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大纲(1)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大纲(1)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大纲(1)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经济学与技术学综合的交叉性学科。课程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强,课程内容涵盖了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复杂内容。二是交叉性强,既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阐释农业资源的利用原则、方式、途径和效果,又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三是实用性强,无论是资源有效利用还是环境保护,都有实践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技术,能够“学

以致用”。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专业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学位课。

其任务在于培养考生的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战略高度弄清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从实际操作上学会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本课程的作用是掌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科学地管理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环境。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农业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基础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农业资源的利用原则、方式、途径和效果,从技术的角度去把握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应考者学习时应把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与各种农业资源的具体利用方式和原则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有限性、

稀缺性观念,从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利在

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都必须为此贡献力量。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各种资源的特征特性、分布规律、开发利用方式与原则、资源的经济评价等内容,难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环境质量评价等内容。考生对这些内容应给予足够重视。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属于“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农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建议考生在学完上述课程之后再学习本课程,这样才能加深对课程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

资源的内涵

2、一般了解:

3、一般掌握: 第一章绪

资源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型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资源的基本特性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第二节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 (三)考核知识点 资源的概念

2、

资源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3、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资源,农业资源系统,农业自然再生产, 2、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源的论述。 和联系。资源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资源分类的主要依据。

农业经济再生产。

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自然条件的区别 农业资源地域差异性形成的原

因。农业资源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含义。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农业资源的可更新性与多功用性。

4、综合应用:论述合理利用资源与提高农业“三效益”的统一关系。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趋势与发展对策

2、一般了解: 可持续发展思想

3、一般掌握: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业持续发展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可持续发展,持续农业。

2、 领会: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口、 资源、环境问题的分析。资源与环境空间上的并存关系。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中 国21

世纪议程》提出的战略目标。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转化的层次性。分析 环境的变化趋势。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四项原则。

4、综合应用:论述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阐述我国发展持续 农业的战略措施。

第三章农业资源的综合考察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农业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原则及内容 第三节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2、

资源与环境的依存转化关系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4、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农业 5、

(四)考核要求

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

1、学习重点: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含义与内容

2、 般了解: 开展农业资源的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3、 般掌握: 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程序和原则

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2、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原则 3、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内容 4、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程序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方法 5、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农业资源综合考察,农业资源经济评价,农业资源综合评价,资源质量评 价。

2、领会: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动态 性原则。主导因素与

限制因素的意义。两阶段法、平行法、系统工程评价法、地图法的 含义。资源定性分析及其指标;资源定量分析及其指标。

3、简单应用:说明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的具体内容。 工作程序。

4、综合应用: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工作程序的各步骤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四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练掌握:生态农业的特征和主要类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资源开发及其战略问题 第二节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第三节 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

第四节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一一生态农业 (三)考核知识点

资源开发与战略性资源

1、 识记:资源开发,战略性资源,资源开发战略,资源综合开发,生态农业。

2、 领会:战略资源与优势资源的关系;资源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资源开发的战略 目标、战略重点、战

略步骤、战略对策;部门理论和梯度推进理论;区域划分的意义; 区域划分的依据;我国十大农业区域的自然特点;生态农业的特征。

农业资源综合考察与评价

1、学习重点: 农业资源开发的意义和综合开发的战略

2、一般了解: 态农业的意义。

资源开发及资源开发战略的含义和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生

3、 般掌握: 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划分的依据和结果。 2、

资源开发战略 3、

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4、

5、 区域发展理论 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划分 生态农业

(四)考核要求

6、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当代的战略性资源及其发展方向。说明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 方法。分析资源综合开发的理由和原因。分析节约资源的主要途径。举例说明生态农业 的主要类型。

(4)综合应用:联系实际论述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简单应用:根据土地资源的基本功能说明它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农用土

地中各种类型土地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土地资源价值评价(货币评价)的方法。土地 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4、综合应用:论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战略措施。

阐述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途径。

第五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土地资源的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管 理。

2、一般了解:

3、一般掌握: 土地资源的性质、特点,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关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原则。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念、功能和特性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节土地资源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1、

土地资源的概念、功能和特性 2、 土地资源的分类 3、

土地资源的评价 4、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的管理 5、

(四)考核要求

1、

2、 要类型。 要问题。 识记: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管理。 领会:土地资源的六大特性。土地资源的分类。水域包括的范围。特殊用地的主 土地资源价值评价(货币评价)的依据。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和利用中的主 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3、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第二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第三节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

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1识记:水资源,节水灌溉农业。

2、领会:水资源的来源。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我国水资源的五大特点,水资源与人 类的关系。

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对农业用水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3、简单应用:说明水资源的两大功能。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其利弊。分析影 响农业用水

的五大因素。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的原则。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主要途径。

4、综合应用: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气候资源的概念和作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

2、一般了解:

3、一般掌握: 第六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的含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水资源的特性和作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和措施。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3、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4、

农业用水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利用原则 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的途径 5、

(四)考核要求

阐述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

1学习重点:

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

2、一般了解: 气候资源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3、一般掌握: 气候资源的概念、特性。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节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第三节 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气候,气象,太阳辐射,生理辐射,日照百分率。

2、 领会:气候资源的基本特性。气候资源在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光能生产潜 力、农业指

标温度、日照时数的含义。我国各种农业指标温度起止期和持续期的分布规 律。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基本过程及成绩。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的根本原则。

第八章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般了解:生物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性,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水产资源、野生 生物资源与人类生产及生活的关系。

4、熟练掌握: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生物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草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四节水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五节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考核知识点 1、生物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2、森林资源的基本知识 3、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气候资源的概念和特性 2、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 3、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现状 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战略措施 (四)考核要求

4、

3、简单应用: 举例说明调控、改良农田小气候的作用及主要措施。

4、综合应用: 论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有效手段。

2、

3、 般掌握: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我国能源现状及利用的战略问题 第三节我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

1、识记:能源、清洁能源。我国矿产能源的种类和储量。

2、领会:天然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含义。能源的特性。我国能源 资源的基本

特点。我国再生能源的主要种类。能源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我国

4、

草资源的意义、特性及类型 5、

草资源的利用与草原畜牧业发展 6、

水产资源及其利用 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7、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

领会: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林的功能。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 森林覆盖率,草资源, 生物资源的基本构成。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水产资源,野生生物资源。 森

林资源的特性与类型。森 我国草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重大意义。

3、简单应用:分析发展林业对于促进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中的地

位和作用。分析我国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草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发

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论述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 途径。阐述合

理利用我国草地资源的主要措施。阐述野生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办法。

第九章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

2、 般了解:

3、 般掌握: 能源的含义,我国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 能源的性质与特征,我国能源的总体形势及其开发战略。 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农村能源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类型和特性 1、

2、 能源的概念、类型和特性 我国能源现状与问题

3、

我国能源利用的战略问题 我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4、

(四)考核要求

能源面临的挑战。世界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我国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和特点。

3、简单应用:分析实现能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综合应用:论述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的战略措施。

第十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矿产资源的含义与特性 第二节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对策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矿产资源,储量、储量用量比。

2、 领会:矿产资源的基本特性。储量的动态性。矿山粗放经营引起的环境与生态问 题。我国矿

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矿产资源的基本分类。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矿产 资源开发利

用中环境影响的监管措施。

4、综合应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措施。

第十一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旅游资源和旅游农业开发。 般了解:旅游及旅游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重要意义。旅游经济管理的基本知

识。

1、学习重点: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对策措施。

2、 般了解: 矿产资源的特性及类型。

3、 般掌握: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与问题。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1、

矿产资源的含义与特性 2、

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利用量 3、

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与特点 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对策 5、

(四)考核要求

2、

般掌握:旅游、旅游资源、 旅游农业的含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步骤。

4、熟练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旅游农业的开发思路和主要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及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旅游经济管理 第四节旅游农业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旅游农业,旅游资源开发。

2、 领会: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的功能。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及种类。旅游业 是新兴的朝阳产

业的原因。生态旅游的功能。旅游设施的类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原 则。发展旅游农业的现实意义及比较优势。

3、简单应用:说明旅游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如何认识旅游污染。说明旅游 资源的利用方

式。阐述制定旅游经济计划的原则。举例说明旅游农业的主要形式。举例 说明发展旅游农业的前景及途径。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

4、综合应用: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如何管理旅游区。

第十二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的任务及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3、 1、

2、 旅游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 旅游的意义

3、

生态旅游 4、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5、

旅游经济管理 旅游农业 6、

(四)考核要求

题。

1、学习重点: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2、 般了解: 环境问题的形成、发展及危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和当代中国环境问

3、 般掌握: 环境的含义及分类。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环境保护与环境科学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环境,环境科学,环境保护。

2、 领会:环境的分类,院落环境及村落环境的构成和功能,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环境问题的发展过

程,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危害。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

说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

任务。环境保护的任务。农业环境保护的意义。

4、综合应用: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第十三章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当代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 般掌握: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 治途径。

4、熟练掌握:当代主要的四类环境保护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化肥农药污染及防治 第三节乡镇企业污染及防治 第四节当代主要环保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2、化肥农药污染及防治

1、

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2、

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发展 3、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4、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5、 环境科学的对象和任务 环境保护的目的与意义 6、 (四)考核要求

2、 般了解: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

3、乡镇企业污染及防治

4、污染控制技术

5、生态恢复技术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污染控制技术,全过程控制技术,生态恢复技术。

2、 领会: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 药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施用有机肥对环境的益处。乡镇企业污染的特点。大气污染控制 技术的主要类型。

3、一般掌握: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乡镇企业污染的防治措 施。生活垃圾处

理的主要技术。

4、熟练掌握:生态恢复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容。

4、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及程序 第二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区域环境污染调查与综合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

1、识记: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指数,区域环境背景值, 环境容量。

2、领会: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目的和意义。环境标准的种类。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四章

环境质量评价

1、学习重点: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2、 般了解: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3、 般掌握: 环境质量评价的含义和程序,区域环境污染调查及综合防治的基本内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

2、 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及程序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

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污染调查与综合防治 4、

(四)考核要求

的原则。

3、简单应用:说明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我国 环境影响评

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4、综合应用:论述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和内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环境经济和环境经济学的含义,环境管理的职能。 般了解: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般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4、熟练掌握: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对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经济 第二节环境管理 第三节环境保护产业 (三)考核知识点

1、 识记:环境管理,环保产业。

2、 领会:环境与经济的基本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特点。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我国 环保产业存在的主要

问题。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3、 简单应用:说明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 综合应用:论述如何加速发展环保产业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更好 地贯彻落实本大纲的规

定,特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1、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 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是本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因此,在学习或助学

第十五章

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2、 3、

1、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2、

环境经济学 3、

环境管理的概念、职能和内容 环境保护产业

4、 (四)考核要求

过程中,必须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深入学习,系统把握。

2、对考核目标的说明。本大纲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属于考核内容。 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了考生应达到的能 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概念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这是低层次 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 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

1 — 2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综合应用:是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 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自学教材:王朝全主编,《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 年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自学辅

2000年版。

经济学与环境保护学两大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多,难度大。全书共

章,资源利用篇11章,环境保护篇 4章,重点在前11章,而难点在后 4章。因此,要 求考生:第一,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对属于识记的名词概念、基本知识应该记忆,对 基本理论应该深入理解,对一些基本方法应该掌握。第二,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 意区分相近的概念和相类似的问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三,在全面系统学习的 基础上把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对某些高难的技术性问题,可作简单了 解。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现实社会、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息息 相关,时时处处均可触及。因此,考生必须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分析,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 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使其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防止自学中出现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社会助学者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

2、参考书:王朝全主编, 导》,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本课程包括资源

15

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

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难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难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难点、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对于本课程的难点部分即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技术原理部分,可指导考生作一般性了解。

(五)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在考试命题时应突出资源利用部分,而对环境保护部分则以考核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为宜,两者的比重可考虑

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30%,领会占35%,简

单应用占25%,综合应用占10%。

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度分为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0%、30%、30%、20%。必须注意的是,

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有难度不同的问题,切勿混淆。

本课程考试命题的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编号以整份试卷为单位,统一表明题序。

附: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不可代替的、稀缺的资源是:

A ?优势资源

B ?战略资源

C ?气候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选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影响森林分布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国土所处位置

D .社会经济因素

三、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

四、判断说明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惟一战略。

五、简答题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六、论述题D .再生资源

B .国土构成条件

E.政策法律因素

C.人类技术水平

试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简介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对规范农村经济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经济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账务管理、财务政务公开、固定资产管理、自定义报表、税费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资产年报、农民负担管理、乡村债权债权统计、农业部农户收入预报、农业部农户收入调查、农业部农经统计报表、农业信息网等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二.升级维护方面: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村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村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或正是农业部目前在全国统一推广使用的软件;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的农村经济专业化软件(1992年),十多年来在农业部及各省市农经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作流程,使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研发农村经济信息化软件的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本地区所有农村经济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市-省)组织单位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多账套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管理的账套数量没有任何限制,可以管理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上级主管部门可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对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或乃至一个省所有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八.数据库安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的财务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安全性高。九.网络化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十.汇总分析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经信息的情况进行超级汇总与数据分析,极大的提高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 十一.安全备份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安全的自动备份功能,系统会定时自动对系统中所有财务数据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备份;用户也可利用组织单位数据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教案 第一章、农业资源概述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1、农业资源的概念 农业资源就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农业资源的类型 1)、自然资源: (1)概念: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中可以利用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力(大气、土壤、水等),以及开始转入农业自然资源行列的那些自然条件。 (2)分类(略) 2)、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经济财富的动力源泉。(1)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2)农业科技生产力 3、农业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 2)、多用性和有限性 3)、整体性和层次性 4)、稳定性和变化性 二、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 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来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源泉和主要推动力。 B、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C、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还能部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2、农业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农业资源利用涉及到的原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为基础。 农业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是一个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A、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B、人口经济原理与收益递减律 C、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三、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内容与方法 1、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 其研究的基本目标,是要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而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资源的利用、配置和管理上,既要从微观入手,又要从宏观把握全局。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采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到稳步提高,并在开发利用中切实贯彻国家有关保护珍惜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法规、政策。在高速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总量,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日益增长的条件下,建立起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业生产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内容 A、农业资源概述 B、农业资源各论 C、农业资源管理 3、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方法 A、从整体到部分的系统分析法 B、综合分析法 C、最优化法 4、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意义 A、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B、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解决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不断减少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C、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 2)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目标、原则和对策措施 (1)目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2)原则:1、按照人口、资源平衡的原则,控制人口增长并实行节约化的经营 2、按照资源整体性原则,实现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资源的适度、适量开发利用 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5、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3)加强农业资源开发的对策 A、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做到有步骤、有重点、有机划的开展,避免盲目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结课论文 学院:农学院 年级:作物2010级 姓名:孔繁明

中国农业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农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和主要的物质基础,又是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农用土地、农用水源、气候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等。中国农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00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资源少,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目前已有13亿人,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1]气候资源类型丰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由此可见,中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对策。关键词:农业资源中国现状分析对策 正文: 21世纪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粮食供应的不断紧张,尤其是中国,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加大,农业资源已经迅速接近承载力的上限,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每人拥有的草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每人拥有的林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人拥有的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4。以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支撑22%世界总人口,并且.保持人均400kg的粮食数量,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

1.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3] ,但就态势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资源严重不足,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污染已构成投入的瓶颈”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2220方,虽属轻度缺水,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占中国人口1/2,也是粮食主产区的北方人均水资源只有900方,属于重度缺水。中国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大。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水资源只占中国总量的14.4%,而且旱灾频繁,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造成涝灾。1991年以来,中国耕地每年干旱受灾面积约2700万hm2,由此而减产粮食2800万t [4] 。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的缺乏问题,国家从2002年投巨资开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但在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中,应注意防止沿线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可能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长江的第一份“体检报告”,2007 年长江干流岸边污染达 600 公里,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2004年三峡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水华”19起,2006年仅2~3月份累计发生10余起,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5] 。究其原因是,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cm/s,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报告称,三峡库区的源包括点源、面源和流动源。其中面污染源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占到总体污染的60%~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村官考试必看)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1.农业资源包括哪些?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主要特征。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肥料资源和废弃物资源等自然资源;另外还包括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资金、技术和信息、农业旅游资源等。 光热资源较丰富,水资源不足 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有林地数量少,宜林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 草地数量多,质量较差 生物资源种类多 资源区域分布不匹配,大部分地区资源组合错位 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低 大部分地区物质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还是以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为主 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对农业生产支持和辐射不够 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与利用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耕地资源紧张 农业水资源不足 化肥资源短缺 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不断增长 农业资源质量不高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后备可开发资源潜力有限 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3.气候资源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如何综合利用太阳能。 组成因素的相互制约性和不可代替性; 时间变化的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 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开发利用的有限性和长远潜在性; 气候资源的多宜性和两重性。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通常根据太阳能的地区分布特点、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太阳能利用的技术措施等,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类和区划。 太阳能可以转换成热能、电能和生物化学能,转换过程分别称为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利用光伏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加以利用,称为光--电转换,即太阳能光电利用。接收或聚集太阳能使之转换为热能,然后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方面,是光—热转换,即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方式。 利用藻类或叶绿素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加以储存和利用,称为光—化学能转换 4、我国水资源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在农业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或节水。 我国水资源的问题: ①分布不均、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必须充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这壹管理和传播手段。 第壹节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那时起到今天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共经过了三次产业革命。和此相对应的三个历史时代被称为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今天,我们正进入壹个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电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融合为特点的信息时代,也就是说人类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于信息时代里,信息作为壹种新颖的资源于社会生产的经济发展中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将逐渐减少同以物质资源为代表的自然打交道,而更多的和信息资源打交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运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第二节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 ②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③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 ④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⑤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⑥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三节主要农业信息技术介绍 根据信息技术于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等。 壹、气象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就是通过遥感卫星或飞行器对地面、海洋、空气等进行监测的壹项新技术。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用遥感手段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从最开始时用诺阿气象卫星的AV I RR数据,发展到用陆地卫星的T M影像,用全天候的机载和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 A R)来监测洪水。于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于“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实时传输机载S A R图像的“机-星-地”系统。此外,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模板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 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 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农业信息化 管理系统,对规范农业信息管理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种植员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养殖业、栽培业、水果、谷物等信息网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升级维护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农业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业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使用物联网专业化软件,经过大家的钻研以及农业方面的各个专家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 作流程,使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 研发农业信息相关方面的化软件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 本地区所有农业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 -市-省)组织单位的农业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 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各项农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数据库安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 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的所有农业信息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 安全性高。 八.网络化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 级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 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业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九.汇总分析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 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农业信息及其他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 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空1行 摘 要 【目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 【方法】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 成为业务化运 行的主要数据源。为此,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锦市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2)对神经网络分类的结……;(3)选取关键水稻物……,【结论】……。(字数不少于350字) 关键词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关键词3-8个) 空2行 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1]和土地变化科学[2] 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 本文选择□□□□□□□□□□□□□□□研究区 Email: yang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2d16740810.html, 。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五宋体 小五黑体 小五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号黑体,顶格 四号黑体,上、下各空半行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宋体,居中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8032)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环保与资源管理”是—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经济学与技术学综合的交叉性学科。课程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强,课程内容涵盖了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复杂内容。二是交叉性强,既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阐释农业资源的利用原则、方式、途径和效果,又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三是实用性强,无论是资源有效利用还是环境保护,都有实践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技术,能够“学以致用”。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专业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学位课。其任务在于培养考生的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战略高度弄清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从实际操作上学会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本课程的作用是掌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科学地管理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环境。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农业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基础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农业资源的利用原则、方式、途径和效果,从技术的角度去把握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应考者学习时应把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与各种农业资源的具体利用方式和原则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有限性、稀缺性观念,从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每—个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都必须为此贡献力量。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各种资源的特征特性、分布规律、开发利用方式与原则、资源的经济评价等内容,难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环境质量评价等内容。考生对这些内容应给予足够重视。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属于“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农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建议考生在学完上述课程之后再学习本课程,这样才能加深对课程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

1.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 2.农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联系到农业利用的那一部分,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3.农业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 2)、多用性和有限性 3)、整体性和层次性 4)、稳定性和变化性 4.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于联系: 1)、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从时间尺度上讲: 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气候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形成原因不同:天气由气团、锋,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形成 3)、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5.我国农业气候特点: 1).我国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就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而言,一般是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较强。季风气候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2).受太平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量较为充足,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因此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3).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势力强弱变化大,所以常常出现“北旱南涝”或相反的灾害。还极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但总体而言,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 6.农业气候特征: (1)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有限性和无限循环的可更新行 (2)适度性和非线性 (3)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4)区域的差异性 (5)相互依存性和可改造性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鲜大炜-10页文档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进入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革命性的重大科学突破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农业作为一个最古老、最基础的产业,在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也将发生质的改变。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媒介,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于网络根本地改变了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传播是信息的基础,而沟通信息是传播是关键,可以说,传播与沟通是相互相成的。 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1.1 精细农业 1.1.1 精细农业的概念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 化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1.1.2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生产为基础,把田块看作是作物均匀生长的地块进行统一的管理。但实际上,在同一田块内,土壤类型、肥力、苗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对作物栽培实施定位管理,按需变量投入。“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即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的大量时空

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指导农田管理,促进田块内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1.1.3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1.1.3.1 3S技术。3S 技术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称。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利用GPS定位引导定量获取农田内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信息;RS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GIS 是一个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在GIS中利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生成差异性信息分布图,通过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原因,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决策方案,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农田定位作业。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三者有机结合集成了空间、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和地球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成就,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1.1.3.2 DSS(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DSS 实现了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运行以及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与处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等。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被引入决策

农业信息管理与应用

农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学院名称: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农业信息化学号:20159060504 姓名:刘畅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技术与产品应运而生,但如今的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重复建设、系统功能和性能受限、扩展性差以及后期维护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本论文试图采用云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数据处理和软件设计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并做了示范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智能家居和云计算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借鉴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本课题采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室内进行无线组网,搭建室内无线局域网络,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室内各项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家居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利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的现有设备,采用Hadoop的技术,搭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云端平台。在云平台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参考物联网的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六层模型,并对云计算平台的核心部分信息融合与处理层进行了详细设计。 最后,作为对智能家居云平台管理系统的应用与验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的一项服务一一智慧家居花卉管理。在这个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首先从系统结构出发对系统作了整体规划,然后从软件、硬件和云计算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系统功能。通过子系统的实现验证了云计算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云计算,Hadoop 一、绪论 1、物联网智能家居概述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一项应用,它通过传感技术、传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具设备,比如照明、窗帘、空调、冰箱、电视、安防设备等连接到一起,通过传感网络、无线传输网络和智能处理设备,为用户提供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灯光控制、智能防盗报警、家居环境监测等智慧化的家居服务。 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具有5项基本功能,其中包括家居安防、灯光控制、环境控制、家电控制、多终端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功能配置,在这5个基本功能中,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居家环境的安全性,包含防盗、防燃气泄漏、防火等功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家中情况,做到对家庭安全的保护,灯光控制和家电控制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光照情况、家电的运行情况,然后根据结果控制灯光的强弱、家电设备的开启与关闭,环境控制系统是对室内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监测,比如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室内有毒气体的含量等,并且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后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而多种途径控制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方式对家中的情况进行监控、操作与管理,提高了智能家居系统使用的便捷性。 2、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以传统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动态且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等相关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的概念是对传统互联网和网络的抽象说法,它既包括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又包括具体的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云计算,传统意义上的计算能力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了,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和流通,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完成一切需要处理的任务,计算能力通过网络传递,从而摆脱硬件和软件资源的限制,真正做到全网协作、按需计算。云计算的核心目的是满足用户对计算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 云计算提供的资源是可以动态生成的虚拟化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与传统的IT技术不同,资源的使用者并不需要掌握云计算本身的技术,而是根据实际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文中摘要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耕地、淡水、资金、劳动力、国际市场、化肥、农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约束, 及其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降低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发展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科技创新 一、引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它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消耗资源和利用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第一大国, 既是食物生产大国, 又是食物消费大国; 既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任务, 又面临适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降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难题。中国农业对资源的消费和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 中国农业的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蔓延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重要方面,是造成水土资源破坏的根本原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约为116万平方千米[1],“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为36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7.2%,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9.9%。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约162万平方千米,中度为80万平方千米,重度为43万平方千米,剧烈为38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 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 的2. 25% 左右, 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另外,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近十几年来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风蚀活动和水蚀是引起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还有盐渍化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荒漠化。[1]虽然检测显示,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简述了开发与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农业生物资源保存、研究和利用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的设想。 关键词: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农业生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健康与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也是农业新品种和生命科学源头创新的材料基础。育种实质上就是作物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重组再加工,小麦矮秆基因、水稻“野败”型不育基因的应用引发了“绿色革命”。因此,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发掘其中的优异基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策略。当前,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作物种类减少、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农业生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与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切实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对生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公益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是管理职责不明,缺乏高层次整体规划,尚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全省农业生物资源管理工作体系。 三是资源保存分散,共享效率低。长期以来,资源分散保存在不同的行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手中,存在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的现象,机构之间以及保存者与利用者之间缺乏联系,资源共享的整体能力较差。 四是资源评价、鉴定等技术工作不深入,典型性和关键性数据缺乏,资源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五是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基础性和技术支撑性等特点,短期内难以出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这项工作。 2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战略设想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但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资源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破环严重,农业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因此,加强农业生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及研究利用越来越迫切,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综合开发中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过程,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农业综合开发所包括的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专项科技示范项目等几类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农民的生活宽裕及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总

南京农业大学数据库与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信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 2、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是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该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以使领导决策、业务部门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建立在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的工具与手段之上。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5、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关系模型: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也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模型。常用表的集合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有多个列,每列有唯一的列名 层次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1.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网状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网状模型。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6、元组: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行称为元组。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全码:若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且这个候选码中包括全部属性,则这种候选码为全码。 7、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U/C矩阵:U代表use,C代表create,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表的横坐标定义为数据类变量,表的纵坐标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 8、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9、E-R方法:即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10、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系统需求,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基本功能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具备数据综合管理、多样化信息展示、数据共享、开放式接口等功能特点,为GIS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GIS 现代农业;信息化;数据共享 0.概述 当前,农业正朝着集约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之产生了大量与地理属性相关的空间数据,使得传统数据管理系统逐渐暴漏出其在管理和应用上的局限性[1]。地理信息技术GIS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2],其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加工能力为农业的专题信息数据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GIS技术已应用在农作物估产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精确农业”等方面[3]。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GIS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本文利用WebGIS 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数据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统一地理信息资源,通过调用在线服务的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引入到农业综合信息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数据的获取、更新、应用整合、管理以及空间分析等问题。 1.系统需求分析 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网络建设突飞猛进[4],各类办公、业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在满足用户办公、业务应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数据共享问题,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同时,农业局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既有独立性,又有很强的关联性。工作人员希望依靠系统完成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以及部门间交叉工作,包括对各部门业务数据的浏览、定位、查询、分析、统计、编辑以及输出,通过系统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领导希望能够宏观了解各类农业信息现状及发展情况。 基于上述情况,系统应满足农业综合数据整合与统一管理、业务系统应用集成、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效果、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查询方式、数据共享、开放式应用系统接入接口设计、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等功能需求。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ArcGIS Server10平台研发,其逻辑架构如下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