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产广泛用于医药、染料、香料等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苯甲醛的生产新工艺。

二、背景技术及存在技术问题

现有苯甲醛生产技术普遍采用商品甲苯经沉降分离脱水后的甲苯和氯气在搪瓷反应釜内在普通光源的催化下,通过间歇式氯化反应制取苄叉二氯和苄基氯混合物,再通过间歇式分馏处理,得85%左右的苄叉二氯用纯碱溶液水解制的苯甲醛。

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

1、该反应对铁杂质要求较高,瓷非常容易脱落,一旦搪瓷脱落,反应釜

会很快穿孔报废,同时由于搪瓷脱落后料液和铁之间接触后,苄基氯

会反应剧烈的聚会反应,有爆炸的危险。

2、传统工艺采用是通过静臵的方式粗略精致甲苯,这样处理过的甲苯水

含量通常在300ppm以上,这样在反应是会形成盐酸溶液,对设备产生

腐蚀,同时在金属酸溶液存在下,甲苯会发生苯环上氯代反应,不仅

降低了苄叉二氯的收率,而且形成难以分离的环氯副产物。

3、传统工艺采用普通全波段的光源,不仅选择性不好,氯的吸收效率也

较低)

4、传统方式间歇式分馏方式,不仅生产效率极低,而且分馏效果也比较

差,苄叉二氯中的苄基氯的含量在15%左右

5、由于苄基氯和苯甲醛的沸点几乎相同仅相差0.4度,采用传统的分馏

操作,很难使二者分离,传统工艺是通过苄基氯在12%的碳酸钠水溶

液中水解成苄醇,再通过分馏的方法提纯苯甲醛,这样,苄基氯就通

过纯碱转化成苄醇成为分馏后釜残废液了,不仅降低了苯甲醛的收率,

而且增加了污染。

三、技术方案

经过共沸脱水后的精致甲苯和氯气在特殊材质的反应器内,通过高压紫外灯(波长为400nm左右)轴向光照在95-110度之间反应生成苄基氯、苄叉二氯

混合物及部分未反应的甲苯,该混合物经过连续分馏处理,苄基氯和未反应的甲苯重新回到氯化反应器和液氯继续反应生成苄叉二氯,分馏出来的苄叉二氯及少量的苄基氯去水解反应釜,在催化剂存在下,在135度水解反应3个小时,全部苄叉二氯转化成苯甲醛,继续搅拌2小时释放水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通过降膜吸收器制成30%商品盐酸),此时物料中尚有约2-3%的苄基氯。继续加入等摩尔20%的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在100—105度之间,搅拌反应2小时,微量的苄基氯就可完全转化成苯甲醛。和传统工艺相比存在以下优点:(流程见附图)

1、选用了特殊材质的反应釜,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同时提高了合

成反应的本质安全度(传统工艺采用搪玻璃反应釜,搪瓷非常容

易脱落,一旦搪瓷脱落,反应釜会很快穿孔报废,同时由于搪瓷

脱落后料液和铁之间接触后,苄基氯会反应剧烈的聚会反应,有

爆炸的危险。)

2、采用共沸脱水的方式精致甲苯,可使商品甲苯的水含量从

400-500ppm降至50ppm以下,降低了由于水分超标而引发的副反

应和增加设备腐蚀的程度。(传统工艺采用是通过静臵的方式粗

略精致甲苯,这样处理过的甲苯水含量通常在300ppm以上,这

样在反应是会形成盐酸溶液,对设备产生腐蚀,同时在金属酸溶

液存在下,甲苯会发生苯环上氯代反应,不仅降低了苄叉二氯的

收率,而且形成难以分离的环氯副产物。)

3、采用波长为400nm的高压紫外灯轴向关照,提高了氯的吸收效率

和苄叉二氯的选择性。(传统工艺采用普通全波段的光源,不仅

选择性不好,氯的吸收效率也较低)

4、采用连续分馏装臵分离甲苯、苄基氯、苄叉二氯混合物,不仅极

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分离效果,苄叉氯中的苄基氯含

量在5%以下,而传统方式间歇式分馏方式,不仅生产效率极低,

而且分馏效果也比较差,苄叉二氯中的苄基氯的含量在15%左右。

5、采用六次甲基四胺和苄基氯在碱性条件下的sommlet 反应,既提

高了苯甲醛的含量又提高了苯甲醛的收率。(由于苄基氯和苯甲

醛的沸点几乎相同仅相差0.4度,采用传统的分馏操作,很难使

二者分离,传统工艺是通过苄基氯在12%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水解成苄醇,再通过分馏的方法提纯苯甲醛,这样,苄基氯就通过纯碱转化成苄醇成为分馏后釜残废液了,不仅降低了苯甲醛的收率,而且增加了污染)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产广泛用于医药、染料、香料等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苯甲醛的生产新工艺。 二、背景技术及存在技术问题 现有苯甲醛生产技术普遍采用商品甲苯经沉降分离脱水后的甲苯和氯气在搪瓷反应釜内在普通光源的催化下,通过间歇式氯化反应制取苄叉二氯和苄基氯混合物,再通过间歇式分馏处理,得85%左右的苄叉二氯用纯碱溶液水解制的苯甲醛。 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 1、该反应对铁杂质要求较高,瓷非常容易脱落,一旦搪瓷脱落,反应釜 会很快穿孔报废,同时由于搪瓷脱落后料液和铁之间接触后,苄基氯 会反应剧烈的聚会反应,有爆炸的危险。 2、传统工艺采用是通过静臵的方式粗略精致甲苯,这样处理过的甲苯水 含量通常在300ppm以上,这样在反应是会形成盐酸溶液,对设备产生 腐蚀,同时在金属酸溶液存在下,甲苯会发生苯环上氯代反应,不仅 降低了苄叉二氯的收率,而且形成难以分离的环氯副产物。 3、传统工艺采用普通全波段的光源,不仅选择性不好,氯的吸收效率也 较低) 4、传统方式间歇式分馏方式,不仅生产效率极低,而且分馏效果也比较 差,苄叉二氯中的苄基氯的含量在15%左右 5、由于苄基氯和苯甲醛的沸点几乎相同仅相差0.4度,采用传统的分馏 操作,很难使二者分离,传统工艺是通过苄基氯在12%的碳酸钠水溶 液中水解成苄醇,再通过分馏的方法提纯苯甲醛,这样,苄基氯就通 过纯碱转化成苄醇成为分馏后釜残废液了,不仅降低了苯甲醛的收率, 而且增加了污染。 三、技术方案 经过共沸脱水后的精致甲苯和氯气在特殊材质的反应器内,通过高压紫外灯(波长为400nm左右)轴向光照在95-110度之间反应生成苄基氯、苄叉二氯

苯甲醇及苯甲酸的制备实验.doc

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实验 一、实验原理 利用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由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 坎尼扎罗反应是指无α-活泼氢的醛类在浓的强NaOH 或 KOH 水或醇溶液作用下发生的 歧化反应。此反应的特征是醛自身同时发生氧化及还原作用,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在碱性溶液中成为羧酸酸盐),另一分子醛则被还原成醇。 主反应: 机理:醛首先和氢氧根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得到负离子,然后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 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另一分子的羰基不能碳原子上。 二、反应试剂、产物、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三、药品

四、实验流程图 五、实验装置图 图 1 磁力搅拌器图2分液漏斗的振摇方法图3分液漏斗图4抽滤装置

六、实验内容 往锥形瓶中加12.0g(0.21mol) 氢氧化钾和12ml 水,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氢氧化钾溶 解并冷至室温。在搅拌的同时分批加入新蒸过的苯甲醛,每次加入 2-3ml,共加入14g,0.13mol) 。加后应塞紧瓶口,若锥形瓶内温度过高,需适时冷却。继续搅拌 13.5ml( 约60min,最 后反应混合物变成白色蜡糊状。 (1) 苯甲醇 向反应瓶中加入大约 45ml 水,使反应混合物中的苯甲酸盐溶解,乙 醚分三次萃取苯甲醇,合并乙醚萃取液。保存水溶液留用。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 45ml 依次用15ml25% 亚硫酸氢钠溶液及8ml 水洗涤乙醚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蒸去乙 醚后,继续蒸馏,收集产品,沸程204-206℃,产率为75%。 纯苯甲醇有苦杏仁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沸点bp=205.4 ℃,折光率 =1.5463。 (2)苯甲酸 在不断搅拌下,往留下的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酸化,加入的酸量以能使刚果红试纸由红变蓝 为宜。充分冷却抽滤,得粗产物。 粗产物用水重结晶后晾干,产率可达80%。 纯苯甲酸为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熔点 mp=122.4 ℃。 (一)制备阶段 1.准备锥形瓶:一只100ml锥形瓶。 2.加药品与歧化反应:向锥形瓶中加12.0g氢氧化钾和12ml水,向瓶内放入一只搅拌子,然后将 锥形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氢氧化钾溶解并冷至室温。在搅拌的同时分批加入新蒸过的苯 甲醛,每次加入 2-3ml ,共加入 13.5ml( 约 14g, 0.13mol) 。加后应塞紧瓶口,若 锥形瓶内温度过高,需适时冷却。继续搅拌60min ,最后反应混合物变成白色蜡糊状。 【为避免歧化反应过快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过高增加氧化副反应,故需将苯甲醛分几批加 入】 (二)后处理阶段 1.分离苯甲醇 (1)加水溶解:向反应瓶中加入大约45ml水,使反应混合物中的苯甲酸盐溶解,转移至分液 漏斗中。 【在磁力搅拌器上尽量搅拌时间长一些,以保障苯甲酸钾盐充分溶解在水中,减少与苯甲 醇分子的包裹,有利于下一步的乙醚萃取】 (2)乙醚萃取:用45ml乙醚分三次萃取苯甲醇,合并乙醚萃取液。保存水溶液留用(含有苯甲 酸钠盐)。 【每次萃取振荡时间不能过长,每振荡2-3 次,就要进行放气一次,如此重复2-3 次即可。避免漏斗内产生大量乙醚气体而喷出。】 (3)亚硫酸氢钠洗涤:用15ml25%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乙醚溶液,洗涤除去未反应的苯甲 醛。 【洗涤时振荡不能长时间振荡,避免下层的水中溶解过多的乙醚而降低亚硫酸氢钠在水中 的溶解度,可能达到饱和析出大量晶体。】 (4)水洗涤:8ml水洗涤乙醚溶液,除去上一步洗涤后残留的亚硫酸氢钠。 【因下一步紧接着的操作是干燥粗产品,所以水洗涤后应该多静止几分钟,再分去下层的 水层。】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预习报告及思考题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机械搅拌器的使用 3.进一步掌握萃取、洗涤、蒸馏、干燥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4.学会低沸点溶剂的处理 二.实验原理 无α-H的醛在浓碱溶液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另一分子醛则被还原成醇,此反应称坎尼扎罗反应。本实验采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坎尼扎罗反应,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物加水溶解后,用乙醚加以萃取,乙醚层经洗涤、干燥、蒸馏,得到苯甲醇;水层经酸化得到苯甲酸。反应式如下: CHO 2+NaOH CH2OH + COONa COONa +HCl COOH+NaCl 苯甲醛如果长时间放置,会被空气氧化,因此存在以下的副反应:CHO +O 2 COOH 三.实验准备 1.主要试剂及仪器 1)试剂

苯甲醛10 mL (mol),氢氧化钠8g ,浓盐酸,乙醚,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0%碳酸钠溶液,无水硫酸镁。 2)仪器 100mL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套管,温度计(250℃),支管接引管,锥形瓶,空心塞,量筒,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表面皿,红外灯,机械搅拌器。 2.主要物料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及操作要点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采用回流搅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乙醚沸点低,要注意安全。蒸馏低沸点液体的装置如图2所示。

图1.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反应装置 图2.蒸乙醚的装置图 【干燥操作要点】 1.干燥剂不是越多越好 2.干燥操作在干燥的带有塞子的锥形瓶中进行。加入干燥剂后,加塞旋摇,放置一段时间,根据干燥情况补加。 3.干燥彻底,液体透明澄清,干燥剂棱角分明、不粘结一团、不粘在瓶壁上。 【蒸馏乙醚的操作要点】 1.在实验室使用或者蒸馏乙醚时,实验台附近严禁有明火。因为乙醚容易挥发,且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极易发生爆炸。 2.蒸乙醚时可在接引管支管上连接一长橡皮管通入水槽的下水管内或引入室外。 3.接收器用冷水浴冷却。

对氨基苯甲醛的制备

有机合成综合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名称对氨基苯甲醛的制备 柜号 Y10 实验日期室温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歧化反应的含义,一般而言,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2) 掌握对氨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了解对氨基苯甲醛的性质及用途。 (3) 掌握还原反应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 1、主反应: ①、多硫化钠溶液的制备:将1.0gNaSO4?9H2O溶于盛有10ml水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1.35g硫磺粉,氢氧化钠3.0g。加热至70-80℃搅拌1-2h,直至体系全部溶解。静置得澄清溶液。 Na2S + NaOH + S Na2S x (Cx=3-4) ②、可由对硝基甲苯与多硫化钠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还可由对硝基甲苯、乙酸酐为原料,经由氧化、水解,首先得到对硝基苯甲醛,然后经亚硫酸盐还原制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2、副反应:CH O NO2 NaHSO3 CH O NH2 CH3 NO2 Na2S x CHO NH2 or Na2S, S

用多硫化钠制备对氨基苯甲醛,受热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引起缩合反应,其反应如下: 另外,碱的用量也对合成对氨基苯甲醛的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碱过量时,会存在以下的副反应: 三、实验药品试剂及操作步骤 1、实验药品 对硝基甲苯、对硝基苯甲醛、乙酸酐、氢氧化钠、硫化钠、硫磺、亚硫酸氢钠、去离子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2、实验试剂 分液漏斗(500ml)、恒压滴液漏斗、布氏漏斗(φ8)、电动搅拌器、旋转蒸发仪、水浴锅、电热干燥箱、三口烧瓶(250ml )、球形冷凝管、玻璃水泵、温度计(0℃~300℃)、烧杯(500ml )、量筒(100ml )、滴液漏斗(60ml )、电子天平、烧瓶(25ml )。 3、实验药品主要物理参数 (1)对硝基甲苯:分子式 CH 3C 6H 4NO 2 或C 7H 7NO 2,分子量 137.1378,黄色斜方立面晶体。相对密度 1.1038(75/4℃),熔点51.7℃,沸点238.5℃,折射率n(15℃)1.5382, 蒸汽压 0.13kPa/53.7℃,易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2)对硝基苯甲醛:分子式为C 7H 5NO3,分子151.12。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熔点(℃) 106-107(升华),相对密度1.496。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苯、冰醋酸。难与蒸汽一同挥发。熔点51.9℃,沸点238.3℃ (3)硫化钠:分子式Na 2S ,相对分子质量为78.04,。白色四方结晶。有硫化氢气味。有吸湿性。见光和在空气中变成黄到棕黑色,并逐渐产生硫化氢。遇酸甚至碳酸也能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呈碱性,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逐渐成为硫代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相对密度(d164)1.427。熔点约50℃。易燃。有腐蚀性。 (4)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 ,闪点为207℃,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5)对氨基苯甲醛:分子式C 7H 7NO,相对分子质量121.14,熔点(℃)71~72。由水中析 H 2N CHO H 2N C H N CHO H 2N C H N CHO n H 2N CHO NaOH H 2N COONa H 2N CH 2OH

苯乙烯生产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CH=CH 2 CH=CH 2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 +CH 4 +C 2H 4 +H 2 +C 2H 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 +2CO 2+3H 2 CH 2—CH 3 2 CH 2— 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annizzaro反应-——苯甲酸和苯甲醛

Cannizzaro反应—苯甲醇和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 2、学习Cannizzaro(康尼扎罗)反应原理; 3、熟练掌握实验中的萃取、洗涤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苯甲酸和苯甲醇的相关性质 2、Cannizzaro反应及反应机理 没有α-氢的醛,如苯甲醛,在强碱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被还原成苯甲醇,另一分子被氧化成苯甲酸,即Cannizzaro反应。

反应机理: 3、本实验的相关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4、刚果红试纸 刚果红试纸是由刚果红溶液浸泡制成。刚果红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和酒精,遇酸呈蓝色。它不仅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刚果红是酸性指示剂,变色范围为3.5到5.2,碱态为红色,酸态为蓝紫色。有人认为刚果红毒性很大,其实是错误的。刚果红能做为药剂成分.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加料,歧化反应:100ml锥形瓶中,加18gKOH ,18ml 水和10ml苯甲醛,该反应是 两相反应,不断振摇是关键。得白色糊状物。静置 2、萃取,分离:加水溶解,置于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ml乙醚萃取,共萃取水层3次(萃

取苯甲醇),水层保留。 3、洗涤醚层:依次用亚硫酸氢钠(饱和)、10%碳酸钠、水各5ml洗涤醚层。除去苯甲醛, 酸性亚硫酸氢钠盐 4、干燥,蒸馏: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半小时。水浴回收乙醚。用空气冷凝管收集苯甲醇 200-204℃馏分。N201.5396,约4-5g. 5、酸化,重结晶:浓盐酸酸化使刚果红试纸变蓝,冷却析出苯甲酸。必要时用水重结晶。.mp.121-122℃ 6、测折射率 五、注意事项 1.如果第一步反应不能充分振摇,会影响后续反应的产率。如混合充分,放置24小时后混合物通常在瓶内固化,苯甲醛气味消失; 2.用分液漏斗分液时,水层从下面分出,乙醚层要从上面倒出,否则会影响后面的操作;3.用干燥剂干燥时,一定要澄清后才能倒在蒸馏瓶中蒸馏,否则蒸出的产物不纯; 4.水层如果酸化不完全,会使苯甲酸不能充分析出,导致产物损失。

氯代苯甲醛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氯代苯甲醛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江苏常州江东化工有限公司费平213014) The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process of chloro-phenylaldehyde 1.前言 氯代苯甲醛的种类较多,主要是指以下几种,它们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Cl Cl Cl CHO CHO Cl—CHO CHO Cl Cl 邻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2,6—二氯苯甲醛氯代苯甲醛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工艺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我国氯代苯甲醛的开发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原料氯代甲苯质量的提高,我国氯代苯甲醛的研究开发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除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创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用途 氯代苯甲醛都是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农药、医药、染料、香料、颜料及其它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国内生产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邻(对)氯苯甲醛,这里就仅介绍它们的工业应用。 邻氯苯甲醛的应用:邻氯苯甲醛与丙酮发生Claisen-Schmidt反应生成的双烯—酮衍生物,在医药上具有消炎作用;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的邻氯苯甲肟,是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在农业上可用以合成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杀螨剂螨死净;染料上用以制造邻磺基苯甲醛钠及荧光增白剂;某些记录材料的中间体。 对氯苯甲醛的应用:对氯苯甲醛在医药上用以合成芬那露,氨基氨络酸等;染料上用以制备酸性蓝(C.I.,酸性蓝83,90,100,109等);农业上用以生产新型除草剂麦敌散,植

苯甲醛生产工艺

一、甲苯氯化水解法 1、工艺流程 甲苯控制条件进行侧链氯化,得到主要产物亚苄基二氯,再经酸性或碱性水 解及精馏可得苯甲醛,副产物苯甲酸。 酸性水解可用硫酸、磷酸、盐酸或甲酸等,并以锌或铁等金属盐为催化剂,如氢氧化锌、磷酸锌、月桂酸锌等,用量约为亚苄基二氯的 0. 05% ; 碱性水解 主要用碳酸钠(有的工厂用有几件替代可提高收率),在 70 ~ 80 ℃下水解 5 ~ 6 h,苯甲醛的收率为 96% ~ 97% 。 2、问题 A.水解法的废液处理有待解决 B.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容易腐蚀设备及管道,对材质要求很高 C.产品含氯,不能直接应用于药品、香料的合成,必须增加产品精制工段,提高了产品成本 3、杭州电化集团的工艺改进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所采用的新工艺是:甲苯侧链光照氯化生成二氯苄, 控制三氯苄的生成量,通过精馏分离除去一氯苄( 循环套用),水解二氯苄含量 高的馏分得到粗苯甲醛 ,经蒸馏得高纯度的苯甲醛产品(≥99.5%)。 文章(《苯甲醛生产技术剖析》邵洪根)详细给出了生产流程及流程中的重 要控制点。

二、甲苯液相氧化法 1. 钴盐为催化剂、溴化物为催化助剂、空气为氧源的液相氧化工艺

此工艺中苯甲醛作为副产物生产,经常出现在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己内酰胺(意大利SNIA工艺)、苯甲酸的工艺流程中。国外早已工业化,国内没有使用此法将苯甲醛作为主产品的生产厂家。 优点:产品不含氯,应用范围广 缺点:氧化工艺不好控制,甲苯很容易被过度氧化成苯甲酸;产品中杂质较多,除苯甲醇、苯甲酸外还存在苯甲酸苄酯等酯类化合物。而且,甲苯的单程转化率不超过20%,若要提高苯甲醛的选择性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甲苯转化率到个位数水平,增加了生产中的动力消耗 改进措施: A.可以通过加入惰性气体的方式控制氧源中氧气的浓度防止过度氧化 B.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C.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或多种脂肪族或芳香族的含氮化合物,提高苯甲醛在反应产物中的分布 2. 三氧化二锰法绿色氧化工艺 利用二氧化锰在 650 ℃下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锰,使用该原料与中等浓度的硫酸与甲苯在反应器内进行固、油、水三相反应,甲苯氧化成苯甲醛。油相蒸馏回收,分离出苯甲醛成品和没有反应的甲苯,甲苯用于循环使用;水相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循环使用;固相副产物( 主要是硫酸锰) 可作为成品出售。用此方法制备苯甲醛的最高收率为 91%。 此法是甲苯间接电氧化法的改进版,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方法。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

学生姓名:小田田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年4月24日实验地点: 同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实验八: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掌握萃取、洗涤、蒸馏和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产品介绍 苯甲醇是最简单的芳香醇之一,可看作是苯基取代的甲醇。在自然界中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于香精油中。中文别名苄醇;。苄醇是极有用的定香剂,用于配制香皂;日用化妆香精。但苄醇能缓慢地自然氧化,一部分生成苯甲醛和苄醚,使市售产品常带有杏仁香味,故不宜久贮。苄醇在工业化学品生产中用途广泛;医药;合成树脂溶剂;可用作尼龙丝;纤维及塑料薄膜的干燥剂,染料;纤维素酯;酪蛋白的溶剂,制取苄基酯或醚的中间体。同时,广泛用于制笔(圆珠笔油);油漆溶剂等。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 三:反应式 主反应: CHO + NaOH 2 CH2OH + COONa COONa + HCl COOH + NaCl 副反应:CHO COOH +O2

学生姓名:小田田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年4月24日实验地点: 同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四: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五:试剂与仪器 1、主要仪器 : 125mL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蒸馏装置、烧杯等。 2、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

实验五-苯甲醛歧化制备苯甲酸和甲醇及产物的分离纯化

有机化学实验方案 1 苯甲醛歧化制备苯甲酸和甲醇及产物的分离纯化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原理与方法; 2. 熟练掌握萃取与蒸馏操作; 二、基本原理 1、无α-氢的醛类和浓的强碱溶液作用时,发生分子间的自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醛被还 原成醇,另一分子醛被氧化成酸,此反应称为坎罗尼扎罗反应。如: 2、按上述反应式只能得到一半的醇。如应用稍过量的甲醛水溶液与醛(1.3∶1mol )反应 时,则可使所有的醛还原至醇,而甲醛则氧化成甲酸。例如: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250mL 锥形瓶、分液漏斗、刚果红试纸、玻璃棒、烧杯 药品:氢氧化钾18g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0%碳酸钠溶液、无水硫酸镁、无水碳酸钾、浓盐酸苯甲醛21g 、乙醚 四、实验步骤 1、在250mL 锥形瓶中配制18g 氢氧化钾和18mL 水的溶液,冷至室温后,加入21g 新蒸过的苯甲醛20mL 。用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力振摇,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最后成为白色糊状物,放置过夜。 2、向反应混合物中逐渐加入足够量的水(约60mL ),不断振摇使其中的苯甲酸盐全部溶解。将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每次用20mL 乙醚萃取三次,合并乙醚萃取液,依次用5mL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0mL10%碳酸钠溶液及10mL 水洗涤,最后用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碳酸钾干燥。 3、干燥后的乙醚溶液,先蒸去乙醚,再蒸馏苯甲醇,收集204~206℃的馏分,产量8~8.5g (产率74~79%)。 4、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用浓盐酸酸化直至刚果红试纸变蓝,冰水冷却使苯甲酸完全析 出,抽滤,用少量水洗涤,挤压去水分。将制得的苯甲酸放在沸水浴上干燥。若要得到纯产品,可用水重结晶提纯,取出并称量所得产品。(纯粹苯甲酸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22.4℃。纯粹苯甲醇的沸点为205.5℃。) 五、注意事项 1、 步骤 4 中,要控制好浓盐酸的量,PH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2、 在最后一步萃取中,要严格控制好温度,这样才能得到更纯的产 六、数据处理 产品质量: 理论质量: 产率: 七、思考问答 1、本实验中两种产物是根据什么原理分离提纯的?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及10%碳酸钠 溶液洗涤的目的何在? 2、乙醚萃取后的水溶液,用浓盐酸酸化到中性是否最适当?为什么?不用试纸或试剂 检验,怎样知道酸化已经恰当?

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 作者:冯冬然, 张光霞, 殷利河, 边延江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刊名: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8,8(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于丽颖.吉慧杰.王悦虹.YU Li-ying.JI Hui-jie.WANG Yue-hong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辽宁化工2008,37(12) 2.李贵贤.张烨红.毛志红.范宗良.谭学苓.汪孔照.LI Gui-xian.ZHANG Ye-hong.MAO Zhi-hong.FAN Zong-liang. TAN Xue-ling.WANG Kong-zhao磷钼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6(7) 3.吴旭.谢鲜梅.WU Xu.XIE Xian-mei乙酸存在下钴铝类水滑石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2) 4.谢鲜梅.吴旭.杜亚丽.严凯.王志忠.XIE Xian-mei.WU Xu.DU Ya-li.YAN Kai.WANG Zhi-zhong镍铝类水滑石在乙酸介质下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现代化工2006,26(z2) 5.江秀清.林海昕.林敏.JIANG Xiu-qing.LIN Hai-xin.LIN Min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z2) 6.丁元生.罗志臣.周端文.Ding Yuansheng.Luo Zhichen.Zhou Duanwen Keggin型配合物 [(CH2)5NH2]4SiMo12O40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的研究[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2010,27(3) 7.刘春生.严红燕.张少华.罗根祥清洁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24(2) 8.张静波.张贵荣.钮东方.陆嘉星银电极电催化溴苯与C02合成苯甲酸[会议论文]-2008 9.严红燕.程云.刘春生.姜恒.罗根祥甲烷磺酸铜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期刊论文]-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3,23(3) 10.谢鲜梅.吴旭.杜亚丽.严凯.王志忠镍铝类水滑石在乙酸介质下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会议论文]-2006 引用本文格式:冯冬然.张光霞.殷利河.边延江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期刊论文]-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6)

综述: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综述: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摘要:本文从催化剂的分类来介绍苯甲酸的合成方法,总共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有机催化剂催化有机物合成苯甲酸,另一类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有机物合成苯甲酸。 关键字: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有机催化剂 无机催化剂 0.前言 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染料中 间体、农药、增塑剂、医药、香料等,还可用作钢铁设备的防锈剂。苯甲酸可以由甲苯的氧化,苯甲醇的氧化,苯甲醛的氧化制备。工业上苯甲酸的合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有机催化剂催化有机物合成,另一类是用无机催化剂催化有机物合成。 1.有机催化剂催化 对于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李涛等人以不同钴基吡唑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甲 苯氧气液相氧化反应,发现)5,3(,'二甲基吡唑二--N N 溴化钴在甲苯氧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反应活性,比乙酸钴催化性能更好。[1] 对于苯甲醇,孙晓云等人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和钨酸钠一步法合成甲基三辛 基季铵钨酸盐离子液体112231783])()[(O W H C n N CH -,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无反应溶剂条件下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酸,并且确定优化条件:反应温度70℃,苯甲醇用量5 mmol ,催化剂用量是底物的0.4%(摩尔分数),30%过氧化氢用量2 mL ,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99%,苯甲酸选择性为98%。[2]郭飞燕等人以质量分数为30%的22O H 作氧化剂,磷钨酸及磷钨酸盐作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3] 对于苯甲醛,李贵贤等人采用四丁基溴化铵和磷钼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 Keggin 型磷钼酸季铵盐催化剂,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催化荆具有典型的杂多阴离子结构。将其应用于冰乙酸作溶剂、30%过氧化氢作氧化刺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的反应过程中,结果表明,催化荆中各组分在双氧水作用下催化活性较高,任一组分单独作用时催化活性较低,只有当催化剂中季铵盐与磷钼酸配比合适时,催化效果才会最优,其中40122494])[(O PMo H N H C 的催化活性

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陆建华 (南通利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氯化苄联产苯甲醛工艺与其他苯甲醛生产工艺比较的情况。该技术具有对设备要求低,反应耗时少,焦油产生量少,原料 要求低粗品含量高等优点。 关键词:氯化苄;苯甲醛;联合生产工艺 氯化苄和苯甲醛目前国内市场容量较大,生产企业主要靠提高生产量的方法降低固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其实,通过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提高粗品含量、减少焦油产生的方法降低可变生产成本是一项直接提高产品效益的方法。 1.工艺流程说明 以甲苯为原料,BPO为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氯化深度,氯化混合物(加入500g稳定剂)精馏得99%以上氯化苄产品,塔釜获得88%左右的二氯苄(含少量一氯苄和三氯苄),在表面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精馏得99%以上的苯甲醛产品。 2.苯甲醛生产方法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苯甲醛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以二氯苄为主要原料,以水为反应物料兼溶剂,然后选择一定的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解反应。苯甲醛工艺的技术核心就是催化剂的选择。苯甲醛催化剂主要有:Fe系催化剂、Zn系催化剂、酸催化剂、碱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

剂。这些催化剂中,Fe系催化剂易使物料发生副反应,产生大量焦油而被淘汰,相转移催化工艺路线被南京工业大学申请为专利。本试验采用自制的表面活性催化剂,将有机相以乳液状态分散于水中,大大增加了水与有机相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用Zn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性实验。 3.实验内容及其比较 (1)原料及其用量 原料:一氯苄精馏残液(一氯苄:0.6%、三氯苄:88%、三氯苄:9.4%、其他:2%)。用量:40g 水:自来水。用量:36g 催化剂:(自制)表面活性催化剂。用量:0.1g (2)实验对比表 实验对比表 (3)实验分析 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从物料颜色对比可以看出,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焦油生成量较小;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粗品含量较高,增加了产品收率。 (4)实验缺陷 由于小试物料投料量少,取样频繁,使得粗品损耗大,收率计算

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苯 甲 醛 合 成 苯 甲 酸 材料化学09-1 许军 0901130831 羰基是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化合物的反应中心。 苯甲醛的结构式如图1: 羰基C O 作为吸电子的钝化基团(或称间位定位取代基,也称第二类 取代基),通过吸电子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都能够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因而降低了苯环上亲电取代反映的活性,即钝化了苯环 H 图2亲电取代反映的活性。由图(2)亦可看出:电子云密度降低程度较大的位置是在邻位和对位,因此,相对而言,间位上更容易发

生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醛中羰基上的碳原子(或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为强极性缺电子原子或带有部分正电的原子,这是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χ)很大,其值为χ=3.5(仅次于电负性最大的F原子的电负性χ=4.0),因此,吸附了大量的电子而致使羰基碳原子上带有大量正电荷,所以,羰基碳原子易被带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的亲核试剂进攻,导致π键异裂,形成两个新的σ键,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CH O +Y C O +HY 增长: C O +O 2O CHO O +O

⒊苯甲醛没有α活泼氢,可在强碱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结果一分子醛被氧化成苯甲酸,另一分子的醛被还原成苯甲醇。这是一个歧化反应(dismutation reaction),称之为Cannizzaro反应(康尼查罗)。例如: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下,得到等分子的的苯甲酸和苯甲醇: 2 CHO CH Array 2OH COO 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C H OH O OH CH 2OH COO COOH CH 2O H OH 首先OH ˉ和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由于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致使邻位碳原子排斥电子的能力大大增强,使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另一分子苯甲醛的羰基碳原子上。其中给出氢负离子的叫做授体,接受氢的叫做受体。 虽然反应过程中苯甲酸与苯甲醇同在溶液中,但是二者只在酸性条件下才发生酯化反应。而且,高锰酸钾与硫酸锰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二氧化锰,新制的二氧化锰可将不饱和键上的醇氧化得到相应的醛或酮,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此处便可将副产物苯甲醇再氧化为苯甲醛,从而得到苯甲酸, 反应方成如下: 2KMnO 44NaOH MnO 43522MnO 2K 2SO 4Na 2SO 4H 2O

苯甲酸和苯甲醛的合成暨Cannizzaro反应

苯甲酸和苯甲醛的合成暨Cannizzaro反应作者:段璞 摘要:本文是第四次合成化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了以苯甲醛为原料进行的Cannizzaro反应制备苯甲酸与苯甲醇的方法。反应后通过萃取分离苯甲酸与苯甲醇,并分别运用重结晶和加压蒸馏提纯两产物。本次实验投放原料苯甲醛10mL(10.4g,0.1mol),共制得提纯产物苯甲酸4.38g、苯甲醇3.68g。 实验原理: 无-α-氢的醛(如芳香醛、甲醛等)在浓碱的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一分子醛失去氢被氧化为酸,而另一分子醛得到氢而被还原为醇,此反应即为Cannizzaro反应。 如本次反应中使用的苯甲醛歧化反应: Cannizzaro反应的实质是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是OH-对一个醛分子的羰基进行亲核进攻生成负离子,此负离子使原来醛基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对另一分子芳香醛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如下:

由于第一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平衡偏向反应物一侧,所以Cannizzaro反应需要非常高的碱度,常用过量一倍以上的浓度为50%的强碱。本次反应中使用了10g氢氧化钠(0.25mol,即2.5当量)。 利用产物苯甲酸与苯甲醇在碱性溶液与乙醚中溶解度的不同(苯甲酸以苯甲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碱液,而苯甲醇主要存在于乙醚)达到分离两种产物的效果。接着利用未反应完全的苯甲醛易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α-羟基苄磺酸钠,从而达到与苯甲醇分离的效果。反应机理如下: 实验操作及现象: 1.于150mL锥形瓶中称取10g氢氧化钠(0.25mol)加入10mL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 边振摇边加入10mL苯甲醛(10.4g,0.1mol)。加完后用称量纸封口,剧烈振摇,充分混合,数分钟后,原料凝结成固体,呈现微黄色,后逐渐变为淡粉色。于避光处放置两礼拜。 2.取适量水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乙醚萃取3次,每次25mL。初次醚层呈红褐色,水 层微浑浊,萃取若干次后基本澄清。合并醚层,倒入分液漏斗中,先用10mL饱和亚硫

苯甲醛的合成工艺技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苯甲醛的合成工艺技术 姓名 所在系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 12 月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背景:苯甲醛(Benzaldehyde),无色或浅黄色,是一种强折射率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具有苦杏仁味,故又称苦杏仁油。 苯甲醛的熔点-26℃,沸点178℃,相对密度 1.0415(104℃)。能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微溶于水。能进行水蒸气蒸馏。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 研究意义:本论文对甲苯侧链氯化水解法制备苯甲醛产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高了苯甲醛的收率,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直接碱性水解和酸碱复合水解,甲苯氯化时反应时间、光照效率,蒸馏时真空度、塔顶出料液时的温度对收率的影响。从国内市场来看,无氯苯甲醛市场需求很大。为了满足市场对苯甲醛日益增长的需要,研究和开发一条经济、有效的制备苯甲醛的新途径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甲苯氯化水解法就是一种适于大量生产无氯苯甲醛的好方法。 ①可以充分利用甲苯催化重整过程的迅速发展,使得甲苯价廉易得,产量不断增长。从甲苯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来考虑,甲苯作为苯甲醛的生产原料,可说是最理想的选择。 ②生产大量无氯苯甲醛,以满足食品、香料、化妆品、医药等工业对无氯苯甲醛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③由甲苯生产无氧苯甲醛可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甲苯的价格较苯甲醛低得多,甲苯一般为4000元/吨,而苯甲醛为16000元/吨。 总之甲苯氯化水解法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苯甲醛生产方法,生产能力大,污染少,是值得研究开发的方法。 由于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仍存在低选择性或低收率的最大不足,所以至今仍没找到一种有效的适合工业生产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是苯氧化成苯甲醛,从而很难控制氧化深度。 甲醛极易被O 2

苯甲醛的制备

苯甲醛的制备 一.产品性质: 甲醛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蔷薇科植物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茎皮、叶或种子中,例如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苯甲醛天然存在于苦杏仁油、藿香油、风信子油、依兰依兰油等精油中。有时也称苦杏仁油。纯品是无色液体。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苦杏仁气味。熔点(℃):-26, 相对密度(水=1):1.04, 沸点(℃):179.62℃(1.33kPa),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6, 分子量:106.12, 饱和蒸气压(kPa):0.13(26℃), 折射率:1.5455, 闪点(℃):64°, 引燃温度(℃):192, 溶解性:微溶于水,约为0.6wt(20°C)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 化学性质: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由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生成六水哌嗪。苯甲醛在浓碱溶液中进行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Cannizarro反应):一分子的醛被还原成相应的醇,另一分子的醛与此同时被氧化成羧酸盐。此反应的速度取决于芳环上的取代基。 二.产品的用途: 1.苯甲醛能进行亲核加成、羟醛缩合、康尼察洛反应、潘金反应、硝化和氯化等系列反应,衍生成许多化工产品,在医药、香料、农药和染料等工业中用途甚广。 2.苯甲醛用于制造医药品,如苯基氨基乙酸、N-甲基-2-甲基呋喃胺的硫酸盐、2-苯基苯并咪唑、麻黄素和氯霉素。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 一、实验原理 利用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由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 坎尼扎罗反应是指无α-活泼氢的醛类在浓的强NaOH或KOH水或醇溶液作用下发生的歧化反应。此反应的特征是醛自身同时发生氧化及还原作用,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在碱性溶液中成为羧酸酸盐),另一分子醛则被还原成醇。 主反应: 机理:醛首先和氢氧根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得到负离子,然后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氢 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另一分子的羰基不能碳原子上。 二、反应试剂、产物、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三、药品 四、实验流程图 五、实验装置图

图1 磁力搅拌器图2 分液漏斗的振摇方法图3 分液漏斗图4 抽滤装置 六、实验内容 往锥形瓶中加 12.0g(0.21mol)氢氧化钾和12ml水,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氢氧化钾溶解并冷至室温。在搅拌的同时分批加入新蒸过的苯甲醛,每次加入2-3ml,共加入13.5ml(约14g,0.13mol)。加后应塞紧瓶口,若锥形瓶内温度过高,需适时冷却。继续搅拌60min,最后反应混合物变成白色蜡糊状。 (1)苯甲醇 向反应瓶中加入大约45ml水,使反应混合物中的苯甲酸盐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45ml 乙醚分三次萃取苯甲醇,合并乙醚萃取液。保存水溶液留用。 依次用15ml25%亚硫酸氢钠溶液及8ml水洗涤乙醚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蒸去乙 醚后,继续蒸馏,收集产品,沸程204-206℃,产率为75%。 纯苯甲醇有苦杏仁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沸点bp=205.4℃,折光率=1.5463。 (2)苯甲酸 在不断搅拌下,往留下的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酸化,加入的酸量以能使刚果红试纸由红变 蓝为宜。充分冷却抽滤,得粗产物。 粗产物用水重结晶后晾干,产率可达80%。 纯苯甲酸为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熔点mp=122.4℃。 (一)制备阶段 1.准备锥形瓶:一只100ml锥形瓶。 2.加药品与歧化反应:向锥形瓶中加 12.0g氢氧化钾和12ml水,向瓶内放入一只搅拌子, 然后将锥形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氢氧化钾溶解并冷至室温。在搅拌的同时分批加入新蒸过的苯甲醛,每次加入2-3ml,共加入13.5ml(约14g,0.13mol)。加后应塞紧瓶口,若锥形瓶内温度过高,需适时冷却。继续搅拌60min,最后反应混合物变成白色蜡糊状。 【为避免歧化反应过快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过高增加氧化副反应,故需将苯甲醛分几批加入】 (二)后处理阶段 1.分离苯甲醇 (1)加水溶解:向反应瓶中加入大约45ml水,使反应混合物中的苯甲酸盐溶解,转移至 分液漏斗中。 【在磁力搅拌器上尽量搅拌时间长一些,以保障苯甲酸钾盐充分溶解在水中,减少与苯甲 醇分子的包裹,有利于下一步的乙醚萃取】

苯甲醛的合成

1 引言 1.1 苯并咪唑的性质简介 苯并咪唑又名间(二)氮茚,英文名称为Benzimidazole,英文别名为1,3-benzodiazole(简称BI或BIM)。其结构式如下: H N 它的一些物化性质如下:分子式C 6H 7 N 2 ,相对分子质量118.14,熔点169℃~171℃, 沸点360℃。其性状为白色晶体,几乎不溶与苯、石油醚,微溶于冷水、乙醚,稍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酸溶液、强碱溶液。可以用蚁酸和邻苯二胺反应来制备[1]。在药物合成、缓蚀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1.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1.2.1 合成原理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用邻苯二胺与羧酸在有或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此方法的合成原理可以分为两步,其中第一步是N-酰基化反应,第二步是氨基与羰基的加成成环和脱水反应[2]。其反应通式表示如下: NH2 NH2 RCOOH NH NH2 C R O + +H2O NH NH2 C R O H N +H2O 第二种是用邻苯二胺与醛反应,其合成原理也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邻苯二胺与醛羰基缩合形成单或双席夫碱,第二步是席夫碱发生关环反应,氧化脱氢后得到目的产物[3]。其反应通式可表示如下:

R-CHO N NH 2H N H R NH 2 NH 2 +N H N R 1.2.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如上所述,用羧酸和邻苯二胺反应来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两种方法之一。如,付红蕾等[4]以邻苯二胺和丙酸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出了2-乙基苯并咪唑。其原料的摩尔比是1:2.5,反应时间为2.0h ,反应温度约为100℃,磷酸用量为1.5mL 时,最终得率为78.09%。 另外,王元有[5]研究了在多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催化下,邻苯二胺分别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反应合成出了两种苯并咪唑衍生物,产率均在80%以上。并且经过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初步表征,还定性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其合成路线如下: RCOOH PPA/P O NH 2 NH 2 +NH NH 2O PPA/P O H N R 与此同时,利用醛类和邻苯二胺的反应来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也已多见于文献。如李焱等[6]用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在碘催化下,一锅法合成出了2-取代苯并咪唑,该方法具有催化剂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且产率较高(73%~78%)等特点。 于丽颖等[7]研究了邻苯二胺和苯甲醛反应,在空气氧化下,得出了合成2-苯基苯并咪唑的简便方法。并且得出了在原料的摩尔比为1:2,反应的时间为3h ,反应温度在44℃时,氧化产物的产率可以达到72.50%,她们宣称这个方法后处理比较简单,对设备腐蚀性也较小,是一条符合现代环保要求的优良工艺路线。 李莹莹等[8] 用邻苯二胺与芳香醛反应,并且在不加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用空气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