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

际贫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贫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要实现国

际贸易,

完成把商品从一国运送到另一国指定的地点并交给客户,

必须实现国际物流。

国际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贾易的环境,

建立以服务国际贾易为导向的现代物流体系,

会为国际贸易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政策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

(一)

、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瞻

进入

21

世纪,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

率的变化、

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

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

2001

年的

2

%上升到

2005

年的

3

%,

2008

年又下降到

2

%,

2009

回升到

3.5

%,

2011

年上升到

4

%,

2012

年可望增长到

6

%左右,

2012

年后,增长速度还要

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21

世纪头十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快速增长,中后期增速减缓,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

段,

还没有重大突破,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

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

1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准备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进步,

分工细化,

导致生

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满足本国之后有剩余出口。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

条件,

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

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

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

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

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

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

2

、科技进步

科技不断进步,包括交通运输、冷冻技术、重型货轮、网络技术等,为长途贸易提供必

要条件。目前,高新科技的发展,传统行业呈现新的面貌,更有许多新产品不断发明,而且

世界各地新科技衍生出许多新产业、

新行业,

国际贸易呈现出新的面貌。

科学技术对国际贸

易的作用深刻改变着贸易的内容、方式和基础。

然后,

从科技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途径和结果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

作用。

科技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实现:

技术进步提高国别劳动

生产率,

促进国民价值增值;

科技领先提高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利;

科技状况影响贸易模式;

科技进步带动技术贸易发展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起作用。

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分

为对国际贸易本身的内生性影响和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外生性影响。

科技进步引起国际贸易的

内容、

方式以及国际贸易基础的改变,产生内生性的影响。同时,

科技进步影响国际贸易政

策理论和实践,即高科技重商主义和实践中技术性壁垒大行其道,产生外生性的影响。3

WTO

的成立

WTO

的成立,为各国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规范了国际贸易的秩序,加强了对于各国贸

易保护性施的制约,

解决各个国家的贸易纠纷。比如降低关税保护,降低贸易壁垒,反倾销

投诉解决,国际争端诉讼,政府贸易政策协调都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

、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

进入90年代后,

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

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

局。到

21

世纪初,全球跨国公司约有

3

万家,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

4/5

,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40%。

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

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

着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

制成品贸易,

特别是高技术贸易和资本货物

贸易在跨国公司内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

由于规模经济的作

用,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双向性国际商品流动发展很快,并成为贸易效益的主要来源。(二)国际贸易发展与持续的产业环境要求

进入

21

世纪,国际贸易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速。据

IMF

测,到

2012

年前,全球贸易增速将超过

6

%。

1

对国际贸易发展与持续有利的产业环境因素

1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仍将持续,国际分工将更为精细。未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地向有市场、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过程将持续一段时

间,国际分工将更为精细。

2

)多边和双边贸易体系将继续扩大。未来

WTO

将继续推动有关谈判,促进全球经济

一体化进程,

WTO

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还将进一步降低。区域性的双边和多边

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将继续。

2

对国际贸易发展与持续不利的产业环境因素

1

)全球经济的增长面临不确定性。一是国际政治变化、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因素

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二是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有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三是石油价格在高位运行,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四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内部金融市场波动可能迅速扩散到全球市场。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虽然总体上贸易保护主义将有所削弱,但针对个别国家的

贸易保护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加强。

美国、

欧盟等与我国逆差最大的经济体与我国的贸易摩擦

还将不断出现,摩擦形式更加复杂。

3

国际贸易发展与持续的产业环境要求

1

)转变外贸发展的观念

。一是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的外贸发展指导思想应向进出口创

利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转变,

在转变到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树立实现贸易基本平衡的目

标。二是以前认为国内能够生产、有资源,就不需要进口的观念发生转变。

在能源和重要资

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

是否需要进口或国产的决策,

要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

面的考虑。

2

加快优化贸易结构。

需要加快建立内生性外贸增长方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

是考虑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贸易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

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还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3

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多种方式,

鼓励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

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

在吸收外资先进技术的同时,

重点培育我国的

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4个方面:

建立我国高技术研发能力,

特别是在信

息技术、

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

建立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创新体系;

在引进大量国外

传统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开发,

促进我国自主开发的能力与体系建设;

出于国际竞争

考虑,必须通过自身研发来取得谈判主动权的领域方面,也要积极培育自主研发能力。(

4

制定应对涉外经济摩擦的对策措施。

进一步探索建立3种协调机制:

进口协调机制,

主要是棉花、石油、

大豆以及对国内产业形成重大影响的产品;出口协调机制,主要是在国

外容易引起贸易报复、

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产品;

多边和双边经贸关系协调机制,

尤其是双边

协调机制。要提早考虑应对国际摩擦的对策,如设立敏感产品的临时调节税。

二、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一)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要求

1

质量要求。国际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材料等贸易品种逐渐让位于高附加值、

精密加工的产品。随着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

对物流工

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效率要求。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是由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而在整个物流活动中涉及到不同运输工具、

多种运输方式以及装卸搬运等多重环节的衔接,

这就要求对整个物流系

统进行整合,以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3

安全要求。国际物流所涉及的环节多、风险大、情况复杂,要受到自然和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物流活动的进行。

因此,

有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保证国际物流安全、有效的运行。

4

经济要求。国际物流费用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一项重要开支,国际贸易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物流的环节多、

运期长。

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企业要选择最佳的物流方案,

控制物流费用,

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物流开支,提高国家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

国际贸易还要求物流提供一些延伸服务,

如提供货物运输信息、

运输货物费用的定期

整理、对所运货物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和跟踪能力等。

(二)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促进

国际物流实质上就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因此,国际物流得以产生的前提就是国际贸易的存在。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商品的国际间流动,因此也就不需要有国际物流。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前提,同时,国际物流也是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国际物流的支持,商品无法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完成。因此,国际贸易必然会推动国际物流的产生。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工艺的总称。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在国际贸易的这种推动下,国际物流从理论上到技术上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发展。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国家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二是可贸易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国际贸易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正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发展对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国际贸易发展到了买方市场,很多贸易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净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贸易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伴随着国际贸易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了物流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电子物流和绿色物流等。总之,国际?

贸易的发展必将推动国际物流在各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当今世界,各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的贸易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必将给国际物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会给国际物流的发展以更大的推动力。

三、基于国际贸易的国际物流发展策略

(一)

、网络与节点布局策略

国际贸易和经营的竞争要求国际物流系统的物流费用要低,

顾客服务水平要高。

为实现

这一目标,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与节点十分重要。

1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概念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

"

节点

"

和它们之间的

"

连线

"

所构成的物流抽象

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流网络的有机整体。

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

如制造厂仓库、

中间商仓库、

口岸仓库、

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

仓库。

国际贸易商品就是通过这些仓库的收入和发出,

并在中间存放保管,

实现国际物流系

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国际贸易系统的顺利运行。

连线

是指连接上述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

如各种海运航线、

铁路线、

飞机航线以及海、

陆、空联合运航线。这些网络连线是库存货物的移动(运输)轨迹的物化形式;每一对节点

有许多连线以表示不同的运输路线、

不同产品的各种运输服务;

各节点表示存货流动暂时停

滞,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移动(收或发);流动网的连线通常包括国内外的邮件,或某些

电子媒介(如电话、电传、电报以及目前的

EDI

电子数据交换等),其网络的节点则是各种

物流汇集及处理之点,

如员工处理国际订货单据、

编制大量出口单证或准备提单或电脑对最

新库存量的记录;物流网与网并非独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

国际物流系统网

络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确定进出口货源点

(或货源基地)

和消费者的位置、

各层级仓库及中间

商批发点(零售点)

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决定了国际物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化问

题。

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前提下,国际商品由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数量就确定下来了。即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流程)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出口

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

都一一确定出来了。

完善

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

有利于扩大我国国际贸易,

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

2

、建立和完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与节点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

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

地点及规模时,都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

个国家宏观国际贸易总体规划。

其次,

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

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

注意各层仓库间的有机

衔接。诸如:生产厂家仓库与各中间商仓库、港(站、机场)区仓库以及出口装运能力的配

合和协同,

以保证国内外物流畅通,

少出现或不出现在某一层仓库储存过多、

过长的不均衡

状态。

再次,

国际物流网点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留有余地,

以备将来的扩建。为

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际贸易,增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健全高效、通畅的

国际物流体系,实现国际物流合理化和国际贸易扩大化。

(二)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与系统化

世界各国物流标准化步伐不一或者物流标准不统一,

都将严重影响全球物流业的

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

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营销等都成为

企业战

略发展的必要目标,为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实现各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顺利接轨,

增强本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把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上来,

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国际物流标准化

工作,

从根本上在国际范围内解决物流标

准化的问

题,推动世界物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

、政府部门高度视物流标准化研究、制定和推广工作

一方面要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

一方面,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

组织,及时研究和制定物流相关标准,尽快形

成一套能够引导和规范国内物流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积极推广与应

用国家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

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强《商品条码》、《储运单

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企业执行、贯彻物流标准的自觉性。

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切断了物流系统的横向联系,不

利于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同工作,不利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大流通体制改革。

1

)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目前我国陆路、水路、航空、邮政归属不同部

门管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应当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打破运输部门的横向割据和部门利益,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调整基础设施,整合运输资源。

2

)加快推进陆路、水路、航空、邮政

等垄断行业改革,要放宽市场准入,形

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竞争格局,提

高其市场竞争意识。

3

)推进仓储管理体制改革,要弱化仓储部门管理,打破条块分割,使其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3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物流标准化的核心任务是为不同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也就是借助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先进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物流

环节,

以及资金流、

信息流、

实物流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

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

将原属于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业领域的,运作体系相对独立的节点物流信息系统进

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要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

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

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和信息采集自动

化。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4

、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标准规范

1.

降低物料成本。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和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

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实施反向物流的最直接益处就是降低物料成本。?

2.

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反向物流在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品质管理体系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ISO9001(?2000版)将企业的品质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式活动,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反向物流恰好处于检查和改进两个环节上,承上启下,作用于两端。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的品质问题,将透过反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地改进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的不良隐患。?

3.

提升顾客价值,?增强竞争优势。在当今顾客驱动的市场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企业通过反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对于最终顾客来说,反向物流能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公司要赢得顾客,

它必须保证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心情舒畅,而反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

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过时性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4.

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和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反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反向物流的管理办法

1.

提高成品率、修改退货政策。

现代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企业产能,虽然规范化生产降低了次品率,但是目前的生产技术还不能保证成品率达到100%,生产得越多,则绝对数量的次品就越多。而引起退货和召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或者设计出现缺陷;

同时,由于部分经销商故意囤货和一些消费者滥用退货权利,也可能导致退货。所以,提高产品质量、适当修改退货政策,减少退货率能有效减少退货和召回,

从而减轻反向物流的负担。

2.

提高供应链效率。虽然这是个正向物流管理分支,但是当企业引入反向物流管理后,同样必须对反向物流的供应链实施管理,提高效率。因为退货和废弃物在返回企业的过程中,也得经过供应链的传递才能顺利到达企业,所以必须与处于供应链上的第三方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对运输中的破损产品的责任进行界定,并根据破损产品和废弃包装物资的

再利用价值的进行价格协商,使得能被再利用、返修出售的产品及时回到企业,减少企业损失。

3.

建立回收中心。作为反向物流的终点,物资到达企业后,也必须像正向物流那样,依据原料或来源进行分类、堆放,回收中心是反向物流物资到达企业后的中转站,在这里废料、退货按照再利用的价值和方式进行分类,然后送到不同的部门,从而能有效地缩短反向物流物资的管理周期,废料和退货能及时得到处理,最大限度地挽回企业损失。

4.

改进再加工、再利用技术。企业开展反向物流管理,必须考虑哪些物资能回收再利用。若只是个别产品或零部件能再利用,或者再利用、再回收的效率很低,则反向物流得不偿失。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改进再加工、再利用技术,提高退货产品、边角余料和废渣的再利用率,扩大反向物流的回收范围,使更多能被再利用的物资流向企业,降低企业的成本,凸显反向物流管理的效益。?

5.

建设反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反向物流信息系统是反向物流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当企业的反向物流达到一定规模后,对其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这时可以考虑建设反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能对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自动收集和处理、分析,加速反向物流的处理速度,监控反向物流的绩效;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反向物流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反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EDI?系统、辅以销售终端(?POS)和射频技术来实现,通过跟踪和报道反向物流过程中从货物信息的第一次扫入到货物最终的解决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计算机管理。这一系统要求在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换,并可以使两者即时查询到其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反向物流的管理者不仅可以对退货的产品、回收废弃物进行逐一管理,而且可以为其服务商提供包括产品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在内的各类营销信息,其系统功能的实现大大提高了退货、

回收废弃物的处理速度,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得其所,并节约大量的库存成本和人力成本。

6.

业务外包。企业发现反向物流不是其潜在的核心竞争能力,缺乏进行反向物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可以考虑将反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运营。但是,在做出这个决策前,必须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反向物流管理决策的评估,在情况基本明确的情况下,企业才可以做出决策。????

中国目前正在提倡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这是

从宏观角度去看资源再利用。对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反向物流就是循环经济。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反向物流做得成功的企业,可以使得综合成本节约2%,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反向物流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大潮,虽然反向物流管理在中国企业正在起步,可以预测,反向物流必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

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发展的前提与根本 国际贸易是多个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关税区,也就是国家、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存在着范围广、地域大的特点,这就需要国际物流来实现商品在国际间的转移。如果没有国际化的物流设施和技术支持,商品无法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对物流提出了迫切需求,作为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国际物流,必须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适应,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向着无国界物流和信息化物流方向发展。只有物流做到了反应敏捷、协同沟通能力强和零时差,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商品信息,及时、准确、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才能使物流作业真正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真正发挥其工具和桥梁的作用。 2.高效畅通的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国际物流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设施和技术,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精准高效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实现货物在国际的流动与交换,在优化配置世界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提高。国际贸易实现、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的终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服务,通过物流设施、技术、水平的发展,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更好地便利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也成了推动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证。现代物流对提高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物流技术的发展,货物运输效率提高、交付货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有效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为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发展 以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为目标的国际物流,实质就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国际物流得以产生的前提就是国际贸易的存在。没有国际贸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商品的国际转移,也就不需要运输,国际物流也就没有产生的可能。同时,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必须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满足国际贸易发展需求。滞后的国际物流,会阻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和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以及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物、信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交换越发广泛和频繁,国际化的物流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贸易量的增长和商品种类的丰富,使国家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物流必须向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来适应国际贸易结构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变革。

国际货物运输名词解释

1、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意义重大;环节多且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时间性强; 风险较大;涉及国家荣誉;从业人员应有较高业务素质;优先使用社会资源; 2、国际货物运输的分类:海洋运输、内河运输、陆地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邮政运 输、国际多式联运(全标准集装箱运输,包括大陆桥运输) 3、国际货物运输当事人:承运人、货主、运输代理人 4、商船定义:商船是指用于商业航行目的、吨位在20t以上(指注册总吨),能在海洋及其相连通的水域、内河湖泊航行的水上移动装置。 5、船舶载重线:(从上到下)热带淡水载重线、淡水载重线、热带地区载重线、夏季载重线、冬季载重线、冬季报大西洋载重线 6、班轮运输定义:即定期船运,是指船舶在特定航线上和固定港口之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进行定期的和有规律的反复航行,以从事货物运输事业,按事先公布的运费标准收取运 费和杂费的运输方式 7、班轮运输特点:历史悠久;航线几乎遍及全球;四固定服务(港口航线费率时间表);运价包括装卸费用,双方不计滞期速遣;承运人责任期间为船舷或钩;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豁免 以提单条款为准 8、班轮运价与租船运价的不同:相对稳定;连装带卸;无滞期速遣;多为垄断型运价;一般有附加费;一般以硬通货支付运杂费 9、班轮运输附加费:燃油;港口;拥挤;转船;绕航;超长超重;贬值;直航;选港; 10、铁路货物运输特点:运量较为适中;载货量灵活;速度较快;安全性好,货损量少 11、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定义:通称国际联运,一般指的是使用一份统一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票据,由《国际铁路货物联合运输协定》各成员国铁路部门共同承运经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铁路的全程运输,并由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时,无须收发货人参加的运输方式。 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涉及面广;标准较高;时间性强;手续复杂;竞争性强; 13、国际空运特点:运送速度快、保鲜能力强、比较准时;可节省部分杂费;某些方面受到 限制。 14、集装箱的主要优缺点:优点:能提高工作效率;能适应多中国运输方式;能适应电子时 代;装卸换装较为安全;手续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上门服务;易于实现简化管理;利于简化包装;利于降低保险费;利于加速资金周转;利于防盗;有时集装箱运输享有通关、靠泊、装卸等方面的优先权;很少受到雨雪等气候影响;缺点:集装箱本身有一定重量,需占用一 部分运力;集装箱本身需要购置成本和管理维护保养费用;集装箱船舶装载的货物不是堆放 在船舱里,造成整个船舶重心较高;码头和装卸设备投资较大;需要许多方面的密切协同合

国际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 ,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 要点解答: 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

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 论文摘要 】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 际贫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贫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要实现国 际贸易, 完成把商品从一国运送到另一国指定的地点并交给客户, 必须实现国际物流。 国际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贾易的环境, 建立以服务国际贾易为导向的现代物流体系, 将 会为国际贸易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政策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 (一) 、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瞻 进入 21 世纪,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 率的变化、 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 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 2001 年的 2 %上升到 2005 年的 3 %, 2008 年又下降到 2

%, 2009 年 回升到 3.5 %, 2011 年上升到 4 %, 2012 年可望增长到 6 %左右, 2012 年后,增长速度还要 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21 世纪头十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快速增长,中后期增速减缓,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 段, 还没有重大突破,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 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 1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准备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进步, 分工细化, 导致生 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满足本国之后有剩余出口。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 条件, 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 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 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 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 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 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B1505杨悦 222455 2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休戚相关。而现今,随着人类改造能环境能力的增强,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蔚为可观。人文地理是指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等。人文地理环境虽然不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人口的分布状况是与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一般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发达地区。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承受力是受限于其经济实力的。通常,经贸发达地区需要较多的经济人口,亦能供养较多的人口。举例来说,有些地区因人口迁入、劳动量大增(如美国、澳大利亚),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迁入,而加速了本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反之,由于人口迁出造成某些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因而会给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和消费等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活动。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各民族语言不通,宗教分歧、风俗习惯差异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语言对国际贸易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世界市场上由于语言复杂多样的商业行情,信息交流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商品竞争力,各国企业家纷纷研究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只有认真研究东道国的文化及不同地区语言文字的差异,才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此外,宗教对国际贸易业务是十分大的影响,它影响着一些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时也会对产品的种类销售时间及购买周期变化产生影响。 最后政治要素对国际贸易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发展的机会,再如,如果一个国家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必定有各国的学者和游客到来,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浅谈对国际物流的认识

浅谈对国际物流的认识 12国贸6 冯立成1231510108 《国际物流管理》这门课是我这学期的专业选修课,从开学到现在我学习了前三章:国际物流概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中心。虽然才上了这么几章,但我还是觉得受益匪浅。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上,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国际物流相比国内物流而言,无非是国内物流的区域由某一个区域变成了全球范围。但是直到之后我才知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国际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要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物流业务流程延续时间更长,作业更加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国际物流不是国内物流的简单延伸。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 世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从衰退逐步走向复苏,物流市场也走出低迷状态,全球物流需求继续从北美、欧洲转向拉丁美洲、中东、印度、中国、非洲等新兴市场。全球物流业逐步走向信息化、网络化和绿色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近年兴起的物流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同时随着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节能减排任务加重,“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形成倒逼机制,使得绿色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物流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 Fore咖Trade);从国际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巳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1.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贾易的必要条件 国际贸易是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进出口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范围更为广泛,地域更大.其中国际物流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一笔具体的进出口交易中,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以后,只有通过物流过程,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把商品交给对方,贸易的全过程才最后完成,如果没有国际物流,国际贸易是无法开展和进行的。 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交易双方对于交货时间、运送速度和运翰费用等更为重视,快速、及时、安全、优质的物流活动不仅能保证供应,按时交货,而且还有利于抢占市场,扩大商品销路。反之.如果装运不及时,运翰迟级,到货速度慢,就会影响贸易的开展与进行,甚至还会减少销路,失去市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信誉上的不良影响。 2.国际贾易促进物流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各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呈现繁荣兴旺的景象,国际贸易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本国或本地的市场已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需要,加之交通运抽、信息技术及经营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部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部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球业务,为全世界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据资料统计显示,从1967—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由700—900亿美元猛增到6500亿美元,1997年再增至1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际贸易额的19.86%。近几年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世贸组织2001年5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28150亿美元。

国际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观察今天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那就是席卷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其他趋势不能不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和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国际物流通过现代运输手段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新崛起产业,国际物流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物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货物跨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1.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高速增长,规模急剧扩大。2000年至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率5.5%,两倍于同期世界产出的增长,2007年国际贸易总额高达28.1万亿美元,货物贸易量增长了7.5%,比同期世界GDP增速3.5%高一倍以上。世界总出口额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仅为21.79%,2001年上升到24.67%,2007年达到34.6%,6年内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是过去21年增幅的3.4倍多。全球国际贸易的货物流程,90%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海运总量达到了惊人的74亿吨,平均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海上流动着,比2005年增长了4.3%。2007年,全球的商船总吨位已超过10亿载重吨,比上年增加了8.6%。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突破了11000点大关,比2006年底的4400点上涨了250%。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2001~2007年,世界贸易依存度从48.4%提高到69.5%,其中出口依存度从24.1%提高到34.6%。同期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由46%提高到56.5%,发展中经济体由57.6%提高到73.4%。世界贸易依存度的大幅度上升,表明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也表明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货物流动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波澜壮阔地加快推进。 2.国际产业的重新分工布局,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服务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从国际分工看,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分工程度大大提高,制造业重心继续东移。原来的传统垂直分工体系,是由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发达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的两极配对,现在已演变成一般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和资源、以中国为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提供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提供关键技术、零部件、高端产品和服务、最后进行总集成或总装的格局。在出口结构上,世界制成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的70.1%,北美制成品出口占比超过73.5%,欧洲78.4%,亚洲制成品出口占比也高达81.9%。中东、非洲和独联体国家2/3出口则依赖燃油和矿产品,中南美洲农产品出口占到23.8%,燃料和矿产品出口占42.4%。最不发达国家3/4出口收入来源于初级产品,只有1/4来源于服装制成品出口。在进口结构上,发达国家是最终的消费和进口市场,美国进口占据了世界进口总额比重的15.8%,欧盟25国为39.2%,日本为4.8%,三者合计高达60%,世界货物进出口的一半以上都为10个发达国家拥有。近几年,“金砖四国”进口份额从2001年的6.3%上升到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 Fore咖Trade);从国际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巳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1.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贾易的必要条件 国际贸易是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进出口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范围更为广泛,地域更大.其中国际物流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一笔具体的进出口交易中,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以后,只有通过物流过程,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把商品交给对方,贸易的全过程才最后完成,如果没有国际物流,国际贸易是无法开展和进行的。 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交易双方对于交货时间、运送速度和运翰费用等更为重视,快速、及时、安全、优质的物流活动不仅能保证供应,按时交货,而且还有利于抢占市场,扩大商品销路。反之.如果装运不及时,运翰迟级,到货速度慢,就会影响贸易的开展与进行,甚至还会减少销路,失去市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信誉上的不良影响。 2.国际贾易促进物流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各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呈现繁荣兴旺的景象,国际贸易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本国或本地的市场已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需要,加之交通运抽、信息技术及经营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完整版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因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 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 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 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 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 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 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 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 亿元)

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际贸易属于() A.历史范畴 B.社会范畴 C.哲学范畴 D.经济范畴 2. 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国际贸易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3. 各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取决于() A. 国家性质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生产方式 4. 下列哪项不仅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对外贸易的规模,便于把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进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计算各个时期定期的或环比的物量指数。() A. 价格指数 B. 贸易量 C. 贸易额 D. 贸易结构 5.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 A.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B.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进出口货易量 6. 国际商品交换的萌芽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 下列哪一项在世界贸易中是主体,是各国的主要市场,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机构中占据主要地位() A.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社会主义国家 D.美国 8.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以表示对外贸易的是() A. 国际贸易 B. 转口贸易 C. 海外贸易 D.货物贸易 9. 关于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我国采用的是() A. 国际贸易额 B.国际贸易量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 10. 下列指标中,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是()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1. 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 供国内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从海关保税仓库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E.从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2.列入总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从国化货物的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3.列入专门进口的项目有() A.供国内消费或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D.进入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E.进入海关保税仓库的进口货物 4.列入专门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本国化货物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会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地理位置 B.经济互补性 C.国际分工的形式 D.贸易政策 E.运输条件 6.就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来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对外贸易的困难比国内贸易多 B.从交易过程来看,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着明显的区别 C.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经营目的不一样 D.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E.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风险大 7.下列国家中,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家有()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E 澳大利亚 8.对外贸易构成可以反映出该国的() A.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状况 C.服务发展水平

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分析

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分析 姓名:刘怡 学号:2011030271060 班级:2011级国际贸易实务一班 摘要:根据我国2002-2008年外贸物流与交易统计数据,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但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微弱,加工贸易占主体地位且缺乏贸易竞争力的对外贸易结构、国际物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是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驱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外贸结构;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实证研究 正文 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跨国延伸和扩展,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它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国际贸易是利益驱动行为,贸易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逐经济利润¨,而物流成本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其不断降低使现实的经济环境不断接近比较优势理论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增长。因此一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必然衍生拓展物流需求,受规模经济及经验曲线效应影响,国际物流水平必然快速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和谐一致的。 但这种定性分析并不能明确国际贸易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本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又有多少得益于本国国际物流发展的促进,两者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当前,我国关于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还较少,杨长春(2007)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得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物流存在可靠的协整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反馈性的因果关系、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的结论。 一、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本文拟选取各期实际的进出口总值表示国际贸易发展水平,选取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作为衡量国际物流的指标。 选取后者来表示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复习题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国际物流信息功能的是(D) A反馈与控制作用B支持和保障作用 C具有资源性作用D信息的输入作用 2.依据《2000年国际贸易解释通则》的解释FOB 的含义是(A) A装运港船上交货B运输工具旁边交货C运输工具上交货D货交承运人 3.下列属于国际贸易货款的支付工具的是(A) A 汇票B托收C信用证D 银行保函 4.仅次于海洋运输方式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是(A)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5.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是(C) A鹿特丹港B安特卫浦港C汉堡港

D纽约港 6.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管部门是:(C) A交通部B海关总署 C商务部D民航总局 5.下列不属于口岸单位的是(E) A.海关B.检验检疫局C.海事局D.边检E.公安局 7.“唛头”是运输标志中的(A) A主要标志B目的地标志C原产地包装D件号包装 8.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D )。 A.提供物流活动咨询服务的企业B.具有专业物流经营能力的企业 C.促进物资流通的商业企业D.为物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 9.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是(C )。 A发货人的代理人B承运人的代理人

C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D实际运输人9.下列属于官方单证的是(A) A原产地证明书B借记通知单C商业发票D航空主运单 10.国际贸易口岸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 A一类口岸、二类口岸B港口口岸、陆地口岸、航空口岸 C省会口岸、非省会口岸D特别口岸、一般口岸 7.CPT术语的合同,卖方转移给买方货物风险的时间为(D)。 A.合同货物划拨到合同项下B.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 C.卖方将货物交到合同指定地点时D.卖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 11.下列港口为世界煤炭出口第一大港的港口是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

相辅相成——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国际角度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国际贸易的发展路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在当代,国际贸易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化。从前,国际贸易实际上只包括实物商品的交换,所谓实物商品交换,是指原材料、半制成品及工业制成品的买卖;而现在,国际贸易还包括服务和技术等非实物商品的交换。服务交换是指在运输、邮电、保险、金融、旅游等方面为外国人提供服务,或本国工人技术人员在国外劳动,从而获得外国货币报酬的活动;技术交换包括专利、商标使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的转让以及技术咨询和信息等的提供和接受。 国际贸易按货物的流动方向划分,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以最常见的出口贸易为例。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含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空运邦主要为出口贸易企业提供国际空运物流的服务平台。所以从空运邦的兴起来看,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是密切相连,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传统物流的结合使国际贸易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 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当前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1.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在当代,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包揽一切,因而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国家间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前者由国际交易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要求开展与国际贸易相适

(交通运输)公路货物运输概述精编

(交通运输)公路货物运输 概述

(交通运输)公路货物运输 概述

公路货物运输概述 壹、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概况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根据使用的运输工具不同,能够分为如下所列几种运输方式:我国国际货物运输的进出口货物,大部分是通过海运,少部分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也有些货物是管道运输或邮政运输。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通过航空运输的货运量近年来有较大的增长,货物种类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壹种运输方式。 (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特点 1.运输量大。国际货物运输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决定了海上货物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手段。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5%之上是利用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有的国家的对外贸易运输海运占运量的90%之上。主要原因是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如50万~70万吨的巨型油船,16万~17万吨的散装船,以及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船舶的载运能力远远大于火车、汽车和飞机,是运输能力最大的运输工具。 2.通过能力大。海上运输利用天然航道四通八达,不像火车、汽车要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因而其通过能力要超过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如果因政治、经济、军事等条件的变化,仍可随时改变航线驶往有利于装卸的目的港。

3.运费低廉。船舶的航道天然构成,船舶运量大,港口设备壹般均为政府修建,船舶经久耐用且节省燃料,所以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相对低廉。据统计,海运运费壹般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汽车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这就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条件。 4.对货物的适应性强。由于上述特点使海上货物运输基本上适应各种货物的运输。如石油井台、火车、机车车辆等超重大货物,其他运输方式是无法装运的,船舶壹般都能够装运。 5.运输的速度慢。由于商船的体积大,水流的阻力大,加之装卸时间长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货物的运输速度比其他运输方式慢。较快的班轮航行速度也仅30nmile/h左右。 6.风险较大。由于船舶海上航行受自然气候和季节性影响较大,海洋环境复杂,气象多变,随时都有遇上狂风、巨浪、暴风、雷电、海啸等人力难以抗衡的海洋自然灾害袭击的可能,遇险的可能性比陆地、沿海要大。同时,海上运输仍存在着社会风险,如战争、罢工、贸易禁运等因素的影响。为转嫁损失,海上运输的货物、船舶保险尤其应引起重视。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作用 1.海上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虽然存在速度较低、风险较大的不足,可是由于它的通过能力大、运量大、运费低,以及对货物适应性强等长处,加上全球特有的地理条件,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术语、贸易方式、合同及其履行等方面的贸易规定,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常用的价格条款,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术语 [教学难点] 国际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商品流向分类 1、出口贸易 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将自己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2、进口贸易 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的外国商品在本国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3、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则对此批货物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分类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的经营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 ?把商品从生产国输入进来,然后由该国商人销往商品的消费国。 ?直接转口,转口商人仅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但商品还是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 小常识: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数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信息灵通、贸易限制少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 4、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例,A国经过B

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同外国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中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物 流业迅速崛起,迎来了他的春天。本文主要以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为探讨对象,浅 谈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在现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 快的形势下,国际贸易物流行业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巩固和加强并逐步发展我 国对外贸易大国的地位,就要不断改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行业,促进我国国际贸 易物流发展问题的解决,以实现我国国际贸易更好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在重视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发展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贸易物流是国际贸易 发展的助推器,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对发展国际贸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 促进国家贸易的达成。 外国发达国家有着先进的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理念和发展技术,他们通过重视 物流的发展,把握物流发展带来的第三利润,不断占据国际贸易物流的主体地位;从我国的角度来讲,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国际贸易物流在 不断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远洋贸易几乎没有大的进步,这与我国国际贸易大 国的称呼不相配。因此,我们在惊叹中国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 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存在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发展中物流问题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起点低、功能单一、技术水平低、竞争力较弱 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下面对我国国际 贸易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物流服务水平偏低 我国物流集中在有限的仓储、运输与配送领域,相对于西方的国际物流服务,层次低、能力差。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铁路、港口以及航空运输等发展中, 铁路运输效率低、港口物流成本低但是覆盖率较低且区域局限性很大,航空物流 在国内的供给相对于西方国家显著较低,这就影响了我国物流服务综合效率。 (二)缺乏专业的国际物流人才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和发达国家的物流行 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缺乏国际化人才、抗风险能力较弱等,这些方面的 差距都会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国家政策体制缺乏,法律不完善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且物流业的发展要有基本的基础设施做保障,但是国家对物流业尤其是国际贸易物流认识不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 制定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缺乏基本的法律制度保 障和规范的行政体系的保障。同时,政府没有建立规范的政策体制,当国际贸易 物流之间存在纠纷时,缺少依靠国家力量的保障体系。所以,就当前国际贸易物 流发展形势来看,我国要从制度保障上建立发展体制。 三、国际贸易发展中物流发展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