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有没有同学听出来?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杜鹃藏在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3、听辨演奏乐器:

师:杜鹃的声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单簧管)在书上完成练习。

师:森林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这是一片怎么样的森林?

(二)、欣赏《顽皮的杜鹃》

1、师:这只杜鹃飞出了丛林。你们听它是怎么飞的?

师弹奏1 2 3 4 5 6 7 1。

学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音阶。

2、师:这回它又是怎么飞的,你能感受出来吗?

师弹2 5 6 7 1

学生感受出旋律的走向,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认识低音的5 6 7并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

3、这只杜鹃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很快乐,轻松……)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

让学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4、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5、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6、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一)范唱导入

师:这只杜鹃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来唱一唱。

师范唱《顽皮的杜鹃》。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生:在捉迷藏,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二)接唱旋律

1、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

老师唱1、 3、 5句,学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三)带入歌词

1、师带入歌词唱,生当杜鹃填唱“咕咕”。

2、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

音记号。

3、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四)歌曲处理

1、处理歌曲的结尾

师:杜鹃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唱?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3、处理歌声,并简单了解奥地利

师:你们知道这杜鹃来自哪里吗?(这是奥地利童谣)你们知道奥地利杜鹃的歌声有什么特点吗?

师:奥地利不只环境优美,还是音乐之乡,那里有着许许多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等。那里的孩子歌声也特别美,童声合唱还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呢。奥地利的杜鹃在这样的陶冶下,歌声也特别清脆动听。让我们做出最端正的唱歌姿势,拿出最美的歌声,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四、找杜鹃

1、师: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请6位“杜鹃”上台表演唱。

五、结束本课学生走出教室

师:让我们跟着这六位顽皮的杜鹃到操场上去捉迷藏吧!(放音乐,出教室)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录音机。 教学流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吹杜鹃 一、猜杜鹃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师:你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师:杜鹃藏在哪里?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生: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二听杜鹃 1、有一只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 2、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让学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3、再听《顽皮的杜鹃》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 6 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4、游戏:扮演杜鹃。师生接唱:学生藏起来,唱“咕咕”的时候探出脑袋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设计意图:1、学生以参与的形式听音乐,会更有趣,对旋律的记忆会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动动,唱唱,既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完成了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学唱歌曲(下面我们把顽皮的小杜鹃请到课堂上来。) 1、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咕咕”的地方要读的读得欢快,顽皮。 2、唱旋律。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3、唱歌词。学生轻声填唱歌词,教师画出简笔画。女生唱歌词,男生唱“咕咕”加上动作。(设计意图: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得好玩的了。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4、歌曲处理: 1)处理歌曲的结尾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2)处理歌声简单了解奥地利师:你们知道这杜鹃来自哪里吗?(这是奥地利童谣)师:奥地利不只环境优美,还是音乐之乡,那里有着许许多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等。那里的孩子歌声也特别美,童声合唱还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呢。奥地利的杜鹃在这样的陶冶下,歌声也特别清脆动听。让我们做出最端正的唱歌姿势,拿出最美的歌声,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春天的歌

第1课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聆听《春到沂河》表演《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 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 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过程与方 法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 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 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重点难点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方法 让学生乐于主动的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能通过学习 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 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光盘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出示布谷鸟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布谷鸟”,布谷鸟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它有个要求,只和能答对它问题的同学交朋 友。 提问:1、你们知道布谷鸟怎么叫吗? 2、你们知道布谷鸟叫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吗? 3、老师现在就是一只布谷鸟,你们能根据我飞舞动作的节奏 配上布谷鸟的叫声吗? 4、布谷鸟来了,春天来了,可是春天究竟在哪呢?让我们一 起来寻找春天吧。 三、教授新课

1、聆听《嘀哩嘀哩》,思考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2、再次复听,说说听后的感受。 3、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自编动作(表现 出寻找春天的动作)表演 4、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听歌曲的印象,自学歌词第一段歌词。 5、有感情地朗读。 6、跟着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 7、指导演唱:重点指导唱好“嘀哩嘀哩”部分 ①让学生想象作者用这样的词语表现什么? ②指导练唱。 8、有感情的演唱。 9、自学歌曲的二、三段。 四、歌表演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同桌互相表演。 3、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顽皮的杜鹃》教学 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柯城区航埠小学郑晟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音版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人音版

《顽皮的杜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顿音与连音对比的方法,掌握顿音记号,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感受音乐情绪,学习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展现小杜鹃欢快的声音。 三、教学难点: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视频《报春》,模仿小鸟飞翔做简单律动。 师:春天来了,为我们报春的是哪一种小鸟? 生:杜鹃鸟 师:杜鹃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下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二)发声练习 1.跟琴发声 用电子琴来模仿一下杜鹃的叫声,再用另外一组音来模仿一下声音。 考一考你们,我用31咕咕,你用53咕咕回答。 2.合作发声 我们把低音看做杜鹃妈妈,高音看做杜鹃宝宝,下面我们来合作一下。 老师来当杜鹃妈妈,找一找杜鹃宝宝,找不到了,叫一叫它吧。大家听一听刚才我们唱的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了?生回答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在乐谱上记录的时候就用了不同的符号。 第一组用了连音线,让音乐圆滑,并且尾音拖长了,我们合作一下。 第二组我们用了顿音记号,让声音短促、利落,我们合作一下。小杜鹃啊,有时候非常调皮,杜鹃妈妈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而小杜鹃它看见妈妈了,却还

东躲躲西藏藏,它跟妈妈玩起了捉迷藏。刚才哪一种更能表现出小杜鹃的顽皮呢?(第二种)我们再来合作一下,妈妈找你们,你们来捉迷藏。 3.引入歌曲 现在妈妈找到你们了,要给你一点小小的惩罚,出点难题。手比划一,就唱一遍咕咕。手比划二,就唱两遍咕咕……看来杜鹃妈妈难不倒你们,现在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来给大家出出难题。 老师来模仿那个小朋友唱歌,然后比划手势你们来接,注意力集中哦。 (师唱歌词生唱咕咕)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合作了一首奥地利童谣《顽皮的杜鹃》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这首歌曲,听的过程中数一数小杜鹃一共叫了几次? (板书题目顽皮的杜鹃)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小杜鹃一共叫了7次。 2.再听歌曲:把你听到的叫声随音乐唱出来。 3.熟悉歌词: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小朋友都去哪些地方寻找小杜鹃了呢? 4.接唱旋律:师生合作,用歌声捉迷藏。 (设计意图: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记歌词也变得好玩了。) 5.听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6.跟琴模唱歌曲。 (四)学习小钟琴 1.学习5、3两个音符,练习弹奏小钟琴上的5、3两个音符。听音乐在“咕咕”处,用小钟琴的敲击声去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2.复习1、2、3、4、5、6、7基本音符,小钟琴练习:12|34|56|7-|76|54|32|1-|| 3.学习新音符低音音符5、6、7。学生自主在小钟琴上寻找这三个低音音符。 4.低音音符5、6、7与1、2、3、4、5、6、7比较音高位置,确定他们的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 春天的歌

第1课春天的歌 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第1课春天的歌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第2课我们的朋友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 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 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 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 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

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第2课我们的朋友

小学音乐《顽皮的杜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的朋友——《顽皮的杜鹃》 顽皮的杜鹃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的穿插在全曲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子们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的栩栩如生。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唱杜鹃的叫声过程中,逐步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能用优美、活泼的歌声表演歌曲《顽皮的杜鹃》。 3、在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的学唱曲谱。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认识顿音记号和低音5 6 7,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曲谱的准确演唱及简单二声部歌唱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律动进教室(音乐为歌曲伴奏),师生站定。 师:你们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欢迎你们跟王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希望通过这节课,王老师能跟你们成为朋友,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师生问好) 2、师:褪去冬天厚厚的绒装,我们跟随春姑娘的脚步走进了多姿多彩的春天,春风吹绿了柳梢,春雨滋润了大地,春雷唤醒了麦苗,当你忍不住闻花香、禁不住与柳梢握小手时,有这样一位朋友也紧随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伴着歌曲音乐浏览春的图片,最后定个于杜鹃鸟) 导出:它有一个你们熟悉的名字:布谷鸟(出现在图片上),布谷学名杜鹃(贴板书图杜鹃)。每当春回大地时,我们都能听到杜鹃深情的呼唤,它们也成了春天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孩子们,快来听一听今天来的这只杜鹃是可爱的、温柔的、还是顽皮的杜鹃呢?(初听音乐)生1:···,生2···,生3···(适时评价,你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 师:有的同学认为它是可爱的、有同学认为它是温柔的,更多的同学认为它是顽皮的(边说边贴板书图)。 2、模唱“咕咕”,激发兴趣 师:这只顽皮的杜鹃呀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让我们寻着它的啼叫声找找它的身影吧!(二听歌曲)

顽皮的杜鹃教案设计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三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学校】白龙江小学 【执教】李彤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早上好!》 2. 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视唱这首歌曲的前半段旋律 3. 情景导入: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就走进茂密的大森林来听一听它们的演唱,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播放课件) ◆ 听 《森林深处的杜鹃》 ◆ 介绍管弦乐曲《森林深处的杜鹃》,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 节》,作曲家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内容。 ◆ 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当学生听到杜鹃的叫声时请起立模仿 ◆ 引导学生用柯达伊手势表示并唱出:5 5 1 3 5 3 1 4 2 4 2 1 3 5 6 7 1 ◆ 旋律视唱: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聆听范唱歌曲 思考:杜鹃的神态什么样?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顽皮、活泼、可爱的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

2015年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时备课 课题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一、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二、能用有没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重 点 难 点 上行和下行以及跳音的运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 1、用琴声带领学生视唱歌曲最后一句旋律,导入歌曲。 2、朗读歌曲,体会歌曲情感。 3、学唱歌曲。 (1)歌曲学唱可分两部分进行,先学唱第一部分,歌曲中第一部分旋律以级进为主,因为出现了半音的进行(3-4),学生不易唱准,宜采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难点处教师可用钢琴指导学生用慢速跟唱。在学生流

畅准确的唱好第一段的将基础上学唱第二段。 (2)歌曲第二部分音域拓宽了,旋律以跳进为主,表达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注意指导学生不要喊唱),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可以用轻声带假声来唱。结束句旋律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出活泼、天真的情绪。教师可以在此出示这一句的歌谱,指导学生跟琴唱准确这句旋律,唱出八分休止符的效果。 (3)歌曲中出现的前奏、间奏和尾声,教师可结合歌曲聆听,简单的向学生作介绍,并在演唱中体会它们的作用。 5、分组演唱,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指导。 6、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看看那组唱得好,也可以互相指出对方小组的错误,教师最后做指导。 7、全体同学合唱,教师指出不足。 板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时备课 课题演唱《只怕不抵抗》课型新授教 学目标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感受音乐家的爱国热情。 重 点难点重点: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队列进行的音乐特征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只怕不抵抗》 1、实物投影介绍冼星海及其作品。 冼星海也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了一些歌曲,我们来听一听。 2、聆听歌曲,说说歌词和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学生按歌词想动作。 4、边听边律动 5、请一些同学上台表演

顽皮的杜鹃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三课我们的朋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情感目标: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教学内容聆听1、《森林深处的杜鹃》2、《赛马》表演1、《顽皮的杜鹃》2、《我心爱的小马车》创编与活动1、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2、创作4小节曲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表演《顽皮的杜鹃》,第二课时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第三课时:聆听《赛马》;表演《我心爱的小马车》第一课时:一、师生问好二、音高训练1、大二度练习1=c2/41-|3-|2-|4-|3-|5-|4-|6-|5-|7-|6-|1-|7-|2-| 1-||2、辨别两个音的高低师问:老师每组弹奏两个音,你能听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吗?1)听辩dosol模唱这两个音dosol|sol-||solsol|do-||2)听辩solre模唱这两个音solre|re-||rere|sol-||3)听辩solmi 模唱这两个音solmi|solmi||4)请你为solmi这两个音加上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唱一唱。学生思考自由演唱。(miaomiao;wangwang;guagua;jijizhazha )5)老师来唱一种叫声,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师唱:咕咕|咕咕||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0gugugu|gu-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杜鹃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顽皮的杜鹃”三、学唱并创编歌曲《顽皮的杜鹃》学唱歌曲:1、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知全曲。请大家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顽皮?学生回答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三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学校】古松学校 【执教】王丽莉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上音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2.音阶发声练习 ◆师:这只杜鹃飞舞着、歌唱着。看看它是怎么飞的?听听它是怎样唱的? ◆用手势来表示,并唱出来,(分别用唱名音和“咕咕”发声) (1) (2) 二.学习歌唱部分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名师教案

《顽皮的杜鹃》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顿音与连音对比的方法,掌握顿音记号,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感受音乐情绪,学习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展现小杜鹃欢快的声音。 三、教学难点: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视频《报春》,模仿小鸟飞翔做简单律动。 师:春天来了,为我们报春的是哪一种小鸟? 生:杜鹃鸟 师:杜鹃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下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二)发声练习 1.跟琴发声 用电子琴来模仿一下杜鹃的叫声,再用另外一组音来模仿一下声音。 考一考你们,我用31咕咕,你用53咕咕回答。 2.合作发声 我们把低音看做杜鹃妈妈,高音看做杜鹃宝宝,下面我们来合作一下。 老师来当杜鹃妈妈,找一找杜鹃宝宝,找不到了,叫一叫它吧。大家听一听刚才我们唱的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了?生回答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在乐谱上记录的时候就用了不同的符号。 第一组用了连音线,让音乐圆滑,并且尾音拖长了,我们合作一下。 第二组我们用了顿音记号,让声音短促、利落,我们合作一下。小杜鹃啊,有时候非常调皮,杜鹃妈妈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而小杜鹃它看见妈妈了,却还东躲躲西藏藏,它跟妈妈玩起了捉迷藏。刚才哪一种更能表现出小杜鹃的顽皮呢?

(第二种)我们再来合作一下,妈妈找你们,你们来捉迷藏。 3.引入歌曲 现在妈妈找到你们了,要给你一点小小的惩罚,出点难题。手比划一,就唱一遍咕咕。手比划二,就唱两遍咕咕……看来杜鹃妈妈难不倒你们,现在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来给大家出出难题。 老师来模仿那个小朋友唱歌,然后比划手势你们来接,注意力集中哦。 (师唱歌词生唱咕咕)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合作了一首奥地利童谣《顽皮的杜鹃》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这首歌曲,听的过程中数一数小杜鹃一共叫了几次? (板书题目顽皮的杜鹃)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小杜鹃一共叫了7次。 2.再听歌曲:把你听到的叫声随音乐唱出来。 3.熟悉歌词: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小朋友都去哪些地方寻找小杜鹃了呢? 4.接唱旋律:师生合作,用歌声捉迷藏。 (设计意图: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记歌词也变得好玩了。) 5.听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6.跟琴模唱歌曲。 (四)学习小钟琴 1.学习5、3两个音符,练习弹奏小钟琴上的5、3两个音符。听音乐在“咕咕”处,用小钟琴的敲击声去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2.复习1、2、3、4、5、6、7基本音符,小钟琴练习:12|34|56|7-|76|54|32|1-|| 3.学习新音符低音音符5、6、7。学生自主在小钟琴上寻找这三个低音音符。 4.低音音符5、6、7与1、2、3、4、5、6、7比较音高位置,确定他们的发音音高。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课题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

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案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教 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册第2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以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曲调在“1 3 5 ”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山林之中,“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剪辑的音乐;杜鹃的头饰、图片; 教学流程:一、猜杜鹃——二、听杜鹃——三、唱杜鹃——四、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 师:有没有同学听出来 师:继续听第二首乐曲,这可是它的圆舞曲. 2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 3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出示杜鹃的图片) 刚才三首曲子分别是《杜鹃与夜莺》、《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1、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很安静地去聆听,很积极地想象音乐,去感受音乐,不只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2、三首乐曲一首比一首形象鲜明,聆听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分析,不断肯定自我判断的过程。) 二.听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 生:《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

三年级下册 音乐 全册教学设计

教案序号NO:1 教学内容《小黄帽》教学设计本课共 1 课 时 三维目标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教学难点 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用具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共计第 1 课 时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4、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 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 们记住了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黄帽》 教研组长审签教导处月查审签

教案序号NO:2 教学内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本课共 1课 时 三维目标 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点 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学难点 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共计第 1 课 时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优质课教案《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doc 小学音乐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让孩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进行最后一 句二部创编。 了解并唱好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情感处理等, 来感受和演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顽皮的杜鹃》,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感受活泼可爱的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能进行最后一句二 部创编。 2.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自 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掌握并运用歌曲中出现的 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 难点:准确地演唱顿音记号,弱起小节以及歌曲最后一句二 部的处理。 教学准备: 电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弹奏《嘀哩嘀哩》学生边走边拍手围成两个圆 师:淅淅沥沥的春雨把寒冷的冬天带走了,和煦的阳光把温暖的春天带来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感受下春天的气息吧! 二、新授: 1、处理顿音记号 (1)师:听,谁来到了我们中间? (师范唱5 3 5 3) 咕咕咕咕 你能模仿下小杜鹃的叫声吗? (2)再听它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师范唱3 1 3 1) 咕咕咕咕 唱后设问:这次它的叫声比第一次的叫声高了还是低了? 你能再模仿一下吗? 下面我们连起来一起唱一唱5 3 5 3|3 1 3 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3)、再来听这次杜鹃鸟的叫声又有什么变化? (师范唱5 3 5 3|3 1 3 1 |)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师讲解:是顿音记号,演唱的时候声音要短促,轻巧些,因 为杜鹃鸟的叫声是清脆的。

初听歌曲后总结:杜从歌曲中找位) 后设问:它 2、 一起来唱一唱。 (4) 分角色演唱进行二部演唱 现在里圈的同学我们是小杜鹃,外圈的同学你们的声音稍微低点, 你们扮演杜鹃妈妈,一起来视唱一下 1=F 4/4 5 3 5 3|0 0 0 0|5 3 — 0|0 0 0 0|5 3—0|| 咕咕咕咕 咕咕 咕咕 0 0 0 0|3 1 3 1|0 0 0 0|3 1 — 0|3 1—0|| 咕咕咕咕 咕 咕 咕咕 咕咕 咕咕 唱 鹃妈妈还有小杜鹃它们在用叫声呼喊谁啊?让我们一会 答案。(师弹奏《嘀哩嘀哩》学生边拍手边踏步回到自己 座 听 们在呼喊谁? 生回答。。。。。 这只小杜鹃在跟我们干什么呢? 生回答捉迷藏 这真是一只(师生共同说)顽皮的杜鹃<师板书课题> 3、复听歌曲并跟唱小杜鹃鸟的叫声 刚刚在听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听到小杜鹃的叫声都想唱不来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模仿下小杜鹃的叫声。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生演唱歌词,师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请你唱个歌吧》教学反思

《请你唱个歌吧》教学反思 《请你唱个歌吧》教学反思 ——惠济区固城小学王雪颖 《请你唱个歌吧》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欢乐谷中的内容,歌曲通过人鸟对话,借“杜鹃”之口,简练而生动地表达了小朋友迎接春天来到时欢快活泼的心情。这首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首先是节奏,其次是音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多听、多练、多唱,力求学生唱得准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设计时我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性出发,以“寓教于乐”的游戏、创编为主线,把枯燥地音高、节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教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既重视了知识技能的训练又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教授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时,我设计了以杜鹃的叫声为本首歌曲学习的主线,通过走进春天、表现春天、模仿杜鹃歌唱春天等环节来为歌曲学习做好铺垫。首先我让学生听赏《请你唱个歌吧》的录音范唱,然后提问:今天老师首先请你们听一首曲子,希望你们在听的时候想一想歌曲中是什么动物?你在歌曲中好象听到了什么叫声?怎样叫的?注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小朋友们用美妙的歌喉告诉大家“这是小杜鹃”,老师介绍森林里可爱的报春者——小杜鹃。让学生从内心发出唱歌的冲动,真真切切的想唱,喜欢唱。情境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放射出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在本课的新歌教学的过程中我安排了教师范唱、分角色演唱、分句跟琴模唱、完整演唱、结合指导这几个环节,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演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为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我还安排了歌曲表现,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歌唱及节奏的合作表演。这时教室里学生的歌声、伴奏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乐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机会。 学生在唱歌曲时,休止符容易唱错,影响歌唱情感的抒发。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张画着红圆圈的卡片,在学生唱到休止符时,马上举起它,然后问大家:“你们看到这盏灯时应该怎么办啊?”大家马上回答:“看到红灯要马上停一停”。我运用了象征休止符的一盏红灯,暗示了休止符的含义,把抽象的符号化解成直观的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唱完歌曲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中我还安排了三个律动的环节,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第一个是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春天,第二个是用身体的动作模仿小鸟的飞翔来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拍韵律,最后一个是当学生掌握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的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小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2、音阶发声练习: 师:这只杜鹃飞舞着、歌唱着。看看它是怎么飞的?听听它是怎样唱的?用手势来表示,并唱出来,(分别用唱名音和“咕咕”发声)。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1)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思考:请你听听,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它又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顽皮、活泼、可爱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2、顿音的学唱: (1)听范唱的第一段,找找歌曲中小杜鹃欢唱了几次? (2)引导学生谈谈,怎样像小杜鹃一样将歌声演唱的欢快生动?(眼带微笑、眉毛也抬起来、轻快、短促、富有弹跳。) (3)引出“顿音”的概念。 (4)出示“顿音”的标识,告诉学生,歌曲中遇到顿音记号的时候时,记得要轻快,短促,富有弹跳的演唱。 (5)看谱面,听歌曲,与小歌手“杜鹃”一起来用顿音的方法接唱“咕咕”。 3、捉迷藏的游戏: (1)再听全曲,找找曲中重复的部分。 (2)根据谱面,找一找。 (3)拍拍节奏谱,找一找。 (小结:这种乐句的重复,使旋律时起时伏,增添了几分幽默与风趣,小杜鹃原来是和我们捉迷藏啊!) (4)接唱歌谱,师生对唱。 问:小杜鹃一直在和我们做一个游戏,是什么呢?(捉迷藏) 师:我们用歌声来玩游戏捉迷藏吧!(接唱歌谱) 三、完整演唱歌曲: 1、生带入歌词完整的演唱。 2、弱起节奏的复习。 3、歌曲结束部分的处理:(杜鹃飞到了远方,引导学生,这里要唱速减慢减弱。) 4、给歌曲标记呼吸记号:听一遍范唱,在乐句中合适的地方,标识呼吸记号。 讨论交流,并试着唱一唱。 5、用连音和顿音的方法,来正确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6、处理歌声。 7、简单介绍奥地利。 四、在歌声中出教室: 让我们和快乐的杜鹃一样飞舞,到室外去感受春天,歌唱春天吧!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柯城区航埠小学郑晟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音版第六册第二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 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 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 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 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 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 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 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 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 思考:请你听听,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它又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 (顽皮、活泼、可爱的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2.顿音的学唱 (1)听范唱的第一段,找找歌曲中小杜鹃欢唱了几次? (2)引导学生谈谈,怎样像小杜鹃一样将歌声演唱的欢快生动? (眼带微笑,眉毛也抬起来;轻快,短促,富有弹跳) (3)引出“顿音”的概念 (4)出示“顿音”的标识,告诉学生,歌曲中遇到顿音记号的时候时,记得要轻快,短促,富有弹跳的演唱。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顽皮的杜鹃人音版

《顽皮的杜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顽皮的杜鹃》是三年级下人音版的一首表演歌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节课,我主要以聆听、演唱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它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只有学会聆听,才能从音乐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审美的教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歌曲的典型节奏入手,针对孩子们好奇、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拍节奏、模唱旋律的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的听赏习惯。这些节奏和旋律同时也是歌曲中的旋律,对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旋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下面的演唱歌曲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 要想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就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说出不同的方法。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教师在设计中就要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运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可能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的在最后一个环节加入分组自由创编表演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学生基本学会唱本课歌曲后,让一组学生扮演顽皮的杜鹃学杜鹃的叫声“咕咕”,再让剩下的一些学生唱歌曲。让全班同学轮着表演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这堂课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自我感觉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设计方面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方面教学重点过于笼统,不够明确,这就直接影响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学难点设计过于宽泛,比如“运用连,断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这个教学难点就没有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可行的教学重难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这环节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创编这一环节。但是一方面由于时间关系,另一方面害怕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自主创编,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入了课后作业的环节了,而且自己亲自引导学生创编了一个范例。这样做就和我当初的设想完全两回事了,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