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古诗词鸟鸣涧教学设计

六年级古诗词鸟鸣涧教学设计

六年级古诗词鸟鸣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笔下春天夜晚山谷的幽静之美。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领悟诗歌的表达手法。

2、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2、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鸟鸣声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然后提问:听到这些鸟鸣声,你能想到什么样的场景?2、引出课题《鸟鸣涧》,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重点指导“涧”“闲”“惊”等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古诗,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句“人闲桂花落”提问:“人闲”是什么意思?(人们很悠闲)引导学生想象: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人们都很悠闲,此时桂花悄然飘落,会是怎样的情景?总结: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

2、学习第二句“夜静春山空”理解“春山空”:春天的山谷显得空荡荡的。

提问:为什么夜晚的春山会显得空荡荡的?(因为夜深了,山中没有了人的活动,显得格外安静)感受宁静的氛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安静的春山之中。

3、学习第三句“月出惊山鸟”理解“惊”:惊动。

思考:月亮出来为什么会惊动山鸟?(因为夜晚非常安静,月亮突然出现的光芒打破了宁静)想象画面:描绘月亮出来惊动山鸟的情景。

4、学习第四句“时鸣春涧中”提问:“时鸣”是什么意思?(不时地鸣叫)引导学生体会:山鸟不时地在春涧中鸣叫,更衬托出了山谷的幽静。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描写的是春夜山涧异常寂静的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重点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明月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

唐代大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的呢? 我们一起按照:读通----读懂----想象----背诵的方法学习一下本诗吧!二、合作交流现在我们来一个古诗挑战赛,由我当主持人,哪个小组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选择哪个呢?派个代表答题,其他同学补充。

三----背诵古诗《鸟鸣涧》。

(怎样背诵才能表现出诗中描写的清幽的意境-----声音轻,速度慢)四----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人闲-----人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五----读古诗,想象画面。

(你喜欢哪一句?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山中月夜的静从哪里能体会出来) 小结: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而且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三、拓展延伸同样是描写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

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板书设计] 鸟鸣涧花落月出鸟鸣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有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鸟鸣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如何深入解读《鸟鸣涧》,领会其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受美的理解诗文。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较教学法:将《鸟鸣涧》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准备:预习《鸟鸣涧》,了解诗文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

(2)展示与《鸟鸣涧》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鸟鸣涧》,感受诗文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讲解与探讨:(1)教师讲解《鸟鸣涧》的诗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探讨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鸟鸣涧》,理解诗意,掌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人王维。

(2)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王维的诗词,复习其风格特点。

(2)提问:你们对王维的了解有多少?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2. 新课导入:(1)介绍《鸟鸣涧》的创作背景。

(2)解释诗题“鸟鸣涧”,引导学生对诗文产生兴趣。

3. 诗句讲解:(1)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2)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价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参考】《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诗《鸟鸣涧》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维诗《鸟鸣涧》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维诗《鸟鸣涧》教学设计及反思王维诗《鸟鸣涧》教学设计及反思《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⑵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⑶用文字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的情景。

⒉过程与方法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设计思路:教学中,力求体现“初读解题知作者――细读讨论明诗意――诵读想像悟诗情”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授之以渔”的过程。

第一步,谈话导入,初读解题知作者。

1、调动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2、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就“你认为我们要读懂一首古诗,都需要了解哪些知识?”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也就为后来的古诗学习需要的方法作出铺垫。

3、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知晓作者的资料,为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有效依据。

第二步,细读讨论明诗意。

1、一读,诗文读通顺。

自由读、齐读、指名读,选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让学生充分熟悉诗文,扫除生字障碍,同时自主解决部分难点。

2、二读,讨论明诗意。

启发学生借鉴已有的古诗学习经验进行自学。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你都读懂了哪些地方?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能不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为学习任务,在多次自读、指名读的基础上进行自学、交流。

第三步:诵读想像悟诗情要学生品读诗人的内心,激起学生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这一环节往往受学生生活阅历的影响,有一定难度,因此,配乐诵读诗歌,使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入情入境地想像画面,把自己当作诗人,体会当时的心境,使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2、看图背古诗:《春晓》《咏柳》《望庐山瀑布》《静夜诗》3、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提升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鸟鸣涧》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析《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鸟鸣涧》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歌的大意。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复习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鸟鸣涧》的思考。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鸟鸣涧》,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解读与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鸟鸣涧》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意。

(2)讲解《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创作与表达:(1)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唐诗鸟鸣涧教案

唐诗鸟鸣涧教案

唐诗鸟鸣涧教案唐诗鸟鸣涧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名言导入1、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

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静”的境界。

4、归纳:诸葛亮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静的境界。

二、自学解诗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请翻开课本156页自读古诗。

3、课件出示自读题纲。

①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

②知作者、写作背景。

③解诗题。

④明诗意。

4、交流自学情况:①指名三位同学读诗歌,再评议。

②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况。

再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齐读。

③指名学生理解诗题,再出示课件的理解。

④出示课件字义,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再出示课件诗句之意,齐读。

三、赏析诗歌1、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顺了,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然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2、诗歌中的音乐。

①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重点是“闲”“落”“静”“空”“鸣”“中”等字。

②指导学生读准声调。

让学生看着课件用手指书空画着读。

③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

注意读出平长仄短。

④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出诗中的音乐。

再分组读,评议。

3、诗歌中的画。

①过渡孩子们继续读,在诗歌中有音乐,还有一幅幅山水画。

二十个字就仿佛浓缩成了一个字。

(板书:静)②静到了什么程度?指名说,明确“空”(板书:空)③这个夜,出奇的静,静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名说,明确(空洞,冷清,孤寂,一无所有)④启发想象诗歌的画面。

《鸟鸣涧》教学设计

《鸟鸣涧》教学设计

《鸟鸣涧》教学设计胡小庆一、导入——揭题1、聊聊唐代的大诗人,引出王维。

2、简介王维,初识其诗歌风格——诗中有画。

3、师书写课题,理解“涧”的意思。

二、初读清障1、读《鸟鸣涧》这首古诗,要求自由读、反复读,要求读清楚、读顺口。

2、生自读。

3、指明读这一首诗。

(师相机正音:静、惊、鸣等易误读字)4、全班齐读。

三、再读——诗中有物。

1、再读这首诗,边读边留意,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把它们标出来。

2、生自学。

3、指明汇报。

(师板书:人、花、山、月、鸟、涧……)4、再小声读读,标出相对应的词,并相相这些景物的特点。

5、同桌间相结合你刚才勾画的词语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6、指明汇报并板书相应的字。

四、精读——读中有画(一)精读“人闲桂花落”1、理解“闲”,想想,诗中的人在干什么。

2、想想闲的感觉,再读读这个字。

3、想想闲的感觉,再读读这一行。

4、调动学生关于桂花的生活体验与想象体会“落”。

5、想想桂花落时的样子,一起再读读这个字。

6、想想桂花落时的样子,再读读这一行。

(二)精读“夜静春山空”1、引导学生理解“空”的感觉。

2、再读读这一行,找找春山显得“空”的原因。

3、带着对“春山空”的理解读读这行。

(三)精读“月出惊山鸟,时呜春涧中”1、由诗中“惊”着手体会鸟儿的变化。

并带着理解,读读这一行诗。

由这两行,引导学生展开听觉想象,想想听到了几种声音。

3、溪水在干嘛?诗中没有写到。

引领学生走进王维这幅有声音的图画中去听听,用想象的耳朵听听,溪水在怎样。

4、合作读诗歌三四行,体会鸟儿时鸣于春涧之中的声韵美五、研读——诗中有境1、回头再读全诗,看看是因为什么,让他有了如此细微的发现。

2、学生自读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

4、再去读读诗歌,就在这首诗中,诗人还有哪些细微的发现?5、除了诗中所写的,诗人还可能会有哪些细微的发现?6、体会诗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

六、练笔——诗中有我1、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自己是诗中所绘的景物之一,写下在这夜晚,在这鸟鸣涧中的诉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鸣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鸟鸣涧》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维的背景。

2.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内容
1.《鸟鸣涧》的创作背景和王维的背景介绍。

2.诗歌的解读,包括字词解释、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3.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诗歌的解读,包括字词解释、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难点:将诗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电脑、《鸟鸣涧》PPT课件、古筝配乐。

教学方法
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王维及其诗歌的了解情况。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配乐朗读。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王维在辋川别墅欣赏自然风
光的故事,引出《鸟鸣涧》的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王维的背景和《鸟鸣涧》的创作背景,
然后逐句解读诗歌内容,包括字词解释、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3.巩固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鸟鸣涧》所描绘
的景象,并讨论其中所表达的主题。

4.归纳小结:回顾诗歌的主题和重点内容,总结其中的思想和
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口头反馈、个人反思。

2.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给予及时的反馈
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作业布置
1.背诵《鸟鸣涧》。

2.描述《鸟鸣涧》所描绘的景象,并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3.搜集王维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

4.收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分享你对大自然的感受和
认识。

教师自我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深入,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引导和启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同时,我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好。

在评价和反馈方面,我注重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时间安排上可能有些紧凑,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跟上节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的把握和教学的节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