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护史》文献综述

《建筑保护史》文献综述
《建筑保护史》文献综述

《建筑保护史》文献综述

XX大学本科生课程作业

学生: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 学号:18140127

专业、班级:建筑X班

XX大学建筑院

一〇五四年

《建筑保护史》文献综述

前言:《建筑保护史》这本书的初衷是追溯现代保护原则的根源,修复的现代理念是长期的历史思潮演进的结果。怀旧是人类的心理本能,它能让人与过去建立联系,对历史进行评价分析,进而进行功能性的利用,保护思想的大发展,多发生在社会动荡后各种思潮涌现,每个人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新解读、并重新凝聚社会力量时。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早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保护观念展开论述,依次写了文艺复兴思潮对建筑保护的影响、启蒙时代的保护实践、法国大革命后古典时代的建筑保护实践、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保护思潮、拉斯金、莫里斯的反修复运动、李格尔的价值经典分析和意大利保护流派的修复理论,最后用量章阐述了二战后各个国家的现代保护思潮、国际化的保护实践,并对未来的保护发展做出了展望。书中着重于阐述主流社会思想、建筑保护思潮与建筑保护实践之间的关系、演变和发展。

文献的价值和意义:该文献是建筑保护领域最权威最重要的书籍之一,作者尤嘎·尤基莱托是一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罗马的芬兰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建筑遗产保护专家,他在多个国际性的文物保护机构任职,多年来参与了大量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修缮及专业培训工作,在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兼具经验,本书是其在实践多年后,根据其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作者在《建筑保护史》中以欧洲为主,疏离了关键性的建筑保护实践案例、保护思潮以及与建筑保护相关的人物,阐述了建筑保护思想、观念的演变过程,使得本书成为了解该领域的必读书目。

一. 早期的建筑保护

1.1早期的建筑保护意识

早期的人类文明并没有保护建筑遗产的明确观念,但早期的人们具有“纪念物”的概念:古埃及的石室坟墓与金字塔传递着法老的记忆,虽然受损,但也会受到人们的崇拜;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时,下令修复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并搜查破坏者;重建万神庙时,旧的万神庙修建者名字被刻在建筑上;建造君士坦丁凯旋门时,前朝皇帝的头像被君士坦丁的容貌代替,这些对古代遗迹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早期人类意识到了古代遗迹具的纪念性,是历史的一种标志物。

1.2对历史的认知演变

现代社会的保护根本上来源于社会对史实性的感知,人类的史观也是随着历史逐渐发展的。修昔底德、希罗多德等古希腊学者开创了历史科学的先河,他们客观记录历史的传统被古罗马学者继承。宗教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对历史的认知,摩西带领人民离开埃及,创立以色列时,书写的《摩西五书》就包含了向后代传递宗教、种族、国家的传统的观念;《圣经》中的提到的圣迹都得到了修缮和维护;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提出了不能逆转的时间概念;伊斯兰教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深入研究了编撰历史的方法,指出历史的本质是人类对过去的理解。

在经过了这些思潮,和千年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很多建筑被毁坏,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后,古代在人们眼中不再是诱人和危险的。西方文艺复兴是历史保护的转折点,向古罗马学习的思潮使得意大利成为文化中心,出于研究和收藏目的,意大利出现了保护古代遗迹的风潮,并出现了最早的考古学意识萌芽。之后,法国大革命及其之后的政治变革再次导致了大规模的遗迹破坏,此时浪漫主义的艺术思潮认为:“每件文艺作品都是独特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表达”,这一切使得欧洲相继出现了“修复狂潮”、“反修复运动”,这些运动影响了现代保护中“时间的不可逆转,过去的物品具有独特性”的价值认知。

现代的保护理论随着这种思想演变而产生,并对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建立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将民族学藏品、古代园林、城镇、村庄、景观都涵盖在了遗产的范围内。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遗产保护

2.1 古代遗物的收集与修复。

文艺复兴早期,有人开始处于研究目的而开始收藏古代艺术品的残片,之后成为了富人们彰显身份的象征,并在意大利出现了公共博物馆展示这些收藏品。修复成为了雕塑家们日常的工作,被用来考核年轻艺术家的技能,这些修复工作引发了对古代遗迹的辩论,这些思考促进了建筑著作对保护原则的确立。

2.2 建筑著作中的建筑保护

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著作是阿尔伯蒂《建筑十书》,按照其理念,建筑应当满足实用、坚固、美观三个特点,他据此认为,历史建筑固有的建筑质量、坚固性、美观性、教育价值及历史价值使得他们应该值得被保护。

对建筑保护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还有15世纪,乔其奥·马蒂尼编写的书籍,他核对了古典建筑的比例,更正了维特鲁威的错误,并强调了古代遗址的教育功能。

2.3罗马的建筑保护活动

罗马的第一批的保护措施,首先是修缮和改良了一些有用的建筑(教堂、桥梁、导水渠),其次是小规模的修缮了一些古代建筑(凯旋门),教皇下令保护了罗马大角斗场。“城市修复者”教皇西克图斯四世为罗马的城市成长和辉煌进一步制定了法规。在此期间,阿尔伯蒂等人的保护原则极大的影响了罗马城市的遗迹保护,并在圣斯特凡诺·隆唐多教堂的修复和圣彼得教堂的保护上得到了体现。

在16世纪美洲财富涌入欧洲之后,罗马向遗迹保护投入了更多财力,拉斐尔的呼吁促进了罗马的建筑保护,他被任命为罗马的大理石和石材长官。

在查尔斯五世的军队洗劫了罗马之后,罗马破坏严重,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案例有天使的圣玛丽亚教堂建设(米开朗琪罗用戴克里先浴场设计而成)、图拉真纪功柱修复、万神庙修复及历届教皇对方尖碑的修复与重建。

2.4 宗教改革对旧文化的批判及对保护活动的影响

宗教改革的发起在欧洲激起了强烈的反应,这一时期破坏了中世纪和教会的很多建筑。主要保护活动有,伊尼戈·琼斯将帕拉第奥主义引入英格兰,参与了旧圣保罗诺曼大教堂的修复;克里斯托夫·雷恩为圣保罗大教堂设计了古典主义样式的圆顶,并按照哥特式风格设计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西塔楼,霍尔斯莫尔组织了贝弗利大教堂的加固工程。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遗产保护

3.1美学与考古学的发展

启蒙时代的英国“the grand tour”运动促进了人们对古代文物的寻找与测绘;这一活动随后扩展到了地中海东部诸国、希腊、奥斯曼土耳其等地,这一时期许多希腊雕像被运至英国修复,并对雅典卫城开展了一些纪录工作。考古学文献在这时日益增加,在18世纪,人们对重要艺术作品和历史建筑“普遍性价值”产生了日益认同,罗伯特·伍德、大卫·勒·罗伊等人对古罗马、古希腊的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考察,18世纪中后期前后,一些对文物研究有兴趣的艺术家用图画描绘了罗马的古代建筑及城市景观,这些探索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

戈特利布·鲍姆加登把“美学”一词引入德国这些,并影响了莱辛、康德、黑格尔。之后英格兰进一步发展了美学理论,约翰·范布勒与威廉·肯特在景观园林里发展出了空间的概念;巴蒂·兰利将古代遗迹纳入了景观设计中;尤维达尔·普里斯与理查德·佩恩奈特进一步发展了“优美”、“画意”、“崇高”理论,丰富了英格兰的美学理论。

3.2启蒙时代的绘画修复

启蒙时代早期修复是在褪色或图案剥落处绘制新画,在绘画布局中添加新的图像;在十七世纪后出现了新的修复方法,马拉塔对壁画的修复方法是,松动的地方用钉子固定,局部被重描,一些地方被补画并全部重画,破损处重新绘制;18世纪时,清洗绘画,把绘画转移到新载体的技术出现,并首先在法国和意大利开始应用于绘画保护。彼得罗·爱德华兹在威尼斯提出了新的的保护原则,他主张尊重原作,不试着改进与添加任何东西并认为清除古旧色泽应该被谴责。

3.3启蒙时代的考古发现

启蒙时代最重要的城市发掘是赫库兰尼姆、庞贝与斯塔比伊的考古发掘,早期的发掘主要用于扩充王室收藏,没有提及建筑保护,但多个考古发掘的遗址被记录下了来,并出现了一些出版物来解说出土文物。18世纪后半页和19世纪初,由于西西里的古代遗迹研究价值凸显,当权者就开始致力于建立一个对古代遗迹的调查和报告系统,并开始对一些遗址进行修缮和维护工作。

3.4温克尔曼与文物修复

温克尔曼艺术评价的原则是“理想之美”,非常着重于对古希腊艺术的称赞,并认为在描述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要区分哪些是原有的、真实的部分,哪些是后来添加的;他非常强调修复工作的教育性,他认为修复工作不能误导观众对历史作品的研究、修复必须尊重原始材料,遵循原始设计意图、修复的总量必须参照现存作品的体量。

他的修复原则被卡瓦萨皮所继承,卡瓦萨皮对这三点原则进行了拓展,他认为修复建筑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历史背景知识(神话、历史)、要尊重原作者的设计意图,用与原作同类的大理石、添加部分完成后,必须根据原作的破损程度做旧。

温克尔曼是保护思想,对现代文物保护原则的明确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18实际末的罗马新修复政策中,他的思想明确凸显了出来。蒙地奇托利奥方尖碑的修复,便是第一次将该政策有意识地运用在公共建筑的修复的工程。

四. 19世纪的文物修复

法国大革命成为文化遗产多种保护方法和欣赏态度综合发展的重要时刻,普通人在大革命后第一次有机会接触这些艺术作品,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4.1 破坏及保护意识的复兴

法国大革命国民议会的决定,以及人们对现有社会状况的不满,导致了社会动荡,在此期间法国失去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和艺术品,它们的材料被变卖或被摧毁,这种破坏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拿破仑统治时期。

大革命后,教堂、封建领主、国王财产被国家所有,革命初期有法案命令各地整理遗产清单,政府也在之后设立了更严格的法案来保护文化遗产,并在之后一份关于全国文物保护的重要文件中,保护历史古迹和艺术品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其中一个文件制定者格雷古瓦的提出了具有远见的保护原则,他强调所有历史时期的古迹文献价值,以及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去保护的必要性,他坚持这些文物应该被保留在他们原来的位置上,只能为了保护的目的去移动。

4.2 博物馆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后的法令规定博物馆可作为可移动文物提供保护的庇护所,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开放,但这时的博物馆对文物的不当修复令人震惊。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考特梅尔·德昆西却认为博物馆是艺术的终结,将文物搬离原址会破坏文物背后的“文化与地理背景”。

4.3 罗马的文物管理

罗马从拉斐尔时代就有了“首席保护员”的职位,保护行为经常被认为是爱国表现。革命时期,法国军队占领意大利,文物遭到大规模劫掠,新教皇庇护七世上台后试图对文物出口进行控制,但收效甚微。

之后,财政部依赖圣卢卡学院来进行修复工作,教皇授权红衣主教帕卡修订文化遗产保护法案,该法案强调了古代纪念物和艺术品的公众特性。1822年,继承了温克尔曼保护观点的圣卢卡学院院长卡瓦诺,认为保护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修复,而是对真实的历史性古迹的所有古代碎片的保护。

在教皇国抵抗拿破仑失败,宣布附属于法兰西帝国后,颁布了许多涉及古代纪念物的法令,设立了罗马城市美化委员会并给予拨款,该委员会制定了美化罗马的专门程序,包括改善台伯河适航性,建造市场、桥梁,规划了两个散步场所等措施。在卡瓦诺觐见皇帝,获得财政拨款后,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古代纪念物登基造册和检查系统,这个系统对古迹状态进行了分类,按危急程度分类,进行修理必要性评估。

在拿破仑放弃教皇国的控制后,罗马的文物保护经费被削减,但保留了法国设立的文物保护机构,部分被法国劫掠走的艺术品被斡旋归还意大利,法国统治结束后第一个重要修复项目是提图斯凯旋门修复。

4.4 大角斗场和提图斯凯旋门的修复

大角斗场在19世纪初被用作马车夫的庇护所、火药厂仓库使得游客无法踏足,几次地震导致角斗场破坏严重,直到1804年政府才下令禁止对角斗场的滥用,清除了过量负载的碎石,并建造了木结构支撑即将倒塌的部分。第一次对大角斗场的系统修复发生在1806年,这次修复方案由斯特恩等人制定,工程是在破损部分的后面砌筑扶壁,在破损的拱内砌墙以在内部加固他们,建造交叉墙提供侧面支撑,讲扶壁、柱子、拱与建筑内部结构联接起来,这次工程是19世纪第一次大规模工程,有意识地保护每个碎片,对将来遗址的干预和现代保护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角斗场的第二次修复是在1824年,由瓦拉迪埃主持,这次修复主要是在建筑的西区进行,新加部分只在第一层柱子一半以下位置、起拱点、柱础、柱头、檐口用凝灰石,其他部分用砖模仿古代的形态,在表面覆盖了古旧色泽的壁画。

这两次修复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修复思想,前者是对原始材料的纯粹保护,后者是按照推测忠实再现建筑的历史形态。

第三次修复由路易吉·卡尼那主持,1844年在角斗场南段重建了八个拱门,这次修复被认为是瓦拉迪埃早期工作的延续,新建部分也使用了砖,只有结构上的重要部分使用凝灰石,只不过没有仿制的壁画。

提图斯凯旋门在法国统治时期,凯旋门东侧一些能起到支撑作用的修道院被拆除,使得凯旋门状况恶化,从1818年开始,斯特恩与瓦拉迪挨的修复是将原始构件一件一件拆解下来,在新建砖制内核上,重新组合归位了拱门,新修的部分用凝灰石做原料且无雕刻,区分了新旧关系。这一修复工程虽然让人感到新添加的部分占据了过大的比重,但这次修复还是为处理历史性建筑的现代原则奠定了一些基础。这次修复与大角斗场的修复思想不同,建筑的原始材料和历史形态都得到了体现,进入20世纪后这一保护方法被大量使用。

4.5 雅典卫城的修复

雅典卫城的修复是在克伦策的建议下展开的,希腊政府与1834年接受了卫城非军事化的建议,军事占用于1835年被清理完毕,克伦策认为应该拆除没有考古价值的防御工事、修复帕提农神庙,把原始的柱子竖起,修复伊瑞克提翁神庙时,工程几乎使用了所有原始构件,修复尊重原始材料,把修复限制在原始石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偏爱使用没有损坏的石头,新原件被标注了日期。

五.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

5.1 英格兰哥特式建筑复兴与大教堂重塑

杜伦大教堂修复工程是这一时期,英格兰建筑修复的代表性工程,这一工程同时也激起了广泛的争议。杜伦大教堂在18世纪末损毁严重,修复结果是将损坏严重的石头进行了更换,用砂浆和燧石填充接缝,更新了所有装饰品和雕刻窗框,并建造了新的尖顶来装饰西塔楼。除此之外,修复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詹姆斯·维亚特的设计拆除了加利里礼拜堂,修改了主入口,拆除了教堂内部所有间隔墙,在中央塔楼上建造了一个高的尖顶。杜伦大教堂的修复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一些人非常乐于看到教堂在经历几十年的忽视和滥用之后,终于得到了修复,另一些人看到一些旧雕像和浮雕的遗失导致建筑物“古代外观”不复存在,对修复持负面评价。

对该工程持有负面评价的人还有约翰·卡特,他认为,这些“修复”“维修”都是对古建筑不同程度上的负面或干预,毁灭了建筑的历史信息,他认为修复应该维持在最小限度,仅限于将窗棂修好,仔细堵住接缝。

相似的,威廉·阿特金森认为修复削弱的教堂的结构强度,让建筑物面目全非,他建议教堂未损坏部分应该维持原样,甚至认为应该保留石头上的苔藓,建议只用“帕克水泥”进行修复。

英格兰对建筑大规模干预性修复持负面看法的人还有查尔斯·普金,他认为大教堂遭遇修复后会根据天主教会的要求重新布置礼拜堂,会消除建筑的历史信息,艾丽大教堂躲过了修复劫难”。

5.2普鲁士的建筑保护

中世纪建筑在18、19实际被许多人所欣赏,包括歌德等文学家,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兴趣增加,导致德意志诸邦成立了不少建筑保护协会。普鲁士第一个官方公共建筑物管理机构“建筑部”成立于1770年,于1804年更名为“建筑工程署”,之后新建公共建筑必须通过该机构审批,并有权在全国巡查公共建筑物。

在1815年时,该机构根据弗尔德里希·申克尔对公共建筑的考察报告,起草了“关于保护我国古迹和文物的基本原则”,这份文件成为普鲁士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申克尔十分重视历史遗迹的教育作用,在其建议下建筑工程署获得了内阁授权,公共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始由国家掌控,这一时期普鲁士最重要的修复工程是科隆大教堂、马琳堡城堡、马格德堡大教堂。

19世纪30年代开始,科隆大教堂修复正式启动,这个修复工程经历了长期争论,最终决定以完整的细节完成这个建筑,而不是申克尔一开始建议的“内部只修建到拱顶,外部只保留一个简单的结构,装饰品整体布置”。该工程非常系统的更换了已经糟朽的构件,对大部分扶壁进行了重建,并还原了建筑的原始设计细节。

1819年,马琳堡城堡的修复也是在与申克尔的合作下进行的,这个修复项目缺乏参照范例,造成了许多困难,于是工程被分为两类:保存完好很容易辨识出构件形式的部分、和损坏严重,原有形式用途不确定的部分,对后者的处理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来收集足够的资料来修复,一些处理显得缺乏经验。工程延续了一个世纪,最终目标是全面恢复建筑的中世纪特征。

马格德堡大教堂也在19世纪出开始,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复,中世纪的石灰抹面全部重刷,用新的灰泥仿造彩色石板,重铺了地面,重绘了墙面,教堂外部大部分雕刻被重新雕琢,在申克尔的干预下,内部各种不适宜的纪念物被摧毁或移走,并用浅色重新粉刷内墙,装上了白玻璃窗。

上述三个案例成为了普鲁士国王制定建筑物修复政策的依据,政策指出修复不应消除建筑物上“有历史痕迹和特色的瑕疵”,最好的修复应该是看不出改善的修复。

六. 风格式修复

6.1法国的修复原则

在19世纪30年代,基于严谨的考古学研究基础,提倡最小干预的理念发展到了19世纪中期“完全修复”

的理念,圣丹尼斯修道院的修复项目与圣热尔梅娜·欧泽华教堂的修复体现了这一理念,这两个修复工程不一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皆对原建筑做出了非常大的干预。

维奥莱·勒·杜克是法国历史建筑修复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修复项目遍及巴黎、亚眠、兰斯等地,他成为了修复运动的象征。圣玛德莲娜教堂的修复中,他赋予了山墙更加对称的造型,增加三个扶壁以支撑正立面的上部,将其中两个扶壁建于中央窗户的两侧,并设计了新的浅浮雕,新建了怪兽状滴水。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中,勒杜克重建了教堂十字交叉部位的小尖塔,在西立面设计了与中世纪雕塑特征大相径庭的国王雕像。

在卡尔卡松的修复中,城墙按照其设计加盖了顶部,后人根据其考古图样重建了城堡的木构部分,并根据他的想象重建了罗马风格的塔楼,将屋顶用材从石板换作了瓦片。

整个19实际40年代在围绕修复原则进行讨论。梅里美认为要忠实地保存原始建筑,避免任何意义上的创新,忠实复制尚存原型的样式,在相同情况下造出相同风格的作品。拉叙斯提出,修复历史古迹的办法是严格遵照“科学与实证”,尽可能少的添加,修复者要具备与遗址相关的形式、材料、古代施工方法等知识。勒·杜克在其出版的字典中,定义修复是“这一术语和这一事物都是现代的,修复一座建筑并非将其保存、对其修缮或重建,而是将一座建筑恢复到过去任何时候都可能不曾存在过的完整状态”,法国古迹局根据勒杜克的报告为基础,发表了保护宗教建筑的指南,这份指南强调了历史建筑最佳保护策略是“维护保养”,应尽量采用原有样式,已经退化的原始材料,用同样类型和样式的新材料予以替换,用原工艺进行施工。

6.2英格兰的保护与修复之争

19世纪40年代,英格兰开始了一场关于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辩论,主张修复者认为要关注忠实的“恢复”,甚至重建早期建筑风格,反对修复者对“历史时间”的概念非常重视,认为在另一个时间背景重新创造出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任务是保留客观实体的真实材料,这场辩论引导实践走向了更保守的方向。

在后来的辩论中,建筑师英国斯科特提出了与大革命时期法国修复理念相似理论,他把古建筑状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失去结构和功能的建筑,作为古代见证,另一种是前人使用的教堂,他认为后者应以可能达到最合适的样式向公众展示,他强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改建和修补的价值,因为它们可能蕴藏有原始结构的遗存,应该被保存。虽然他的理论倾向于保守,然而他的修复结果还是被同代人所批评,特别是反修复运动兴起后。

七. 保护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7.1约翰·拉斯金和反修复运动

约翰·拉斯金是反修复运动的领军人物,反修复运动指责修复建筑师们破坏了历史真实性。在拉斯金的观念中,他憎恨模仿,认为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都必须忠实于历史原貌,提倡传统手工艺,认为工业化会使人们失去工作的乐趣;他认为“画意风格”是美和崇高的结合,源于自然的形式是美的,因为人类无法创造美。在其“记忆之灯”中,他给出了对历史建筑的独特思考,他指出了这些建筑的民族重要性,后人需要关联性记忆

来回忆民族的历史,历史建筑是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他甚至把保护历史建筑提高到了宗教神性的高度上,认为破坏历史建筑也是对神的亵渎。

从他的思想观念中可以看到拉斯金对历史建筑的重视和对时间性、真实性的执着。他认为历史建筑、绘画、雕塑都是手工艺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创造,没有任何修复行为可以被称为“忠实地”,因为一切修复都会破坏岁月和历史的痕迹,后人的修复已经不具有历史的独特性和真实性了。他后来在英格兰成立了保护协会,要求会员报告全国历史建筑的状态,提供专项资金购买受威胁的建筑。

拉斯金的反修复思想逐渐传播开来,并被人们所接受,他的思想影响了斯科特,还影响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古代建筑保护准则。RIBA在1865年发表的保护准则非常强调,任何有价值的部分都应该被保留,真实性不能遭到破坏,这份文件体现出了反修复运动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继承了拉斯金的思想,他提出任何时代的艺术都应该是那个时代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写照,现代工人不再是古代的工匠。因此他建立了英格兰古建筑保护协会,并起草了协会保护纲领,这一协会影响了众多保护协会的成立,影响了多国的保护运动。

总结:本书在内容上,详细梳理了西方建筑保护思潮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甚至可以说是建筑保护领域的工具书。本书在叙述结构上,更倾向于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展开,这使得部分章节在叙述结构上显得有些不清晰,尤其是重大工程的保护案例(罗马大角斗场、雅典卫城),在书中常常被拆成了数个部分,无法连续的看到一个案例修复的完整过程和各种社会评价,使得读者需要瞻前顾后,自理逻辑。

本书在叙述内容上,作者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建筑保护,而是将保护理论放置于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中来综合分析,这让我明确的感受到,建筑保护思潮与社会历史、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质上来说,保护思潮仍然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我们如何使用建筑材料,如何对建筑进行修复,最迫切的还是理解建筑与人,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关系。例如在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浪漫主义的思潮,希望与重现历史的怀旧情绪强烈,于是在这时,勒·杜克式的修复、甚至“完全修复”成为社会主流,而当社会的历史价值观改变,开始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和时间性时,历史建筑修复走向了拉斯金式的“反修复运动”。因此建筑修复,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联系紧密,这绝不是孤立的现象,我们也需要在借鉴学习西方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历史、思想史、社会史,来探索中国遗产保护独特的历史轨迹,在当代价值观下构建我们对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知。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媒体屡屡曝光的大学生伤害自己或他人、报复社会等事件,追根溯源发现大多是由于个体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在人群拥挤的大学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并没有想象地那般亲密无间,由于自身的性格,家庭的关系,学习压力,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孤独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心理资本日益发展为第四资本的时代,对大学生的情绪状况的了解则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 【引言】 孤独感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几乎蔓延至所有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的阶段。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期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迷人的爱情关系,但是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接受被人拒绝的事实,也不得不继续体验一个人孤独的旅程。 国内近年来对于孤独感的研究逐渐发展深入,因为孤独感与许多社会问题相连,而孤独的体验会使大学生内心十分痛苦,如果不能有效的应对的话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因此孤独感做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不可忽视。 21 世纪初Luthans 等人将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积极组织行为学中,提出了即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这一概念。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现状下,人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而人的心理状态也成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自然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而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的积极方面,并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相结合,更加注重大学生引言心理资本的培养,不仅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同时体现了大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具体表现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ucla 孤独感量表所测得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分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然后再通过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分析相关关系,对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 大学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学会如何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如何在成长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作为特殊群体的存在,大学生如果可以学会很好的处理人际交往带来的挫折,克服由于失败的交往带来的负性情绪——孤独感,对于当今的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较为圆满的完成这个阶段给予他们的任务。 研究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及当下大学生孤独感的水平,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对其水平的关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法,同时对大学生自身来说,为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降低孤独感对其的影响、面对挫折时怎样更好的应对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doc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多数都是情商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几篇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篇一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差异不显著。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跨国公司可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瓶颈问题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方式、影响以及我国应有之对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控制,文献综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急需引进国外大量的人才、管理和技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技术优势是其获得垄断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关键,为保持其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他们会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技术垄断控制与控制,防止技术的过度扩散,充分发挥其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回报。不可否认,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跨国公司对华的技术控制所带来的长久的恶劣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手段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手段可以体现在技术转让、专利战略、设立研发中心这三个方面。 技术转让方面,跨国公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由母公司向国外子公司进行技术转让;2、公司通过技术许可贸易向外转让技术;3、公司向合资经营企业转让技术。 在专利方面,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上80%左右的专利权,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在发达国家,大约有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被这些国家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所控制。2004 年王新华在《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分析与应对策略构建》中认为, 跨国公司专利战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 获取尽可能多的基本专利; (2) 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 (3) 专利战略与经营战略相互配合, 为公司市场战略目标服务; (4) 技术标准与专利相结合, 保持垄断性优势。 研发中心的设立近年来呈现出两个特点——数量的急剧上升与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04年6月,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到2004年底达到700多家,而2003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数才400多家,2004年1-9月就新增研发中心298家,同比增长48.2%。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行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设之文献综述电子教案

文献综述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6年1月12日

电网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的歌环节组成的整体,它与其他工业系统相比,具有很多的特点。电力系统运行要求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科学合理的电力规划设计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网规划设计中有涉及到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线路导线的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型号的选择、电力系统运行接线方式的选择、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等方面。 关键词: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电网规划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为人所共知:它不仅全面地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1996年起,我国发电机装机容量和年发电均居世界第二位,超过了俄罗斯和日本,仅次于美国,进入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耗大国行列。发电厂规模和单机容量的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我国的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的歌环节组成的整体,它与其他工业系统相比,具有很多的特点: 1.电能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时性 由于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能力形态的转换,要求生产与消费同时完成,因此电能难于储存。从这个特点出发,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就要求发电厂在任何时刻发出的功率,必须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所需的功率、输送和分配环节中的功率损耗之和。 2.电能与国名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由于电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且易于远距离传送和自动控制,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供电的突然中断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电力系统的过度过程非常短暂

课题申报范文:201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理论意义 (1)丰富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理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增强教师对职业幸福感方面的认识,同时对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论和实践本土化、校本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改善初中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参考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初中一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了解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幸福感现状,深入了解他们对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迫切需求,探求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为学校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更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应当了解教师的幸福感现状,了解他们对幸福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认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可能性因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能更好地为学校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指导,使学校管理更能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2. 实践意义 (1)深化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武汉市第二十一(警予)中学办学思想为:弘扬警予精神,追求幸福人生。武汉市第二十一(警予)中学为幸福教育践行学校,“十二五”期间,我校成功申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十二五”期间以课题为引领,切实提升了初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被认定为优秀课题。“十三五”开局之年,为继续深化研究幸福教育理念,试图探索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因此申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巩固办学成果。 (2)深化认识,推动实践 通过调查让初中教师关注自己的职业幸福感、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引起初中教师对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关注,引发初中教师对教育生活的本质意义的思考和追寻。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优势需要,从而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自身能对症下药去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而通过教师的幸福感来促进学生的幸福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3)提升学生幸福感 学生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尤其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了解并研究初中教师幸福感,通过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以更好地影响初中生的幸福感形成。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积极心理学概念的界定 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的学术界定是:“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 2.教师职业幸福感概念的界定 教师职业幸福感应当是存在于教师职业理想的实现或正在实现的过程中,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这个场域和源泉。教师职业幸福感应该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但更表现为精神上、心理上的状态,这种精神上、心理上的幸福表现在心理体验和职业伦理的统一、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的统一。在此定义下,教师幸福感细分为四个维度:一是生理幸福感(physical well-being ) ,二是情绪幸福感(emotionalwell-being),三是心理和智力幸福感(mental and intellectual well-being ),四是精神幸福感(spiritual well-being )。

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 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1920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E.L. Thorndike, 1920)。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W.P. Payne, 1986)。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P. Salvoey, J.D. Mayer, 1990)。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Bar-On, 1997)。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2005)。这一点在国内外多数文献中得到共识。 2、情绪智力在理论上的讨论 国外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中对情绪智力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流派,其中不同的学者分别构建起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是能力情绪智力流派。此流派认为情绪智力是“运用尖端的信息加工手段去处理情绪及与情绪相关的刺激,以及使用这些信息去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Mayer,Salovey,Caruso),他们从情绪感知、情绪整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构建出了情绪智力理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民工是既具有农村户籍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①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1991年,在近二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模式分类、退保问题、参保率问题和政府责任五大方面介绍了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 农民工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一、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它将农民工参保资格限定在受雇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和1997年的相关规定又将参保对象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2001年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一些具体办法,标志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从模糊走向明确。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明确化绝非偶然。一方面,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群体在一系列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密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均占总从业人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根据老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往往是城市化;中国是农业大国,若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作为主要

流动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则必将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务院于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指明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2009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民工在的流动劳动力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二、国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目前,农民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立起来的包括养老保障权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了国诸多学者的关注,近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笔者将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具体介绍与描述。 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对于必要性的考察应该分为两个维度:必要性是否存在,与其他项目相比其必要性程度大小。对于第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认为农民工不需要养老保险。然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不同保障项目的何者优先建立与完善的问题则有所分歧。事实上,完善某一个具体社会保障项目的优先程度既取决于问题的重要性,又取决于问题的迫

【重磅】文献综述3000字

文献综述 ——成都沁和布业有限公司融资租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以融资为主线,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兼顾金融与贸易的新型金融模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中小企业广泛使用融资租赁,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52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开创了现代租赁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融资租赁业开始高速成长,自此,租赁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继信贷之后的第二大企业融资渠道。美国在融资租赁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整体研究状况和发展规律如下: 第一,国际融资租赁正在受到亲睐:当前,美国融资租赁业有一种向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本和商品的输出,发达的融资租赁也步入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并不断扩大,在其金融租赁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第二,融资租赁持续高速发展并且租赁服务趋于全面:(1)融资租赁方式多样,直接融资租赁,杠杆融资租赁等;(2)出租物几乎无所不包,从单一设备到整个机器工厂,甚至某个细小零件;(3)服务对象形形色色。 第三,多元化的融资租赁经营被普遍采纳:美国企业在开创多元化经营方式时几乎都考虑到了融资租赁业务。与此同时,融资租赁企业的大批涌现,加剧了融资租赁市场竞争,迫使原有融资租赁企业向其他领域渗透,以保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二、国内研

积极语言文献综述汇总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公共课 课程论文(作业)封面 课程成绩: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授课教师:齐梅 授课时间:2015年7月 学生姓名:谭晓霞 学号:2014040240 专业:学前教育 年级班号:2015级1班 完成时间:2015年8月 注:封面和论文(作业)正文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

目录 引言 一、我国积极语言研究的概况 (一)积极语言概念的演变 (二)不同阶段与角度积极语言研究的内容二、当今积极语言的实践研究 (一)、积极语言的研究特点 (二)、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应用研究 三、研究方法分析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于我国积极语言的文献综述 文谭晓霞 引言 高名凯先生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的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积极语言作为一个新兴、不断发展而来的词,从1997年至今,内涵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阶段我国对这一领域的进展如何呢?我通过CNKI(中国知网)以"积极语言"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获得1997年6月-2015年7月的篇60余篇相关文献。我进一步搜索"积极语言研究"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有3篇相关文献,本文试对所获得文献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出发,对积极语言的概念、基本问题等方面上作出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已有的研究在深度、广度上仍然进一步需要拓展的地方,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帮助。 一、我国积极语言研究的概况 关于积极语言这个词最早见于1997年乔新发表在江苏教育《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从教学角度出发、对积极语言进行了的阐述,2002年吴忠豪对积极语言这个词进行了的界定,而后有文章提到积极语言这个词,还是沿用了先前的概念。直到2013年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积极语言赋予新的内涵,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把有代表性的表述整理如

初中生情绪智力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

本文发表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年第5期 初中生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二中学秦希根453003 摘要:通过对300名初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目前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属于中等偏上程度,初中男、女生情绪智力情况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情绪智力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有积极影响,情绪智力较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较好。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以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智力;英语成绩 一、引言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没有听说的大环境,加上英语和汉语文字的巨大差异,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对初中学生这样的英语初级学者,英语学习更是“如临深渊”。由此引起的学生厌学、弃学英语现象很是普遍。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20)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由此可见,新课标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不仅要将课讲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句话的另一种含义是,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需要认知智力(智商),更需要的是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意志毅力、坚持和自信心,还有合作学习能力。根据Goleman (1995),学生的学习热情、意志毅力、坚持和自我激励都不属于一般的认知智力范畴,而属于情绪智力。所以,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需要认知智力,还需要情绪智力。而情绪智力在学习英语中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为了解初中生的情绪智力状况,也为了探讨情绪智力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笔者做了“初中生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期望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社会保障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家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也是社会保险工作中最庞大的部分。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实行,不仅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农村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以及养老功能的弱化等新问题对出现,迫切要求政府在农村迅速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也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的写作,是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包括了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及独立思考等诸多环节,其中某些资料或学术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最终观点的形成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也锻炼老自己分析概括和汇总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主题 国外对于本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分析已比较深入,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或农村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养老保障体系,因此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Dalmer D.Hoskins的《In Defense of Public Pension Systems》中提到了国家养老金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分析了公共养老系统丧失信心的原因,并介绍了公众养老金系统。还有如Xavierx.Sala-imartin的《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中也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民族事业,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内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成果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

不完全契约及其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92期2010年第18期Serial No.92 No.18,2010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事后再谈判,认为套牢问题源于关系专用性投资(Goldberg ,1976;Klein-Crawford-Alchian ,1978;Williamson ,1975,1985)。之后,不完全契约理论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信息可观察但不可证实和行动事前不可缔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假设风险中性的买者和卖者在0期缔约,然后在0期与1期之间同时选择投资水平es 和eb ;在1期他们了解自然状态θ=(v ,c );2期以价格P 交易q ∈[0,1]数量的商品,至此合同结束。博弈时序(如下图): 收稿日期: 2010-03-14作者简介:刘爱东(1950-),女,山东聊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管理会计与公司理财、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融资管理、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理论研究;谢刚(1977-),男,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新制度经济学、公司金融研究。不完全契约及其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刘爱东,谢刚 (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00) 摘要:不完全契约理论强调了现实中契约的不完全性,注重信息可观察但不可证实和行动事前不可缔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挽救不完全合同效率的办法。以交易互利性为出发点,从控制权配置、逐步投资、声誉投资和连续时间缔约四个方面回顾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并讨论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控制权配置;逐步投资;声誉;连续时间缔约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18-0102-02 不完全契约的博弈时序图 他们从交易获得的效用依赖于买者的价值v 和卖者的生产成本c 。这些效用在缔约时是不确定的,且每一方早期的专用性投资可以影响它。我们假定:v ∈{v L ,v H },其中v L <v H ,且Pr (v H )=e b ,这里买者投资e b 的成本为ψ(e b ), c ∈{c L ,c H },其中c L <c H ,且Pr (c L )=e s ,这里买者投资e s 的成本为φ(e s )。 假定两个投资成本函数是递增的且凸的,它们是沉没成本与事后的交易水平无关。 买者和卖者的事后收益水平分别为:vq-P-ψ(e b )和P-cq-φ(e s )为了简单,假定c H >v H >c L >v L ,如果θ=(v H ,c L ),交易的事后有效率水平为q=1; 否则为0。由于双方被假定是风险中性的,事前效率相当于投资效率;也就是,e s 和e b 一定满足 max e b ,e s {e s e b (v H -c L )-ψ(e b )-φ(e s )} 假定存在一个内解,一阶条件给出一个最优的投资水平e s *和e b *: e *s (v H -c L )=ψ′(e *b )和e * b (v H - c L )=φ′(e *s ) 根据之前的假定,自然状态θ=(v ,c )和投资水平e s 和e b 是不可缔约的,尽管事后θ是可观察的。如果在θ实现和投资水平e s 和e b 沉没之后, 买者和卖者事后签订一份即期合同,均分交易收益,那么在均衡时存在投资不足。在一份即期合同下的投资水平e s 和e b : 12e s s (v H -c L )=ψ′(e s b )和12 e s b (v H - c L )=φ′(e s s )因为自然状态θ事先无法预知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双方当事人不可能签订一份充分状态依赖的完全合同。 一、控制权配置 强调控制权合理配置对专用性投资水平影响的是早期的产权理论(GHM 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如果当事人在签约后进行了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的专用性投资,那么他将面临被对方敲竹杠的风险,这会扭曲投资激励而降低总产出。 102——

第一章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第一章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研究对象:研究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在国际间转移的全过程。 研究目的:促进我国的技术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重要性:缩小差距;赶超先进。 一﹑技术(technology) (一)技术的概念 1﹑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 2﹑采用一种工艺的系统知识; 3﹑设计﹑安装﹑开办﹑维修﹑管理工商企业的系统知识。 (二)技术的特点: 1. 技术是特殊的知识 ﹡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技术-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 2. 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产品 3. 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使用的不灭性 ﹡所有权的垄断性 ﹡价值的时效性 ﹡交易的不彻底性 (三)技术的分类: ⒈按技术的所有权状况分 ﹡公有技术 ﹡私有技术 ⒉按技术的法律状态分 ﹡工业产权技术 ﹡非工业产权技术 ⒊按技术的表现形态分 ﹡软件技术:表现在纸面上和体现在头脑中的技术(活件技术)。 ﹡硬件技术:指机器设备﹑测试仪器等,作为软件技术实施手段的有形物。 ⒋按技术的来源分 ﹡经验性技术 ﹡科学性技术 ⒌按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角色分 ﹡核心技术 ﹡一般技术 ⒍按技术的适用范围分 ﹡专门技术 ﹡通用技术 ⒎按技术的发展程度和预示作用分 ﹡现有技术 ﹡未来技术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企业之间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地处不同国家的企业﹑团体或个人之间,依照一般商业条件转让或许可技术的行为。 (二)国际技术转移的分类 ⒈按转移的方向分(Ⅰ) 垂直型技术转移:由技术水平高的国家转移到技术水平低的国家 水平型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相同或近似的国家间的技术转让 ⒈按转移的方向分(Ⅱ) 技术出口国技术进口国 基础研究成果①基础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成果②应用研究成果 开发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 ①表示水平型技术转移(直线) ②表示垂直型技术转移(斜线) ⒉按技术转移的效果分 A B 简单技术转移:B照搬照套 吸收型技术转移:B创新提高 ⒊按技术转移的途径分 无偿的技术转移 有偿的技术转移 (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 ①技术贸易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②技术贸易加速了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的进程。 2. 区别: ①贸易标的不同 商品贸易标的-有形(所有权发生转移) 技术贸易标的-无形(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②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 国际技术贸易:同行 国际商品贸易:非同行 ③政府干预强度不同: 国际技术贸易-普遍存在政府干预 国际货物贸易-较少政府干预

智能电网文献综述

智能电网综述 摘要: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目前,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己经纷纷加入到研究和发展智能电网的行列中来,将智能电网(Smart Grid )作为末来电网发展的远景目标之一,建立一个高效能、低投资、安全可靠、灵活应变的电力系统。具有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的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和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条件,对一些现有的研究行进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化;信息化;节能减排;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随着一些国家对电网的环境影响、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关注,电网朝着更经济、稳定、安全和灵活的方向发展,因此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传感和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引导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目前,全世界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一个共同的精确定义。对于智能电网,各个国家的定义有所不同。美国能源部在《Grid 2030》中将智能电网定义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能够监视和控制每个用户和电网节点,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智能电网更具体的定义为:智能电网由:智能配电网、智能电能表、智能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等系统组成。欧洲技术论坛把智能电网定义为:一个可整合所有连接到电网用户所有行为的电力传输网络,以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而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将智能电网定义为: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保险基金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个过程。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总人口的70%多是农村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人,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而农村和城镇又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这又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 在城镇,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家庭养老。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 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

变电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目前,国内110kv及以下中低压变电所,主接线为了安全,可靠起见多选单母线接线。另外,合理的选择各种一次设备也能够提高变电所的安全系数及其经济性。 关键词:变电所安全可靠经济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3]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2]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2】因此,变电所的作用显得有为重要。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安全可靠地发、供电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10] 变电所的设计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变电缩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的确定设计方案。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其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设计一所安全、经济、灵活的变电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 电气主接线是整个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干。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指的是变电所中汇集、分配电能的电路,通常称为变电所一次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4]它是电力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变电站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且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等要求。[2]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为: (1)供电可靠性。主接线的设计首先应满足这一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

【文献综述】教师负性情绪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负性情绪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1884年,美国心理学的奠基者William James写了一篇题目为“什么是情绪”的文章,打开了情绪的研究大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心理学家们继续在研究这个问题,情绪的研究也经历了发生、发展到比较繁荣的过程。尤其是进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均对教师情绪进行了研究。在教师情绪的复杂性、教师情绪的功能、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且每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情绪在教育中的作用,并开始寻求什么形式的学校可以有效利用这种作用。在这个阶段,核心的论题为:“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必然是情感性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对教师情绪本质属性的认识局限在把情绪作为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即把情绪概念化为:“情绪是由个体心理过程(比如知觉、推理、归因或者身体变化等)所导致的,并且情绪也同时对这些过程产生影响。” 针对情绪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萨尔茨格-维滕保等人指出,更好地理解进入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因素的属性,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朝向更有效果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尼尔斯在研究教师与学生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的作用时,也强调了教与学之间的情绪性互动。 第二阶段,研究者侧重从社会关系层面看待教师情绪,探究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教师生活的心理后效。利特尔在研究教师情绪与学校政策的联系时指出:教师情绪与学校政策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并且还证明了在学校改革中有多个动力机制影响教师的情绪反应。杰弗瑞和伍德兹探讨了在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巡查时期教师情绪的社会建构过程,结果发现:由于管理者的压力造成的职业不确定性,使教师体验到焦虑、迷惑,并怀疑他们的职业能力,在这个体验中最严重的消极情绪体验是自我迷失,具体表现为感到羞辱、非人性化、亲密感丧失。同时这项研究还表明,教师为避免这种创伤性体验,倾向于把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职业者”转变为“技术操作者”。以哈格里夫斯为代表的“教学情绪与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对教学的情绪目标、教师与学生的情绪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定向、教师对教学改革内容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承诺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为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提供能量,包括他们如何教、如何做教学计划以及他们在教学中喜欢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 第三阶段,以扎莫拉斯为代表的研究者运用后结构主义思想对教师情绪进行了研究。扎莫拉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学校: 专业: 年级: 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及姓名; 摘要:我国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2009年10月正式试点推行。试点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新农保的焦点问题,如新农保启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新农保启动的可行性、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农保可持续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最终评价。 关键词:新农保;制度研究;老龄化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since 2003,which pilot implementation in October of 2009.Rich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was accumulated while the pilot was introduced. Based on plenty of document resources, some focus proble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such as the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feasible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sues need to be researched in the next step were put forward,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was given. Key Words: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tudies on system; Aging of population; Literature review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福利制度,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解除农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能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86~2003年,我国探索性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经历了摸索期与停滞期,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进行了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所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