛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且以运动后痛、休息后缓解为特点。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为主,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生和结节为特点。血沉增快多不明显。血清 RF 阴性。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患者因手指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然而本病的关节病变较类风湿的关节炎症为轻且关节外的系统性症状如浆膜炎、蝶形红斑、盘状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补体低下则在早期就出现。五、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 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一、一般疗法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来者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二、药物治疗(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镇痛消肿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这类药借其抑制环氧酶(COX)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前列腺素有致炎(肿痛)及保持组织生理功能两种作用,故在服用 NSAID 后,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也损害了某些组织如胃粘膜、肾等而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甚至冒粘膜溃疡、出血、穿孔;因肾排纳功能一过性受抑制而出现浮肿、血压升高等。根据药物化学结构, NSAID 可分为丙酸类、乙酸类、苷康类、吡唑酮类、苷布类等。现将同时抑制 COX-l 和 COX-2 的NSAID 称为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抑制 COX-2 为主者称为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后者的胃肠道严重不良反应较其它 NSAID 为低。常用 NSAID 的剂量如下:①布洛芬:每日剂量为 1.2~3……2g .分 3~4 次服用;有胃肠不良反应者 20%~30% ,严重者有上消化道出血; ②萘普生:每日剂量为 0.5~ 1.0g ,分 2 次服,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布洛芬相似;③双氯芬酸:每日剂量为 75~150mg ,分 3 次服用;④吲哚美辛:每日剂量为 75~l00mg ,分 3 次服用,胃肠道反应较上述 3 种药物更多;属同类结构的有舒林酸、阿西美辛等;⑤美洛苷康:每日剂量 7.5~15mg ,分 1~2 次服用;胃肠反应低于布洛芬及萘普生;⑥美

谷康泰灵配合鱼腥草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

谷康泰灵配合鱼腥草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322100) 林勋杰 骼骨致密性骨炎多发于中年妇女,尤以妊娠后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后为多见。自1998~1999年,我们采用谷康泰灵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该病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女61例,男2例;左侧20例,右侧17例;双侧26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22岁,平均35.6岁。妊娠后期4例,分娩后31例,有泌尿系统感染史者12例,有生殖系统感染史者6例,有外伤史者4例,无诱因6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主诉均有下腰部疼痛,并向下放射至两侧臀部和大腿,其中病情较轻46例,较重17例。有58例患者骶髂关节部有局限压痛及叩击痛,或伴有轻度臀肌痉挛。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53例。X 线片检查63例患者均见靠近骶髂关节面下1/2~1/3的髂骨侧骨质硬化,骨小梁纹理完全消失,但无骨破坏,有26例出现两侧同时受累。化验检查均正常。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减少腰部活动,行局部理疗,配合腰围必要时卧床休息,暂时避免怀孕等。 2.2 西药治疗 谷康泰灵注射液(重庆康宁制药厂生产,批号980212,规格2ml /支)4ml 肌肉注射,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中药治疗 中药鱼腥草20g 水煎服,药渣外敷,每日2次。或用北京第二制药厂生产的鱼腥草素片90mg (每片30mg ),每日2次,口服。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优:下腰部痛消失,活动自如能胜任各种劳动。良:下腰部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但活动久后仍有疼痛。差:下腰痛不减轻或轻微减轻。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63例,治疗时间最短18天,最长31天,平均24天,均于30天时按上述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45例,占71%;良13例,占20.6%;差5例,占8%。优良率为92%。4 讨 论 髂骨致密性骨炎的病因迄今不明。从本组病例分析,与妊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的占55.6%和28.6%,与妊娠有关的病例中以高龄产妇、难产妇多见。因此,我们认为引起本病的机理可能与妊娠后内分泌的改变及产后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后产生的细菌内毒素有关,从而造成早期局部充血、渗出,继而局部出现骨质硬化性改变。同时也可能由于细菌内毒素的影响,引起骨代谢不良而产生髂骨退行性病变,出现临床症状。本组患者应用谷康泰灵注射液为主进行治疗,谷康泰灵注射液是一种新的骨折损伤治疗药物,含有多种氨基酸肽类物质和骨生长因子及钙磷等元素,能促进垂体T SH 、G H 的分泌,从而影响骨的生长与代谢。而中药鱼腥草性味微辛,微温,具有散热毒、利小便、消肿痛的作用,其有效成份鱼腥草素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还有镇痛、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两者合用能达到更佳的疗效。 (2000-02-15收稿 2000-09-21修回) 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12例诊治体会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76002) 吴洪坤 张子东1 于兰先2 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较为少见,由于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很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自1990~1999年,我们先后收该症12例,经积极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2~55岁,平均34岁。工人5例,农民2例,运动员5例。滑跌伤3例,车祸伤2例,体育运动伤5例,其他原因伤2例。左侧7例,右侧5例。新鲜滑脱4例(其中合并下胫腓分离2例,内踝骨折1例),外踝撕脱骨折1例,陈旧性滑脱8例。 1.2 治疗方法 新鲜滑脱4例,先处理合并症,然后将腓骨肌腱复位用纸压垫压在外踝后沟胶布固定,外用石膏固定于轻度跖屈内翻位4~6周。陈旧性滑脱采用W atso n-J o nes 手术方法,先清除填充在外踝后沟内的瘢痕组织,然后从外踝尖上3cm 处由前向后取一3×1.5×0.3cm 大的骨瓣,蒂位于外踝的后方,腓骨肌腱复位后把骨瓣向后翻转越过肌腱固定在跟骨外侧,踝关节中立位石膏固定4周。1.3 疗效标准 痊愈:外踝部疼痛消失,踝关节活动良好。显1 山东省莱芜市寨里中心医院 2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效:活动后外踝部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外踝后轻微压 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1.4 治疗结果 本组12例分别经6个月~1年随访,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痊愈9例,占75%;好转3例,占25%。2 讨 论 腓骨肌腱由腓骨长、短肌腱组成,走行于外踝后的腱沟内,其支持带经过外踝至跟骨,分上下两条,上支持带约束腓骨肌腱于外踝,下支持带约束腓骨肌腱于跟骨外侧面。当外力使足强力被动背伸时,引起腓骨肌反射性强烈收缩向前顶压腓骨肌上支持带,从而使其断裂,腓骨肌腱冲破上支持带的束缚以后即滑向外踝前方,有时上支持带相对比较坚固,则发生外踝前唇起始处撕脱骨折,腓骨肌腱从骨折处滑向前方,造成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本症愈早治疗效果愈好,早期经跖屈内翻位固定有利于上支持带的愈合。陈旧性腓骨肌腱滑脱上支持带挛缩,踝沟被瘢痕组织填充,单纯靠外固定很难有治疗效果。本组中陈旧性腓骨肌腱滑脱8例采用手术方法清除踝沟内的瘢痕组织使其加深,同时反折骨瓣的蒂形成一支持带固定肌腱防止向前滑脱,效果满意。 (2000-05-18收稿 2000-09-07修回) ·44·(总44) 中医正骨2001年第13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