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兵書略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師古
曰:“孫武也,臣於闔廬。”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
師古曰:“孫臏。”
《公孫鞅》二十七篇。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師古曰:“娷音女瑞反,
蓋說兵法者,人名也。”
《兵春秋》一篇。
《龐煖》三篇。師古曰:“煖音許遠反,
又音許元反。”
《兒良》一篇。師古曰:“六國時人也。
兒音五溪反。”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師古曰:“淮陰侯。”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
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
《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
馬法》入禮也。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
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蚩尤》二篇。見《呂刑》。
《孫軫》五篇。圖二卷。
《繇敘》二篇。
《王孫》十六篇。圖五卷。
《尉繚》三十一篇。
《魏公子》二十一篇。圖十卷。名無
忌,有《列傳》。
《景子》十三篇。
《李良》三篇。
《丁子》一篇。
《項王》一篇。名籍。
右兵形勢十一家,九十二篇。圖十
八卷。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
背鄉,變化無常,師古曰:“背音步內反。鄉讀
曰向。”以輕疾制敵者也。
《太壹兵法》一篇。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
《神農兵法》一篇。
《黃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風後》十三篇。圖二卷。黃帝臣,
依托也。
《力牧》十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鵊冶子》一篇。圖一卷。晉灼曰:
“鵊音夾。”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黃帝臣,
依托。師古曰:“即鬼臾區也。”
《地典》六篇。
《孟子》一篇。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晉平公臣。
《萇弘》十五篇。周史。
《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陰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
十卷。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
因五勝,師古曰:“五勝,五行相勝也。”假鬼神
而為助者也。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五子胥》十篇。圖一卷。
《公勝子》五篇。
《苗子》五篇。圖一卷。
《逢門射法》二篇。師古曰:“即逢
蒙。”
《陰通成射法》十一篇。
《李將軍射法》三篇。師古曰:“李
廣。”
《魏氏射法》六篇。
《強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師古
曰:“圍,鬱

郅人也,見《趙充國傳》。”
《望遠連
弩射法具》十五篇。
《護軍射師王賀射書》五篇。
《蒲苴子弋法》四篇。師古曰:“苴
音子余反。”
《劍道》三十八篇。
《手搏》六篇。
《雜家兵法》五十七篇。
《蹵鞠》二十五篇。師古曰:“鞠以
韋為之,實以物,蹵蹋之以為戲也。蹵鞠,陳力之事,
故附于兵法焉。蹵音子六反。鞠音巨六反。”
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省
《墨子》重,入《蹵鞠》也。
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
立攻守之勝者也。
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
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蹵鞠》一
家二十五篇,出《司馬法》百五十五篇入禮也。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
武備也。《洪范》八政,八曰師。孔子曰為
國者“足食足兵”,師古曰:“《論語》載孔子
之言。無兵與食,不可以為國。”“以不教民戰,
是謂棄之”,師古曰:“亦《論語》所載孔子之言,
非其不素習武備。”明兵之重也。《易》曰“古
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
下”,師古曰:“《下繫》之辭也。弧,木弓也。
剡謂銳而利之也,音弋冉反。”其用上矣。後世
燿金為刃,割革為甲,師古曰:“燿讀與鑠同,
謂銷也。”器械甚備。下及湯武受命,以師克
亂而濟百姓,動之以仁義,行之以禮讓,《司
馬法》是其遺事也。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
設伏,變詐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
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
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
楊僕捃摭遺逸,紀奏兵錄,師古曰:“捃摭,
謂拾取之。捃音九問反。摭音之石反。”猶未能備。
至於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