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检阅》的主题思想,感受文本中的情感表达。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感悟人物情感。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检阅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各组进行分享,全班交流,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5.写作训练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检阅的写作题目,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
学生当堂完成写作,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熟记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检阅的作文,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3.写作训练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延伸1.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小学《检阅》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检阅》教学设计小学《检阅》教学设计(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检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检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⑵ 养成边读书边在关键的地方思考的习惯。
⑶ 积累文中好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过程,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学校的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
【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残疾人的心理和故事。
2、教师准备国庆节阅兵式的录象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国庆节阅兵式的录象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其壮观的场景。
2、板书课题,启发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3、教师满怀激情地问学生,如果有这样的活动你想不想参加?4、教师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检阅”细致描写了哪几个场景?1、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
2、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9自然段1、儿童队员们在准备检阅时,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2、分小组,学习2~9自然段,把最能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3、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建议:围绕课文2~9自然段内容,共同商议,给大家提一个你们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把问题写下来。
4、分小组展示所提问题。
5、小组合作,读课文,分析理解所提的问题。
6、指导朗读。
7、小结学习方法。
四、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转眼国庆节到了,检阅的日子到了,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那盛大的场面?1、齐读课文。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检阅》教学设计

请同窗们自己读读课文10、11自然段,感受事先的情形
画出能表现事先局面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点有感情的朗诵,读出事先局面的浩荡及浩荡。
4、在场的观众是怎样评价这次检阅的?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精品细读,感悟人物
〔1〕默读2-9段,想想队员们遇到了什么顺手的事,为什么谁都不愿第一个启齿?他们最后的决议是什么,为什么?
〔2〕有感情的读一读2-9段。
3、先生依据自学提示自学,小组交流讨论,相互补充,并由小组代表记载精彩发言。
4、全班交流反应。
5、指点有感情朗诵,读出儿童队员的为难,做出决议后的兴奋。
6、博莱克明白了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看着这划一地队伍,看着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停止写话,强化表达才干。
五、教学进程
一、温习导入、出示目的
1、温习词语。〔出示本课的生词,指名认读。〕
2、回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导入:本节课我们将运用抓重点词句了解课文的方法,继续学习«检阅»。板书出示课题。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1〕默读课文,和同窗交流,队员在检阅前怎样处置一件顺手的事,知道儿童队员的心思变化。
〔一〕、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1、〝这个小伙子〞是谁?〔博莱克〕
自读课文12段,你从哪儿看出这个小伙子真棒?画出有关词句,体会博莱克的心境。
2、出示插图,谁来把博莱克参与检阅的情形展现给大家?指名读。
3、看,这个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昂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在说〕
《检阅》教学设计15篇

《检阅》教学设计15篇《检阅》教学设计1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全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通过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丰满的形象,突出鲜明的个性特点,让我们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共同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
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
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
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这篇课文思路很清晰,人物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全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传递“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强意志和人生态度。
本课教学通过抓住课文中对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使其成为学生在学习时感受课文、体验情感的支撑点,并借助语言的读写练习来展开;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并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体会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收成长的营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
《检阅》教学设计(优秀9篇)

《检阅》教学设计(优秀9篇)《检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及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教育学生自尊、自强,并要关心、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认识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4课《检阅》。
板书齐读课题。
2.谁知道“检阅”什么意思?(生答)【检是检验,阅是观看。
检阅一般是指一支队伍的最高首长对他的队伍举行隆重的检验仪式。
用来表示队伍对最高首长的敬重和效忠,用来显示最高首长的尊严,只有最高首长才有资格进行检阅。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检阅吗?3.大家在电视上看过09年国庆节的阅兵式,谁能说一说这次大阅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知道吗?这次大阅兵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震撼,除了导演组的精心编排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次大检阅提前一年就开始选人训练,而且对受阅者的身高等体貌特征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所以每个方队的动作才会那么整齐划一,令人震撼!二、检查预习1.过渡:了解了国庆大阅兵,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读了本课的字词,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前做一下词语热身训练好吗?(出示词语:俱乐部鸦雀无声情不自禁贵宾纠正棘手博莱克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拄拐洪亮)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小组读——齐读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点1.参加检阅前大家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说到棘手,我相知道,究竟什么事这么难办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去了解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指名答)2.文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大家很为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6自然段来思考。
可以画出有关语句,做做批注。
(指名答,相机指导朗读【.】)(抓住“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俱乐部立刻鸦雀无声了”,以及第6自然段一连串的问题去感受问题的棘手。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和掌握《检阅》这首诗的基本信息和主题。
2.分析和解读诗中的意象、修辞和情感表达。
3.运用课堂所学的诗歌分析方法,独立进行对《检阅》的深入分析。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呈现诗歌《检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对诗歌的好奇心。
学习分析环节(30分钟)•分析《检阅》的整体结构,包括篇幅、体裁和韵律等方面。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解读作者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分析方法,独立进行对《检阅》的深入分析。
思考探究环节(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就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展开思考和探究。
总结反思环节(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老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和分析结果。
•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供反思建议。
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检阅》这首诗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和分析诗歌,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入环节、学习分析环节、思考探究环节和总结反思环节四个部分。
在导入环节中,我特意创设了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呈现诗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分析环节中,我注重教授学生分析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析《检阅》的整体结构、意象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诗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在思考探究环节中,我倡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检阅》教案精选4篇

《检阅》教案精选4篇《检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
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二)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
齐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吗?(2个感叹号)感情非常强烈。
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
4.齐读。
(四)学习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4.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

《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检阅》的基本知识、理解课文的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教学重点:(2)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
3.教学内容和安排:(2)阅读《检阅》课文,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解释生词和句子,提问学生理解情况;(3)分组合作,学生互相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4)教师展开讲解,梳理《检阅》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结构;(6)课堂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4.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问答法:通过提问学生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讲解法:通过讲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5.教学资源和准备:(1)课文《检阅》;(2)小组分组和讨论的准备;(3)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和讲解材料;(4)课堂笔记和写作练习的纸张。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采用合作学习法、问答法和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时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查找相关的注释和解释,以便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问。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学生可能会比较主动地参与讨论,而有些学生可能会比较被动或者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需要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进来。
另外,在课堂总结环节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还不够深入。
这可能是因为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分析过于详细,导致学生在总结时没有太多新的思考。
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缩减讲解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情感延续,回归生活
出示课外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2、搜集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博莱克自信自强
检阅真棒!
儿童队员尊重关爱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读为本,设计多次的朗读训练,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充分体会儿童队员从矛盾到坚定的心路历程。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这些小伙子真棒!”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的词语。
二、走近检阅,情境感受
1、(播放我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游行队伍的场面)我们国家在60大庆时也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阅,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景。
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
(一)、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1、“这个小伙子”是谁?(博莱克)
自读课文12段,你从哪儿看出这个小伙子真棒?画出有关词句,体会博莱克的心情。
2、出示插图,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的情景展示给大家?指名读。
3、看,这个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昂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复习词语。(出示本课的生词,指名认读。)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导入:本节课我们将运用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继续学习《检阅》。板书出示课题。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和同学交流,队员在检阅前怎样解决一件棘手的事,知道儿童队员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课题
1、联系上下文知道“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明白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三、教材分析
《检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而选编的。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1)默读2-9段,想想队员们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为什么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他们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2)有感情的读一读2-9段。
3、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小组交流讨论,相互补充,并由小组代表记录精彩发言。
4、全班交流反馈。
5、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儿童队员的为难,做出决定后的兴奋。
6、博莱克明白了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看着这整齐地队伍,看着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
出示小练笔: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和队员们,我想说:“……”
(2)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2、让我们再来到波兰首都华沙,参加那儿的国庆检阅,看看当时的情景怎样?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10、11自然段,感受当时的情景
画出能表现当时场面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当时场面的隆重及盛大。
4、在场的观众是怎样评价这次检阅的?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精品细读,感悟人物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河南省新密市实验小学
高晓娜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语文
2,课时:第二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检阅的资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波兰这个国家。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博莱克当时自豪的心情吧!
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人吧!有感情齐读12段。
5、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想象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博莱克训练的镜头。)
6、这感人的一幕幕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自强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
2、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2---9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感情升华部分,我让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再次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象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感。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知道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明白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感悟法:创设情境,引导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博莱克训练的艰辛,儿童队员的思想挣扎,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人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