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讲解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讲解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讲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人文素质的一次伟大盛会。本文旨在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

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上海市2000年在2009年各年度的GDP,建立灰色模型,预测出上海市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2010年度的GDP。然后从门票收入、餐饮收入等八个方面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所能带来的GDP 增长量?最后计算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为4.52%,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由于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上海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定量计算出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带来的GDP增长量。首先利用1990年至2008 年上海市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估算出上海市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8,之后根据乘数效应理论算出投资乘数为3.425,进而求得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将给上海市带来3849.7亿元的增长,从

而判断出世博会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最后,客观地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灰色模型回归模型乘数效应变参数模型

一、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中

国全方位展示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最好标志。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势必会对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显,所以我们选择研究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上海市2010年GDP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世博会带来的,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赞助收入、特许商品收入、娱乐消费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八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我们可以通过上海市近10年的GDP 预测出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

GDP。通过这两部分的计算,

可以求解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可知:对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对未来的经济总量变化产生连锁反应。我们可以根据投资总额利用

“乘数原理”计算出它在后世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以此来衡量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长期影响力。

三、基本假设

1?世博会期间,入沪的过夜游客都住在饭店。

2?世博会直接投资的长期经济影响符合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且乘数是固定不变的。

3.如果不举办世博会,上海2010年的GDP按以前规律变化,无突变

4.世博会举办阶段带来的经济增长量除门票、餐饮等七项收入的其他收入忽略不计。

5?世博会的直接投资不包括地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6?人均收入是影响人均消费的主要原因。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预算2010年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

系统分析的量化方法大都是数理统计法,其中回归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回归分析要求大样本,这对很多无法得到或一时缺乏数据的世界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困难,并且回归分析还要求样本有较好的分布规律,但很多情形并非如此。相对而言,灰色系统则更具优势,他对样本数量的多少没有过分的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而且计算量少。如果残差处理得当,其预测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精度。目前灰色系统已经应用到农业经济、水利、宏观经济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海市是一个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市场的开放型城市,对外经济关系非常紧密,受到国际经济影响波动较大,还会受到国内自然灾害、通胀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GDP勺分布规律不易判断。所以,我们选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预算上海市2010年不举办世

博会情况下的GDP

5.1.1建模前的检验---级比检验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上海市2000年至2009年各年度的GDP具体数值,来预测上海市2010年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从上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可以查到上海市2000年至2009年各年度的GDP如

F表1:

建立GDP数据的时间序列如下:

x(0)=(x(0)(1),x(0)(2), ,x(0)(10)) =(4771.17,5210.12,5741.03, ,14900.93)

(1)求级比l(k)

l(k) =x(0)(k -1)/x(0)(k),k =2,3,4;,10

结果如下:

⑵级比判断

2 1

计算得 e 冇=0.838,e 6 =1.1994。由于 l(k) [0.838,1.1994], k = 1,2,3, ,10 故可用x

(())

作满意的GM (1,1)建模。

5.1.2 GM ( 1,1)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1、 对原始数据建模x (0)

作一次累加,即

x ⑴=(4771,9981, ,90811)

2、 构造数据矩阵B 及数据向量Y

1

:(x ⑴(1)+x ⑴(2)) 1

2

I 'x

(0)

(2)l

B = 1

(x (1)(2^x (1)

(3))

1 2 : :

,丫 =

x (0

)(3)

如⑴(9)+x ⑴(10)) 1

1

x (0

)(10)_

3、 利用MATLAB^程(程序见附录)计算

u=(a,b) T

=(B T

,B) -1

B r

Y

于是得到 a=-1.0481,b=130.2113

4、 建立模型

dx (1)/dt +ax (1)

=b

求解得

x(k 1) =(x (0)

(1) -B)e 环-b

=37215.5e °

.133145k

-32444.3, k =1,2,,9

a a

第K 年的生产总值

GDP(k)二 x ⑴(k) -x ⑴(k -1),k =2,3,4, ,10

5、 求生成数列值x

(1)

(k 1)及模型还原值x (0)

(k 1)

令k =1,2,345,6,7,8,9,由上面的时间响应函数可算得x (1)

,其中取

A

A

X (1

)(1) =x (o)(1) =X (1

)(1) =4771.17

又由 x (°)(k) =x ⑴(k)-x ⑴(k -1),k =2,3厂,10 得

A

A

A

A

x (0)=(x (°)(1),x (°)(2), ,x (0)(10)) =(4771.17,5300.073,6054.887,6917.198,7902316,

9027.73,10313.42,11782.21,13460.19,15377.13)

5.1.3 模型检验 1、残差检验

A

残差 error (0)(k) =x (o)(k) — x (o)(k),(k =123 , ,10)

丄IT error (0

)(k)

相对残差 e(k)=——(0 ------------ , (k =

1,2,3,

,10)

x (k)

10

平均相对残差e =1 \((k)

10^

用MATLA 编程得到残差序列表2,从中可知最大相对残差是5.4669%, 平均相对残差是

2.28%,可以认为模型拟合程度为优。

表2模型检验各指标数值

2、后差检验

10

忆(x (0)(i)-x (0))2

原始序列的标准差:S 1 = ■.,d ------------------ 1144.72

\ 10

绝对误差序列的标准差:S 2屮吶;"「48.47 方差比 c = S 2 =0.0745

S 1

、(0)

小误差概率P ={ error (0)(i)-error £0.6745Sj=1

表3 c、p对照表

根据方差比c和小误差概率p的具体数值,由表3可以判断出利用G( 1,1)预测出的2010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数值的准确度。由于c= 0.0745 <0.35且p =1> 0.95,故该模型准确度很高,可以采用该模型进行预测。

5.1.4根据上述模型预测2010年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 将k=11带入建立好

的灰色预测模型中,计算出上海市2010年不

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为:GDP(11) = x⑴(11)-x⑴(10) = 17567亿元。

即预测得2010年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为17567亿丿元。

5.2上海世博会短期经济方面影响力大小的评估

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手是2010年GDP的贡

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世博会期间所带来的经济

增长量包括门票收入S1、餐饮收入S2、赞助收入S3、特许商品收入S4、娱乐消费收入S5住宿收入S6、交通收入S7和其他收入等八个方面。其中其他方面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且不易定量分析,所以我们不

考虑该部分的影响。

首先根据5-8月份的游客数量用SPSS统计、预测世博会9、10 月份游客数量,然后建立世博会的经济增长量模型,计算出世博会对上海市2010的GDP带来的增长量M 5.2.1 用SPSS统计、预测上海市9、10月份游客数量

1、游客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由于世博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与世博会的游客总数量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游客总数量进行预测。为了对总游客数进行较好

的预测,我们对每月的游客数量进行统计(如表4),即得出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游客量,然后以此统计表对9、10月的游客进行预测。

表4上海市5、6、7、8上下半月客流统计

用SPSS寸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多种模型的拟合,所得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通过表5,发现R方最大的三次模型,即用3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因此对表4数据用3次多项式拟

合,检验此模型是否符合人数增长的

实际规律,其检验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发现此曲线有一直增长的趋势,而现实中人数的增长规律不可能无限增长,所以此三次模型有违现实中人数的增长规律。因此我们选择R方较大的S型曲线进行预测,其曲线拟合效果如图4所示。

从图4的效果图中可以看出,S型曲线趋于平缓,且5、6、7、8 上、下半月的游客数量和S型曲线的趋势基本吻合,因此采用S型模型对9、10月份的游客数量进行预测比较好。S型曲线拟合方程为:

Y= (6.69-1.006/t)

2、模型检验

我们有必要根据游客数量的真实值和预测值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检验过程如表6所示:

表6模型检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B甲0619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青岛理工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刘雷雷 2. 王一凡 3. 孟令娜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数模组 日期: 2010 年9 月 14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是一个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量化评估问题。对于影响力的理解,在深度上,可以理解为相关指标受影响的深浅;在时间广度上,可考虑为同类型世博会的比较;在空间广度上,可考虑为影响力随区域扩展的变化情况。 首先,在影响力的深度层面上,针对世博会对上海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进行量化评估,选取上海市生产总值、上海市居民消费指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的投资额、入境旅游人数和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七个受影响较为直接的指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利用世博申办成功即2002年(包括2002年)以前的数据预测2002年以后在无世博会影响下各指标各年的本底值,再与2002年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实际统计数据与模型预测的本底值(“空白对照”)之差相对于实际统计数据的比例值,即作为世博会对各因素指标影响力的量化值。通过计算可得各指标受世博会影响力大小γ分别为0.1661,0.1054,0.5236,0.4587,0.2402,0.4448,0.4875。 i 其次,在影响力的时间广度上,针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综合和量化评估问题,本文将塞维利亚、爱知县、汉诺威和里斯本世博会同上海世博会进行比较。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建立了参观的实际人数、参加国家及地区数目、游客中外国游客所占比例和参与报道记者数量四个指标,通过隶属度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矩阵,并根据熵权赋值法得到权重系数。求解得到了最终综合评价为B=,上海市在影响力评价体系中位居第一。 (0.4237,0.234,0.3309,0.1848,0.4455) 再次,在影响力的空间广度上,针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辐射问题,本文对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做了定量的评价。通过建立城市经济影响模型和烟羽模型,分别得到了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范围函数以及对周边城市影响力指标同距离的函数关系,随着周边城市同上海距离的增加,影响力逐渐降低。并得到了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影响度:苏州 0.991、嘉兴 0.9079、南通 0.6095、无锡 0.3665、湖州 0.2274、宁波 0.1721、舟山 0.1584、常州 0.149、绍兴 0.1406、杭州 0.1241、扬州 0.0491、南京 0.0219、台州 0.017、芜湖 0.015、温州 0.0035、合肥 0(趋于0)。 最后,针对本文的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同时,对如何提升上海世博会影响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本文所用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收集整理来自上海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往届世博会数据来自《世界博览会的经典案例研究》。 关键词:灰色预测模型本底值模糊综合评价烟羽模型影响力量化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讲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人文素质的一次伟大盛会。本文旨在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 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上海市2000年在2009年各年度的GDP,建立灰色模型,预测出上海市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2010年度的GDP。然后从门票收入、餐饮收入等八个方面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所能带来的GDP 增长量?最后计算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为4.52%,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由于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上海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定量计算出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带来的GDP增长量。首先利用1990年至2008 年上海市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估算出上海市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8,之后根据乘数效应理论算出投资乘数为3.425,进而求得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将给上海市带来3849.7亿元的增长,从 而判断出世博会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最后,客观地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灰色模型回归模型乘数效应变参数模型

一、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中 国全方位展示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最好标志。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势必会对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显,所以我们选择研究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上海市2010年GDP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世博会带来的,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赞助收入、特许商品收入、娱乐消费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八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我们可以通过上海市近10年的GDP 预测出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 GDP。通过这两部分的计算, 可以求解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可知:对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对未来的经济总量变化产生连锁反应。我们可以根据投资总额利用 “乘数原理”计算出它在后世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以此来衡量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长期影响力。 三、基本假设 1?世博会期间,入沪的过夜游客都住在饭店。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竞争力影响的评估模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竞争力影响的评估模型 问题思考: 1.2010 世博会的影响力如何量化成数学指标 2.世博会正在进行,如何准确获得数据 3.传统的评估角度多从定性的角度去衡量影响力,没有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因此只能呈 现出一种既成的现实,而无法对世博后续的影响作出预测。 难点:如何对影响力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的科学有效的定量评估,切入点所在何处 刘胡世阳 1.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考虑从网络博客的角度来评价世博会的影响力。一是因为配合搜 索引擎,相关的数据很容易获得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二是考虑影响力大小取决于民众反应如何;但凡受关注度高的事件,都是影响力大的事件。而相比于各门户网站,博客更能体现个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 2.根据基本假设,信息在博客间传播的过程与传染病的传播过程是类似的,故而可以在 SIR 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话题在博客网络上的传播模型 3.鉴于传统的 SIR 模型在描述信息传播过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信息传播模型。 该模型主要分析了博客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出节点(博客)间阅读概率和复制概率,并且引入知名度和活跃度的概念。每个节点被影响的概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网络中每个用户的影响力不同,每个用户被感染的可能性也不同。引入了知名度来表示用户的影响力,引入活跃度用来表示用户被感染的可能性。 4.通过数学建模,把博客网络建模为一个全连通的无向图网络,节点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信 息传播,结合内部场强和外部场强的共同影响,得出“世博”主题在博客网络中的传播模型,并以此作出对世博影响力的评估,解决了传统评估方式的欠缺和不足,为重大事件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优点: 1.文章阐述流畅,十分准确地抓住了赛题要点 2.影响力量化的切入点非常新颖且合理 3.对传染病模型的改造十分合理 4.将世博会影响力问题转化为话题场强,话题场强模型有较为完善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2010年数学建模比赛B题论文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上海的影响可谓深厚而又广泛,不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经济是反映上海世博会的的最直接价值。因此我们选择经济作为反应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根据会展经济学,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拉动主要是由世博会的投资所引起的。此外世博会会对上海市的旅游业有很大的拉动,包括直接的旅游收入、餐营业的消费等。除此之外,世博会对上海的房地产的发展和销售也有巨大的打动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拉动,世博会对上海的旅游业的发展,对上海市的房地产的影响这三方面作为作为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世博会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采用经济学中的凯恩斯投资乘数效应模型,建立上海世博会投资额与上海市GDP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并将世博所带动的GDP与总GDP的值作比,以此作为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得出结论:世博会的投资拉动上海市GDP值为13457.18亿元,对上海市GDP有16.14%的贡献。 对于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选取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旅游业的短期影响这一侧面,用世博举办前的指标数据进行自回归将世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从实际数据中剥离,建立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用本底值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世博的影响值,估算出世博会上海旅游业从2003年到2012年的时间区间内的贡献率和影响率.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各指标贡献率和影响率 时指出,因世博会在上海召开,预计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投入将高达2700亿元,这些都将显著改善上海的交通、通讯、居住环境等。 合适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通过组合权重数据,得到了三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权重。由于此模型不受指数的影响,有很好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指数,减少模型的工作量,增加模型精度。 关键字:会展经济学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GDP)凯恩斯投资乘数效应模型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世博效应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定量评估资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选取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选择了五届影响力较大的世博会与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定量的纵向评估。 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给这六届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利用MATLAB 计算出了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以来六届综合性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综合评分依次为75.12、80.01、80、11、77.35、79.35、80.75,由表我们可以肯定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是继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较强的。 其次我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年份与GDP 的对数值的二次相关关系和上海市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与GDP 的对数值的线性关系,利用上海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分别建立无世博影响的表达式i i i x x x e Q 212 10904.01117.00032.06278.81-++=,与有世博影 响的表达式i i i x x x e Q 21212955.00176.00019.01211.82+-+=,两式的预测误差均在1.1%以内。与2008年真实值比较,用表达式1Q 预测2008年的GDP 的值可以得出世博会对2008年上海市经济贡献率达到20.9%。并且在得知申办世博会后第i 年上海市固定投入总额的前提下由 %1002 1 2?-= Q Q Q η可求出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 如假设2011年市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600亿元,则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有16%的积极影响。 最后,经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两方面的评估,我们得知上海世博会在历届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综合评分中是最高的。由此得出,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此次世博会除了对上海的直接收益影响明显外, 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 关键词: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投入——产出模型 回归模型

全国数学建模(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有将近160年历史的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各参展国向世界展示其国家在各个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大舞台. 2010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本届世博会历时184天,共有242个国家、组织和社会团体参加,其参展国数量、展馆面积等规模都是历届世博会里最大的.要对这样的大型盛会作一个全面的评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对其某一个侧面(比如影响力)作定量或定性评价都不是一件易事. 本文借助于互联网搜集了大量关于上海世博会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作仔细分析,提出了评价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三个重要指标,即:世博会对上海经济(主要考虑社会消费额)的贡献,世博会在倡导低碳生活、增强环保意识方面的贡献以及世博会在促进世界交流方面的贡献.对这三个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后,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分别是: 1)社会消费增长额预测模型,即在世博会的影响下,上海市社会消费增长情况的预测模型; 2)环保意识影响量化模型,即参观世博园后人们会对低碳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并且通过口口相传会使更多未参观世博园的人也树立环保意识; 3)国际交流量化模型,即通过上海世博会能使中国人对其它参展国家有更好的了解,同时外国人也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从而促进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 本文利用Matlab和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的解(见公式(7)、公式(9)、公式(10))说明上海世博会在推动社会消费增长、提高大众环保意识、促进世界交流三方面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上海市未来一个月的社会消费收入有 1.2%增长的贡献;在未来14个月里,全世界将有大约4亿人知道低碳生活、具有环保意识;能使全世界大多数人很好的了解中国,同时也能使中国较好的了解世界.我们也把上海世博会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力与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作了粗略比较,比较结果说明上海世博会无论在推动社会消费增长、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大众环保意识,还是促进世界交流方面的影响力都比2005年日本世博会要大. 关键词: 2010上海世博会社会消费额环保意识世界交流影响力定量 评估评估模型

2010数学建模_B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B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已被视为是展示举办国经济、社会成就和综合国力的舞台。本文旨在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上海市2000年至2009年各年度的GDP,建立灰色模型,预测出上海市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2010年度的GDP。然后从门票收入、餐饮收入等八个方面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所能带来的GDP增长量。最后计算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为4.52%,从而判断出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由于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上海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定量计算出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带来的GDP增长量。首先利用1990年至2008年上海市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估算出上海市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8,之后根据乘数效应理论算出投资乘数为3.425,进而求得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将给上海市带来3849.7亿元的经济增长,从而判断出世博会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本文最后定性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乃至世界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影响力 GDP 灰色模型回归分析乘数效应变参数模型

一、问题重述 百年回眸,一个半世纪前问世于欧洲的世博会,已被视为是展示经济、社会成就和综合国力的舞台。而今,逐渐富强起来的中国已成为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国,我国人民渴望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1999年,上海市提出举办世博会的申请,2002年12月3日,上海不负重望,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两百多个国家的特色场馆齐聚上海,纷繁多样、美妙神奇的文化、科技呈现于一堂。世界各地的人民特地来到上海,旅游观赏,巨大的客流不仅仅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它还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世博会本身就是一张宣传名片,扩大了我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它还是一个媒介,让更多的国内外人民了解到中国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源远流长的特色文化,它还从旅游、住宿、交通、餐饮等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特别是上海市经济的增长。 本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选取一个侧面,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与思路流程图 2.1 问题的分析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它既是各个时期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各国举全国之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它的举办势必会对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世博会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最为直接、明显,因此我们选择研究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阶段和后世博阶段。我们可以用世博会举办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上海市2010年的GDP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世博会带来的,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赞助收入、特许商品收入、娱乐消费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八个方面;另一部分是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我们可以通过上海市近10年的GDP预测出上海市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GDP。通过这两部分的计算,可以求解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进而判断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可知:对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对未来的经济总量变化产生连锁反应。我们可以根据投资总额利用“乘数原理”计算出它在后世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以此来衡量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长期影响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会发生很大的经济流通,对其经济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就世博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作出定性分析。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利用互联网数据,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 在模型一中,为了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引入一种新的多指标决策与综合评价的方法——主成分投影法来进行影响力的评价。首先,我们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可比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经过初选、分析、筛选、归并,选出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为了便于对量纲不同的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相互比较,我们采用极差变换法对各指标数据值进行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处理,则所有的指标值都转化为了0~1之间的可以统一度量的分值,并将这些分值作为评价矩阵。为了表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我们通过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到归一化加权后的样本矩阵。为了过滤掉指标间的重复信息,将加权后的样本矩阵用正交变换的方法得到新的样本评价矩阵。通过构 D。 造理想评价向量求出样本矩阵在理想评价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值 i 对于模型二,我们采用本底趋势线模型的方法为世博会这一重大事件对上海服务性行业的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首先,我们选取公用事业投资额(x1)、市政建设投资额(x2)、存量房成交套数(x3) 、餐饮业从业人数(x4)这几个方面作为服务性行业的影响指标。为了弥补2010年各指标值统计数据不完全的不足,我们采用MATLAB软件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方法对2010年各指标的值进行预测,得出的结果见表,从而得出事件效应趋势线数据的实际值(见表)。然后,采用在趋势线分析基础上的直线内插即内插方程线性模型的方法对这些实际值进行订正,求出事件效应趋势线内插后的数据即内插值(见表)。我们依据本底趋势线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选配最优本底线,再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数据的最优拟合,建立各指标的本底趋势线方程。根据这些本底趋势线方程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本底值,从而得出2006~2010年世博会对各个指标在的影响值,结果显示世博会对上海市公用事业投资额、市政建设投资额、存量房成交套数和餐饮业从业人数的影响值分别为316.2697亿元、936.9401亿元、104058套、5.2261万人,这些数值也就是上海世博会对服务性行业中公用事业投资额、市政建设投资额、存量房成交套数、餐饮业从业人数这几个方面所带来的效应。由此可 关键词: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投影法;本底趋势线模型;灰色预测GM(1,1);内插法和外推法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d5224135.html,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作者:孙少龙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9期 【摘要】上海世博会给上海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在这其中,世博会对 于上海旅游业的贡献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定量评估了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 【关键词】Matlab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影响力贡献率 首先对世博会进行了了解。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奥林匹克”,是“实力、创新、创意”的角力场,是各国展示各自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实力的舞台。世博会不仅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而且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接着查阅大量社科类资料关于对世博会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世博会的举办为主办地注入新的经济变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可以直接从财务账面上反映出来。同时世博会对旅游设施、国际影响力和旅游合作等也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巩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完善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来间接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模型Ⅰ GM(1,1)预测模型 建模理论 GM(1,1)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灰色预测模型,它是由一个只包含单变量的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灰色GM(1,1)模型法由于具有所需数据少、计算量小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中国统计年鉴查到2005~2009年上海海外旅游人数(GWRS)、国内旅游人数(GNRS)、国际旅游收入(GJSR)、国内旅游收入(GNSR)和GDP的数据,考虑到我们所搜集到的数据少且系统内各因素间具有不确定关系,所以我们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 模型的求解 以上海历年GDP数据作为GM(1,1)建模序列,利用一次累加生成1-AGO,利用Matlab对离散点连接可知进行一次累加后数据非常有规律,所以进行以下过程。 设为的AGO序列,(n=5),(k=1、2、…、5),令为的均值序列,,(n=5) 则GM(1,1)的定义型,即GM(1,1)的灰微分方程模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