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刀耕火种”、“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等词语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简要情况。

(3)简述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课标内容全解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出现

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农业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经历了由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的简单模仿到“火耕”的变化。

在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农业生产具有下列显著特点:耕作方式处于最原始的状态;生产工具只是极端简单的石器;人们受地力所限而经常迁徙,因此生活极其困苦。总之,“刀耕火种”代表着最原始、最低级的生产力水平。

[“火耕”图片说明]

课本插入了两副图片,一是云南独龙族人砍伐森林、准备火耕的场面,二是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两个民族都曾经长期采用火耕的方法进行耕作。由于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原始社会人们实行火耕的典型遗址,所以两族采用的耕作方式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人们的耕作方式。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人们无法找到远古人类生活状况的有力证据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根据部分落后部族的相关情况进行推断。例如,近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远古人类的社会组织情况,就是根据一个海岛上原始部族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来判断的,他根据自己的考察和分析,写出了著名的《古代社会》,成为研究远古人类生活状况的权威。[概念理解]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也称为“火耕”。是在砍伐树木和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以起松土和增加肥力的作用,然后用极端简陋的木器、石器耕种的耕作方法。这是原始农业曾经长期采用的生产方式,代表的是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例1]下面是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反映的耕作方法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你能根据图片谈谈这种耕作方式的基本情况吗?

(2)从精耕细作的角度看,这种耕作方式有何弊端?

[解析]解答第(1)问时,可以通过观察图片中使用工具的情况及集体耕种和工具原始落后、耕作速度缓慢的劳动场面,结合课本有关知识说明黎族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第(2)问要求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弊端,可以结合对刀耕火种方式的理解,从生产效率、土地肥力保持的情况及环境保护几个方面说明。

[答案](1)刀耕火种使用木制或石制的工具,工具非常简陋;由于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所以必须实行集体耕作,播种之前必须燃烧地上的杂草树木;等等。

(2)这种耕作方式因无法保持地力,所以土地经常撂荒,必须休耕,人也必须经常迁徙,人们生活十分困苦;因为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所以经常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在耕种前必须砍伐树木,放火焚烧,又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破坏。

2、“石器锄耕”阶段的农业:七八千年前的先民发明和使用耒耜,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

“石器锄耕”阶段的农业较“火耕”阶段已经有明显的进步,如耕作深度、土壤松软程度、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收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土地还得撂荒,人们的生活仍很艰苦。此时的农业还是处于原始农业的状态。

[学思之窗说明]

我们今天主食中大米占很大比例,西方基本上以面食为主,这与东西方古代农业的差异没有必然联系。在我国原始农业中,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麦,都是面食,而我国古代长期是以北方为中心的,北方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的南方则地广人稀,只是后来才赶上北方的。

3、“青铜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商周时期,青铜大量出现,“青铜时代”开始。但,由于铜非常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只有极少数小型的青铜农具,如钱和鎛;另一方面,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如除草、排灌、施肥、治虫等,使土地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4、铁器的使用和牛耕出现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用牛耕地的耕作方式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方法逐渐得到推广。铁农具的使用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牛耕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这一时期,施肥、灌溉发展,地力提高,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学思之窗说明]

反映了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已开始出现牛耕技术,但使用并不普遍。

[农具图片说明]

第一组图片是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农具,虽然体型小,而且厚重,操作不很简便,但

这却是当时生产力巨大发展的突出标志,以此为起点,社会历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第二组图片是古代犁的发展情况。左边的石犁距今五千年左右,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犁,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右边是战国时期的铁犁,虽然构造十分简单,但是较石犁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同样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显著发展的突出标志。

易忽略点提示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传说中,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和实践,

发现了许多植物可以人工种植供人食用,且教会人们如何种植。这一传说实际揭示了中国

古代原始农业的起源问题。

[例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业处于

A. 刀耕火种阶段

B. 石器锄耕阶段

C. 铁犁牛耕阶段

D. 青铜中耕阶段

[解析]原始农业最初仅仅是对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的简单模仿,只进行耕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在被人烧过的地方撒下种子长势好,就先用石斧石锛清除地上的杂草、树木,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进行耕种,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当时我国先民们已经发明了耒、耜等松土工具,由于普遍使用了木制的耒和石制或骨制的耜,使我国的原始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阶段。

[答案]B

[例3]我国先民农耕使用铁农具,始于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解析] 在春秋以前的商周时期,我国先民进行农业生产主要是使用木石工具,尽管当时已经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使用极少。直至春秋时期才开始有了铁器,在农用动力方面也出现了牛耕,于是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小型铁农具。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从根本上讲,这一变革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决定的;而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表现就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法的出现。据此可以直接作出判断。

[答案]C

二、土地制度的改革

1、原始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依靠个人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所以只能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

在土地上耕作的主要是男子,他们最初通过农耕获取的食物不如负责采集野果实的女子,所以其地位是比较低下的,氏族也按照母亲的血统来确定亲属关系;随着农业的发展,男子的地位也相应提高,氏族也按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氏族公社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从此,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和国家接连出现。

2、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

夏商周时期我国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即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见,所谓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周王的土地私有制。当时盛行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井田制在西周时期是最典型的。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与分封制、宗法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概念理解] 井田制

关于井田制,我们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理解和掌握:①“井田制”是夏、商、周三代土地国有制的通称;②当时的田地沟洫纵横,像“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③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允许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自由买卖或转让,即所谓的“田里不鬻”;

④受封的诸侯要向国王效忠,承担相应的义务,并交纳一定的贡赋;⑤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

集体耕种,占有奴隶的劳动产品;⑥井田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井田制赖以存在的政治保障;⑦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衰落并开始瓦解;⑧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使井田制最终得以废除。

[例4]“田里不鬻”反映了下列哪一土地制度

A. 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B.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 封建地主土地制度

D. 北魏时期的均田制

[解析]“田里不鬻”的意思就是不准进行土地买卖,这种规定只有夏、商、西周时期才有,因为当时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即所谓的“浦天之下,莫非王土”。自从春秋时期开始,才出现了“私田”,经过战国时期的改革,土地私有制得以最终确立,这种土地所有制承认私有土地是可以买卖的。

[答案]B

[“田”字甲骨文图片解读]

从课本插入的甲骨文“田”字图片中可以看到,一块土地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和水沟划分成若干小块,这就是当时的井田。可见,“田”字是根据象形造出的。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渐完成了由国有向私有的变化。

(1)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首先出现的变化是,土地由周王所有变成各诸侯国国君所有,即“溥天之下,莫非君土”。

(2)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贵族迫使奴隶开垦荒地,“私田”因而大量出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向国君交纳贡赋;由于战争破坏,井田上耕作的奴隶大量减少,国君的经济收入因此锐减;为了增加收入,诸侯国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鲁国“初税亩”为代表的奴隶社会改革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一些贵族将井田变为私田后,采取新的剥削方式,将土地出租给耕种者,自己则收取地租,这样,他们成为新兴的封建地主,奴隶变成了佃农,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形成。

(3)战国时期,更多的私田被开垦出来。新兴地主的势力也逐步扩大,旧贵族势力日益没落;在新兴地主的推动下,一些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最终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中,以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典型。

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确立,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4、土地兼并和抑制兼并的几个方案

(1)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他们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广大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十分贫困。

(2)有些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也采取一些措施使农民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或限制土地兼并。主要有:

①三国时期曹魏屯田制的主要作法是:招募流民开垦荒地,让他们有田可耕,称为“民屯”;在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也让士兵屯田,称为“军屯”。前者使流民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土地,生活有了保障,后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屯田制的实行,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②北魏时期,孝文帝实行改革,“均田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均田制”规定了百姓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将老百姓的原有田地作为政府的“授田”,同时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授田”包括“永业田”和“口分田”两部分,前者可以由后代继承,后者在农民死后必须归还政府;受田的农民必须向政府承担租税、徭役等义务,称为“租庸调制”;均田制使北方农民的生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到逐步恢复;“均田制”一直持续到唐朝中期,最终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而无法继续推行,在隋唐时期,“租庸调制”还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这些制度所起作用和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并未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地主和大土地仍然存在,地主和官僚的土地兼并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封建国家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实行一些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的措施,主要还是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历史纵横解析]

在屯田制和均田制之间,西晋时期还实行过占田制、课田制等措施。这一方面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政府继续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小农经济和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它限制官僚贵族的田地占有数量,实际上不可能实行下去,所以,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学思之窗解答]

国家所以对桑田、麻田的种植规定得如此具体,主要是为了确保国家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相关物资供应。(注意:问题要求回答的是国家对农民种植的规定,而不是关于桑田与麻田的划分,所以不能在是否交还国家的问题上去做文章。)

5、农民“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特别严重,政府还肆意加重对农民的租税盘剥,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加之连年天灾,生活无着的农民纷纷反抗,终于酿成了明末农民大起义。起义领袖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表达了农民获得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标志着农民反抗斗争已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易错点提示

(1) 均田制的重要特点是“均”,农民原有田地被纳入到政府授田的范围内,即农民占田总数是相对平均的,它基本不受农民原来拥有田地多少的影响。

(2) 均田制与农民的赋役是统一的,属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然农民获得了田地,那么就必须向封建国家承担租税义务。

[例5]《诗经》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说:“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两段诗句分别揭示了古代土地制度的哪两种形态?简要说明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解析] 本题引用《诗经》中的两段诗句作为材料,比较这两段诗句便可知道,前一段诗反映了西周时期井田制的情况,而从后一段诗中则明显可以看出,除“公田”以外还存在着“私”,即“私田”,这说明了“私田”已经出现。至于“私田”出现的原因,则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包括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等方面。

[答案] 分别反映了井田制的盛行和私田的出现。

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人们除耕种井田外,还有力量开垦荒地归自己所有,称为“私田”。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春秋以前,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缺乏小农经济存在的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才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小农经济因此出现。

秦汉以后,人们更多地使用铁农具和采用牛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小农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有如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自家的生活需要和交纳租税;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⑤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资料回放解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特点。特别是封建自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虽有交换发生,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3、小农经济的艰难处境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依靠这些生产资料可以求得基本的生存,这决定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所以经营非常艰难。

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注重改良土壤和灌溉、施肥,保持地力以避免休耕,改进农具并提高生产效率,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农民在小块土地上辛勤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状况的真实写照。

[《耕织图》导读]

课本插入了南宋《耕织图》(局部),反映了当时耕种和纺织的情景。男子在地里除草,妇女在一旁纺线,纺线之余还为男子端茶送饭。这幅图画生动地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4、小农经济与封建国家统治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不仅是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而且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建王朝的安危。所以,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视农业、保护小农经济的措施。例如,商鞅变法奖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西汉前期的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北魏至唐朝前期鼓励垦荒,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等等。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应该是元朝,元世祖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人编写《农桑缉要》,指导农业生产,禁止毁坏农田为牧场,招募流亡农民垦荒屯田,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明清时期,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显著增加。这些措施在当时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各王朝的统治稳固都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国历史上仍出现许多相反的事例,特别是历代王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封建剥削加重,使农民贫困破产,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和王朝的衰亡。

[历史纵横说明]

王景在庐江任郡守时看到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远远不如北方和南方初步农业得到开发的史实。从材料中一方面可以看出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推广的情况,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到政府官员鼓励耕织、指导农业生产的史实。

5、小农经济下的商品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民与市场逐渐联系起来。我国自古就存在商业经营活动,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商品经济一直在艰难地、缓慢地发展,到明清时期尤为突出。表现有:一些农民专门经营茶、桑、棉等经济作物,也出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如制茶、丝织、棉纺等,也得到发展;江南的一些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学思之窗解答]

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农民精耕细作技术很高,采用稻麦复种制;农民耕田织布,日夜劳作,但在封建剥削之下,仍不得温饱,生活十分艰难。

易错点提示

在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存在着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他们中有许多人因经商而十分富有;有部分地区发展起较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形成各自特色,或者形成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

区。但是,商人的社会地位一般比较低下,商业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商品经济在封建经济中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从全国范围来看,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明清时期也远未突破小农经济的限制。

[例6]我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因为小农经济

A.与地主经济存在本质区别

B.作为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能够充分利用新的生产技术

[解析]古代封建统治者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他们在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地主经济的。而明智的统治者采取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并不意味着他们否定了地主经济,故A项错误;古代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中明智的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也不以发展工商业为目的,故B错误;在小农经济之下,发展和利用新生产技术都是极其困难的,所以D项也不对。

[答案]C

[例7]明代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编制图册(如图),因所绘田亩图形很象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绘制这种图册的目的包括

①确定土地的所有权②便于征收赋税③作为征派徭役的依据④限制土地兼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鱼鳞图册”并不是为了限制谁的土地占有数量,而征派徭役的标准主要是人丁,与谁的土地占有多少无关,故排除③④。要从四个选支中排除两个,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作为统治者来说,编制“鱼鳞图册”有多重目的,但“鱼鳞图册”既不具备限制土地兼并的功能,也不可能作为征派徭役的依据。所以它只是起到①②两方面的作用。

[答案]A

四、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精耕细作”是怎样的耕作方法?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多地少、土地数量不足而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足的问题和矛盾。

[概念理解]“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在生产力提高和小农经济出现的前提下出现的耕作方式。它主要是通

过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耕作方法可以缓解人多地少、土地数量不足,而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足的问题和矛盾。

[例8]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突出土地是“精耕细作”。请简要叙述精耕细作的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的内容。在解答问题时,主要思维误区是望文生义,仅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其实,“精耕细作”不仅包括投入较多劳动力进行精细耕作的问题,它还应该包括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先进的技术措施等方面。

[解答]所谓“精耕细作”,就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这种耕作方法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多地少、土地数量不足而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足的问题和矛盾而采取的。

2、耕作方法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时期,出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耕作用方法一一垄作法,一些农田开始精耕细作。汉代发明了播种工具楼车,推广铁铧犁,在不同地区推行“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技术,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制为主,一些地方出现了两年三熟制,还出现了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反映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规律。这一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得到强化。

[历史纵横说明]

“代田法”和“区田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前者通过垄和沟的换位种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后者有利于集中施肥和灌溉,是一种小面积、提高单产的耕作方法;但是两种耕作方法又有相似的一面,都可以起到保水保肥、提高地力和产量的作用。

3、精耕细作的发展和成熟

(1)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清时期,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并日趋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发展了轮作、间作、套作复种技术,推广保肥种植,这些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同时,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开发。

(2)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水稻种植普遍采用的育秧载技术,是精耕细作技术成熟的突出代表。

(3)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北方出现楼锄,南方的精耕细作技术更为成熟;特别是出现了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明清时期是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时期。一年多熟制在南北各地推广普及,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出来,高产农作物甘薯和玉米从外国引进并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施肥方法和耕作方法都有新的发展。

[历史纵横解读]

唐朝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铁犁,称为“江东犁”,也叫曲辕犁。与过去的犁相比,这种犁具有节约人力和畜力、操作灵活、便于深耕等优越性。与东汉时期的犁相比,其形状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变直辕为曲辕,这可以节约畜力、便于调节耕作深度;二是安装了犁壁,这不仅可以松土,而且可以翻土和作垄。这种技术比西方早一千年左右。

4、介绍农业生产经验的著名农书

随着精耕细作的出现、发展和成熟,许多农学著作出现,汉代的《氾胜之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齐民要术》、明清时期的《农政全书》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书;明朝的《天工开物》不仅记述了农业生产经验,而且介绍了畜牧业、手工业生产方法与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易忽略点提示]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高度发达,已经远非古代可比。然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许多直接借鉴了古代技术,或者由古代农业技术发展而来。例如,现代的滴灌技术就要求农作物种植

有规律,这样才能确保滴灌到位。显然,这借鉴了古代的“区田法”。在学习时可以将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对照,这样可以发现现代农业技术与古代技术之间的传承关系。

[例9]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注意采用先进的耕作方法。在秦汉及其以前,先后出现了“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等,这些耕作方法和共同优点有

①充分利用地力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便于保墒保肥④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所述的四种耕作方法都是古代先进的方法,其重要作用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保墒保肥、还有利于土壤的改良,等等。所以,四个选支都反映了三钟耕作方法的共同优点,因而都是正确的。

[答案]A

[例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臵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规,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系?

(3)两则材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本题充分利用材料本身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考查相关的阅读材料、分析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每个问题又可分成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在审题时,先要明确每一设问的具体含义,带着明确的问题阅读材料。第(1)问从根据和结论两个方面侧重于考查材料的阅读能力,结论就是雍正帝的看法,亦即清朝的农工商业政策,明确此点有利于回答第(2)问。第(2)问仍着眼于材料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材料所述现象的认识水平,雍正帝作为封建皇帝,他的话对封建国家制定政策具有决定作用。第(3)问则应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说明它们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答案](1)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雍正帝的态度是清政府采取抑商业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清政府的政策具有决定作用。原因:雍正帝是封建皇帝,他的态度具有最高权威,可以直接成为国家的政策或法律,或者为国家制定法律政策提供依据。

(3)雍正帝的态度和清政府限制工商业的政策,都对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潜能开发广角

(一)知识联系

1、“小农经济”与“精耕细作”之关系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模式,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在小块土地上艰难地经营。由于土地数量有限和人口的增长,形成了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并且劳动力比较富足,所以必须在小块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进行细致的耕作,包括耕耘、除草、施肥、灌溉和治虫等。因此小农经济是精耕细作的载体,而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方法。

[例11]作为发展小农经济的措施之一,商鞅变法鼓励进行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成年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这一规定

A.旨在确立土地私有制B.可以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发展

C.可以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D.抑制了封建地主经济的膨胀

[解析]根据题干对商鞅变法相关内容的介绍,它并不包括确立土地私有制、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或抑制封建地主经济的信息,可以逐一排除;由于商鞅变法鼓励进行一家一户的生产,这明显是鼓励小农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女子成年必须出嫁的规定,带有增殖人口、增加农业劳动力的目的,所以这一规定可以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B

2、封建政府与小农经济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封建政府都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但是,由于封建国家的财政主要来源于小农经济,所以许多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措施,特别是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鼓励垦荒、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轻徭薄赋、抑制兼并。这些都对小农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些措施的实施,正好说明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不过,保护小农经济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例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初定均田,有给田之制,盖由有在官之田也。其后,给田之制不复见,盖官田益少矣。——《困学纪闻》材料二(唐玄宗天宝年间)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臵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臵,来别客户,使其佃食,即夺居人之业,实生浮之端。远近皆然,因循已久,不有厘革,为弊虑深。——《册府元龟〃邦计部〃田制》材料三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起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统称为田庄。……在唐朝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实行均田制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中分析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3)此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均田制为中心设置了三个问题,涉及均田制原因、目的、被破坏的原因、以及被破坏以后的影响。第(1)问需要用所学知识回答,唐朝统治者需要稳定社会秩序,使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事实上唐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可以提供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但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王公、贵族、官僚、富豪竞相兼并土地,使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因此无法继续推行下去,第(2)问也得到解决;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到均田制破坏以后的情况,从而解决第(3)问。

[答案](1)原因:封建国家手中掌握大量土地,政权巩固需要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目的:唐朝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原因:政府掌握的土地日益减少;法令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根本原

因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3)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二)难点再现

1、均田制和“鱼鳞图册”是否排斥了封建土地兼并?

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些王朝实行均田制,目的之一是保证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并在一定限度内抑制土地兼并;明朝时期,政府绘制的“鱼鳞图册”客观上是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依据,对于抑制土地兼并也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明政府此举的目的是整顿田赋,确保政府的赋税收入,两种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兼并的状况。

[例13]北魏时期,政府实行的“均田制”

①规定百姓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②对于抑制土地兼并非常有效③受田农民在死后

要将所授之田全部退还政府④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均田制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既然要“均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政府要掌握相当数量的土地,否则“均田”的方案就会落空;二是老百姓占有土地的数量应该相对平均,不能出现土地太过集中的情况,否则还是什么“均田”呢?但是,毕竟“均田制”没有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没有消除土地兼并的根源,所以“均田制”不可能完全阻止土地兼并。从北魏均田制的内容来看,农民所受之田包括两个部分,其中只有世业田可以不交还国家,而且规定“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可见农民所授之田并不是在死后全部退还政府。据此排除②③。

[答案]C

2、我国南方经济是如何逐步开发和赶上北方的?

我国的经济重心曾经长期位于北方,农业文明也发源于北方,而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地广人稀的南方是在东汉末期才开始开发的,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南方大规模地开发出来,逐渐赶上了北方。到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超过北方,此后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南方水热条件较好,资源比较丰富;北方经历的战争十分频繁,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严重,北方经济在“破坏—恢复—再破坏—再恢复”的过程中发展非常缓慢,而南方一直比较安定;北方农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迁往南方,给南方带来了必要的劳动力,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例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四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三段文献材料和一张南北人口数字统计表设置情境、提供信息,然后据此提出三问,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第(1)问首先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性(从材料出自《史记》可判定为西汉),其次要全面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后一小问则需对后三则材料作全面的解读,获取东晋、唐代、宋代(这是一个历时性的发展过程)南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在解读材料四的统计表时,不仅要看到南方人口的增长趋势,而且要注意南北人口比例的变化。回答好第(1)问很重要,这是回答第(2)的基础。第(2)问要求在答好第(1)问的基础上,即从史实中得出应有的结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始终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盛行小农经济,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一直很大,所以,人口的增长即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又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北方农民的持续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即是典型证明。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如越多越好,人口数量过大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并制约经济发展。清朝前期,人口膨胀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初年,人口只有9000多万。经过一百多年,乾隆末年增为3亿。耕地面积在1685年(康熙中叶)为6亿亩,1724年(雍正初年)增加到7.2亿亩,1766年(乾隆中叶)达到7.8亿亩。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一一《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三乾隆二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满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摊地亩,今皆耕种麦田,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太多出现类似情况。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清代社会发展中的什么矛盾?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它和材料一、二有何关系?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解析]材料一介绍了清朝前期人口迅猛增长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的情况;材料二介绍雍正帝的政策措施,要求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即要求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材

料三介绍了当时农民在江河湖泊围垦以及导致水灾频繁发生的情况。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再解决实际问题就方便多了:材料一、二正好反映了当时人多地少的情况,说明人口压力越来越严重;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因为农民在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围垦导致汛期“水无所容,甚至满溢为患”,而且当时南北各地湖泊太多出现类似情况,说明此时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而破坏的原因就是人们的盲目过度围垦;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破坏问题谈解决办法。

[答案](1)人多地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2)大量开垦荒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人口增加过快,出现土地资源紧张,封建政府奖励垦荒,盲目过度围垦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启示: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

(三)延伸探究

本节主要是讲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成熟情况,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成就,它们本身自成体系,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勾勒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以此为核心,还可以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其它方面联系起来,如水利工程的兴修、统治者的农业政策、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经济中心的变化、以及农工商各业之间的关系,等等。

[例16]我国古代史书称: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技术获得某项重大发展的最早记载。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哪一重大发展?

(2)这一发展与宋元时期“苏湖熟, 天下足”的时谚之间有无联系? 试简述其原因。

(3)农业技术和这一重大发展为何首先出现在江苏吴郡?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其中的“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的意思是麦子收获以后种植水稻,一年中有两次作物成熟。这一现象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是没有的。第(1)问即得到解决;因为“吴郡”与“苏湖”属于同一地区,且时间相仿,一年两熟制在这一地区推广,必然使这一地区成为全国农业的中心地区,因此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第(2)问也迎刃而解;第(3)问要结合自然因素(水热条件和土壤等) 和人为因素( 当地农业生产技术) 分析。

[答案](1)一年两熟制的出现。

(2) 有联系。苏湖地区与吴郡属于同一地区,且记载与时谚属于同一时期,由于一年两熟,所以必然使当地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地位十分突出。

(3)一是由于当地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位于亚热带地区,水利条件好,适于农业的发展;二是长期以来的农业开发,如北方农民南迁、生产经验的积累,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等。两者结合,使当地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例15]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普遍认识到“国以人(老百姓)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道理;许多明智的君主还认识到“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部分杰出的君主还进一步认识到“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于是有不少统治者实行重视农业、保护小农经济甚至轻徭薄赋、厉行节俭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然而,即使是再明智,再杰出的君主,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利益,即使是最繁荣的“盛世”,农民的生活仍然是极其艰辛的。一旦遇有农民反抗,即称其为“盗”、“贼”,进行残酷镇压。

请回答:

(1)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明智的封建君主实行的重视小农经济所措施,并简述当时社会和农民生活状况。

(2)简要分析封建社会统治者对待农民的矛盾态度。

[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是要求回答一些基本的史实,相对简单,需要注意的是题目明确要求分“说明”和“简述”两个层面作答,对应的分别是唐太宗“重视小农经济的措施”和“当时社会和农民生活状况”;第(2)问难度大一些,古代封建统治者一方面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另一方面肆意盘剥农民,镇压农民反抗。前一种态度是因为小农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的财政支柱,所以统治者必须重视,否则就失去了国家收入的源泉,对他们的统治不利;后一种态度是因为农民反抗直接以封建统治者为对象,直接危及他们的统治地位,统治者当然要进行残酷的镇压。分析了这两方面的态度以后,再进一步上升认识两种态度的共性,即维护他们的统治。

[答案](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鼓励农耕,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勤俭节约。配合以其它方面的措施,使当时出现了社会安定、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贞观之治”局面。

当然,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对农民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其本质上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农民的处境只是相对得到改善,他们的生活仍是十分困苦的。

(2)封建统治者所以采取保护小农经济的措施,主要是因为小农经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农民生活过于困苦,也会导致社会的动荡,所以,保护小农经济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农民的反抗直接是以封建地主和封建君主为斗争对象的,所以统治者必须要进行镇压,统治者的这两种态度,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

[例16]我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包含了男耕女织、封建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同学们围绕这种模式的起源和历史作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有同学认为,既然我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的起源都远在春秋以前,所以管仲的话并不能代表小农经济的起源;在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模式下,造就了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民族性格,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是有害的。

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试说明理由,与该同学交流。

[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问题,探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小农经济到底起源于何时,二是小农经济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无论哪一问题都可以有两至三种观点可供选择,但关键不是观点,而是让人信服的理由。因此要在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上多加探讨。答案仅举一例。

[答案]这位同学的观点包括两部分,都不正确。虽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但当时及其以后直到春秋以前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单个家庭很难独立地组织生产,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此根本不存在发展小农经济的可能性;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并逐渐普及,才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手工业也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管仲作为春秋早期著名政治家,他的话包含的经济思想是十分领先的,代表了小农经济的起源。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的阻碍作用很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曾凭借小农经济创造出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农业文明,以此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泽被后世,这也是不容否认的。

相关高考链接

(一)高考命题方向

本课不仅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成熟情况,而且讲述了古代的土地所有制情况、局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也很容易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如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人口的增加等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土地所有制的变迁等问题进行分

析;对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等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等等。在题型上,既可以准备常规问题,又有考查材料题、开放探究题的可能性。

(二)高考试题解析

例题(2004·全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把握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时间界定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的内容限定。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威信扫地,各诸侯国国君不听周王的调遣,不向周王室纳贡,他们之间的战争周王都无法控制。可见,铁器和牛耕不可能使周王室的统治得到强化;从事实上看,正是由于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制度也随之瓦解。

[答案]C

例题(2003·广东)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解析]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显著特征是自给自足,即主要消费品都由自己生产,自己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拿到市场上去出卖,所以基本上没有商业活动。

[答案]A

例题(2004·全国)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概念“6世纪以前”和地域概念“黄河中下游地区”。《氾胜之书》是汉代的农书,不符合时间范围;《梦溪笔谈》和《农政全书》分别是宋代和明代的农书,更在6世纪以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也不符合时间限制;另外,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限定,可以将答案直接指向《齐民要术》。

[答案]C

(三)高考试题预测

[预测题1]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有

①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阶段进入“石器锄耕”阶段②生产懂得施肥、除草、灌溉和治虫等技术③开始使用小型铁制农具进行生产④开始使用牛作为农业劳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进入“石器锄耕”阶段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完成了的,尽管这种技术较“火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毕竟还是处于一种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之下,排除①;施肥、除草等技术是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拥有了的农耕技术,也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②;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开始有了小型铁农具,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牛耕地,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劳动力的一次革命。故③④是正确的。

[答案]D

[预测题2]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茶、桑、棉花等专业化农业区,这说明A.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B.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农业生产开始与市场联系起来

[解析]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这并不能排除商品经济的存在。由于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茶、桑、棉花等专业化农业区,所以,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者要生存,就必须卖掉自己种植的茶、桑、棉,购买其它的社会必需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民种植这些经济作物,说明这些作物有市场,有人购买他们的产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说明农民的农业生产已经与市场联系起来了。

[预测题3]我国最早记载绿肥种植的古代农书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桑辑要》D.《农政全书》

[解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注重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方法的记载,因而出现了众多的农书。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的绿肥种植,是当时耕作技术上的重大成就,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绿肥种植方法的记载。

[答案]B

[预测题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内)。”

一一《太平广记》卷403、404 材料二安丈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汴(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一一《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

州名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蘅州邵州泉州汉州开元户数68093 19190 55404 14062 34381 13513 12330 30754 477 元和户数100808 38618 91129 46116 41025 18047 18000 35571 889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请回答:

(1)分概别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其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解析]本题提供了有关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三则材料,所提出的三个问题要求从不同程度上提炼和利用材料信息。第(1)问要求说明三则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注意“分别”的限制;第(2)问直接针对材料三提问,要求探究原因,这不仅需要根据材料,而且要结合所学知识,江南户数的增加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北方农民的南迁、江南经济的开发等等;第(3)问要求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不仅要看“当时”,更要着眼于“后世”,及南方后来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商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 ,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材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1. 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和收获,后来采用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施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唐后期起,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起,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学习延伸

1、提示:撰写小论文时,要特别注意两个要求,即“本地”和“农业生产发展”。如果你所在地位于北方,内容可以包括农具、以粟为主的农作物、农业在历史上比较发达又反复遭到破坏等,如果你所在地位于南方,内容与北方有所不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相关情况,甚至可以获取有关照片作为左证;一般同学通过社会调查、在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信息,也是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资料的。

2、提示:(1)因为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农民较奴隶制下的奴隶地位有所提高,因此生产积极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只有辛勤劳作,才能满足养家糊口和交纳回租贡赋的需要。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小块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具有经营自主性;封建政府为了确保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必须保护小农经济,实行重农政策,使小农经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2) 利: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衣食的需要弊:毁坏了山林草地,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这种不利影响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破坏作用。今天我们必须保护森林草地,做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农业增产。

3、提示: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已经介绍了几种观点是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的观点,既然如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上做文章,而是寻找其中某一观点正确的依据,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学案导学) 长沙市十一中谢征 学情分析 1.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的第1课。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教师在课前根据《课程标准》与高考考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学案,把学案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本结合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之后老师把学案收上来检查,提取典型案例,拍照后并入教师制作的课件。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代史概况,但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线索不太明晰,教师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形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认知障碍点: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城市,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不多,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时难于对本课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看书(P4——P7),划记要点(10分钟) (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课前根据《课程标准》与高考考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学案,把学案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2)知道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专制统治;知道法老的相关知识。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金字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掌握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培养认识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古埃及史,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网络,查阅古埃及概况、了解尼罗河风光,搜集卡纳克神庙的图片、金字塔图片,以及狮身人面像的神话传说等,力图了解储备更多的古埃及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阅尼罗河风光、美丽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搜集与占埃及有关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情境导入:[讲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图坦卡蒙的诅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讲故事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有谁愿意讲一讲古埃及的故事法老魔咒之谜。 生: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数十年来,所谓的“法老咒语”越传越神秘,不仅令盗墓者望而却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学者和观光客心存疑虑。l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埃及古文物协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认为,法老陵墓中充满着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经过检测,哈瓦斯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作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也许这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的诱因!哈瓦斯公布了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了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依仗科学这把利器,一个个法老“魔咒”正被哈瓦斯逐个破除。 师: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是如何统治埃及的?而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古代埃及。 讲授新课: 一、发现古埃及史 1.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请你说说理由有哪些。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而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河水涨落的规律,开垦荒地,引水灌田,使尼罗河沿岸变成地中海区域的谷仓,造就了繁荣的古代文明。故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明白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 2.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1)公元前6世纪始,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不断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象形文字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史一度湮没无闻。(2)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3)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象形文字。(4)19世纪,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不断发掘出古代遗址和文字史料,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学内容】 (人教2003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二教材的第一课,也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的第一课。本课内容与学生已学内容,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所联系,也为学生学习必修二的第一单元以及后续内容,如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做出铺垫。本课内容包含三个子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 【学情分析】 5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政治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历史时空和历史常识的把握,并具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学生对于史料的解读以及运用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史料,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运用能力,努力做到以生为主,把思考探索交给学生,辅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探讨它与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理解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基本特征,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农民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

第一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1)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注: 凡是本文中标有此★符号,就是为了“刻意强调”。后面课文解读就不特别说明。 标题信息: 1、时间—古代(原始社会——1840年) 2、内容:古代农业 3、对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评价,是指同一时期相对中国以外的地区,农业的发展程度相比较而言。 温馨提示:农业发展史的探究,主要从以下九点展开:①农作物种类②农具革新③耕作技术④耕作制度⑤水利工程及灌溉工具⑥经营方式⑦社会环境⑧农业政策⑨土地制度。本课主要探究①——⑥点。⑦⑧⑨三点在第四课讲解。 教材原文: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一耒耜(lěi sì释义:古代一种耕地用的农具,即原始的犁。也用作农具的统称。),教人们种植谷物。神农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考古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特别是距今约一万年的稻谷。这说明中国那时就有了早期农业。中国农业在先民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教材里的这段文字从两个方面解读: 1、由于中国在商朝时期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探索这之前的农业发展史主要参照民间传说,虽然可信度低,但是反应了中国先人重视农业和农耕文明的历史悠久。 2、今天,科技发达,通过考古,发现被称为“中国农业始祖”的神农氏之前,即一万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早期农业。也由此说明历史书上很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定位,可能随着科技发展、考古发掘、资料解密等而重新定位。) 手持双齿耒的神农氏 (图片解析:神农氏被称为“中国农业始祖”,他手中农具双齿耒才值得关注的,因为此农具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农具用于“松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人们的生活也逐渐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早期农业主要是相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而言。主要指原始社会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农进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阶段)

发达的古代农业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A.核心素养: 1.掌握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掌握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 2.掌握小农经济的形成。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B.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C.难点教学: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教学方法:启发、探究、练习 E.课前自主学习: 1.中国原始农业相当发达,其耕作方式先后经历了从“”到阶段,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至西周,主要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等,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3.我国非常注重水利灌溉工具的创制,主要有曹魏时的、唐朝的和宋代的和明清的风力水车。 F.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人们先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晒干后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3.距今约七八千年时,松土工具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 国农业进入“耜耕时代”,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4.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很少使用,主要仍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工具。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商周时,农作物种类更丰富,后来习称的“五谷”均已种植。人们的生活由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注意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趋势 (1)生产工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还有品种也不断增加。 (2)许多生产工具自身都在不断完善。如从牛力耕犁的出现,到犁壁的发明,再到曲辕犁的产生等。 (3)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为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 典例剖析 【例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 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 钱、镩 D.铁铲、铁犁 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开始出现当时世界上 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战国出现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 (2)汉代 ①发明了播种用的工具——耧车。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一课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金字塔、法老、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在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初步理解古埃及文明。 2.从《古代埃及》等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象形文字”的历史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尼罗河这一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和古埃及国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古埃及文明进行考察。 2.通过课外寻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解除对有关金字塔建造的疑惑,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课堂展示的象形文字图片,从历史的角度、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古埃及文字的创制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尊重古埃及文明的成果,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埃及金字塔。 【教学难点】 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下载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收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及古埃及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走过悠久的中国历史,今天开始我们步入世界历史的殿堂。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最旱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并指图讲解。)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穿梭时空的文明之旅,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隧道,学习和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建筑与文字。 新课教学: 1.古埃及国家——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古代埃及》地图,并要求学生回答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尼罗河并结合地理知识初步了解埃及的自然条件。) 【设计意图】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历史地图,能有效的增进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完全是围绕着尼罗河展开的。在贫瘠的沙漠里,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最重要的生命线,它水量充沛,定期泛滥,将从非洲热带雨林带来的带有大量腐殖质的泥沙淤积在两侧的河谷,为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以及地中海出海日附近的三角洲,构成了一条绿色的生命带。直到今天,这条仅占埃及面积三十分之一的生命带,仍养活了埃及90%的人口。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约1350千米,自南向北流,从南方到北方只需坐船顺流而下,十分方便。那么可能有人要说了,从北向南逆流坐船岂不是很费力?事实上,尼罗河上的风是往南吹的,只要扬起风帆,从北向南行船也很省力。如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极大地方便了中央政权对埃及全境的控制,因此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构成宁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征。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 “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明清时期为防止倭寇等的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 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未耜,教人们种植谷物。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 始祖。考古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特别是距今约一万年的稻谷。这说明中国那时就有了早期农业。中国农业在先民的积极推动下发展 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本单元导语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教师利用引言中神农氏的传说和农作物的遗存,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土地制度。 识记: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生产力的发展史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劳动者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过程: 导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农

业从什么时候就出现的么? 我国的传说非常多,农耕的出现也与传说中的一位 人物有关,他就是神农氏。传说上古时候,有一只遍体 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谷物,谷物坠落在地上,神农氏把谷粒捡起来,种在地里,他把种植的技术教给 人民,从此有了农耕。神农氏因此被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传说,不可信。那么实际上考 古学家也给我们带来了我国早期农业产生的证据。考古 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 特别是距今一万年的稻谷。这说明了中国那时就有了早 期农业。我国的农业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为 什么说是发达的古代农业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一下。 首先整体来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了三个 方面的内容: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 业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大家可以结合书本内容了解 以下,我国早期农业生产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它与后来 出现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早期农业的典型特点是刀耕火种。它与精耕细 作的农业主要区别在于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不同。 问:从早期农业到精耕细作的农业在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上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呢?

第2课 古代埃及教案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 (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二、导入新课 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但它的历史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

三、新课传授 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船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一首埃及古诗也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啊!尼罗河,我们称颂你,你从大地上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言语都说明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有着生命线般的的重要作用。 各述己见:你能否从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说说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具体作用? 生:气候方面:尼罗河流域中几乎没有一个地区有着真正的赤道性气候,较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影响,流域内普遍干旱。干旱的气候使得古埃及人更加依赖尼罗河,埃及的命运寄托于尼罗河。 土地方面: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使古埃及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文化方面:尼罗河水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并且退水以后,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就逐渐诞生了。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开始的日期,埃及开始了最早的天文学研究。 师: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做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水退之后,再重新丈量土地,划定界限。长久以来,几何学诞生了,天文学诞生了……。 师: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师: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两岸出现一系列小国,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公元前3100年,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从这时起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为止,在这期间,古埃及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辛勤劳动,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古代埃及具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纵横交错的水利灌溉网,国内外贸易也十分活跃。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古代埃及《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资料理解尼罗河在埃及文明发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古埃及地图的解读,掌握阅读历史地图、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结合生活现象,让学生反思,力求做一个文明人,正确科学对待文明。 二、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情境创设、角色模拟等。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堂课的教学形式尽量多样化,采用了视频、图片、文字、小组合作、角色模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着自主合作梳理信息,获得新知,尽量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本堂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渗透历史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课前的提问,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史地结合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和时间意识,为后面的理论升华之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堂课也十分注重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渗透年代尺、梳理历史文明发展过程的思路等方法,将繁琐的文字梳理为简单的图标信息,言简意赅,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课堂的尾声,也十分注重对知识框架的归纳梳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迁移,注重学习的可持续性。同时又注重学习的外延,及时提供良好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展学习。 3.在课堂设计中不仅力求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也尽量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情理升华,让学生科学合理的对待文明,培养良好的态度,形成正面导向。 不足之处: 1.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还相对比较传统,创新性不够强,板块的设计比较传统。 2.在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环节中,在学生合作探究,角色模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的痕迹还是有点明显,学生的回答倾向于金字塔(建筑)、象形文字(文字)、木乃伊(医学),这些方面相对熟悉,学生乐于讲解,对于政治方面的专制统治,历法等相对陌生。在这里教师是否可尝试让学生课前先去搜集有关古埃及文明的相关资料,上课时进行梳理汇报,这样不仅课前拓展了知识,让学生培养搜集、梳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在课堂上去养成倾听的习惯,在分享与交流中又能丰富课堂知识,一举多得。

第1课古代埃及学案

第1课古代埃及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识记古代埃及文明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古代埃及文明成就和象征。 2、理解古代埃及文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和理解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与金字塔修建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1、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古代埃及文明与大河流域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 1、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 2、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及与法老统治的关系 学习难点

1、古埃及文明的产生与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2、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二)新知学习: 【导】教师:”……金字塔是一个巨大无线电放大器”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轰动世界科学界的超级新闻,因为谁也不曾想到4000年前技术落后的古埃及文明竟建造出这样一个无比神奇的无线电放大器。这到底是一次巧合还是一次有意识的安排呢?现在没人知道,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不过这次有关金字塔的重大发现对科学家却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金字塔是什么象征?这里发源了什么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共同探寻答案。 1.自主学习(独学) (1)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哪里?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的国家的发展历程有哪些?(何时出现国家?何时统一?经历了哪三个时代?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其领土南北到哪里?何时发生灭亡?)(3)古埃及在科学和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4)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什么?最高统治者称什么?古埃及文明象征与最高统治者有什么关系? 2.合作探究(群学) 【议】讨论: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3.展示提升(群学) 【展】 个人展示一:(1)古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哪些?它属于一种什么类型的文明? 个人展示二:(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说明了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4.达标测评: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宏观概览 第2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考纲明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主干知识理一理] 1.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3.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5.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拨云见日想一想] 1.铁犁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 试答 提示: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土地私有制发展。 2.你知道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什么吗? 试答 提示:曲辕犁的出现。 3.“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吗? 试答 提示:否。“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什么? 试答 提示:(1)主观: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2)客观: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5.试分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试答 提示: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史论要旨背一背(先填后背)]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4)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第一目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第二目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加以介绍;第三目讲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利用历史短剧表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历史,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历史。 (3)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经济史的掌握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学习历史有普遍较差,因此在讲述经济史的内容,特别是古代经济史时,需要我们尽量联系实际,借鉴浅显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给学生。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刀耕火种”、“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等词语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简要情况。 (3)简述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课标内容全解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出现 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农业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经历了由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的简单模仿到“火耕”的变化。 在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农业生产具有下列显著特点:耕作方式处于最原始的状态;生产工具只是极端简单的石器;人们受地力所限而经常迁徙,因此生活极其困苦。总之,“刀耕火种”代表着最原始、最低级的生产力水平。 [“火耕”图片说明] 课本插入了两副图片,一是云南独龙族人砍伐森林、准备火耕的场面,二是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两个民族都曾经长期采用火耕的方法进行耕作。由于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原始社会人们实行火耕的典型遗址,所以两族采用的耕作方式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人们的耕作方式。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人们无法找到远古人类生活状况的有力证据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根据部分落后部族的相关情况进行推断。例如,近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远古人类的社会组织情况,就是根据一个海岛上原始部族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来判断的,他根据自己的考察和分析,写出了著名的《古代社会》,成为研究远古人类生活状况的权威。[概念理解]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也称为“火耕”。是在砍伐树木和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以起松土和增加肥力的作用,然后用极端简陋的木器、石器耕种的耕作方法。这是原始农业曾经长期采用的生产方式,代表的是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例1]下面是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篇一:示范教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设计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与向往。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本单元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为发展社会经济所作出的努力。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即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的经济政策。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有利于弄清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古代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表现。本单元的重点是掌握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难点是分析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本课内容分三目,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长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诠释。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主要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则从耕作方法、耕作制度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则重点描述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本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辅导资料,对以上三

古代埃及教案

课题古代埃及备课日期9.1 主备人 上课日期9.2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 (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设计亮点多媒体呈现古代埃及多方面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并从正文,图说及活动多个角度凸显了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备注 一、导入新课 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但它的历史却 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 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 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 二、新课传授 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船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 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但 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古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一首埃及古诗也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 啊!尼罗河,我们称颂你,你从大地上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 止了呼吸。这些言语都说明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有着生命线般的的重要作用。 各述己见:你能否从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说说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具 体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各抒己见) 师: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 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 1

第1课 古代埃及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 【教学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师: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 2.河流: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5.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金字塔 7.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陵墓。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 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1)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列举古埃及的重大事件。 ①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③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④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探究二金字塔 根据下面的材料,探究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