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四则》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篇教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欣赏这类作品能感受到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和想象的力量,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文中前两则寓言均选自《伊索寓言》,通过这两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伊索寓言》的一些相关知识,对今后学习寓言这类文体大有裨益;后两则寓言分别选自《吕氏春秋》《列子》。四则寓言故事都是围绕着深刻的道理展开情节、刻画形象的。四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节丰富,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能联系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观点,深入理解寓言寓意,感受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或多或少接触过寓言故事,对寓言这类文体有肤浅的认识,本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写作上的艺术特色,利用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活泼可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很重要,因此,如何创设适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学习活动,成为本课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各种方式共同探讨、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教师就应该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寓意,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模式

本节课教学采用“五环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诱导激发,明确

目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指导方法,引导深化——归纳总结,强化重点——拓展延伸,巩固所学。此模式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目标,通过激发兴趣,引进情趣,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通过精讲点拨,体现教师的主导性;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寓言的故事情节,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理解寓意。

2.分析具体语句,总结归纳出主人公性格特点,学习续编寓言,进一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理解寓意。

(2)总结归纳出主人公性格特点,学习续编寓言,进一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

能说出文中的寓意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诱导激发,明确目标

(一)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同学们畅所欲言)

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以简要的语言引出课题,并及时板书。

【设计意图】以故事入课,引发学生语言的思维,创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交待目标,定向学习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由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齐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寓言的故事情节,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理解寓意。

2.分析具体语句,总结归纳出主人公性格特点,学习续编寓言,进一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预设操作方法:

1.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请同学们齐读。

2.教师进行重点强调。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思维方向,做到学习有的放矢。

二、自主感知,合作交流

(一)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教师导语:对于《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如《狼和小羊》《愚蠢的乌鸦》等文章,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解,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

1.文体知识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3.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

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回答。

2.用大屏幕显示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和背景链接,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教师导语:简短的寓言故事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及蕴含的哲理。

预设操作方法: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遍,解决生字词。

2.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师范读、学生范读、小组读、齐读等,相互评价。

3.教师围绕“学习目标1”,提出思考问题。

4.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及时板书重点。

预设生字词: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

预设思考问题: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2.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思考并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

改动后的寓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

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

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内容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寓意;完成“学习目标1”。

三、指导方法,引导深化

教师导语:朗读的过程也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再深入走进课文,探究一下其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围绕“学习目标2”,提出思考问题。

2.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教师巡视观察与指导,有序组织全班交流。

4.教师及时板书重点。

预设思考问题:

1.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如(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诵读,读出语气)

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

(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诵读,读出语气)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

(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

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3.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相同点:(1)结构相同。两则寓言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不同点:(1)情节不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子和狮子》写了两件事。(2)寓意不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子和狮子》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调其中的寓意;完成“学习目标2”。

四、归纳总结,强化重点

教师导语:好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出色地完成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学收获,可以多方面、多角度表达。

3.教师要求学生把板书内容抄在课堂笔记本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五、拓展延伸,巩固所学

教师导语:大家了解了两则寓言的内容,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来续编寓言故事。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提出写作寓言必须注意的要求:(1)故事的本身

(2)教训与劝导的意旨

(3)故事中的人或性格预设思考问题: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练习写作。

板书设计

赫耳墨赫尔墨斯:宙斯雕像赫拉雕像自己的雕像爱慕

斯和↓↓↓

雕像者雕像者:一个银元还要贵一点白送虚荣

蚊子和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骄兵

狮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必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国人”“闻”“中伤”等文言实词的含义;会疏通文意;能复述课文内容。

2.熟练的朗读课文,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概括出两则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说出“国人”“闻”“中伤”等文言实词的含义;会疏通文意;

(2)熟练的朗读课文,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概括出两则寓意。

2.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概括出两则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流程

一、诱导激发,明确目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你能否列举出你知道的寓言题目?(同学们畅所欲言)(如《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老马识途》,这些寓言都来自《韩非子》。)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预设操作方法:

1.由教师提出复习问题,启发学生就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检测旧知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二)交待目标,定向学习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由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齐读。

1.能说出“国人”“闻”“中伤”等文言实词的含义;会疏通文意;能复述课文内容。

2.熟练的朗读课文,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概括出两则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预设操作方法:

1.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请同学们齐读。

2.教师进行重点强调。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思维方向,做到学习有的放矢。

二、自主感知,合作交流

教师导语:语文学习注重文学常识的积累,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两则寓言的文学常识,看一下他们的出处。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贤》,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回答。

2.用大屏幕显示《吕氏春秋》《列子》简介,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吕氏春秋》《列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积累主要的常识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导语:语文课堂学习注重朗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预设操作方法: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出重音和停顿,解决生字词。

2.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放录音、师范读、学生范读、小组读、齐读等;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相互评价。

预设生字词:

溉(gài)汲(jí) 杞(qǐ)

坠(zhuì)躇.(chú)步跐.(cǐ)蹈中.伤(zhònɡ)【设计意图】训练朗读技巧,掌握方法,以增强良好的语感,做到“顺、达、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语:朗读的过程也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主翻译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大意。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围绕“学习目标1”,提出思考问题。

2.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合作交流个人或小组的学习体会。

3.教师巡视观察与指导,有序组织全班交流。

4.教师及时板书重点。

预设思考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积累重点字词的含义。

(1)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

(2)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

(3)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4)国人道.之(讲述)

(5)闻.之于宋君(知道、听说)

(6)丁氏对.曰(应答,回答)

(7)身亡.所寄(同“无”)

(8)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9)奈何

..忧崩坠乎(怎么,为何)

(10)亦不能有所中伤

..(伤害,受伤)

(11)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

(12)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故事。

【设计意图】将朗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先让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师生合作准备理解课文内容,为课文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指导方法,引导深化

教师导语:理解了文章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两篇文章的寓意。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总结概括寓意。

2.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伺机、恰当地启发、点拨和点评。

3.教师及时地板书重点。

预设思考问题:

1.“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讹?

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这是其一;“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这是其二;“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这是其三。

2.“杞国人忧天地崩坠”他为什么有如此想法呢?

主要是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3.说说这两则寓言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穿井得一人》的寓意可以概括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自己概括总结出寓意。

预设思考问题:

1.你还能从中国古代成语中找出一个成语的意思和《穿井得一人》的寓意相似吗?请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述给大家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小结】寓言总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要读懂寓言,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2.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评价?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说一说。

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设计意图】目的使学生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培养发散思维。

四、归纳总结,强化重点

教师导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请同学们用简洁

的语言加以概括。

预设操作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教师伺机启发、点拨。

2.教师让同学们把板书内容抄在课堂笔记本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所学的知识,指导学习方法,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五、拓展延伸,巩固所学

教师导语: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小试牛刀一下。

1.根据开头续写寓言:一只狐狸发现了一个结满果实的葡萄园……;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请你以其中任意一句话为开头,续写一则寓言故事。

示例:一只狐狸发现一个结满果实的葡萄园,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进栅栏,于是它饿了三天让自己瘦下来。终于进来了,狐狸尽情享受美味的果实。可是,一顿饱餐之后,它发现自己又出不去了,只好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2.“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这些古代故事现在都已成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由古代故事演化为成语的还有很多,我们不妨积累一些。

生甲:相传在战国时代的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就要忍饥挨饿。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有送上门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地奔跑。突然,有一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墩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等着奇迹的出现。这就是成语“守株待兔”的由来。“守株待兔”现在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生乙:西汉的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

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待人和气,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致树下走出了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注重课外积累。

板书设计

起因:丁家穿井

穿井得一人误传:丁家打井挖出一人凡事认真思索,不轻信传言

真相: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杞人:毫无根据担忧

杞人忧天晓之者:不会崩坠庸人自扰

杞人与晓之者:皆舍然大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 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2.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1. 注音 赫拉h e :宙斯zh o u:庇护b i :粘住:zh an 释义: 庇护:包庇; 袒护。庇:遮蔽,掩护。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 查阅资料与工具书: ,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 :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4.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导入 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 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 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 指名说,教师补充并明确: 1. 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2.《寓言四则》教案

22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相关作家作品。 (2)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 (3)了解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准确翻译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领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把握寓言的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 2.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对于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你们能举几个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学生回答)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有《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 二、人物介绍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认识几个希腊神话中的大人物。为什么说是大人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大名:一个叫宙斯,一个叫赫拉,一个叫赫耳墨斯。有人认识吗?(介绍宙斯、赫拉、赫耳墨斯的地位及各自的职责) 宙斯:众神之首,至高无上的主神。

赫拉:宙斯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 赫耳墨斯: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宙斯的儿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内容。 4.总结寓言寓意。(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并思考下面问题。 为什么赫耳墨斯先问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他是看见了,还是特意找的?如果他发现店里连自己的雕像都没有会怎么样?他“笑着问道”中“笑”的背后的内心想法是什么? 2.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的话点明寓意”,再引出白山先生的话,“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多角度总结道理。如: (1)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2)在一个岗位上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3)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4)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 五、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寓意来源于故事,但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添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会发生变化。 六、拓展延伸 阅读《伊索寓言》中的《樵夫与赫耳墨斯》,从该故事中多角度提炼寓意。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法:、探究拓展法。 1.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 3.录音机。 2课时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

最新统编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前二则)教案

寓言四则(前二则)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发展和结局是。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一、课文悟读《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事莫妙于适可而止,过则生灾。”这则寓言还包含着对原始图腾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龙为图腾,某舍人潜意识受龙的形象支配,故画蛇添足。而战国已进入理性觉醒时期,人们认为把蛇画成龙的样子是违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这则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觉醒的飞跃。寓言的寓体多重性决定了寓意的多样性。《买椟还珠》即似双刃剑,具有双重讽刺作用。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滥竽充数》也有多重寓意,它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最风的温床。从齐滑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听之”,说明要打破传终原形毕露的人,也提出了“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乐以教化”渐成风气,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从文中两君主“好音”的场面,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体制:齐宜王好大喜功,讲求排场,

南郭处士得以尸位素餐,而齐湣王锐意改革,事必躬亲,南郭处士无法蒙混过关。结合韩非子的好“帝王之术”可知:对人才必须全面考察,逐一考核,择优录用,谨防假冒。《塞翁失马》体现了《淮南子·人间》“人间之事,得失之端,存亡之几”的要旨,塑造了一个“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的善术者形象。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二、亮点探究1.《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3.《买椟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般

部编版初中语文寓言四则公开课教案

寓言四则 一、本文素材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文章首先交代了赫耳墨斯为什么要到雕像者店里来,是怎样来的。这表明了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算添头,白送”,轻轻一笔,如烘云托月,点出了自命不凡的人的实际价值。作者通过三问三答,暗含了对爱慕虚荣之人的讽刺之意。文章结尾点明寓意,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 2.狂妄自大,自食其果 第一段既有故事的开端和发展,也包含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蚊子向狮子挑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结果战胜了狮子。然而,战胜狮子后,蚊子却撞在了蜘蛛网上,“叹息”与“唱着凯歌”相呼应,写出了蚊子可悲的下场。第二段点明寓意,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应该谨慎从事,不可狂妄自大。 《穿井得一人》 3.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宋之丁氏告人曰“穿井得一人”,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两个“得一人”,各言其事,含义迥异,

“闻而不审”,以致妄听轻信,穿凿附会,以讹传讹。而且就这样一件事,马上就传到国君那里,可见传言面之广,影响之大。 宋君之“问”,是“闻言必熟论”“验之以理”的具体表现。丁氏告诉国君的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解释前一个“穿井得一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传言之差就在于对“得一人“的理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 4.益智寓言,寓意深刻 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其人舍然大喜”,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虽然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寓言四则教案

《寓言四则》教案 第一课时:《伊索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 1. 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 简介《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

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

寓言四则教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体会到文章的讽刺寓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学习重难点 重点:熟悉寓言这种新的文学体裁。 难点: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 知识链接 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学法指导: 1.阅读寓言故事,不能只看其表面意义,一定要深度咀嚼其中所寄寓的意义。许多故事你看后也许会会心一笑,或觉得其荒诞,或觉得其滑稽,但请千万别忘了以其反思自己的人生,也许它所讽刺的幽灵还徘徊在你的头上 2.要有意识地对比西方寓言故事和中国传统寓言故事的异同,以便于加深对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篇。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1.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2.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与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与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3、情感目标: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拓展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思考: 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②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③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④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

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四、联系实际,深入探究。1、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2、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呢?五、布置作业。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2、预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第二课时 一、导语。昨天,我们学的是古希腊的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两则。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

寓言四则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22寓言四则 第1课时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 一、导入新课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 明确:不一样。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4.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明确: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蚊子和狮子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网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明确:“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勇往直前。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明确: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寓言,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则分别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寓言。 二、整体感知 1、关于古希腊诸神和《伊索寓言》 ①伊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②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③宙斯和其他女神生下不少儿女,如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④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是妇女的保护神。 ⑤赫耳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三、探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朗读课文 2、思考: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生: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3、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生: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寓言四则》教案

22 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能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我们已经阅读到文章有童话、诗歌、神话,今天,我们要阅读到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 屏幕显示寓言故事连线题。先连线,后设问:这些故事有何特点?说说看。 示例:(1)故事很短;(2)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3)多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4)具有讽刺意味;(5)说明了一个道理;(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篇幅简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简言之,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寓言四则》中的前两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真理与启发。 二、简介伊索和《伊索寓言》 1.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2.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三、明确学习目标 1.诵读与复述,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 2.整体感知,分析情节和人物形象,概括寓意;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多角度理解寓意,学习续编寓言。 四、预习检测 见课件 五、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寓言4则 杞人忧天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杞人忧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出示投影) 三、朗读课文,听读,自读,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4、正音:杞(qi)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e)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奈地坏何?(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 六、拓展 讨论: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九、课堂总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十、板书设计 {投影出示)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四则》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篇教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欣赏这类作品能感受到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和想象的力量,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文中前两则寓言均选自《伊索寓言》,通过这两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伊索寓言》的一些相关知识,对今后学习寓言这类文体大有裨益;后两则寓言分别选自《吕氏春秋》《列子》。四则寓言故事都是围绕着深刻的道理展开情节、刻画形象的。四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节丰富,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能联系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观点,深入理解寓言寓意,感受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或多或少接触过寓言故事,对寓言这类文体有肤浅的认识,本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写作上的艺术特色,利用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活泼可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很重要,因此,如何创设适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学习活动,成为本课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各种方式共同探讨、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教师就应该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寓意,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模式 本节课教学采用“五环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诱导激发,明确

寓言四则公开课教案带板书

24 寓言四则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新课导入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 2.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二)深层探究 人物形象: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四、板书设计 赫耳墨赫尔墨斯:宙斯雕像赫拉雕像自己的雕像爱慕 斯和↓↓↓ 雕像者雕像者:一个银元还要贵一点白送虚荣 蚊子和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骄兵 狮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必败 五、拓展延伸续编寓言故事: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

寓言四则 教案示例

寓言四则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使用成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学习《寓言四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小故事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就已经盛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优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课文《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买椟还珠》和《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这两个故事都是战国时期的《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他的宾客编写的书中涉及祸福的文字很多这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寓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结构简短情节集中故事风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寓言的语言生动形象常用简约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二、诵读 老师泛读课文 三、学习字词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读音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 四、朗读课文 采用不同方式请同学朗读课文四遍熟悉课文内容 五、串讲课文 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点 六、概括寓意 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寓意然后交流 七、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不仅 无益而且有害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 智过分聪明思想方法不对有时反倒被聪明贻误 《买椟还珠》: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就会舍本逐末 《画蛇添足》、《买椟还珠》都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 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滥竽充数》:成就一番事业关键是有真本领没有真本领一味地 投机取巧只能得逞于一时终归要碰壁的这则寓言叙事平实情节简括 由于前后对比并不显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变化的环境的应对一个“逃”字活画出南郭处士的狼狈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一篇哲理寓言叙事多用对话 情节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深谋远虑的老者的形象通 过语言描写表明了他对突发事件的冷静的思考与平和的心态读者从

寓言四则教案

寓言四则教案 篇一:《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寓言,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则分别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寓言。 二、整体感知 1、关于古希腊诸神和《伊索寓言》 ①伊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②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③宙斯和其他女神生下不少儿女,如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④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是妇女的保护神。 ⑤赫耳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4)

24《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寓言谈起。 二、检查预习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3)《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共160篇,结构完整,自成体系。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4)《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战国时代列御寇所编。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 介绍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