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

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

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5、违法行为分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此划分错在……………( 2 )

①越级划分②划分不全③子项相容④多出子项

6、从“公司”过渡到“有限责任公司”。这种逻辑方法属于……………( 3 )

①减少内涵,扩大外延②增加内涵,扩大外延

③增加内涵,缩小外延④减少内涵,缩小外延

三、双项选择

1、对当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是…………………………………………( 1、 4 )

①不能同真②不能同假③可以同真④可以同假

2、“包公是铁面无私的清官”。这句话中的谓项是何概念?………(

3、5• )

①单独②集合③非集合④负⑤普遍

四、图示各组概念间的关系由于圆形图在文本中不便表示,仅以文字提示概念间的关系。

第1组犯罪行为与违法行为是真包含于关系;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是矛盾关系,两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行为”的外延。

第2组: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是全异关系,它们又与“司法机关”形成真包含于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概念是全异关系。

第3组:民事法律思想与中国法律思想是交叉关系,又与“政治法律思想”

形成真包含于关系;政治法律思想与“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真包含

于关系。

第4组:中国与美国是全异关系,它们又与“国家”形成真包含于关系;

注意:联合国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国际组织,甘肃省这一行政区划与国家

也不是邻近属概念,它们三者之间互为全异关系。

第5组:律师、青年和电大学员三者彼此构成交叉关系;“律师事务所”不是人的称谓,与律师不能构成邻近属种关系,律师事务所与其他三概念是全

异关系。

第6组: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三者彼此构成交叉关系;“罪犯”对于这三个概念是一个

大的属概念,所以,罪犯与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是真包含关系。

五、指出下列性质判断变形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说明其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违反什么规则。

1、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物,所以,所有的圆形物都是车轮。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位法,不正确,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2、有些检察官是党员,所以,有些检察官不是党员。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质法,不正确,谓项没有否定。

3、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所有,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质法,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4、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有些错误不是不可避免的。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质法,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5、有些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所以,无偿合同中有些是赠与合同。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位法,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6、有些被告人不是罪犯,所以,有些罪犯不是被告人。

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位法,不正确,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2)

一、填空

1、某三段论以“有些S是M”、“凡M不是P”为前提,以“有些S不是P”

为结论,则该三段论属于第(一)格,采用(EIO)式。

2、在下面括号内按三段论规则进行填充,以构成有效式。(原题略)答案如下:

①结论:SOP②大前提:MEP或PEM③小前提:MAS

④大前提:MAP小前提:A⑤:小前提:MAS结论;SOP

3、联言推理的两种有效形式是(分解式)式与(合成式)。

4、只有选言肢穷尽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从而才能保证该选言判断是真的。

5、在特定领域中,如果aRb真,那么bRa一定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

是(反对称)关系。

6、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SIM)。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4 )

①主项和谓项②主项和量项③谓项和联项④量项和联项

2、根据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由SAP真可推出…………( 2•)

①SEP真②SIP真③SOP真假不定④SIP假

3、在直言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何判断………………………………( 2 )

①全称肯定②特称肯定③全称否定④特称否定

4、“甲与乙是同案犯”。这属于关系判断中何关系…………………………………( 1 )

①对称②反对称③传递④非对称

5、根据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反对关系可以进行推演的是……………( 3 )

①由真推真②由假推假③由真推假④由假推真

6、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特称判断,则其小前提应是………………………( 3 )

①MIS②SAM③MAS④SOM

7、“你有义务作证,因为你知道案情”。这段话作为三段论,省略了……………( •4 )

①联项②结论③小前提④大前提

8、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皆作为谓项。这是三段论的…………………………( 2 )

①第一格②第二格③第三格④第四格

9、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是………………………( 3 )

①PEM②MAP③PAM④MOP

10、如果联言判断“p并且q”是真的,则它的联言肢应该………………………( 1 )

① p真q真② p假q假③ p真q假④ p假q真

11、“甲与乙是当事人”。这个判断属于………………………………………………( 2 )

①性质判断②联言判断③选言判断④关系判断

12、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时,则它的前件p与后件q的真假情况是……………( 2 )

① p真q假② p假q真③ p真q真④ p假q假

三、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错误。

1、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盗窃罪是故意犯罪,所以,故意犯罪是侵犯财产罪。

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2、凡正当防卫都是合法行为,这个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所以,这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

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3、有些被告是无罪的,小张是被告,因此小张是无罪的。

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4、我们应当熟悉法律,因为我们是法律专业的学生。

三段论,省略了大前提。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5、有些司法干部是党员,有些党员是年轻人,所以,有些年轻人是司法干部。

三段论,不正确,两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6、猫科动物不是吃素的,熊不是猫科动物,所以,熊不是吃素的。

三段论,不正确,两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7、蓝鲸不是鱼。因为蓝鲸是鲸类,而鲸类不是鱼。

三段论,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8、某厂发生火灾,或系自然起火,或系本厂人纵火,或系厂外来人纵火;

现以核实不是自然起火,厂外人也无法进入厂区纵火,所以,一定是本厂人纵火。

相容选言推理,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9、审判人员都不是律师,老徐不是审判人员;所以老徐是律师。

三段论,不正确,两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10、某案办错,或者是由于事实认定失实,或者由于适用法律不当;已知此案审理中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所以,办案中并不存在事实认定失实的情况。

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错误。

11、人民检察院侦查的案件终结后,要么提起公诉,要么不起诉,要么撤销案件;现以对该案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所以,不能对其做提起公诉,不起诉的决定。

不相容选言推理,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12、甲不肯出庭作证的原因,或者是被他人收买,或者是怕日后受报复。经了解,某甲是怕日后遭受报复,因此,某甲并没有被他人收买。

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错误。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3)

一、填空

1、以“(P∧q)→r”和为前提进行推理,结论应为()。

2、假言选言推理又被人们称之为(二难推理)。

3、当“p←→q”为假时,“p q”为(真)。

4、“求因果五法”是_(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5、进行归纳推理时,若考查一类对象的全部个体对象,则是(完全归纳)推理;

若只考查一类对象中的部分个体对象,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6、求同法的明显特点是(异中求同);求异法的明显特点是(同中求异)。

二、单项选择

1、在下列各组模态判断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1 )

①□p与◇p ②□p与◇

③◇p与◇④□与□p

2、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4 )

①前提蕴涵结论②从个别推出个别

③从一般推出个别④结论不一定可靠

3、已知“禁止干涉婚姻自由”为真,下列哪个判断为假?…………………( 4 )

①不允许干涉婚姻自由②允许不干涉婚姻自由

③禁止不干涉婚姻自由④必须不干涉婚姻自由

4、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 4 )

①都是或然的②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

③都是必然的④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5、在若干要求离婚案件中,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这是运用何方法判明因果联系的……( 3 )

①共变法②求异法③求同法④剩余法

三、双项选择

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有效式是………………………………………( 1、2 )

①肯定前件式②肯定后件式③肯定否定式④否定肯定式

2、“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2、

4 )

①并非必然非P ②并非可能p ③可能不P ④不可能非P

四、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错误。

1、如果患了阑尾炎,就会肚子疼;小王肚子疼,所以,小王一定患了阑尾炎。

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错误。

2、公民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小李尚没到18岁,所以,小李现无选举权。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3、有具备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成为律师;他不是律师,所以他不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错误。

4、如果受贿,那么要受处分;老赵没有受贿,因此,老赵不受处分。

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错误。

5、有O型血的人,才是本案的案犯;已知某甲是O型血,所以某甲一定是本案的案犯。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错误。

6、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才能占领市场。这家企业的产品没有能够占领市场,所以,这家企业一定是没有提高产品质量。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错误。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4)

一、填空

1任何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的。

3、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对方论题相(相矛盾)或相反对的论题的真实性,然后根据(不矛盾律)由真推假,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的反驳。

二、单项选择

1、“p←q”的等值判断是………………………………………………………( 2 )

① p∨q ②→③④→

2、违反论证方式的规则所犯的错误叫………………………………………

( 2 )

①转移论题②推不出③虚假理由④预期理由

3、“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此划分错在( 2 )

①划分不全②子项相容③混淆根据④多出子项

4、知识产权就是个人或集体对其科技文化领域内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如:

工业设计、文学艺术和理论著作等。这段文字对“知识产权”是如何说明的?( 4 )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5、“律师”与“法学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交叉关系④真包含关系

6、“阴私案件是涉及有阴私内容的案件”。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3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循环定义

三、双项选择

1、以为前提,加上什么条件,可得结论q?…………………(

2、4 )

①p→②p∨q ③p←q ④⑤←q

2、下列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要求是……………………………(2、3 )

①虚假理由②偷换概念③混淆概念

④自相矛盾⑤模棱两可

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如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 3、4 )

①PAM②MOP③MAP④POM⑤MEP

4、根据差等关系可以进行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是…………………( 1、4 )

①SAP→SIP②SEP→③SAP→SOP

④→⑤→SEP

5、已知“p∧q”为真,则下列何判断为假?………………………(3、5 )

① p→q ② p∨q ③ p q ④ p←q ⑤

6、下列三段论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 3、5 )

①EIE②AAO③OAO④IEO⑤AAA

7、以p为前提,应增补哪两种前提进行正确推理,可得结论q?…(1、5 )

① p→q ② p←q ③ p∨q ④ p←→⑤q

四、下列议论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如违反,指出其违反何规则,犯什么错误。

1、我的最大优点,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

不正确,违反了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2、我认为刑事诉讼中规定审判时可以有律师为被告辩护,是不对的,被告不就是罪犯吗?应当严厉打击,怎么还要袒护罪犯呢?

不正确,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3、在评议该案时,老陈说:“将本案定贪污罪不对,不定贪污罪也不对。”

不正确,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4、这个案件可以说是自然死亡,也可以说是非自然死亡。

不正确,违反了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5、交警问:“你为什么酒后驾驶?”司机答:“我以前从没酒后开车”。

不正确,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6、应当参加考试的人都来齐了,只差一两个人还没到。

不正确,违反了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7、根据现有材料,某甲可能是凶手,也可能不是凶手,我对这两种结论都不赞成,还要进一步调查。

不正确,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提示:可能与不可能是真值模态判断的下反对关系,两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五、写出下列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属于何种关系,并分析其是否正确。

1、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所以,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合格产品。

(同一素材)性质判断对当推理,反对关系,错。

2、有些鱼不是用肺呼吸的,所以,有些鱼是用肺呼吸的。

(同一素材)性质判断对当推理,下反对关系,错。

3、凡被告都有辩护权,所以,有些被告有辩护权

(同一素材)性质判断对当推理,差等关系,对。

4、有些同学是学英语的,所以,并非所有的同学都是学英语的。(同一素材)性质判断对当推理,差等关系,错。

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 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 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 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SOP—SI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8、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9、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真、 SAP 真假不定。 20、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和真包含于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从( 4 )来说明的。 (1)仅从内涵方面(2)仅从外延方面 (3)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4)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3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词项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3)所有的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词项属于( 1 )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二三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二三试题及答案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B ;1.00分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 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1.00分 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c ;1.00分 A. 全异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同一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1.00分 A. 划分 B. 定义 C. 分类 D. 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 ;1.00分 A. 矛盾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差等关系 D. 反对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 1.00分 A. 反证法——间接证明 B. 定义项——定义 C. 山脉——山 D. 大项——三段论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D ;1.00分 A. 企业 B. 动产 C. 土地 D. 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D ;1.00分 A. 负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1.00分 A. 正确的划分 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 错误的划分 D. 分类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1.00分 A. 逻辑常项 B. 语言表达形式 C. 变项 D. 思维的内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D ;1.00分 A.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B. 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C. 正确的定义 D. 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B ;1.00分 A. 普遍概念 B. 单独概念 C. 负概念 D. 正概念 13.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B ;1.00分 A. 等值的 B. 或然的 C. 必然的 D. 蕴涵关系 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C ;1.00分 A. 定义过窄 B. 定义用否定联项 C. 以比喻代定义 D. 定义过宽 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不是A"均真,则A与B C ;1.00分 A. 真包含关系 B. 全同关系 C. 交叉关系 D. 真包含于关系 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 B ;1.00分 A. 选言判断 B.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C.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法律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法律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简介 法律逻辑学是指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和理论解决法律问题的思想体系。这门学科 主要研究法律规则、法律证明、法律推理等内容,是法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法律逻辑学理论知识,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课后练习题,并附有答案解析。 练习题 题目一 小张在一次车祸中受到伤害,依法要求对方司机进行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哪个条件不是构成侵权的必要条件? A. 侵权行为 B. 损害结果 C. 故意犯罪 D. 承担责任能力 答案:C 解析: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以及承担责任能力都是构成侵权的必要条件。而故 意犯罪属于刑法范畴,不是构成侵权的必要条件。 题目二 在证明中,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有何区别?

答案:直接证据是指直接证明被证人的主张或事实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物证等;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被证人主张或事实的证据,如推定证据、反证证据等。 题目三 在法律逻辑推理中,漏洞可能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漏洞可能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条件存在疏漏或过于宽泛。 2.应用规则出现误差或解释问题。 3.推论中存在漏洞或缺陷。 题目四 下列哪个不是论证过程中的常见谬误? A. 人身攻击谬误 B. 诉诸公众态度谬误 C. 循环论证 D. 求同存异 答案:D 解析:人身攻击谬误是指针对人的攻击而非对观点的攻击;诉诸公众态度谬误 是指用事实与真理不相关的观点或事件来论证;循环论证是指用要证明的结论作为前提,回头证明该结论的做法;求同存异是指把不同的观点混在一起,几乎达到超脱互相排斥、不可理喻的地步。

题目五 在诉讼中,被告提出的反诉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反诉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与原告的诉讼请求有直接的联系。 2.不超越本案之外的范围。 3.与法定裁判机关有管辖权。 结语 以上是法律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解析。希望学习者认真思考,多加练习,提高法律逻辑学水平。

(2022更新)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2更新)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 及答案 正确答案:普遍概念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 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正确答案: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正确答案:交叉关系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正确答案:限制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矛盾关系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反证法——间接证明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正确答案:财产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正确答案:集合概念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 正确答案:错误的划分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正确答案:逻辑常项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定义是()。 正确答案: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 以是()。 正确答案:或然的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正确答案:以比喻代定义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不是 A“均真,则A与B()。 正确答案:交叉关系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 正确答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7.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正确答案:概括和限制都错19.“这个抢劫犯一定是李鹏”是()。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1 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 全称否定 )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 所有……不是…… );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 都周延的 )。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 同学 ),量项是( 有的 ),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 特称肯定 )命题。 3、x 与y 有M 关系,若y 与x 一定没有M 关系,则M 是( 反对称 )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 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 )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 矛盾 )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 反对 )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 全异 )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 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 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④ )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 ②主项和量项 ③谓项和联项 ④量项和联项 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 ① )。 ①逻辑常项 ②逻辑变项 ③语言形式 ④客观实际 3、若“所有P 是S ”和“有的S 不是P ”均真,则S 与P 之间具有( ③ )关系。 ①全同 ②交叉 ③S 真包含P ④S 真包含于P 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 ③ )。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 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 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 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 5、当SEP 假而SOP 真时,则S 与P 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③ )。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 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 _ AP 出发能推 出( ④ )。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 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 )。 ①占空气五分之一的氧气不是不必要的 ②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③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天衣无缝的 ④微生物并不都微小 8、几位教官谈论甲班的军训射击成绩。 张教官:“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谁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我看班长就能打出优秀成绩。” 若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则可推出( ① )。 ①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②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③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④班长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有( ②③ )。 ①同一关系 ②属种关系 ③种属关系 ④交叉关系 ⑤全异关系 2、若SAP 假且SOP 真,则S 与P 具有( ③④⑤ )关系。 ①全同 ②真包含于 ③真包含 ④交叉 ⑤全异 3、对“小李是转业军人”和“小李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命题,下述说法错误的有( ①②④⑤ )。 ①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②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③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④必然同真,必然同假 ⑤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4、以“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内部结构”为前提,不能推出( ③⑤ )。 ①基本粒子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②有内部结构的不都是基本粒子 ③基本粒子不是有内部结构的 ④有内部结构的通常是基本粒子 ⑤没有内部结构的是基本粒子 5、若概念S 与概念P 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则( ②③④ )。 ①SAP 真 ②SAP 真假不定 ③SEP 假 ④SIP 真 ⑤SOP 真 6、下列命题中,主项、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③④⑤ )。 ①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②没有哪一个犯罪分子能侥幸逃脱 ③几乎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这次考试 ④甲班1/3以上的同学报考了研究生 ⑤经营者提 供欺诈性服务的都应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 7、下述对特称量项“有的”的解释中,错误的( ①②④⑤ )。 ①仅仅有一个 ②至多有一个 ③至少有一个 ④不只有一个 ⑤有且只有一个 8、若“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为真,则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①② )。 a .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 b .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未违纪超生 c .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①a ②b ③a 和c ④b 和c ⑤a 、b 和c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分)分,共20 一、填空题(每空2逻辑 , 有的……不是……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 断中的逻辑常项是1,在 . 故意犯罪,变项是 在其它情况;,它才是假的假_时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 它都是真的下, . 排中排 , 同一律不矛盾律和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种差是,被定义项是刑法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 . 法律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 20 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C )关系。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B. 对称但非传递 A.即对称又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2. B. 主项和量项 A.主项和谓项 量项和联项 D. C. 谓项和联项 。 A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不周延 B. A. 主、谓项都周延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D.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IS C. E B. E A. AS 。A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B.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D.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C )为真。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D.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手。 D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 B. A. 从 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理或然性推理 D.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搞好普法教 育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C 求异法 B. 求同法 A. 共变法 D.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在论证过程中,10. C )的逻 辑错误。就会犯( B. 预期理由 A. 虚假论据 D. C. 循环论证推不出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 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依照性质判定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定的主项差不多上周延的,否定判定的谓项差不多上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依照简单真值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必定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M I P M(A)S S(I)P 二、单项选择(20分) 1、“p要么q”与“p同时q”这两个判定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定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假言直截了当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 C、规范榜样判定分为规范榜样词和基础判定; D、反对分为被反对的论题、用以反对的论据和用以反对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戒”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为(A) A、SAP; B、SEP; C、SIP; D、SOP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定”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差不多上公平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平的”这两个判定间具有(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8、运用假言直截了当推理,从“假如甲是杀人犯,那么乙不是杀人犯”能够推出(B) A、只有甲是杀人犯,乙才不是杀人犯; B、只有乙不是杀人犯,甲才是杀人犯; C、只有乙是杀人犯,甲才不是杀人犯; D、假如乙甲不是杀人犯,那么甲是杀人犯。 9、与“并非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C) A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B、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有罪的; C、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 D、有的被告是有罪的。 10、与“并非假如人多,就占有真理”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A) A、人多,但不占有真理; B、人多,同时占有真理;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工作不仅要有股 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 其一。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 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 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 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 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 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 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

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建 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联言判断,逻辑 形式:p→q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逻辑错误: 定义用否定联项。2、逻辑错误:以比喻代定义。3、逻辑错误: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 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三段论,不正确,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三段论,不正确,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肯定后件并不必然肯定前件。 4、相 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5、不相容选言推理,正确。6、换质法直接推理,正确。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 违反同一律,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2、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 逻辑错误。 作业(二)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从申西方逻辑发展史来看,逻拝研究的兴起榔是同论辩的密联系的,都是为了如何正确有St地服务于论辩这个目的的。质言之,逻辑的出现就是为说理奠定基础的口从某种意爻上说,没有论辩的发展,就不可有逻辑科学的产生,也不可能有逻辑科学的发展。 2. M世纪后,逻辑料学是怎祥期看曲个根卒不冋旳方冋发展的? [解析]18世纪以后,为了克服宜时传统逻辑的某些不足以及丰雷帝发展传统逻辑的内容和方法,逻辑学朝着形式化和非形式化两个■宅全不同的方向前行。 一个亦向就是形式化的方向’这条道路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所开辟的,中经乔治?布尔、德?摩根、弗雷格等一丸挾数学家的不疇努力,直到20世纪初,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间世,终于建丘起一个严密、完蔓的逻辑体系,即数理逻辑(亦称符号逻轉、现代逻辑)。数理逐辑以数学的方法研究逆辑问題,幷借助于数学中的形式化语言方法来进行研究。现代逻辑拉近了逻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与自然语言分道扬??,远离日常思维,它的直接研究对象变成了人工语言,它关心的是如何建梅形式系统,如何按照特定的规则来进行幷号操作“即仅仅着重于研究演绎推理,研究其中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彩式关系。数理逻辑的基础是逻辑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而眉,逐渐发展成公理集合论、证明论、递归函数论和模型论等主要寿分。 另一个方向,即非形式化的发履方向。18世纪末J9世纪初,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对传统逻辑的不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为克服传统逻辑只研究思维的形式,把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割裂的不足,他们提出了研究辩证思维的问题,从而开辟了辩证逻辑的研究道路。 20世纪70年代■鉴于现代運辑的纯形式化特征使得它越来越难以满足日常思维的实际需求,为了论证实践的需要,在北美兴起了一场迅速蔓延至全球并一直延续至今的“非形式這辑”运动,以解决实际论证的评估问题(J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 一、填空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自然判断。20.“SAP”在换位_________;判断后判断结果。 二、单项选择 3.如果C的概念是a和B的一般概念,且所有a都不是B,且a和B的扩张之和等于C的扩张,则a和B之间的关系为()。a、交叉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包含在关系中的真理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太宽B.定义太窄C.循环定义D.重复使用同一种语言 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些商品有使用价值。有些商品没有使用价值 三.双项选择 1.“贪污罪是危害财产罪”一句中“危害财产罪”的概念属于()()。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独立概念D.一般概念 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 4.“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句话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多出子项 d.划分不全 5.“杀人罪是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的定义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 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和“罪”的概念包括()。a、相同关系 B.真正的包容关系 C.真正的包容关系 D.交叉关系 E.对立关系2.判断“中国是世界上人口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C )。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以比喻代定义D定义用否定联项” 2、“商品是劳动产品”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A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以比喻代定义 D同语反复” 3.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宪法”与“国家根本大法”之间是( D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4、“法律可分为实体法、程序法和民事诉讼法”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D )。 A子项不B、分解C、多出子项D、子项相容 5、在“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这一判断中,“盗窃罪”与“侵犯财产罪”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6、“人民法院可以化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A )。 A、子项不全 B、多标准划分 C、分解 D、多出子项 7、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8、犯罪行为可以概括为( A ) A、非法行为B合法行为C有意识的行为 D丧失理智的行为 9、自愿与胁迫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B )。 A、包含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10、根据概念间的概括与限制的理论,律师可以限制为( B )。 A、青年人 B、青年律师 C、老年人 D、先进人物 11、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12、“有的债权是超过诉讼时效的”是( C )。 A、全称肯定判断 B、单称肯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单称否定判断 13、特称否定判断的符号表达形式是( D )。 A、SAP B、SEP C、SIP D、SOP 14、“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犯罪行为”是( B )。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就本罪的性质而言,它是否是故意的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一般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同一性),(非矛盾性规律)和(连续性)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 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 1.这个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太宽(2)定义太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负判断是(4)(1)p∧g(2)p∨q (3)p∨g(4)P真与Q假→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 5.现在我们强调法治,也就是说,让人民法院来管理社会秩序。\这个论点(1)(1)违反了统一的要求(2)违反了非矛盾法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有些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种性质的判断有(2)(1)对立 关系(2)矛盾关系(3)不良关系(4)对立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 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重大项目扩展不当(2)次要项目扩展不当(3)中间项目扩展不当(4)两个 否定结论_______ 8,\∨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______(1)p→g(2)p∨g____ (3)p∧g(4)p→g 9.当:\all s是p\且\some s是p\为false时,扩展中s和p之间的关系为(2)(1)对立关系(2)差异关系(3)矛盾关系(4)对立关系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1) 责任教师丁鹏 第二章概念 一、1、内涵,外延;2、内涵,外延;3、内涵,外延;4、内涵,外延;5、内涵,外延;6、内涵,外延;7、内涵,外延;8、内涵,外延。 二、(一)1、单独概念2、普遍概念3、普遍概念4、单独概念5、普遍概念6、普遍概念7、普遍概念8、普遍概念9、普遍概念(二)1、正概念2、负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5、正概念6、负概念7、正概念8、负概念 三、1、集合概念,集合概念2、集合概念3、非集合概念4、集合概念5、非集合概念 四、1、“丛书”是集合概念,不能受“三本”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书”; 2、第一个“人”为集合概念,第二个“人”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3、“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受“1000个”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词”; 4、第一个“群众”为集合概念,第二个“群众”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5、“枪支”是集合概念,不能受“50多支”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枪”; 6、“鸟类”是集合概念,不能受“几十种”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鸟”。 五、1、“人民法院”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是全同关系; 2、“死亡”与“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是真包含关系,“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是矛盾关系;0 3、“法律”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包含于关系; 4、“哲学”与“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全同关系,“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是真包含关系,“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是矛盾关系; 5、“亚洲国家”与“多民族国家”是交叉关系; 6、“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全同关系。 六、1、A(盗窃犯)与B(杀人犯)、B(杀人犯)与C(强奸犯)、A(盗窃犯)与C (强奸犯)是交叉关系, A(盗窃犯)、B(杀人犯)、C(强奸犯)分别与D(罪犯)都是真包含于关系; 2、A(人民)与B(人民法院)、A(人民)与C(司法机关)是反对关系,B(人民法院)与C(司法机关)是真包含于关系; 3、A(强制措施)分别与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是真包含关系,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相互间为反对关系; 4、A(共青团员)、C(青年律师)与B(青年)是真包含于关系,A(共青团员)与C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 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 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 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 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 是犯罪”。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法律逻辑学课后答案

法律逻辑学课后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二章概念 一、1、内涵,外延; 2、内涵,外延;3、内涵,外延;4、内涵,外延;5、内涵,外延;6、内涵,外延;7、内涵,外延;8、内涵,外延。 二、(一)1、单独概念 2、普遍概念 3、普遍概念 4、单独概念 5、普遍概念 6、普遍概念 7、普遍概念 8、普遍概念 9、普遍概念(二)1、正概念 2、负概念 3、正概念 4、负概念 5、正概念 6、负概念 7、正概念 8、负概念 三、1、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 3、非集合概念 4、集合概念 5、非集合概念 四、1、“丛书”是集合概念,不能受“三本”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书”; 2、第一个“人”为集合概念,第二个“人”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3、“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受“1000个”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词”; 4、第一个“群众”为集合概念,第二个“群众”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5、“枪支”是集合概念,不能受“50多支”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枪”; 6、“鸟类”是集合概念,不能受“几十种”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鸟”。

五、1、“人民法院”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是全同关系; 2、“死亡”与“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是真包含关系,“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是矛盾关系;0 3、“法律”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包含于关系; 4、“哲学”与“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全同关系,“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是真包含关系,“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是矛盾关系; 5、“亚洲国家”与“多民族国家”是交叉关系; 6、“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全同关系。 六、1、A(盗窃犯)与B(杀人犯)、B(杀人犯)与C(强奸犯)、A(盗窃犯)与C(强奸犯)是交叉关系, A(盗窃犯)、B(杀人犯)、C(强奸犯)分别与D(罪犯)都是真包含于关系; 2、A(人民)与B(人民法院)、A(人民)与C(司法机关)是反对关系,B(人民法院)与 C(司法机关)是真包含于关系; 3、A(强制措施)分别与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是真包含关系,B (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相互间为反对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