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棚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春大棚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金玉刚怡华徐文喻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2期

摘; 要:从辣椒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等方面介绍了辣椒栽培品种间的差异,为栽培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辣椒;品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1.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132007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市场上辣椒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夏市种植面积亦不断扩大。几年来种植品种一直为陇椒2号,该品种虽然具有早熟性好、口感好、早期结果多、株型紧凑等特点,但因后期果形偏小、辣味偏重、产量较低、卖相不是很好,挫伤生产者积级性,影响产业化发展。为此临夏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2017年引进7个新品种作品种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 ;材料与方法

1.1; ;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临夏市农业科技示范区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是番瓜,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海拔1820m。供试品种为:37-94(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引进)、37-98(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引进)、37-90(辣宝90)(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引进)、陇椒5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陇椒10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航椒5号(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照(CK)为陇椒2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1.2; ;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2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4.4m2,小区长6m,宽2.4m,栽4行,行株距60cm×40cm,每穴栽1株,每小区栽60株,栽2780株/667m2。

1.3; ; ;试验实施

试验各品种在恒温箱内催芽,1月20日在温室播种育苗,4月21日移栽大棚。每小区施发酵鸡粪20kg、过磷酸钙1.2kg作底肥撒施于畦面,翻地起垄,每垄错穴栽2行,随后垄面覆盖地膜,栽后浇定根水。6月15日进行第1次追肥,用复合肥艳阳天,每667m2施肥量

15kg,7月10日进行第2次追肥,用量同上,7月30日进行第3次追肥,8月20日进行第4

次追肥,在上述用量再加尿素10kg。5月24日开始采收,9月5日结束。生长期间观察各品种的植株性状、抗病性状、统计小区产量、产值等。

2; ; ;结果与分析

2.1; ;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各品种生育期依次排列为:陇椒2号和航椒5号均为207d,陇椒5号

212d,,37-94(博陇)228d,37-79(亮剑)228d,37-90(辣宝90)228d,陇椒10号228d。出苗差不多,相差的天数不明显。陇椒2号始花最早,其次是陇椒5号和航椒5号同时开花,37-94(博陇)、37-79(亮剑)、37-90(辣宝90)、陇椒10号,比陇椒2号晚7d开花。陇椒2号采收期最早,其次是陇椒5号、航椒5号、37-94(博陇)、陇椒10号,37-79(亮剑)、37-90(辣宝90)最晚,比陇椒2号晚15d。

2.2; ; ;植物学性状

由表2可知,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是以每个试验品种随机抽取10株调查,以每个试验品种的10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特征进行各品种植物性状比较,植株开展度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37-94(博陇)、37-79(亮剑)、37-90(辣宝90)、陇椒5号、航椒5号、陇椒10号、陇椒2号,角长以航椒5号最长(32.0cm),其次是陇椒2号(31cm)、37-94(博陇)(29cm)、陇椒10号(29cm)、陇椒5号(26.5cm),37-90(辣宝90)最短(23.7cm)。各试验品种中果型均为羊角型。各试验品种中果面特征只有37-79(亮剑)外表光滑,37-90(辣宝90)、航椒5号有微皱褶,其余都果面皱褶。各试验品种中果色绿色的为陇椒5号、陇椒10号、陇椒2号,深绿色的航椒5号,淡绿色的有37-79(亮剑),鲜绿且亮度好的是37-94(博陇)。成熟后37-79(亮剑)为浅红色,其他为鲜红色。从各试验品种的适合用途来看,都属于中早熟品种,可食用,又可加工,耐贮运。

2.3; ;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结角数最多的是37-94(博陇),其次是陇椒10号、航椒5号,然后依次是陇椒5号、37-79(亮剑)、37-90(辣宝90)、陇椒2号。平均单果最重的是37-79(亮剑),为82.5g,最轻的是航椒5号,平均单果重44.7g,两者相差37.8g。

2.4; ; ;抗病性

试验过程中,对田间发生的病害作了调查。由表3可知,37-79(亮剑)和37-90(辣宝90)生长势强,白粉病基本上没有发生;陇椒2号发病重一些。在整个生育期,37-94(博陇)和陇椒2号2个品种蚜虫发生的比较早发展速度快,37-90(辣宝90)、航椒5号蚜虫发生的迟并且虫量小,37-90(辣宝90)、陇椒10号、陇椒5号3个品种蚜虫发生危害相对较轻。

2.5; ; ;产量及产值

由表4可知,小区产量最高的是37-79(亮剑),为123.8kg,比对照陇椒2号的66.7kg 增产57.1kg,增长率为85.6%,6个参试品种中小区产量最低的参试品种是陇椒5号产量为69.9kg,比对照陇椒2号的66.7kg增产3.2kg,增长率为4.8%,从总体来看,参试6个品种都比对照陇椒2号增产。小区产值最高的是37-94(博陇),折合产值为1.80万元/667m2,比对照陇椒2号产值1.17万元增收6300元,6个参试品种中小区产量最低的参试品种陇椒5号折合产值为1.23万元,比对照陇椒2号增收600元。从总体来看,参试6个品种产值均比对照陇椒2号增产增收。根据试验结果,37-94(博陇)和陇椒10号产值比较高,37-79(亮剑)和37-90(辣宝90)产量比较高,均适合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航椒5号、陇椒5号和陇椒2号虽然产值较低,但是口感风味好,适合零星种植。

参考文献

[1]石娜,胡春华.现阶段我国辣椒栽培现状和育种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2):61-62,115.

[2]何世强,高凤秋.辣椒新品种推广与良种繁育现状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6):11.

[3]赵永燕.北方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8(6):30.

[4]张国军,李会松.平顶山地区早春保护地辣椒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3):246-247.

[5]查晓飞.日光温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8(7):49.

[6]于彩琴,王文平.日光温室早春茬辣椒复种三茬油白菜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8(2):85-87.

[7]韩梅,颜东曙.大棚春早辣椒的高效栽培技术使用[J].山西农经,2017(22):75-76.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1.农业生物学特性记载 1.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1.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苗出土。 1.3分苗期:3片真叶时分苗的日期。 1.4 定植期:实际定植日期。 1.5开花期:50%的植株开放第一朵花的日期。 1.6座果期:开花后有50%植株第一果实直径达1厘米左右时定为座果期。 1.7始收期:30%的植株第一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 1.8终收期:最后一次采收商品果的日期(6月下旬左右)。 以上调查项目均以月/日表示 1.9生育期:从出苗到终收所经历的天数,以天表示。 2.植物学特征记载 2.1生长势:强、中、弱。 2.2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抗虫性等。用强、中、弱表示。 2.3植株高度:地面植株基部至全株最高处。 2.4开展度:枝叶横展最宽处。 2.5叶色:黄、绿、深绿。 2.6第一朵花节位:从主茎基部第一真叶数到第一朵花着生叶片数(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不能用比如“1—2节”的形式表述)。 2.7果实横径:最宽部分为果实横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8果实纵径:最长部分为果实纵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9果形:羊角形、牛角形、灯笼形等。 2.10果青熟期色泽:乳黄、黄绿、绿、深绿。 2.11果肉厚度: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以厘米表示。 2.12果面特征:有无棱沟、皱缩、光泽及其它。 2.13单株果数:全生育期取10株商品果平均值。 2.14平均单果重: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值。

2.15心室数:用个表示(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个,不能用比如“1—2个”的形式表述)。 2.16商品性:好、较好、中等、差。 2.17风味:辣、中辣、微辣、甜。 2.18品质:好,较好,中,较差,差。 2.19调查每个小区杂株数,统计百分率。 品种纯度= 小区总株数-杂株数 ×100 小区总株数 3.产量记载 3.1 前期产量:指最早采收的参试品种始收后前20天的产量,以kg/667m 2表示。(前期一般可采收两次) 3.2总产量:各品种始收至终收的产量总和,以kg/667m 2表示。 注意:以商品果为采收标准,不能过早或延迟采收而影响正常产量。 4.病害记载 4.1辣椒病害调查种类主要是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 4.2调查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的第15天调查,要求调查三次重复的所有株数。 4.3病毒病 4.4辣椒病毒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心叶明脉,轻微花叶; 3级:心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有时叶片出现坏死班; 5级: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有时叶片或茎部出现坏死斑,或茎部出现短条班; 7级: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 9级: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有时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 1009 )(???=∑调查总株数相对级数值各级病株数病情指数

6个杂交辣椒品种比较试验共5页文档

6个杂交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辣椒是都匀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蔬菜品种,也是本地区人们经常食用、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种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找出适宜于都匀地区栽培,并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上优于本地线椒新优品种,2009年进行了杂交辣椒品种比较试验[1-4],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墨冲镇河西村二组一农户家责任田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是油菜,土质为泥沙田,肥力中等,海拔820 m。供试品种为:辣丰三号(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香辣王(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长辣七号(湖南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辛香八号(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红辣八号(贵州湘冠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韩玉一号(贵州杰丰种业有限公司引进)、本地线椒。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2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4.56 m2,小区长5.6 m,宽2.6 m,栽4行,行株距65 cm×40 cm,每穴栽1株,每小区栽60株,栽41 220株/h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各品种在恒温箱内催芽,1月26日在温室大棚播种,4月20日移栽大田。每小区施鸡粪20 kg、复合肥(15-15-15)1.5 kg作底肥撒施于畦面,每畦错穴栽2行,随后畦面覆盖地膜,栽后浇定根水,5 d成活

后用清粪水提苗再封口。6月18日进行第1次追肥,用复合肥、过磷酸钙与水混合,施用肥液250 g/株,7月15日进行第2次追肥,用量同上,7月27日进行第3次追肥,8月14日进行第4次追肥,在上述用量再加尿素,8月28日进行第5次追肥,用量同上,9月21日进行第6次追肥。1月20日对大棚和棚内育苗池用甲霜灵锰锌进行消毒封棚,在移栽前4月10日对苗床用敌杀死和霜霉疫净进行病虫防治,移栽盖膜前,用一支清防治地老虎,大田期分别于4月24日、5月17日、6月20日、7月16日、8月5日对辣椒进行病虫害防治[5-6],药剂用克毒宝、霜霉疫净、杀毒矾、吡虫啉、大克螨、敌杀死。6月30日开始采收,10月30日结束。生长期间观察各品种的植株性状、抗病性状、统计小区产量、产值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各品种生育期依次排列为:本地线椒为222 d,辛香八号232 d,香辣王237 d,韩玉一号247 d,辣丰三号257 d,长辣七号267 d,红辣八号277 d。出苗最早的是辛香八号,其次是香辣王、韩玉一号、长辣七号、辣丰三号、红辣八号。相差的天数不明显。辛香八号始花最早,其次是香辣王,韩玉一号和长辣七号同时开花,红辣八号和本地线椒最晚,比辛香八号晚19 d。本地线椒采收期最早,其次是辛香八号、香辣王、长辣七号,红辣八号最晚,比本地线椒晚55 d。 2.2 植物学性状 由表2可知,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是以每个试验品种随机抽取10株调查,以每个试验品种的10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特征进行各品种植物性状

大果型辣椒新品种周椒201的选育

大果型辣椒新品种周椒201的选育 钱健康;黄浅;田炜;王凤真;刘杰 【摘要】周椒201是以P0521为母本、以SP059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果型辣椒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株高56.75 cm,开展度62.30 cm,始花节位第8.08节,果实纵径15.25 cm,果肩宽4.70 cm,单果质量86.97 g.果实牛角形,商品成熟果绿色,有光泽,果实整齐匀称,商品性好,结果早,连续结果能力强,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对炭疽病、疫病和病毒病的抗性与对照墨秀301相当.一般每667 m2产量3 500kg左右,适宜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也可作秋延后栽培.%'Zhoujiao 201' is new hot pepper F1 hybrid of large fruit type developed by crossing P0521 as female parent and SP0598 as male parent. The plants has middle growth vigor. The plant is 56.75 cm in height, 62.30 cm in width. The first flowering node number is 8.08. Its fruit is 15.25 cm in diameter, 4.7 cm in width.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86.97 g. The fruit is of cow horn shape. The matured fruit color is green with shining surface. Its fruit is even shaped and has good commodity. It matures early and has continuous fruit setting ability. Its resistance to epidemic, anthracnose and virus diseases is equivalent to the contrast ' Moxiu 301'. It can yield about 52.5 t · hm-2. It i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protected, open fields and planted after autumn in areas around Henan Province.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12(000)024 【总页数】3页(P101-103)

辣椒品种调研报告

辣椒品种调研报告 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被广泛栽培和食用。它具有浓郁的辛辣味道,是许多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料。随着食品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口味的追求,不同品种的辣椒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本报告将对几种常见的辣椒品种进行调研,探讨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是辣椒中的成名品种之一——四川红油辣子。四川红油辣子是四川菜系中常见的调味材料,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备受人们喜爱。四川红油辣子的特点是辣味浓烈,香气扑鼻。它使用的主要辣椒品种是指天椒,这种辣椒辣度高,同时具有鲜明的香气。四川红油辣子主要用于炒菜、拌凉菜、涮火锅等菜肴,增加食物的辣味和风味。同时,四川红油辣子还可以提高食物的食欲,增加食欲的刺激,受到许多人喜爱。 另一种常见的辣椒品种是墨西哥辣椒。墨西哥辣椒是中美洲传统的调味品和食材,有多个品种,如小辣椒、长辣椒等。墨西哥辣椒的特点是微辣,香气浓郁,口感鲜嫩。墨西哥辣椒中含有一种名为辣椒素的化合物,能够刺激胃黏膜分泌唾液和胃液,增加食欲和消化。墨西哥辣椒常用于墨西哥菜肴、卷饼、墨西哥鸡肉等,能够给食物增加一种微辣的口感,深受喜爱墨西哥风味的人们推崇。 还有一种辣椒品种是泰国辣椒。泰国辣椒是泰国菜中常见的调味品,有着独特的香辣味道。泰国辣椒辣度适中,但香气十分浓郁。泰国辣椒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指天椒,另一种是大红辣椒。泰国人善于将辣椒和其他调味品搭配使用,如酱油、

柠檬汁、鱼露等,使得菜肴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泰国辣椒常用于泰式炒菜、泰式沙拉、烤鱼和泰式汤等菜肴,能给食物带来香辣的味道和特殊的风味。 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的辣椒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四川红油辣子给食物增加了辣味和风味,墨西哥辣椒提升了食欲和消化,泰国辣椒增加了食物的香辣味道。在烹饪中,我们可以根据菜肴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辣椒品种,来创造出更加美味的食物。辣椒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味道和风味的调味品,不仅丰富了菜肴的味觉感受,也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独特魅力。

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靖远县保护地种植的辣椒品种,进行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航椒的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宝剑、公牛王、凯旋、航椒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其优势,开花早、坐果节位低、前期产量高、单果重,总产量高,适合靖远县种植。 关键词:辣椒;品种;对比试验 2010年靖远县蔬菜生产总面积达到2.10万hm2,其中辣椒面积0.23万hm2,主要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种植,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合靖远县保护地种植的辣椒品种,进行了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共8个:航椒5号、凯旋、日本宝剑、公牛王、依尔美、长川、金武士和陇椒2号。 1.1.1航椒由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早中熟,长势强健,果实长羊角型,深绿色,果面皱,味辣,品质优良,商品性极好,适用性广。 1.1.2凯旋圣尼斯种子有限公司提供的杂交一代种,属早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旺盛,无限生长型,果实黄绿色,超大型羊角椒,味微辣,耐贮运,抗衰老,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生长速度快,采收期长,前期产量高,抗寒,抗病商品性好。 1.1.3日本宝日本杂交一代尖椒品种,早熟、抗病、高产。生长旺盛,在低温下坐果率高,且连续结果能力强,收获期长。青果果皮为浅黄绿色,肉质厚,光滑发亮,辣味适中,商品性极佳,耐贮运,适合于保护地栽培。 1.1.4公牛王日本原装进口早熟品种,株型旺盛,高抗病,连续坐果性极强,节间短,果实粗长大,羊角型,果面光滑亮泽、耐运输。品质优良,产量丰富,精品率高。 1.1.5依尔美属日本原装进口果型特大品种株型,极早熟,极抗病,连续坐果性强,果实粗长大,羊角型,光滑亮泽,浅黄绿色,果实耐运输,品质亮泽。 1.1.6长川由北京中联韩种子有限公司提供。抗病、早熟,连续坐果能力极强,产量高。果型为羊角型,生长力旺盛。 1.1.7金武士该品种由日本引进,中早熟粗长羊角形杂交一代,果面光滑,果色绿,味微辣,果实商品性好,耐低温。

大棚种植辣椒调查报告

大棚种植辣椒调查报告 在大棚种植辣椒调查中,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我们对该调查的详细报告: 1. 调查背景: 在农业生产中,大棚是一种常用的种植方式。因其环境可控 的特点,大棚种植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次调查旨在分析大棚种植辣椒的效益和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 我们在多个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户的大棚中进行了调查。通过 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我们获得了关于大棚种植辣椒的数据。 3. 调查结果: 3.1 大棚种植辣椒的收益:根据调查结果,大棚种植辣椒相 对于传统露地种植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大棚的环境可控性使得辣椒的生长周期更短,产量更高,质量更优。 3.2 大棚种植辣椒的技术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棚种 植辣椒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包括温湿度的控制、病虫害防治、肥料的合理施用等。农民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并且及时跟进行业的新技术新发展。 3.3 大棚种植辣椒面临的挑战:我们的调查发现,大棚种植 辣椒面临着市场波动、病虫害防治、劳动力成本等挑战。尤其在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民需要合理调整种植策略和及时应对挑战。

3.4 大棚种植辣椒的发展前景:虽然大棚种植辣椒面临一些 挑战,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随着人们对优质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增加,大棚种植辣椒有望得到更多市场认可和推广。 4. 解决方案: 4.1 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农民在大棚种植辣椒方 面的技术水平,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提供农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4.2 完善市场机制:为了解决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建议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包括供应链管理、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等,以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4.3 加强合作与交流:我们鼓励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 过共享经验和资源,共同解决种植中的问题。同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5. 结论: 大棚种植辣椒在农业生产中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技术培训和支持、完善市场机制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农民和相关部门能够共同推动大棚种植辣椒的可持续发展。

加工辣椒新品种引进对比示范总结6篇

加工辣椒新品种引进对比示范总结6篇 第1篇示例: 一方面,引进新的辣椒品种可以丰富市场上的辣椒种类,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引进新的辣椒品种也有助于提升辣椒产业的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工辣椒新品种引进对比示范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进新品种的必要性 1. 辣椒品种的单一性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辣椒品种相对较少,大多是一些常见的辣椒品种,如指天椒、小米椒等。这导致了市场上辣椒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 消费者口味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物口味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消费者希望能够品尝到更加新鲜、原生态的辣椒产品,这就需要引进新的辣椒品种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3. 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引进新的辣椒品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引进新品种,不仅可以增加辣椒的产量,还可以提升辣椒的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引进新品种的挑战 1. 适应性 新引进的辣椒品种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才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引进新品种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试验和改良,以确保新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 2. 技术培训 引进新品种需要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种植和管理新的辣椒品种。这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训农民。 3. 市场推广 引进新的辣椒品种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来进行市场推广。消费者对新品种的接受程度是一个不确定因素,需要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以提升新品种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 2. 与科研机构合作 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试验和改良新的辣椒品种,以增加新品种的适应性和耐病性,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3. 加强农户培训

大棚栽培早春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大棚栽培早春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刘连妹;屈海泳;王雪梅;徐虹;陈沁滨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针对江苏省北部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通过国内7个微辣、中辣的早春辣椒品种江蔬7号、通研2号、605、湘研18号、天椒4号、0104、苏椒5号(对照)大棚栽培试验,从植物性状、物候期性状、果实外观、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方面对各品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通研2号和605适合于江苏省北部地区进行早春茬大棚栽培,湘研18号和江蔬7号的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熟性早,属于风味佳、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合在本地区作为早熟、优质品种大棚种植. 【总页数】4页(P147-150) 【作者】刘连妹;屈海泳;王雪梅;徐虹;陈沁滨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2;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2;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河北衡水,053000;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2;淮阴工学院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302 【相关文献】

1.厚皮甜瓜早春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J], 高会芳;张保东;江姣;夏冉 2.西葫芦早春大棚栽培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J], 朱进 3.早春大棚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J], 郭金平;丁建卫;朱华 4.早春大棚栽培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J], 姜正军;马文全;田兰荣;杨新华 5.10个辣椒品种秋季塑料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J], 亢敏;别之龙;李洪权;黄远;王军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个早熟牛角椒品种春季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9个早熟牛角椒品种春季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杨金兰;李永辉 【摘要】以9个牛角椒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春季露地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大301和濮椒4号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3 831.25、3 889.70 kg/667 m2,生育期分别为182.3、184.3 d,早熟、株型紧凑、果个大、果形好、抗病性较强、商品性佳、产量高、品质优,可作为春季栽培的优良品种在黄淮流域等地推广示范种植.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牛角椒;春季栽培;早熟;品比试验 【作者】杨金兰;李永辉 【作者单位】郑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郑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3 杨金兰(198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工作,电话:158****6981 李永辉(1979-),男,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电话:137****7311, E-mail:*********************

辣椒属双子叶茄科辣椒属植物,是我国饮食习惯中最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深受大众喜爱。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辣椒素、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钙、铁、镁及钾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炎、健胃、行血、祛风、散寒、解郁之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辣椒品种的选择出现多元化趋势。近几年辣椒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业种植产业体系中经济效益特别显著。牛角椒是春季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但当前市场上推广的部分辣椒品种老化严重,丰产性、抗病性较低,品质较差,效益不高,新优品种更新较慢。为了筛选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牛角椒辣椒品种,对选育的康大301和8个 目前在市场上有一定占有率的早熟牛角椒品种进行春季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优良的早熟牛角椒品种,为广大辣椒种植户提供参考,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参试品种 参试牛角椒品种有9个:康大301(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郑椒18(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生产)、濮椒4号(濮阳市农业科学院生产)、驻椒20(驻马 店市农业科学院生产)、安椒108(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生产)、平椒杂1(平顶山市 农业科学院生产)、墨秀3号(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绣绿(河南庆发种业有限公司生产)、湘研13(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生产,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种植园区试验地进行。试验地为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排灌便利。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 10 m2,宽窄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50cm,穴距30cm,双行,每667m2 定植单株3700株,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参试9个品种均在保护地(日光温室加小拱棚或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分苗,苗期防病治虫,4月 中下旬定植,采用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辣椒移栽前,每667 m2施入有机肥

彭阳县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彭阳县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安治信 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24期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各科研单位选育和引进筛选的优质高产辣椒杂交新品种在彭阳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试验鉴定,筛选出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展示推广新的种业科研成果,加快辣椒新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发挥新品种效能优势,达到高质高效,增产增收。 关键词:辣椒;品种;试验 为了鉴定近年来各科研单位选育和引进筛选的优质高产辣椒杂交新品种在彭阳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向生产者、消费者展示推介新的种业科研成果,加快新品种的应用,发挥品种效能,保障蔬菜安全。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8个,即37-94、37-124、航椒7号、博龙、陇椒10号、18-035、航椒5号、娇龙。 1.2 试验方法 螺丝椒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地点选择在设施农业建设区的全钢架大棚中实施。土壤为黄绵土,肥力中上等,前茬为松树。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小区,进行大区比较栽培,小区面积200平方米。畦东西向,采用水肥一体化,畦带沟宽1.3米,其中畦面宽70厘米,畦沟宽60厘米,畦高25厘米,每畦栽2行,株距35厘米,2900株/亩。 1.4 施肥情况 起垄覆膜前结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牛粪5000千克/亩、生物有机肥140千克/亩、海元宝复合肥50千克/亩、微量元素硅钙镁钾40千克/亩;追肥4次,每次用阜康宝有机水溶肥80千克/亩。其余管理按常规进行。观察记载物候期、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 2.1 物候期

从表1看出,参试的8个螺丝椒品种中,37-94、37-124、18-035、博龙4个品种始花期较早,均于6月3日开花,娇龙、陇椒10、航椒5号3个品种相对较晚,航椒7号最晚,于6月7日开花,比37-94、37-124、18-035、博龙4个品种延后4天开花。开花期提前的品种始收期早,有利于提前上市。终收期均相同。37-94、37-124、18-035、博龙4个品种采收期相对较长,为94天,航椒7号较短,为87天。 2.2 辣椒各品种植物学性状与抗病性 從表2可知,参试的8个螺丝椒品种植株长势来看,除航椒5号植株长势中等外,其余7个品种均表现长势强。航椒5号抗蚜虫能力较差外,其余7个品种均表现强。8个品种抗病性均强。单株结果数航椒7号最多,为25.6个,较其余7个品种均在22.8个~24.8个之间变化。18-035、航椒7号两个品种门椒节位较高,为10节,其余6个品种均为8节。 2.3 不同品种辣椒果实性状

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 蔬菜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比较试验-蔬菜种植技术辣椒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也是贵州省重要的蔬菜产业,随着全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全省辣椒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香坝镇辣椒栽培面积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成为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产品远销省内外。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及品种1.1.1 试验地点。在香坝镇简家店村黔渝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前作为白菜,地势平坦、通风向阳。 1.1.2 供试品种:长辣7号、湘研19号、韩国华辣8号、干椒5 号(CK)、天下第一椒5个品种。1.2 试验方法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不设重复,大区长10m、宽1.5m、面积15m2、株行距0.6m×0.25m,双株定植,每区栽100株,四周设置保护行。1hm2试验地施土杂肥60t、复合肥450kg,并在定植缓苗期、开花期、初收期、盛花期进行追肥。全生育期共追肥6 次,全生育期喷药7 次,主要防治蚜虫、白粉虱、疫病、病毒病等。1.3 试验过程试验于2022 年1 月25 日播种,3 月25 日定植,2022 年5月16日开始采收,9月15日全部采收完毕。中耕除草、肥水管理等措施及时一致,同项管理措施全部在1天完成。适时调查各品种产量、果实大小、病虫害发病率等,收获时以小区面积计产,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2..1 生育期季经济性状比较从表1 可知,5 个处理中采收最早的是湘研19 号,为2022 年5 月16 日;其次是干椒5 号,为2022 年5 月20 日;第3是长辣7号和韩国华辣8 号,为2022 年5 月22 日;采收最迟的是天下第一椒,为2022年5月24日。

定西地区露地辣椒品比试验

定西地区露地辣椒品比试验 郭子军;谢淑琴;张旦;曹力强;周东亮;白键;王姣敏 【摘要】In recent years, the planting area of pepper in Dingxi city has been expanding continuously, but the variety of pepper is single and the yield is low. In order to enrich the range of pepper varieties in Dingxi areas such as Gansu province and select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hot pepper varietie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d five hot pepper varieties for open field cultivation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ngjiao No.10\" and \"Hangjiao No.5\" had bette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higher yield and lower disease index, so they could be popularized and planted. The 3 varieties of \" Jintaizhudachang \", \" Jinluosi\" and \"Xianhong No.5\" were weak in performance, poor in resistance and low in yield. They were not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in the open field of Dingxi city.%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辣椒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辣椒品种单一,产量低.为了丰富定西地区的辣椒品种,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辣椒品种,引进了5个辣椒品种进行露地栽培比较试验.结果发现:陇椒10号、航椒5号露地栽培综合性状较优、产量较高且病情指数较低,可进行推广种植;金泰猪大肠、金螺丝和先红五号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弱,抗病性较差,且产量低,不适合在甘肃定西地区露地推广种植.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 【年(卷),期】2019(039)003 【总页数】4页(P56-59)

海南黄灯笼辣椒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海南黄灯笼辣椒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李雪峤;伍壮生;高芳华;王小娟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海南露地种植的黄灯笼辣椒品种,以海南本地黄灯笼辣椒为对照,通过2轮栽培,对3个黄灯笼辣椒商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抗逆性、抗病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坛坛香3号、热辣2号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较高产量.热辣2号植株较小,熟性较早,耐寒性稍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应考虑大棚种植.鉴于近年来海南冬春茬容易出现低温天气和坛坛香3号表现出的更强耐寒性,坛坛香3号更适合海南冬春季露地栽培.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4页(P51-54) 【关键词】黄灯笼辣椒;品种比较试验;露地栽培 【作者】李雪峤;伍壮生;高芳华;王小娟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3 辣椒(Capsicumspp.)又名红辣椒、番椒等,有25~30个栽培种。辣椒果实中 含有丰富的辣椒碱、维生素、可溶性糖、辣椒色素和矿质元素等成分,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为干辣椒、辣椒油、辣椒酱,提取辣椒素等,是美食佳肴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海南省有一种特色酱用加工型灯笼椒名为海南黄灯笼辣椒,属Capsicum chinese亚种,区别于常见的Capsicum annuum亚种,辣度一般为 20万~30万SHU,其制作的辣椒酱辛辣、香味浓郁而不上火,并富含多种人体 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海南黄灯笼辣椒由于抗病性较弱,一般在大棚栽培。但近年来随着种植成本增加,农户逐渐将大棚栽培的黄灯笼辣椒移到露地栽培,但海南黄灯笼辣椒品种在露地种植效果尚不明了。本试验拟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明确已有黄灯笼辣椒品种在露地种植的表现情况,旨在筛选出适合海南露地种植的灯笼椒品种。 表1 黄灯笼辣椒品种名与来源来源品种湖南浏阳市果蔬实用技术研究所坛坛香 3号中国热带科学院热辣2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收集海南黄灯笼辣 椒(CK)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黄灯笼辣椒品种共有3个,以海南本地黄灯笼辣椒为对照,具体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于2014、2015年在澄迈永发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水稻,土壤为砂 壤土,中等肥力水平,pH值6.5(比色纸测定)。各品种均采用60孔育苗盘育苗,分别于2014年8月19日、2015年8月27日播种。露地覆膜滴灌栽培,双行定植,株距100 cm,小区长 30 m,宽 1.5 m,每小区 45 m2,设 3次重复,每重

辣椒品种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辣椒品种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1 基本情况 1.1试验地概况 主要包括地点、地形、海拔(平原、高原、高山)、土壤类型、前茬、小区面积等情况。 1.2 田间管理情况 包括基肥、整地、播种期、密度(株行距)、浇水、施肥、除草、打药、采收期等。 2 辣椒品种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2.1 田间观测项目 田间观测项目见表1。 表1田间观测项目 2.2 调查方法 2.2.1主要生育期 2.2.1.1始花节位:第一片真叶着生节位到首花节位的节数。调查10株,取平均值。 2.2.1.2始花期:30%以上植株第一朵花开放。 2.2.1.3结果期:50%以上植株结果。 2.2.1.4始收期:30%以上植株第一次采收成熟商品果。 2.2.1.5终收期:各参试品种最后一批商品果采收结束的日期。 2.2.2熟性 以对照(CK)的前期产量占总产量1/3时的采收日期为标准。 2.2.2.1早熟品种:参试品种的前期产量大于或等于CK。 2.2.2.2中熟品种:参试品种的前期产量小于CK但大于3/5CK。 2.2.2.3晚熟品种:参试品种的前期产量低于3/5CK

2.2.3果实商品性 采收盛期选充分长足的10个商品果测定,取平均值。 2.2. 3.1果形:牛角形,羊角形,灯笼形,线形,螺丝形,锥形,指形,球形。 2.2. 3.2果色:深绿,绿,淡绿,黄绿,乳白,黄,紫,红。 2.2. 3.3果面特征:光滑,微皱,皱。 2.2. 3.4果面光泽:暗,中等,亮。 2.2. 3.5单果重:称重。 2.2. 3.6果长:测量果实纵径。 2.2. 3.7果宽:测量果实基部最大横径。 2.2. 3.8肉厚:在果实基部横切测定。 2.2. 3.9心室数:统计果实心室数。 2.2. 3.10辣味:辣,中辣,微辣,无辣味,甜。 2.2. 3.11品质:好,较好,中,较差,差。 2.2.4 丰产性 分别调查每个小区的产量,统计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 2.2.4.1前期产量:对照品种始收后20天之前的产量。 2.2.4.2总产量:从始收到终收的累计产量。 注意:以商品果为采收标准,不能过早或延迟采收而影响正常产量。 2.2.5 田间抗病性 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或疫病,当地有其它普发性病害也调查记载。病害调查在始收期调查第一次,15天后调查第二次。 2.2.5.1病毒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或无可见症状; 1级:脉明或轻花叶; 3级:花叶; 5级:重花叶、皱缩、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的2/3; 7级:重花叶、叶变窄、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的1/2; 9级:严重花叶畸形、植株茎部或生长点坏死,濒于死亡。 2.2.5.2炭疽病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下部叶片发病; 2级:植株中下部大量叶片发病或上部有少量发病,下部已出现落叶; 3级:植株上部大量叶片发病,下部明显落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