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及内容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及内容一、物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
物权法上讲的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主要指不动产和动产,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比如汽车、电视机等。
以物与物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为标准,可以把物区分为主物和从物。
凡两种以上的物互相配合、按一定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起主要作用的物为主物;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物为从物。
区分主物与从物,其意义在于: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时,对主物的处分及于从物。
二、物权及物权的分类《物权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一)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确定,不允许依当事人的意志自由创设。
《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该原则具体包括以下两项内容:第一,物权的种类不得创设,即不得创设民法或其他法律法规未规定的新类型的物权;第二,不得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异的内容。
(二)物权的种类1.所有权与其他物权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
其他物权是指所有权以外的物权,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权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他物权人对物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支配权。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他物权得区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
担保物权是指为了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3.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权利物权这是按物权的客体所作的分类。
《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物权法定主义的概念与内容

物权法定主义的概念与内容物权法定主义是一种法律原则,指的是在物权关系中,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以及保存等相关事项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只有符合法律规定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物权法定主义强调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物权交易的合法、公平和有序进行。
下面将详细阐述物权法定主义的概念与内容。
物权法定主义的概念:物权法定主义即以法律为基础和准绳,规定了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以及保存等相关事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
物权法定主义的出现,旨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益,防止平等交易的破坏和不公平竞争的产生。
在物权交易中,物权法定主义要求各交易主体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物权法定主义的内容:1. 物权取得和设立的法定要件:根据物权法定主义原则,要使物权取得合法有效,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设立要件。
例如房屋买卖合同的成立要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必须是自愿、平等、公平的缔结。
2. 物权转让和变更的法定程序:物权转让和变更必须依法进行,交易双方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
例如,不动产登记法规定了不动产的转让和变更要进行相应的登记手续,只有完成登记并取得合法证书,才能使权利的转让和变更具有法律效力。
3. 物权保存和维护的法定义务:物权法定主义要求人们依法保存和维护其物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物权。
所有人有义务确保对物权的合法及及时保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物权被侵害。
4. 物权权益的法定保护:物权法定主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侵害他人物权的行为提供法律救济。
例如,在不动产领域,不动产权属纠纷一般需要通过法院的诉讼程序加以解决,以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5. 物权的继承和终止的法定规定:物权法定主义依法规定了物权的继承和终止的规则。
例如,根据民法规定,当原物权人死亡时,其物权可以转让给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
6. 物权的公示和登记制度的设立:为了确保物权的真实性和公示性,按照物权法定主义的要求,许多国家设立了物权的公示和登记制度。
物权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物权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1、物权的种类法定,当事人不得随意创设,学说称为“类型强制”(Typenzwang)。
根据物权法定主义,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必须符合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即“只允许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物权秩序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物权种类时,则不能解释为法律允许当事人自由设定,只可解释为法律禁止当事人创设此种物权,例如,设定不移转占有的动产质权;约定租赁权为用益性质的他物权等,都因缺乏法律依据,违反了物权种类法定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物权的内容法定,禁止当事人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悖的物权,学说称为“类型固定”(Typenfixierung)。
当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的界限,改变法律明文规定的物权内容,如约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对其所有物的处分权,亦即取消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
由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物于法令限制范围内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无论设定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都不能对物权人处分权设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则将使所有权有名无实。
3、物权的效力法定,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
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性作用力,是合法行为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保障力。
物权为绝对权、对世权,具有对抗一般人的效力,关涉国家、社会和第三人的利益,影响物权的流转和交易安全。
因此物权具有的排他、优先及追及效力,都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容当事人通过协议随意改变。
例如,根据中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权人有权就抵押物优先受偿,如果当事人通过协议设定不具有优先受偿性的抵押权,这种约定应归于无效。
4、物权的公示方式法定,当事人不得随意确定。
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世界各国的通例为:动产公示以交付(占有)为原则,以登记为例外;不动产均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法律对物权变动时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确规定,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物权的变动或者无效,或者不得对抗第三人,当事人不得协商不经公示的所有权转移。
对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解

对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解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在物权关系中,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基于法律规定。
具体来说,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能合法地建立、修改和终止物权关系。
例如,购买房屋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房地产交易的法律法规,才能取得合法的产权。
2. 物权的范围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确定。
不同类型的物权享有的权利和负担不同,例如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权等。
这些权利和负担的具体范围和内容都是由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3. 物权的行使和保护受法律保护。
物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当他人违反物权关系,损害物权人的合法权益时,物权人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的来说,物权法定原则强调了法律对于物权关系的规定和保护,保障了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论述物权法定原则

论述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是指具有一定对象性、确权性和绝对性的权利。
经过多年的发展
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物权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而要理解
物权法,就必须要先理解其法定原则。
以下就是物权法定原则的相关
内容。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概念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在我国法律中,关于物权的设定、变更和消灭,
只能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而不依据合同、习惯、行政命令等其他法律
规范。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
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在于,保护物权的实现效力,防止任意的侵犯物权。
只有以法律规定为根据,才能保证物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此外,物权法定原则还可以调整和协调物权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
1、物权的主体应具有法定身份和权利。
2、物权必须基于法律规定或司法裁定或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3、物权应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变更和消灭。
4、物权应按照法律规定范围行使和受到法律保护。
四、法定原则在物权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物权法定原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物权的法律属性和合法性。
2、明确物权的规定和效力,限定物权的条件和范围。
3、解决物权关系中的争议和冲突,保护物权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总之,在物权法律适用中,法定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操作规范。
只有依照法律规定办事,才能保证物权法律关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物权法的原则(3篇)

第1篇一、引言物权法是调整物权关系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物权的性质、内容和保护方法。
物权法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精神,是指导物权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本准则。
本文将围绕物权法原则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物权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 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物权种类法定。
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如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均为法定物权种类。
(2)物权内容法定。
物权的内容,如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用益物权人享有的权利等,均由法律规定。
(3)物权效力法定。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均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2.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序良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不得违背善良风俗。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违背善良风俗。
3. 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是指物权法对各类物权主体实行平等保护,不得歧视。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平等保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各类物权主体享有平等的物权。
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均享有平等的物权。
(2)各类物权主体在物权纠纷中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
在物权纠纷中,各类物权主体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3)各类物权主体在物权保护中享有平等的救济途径。
在物权受到侵害时,各类物权主体均可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寻求救济。
4.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指物权法的制定、实施和司法实践,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利于提高物权法的实施效果。
物权法定原则的概念和内容

物权法定原则的概念和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1. 嘿,你知道物权法定原则是什么吗?简单来说呀,就是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就好比玩游戏有特定的规则一样。
比如说,法律规定了房子的所有权,那你就能依法享有对房子的一系列权利,这可不是随便能改的哦!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规定,那岂不是乱套啦?2. 哎呀呀,物权法定原则很重要的哟!这里面的内容包括物权的种类不能乱来呀!就像菜谱上写好了要用哪些食材,你不能自己瞎加瞎减。
比如说土地使用权,法律规定好了它的范围和界限,大家就得按这个来,不然不就全乱了套,那还得了哇!3. 嘿,物权法定原则的另一部分内容就是物权的内容也是法定的哟!这就好像一条路规定好了只能走行人,不能走汽车,那你就不能开着车上去。
比如抵押权,它的实现方式也是由法律规定好的,不能任凭谁想咋弄就咋弄,对不对呀?这是为了保障大家的权利和秩序呀!4. 喂喂喂,物权法定原则还意味着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是不被承认的哟!这就好像比赛没有设置的奖项,你总不能自己去争取吧。
比如说,突然有人说我有一种新型物权,可法律没这一条呀,那能算数吗?肯定不行呀!所以法律的规定多重要哇。
5. 哇哦,物权法定原则能保证物权的稳定性呢!这就好像盖房子要有稳固的地基一样。
比如对自己的车子的所有权,因为有法律规定,你就不用担心随时会被剥夺,是不是很安心呀?这就是物权法定原则的魅力所在呀!6. 哈哈,物权法定原则可是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石呀!如果没有这个原则,那不就像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乱成一锅粥啦!比如说对各种财产权利的清晰界定,有了它大家才能放心的进行交易和活动呀!我觉得呀,物权法定原则真的超级重要,你也一定要好好记住哦!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物权法定原则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权利有着关键的作用。
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1)所有权
排斥
(2)以占有为要件的他物权
(3)用益物权
排斥
所有权
排斥
用益物权
以占有为要件的他物权
物权的排他效力
所 有
权
1、在同一物上,已有所有权存在的,不能另有其 他所有权成立。
与
所
2、在一个特定物上存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如他人
有 权
由于取得时效或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该物的所有 权时,先前的所有权因而消灭,并不得对抗后一
所有权;
3、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原则上可以并存,例外 的是以占有为要件的质权、留置权与用益物权不 能并存;
4、用益物权与用益物权。不管其种类是否相同, 一般都难以并存。但地役权有时可以并存;
5、担保物权与担保物权一般都能够并存,例外的 是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不能并存。
二、 物权的优先效力
(一)含义 两种错误观点
这是以对于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的不同对物权所作的区分。
(四)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权利物权
动产物权:以动产为可得支配的客体的物权 不动产物权:以不动产为可得支配的客体的物权
权利物权: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 这是按物权的客体而作的分类。这种分类既有实质意义上的考虑,如不动 产特别是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社会对它重视程度较高,也有单 纯技术上的考虑,如公示方式的不同。
(八)普通法上的物权与特别法上的物权
普通法上的物权:规定于民法当中的物权 特别法上的物权:规定于民法之外的其他法律当中的物权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
物权的效力,主要是指物权所特有的功能 和作用。是法律为保障物权的实现而赋予 物权的强制性力量。根据物权效力作用范 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权的共有效力和 物权的特有效力,此处为物权的共有效力。 几种观点的争论: 1.二效力说 2.三效力说 3.四效力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物权法定原则应当仅指法律对物权创设之当事人意志自由的剥夺,物权的 种类及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规定。
物权法定有两项内容:一,不得创设法律所不承认的物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在他人动产上设定用益物 权,学说上称为“类型强制”
二,不得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异的物权,例如设定不移转占有的动产质权,学说上 称为“类型固定”。亦有学者主张物权的效力、公示方法也应包括于内。
1、任何权利的效力均来源于法律的规定,物权效力如此,债权的效力亦如此。当事人 无法通过约定改变债权的效力:不得通过约定改变债权效力的相对性,使之对第三人具有 约束力。由此可见,物权效力的法定性质与物权法定原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