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遭受急性或慢性的外力或过度活动所支其后方的纤维环部分或完全断裂,纤维环和髓核一同突出;但也与随年龄的增长,与髓核失去一部分而弹性减低、纤维环松弛有关。

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的两大方法,广州文明微创医院骨科专家通过下文详述颈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两种方法;

一、诊断颈椎间盘突出,首先要了解颈椎间盘突出的症状.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会有头晕、头痛,颈椎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有响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手臂酸麻、手指抓握能力减退,听力减退、耳鸣、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使患者备受折磨.因此,一旦发现有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骨科专业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病情,对症治疗.

二、其次,诊断是否患有颈椎间盘突出,一定要借助CT扫描、核磁共振、X线等的检查结果,这些对于判断和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颈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介绍,专家提醒,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诊断、检查,对于了解颈椎间盘突出的详细病情有着很好的作用,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治愈疾病.

任何一种病要想快速康复:一方面,需要通过治疗;另一方面,则需要靠自己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康复起来。所以,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及其他的颈腰椎病患者要想康复起来,在采取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同时还是需要附加一些必要的锻炼,这样,才可以使康复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锻炼归锻炼,但是,也要注意其中的注意事项。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是持之以恒才会得到更佳的效果。以下我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利于康复所要做的锻炼: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

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一直以来被国人引以为骄傲。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外用中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疗效治疗,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防颈椎疾病,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注意细节。保持良好的睡姿.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防的重点,在于坚持锻炼,在不断的运动中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预防慢性劳损.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老年人的预防.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腰部保暖,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冬季应注意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

颈椎疾病的产生,主要几种在长期站立或者坐立的人群,比如建筑工,教师,乘务人员等。本文介绍了几种预防颈椎病的方法,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擦点活络油,或者进行针灸按摩,这些都能舒缓经络,缓解颈椎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锻炼

倒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游泳: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 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要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 度疲劳。 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仰卧起坐: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10~20个。虽是一种简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但是也要以适度为宜。 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 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严重者可在腰部两旁置沙袋制动。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腰椎骨坊世医贴]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淘宝有售。 西药治疗:口服止痛药等可以有效解决,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喷涂痛点封闭。 理疗和功能锻炼:常用的理疗方法主要是热疗、腊疗、红外线、超声波、激光局部照射等。按摩腰部能够健腰强肾,疏通经络,防治腰肌劳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腰椎滑脱怎么治疗最好

腰椎滑脱怎么治疗最好 文章目录*一、腰椎滑脱怎么治疗最好*二、腰椎滑脱的多种类型分辨*三、腰椎滑脱的注意事项主要哪些 腰椎滑脱怎么治疗最好1、腰椎滑脱怎么治疗最好 1.1、保守治疗 适用于单纯崩裂,无明显滑脱、临床症状比较轻微者。主要 措施包括: 1.1.1、腰背肌锻练:对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最为重要。 1.1.2、腰部支架或皮腰围外用。 1.1.3、避免腰部外伤、重负荷及剧烈运动。 1.1.4、对症处理:可采用腰部理疗、按摩、药物。保守治 疗显效后、须特别注意腰背肌锻炼,否则存在症状反复发作可能。 1.2、微创治疗 使用微创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微创手段直达病灶,将病 变组织凝固、消融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安全、有效。适合经过保守治疗无效,但又害怕手术治疗的患者。此疗法适应以下几种 症状: 1.2.1、颈椎病、腰椎病、腰颈椎间盘突出。 1.2.2、腰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无力,麻木或疼痛。 1.2.3、脊神经受压体征呈阳性或皮肤感觉异常,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1.2.4、突发或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不敢活动或活动后加重。

1.2.5、腰痛并伴有腰部畸形(后凸或侧弯)。 2、腰椎滑脱的原因有哪些 2.1、先天性发育不全 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外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滑脱,但这种情况下其峡部并无崩裂。 2.2、创伤 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类活动中或劳动搬运工。 2.3、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3、如何避免发生腰椎滑脱 3.1、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向前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

颈椎病运动疗法

A. 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法 1. 体操:患者可以负担而又略为“吃力”的四肢活动体操; 2. 拳术:其中尤以太极拳较为理想,身体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动而不甚剧烈; 3. 扩胸器及哑铃等上肢体育锻炼用具:能增加肺活量, 肌力, 强头颈.背部.脊柱的稳定性; 4.其他锻炼用具:可根据病情及具体条件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器具与方法,有条件者最好在专人指导下循序渐进加大锻炼强度与时间; 5. 脊柱及颈部锻炼:方法颇多。因颈椎病为退变性疾病,故颈部不宜做剧烈运动,以一般的 伸屈.侧屈活动及侧转运动为主。 B. 体育锻炼对颈椎病的防治都有哪些好处? 1. 通过体育锻炼来防治疾病和创伤,促进机体康复,恢复劳动力和生活能力,在世界各国都 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疾病的防治和康复中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点和优越性。 2.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改善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增强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式,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故在颈椎病的防治中,医疗体育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由于颈椎病为退变性疾病,超负荷量的活动不仅加速或加重颈椎的病理改变,而且易引 起外伤或发生意外,脊髓型颈椎病者更需引起注意。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侧转和旋转运动易压迫椎动脉而加重原有的眩晕症状,故椎动脉型患者侧转和旋转动作宜少做. 慢做,甚至暂时不做。 4. 颈椎病的体育锻炼简单易学,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头颈部的稳定性,保持头颈部的功能,改善颈背部及四肢无力的症状,基本缓解退行性病理 改变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颈部功能和肌肉力量,从而防止颈椎病的反复发作。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病人在颈椎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颈部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 - 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 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 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 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 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 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在脊髓功能不断恢复的同时,应当积极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及功能活动。 上肢的锻炼,包括肩臂腕的活动以及握拳练习,还有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或者通过健身球的练习增强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下肢的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踢腿等动作的练习,病人也可在家属和陪护人员的陪同或搀扶下练习行走,以增强下肢力量,尽早恢复下肢功能。 病人如果因瘫痪较重,自己活动困难者,家属或者陪护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对病人四肢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帮助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锻炼,以防止四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僵硬。由于手术后长期佩带颈围领,可以引起颈项部肌肉萎缩、无力等。因此术后应当尽早开始进行颈项部肌肉的锻炼,这样有利于改善颈项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同时可防止项背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应当长期坚持锻炼。如果有条件的话,上述的功能锻炼在理疗师指导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1 / 1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视频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视频 专家表示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二、长期震动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 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有哪些,中医专家介绍如下: 1、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2、仰卧抬起骨盆: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 3、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除了以上的内容之外,专家还提示,经常性的更换体位也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很好方法,人体始终保持一个体位,血液和骨骼就会处于一个状态,骨骼本身就具有运动性,血液本性就在于流通,破坏机体本性,就会造成机体失衡,按照中医观点,机体失衡,风寒湿邪就会入侵人体,病症由此产生。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从病因入手,虽然起效慢,但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椎滑脱术后功能锻炼

腰椎滑脱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功能锻炼是防治腰椎滑脱特别是退行性滑脱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1)下肢肌力锻炼 ①直腿抬高锻炼:参见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臵换)。 ②踢腿锻炼(图6~12):取仰卧位,主动屈髓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③伸腿锻炼:取俯卧位,交替后伸双下肢,保持膝关节不屈曲。 ④展腿锻炼:取侧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复原,完成2次后转对侧卧位并进行相反肢体锻炼;双下肢交替进行,保持膝关节伸直位。 ⑤局部关节锻炼:屈伸患侧膝关节、踝关节和各趾关节,并在家属的帮助下行抗阻力锻炼。 (2)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锻炼,以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灵活性、耐久性。具体方法参见腰椎骨折与脊髓损伤。 (3)腹肌锻炼 ①抱膝法:仰卧位,主动屈膝屈髋至最大程度。 ②呼吸缩腹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

(4)床边腰肌锻炼手术4周后进行锻炼。 ①坐起动作:侧卧位,屈膝屈髓,使小腿臵于床边,他人协助坐起,两小腿垂于床边。 ②蹲-站动作:闭上眼坐起数分钟无其他不适后,慢慢睁开眼,由他人协助渐渐由床边下滑,双足着地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位,然后慢慢下蹲,保持腰部伸直位,再慢慢恢复站立位,重复20次。 ③双腋杖行走:起床活动后第2天在腰围保护下,在他人协助下、在双腋扙保护下缓步行走,每天3~4次,每次20~3Omin。 ④腋杖行走适应后可在室内由他人陪护独立缓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双手叉腰扶住两侧骼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 ⑤室内行走两天后可到室外缓步行走,行走方式逐渐改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与快步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加长,坚持每天锻炼。 对该患者如何进行出院指导? 答:(1)视病情卧床休息3个月,下床活动时,应注意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动作。 (2)下床活动应佩戴腰围,卧床时避免使用,以防形成腰背肌无力。 (3)3个月可去除腰围活动,活动幅度应循序渐进。 (4)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搬重物。

颈椎病的功能锻炼

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①椎间盘变性;②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③椎体边缘骨刺形成; ④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⑤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 )不当的工作姿势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 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 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 对于各型轻度颈椎病患者,我们多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疗法,并酌情辅以运动疗法,几乎均可获良好疗效。运动疗法的种类很多,现介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三套颈肩操。 第一套颈椎操 预备动作:取坐位,全身放松,颈伸直,双手自然交叉至于腿上。 第一节:1头正位;2头低下至最大限度;3抬头回到正为;4头仰至最大限度;5恢复头正为 第二节:1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2头回到正为。 第三节:1头正为;2头向左转,下颚尽量够左肩;3头回到正位;4头像右转,下颚尽量够右肩;5头恢复正位。 第二套缩颈揉肩操 预备动作:可做位或站立,全身放松,双肩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1、耸肩缩颈,双肩向前逆时针揉动; 2、颈肩收回到中立位; 3、耸肩缩颈,双肩向后逆时针揉肩; 4、颈间恢复到中立位。 第三套颈椎“米”字操 即以头为笔尖,用颈作笔杆,按下述顺序反复书写“米”字,每次书写5-10个“米”字。 准备动作同第一套。整套操连续做,不分节。具体书写方法为: 1、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划一横线。 2、头回到正为。 3、再写一竖,头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 4、头回到正为。5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致右下45度。6头回正为。7、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8、头回正为。9、头颅尽量向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划一撇。10、头颅回到正中位。11、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划一捺。12、恢复头颅正位。以上为一个“米”字。 这三套操可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锻炼颈部肌群的伸缩功能,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避免或松懈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错位,恢复和改善颈椎的胜利力线平衡,增进颈椎的稳定性。有助于治疗或预防颈椎病和颈性肩周炎。患者可酌情任选其中一套,或按顺序三套一气呵成。但“米”字操动作较大,病情较重者,应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动作量,即可先做头两节,后坐“米”字操。动作以柔和,切忌用力过猛。这三节操,一般每天做1-2词,见缝插针,灵活安排运动时间,其动作量因人而异。一般以操后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度。持之以恒,必收良效。 卧床治“腰突”关键是坚持 当医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提出卧床休息的治疗意见时,患者往往对此产生很大疑惑:只是简单地躺在床上就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吗?其实,卧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 脊柱的退行性病变与负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严格而科学的卧床休息,首先就去了使腰椎病变进一步法阵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锻炼方法有哪些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很多患者朋友不敢再运动了,害怕会影响到患处的恢复和痊愈。如果不是急性发作期,还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有: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飞燕式锻炼:首先患者俯卧在硬床上,然后双臂靠在身体的两侧并且伸直,头部和肩部和双臂向后上方抬起,与此同时,双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个身体像一只飞翔的燕子,抬起后再放松落下,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 二、拱桥式锻炼:仰卧硬板床上,双侧同时屈肘屈髋屈膝,再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支撑,双掌托起腰用力把腰拱起,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后,腰部肌力较前提向时,可将双上肢屈曲放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进行拱腰锻炼。逐渐改用双掌双足四点支撑,进行拱桥状锻炼。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可以很好舒缓腰部疲劳酸痛症状。 三、抱膝进行腹肌的锻炼:仰卧于硬板床上,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进行反复锻炼40~60次,用于舒缓整个腰部肌肉及韧带,达到治疗效果。 四、深膝蹲锻炼: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下蹲的时候脚跟不要离地,臂部靠近小腿。同时双手握拳前伸,开始动作要慢,站起来时伸腰收回双拳,动作由慢到快,反复做100次。 五、避免腰椎屈曲训练:中老年人的腰椎多出现退行性变,患者应避免坐位和其他姿势引起腰椎屈曲,以防腰椎后凸,加重腰椎的负担。 六、坐位腰背伸展训练:中老年患者适合动作缓慢的锻炼方法。取坐位,挺直腰部,双臂于体侧屈肘90°,握拳,双肩后展。 七、深呼吸训练:该训练方法需结合胸肌牵伸和腰背伸展。患者坐位,挺腰,双

手十指交叉放于枕后部,双肩后展,深吸气,还原后呼气,重复数次。 八、俯卧位腰背伸展训练:患者俯卧位,胸腹部上软垫,头向后伸,同时双手后上举。 九、改善腰伸肌和臀大肌的训练:患者跪位,双手撑于床面,一侧下肢保持膝跪位,另一下肢于屈膝状态下抬髋,左右交替进行锻炼。 十、等长牵伸腹肌训练: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并拢,足背绷直,双下肢离开床面;患者仰卧位,双髋、双膝屈曲(双膝屈曲角度约90°),双手交叉放于腹部,头向上抬起。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均属于物理治疗,此类疗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牵引治疗: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减轻椎间盘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腰椎骨方医贴-治疗腰间盘突出,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桃宝有。 4、药物治疗: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病发早期或者急性期,有明显的效果。一般只能缓解症状,不宜长期服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5、手术治疗:患者如果在保守治疗无效,而且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颈椎炎的锻炼方法-锻炼颈椎的八个动作

颈椎炎的锻炼方法|锻炼颈椎的八个动作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关于颈椎病有什么康复锻炼方法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颈椎炎的锻炼方法。 颈椎炎的锻炼方法有什么 波浪屈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前俯后仰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左右旋转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要注意的是,整套动作要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提肩缩颈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

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四次。 左右摆动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户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左耳贴于在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举臂转身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锻炼与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锻炼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09-01T16:49:14.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赵丽华高佳[导读]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高。 赵丽华高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000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364-03 【摘要】目的观察以功能锻炼结合康复护理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病例,以坚持早晚两次功能锻炼为观察组,以不能坚持功能锻炼的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45,P<0.01)。结论康复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对于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护理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高。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剧痛与颈椎病病史有关,与伏案工作时间长短亦有关,其中临床以神经根型最为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使一侧上肢剧痛无力、沉痛,需要对侧上肢托起。不能持久站立行走,手指及上肢发麻跳痛,需要平卧数分钟后颈丛、臂丛等神经疼痛可稍减轻。通过采用推拿、牵引等保守治疗方法,同时配合功能锻炼结合康复护理,效果明显,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9例,其中男78例,女61例,年龄48~66岁,平均53岁;颈椎间盘病例都有典型的神经根型受损的临床表现,并经X线、CT和MRI证实与临床症状相符合。 1.2 治疗 根据颈椎病急性春冬两季疼痛期发病特点、疼痛性质为持续性,上肢特别沉重、疼痛,并有托不起的感觉,难忍,不能坐立和行走,只能被迫平卧休息,痛肢畏寒,遇寒冷疼痛加重。故根据该病特点,治疗原则采用局部及全身治疗。局部治疗采用绝对平卧休息;颈部推拿、牵引、拔火罐、中药热敷。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与疾病有关,还与病症的转归密切相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全身或颈背部肌肉就不能很好的放松,若此时患者又存在脊椎错位,那它两侧肌力将出现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就会产生症状;而精神因素又可使患者将这一感知放大,导致临床症状的加重。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的性质和愈后不了解,他们虽经多方治疗,但疗效不尽人意,故常产生期待性焦虑或较严重的精神心理症状,难以忍受病痛的长期折磨,而放弃治疗;或是简单认为矫正一、二次就能把病治好。针对不同的心里特点,在病人接受治疗后,我们就应不厌其烦的向其介绍有关颈椎病的知识、特点、注意事项及愈后等问题,坚定信心,并通过文字、图表、录音等形式,为病人详细解答疑惑,同时深入了解患者病情的转归及要求,并做好跟踪随访记录,使病人保持稳定、良好的心里状态,积极配合治疗[1]。 2.2 临床护理 急性疼痛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在颈椎牵引时,注意牵引角度及重量,不易过大过重,以患者承受舒适为度。疼痛时应先拔火罐,后中药热敷,热敷时应将药包直接敷在疼痛部位,注意以不烫伤皮肤为准,不要隔其他用物。中药包湿热敷对皮肤渗透快,止痛效果立竿见影。注意患肢保暖,避免风寒。 2.3 饮食护理 由于颈椎病急性剧痛时,患者只能卧床休息,食欲差,年龄偏大,身体虚弱,气血瘀滞,风湿痛,患者宜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鲜牛奶等营养饮食[2]。 2.4 做好保健及预防 颈椎病是颈部长期处于过度前倾状态,颈肌长期紧张,负荷过重,肌肉劳损痉挛,肌张力下降发生动态失衡。根据发病原因,纠正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姿式及高枕枕头的不良习惯,患者应有意识的保持颈部中立向上直伸的位置,尽量用眼向下斜视,不必低头,并持之以恒的姿势,经常自已用双手按摩自己的颈部肩部,使肌肉充分放松。在康复期每天中午坚持去枕平卧休息30min~1h。当感觉颈肩疼痛时可以先拔火罐,后热敷,休息1~2h,使颈肌肉血循环改善,消除颈肩疲劳。有了颈椎病后,今后每晚睡觉时养成长期去枕平卧或低枕平卧习惯,可减少颈痛发生的次数,防止颈椎病向脊髓型发展。坚持早上做医疗保健操,加强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韧性和抗病抗疲劳的能力。晚上不宜高枕卧,俯首工作有限时;看书毋妨添支架,沈思亦可托腮颐;头晕忌望天花板,手软宜常牵脖子;早起漱口练抬头,闲时多躺靠背椅;俯卧垂头能复位,自行“吊颈”少求医。 2.5 纠正不良体位、姿势 低头屈颈长时间工作,颈后椎旁肌肉因持续紧张而容易疲劳,颈椎关节亦会劳损。因此伏案不宜过久,最好一两小时便休息一下,或变换一下体位或动作。晚上睡高枕亦使颈椎屈曲,长年如此,会增加颈椎劳损。看书时自然要低头对着书本,如果把书用支架斜放,头可以略为抬起,不必长时间屈颈。用脑子时以手支撑下颏,对颈椎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习惯,可以减轻颈肌的负担,避免颈肌过劳。颈椎病如果椎动脉受压会引起脑缺血而产生晕眩,头后仰动作时会增加压迫,故每抬头望天花板时便晕眩,应注意避免这个动作。颈椎压迫到神经根则会引起从上肢至指端的麻木痹痛无力,做颈部牵引可以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自然会缓解,颈椎病患者应多做颈部功能锻炼,尤其是伸颈动作,一方面可使颈椎关节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退化僵硬;另一方面可使颈部肌肉发达,增加支撑力,避免劳损萎缩。早上漱口时顺便活动一下脖子,是一举两得的事。为着避免颈肌长时间因支撑头颅而产生疲劳,休息时多躺靠背椅,使颈肌放松,亦是避免劳损的一法。由于椎间盘变性变窄,颈椎小关节松弛,有时会在某个位置卡住了,即发生了移位,此时会有颈痛、活动不灵、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晕眩、头痛等症状。用推拿、牵引等方法可以迅速复位,症状便缓解。没有就医时,亦可以俯卧靠近床边,使头自然下垂到床沿外,利用头颅本身的重量自行牵引,有时也能复位。不过年纪大,有高血压者忌用;没有人在旁也不可擅用此[3]。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

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遭受急性或慢性的外力或过度活动所支其后方的纤维环部分或完全断裂,纤维环和髓核一同突出;但也与随年龄的增长,与髓核失去一部分而弹性减低、纤维环松弛有关。 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的两大方法,广州文明微创医院骨科专家通过下文详述颈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两种方法; 一、诊断颈椎间盘突出,首先要了解颈椎间盘突出的症状.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会有头晕、头痛,颈椎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有响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手臂酸麻、手指抓握能力减退,听力减退、耳鸣、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使患者备受折磨.因此,一旦发现有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骨科专业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病情,对症治疗. 二、其次,诊断是否患有颈椎间盘突出,一定要借助CT扫描、核磁共振、X线等的检查结果,这些对于判断和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颈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介绍,专家提醒,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诊断、检查,对于了解颈椎间盘突出的详细病情有着很好的作用,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治愈疾病. 任何一种病要想快速康复:一方面,需要通过治疗;另一方面,则需要靠自己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康复起来。所以,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及其他的颈腰椎病患者要想康复起来,在采取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同时还是需要附加一些必要的锻炼,这样,才可以使康复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锻炼归锻炼,但是,也要注意其中的注意事项。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是持之以恒才会得到更佳的效果。以下我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利于康复所要做的锻炼: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

腰间盘突出的办公室锻炼法

对于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许多人大都接受比较保守的治疗,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套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操,能很好的保护腰椎,预防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的出现。这些仅供患者作为参考,如下所示: 步骤/方法 1. 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操对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端坐椅子上,双 手交叉,手掌外翻,用力向前推,并保持10-20秒;如此反复两次。 2. 第二节:立正姿势,双手交叉,手掌外翻,用力向上顶起,10--15秒。 3. 第三节:站立位,双脚自然分开,躯体尽量向左倾斜,同时双臂在脑后交 叉,右手努力伸向左侧;保持8-10秒。 4. 第四节:在第三节的基础上,向反方向倾斜,同时左臂努力向右伸,保持8- 10 秒。 5. 第五节:站立位,双手自然下垂,肩部用力向上提起,保持3-5秒;如此 反复三次。 6. 第六节:站立位,头部带动颈部努力向左倾斜,同时双手在体后交叉,双掌 张开,右手如里向左下方伸展,保持10-12秒。 7. 第七节:和第六节反方向伸头、伸手。如下图所示: 8. 第八节:双手合掌于胸前,双掌不要分开,努力向下移动,保持10秒钟, 腰 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操能起到好的预防作用。

9. 第九节:双手合掌于胸前,双手不要分开,掌尖向外旋转,保持10秒。 10. 第十节:身体端坐在椅子上,右手努力向上举,同时左手努力向下伸展,保 持8-10秒。 11. 第十一节:端坐在椅子上,左手努力向上举,同时右手努力向下伸展,保持 8-10秒。 12. 第十二节:端坐在椅子上,左腿搭在右腿上,如同翘二郎腿,右手搬动左 腿努力向右旋转,同时头部带动颈、肩努力向左旋转,保持8-10秒。 13. 第十三节:右大腿搭在左大腿上,左手搬动腿努力向左旋转,同时头部带动 颈肩努力向右旋转,保持8-10秒。 14. 第十四节:臀部坐在椅子前部,双手掌分开托住腰部,并努力向前推,保持 10-15秒;反复三次。 15. 第十五节:整理动作,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手自然抖动,8-10秒。【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大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能出现腰腿疼痛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的挂个骨科,做个腰椎的X 线或是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确定是否是手术治疗或是保守治疗。可以应用-腰椎骨坊世医贴-调理,另外可以做倒走,以及吊单杠,这些都有助于减轻椎间盘膨出,改善症状,并且预防进一步加重,如果是症状进一步加重,影响到正常行走,那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锻炼方法 1、勾脚 即仰卧位,脚背脚尖向上翘,过程中注意不能单纯勾脚尖,应整个脚上勾。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慢慢勾脚至最大限度,停留3-5秒后放松为1次,建议1组10次开始,1组后休息,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作用:可牵拉被压迫或刺激的坐骨神经(腰突易发节段为腰4-5,腰5-骶1,因此坐骨神经受压较多),调节神经兴奋性,有止痛并促进康复的功能。 2、屈伸膝关节 即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伸直交替,在屈伸的过程中,尤其是伸直时候注意保持勾脚。 锻炼方法:双侧锻炼(健侧患侧均需锻炼)。勾脚的前提下,行膝关节屈曲伸直动作,动作和缓,伸直时停留3-5秒,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并可通过髋关节屈伸对腰臀部肌肉软组织起到轻微的锻炼。 3、直腿抬高 即仰卧位,保持下肢伸直状态尽可能上抬离开床面,同样在上抬的过程中保持“勾脚”。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下肢上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秒左右,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3-5组即可,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但效力更强。 4、摆髋 即仰卧位,左右轻轻摆动双侧髋部。

腰椎滑脱治疗

腰椎滑脱治疗(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合于所有病人,而且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保守治疗中需定期复查腰椎X线,了解滑脱情况。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适,在休息后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卧板床休息,禁止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加强腰背肌肉功能锻练,腰围保护,结合理疗如微波、红外、热疗,口服消炎止痛药。(2)手术治疗如果腰椎滑脱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症状,而且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缓解不满意,仍然有长期的腰痛和其它滑脱的伴随症状,即保守治疗无效,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如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等。(3)康复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非常重要。要尽量避免提重物、弯腰或者剧烈的运动如足球、高强度的训练(跑步,有氧运动)等。腰背肌功能锻练极其重要,有条件的话可多参加游泳锻练。还有,要保持合适的体重,进行适当的运动 你好!我也是一个腰椎滑脱的患者,我手术巳一年多了,手术很成功!但仍有不适,这是因为: 1.手术中是要动到我们的神经的,需要时间修复. 2.原先受压的神经也需要时间恢复. 3.手术中的损伤你才二个月,还需要时间呵. 4.骨的重塑一般要在第二年才完成. 患友:你要耐心呵!三个月后拍片复查,融合了适度活动!祝早日康复! 一个江苏的患友. 腰椎滑脱的治疗 (一)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腰椎滑脱治疗的原则包括如下几条:①不是所有的腰椎滑脱都需要治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腰椎滑脱患者终生无腰痛症状,未经治疗;最新研究结果证实,获得性腰椎滑脱患者其慢性腰痛的程度及类型与正常人无实质性差异。②伴有腰痛的腰椎滑脱并非都需要手术。对有腰痛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是否与滑脱有关,因为与滑脱部位相邻椎间盘的变性、小关节病变或软组织损伤等都可导致腰痛;应针对其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如制动、理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确定其疼痛与滑脱有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③根据滑脱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重要的是手术前对患者的年龄、滑脱类型、滑脱程度、椎间盘及椎管的状态作出综合评价,从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期取得预想中的效果。④滑脱椎体的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对腰椎滑脱患者来说,一个理想的手术应该包括受压神经组织的减压、滑脱椎体的复位及内固定、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的融合。 (二)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史短、症状轻、无明显滑脱的患者,单纯峡部裂患者及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休息理疗、腰背肌锻炼、腰围或支具、对症处理等。经规范化保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能够缓解。 (三)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 无或有症状;滑脱大于50%;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2) 进行性滑脱者(3) 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脊柱畸形和步态明显异常者(4) 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者(5) 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压迫综合征者。

颈椎病10种锻炼方法 [不良姿势让你的颈椎很受伤]word版

脖子疼、肩膀疼、脑袋总是晕晕的,你是不是也有上述症状呢?是暑假里吹空调太多,患上空调病?可是,开学了、远离了空调,症状沒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呢?尤其是看书、写字时间长一点,就感觉自己的手臂、脖子都僵硬了,脑袋也觉得总也抬不起来……同学们,如果你也有上述情况,那么你可就要小心你的颈椎了——谁说颈椎病是“老慢”病,长期的伏案看书写字加上不良姿势,已经让你的颈椎处于“崩溃”边缘了! 颈椎病侵袭青少年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赵琳却发现自己好像病了,“天天总觉得头晕晕的,然后带着后背也疼,有时候还恶心、难受,开始我以为是天气太热了,减少外出时间,可是却不见好转,只好告诉妈妈。”赵妈妈听到女儿的描述后,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医院。 可是来到医院挂急诊,看了一圈最后的诊断结果让赵琳和妈妈大吃一惊——赵琳的颈椎关节错位!“像我这个年龄、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才得颈椎病,琳琳才多大,怎么也会得呢?”这个结果让赵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辽宁省友谊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孙轶博解释说,颈椎病过去常见于骨量流失迅速的中老年人或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但最近几年,中小学生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多为颈椎关节错位和颈椎肌肉劳损。“当孩子的颈椎出现问题,会出现不适症状,如颈肩部累、疼痛、上臂发麻、头晕、头痛等,这并非颈椎病所

特有,所以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孙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孩子常常头痛、头晕,如果经综合医院神经科检查沒有发现异常,就应警惕是否患了颈椎病。 别放过颈椎病发来的信号 “当孩子出现头痛、头晕,或者肩背疼痛时,很多家长首先意识到的是不是感冒啦,或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但事实上,颈椎病也能引起上述的症状。”孙医生介绍说,人体的脊柱由26节椎体组成,中间有超过100个小关节,人体的日常活动都是通过这些小关节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有些孩子经常互相打闹或低头长时间打游戏,难免会发生小关节错位。 小关节错位如果发生在颈椎部位,就有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压迫、刺激交感神经,使得交感神经持续紧张或兴奋,引发头痛或者面部抽动等症状;二是压迫了颈部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那么孩子就容易出现头晕,甚至突然晕厥。 孙医生强调,多数家长认为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不会患上颈椎病,因此很多时候当孩子出现症状时,反而容易被误诊。孙医生建议,如果孩子的身体有以下表现,家长就要想到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不明原因的反复落枕;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显;久治不愈的头晕;手指有放射性疼痛;久治不愈的头痛或偏头痛;非耳部原因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类似心绞痛的症状等;久治不愈的低血压;莫名其妙的高血压;久治不愈又找不到原因的内脏功能紊乱,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发油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