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浮选工艺

金矿浮选工艺
金矿浮选工艺

金矿浮选生产线

【工艺简介】

浮选是黄金选矿厂处理岩金矿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方法,常用于处理可浮性很高的硫化矿物含金矿石。浮选工艺可把金最大限度地富集到硫化矿物中,尾矿可直接废弃,选矿成本低,我国80%的岩金矿都是采用该工艺进行选别。

【应用领域】

金矿浮选工艺适用于处理金粒较细、可浮性高的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石及多金属含金硫化矿石和含碳(石墨)矿石等。

[ 工艺介绍 ]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金矿物的浮选一般采用一段磨矿-浮选流程,对于堪布粒度不均匀的矿石可以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我国普遍采用一段磨浮-浮选流程,从而实现有用矿物的富集。

金矿的磨矿细度要求

金矿磨矿细度的要求,一般来说对于包裹在硫化矿物中的金只需要硫化矿单体解离即可,但是对于与脉石连生的金的磨矿细度就需要达到金的单体解离。同时某一种矿物的磨矿细度度是由试验来决定的。

金矿浮选工艺矿浆浓度要求

金矿浮选的原则是:浮选大密度、粒度粗的矿物,往往用较浓的矿浆;反之,当浮选小密度、粒度细和矿泥时用较稀的矿浆,粗选用较浓的矿浆,可以保证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精选用较稀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

其它工艺条件

除磨矿细度外,影响金浮选的工艺条件还包括矿浆浓度、药剂用量、充气量、浮选时间等都需要试验来确定。

[ 生产实例 ]

鑫海坦桑尼亚金矿1200t/d的选矿生产线,采用的核心工艺为金矿全泥氰化提金工艺,其中的矿石主要为硫化矿(10.7g/t)和氧化矿(2.4g/t),最终通过全泥氰化提金工艺从两种矿石中分别提取金为91058%、93.75%。了解更多项目信息点击此处。

以云南某金矿为例,选厂规模为300t/d,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铁矿,金的粒度微细,且与金属硫化矿物关系密切。该矿石的浮选工艺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但由于砷锑矿物表面易被氧化,吸附了大量的浮选药剂,而且浮选效果较差,所以该选厂委托鑫海对该工艺进行改造。鑫海针对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旋流器抛尾改为阶段磨浮,浮选抛尾,使流程畅通,易于操作,此外,还对某些工艺的设备台数及浮选药剂制度均进行改进,最终所得指标优良。改造前后具体指标对比如下:

将原生产工艺流程改为阶段磨浮流程,更易于操作,对于含杂较高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做到早收、快收;调整浮选机的结构,改善了分选环境,又提高了浮选矿浆矿化效果,保证了指标的稳定和流程的畅通。

金矿的选矿方法

金矿选矿 根据矿物中金的结构状态和含金量,可将金矿床矿物分为金矿物、含金矿物和载金矿物三大类。所谓金的独立矿物,系指以金矿物和含金矿物形式产出的金,它是自然界中金最重要的赋存形式,也是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目前主流的选金工艺 一般都通过破碎机破碎-再进球磨机-粉碎,通过重选、浮选 提取出来精矿和尾矿,再通过化学方法,最后经过冶炼,其产品最终成为成品金。 该选矿工艺可理解为: 原矿进行第一段破碎后进入双层振动筛筛分 上层产品通过再破碎后与中层产品一同进行第二段破碎 第二段破碎产品返回合并第一段破碎产品又进行筛分。 筛分后的最终产品通过第一段球磨机进行磨矿并与分级机构构成闭路磨矿 其分级溢流经旋流器分级后进入第二段球磨机再磨 然后与旋流器构成闭路磨矿。 旋流器溢流首先进行优先浮选 其泡沫产品进行二次精选、三次精选最终成为精矿产品 经优先浮选后的尾矿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二次精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的选别流程 一次精选的尾矿与一次扫选的泡沫产品一并进入旋流器进行再分级、再选别 二次精选与一次精选构成闭路选别 三次精选与二次精选构成闭路选别。 破碎及研磨 2 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 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中碎 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以及对辊破碎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 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为提高产量及设备利用系数 选矿厂一般遵循多碎少磨原则 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重选 重力选矿是按矿物密度差分选矿石的方法 在当代选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旋流器等。 浮选 我国80%的选金厂采用浮选法选金 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精矿运输损失 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多采取就地处理 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 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 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 在选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 化选

金矿的浮选

一、浮选法的发展沿革 中国古代曾利用矿物表面的天然疏水性来净化朱砂、滑石等矿质药物,使矿物细粉飘浮于水面,而无用的废石颗粒沉下去。在淘洗砂金时,用羽毛蘸油粘捕亲油疏水的金、银细粒,当时称为鹅毛刮金。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金银作坊回收废弃器皿上和尘土中的金、银粉末时“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这就是浮选法选金的最初应用。 18世纪人们已知道固体粒子粘附在气泡上能升至水面的现象.随着人们对金属需求量的增加,急于找到一种方法回收矿石中细粒金属。19世纪末,随着人们对矿物表面性质的认识深化,出现了薄膜浮选法和全油浮选法。 20世纪初,泡沫浮选法应用选别有色金属和黄金矿.1922年用氰化物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发展了优先浮选法. 浮选法的发生和发展也促进了黄金选矿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脉金矿的利用和在有色金属矿石中综合回收黄金创造了条件.目前,浮选法已成为处理金矿石生产黄金的重要工艺。我国许多脉金矿山选矿厂是以浮选工艺为主或以单一浮选工艺装备起来的。浮选厂的金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且可综合回收以金为主的低品位多金属。 小于10um细颗粒金是很难用重选法回收的.浮选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可以选收细粒,甚至微细粒矿物。超细粒浮选或荷载体浮选和离子浮选可以回收微细粒金。 解放前中国有几座黄金浮选厂和副产回收金银的有色金属浮选厂。目前,黄金浮选工艺已广泛用于金选矿厂,即使是乡镇小矿和个体采金户均能成功于运用浮选法选收黄金。 二、浮选甚本原理 矿物颗粒自身表面具有疏水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产生或增强疏水性。疏水就是亲油和亲气体,可在液,气或水—油的界面发生聚集。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金矿粒虽然密度大却能与气泡和浮选剂亲合而被浮于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将作为泡沫产品回收。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破碎与磨矿 据调查,我国选金厂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碎矿机中碎,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碎矿机以及对辊碎矿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 为了提高选矿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对碎矿流程进行了改造,使磨矿机的利用系数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二)重选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约有 10 多个选金厂采用了重选这一工艺,平均总回收率可提高 2% ~ 3% ,企业经济效益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亦取得好的效果,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

旋流器等。从我国多数黄金矿山来看,浮—重联合流程(浮选尾矿用重选)适于采用,今后应大力推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选矿原则。 (三)浮选 据调查,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精矿运输损失,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采取就地处理(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在黄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通常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改造和药剂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进展,浮选回收率也明显提高。据全国 40 多个选金厂,浮选工艺指标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回收率为 90% ,少数高达 95% ~97%; 氧化矿回收率为 75% 左右 ; 个别的达到 80% ~ 85% 。近年来,浮选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显。阶段磨浮流程,重—浮联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国浮选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湘西金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进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获得较好指标,回收率提高 6% 以上;焦家金矿、五龙金矿、文峪金矿、东闯金矿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又如新城金矿,原流程为原矿直接浮选,由于含泥较高(矿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矿尾砂胶结充填强度不够,带入部分泥砂)使选矿指标连续下降。经考查试验,采用了泥砂分选工艺流程,回收率由 93.05% 提高到

金矿浸出试验研究的内容

金矿浸出试验研究的内容 金的单体解离或裸露金的表面,是氰化浸出或者新型无毒浸出的必要条件,因而适当提高磨矿细度可提高浸出率。但是过磨不但增加磨矿费用,还增加了可浸杂质进入浸出液中可能性,造成氰化物或者浸金剂和已溶金的损失。为了选择适宜的磨矿细度,为此必须首先进行磨矿细度试验。 1.磨矿细度试验 金的单体解离或裸露金的表面,是氰化浸出或者新型无毒浸出的必要条件,因而适当提高磨矿细度可提高浸出率。但是过磨不但增加磨矿费用,还增加了可浸杂质进入浸出液中可能性,造成氰化物或者浸金剂和已溶金的损失。为了选择适宜的磨矿细度,为此必须首先进行磨矿细度试验。 2.预处理剂选择试验 金矿浸出需要进行预处理剂选择试验,通常需要进行常用的过氧化钙、次氯酸钠、过氧化钠、双氧水、柠檬酸、硝酸铅等预处理剂与常规情况下不加预处理剂进行对比,目的是确定是否需要预处理作业。 过氧化钙、次氯酸钠、过氧化钠都是非常稳定、应用广泛的多功能无机过氧化物,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在浸出矿浆中可长期缓慢释放出氧气,有利于提高金的浸出率。 双氧水、柠檬酸在浸出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氧气,是造氧的主要试剂,硝酸铅的铅离子(适量)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可以破坏金的钝化膜,加快金的溶解速度,降低氰化时间,提高金的浸出率。 3.保护碱石灰用量试验 为了保护氰化钠溶液或者无毒浸金剂的稳定性,减少浸金剂的化学损失,在浸出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碱,使其维持矿浆具有一定碱度。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碱浓度的增加,金浸出率不变条件下,而浸金剂用量相应降低,若碱度过高,金的溶解速度和浸出率反而下降,为此需确定适宜的保护碱用量及矿浆pH值。试验和生产通常都选用来源广、价格低廉的石灰作为浸出保护碱。以便确定其具体的使用量,为实际生产做提供指导。 4.浸金剂用量试验 在浸金工艺中,浸金剂的用量和金浸出率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但当浸金剂用量过高时,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金的浸出率变化也不大。为此,在磨矿细度试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浸金剂用量和生产药剂成本,进行浸金剂用量试验以确定适宜的用量。 5.浸出时间试验

选矿生产线流程

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标签:选矿设备选矿工艺流程选矿设备厂家选矿设备价格 在国家经济转型大背景下,选矿行业经济虽不景气,选矿设备价格低廉,但从金矿、铜矿选矿工艺流程,铅锌矿、萤石矿、钼矿选矿工艺,钾长石、锂矿、硅灰石、石英砂选矿工艺在河南选矿设备厂家荥矿机械近年来国内外现场案例中不难看出,市场需求还是相对火热的。 选矿设备工艺流程即选矿设备和选矿工艺,两者在选矿生产线中缺一不可,选矿设备的选型、配置咨询l56-37l⒍l999以及选矿工艺的合理性、高效性直接影响选矿产量、回收率、选矿品位等。 不同矿石性质、伴生矿物、嵌布粒度等不同决定了其选矿工艺流程也不同,同种矿石选矿工艺设计虽也会因为矿石性质不同有所差异,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下文荥矿机械工程师将会对金矿、铜矿、铅锌矿、萤石矿、钾长石等比较热门的选矿工艺流程做一下汇总,希望能够为广大新老用户打开方便之门。 1、金矿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金矿种类有砂金矿、脉金矿、岩金矿、铂金、氧化金、硫化金等,砂金矿选矿常采用重选或重选-浮选工艺,本文重点讲解金矿选矿工艺中最常用的浮选工艺和碳浆吸附氰化工艺。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开采金矿由矿车运来卸入料仓,保证金矿选矿生产线持续给料。经振动给料机均匀给料,输送到鄂式破碎机粗碎,破碎工艺可根据选矿工艺采用两段闭路或三段开路,破碎后的矿料由皮带输送机送到多层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矿料重返破碎工艺,筛下矿料储存到粉矿仓,保证下段球磨机24小时磨矿作业。 磨矿工艺阶段由格子球磨机与螺旋分级机组成一段闭路,为了保证浮选粒度,荥矿机械结合三十年来选金工艺经验,磨矿浓度为80-85%,分级机溢流度为35-40%,磨矿细度为60-65%-200目。根据选矿工艺,如需布置二段磨矿,可配置球磨机与旋流器组成闭路磨矿,旋流器溢流浓度为35-37%,磨矿细度为90%-200目。 浮选流程为提高选矿品位,可布置两段浮选。一段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机组配置要大于17槽,避免短路问题;二段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二次扫选,浮选机组配置仍要大于17槽。 浮选精矿经浓缩机、过滤机两段脱水后,再通过回转烘干机烘干便可冶炼。

多金属金矿石的浮选工艺研究

多金属金矿石的浮选工艺研究 【摘要】本文对福建省某金矿含金银铅多金属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根据矿石性质及现场生产条件,试验对浮选的各项工艺参数及药剂进行了充分研究,在金、银、铅原矿品位为1.50g/t、41g/t、1.15%的情况下,成功将尾矿品位控制在0.20g/t、8g/t、0.10%以下,效果显著。 【关键词】金矿石;浮选;含铅金矿石;金;铅 福建省某金矿矿石中伴生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矿石组成复杂,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金、银、铅、硫,品位分别为1.50g/t、41g/t、1.15%、7.5%。矿山建有选矿厂,现生产能力为28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生产金精矿和硫精矿,产品全部外销。现场生产中,浮选细度为-200目55-60%,选金pH值为8-10,药剂制度为丁基黄药100g/t+丁铵黑药10g/t,选金尾矿品位高,金、银、铅的品位分别为0.35g/t、12g/t、0.15%。由于尾矿品位偏高,故经济效益不佳。根据矿石性质和产品要求,曾考虑先进行金银铅硫混合浮选,而后再进行分离的工艺方案。但是经过考察,现场生产条件不适宜进行大的流程改造,故试验仅对该矿石浮选工艺的各项生产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了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结果成功将金、银、铅的尾矿品位控制在0.20g/t、8g/t、0.10%以下,效果显著。 1 矿石性质 矿石属于含金石英脉硫化矿石,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铁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非金属矿物为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等。 原矿中金的含量不是很高,品位为1.5g/t,主要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嵌布粒度较细,主要分布在方铅矿、黄铜矿与脉石粒间。金属硫化物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和金银矿,主要分布在方铅矿和脉石粒间。金、银的粒度主要在0.037-0.01mm之间,金、银的形态主要呈角粒状、麦粒状、长角粒状等。方铅矿为矿石中必须回收的矿物,原矿铅品位高达1.15%。粒度主要分布在0.01-0.074mm之间,占71.3%。多分布在脉石粒间,占68.8%。其存在形态复杂,主要是尖角粒状、他形粒状,与其它金属矿物呈浸染状、脉状构造。 黄铜矿是矿石中的主要铜矿物,含量极少,粒度较细,大多与方铅矿结晶在一起,没有回收的价值。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2 浮选试验研究 根据矿石性质和现场生产工艺条件,要有效地将金银铅选到金精矿中,同时要保证合适的精矿品位,因此控制合适的磨矿细度和pH值是极其重要的。

金矿堆浸与池浸技术工艺

金矿堆浸与池浸技术工艺 1.金矿堆浸技术工艺 堆浸工艺简述:堆浸就是把细矿粒与保护碱(石灰)混合,堆置在不渗漏的地面(浸垫)上,将氰化物或者无毒提金药剂的溶液淋洒在矿堆上面,当溶液由上而下缓慢的穿过矿堆(渗滤)时,发生金的溶解,从底面流出的含金溶液(贵液)送去沉淀贵金属,脱金后的氰化物溶液或者无毒浸金溶液(贫液)返回喷淋矿堆循环使用。矿堆的大小、高低、形状、以有利于浸出液能均匀、顺利地渗透料层为准,还考虑生产规模。有的一堆只数十吨,有的数百万乃至上万吨。 堆浸法主要适用于低品位矿石,平均品位0.8-1.5g/t,根据黄金市场价格情况,甚至更低到0.5g/t左右,生产建设周期短。一般四个月到半年就可建成投产,而且基建设备投资少,约为氰化厂的20%-50%,同时生产费用低,约为常规法的40%。 堆浸法有工艺简单、设备少、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成本低和矿石的性质、品位、数量的适应性强等优点。 堆浸的全过程包括取样、实验室小试、中试、现场试验、堆浸场地设计和基建、生产操作直到停产结束后矿堆的处理。 适合堆浸提金的矿石类型: 氧化矿,金未与硫化物矿物密切共生的硫化矿,含有微小金粒或者金比表面积大的脉金或者砂金。衡量可堆浸矿石的三个重要物理性质:细粒级含量、饱和水溶率,松散密度。 堆浸法的工艺特点:关键在于筑堆方法和喷淋技术,从收集的

贵液中提取金属则可以采用多种工艺,主要有:金属锌置换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提金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金法。 堆浸法的影响因素:氰化物或者无毒浸金药剂的浓度;浸出液pH的影响,浸出液中氧浓度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浸金剂喷淋强度的影响,矿石粒度的影响,矿石表面状态和金赋存状态的影响。这些因素基本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池浸与堆浸技术方案集。 筑堆工艺:分为原矿直接堆浸和破碎后浸出。 1原矿直接堆浸;一般不做过分破碎,粒度-152mm,直接运到预先制好的浸垫上浸出。 2.破碎后的矿石堆浸;通常破碎直-19mm,甚至-6mm。 堆浸场总体布置:要求靠近矿源,靠近水源,场地有位差,交通和供电条件便利。 浸垫:浸垫必须构筑在坚固的地面上,靠近浸垫的一端设置2个或者3个贮液池,分别是贵液池、贫液池,溢流液池。浸垫一般分为单层,双层,或者三层。浸垫材料可以用粘土,改性土壤,沥青,混凝土,或者聚合物薄膜(塑料)等组合使用。 建垫步骤: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工艺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 黄金的冶炼过程一般为:预处理、浸取、回收、精炼。 1.黄金冶炼工艺方法分类 1.1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分为:焙烧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其他预处理方法。 1.2浸取方法 浸取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又分为混汞法、浮选法、重选法。化学方法分为氰化法(又分:氰化助浸工艺、堆浸工艺)与非氰化法(又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氯化法、石硫合剂法、硫氰酸盐法、溴化法、碘化法、其他无氰提金法)。 1.3溶解金的回收方法 分为:锌置换沉淀法、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其它回收方法。 1.4精炼方法 主要有全湿法,它包括电解法、王水法、液氯法、氯化法、还原法火法、湿法一火法联合法。 2.矿石的预处理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浸的金矿资源日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因此,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 难处理金矿,通常又称为难浸金矿或顽固金矿,它是指即使经过细磨也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法有效地浸出大部分金的矿石。因此,通常所说的难处理金矿是对氰化法而言的。 2.1焙烧法 焙烧是将砷、锑硫化物分解,使金粒暴露出来,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它是处理难浸金矿最经典的方法之一。焙烧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含金砷黄铁矿一黄铁矿矿石中加石灰石焙烧,可控制砷和硫的污染;加碱焙烧可以有效固定S、As等有毒物质。美国发明的在富氧气氛中氧化焙烧并添加铁化合物使砷等杂质进入非挥发性砷酸盐中,国内研发的用回转窑焙烧脱砷法,哈萨克斯坦研发的用真空脱砷法以及硫化挥发法,微波照射预处理法,俄罗斯研发的球团法等都能有效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 2.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常压化学氧化法和加压化学氧化法。 常压化学氧化法是为处理碳质金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常温常压下添加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如常压加碱氧化,在碱性条件下,将黄铁矿氧化成Fe2(SO )3, 砷氧化成As(OH)3和As203,后者进一步生成砷酸盐,可以脱除。主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物、高锰酸盐、氯气、高氯酸盐、次氯酸盐、铁离子和氧等。加压氧化是采用加氧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使硫氧化。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采用酸性或碱性条件。

金矿浮选工艺

金矿浮选生产线 【工艺简介】 浮选是黄金选矿厂处理岩金矿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方法,常用于处理可浮性很高的硫化矿物含金矿石。浮选工艺可把金最大限度地富集到硫化矿物中,尾矿可直接废弃,选矿成本低,我国80%的岩金矿都是采用该工艺进行选别。 【应用领域】 金矿浮选工艺适用于处理金粒较细、可浮性高的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石及多金属含金硫化矿石和含碳(石墨)矿石等。 [ 工艺介绍 ]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金矿物的浮选一般采用一段磨矿-浮选流程,对于堪布粒度不均匀的矿石可以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我国普遍采用一段磨浮-浮选流程,从而实现有用矿物的富集。 金矿的磨矿细度要求 金矿磨矿细度的要求,一般来说对于包裹在硫化矿物中的金只需要硫化矿单体解离即可,但是对于与脉石连生的金的磨矿细度就需要达到金的单体解离。同时某一种矿物的磨矿细度度是由试验来决定的。 金矿浮选工艺矿浆浓度要求 金矿浮选的原则是:浮选大密度、粒度粗的矿物,往往用较浓的矿浆;反之,当浮选小密度、粒度细和矿泥时用较稀的矿浆,粗选用较浓的矿浆,可以保证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精选用较稀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 其它工艺条件 除磨矿细度外,影响金浮选的工艺条件还包括矿浆浓度、药剂用量、充气量、浮选时间等都需要试验来确定。

[ 生产实例 ] 鑫海坦桑尼亚金矿1200t/d的选矿生产线,采用的核心工艺为金矿全泥氰化提金工艺,其中的矿石主要为硫化矿(10.7g/t)和氧化矿(2.4g/t),最终通过全泥氰化提金工艺从两种矿石中分别提取金为91058%、93.75%。了解更多项目信息点击此处。 以云南某金矿为例,选厂规模为300t/d,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铁矿,金的粒度微细,且与金属硫化矿物关系密切。该矿石的浮选工艺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但由于砷锑矿物表面易被氧化,吸附了大量的浮选药剂,而且浮选效果较差,所以该选厂委托鑫海对该工艺进行改造。鑫海针对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旋流器抛尾改为阶段磨浮,浮选抛尾,使流程畅通,易于操作,此外,还对某些工艺的设备台数及浮选药剂制度均进行改进,最终所得指标优良。改造前后具体指标对比如下: 将原生产工艺流程改为阶段磨浮流程,更易于操作,对于含杂较高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做到早收、快收;调整浮选机的结构,改善了分选环境,又提高了浮选矿浆矿化效果,保证了指标的稳定和流程的畅通。

金矿石中提炼金的方法

金矿石中提炼金的方法 单一浮选适用于处理粗、中粒自然黄金铁矿石。经破碎后的矿进入球磨机,磨细呈矿浆后进入浮选。在浮选中,用碳酸钠作调整剂,使黄金上浮。同时用丁黄药与胺黑药作补收剂,使金矿粉与矿渣分离,产出金精矿粉。 重力选矿系利用黄金与其它矿物比得的差异性进行浮选。比重差异愈大,更易于分离。将含金矿沙置入圆筒筛,通过高压水进行流矿,大于筛孔的砾砂经溜糟、皮带输送入尾矿场;小于筛孔的矿沙通过公配器输入1-3段圆跳汰机,经3段跳汰机精矿自流入摇床,进行粗、细、扫选,生产出精沙矿。此法多用于流沙矿,细碎后的矿石也可适用。 混汞浮选适用于处理自然金嵌布粒度较粗,储存在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矿石。与单一浮选不同的是在磨矿后加汞板进行金回收,回收率可达30-45%。混汞后的矿浆,通过分级机溢流进行浮选。为使更好地生成汞金,磨矿时加添一定浓度的碳酸纳、苛性钠等,可使汞金回收率提到70% 。 炭浆法提金工艺,这种工敢是8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提金方法,用在处理含金褐铁矿氧化矿石的选别效果更佳。1983年,中国黄金总公司对潼关金矿的选矿工艺决定改造,引用美国戴维麦基公司的炭浆提金新工艺。炭浆法即在氧化浸出的同时,进行活性炭吸附,提高金的浸出率。其流程包括:两段闭路破碎,两段磨矿,挽流器溢流产品-200目占95%,而后进入浓密机,将矿浆浓度由18-20%浓缩为42-45%左右,再经缓冲槽进入浸出吸附槽,进行浸出作业,同时用椰子壳制成的活性炭吸附,得出最终产品载金炭。尾矿用高频完全筛回收碎活性炭中的金,而后用液氯处理含氰尾液。金回收以解析、电解、酸洗等方法获得。解

析用高浓度氰化物、高碱度,进行高温高压将载金炭中的金解析下来,再将载析下来的溶液送电解回收。电解槽以钢棉为阴极、不锈钢为阳极,使金吸附在钢棉上,解析下来的活性炭用盐酸洗涤,附去炭酸钙以及其他杂质,最后在返600℃的回转窑中再生。此项工艺经过1986-1987年的试行情况分析,1987年的浸出率比1986年5个月平均指标低5.73个百分点,为81.36%。而且各月浸出率波动较大,最你为33%,最高达98.4%。原因是矿厂中硫化物及铜的含量比1984年1月和5月分别由国内、国外试验分析的结果都有增加的趋势,银、铝、铜增加亦较显着,影响炭浆工艺的浸出效果。故于1987年改造了一条浮选流程,把部分含铜较高的硫化矿用浮选法处理,既利用了原浮选系列闲置设备,又保证了炭浆法的浸出率。冶炼经过各种选矿方法生产出金精矿粉、加入KNO3氧化剂及银和硼砂。当炉温升到700℃时,毛金熔化,炉温升至1000℃,熔液开始沸腾,渣液呈飘浮状,白炽明亮的金质下沉平静,当炉温加温至1250℃-1350℃时,渣液表面亮度变暗,经数次扒去渣液,生产出纯金。总过程是通过熔化使熔液中的过剩硫等化合物氧化除去。电解直接冶炼此法为潼关金矿所采用,以钢棉为阴极直接熔炼得金银合质金。由于此法原设计所得合质金,金银不易分离,交售时白银不予计价,钢棉一次使用混入渣,成本太大。现改为水洗电解钢棉,得金银泥,一般品位为22-28%的金,15-20%的银,在金银分离反应时银、铜、铁等渣质进入溶液,而金不溶解,呈红棕色状态存在,而后将金泥水洗、烘干和溶剂一起冶炼。

高效捕收剂Y-89 对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

高效捕收剂Y-89对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 田松鹤,Ξ罗新民,刘忠荣 摘 要:黄药类高效捕收剂Y-89是近年新研制开发的一种浮选捕收剂。研究从工艺矿物学入手,先查明金的嵌布粒度、赋存状态、与硫化物的嵌镶关系等,然后通过大量的条件试验,确定适宜金浮选的工艺条件,并以闭路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Y-89捕收剂对提高金的回收率具有特殊的捕收效果。 关键词:金浮选;Y-89捕收剂;回收率 中图分类号:TD9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92(2003)06-0024-04 金是自然界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之一。金作为金融领域重要的硬通货币、手饰领域不可渝越的贵金属材料,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金在自然界一般以自然金的形式产出,其赋存形式很多。据有关资料统计,不同形态的金由于嵌布粒度的大小以及共生矿物的差异,回收的手段亦不一。一般而言,有重选、混汞、化学选矿、氨化、硫脲和浮选法等。本文以某金矿为具体研究对象,以Y-89为浮选捕收剂,着重研究了Y-89对金浮选行为的影响。 1 试样工艺矿物学研究 1.1 化学组成 试样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矿样多元素分析结果/%  Tab1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ore multi-element/% 元素Au Ag As Sb C TFe S SiO2CaO K2O AI2O3MgO Na2O 含量 6.9114.250.590.16 1.83 1.560.8370.6 4.22 2.6211.250.110.54 3 金、银单位为g/t。 从多元素分析结果可知,回收的目的矿物为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为主。 1.2 矿物组成 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方金银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硫锑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 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长石、绿泥石、黝帘石、黏土矿物等,另有少量有机碳。 1.3 金的赋存状态 金的赋存状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金的独立矿物,如自然金、银金矿、方金锑矿等,呈微细粒不规则粒状,主要被毒砂、黄铁矿、辉锑矿所包裹,或产于它们晶隙间及边部,少量产于石英、方解石、绢云母集合体、长石等脉石矿物中,这部分金在磨矿细度为-74μm时有可能解离或暴露出来,这部分金约占总金的12.5%。第二类是金主要呈原子态进入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的晶格中,或呈极细的粒状、亚显微态被硫化矿所包裹,约占总金的73.26%;少量被脉石矿物所包裹,约占总金的6.10%。这些进入矿物晶格的原子态金、极细粒金是不可解离的,只能随载体矿物一起回收。第三类是金主要被有机碳、褐铁矿等吸附,称之为吸附金,约占总金的8.14%。试样的矿石类型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金矿,矿石为含砷、硫、锑、碳等多元素难处理的含金矿石。金与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等主要硫化矿物关系密切,且嵌布粒度微细,解离困难,难以获单独选矿成品金,只能在浮选过程中随载体硫化矿物一道回收。 2 Y-89黄药的特性 Y-89的通式为ROCSSNa,其制配反应式为: ROH+NaOH+CS2ROCSSNa+H2O 工业生产的Y-89为桔黄色粉末,无臭、无异味,易溶于水。药剂可配制成10%以下各种浓度的 ? 4 2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03年第6期 Ξ收稿日期:2003-07-08 作者简介:田松鹤(196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湖南长沙,410015

金矿石的选矿工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石的选矿工艺 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及近年来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采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 1.单一混汞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此时汞沿着金粒表面迅速扩散,并使相界面上的表面能降低。随后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了汞的化合物-汞齐(汞膏)。 混汞提金法又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两种。所用混汞设备有混汞板、混汞溜槽、捣矿机、混汞筒和专用的小型球磨机或棒磨机。 混汞提金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但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采用混汞提金的选矿厂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汞蒸气和金属汞对人身体的危害限制到最小程度。 2.混汞-重选联合流程此流程分为先混汞后重选和先重选后混汞两个方案。先混汞后重选流程适用于处理简单石英脉含金矿石。先重选后混汞流程适用于处理金粒大,但表面被污染和氧化膜包裹的不易直接混汞的矿石,以及含金量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工艺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 黄金的冶炼过程一般为: 预处理、浸取、回收、精炼。 1. 黄金冶炼工艺方法分类 1.1 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分为: 焙烧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其他预处理方法。 1.2 浸取方法浸取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又分为混汞法、浮选法、重选法。化学方法分为氰化法(又分:氰化助浸工艺、堆浸工艺)与非氰化法(又分: 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氯化法、石硫合剂法、硫氰酸盐法、溴化法、碘化法、其他无氰提金法)。 1.3 溶解金的回收方法 分为: 锌置换沉淀法、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其它回收方法。 1.4 精炼方法主要有全湿法,它包括电解法、王水法、液氯法、氯化法、还原法火法、湿法一火法联合法。 2. 矿石的预处理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浸的金矿资源日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因此,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 难处理金矿,通常又称为难浸金矿或顽固金矿,它是指即使经过细磨也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法有效地浸出大部分金的矿石。因此,通常所说的难处理金矿是对氰化法而言的。

2.1 焙烧法 焙烧是将砷、锑硫化物分解,使金粒暴露出来,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它是处理难 浸金矿最经典的方法之一。焙烧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含金砷黄铁矿一黄铁矿矿石中加石灰石焙烧,可控制砷和硫的污染;加碱焙烧可以有效固定S、As等有毒物质。美国发明的在富氧气氛中氧化焙烧并添加铁化合物使砷等杂质进入非挥发性砷酸盐中,国内研发的用回转窑焙烧脱砷法,哈萨克斯坦研发的用真空脱砷法以及硫化挥发法,微波照射预处理法,俄罗斯研发的球团法等都能有效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 2.2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常压化学氧化法和加压化学氧化法。 常压化学氧化法是为处理碳质金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常温常压下添加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如常压加碱氧化,在碱性条件下,将黄铁矿氧化成Fe(SO ),23砷氧化成As(OH)和AsO,后者进一步生成砷酸盐,可以脱除。主要的氧化剂 323 有臭氧、过氧化物、高锰酸盐、氯气、高氯酸盐、次氯酸盐、铁离子和氧等。加压氧化是采用加氧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使硫氧化。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采用酸性或碱性条件。 加压氧化法具有金回收率高(9O% ~98% )、环境污染小、适应面广等优点,处理大多数含砷硫难处理金矿石或金精矿均能取得满意效果。加压氧化包括高压氧化、低压氧化和高温加压氧化。如加压硝酸氧化法,用硝酸将砷和硫氧化成亚砷酸和硫酸,使包裹金充分解离,金的浸出率在95% 以上,缺点是酸耗较高。 2.3 微生物氧化法微生物氧化又称细菌氧化,它是利用细菌氧化矿石中包裹了金的硫化物和砷化物而将金裸露出来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目前,细菌浸出可用于处理矿石和精矿,对精矿一般 采用搅拌浸出,对于低品位矿石则多采用堆浸。 所使用的细菌最适宜的是氧化亚铁硫杆菌,目前已在工业上获得应用。氧化亚铁硫

金矿选矿试验方案

金矿选矿试验方案 转载自 赣-选矿-潜艇 一、砂金矿常用的选矿方法 原生金矿床露出地表以后,由于机械和化学的风化作用,使得含金矿脉或者含金母岩逐渐破碎成为岩屑和金粒等。然后,在外力的搬运作用和分选作用下,使比重较大的矿物(例如金粒)沉积在山坡、河床、湖海滨岸的地方,形成一定的富集,其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者,就称为砂金矿床。 砂金矿床通常用采金船开采、水力开采,挖掘机开采以及地下(竖井)开采等。我国砂金矿床以采金船开采为主,亦有水力开采和挖掘机开采。 砂金选矿工艺主要包括选别前的准备作业和选别作业。准备作业主要由碎散和筛分两过程组成。碎散主要是将采出的矿砂中的矿粒和粘土质矿泥解离。筛分是筛除不含金的粗粒级。常用的设备有平面筛、圆筒筛、圆筒擦洗机等。砂金的选别主要采用重力选矿法,这是因为一方面砂金比重大(平均为17.50~18.0),粒度较粗(一般为0.074~2毫米),另一方面是因重力选矿法比较经济和简单。重选设备一般采用各种类型的溜槽、跳汰机和摇床(常用于精选)。 二、脉金矿常用的选矿方法 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及近年来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采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 1、单一混汞 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 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此时汞沿着金粒表面迅速扩散,并使相界面上的表面能降低。随后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了汞的化合物-汞齐(汞膏)。 混汞提金法又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两种。所用混汞设备有混汞板、

金矿石预处理工艺之焙烧氧化工艺

2焙烧氧化工艺 焙烧法是利用高温充气的条件下,使包裹金的硫化矿物分解为多孔的氧化物而使浸染其中的金暴露出来。焙烧法作为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该法对矿石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操作、维护简单,技术可靠,但由于传统的焙烧处理放出S02, AS203等有毒气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两段焙烧、循环沸腾焙烧、富氧焙烧、固化焙烧、闪速焙烧、微波焙烧等焙烧新工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髙了金的回收率,并且投资和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从而使焙烧氧化法又成为难浸金矿石预处理优先考虑的方案之一。 2.1焙烧氧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高温条件下,难处理金矿将发生如下主要化学反应: 对于黄铁矿: 3FeS 2+ 8O 2 ====Fe3 3 4 + 6SO 2 ↑ (5) 4FeS 2+ 11O 2 ====2Fe 2 O3 + 8SO 2 ↑ (6) 对于砷黄铁矿,在氧气不足和约450℃时: 3FeAsS==== FeAs 2 + 2FeS + AsS ↑ (7) 12FeAsS + 29O 2====4Fe 3 O 4 + 6As 2 O 3 ↑ + 12SO 2 ↑ (8) 在600℃以上时: 4FeAsS====4FeS + As 4 ↑ (9) As 4+ 3O 2 ==== 2As 2 O 3 ↑ (10) 2.2焙烧氧化工艺技术特点 (1)该工艺处理速度快,适应性强,尤其是对含有机碳的矿石针对性强。 (2)副产品可以回收利用,可以综合回收砷、硫等伴生元素。

(3)在焙烧过程中,能造成硫化矿的“欠烧”或“过烧”,影响金的浸出率。 (4)焙烧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体硫和三氧化二砷等有害气体,收尘系统复杂。 (5)工艺流程长而且复杂,操作参数要求严格,生产调试周期长。 (6)受到硫酸市场的影响和制约,酸价的波动直接影响该工艺的合理性。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 图2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图 2.3国内外焙烧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目前最常见的焙烧氧化工艺主要有针对金精矿的两段沸腾焙烧和针对原矿 的固化沸腾焙烧。 对于含相当数量砷的金精矿一般采用两段焙烧工艺,即在400 ~450弋下控制弱氧化焙烧气氛或中性气氛,含砷矿物被氧化生成挥发性的三氧化二砷,同时

脉金矿选矿工艺

脉金矿选矿工艺 国内开发的脉金矿石类型繁多,主要可归纳为:含金石英脉或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含金黄铁矿蚀变花岗岩型;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石英脉型;含金氧化矿石英脉型和含金钨砷矿石英脉型五类。根据各类型矿石的特点,采用重选、混汞、浮选、氰化、硫脲、炭浆和树脂吸附等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综合性的工艺进行选别,有时还辅以水冶、热处理法等。 (一)重选法选金 重选是选金最古老、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在砂金矿中,企通常是呈单体自然企形态存在,密度一般大于16吨/米3,与脉石密度差大,因此重选是选别砂金矿最主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在脉金选厂,重选则很少单独使用,多作为联合提金流程的一部分,一般是在磨矿与分级回路中,采用跳汰机或螺旋溜槽与摇床配合,提前回收己解离的粗粒单体金,以利于其后的浮选或氰化作业,并可获得合格的金精矿。这种方法在小型金矿和地方群采矿山用得较普遍。 重选选金的主要设备是各种形式的溜槽、跳汰机和摇床。除常规重选设备外,根据我国金矿的生产特点,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基础上,我国研制了皮带溜槽、罗斯溜槽、圆形跳汰机、砂金离心洗选机组等新型重选设备,在黄金生产中已取得良好效果。软覆面溜槽还用来处理浮选或混汞尾矿,以提高金的回收率。

(二)混汞法提金 混汞法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在砂金矿山普遍用混汞法分离金与重砂矿物;而在脉金矿山,混汞通常作为联合流程的一部分与浮选、重选、氰化等配合,主要用来捕收粗粒单体金。内混汞是在混汞筒或磨矿机内进行,可以较好控制汞的污染。 外混汞的主要设备是混汞板,它由支架、床面、汞板三部分组成。汞板材料有紫铜板、镀银铜板、纯银板等,以镀银铜板的混汞效果最好。为了镀银和生产上更换方便,常将电解铜板裁成宽400- 600毫米,长800 - 1200毫米的小块,镀银后,按支架的倾斜方向一块块铺设在床面上。 (三)浮洗法选金 浮选是黄金选矿厂处理脉金矿石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浮选法用于处理可浮性很高的硫化矿物含金矿石,效果最显著。因为通过浮选不仅可以把金最大限度地富集到硫化矿物精矿中,而且可废弃尾矿,选矿成本低。浮选法还用来处理多金属含金矿石,例如金-铜、金-铅、金-锑、金-铜-铅-锌-硫等矿石。对于这类矿石,采用浮选法处理能够有效地分别选出各种含金硫化物精矿,有利于实现对矿物资源的综合回收。此外,对于不能直接用混汞法或氰化法处理的所谓"难溶矿石",也需要采用包括浮选在内的联合流程进行处理。当然浮选法也存在局限性;对粗粒嵌布、金粒度大于0.2毫米的矿石,对不含硫化物的石英质含金矿石,调浆后很难获得稳定的

金矿选矿工艺

金矿选矿工艺 金矿工艺通常是由金矿与脉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矿物学性质决定的,如比重差很大、浸染粒度粗的金矿石,一般用重选法处理;矿物表面润湿性差别大、浸染粒度细的金矿石,一般用浮选法处理。 对于某些复杂的难选金矿石,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金的回收率并回收其他有用成分,选择多工艺联合流程无疑在技术上是必要的,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常见的金矿石主要有两大类:石英脉型金矿石与硫化含金矿石。 一、石英脉型金矿石:石英脉型金矿石选矿工艺主要是氰化法、浮选法,工艺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金的粒度及与其他矿物的共生关系。在矿石表面受污染或有薄膜的游离态金的情况下,可采用跳汰重选回收一部分金,降低尾矿品位,减少氰化浸出时间。 当矿石可浮性较好时,含石英的金矿石浮选能产出近似氰化工艺处理后的尾矿,浮选尾矿磨后再浮选,可以提高浮选回收率。在多数情况下,氰化法应用于石英脉型金矿石较为普遍,其主要考虑的是矿石磨矿细度,矿浆中氰化物浓度,浸出时间。同时,为了减少氰化作业量,可采用浮选精矿再氰化的工艺。 二、硫化物含金矿石:绝大多数含金硫化矿石可以用浮选法处理,有的亦可用氰化法处理,或采用联合方法,也可以用混汞、重选或其联合流程。 浮选或氰化流程的选择,取决于金的回收率、伴生矿物的综合利用程度等,如果矿石中含有较多的粗粒金,则必须预先选出,因为粗粒金在氰化溶液中溶解较困难,而且浮选法也难以回收。当金粒表面洁净,且矿石中没有对混汞有害的成分时,混汞法较重选法效果较好。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含金硫化矿的选矿流程为:先浮选,浮选精矿可以直接氰化,也可再磨后氰化,或用重选与混汞处理。 对于金矿选厂,尽量采用成熟的、简单易行的生产流程,在这个前提下,选矿设备选型、厂区建设都要留有余地,为以后生产发展和流程改进提供条件。

选矿采金工艺

黄金选矿以及提炼技术采金工艺摘要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破碎与磨矿据调查,我国选金厂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中碎,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碎矿机以及对辊碎矿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为了提高选矿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对碎矿流程进行了改造,使磨矿机的利用系数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二)重选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约有10多个选金厂采用了重选这一工艺,平均总回收率可提高2%~3%,企业经济效益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亦取得好的效果,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旋流器等。从我国多数黄金矿山来看,浮—重联合流程(浮选尾矿用重选)适于采用,今后应大力推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选矿原则。 (三)浮选据调查,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精矿运输损失,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采取就地处理(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在黄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通常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改造和药剂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进展,浮选回收率也明显提高。据全国40多个选金厂,浮选工艺指标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回收率为90%,少数高达95%~97%;氧化矿回收率为75%左右;个别的达到80%~85%。近年来,浮选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显。阶段磨浮流程,重—浮联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国浮选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湘西金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进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获得较好指标,回收率提高6%以上;焦家金矿、五龙金矿、文峪金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